登陆注册
1471000000033

第33章 移居美国(1)

定居普林斯顿。

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上台。作为一名犹太人,作为坚决反对纳粹反动独裁、种族歧视、穷兵黩武的和平民主人士,作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始终受到他们的排挤和迫害。此年,爱因斯坦举家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和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直到1955年去世,晚年的22度春秋一直在美国度过。

在此之前,爱因斯坦曾两度到达美国:1921年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爱因斯坦曾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1930年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大陆”上的年轻、充满生机而且壮丽、富庶的“合众国”。

1928年1月,呼吁人权、和平、种族平等的爱因斯坦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1932年7月,爱因斯坦又同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犹太人,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纳粹集团。1933年3月10日,爱因斯坦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避居比利时。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此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毁。9月9日,他发现有准备行刺自己的盖世太保跟踪,即星夜渡海到了英国。10月,爱因斯坦即举家迁居。1935年5月,他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1940年10月1日,他终于取得了美国国籍。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位于美国大陆东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与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现代化都市之一--纽约近若咫尺。普林斯顿研究所后来成为世界上顶尖的、一流的、数一数二的科研机构,但当时刚刚成立(1930年),是全美第一所供给学者研究的住宿学院。它并不附属于普林斯顿大学。

隔壁的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于1746年,原名新泽西学院,1896年改为今名,是世界上数得上号的杰出高等学府,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学之一(迄今为止已收到校友等捐赠将近100亿美元),在美国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齐名,堪称“常春藤式大学”。2008年最新统计,全美排名为综合第一。校址方圆2.4平方公里,建筑独特,风景优美。校园中间,是1830年左右修建的一条著名隧道和可以划船的卡内基湖。该校图书馆藏书1200万册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为“让它以上帝的名义繁荣”。它是全美在录取上第二严格的大学,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它主要是培养文学士与工学士,本科是其最自豪的项目,师生比例为1∶6,在全世界也不多见。数学、物理、经济学、历史和哲学是其一流专业。它录取学生不看家庭经济状况,只看各方面成绩。而且并不仅仅依靠考试分数,要看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因素都会纳入它的考察范围。申请期限为每年的1月2日以前。毕业的无数校友中,有若干州长、众多好莱坞明星和两位美国总统。

许多年来,爱因斯坦便一直工作、生活在这里。他既是普林斯顿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兼职教授,1945年名义上退休。

爱因斯坦晚年的三大表现,还是保持本色,简单生活;反对战争、专制,坚持和平、民主,并为此努力奔走;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工作。

爱因斯坦晚年的感情生活,一是与第二任妻子爱尔莎厮守了3年,直到她1936年病逝;同时他的情人仍不少,如与纽约某妖艳舞女相好、缠绵,她为他生下了第二个私生女伊夫琳;以及近几年曝光的3次“黄昏恋”--他长年的私人秘书杜卡斯,前苏联美女间谍玛加丽塔,他的工作助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这些内容将在第三部里集中介绍。

伟人的平凡一面。

爱因斯坦成为教授及成名后,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随意恬淡、自由自在的生活。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教授之类的授予证书。如果是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来,作为炫耀的资本。可是,爱因斯坦却把以上这些东西,包括诺贝尔奖的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爱因斯坦的助手兼朋友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年薪16000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别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确实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非常长,不加修饰,并且乱蓬蓬的、银白发光,看起来就像是带了电一样。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情,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件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

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他曾经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目的,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

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他只感到疑惑与愤怒。

1931年,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城市之光》首映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前来捧场。看着成千上万的观众,爱翁表现出一贯的纳闷,而旁边的卓别林看上去心情似乎很愉快。那天他特意刮了胡子,让爱翁看着有点不习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松乱的胡子,松了口气。

卓别林说:“这些人为我欢呼,是因为每个人都对我了如指掌;这些人为您欢呼,是因为没人能弄懂您。”人类最具智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也不是。”电影界的喜剧泰斗撇着嘴笑道。卓别林后来说:“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我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这更深一步证明:科学家都是不可治愈的感情动物。”

此后爱因斯坦又去看《摩登时代》,同样泪眼涟涟,回来按捺不住激动给卓别林修书一封:“您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您会是个伟人的。”1周后,爱翁收到回信:“我更加钦佩您。‘相对论’世上没人能懂,但您已是个伟人了。”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他集中精神专心地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毫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

作为现代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爱因斯坦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斯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划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了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是一位成就辉煌的科学家。但他从小就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老年运动家”。

有人认为科学家都是成天坐在试验室里,摆弄机器,计算数据,生活单调,性格孤僻。其实,不少科学家把生活安排得非常丰富多彩、充满生气,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爱因斯坦在学习或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抽空参加多种文体活动,尤其喜欢爬山、骑车、赛艇、散步等体育活动。有人形容他工作时的劲头“简直像个疯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一位伟人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爱因斯坦这种充沛的精力,正是来自他的合理休息和经常锻炼的结果。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

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淳朴、幽默、真实的大教授。

下面附录一篇托马斯·李·布基医生写的文章《爱因斯坦:亲切的回忆》,介绍了有关他的一些故事,也能生动地反映他的个性、爱好与思想:

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政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讲学。他留在美国,接受了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一个职务。我的父母已成为美国公民,因此我们当年得以离开德国定居纽约市。我父亲在那里行医,他还建立了一个小实验室。爱因斯坦常来看望他,和他一起搞发明。教授对发明的具体技术问题并没有兴趣,他喜欢思考理论的解决。

他们两人成为密友。此后我和教授共度过了8个夏季,直到我进医学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我取消了假期。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神。即使他的外表,也有一种像神一般的超凡脱俗:巨大的头颅和那满头难以驾驭的马鬃似的头发、乱蓬蓬的胡须;深沉和慈祥的目光在欢乐时闪闪发亮;下垂的上眼皮;脸上温和的、富有表情的皱纹。

但是,他有很好的幽默感。在战争初期,爱因斯坦担任了海军顾问(他在探索爆炸波的规律)。我问他海军的将军们是否提出过给他套上军服。他想象自己穿上海军制服时的形象,不禁发出高声的断断续续的大笑。

爱因斯坦的朋友从来不期望他按照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费时间和精力。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付出时间和精力。但他对别人的关怀,常常促使他按传统习俗去办事。我患肺结核住在勃朗克斯一家退伍军人医院治疗时,爱因斯坦前来医院看望我,一时引起轰动。我受到深深的感动。我知道他多么不愿意离开他的工作,他多么讨厌坐两个半小时汽车,他在众人的注视下多么痛苦。

他对他人的同情,使他不可能抗拒别人向他的求援。他对给他的赞扬、奖励、奖章、奖金都毫不在意。当以色列提议由他担任总统时,他礼貌地谢绝了。他知道自己不适于担任那个职务。但是有一个组织请求把他的名字印在它的信笺上端,以便为一家医院、一所大学或一群穷人募捐时,他经常是同意的。

他拒绝著名作家的来访,或坐着由有成就的画家为他画像,很少有例外情况。但是有一次别人的请求,由于迫切的个人原因使他改变了态度。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得到的回答是:“不,不,不,我没有时间。”

“但是我需要使用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坦率地说。

“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

在一次散步中,我问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讲学期间看到过哪些有趣的景色。这问题使他感到厌烦。“我过去常常幻想那些遥远的地方,它们在我心目中美丽而有趣。”他告诉我说,“但是我亲眼看到它们之后,通常使我感到失望。它们在我想象中的形象更令人激动。”他甚至鼓励我,只要我有思考和推理能力,就和他讨论科学思想。他对人们出于无知或偏见的谈论感到不耐烦。在与这一类的人相处时,他用突然告退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因为美女明星云集而显得分外香艳。阮玲玉,这个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永远身着旗袍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1935年3月7日夜,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下三瓶安眠药,从此与喧闹嘈杂的尘世告别。她自杀的消息传开,整个上海为之惋惜。25岁的青春韶华,如昙花凄美一现,匆匆凋谢。在她弃世后,上海万人空巷为其送行,鲁迅、聂绀弩等人纷纷撰文纪念。从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开始,9年共拍了29部电影,饰演过不同角色,只是这些人物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自杀、发疯、入狱、冰丝接头。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恩格斯的故事

    恩格斯的故事

    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一朝妖仙落凡尘

    一朝妖仙落凡尘

    亼花谷少女,洛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成人礼,一天,她走出了亼花谷,她会有怎样的人生际遇…………
  •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邻居家的男人死了

    那天下午,我兴兴头头地带着新买的衣服回来,兴兴头头地剪标签往衣柜里挂,一边挂一边欣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穿上“她们”的样子,好心情又加上了几分自恋。这是我生活中并不常有的不折不扣的快乐的时刻,可以感受到生命液汁的充沛丰足,感受到活着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漂亮的衣服总是给我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照耀我的面容,也照耀我的生命,我喜欢这种浅薄的快乐。女人对生命的爱恋一向感性而具体,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句甜蜜的情话就可以使她们持续几天的好心情。这样的爱恋更本质更实在,不像男人,尽为了一些抽象玄虚的东西而苦恼。
  • 送卢郎中赴金州

    送卢郎中赴金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快穿之这个女帝有点狂

    无男主,女主属于开挂+黑化,很强势,又霸道的性格。自从遇见了染酒之后,系统感觉自己的三观已被刷新……系统:“宿主,这个位面的大反派追来了!!”染酒:“杀了呗。”系统:“宿主,这是古代世界,你哪来的原子弹!!!!”染酒:“我拿的呗。”系统:“宿主大人,这个位面一定要控制,求你不要再黑化了!!!!”染酒勾唇:“好的呢。”刚到位面,“叮咚叮咚!位面已毁灭!请撤离!!”系统:“…我信你个鬼,你个小仙女坏的狠!!”#论统生的艰难##论宿主总爱黑化,怎么办##论宿主的挂太强,已亮瞎我的卡姿兰大眼睛#
  • 神奇宝贝之我想

    神奇宝贝之我想

    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小易惊恐的发现动漫里的神奇宝贝都是假的。人是会死的。神奇宝贝球是无限珍贵的。还有。真新镇和平(贫)民是没有关系的。那么应该怎么得到第一只神奇宝贝呢?
  • 未来三十年

    未来三十年

    本书是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立足国情、前瞻趋势之作。十八大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再低一些;运动式反腐,不断揪出大老虎,如何制度化,从而预防和遏制腐败,避免“亡党亡国”?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风险?“一带一路”这个新战略的经济逻辑是什么,怎么有助于中国崛起?中国如何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重返亚洲,是在孤立中国吗?本书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和回答这些新挑战、新矛盾、新力量出现的原因、目前的情势,以及应对的策略,对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给予更多的指导。
  • 娇妻引入怀

    娇妻引入怀

    陈姿之所以答应和司煜谦假结婚,就是因为司煜谦向她保证会让她的家人一生平安。只要他有了心上人,她会立刻消失。但陈姿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会言而无信!“司煜谦,我们分开吧。”“证都领了,还想去哪儿?”“胡说!那是假的!”“假的?”男人甩出来两本印着钢印的红本本,“老婆,真证都有了,怎么还留着假证纪念我们美好的爱情?”“司煜谦,我们的合作已经到期了!”“还没有,我给我的户口本交了一辈子的房租,所以你的名字印在上面,一辈子也不会到期。”【支持新书《傲娇席少,我超甜》】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妖女养成记

    妖女养成记

    "娘!娘!咱爹是谁呀!”在一处深山中,两个宝宝拉着一个女人的手不停的问。三年后她出关,不想再次遇上贺云飞,可是与此同时她还遇上了西恩,飞龙在天还有严彦,从此这四人便展开了一场情感纠葛。然后在这几人还在儿女情长之时,世间群妖四起,为保和平斩妖除魔,这几人又再次团结起来。妖虽然可恶,可奈何人心更险恶,一个素素竟然将这几人的关系打乱,从此几人再次陷入疆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