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3500000001

第1章 太祖改制

朱元璋称帝没多久,

就掀翻了传统政治的桌子,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

重建了帝国的制度,

改变了中华的航向。

杀意因何而起

朱元璋称帝二十三年后,李善长被杀。

李善长可不是等闲之辈。早在朱元璋参军一年,还只是起义军中一名小将时,两人就结为生死之交。据《明史》的记载,他们在闲时甚至还聊到了未来的规划。

朱元璋问:四方战斗不已,何时能够安定?

李善长说: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以一介布衣而奋起于草莽之中,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只用五年就成就了帝业。如今国家土崩瓦解有如秦末,明公起义之地又近于汉高祖的沛县,山川王气,受之无愧啊!

这就是最早的建国纲领了,尽管记载未必可靠。但要说李善长是朱元璋的亲密战友,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则半点问题都没有。新政权就是他和朱元璋一起建立的。

然而却被杀了。

罪名也很严重,是伙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所以,不但李善长被赐死,他的家人七十余口也都问斩,只有长子李祺由于是朱元璋的女婿而幸免于难。不过,嫁过来的临安公主却跟着倒霉的驸马爷一起,被撵出了京城。[1]

这就非常可疑。

可疑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胡惟庸的“谋反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李善长被杀则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五月,两件事相距十年之久。如果李善长是胡惟庸的同谋,请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被揪出来?[2]

何况逻辑也不通。

我们知道,作案是要有动机的。像谋反篡位这样的惊天大案,更是非有利益驱动和精心谋划不可。可惜这两个前提李善长都没有。想想就知道,如果要做皇帝,当年群雄并起时就可以自立山头,何必等到天下已定再来动手?

说他帮胡惟庸篡位,就更是大谬不然。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且不说谋反不容易,即便侥幸成功,也不过成为开国元勋,生封公,死封王,儿子成为驸马爷而已。这些好处他现在就有,犯得着为了胡惟庸铤而走险吗?

这可是用脚指头就能算清楚的账。所以在李善长被杀第二年,就有一位小官据此上书鸣不平。照理说,以朱元璋的蛮不讲理和刚愎自用,看了这封奏折应该龙颜大怒。然而怎么样呢?不置可否,那位小官也安然无恙。[3]

由此可见,朱元璋也知道,李善长谋反是冤枉。

同时他又清楚,这件事讨论不得,只能装糊涂。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

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吗?

也不尽然。

没错,朱元璋是杀了不少功臣,而且杀起人来甚至不需要理由。比如功臣中排名第四的宋国公冯胜,便在李善长被杀五年多以后赐死,没有罪名。据《明史》的说法,其原因竟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惹得皇帝不高兴。[4]

如此这般,岂非滥杀无辜?

恐怕是的。原因之一,是朱元璋出身卑微,比当过亭长的汉高祖刘邦还不如,当然不可能有唐太宗和宋太祖的气度和雅量。相反,作为政治暴发户,他严重缺乏自信,总怀疑别人看不起他,结果“稍有触犯”便“刀锯随之”,某个御用文人甚至只因为马屁拍得没有创意,也被砍头。[5]

于是,在朱元璋手下做官便成了高危职业。当时,文武百官上朝之前都要与家人诀别,安排后事。晚上回家则喜出望外地欢聚一堂,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6]

伴君如伴虎啊!

跟朱元璋说话,当然也很难。

某次,这位嗜杀皇帝拿了一份死刑犯名单,给一个名叫袁凯的监察官员看。名单是朱元璋拟的,却被奉旨复审的皇太子朱标删去多人,因此他问:朕与太子,谁是谁非?

袁凯答:陛下执法如山,东宫心存恻隐。

这个说法虽然未免圆滑,但还算得体,也没有恶毒攻击或者挑拨离间的嫌疑。朱元璋却勃然大怒。他指着袁凯咬牙切齿地痛骂说:你这个老奸巨猾的两面派!

袁凯吓得魂飞魄散,回家以后立即装疯,趴在篱笆旁边吃狗屎,这才躲过一劫。当然,朱元璋和他派去监视袁凯的特务并不知道,那“狗屎”其实是用砂糖拌炒面做的。[7]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可谓史不绝书。

显然,这种“法外加刑,以杀立威”的统治手段,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并非特别地针对功臣。事实上,朱元璋杀得更多的,还是贪官污吏、地方豪强和桀骜不驯的将领,以及多嘴多舌的读书人。何况并非所有的功臣都被杀。某些功臣过早离世,也未必就是朱元璋下的毒手。[8]

比如魏国公徐达。

徐达和李善长最早册封公爵,都是特等功臣。封公在后的冯胜等人是一等,封侯的是二等。大明建国后,一文一武两位特等功臣同时成为帝国最早的宰相。李善长任左丞相,位居第一;徐达任右丞相,位居第二,都相当于国务总理。由于功勋卓著地位崇高,徐达的死就特别引人注目。

按照《明史》的记载,由于带兵出征而离开相位的徐达是在朱元璋建国十八年后,李善长被杀五年前去世的,享年五十四岁,死因是背上长了毒疮不治身亡。但据野史,徐达死前朱元璋曾经送去蒸鹅。君有赐,臣不敢不受。因此尽管按照医嘱他不能吃这东西,徐达还是当着使者的面把那蒸鹅吃得一干二净,结果很快就病情加重撒手人寰。[9]

照这么说,徐达竟是被朱元璋谋杀。

但是抱歉,此说可疑。

前面说过,作案是要有动机的。吕后杀韩信,宋高宗杀岳飞,都事出有因:韩信功高震主,岳飞则弄出个姓岳不姓赵的军队来,所以杀岳飞的同时还要夺其他人的兵权。然而徐达虽然功高,却并未震主也不跋扈。每年冬天,手握重兵的他一定从前方回到京城,交还将印,春来再听差遣。[10]

徐达不是韩信,更不是岳飞。

朱元璋对徐达也十分满意,不但称兄道弟,还扬言要把自己当年做吴王时的旧邸赐给他住。这当然是假惺惺,同时也是试探,徐达自然坚辞不就。于是,朱元璋便将徐达拉进府邸灌醉,让他在寝宫睡了一觉。结果徐达醒来以后,魂飞魄散地滚下台阶,跪地磕头不已,连称死罪死罪。

太祖皇帝又很满意。[11]

显然,朱元璋对徐达,猜忌是有的,防范是有的,杀意则未必有。何况吃蒸鹅会致死,也没有科学依据。如果真有依据,那就更加可疑。因为这等于是给被害人送砒霜,岂非向全天下公开宣布“我是凶手”?

朱元璋还没有那么蠢。

因此,按照“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我们应该将此案中的朱元璋当庭释放,其他血债另案处理。

现在再看李善长。

李善长肯定不是死于朱元璋的心理变态。没错,那家伙是疑神疑鬼,喜怒无常,心狠手辣,但也老谋深算,处理重大问题其实都经过深思熟虑。李善长那么重要的人,岂能一时兴起就杀了?功高震主也说不通。此人洪武四年(1371)正月便已退休,难道还能十九年如一日地继续震主,一直震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五月被杀?不可能吧?

很显然,这里面必有玄机。

我们的故事也得从头说起。

中书省内讧

朱元璋早就对李善长不满。

证据,是他在洪武二年的十月秘密召见了刘基。[12]

刘基就是刘伯温,在正史和民间传说中都是一肚子锦囊妙计的诸葛亮式人物。朱元璋跟他密谈的内容,则是要改组帝国的中央政府。因此这事非同寻常,必须注意。

当然,先得简单介绍当时的政治体制。

明代初年,帝国仍然延续元代的制度,也就是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左右丞相为国务总理。只不过将左右的地位由元人的尚右改为尚左,即左丞相排名第一,右丞相排名第二。地位次于左右丞相的平章政事在制度上也有,但是形同虚设。相当于副总理的,实为左丞和右丞。[13]

朱元璋要讨论的,便是这四个职位的安排。

这当然是大事,刘伯温也吓了一跳。因为右丞相徐达就职以后便在北方打仗,政府首脑其实只有李善长一人。中央政府调整人事,岂非就是要动李善长?

于是刘伯温说:善长开国元勋,首相非他莫属。

朱元璋却呵呵一笑:这人多次要加害于你,你倒帮他说好话。如此高风亮节,这丞相你来当吧!

刘伯温当然不能接受。他很清楚,疑神疑鬼的皇帝陛下连李善长都信不过,又岂能当真信任自己?共患难易,同富贵难,韩信可是前车之鉴。于是马上跪下来磕头说:丞相乃国之栋梁,非参天大树不堪重任,刘基只是小树枝。

朱元璋便问:杨宪如何?

杨宪是刘伯温的好朋友,伯温却不肯趁机谋私。他实事求是地回答:杨宪有宰相的才能,没有宰相的器量。当宰相要心平气和宁静如水,以公义公理为原则,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回答:比杨宪还要偏狭肤浅。

朱元璋再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回答:初生牛犊罢了,会弄坏车辕和木犁的。

朱元璋笑了:看来朕的丞相,只能是先生。

刘伯温再次磕头:谢主隆恩!可惜臣身患重病,又不耐烦事务性工作,恐怕会辜负陛下的厚望。以天下之大,何愁没有栋梁之才?只要圣上用心访求就是。若是起用前面说的这几个人,臣愚昧,真心以为万万不可!

朱元璋多少有些失望。

的确,刘伯温是很聪明,可惜这次却完全没猜透朱元璋的心思。实际上进宫之后他首先就该想想,改组中央政府这么大的事情,皇上为什么不找别人,偏偏要跟他商量?难道仅仅因为他足智多谋又忠心耿耿吗?

当然不是。

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功臣,又不是大功臣。一年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刘伯温只封了伯爵,排名三等。但,如果把徐达和李善长看作特等,他就只能算四等了。

抓住了这个关键,一切便都豁然开朗。此前我们一直弄不明白,朱元璋对李善长究竟有什么不满。居功自傲?恃宠弄权?专横跋扈?恐怕似是而非。《明史·李善长传》也只是说他容不得属下侵权,以及对刘伯温出言不逊,逼得刘伯温申请退休,等等。但刘伯温退休是在李善长下台两个多月后的洪武四年三月,陛下怎么在洪武二年十月就不满?整治侵权的属下则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又岂能算是冒犯皇帝?[14]

看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欲和控制欲都极强的朱元璋,完全无法容忍功劳大、威望高、能力强的宰相,这才选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那样没有政治资本的。当然皇帝陛下十分清楚,这些人难以服众,因此希望刘伯温能够帮忙过渡一下。说实话,他恐怕也没打算让这位才思敏捷聪明绝顶的功臣干多久。宰相的位置,迟早要交给便于控制的人。

但,刘伯温坚辞不就,朱元璋只好另做打算。

李善长当然继续留任,还在第二年得到加封。汪广洋和杨宪也进入了中央政府,只不过杨宪虽然先后担任了第二副总理右丞和第一副总理左丞,却在任命为左丞的当月,也就是李善长加封韩国公的四个月前被杀。这个可怜的家伙甚至连在《明史》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只在《太祖本纪二》留下冷冰冰的一句话: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15]

刘伯温不幸言中。

李善长也好景不长。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四年正月他就退休。这就说明,朱元璋早就想让他离开相位,否则不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差。当然,皇帝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难看,这才特意安排在功臣们的授勋仪式之后。

过了一年,徐达也不再挂名右丞相。[16]

接替李善长主持中书省工作的是汪广洋,不过职位是右丞相,也就是第二总理,第一总理左丞相职位空缺,胡惟庸则被任命为左丞,即第一副总理。两个人都是朱元璋看中而刘伯温反对的,却并不精诚团结。而且很奇怪,竟是级别低的胡惟庸,不断欺负职位高的汪广洋。[17]

说起来汪广洋也是老牌的受气包。洪武三年,汪广洋与杨宪在中书省同事,就受尽杨宪挤对。因为杨宪虽然是职位低半级的右丞,却是洪武二年九月任命的。汪广洋从地方上调进中央,还后来居上,杨宪的忌恨便有如山洪暴发,唆使监察官员告了汪广洋的刁状。汪广洋被赶出了中书省,直到杨宪被杀之后才重返中枢,还被封为伯爵。[18]

照理说,咸鱼翻身的汪广洋应该大有作为。因为到洪武四年正月,他不但升级成为右丞相,而且此时中书省的丞相还只有他一个人。朱元璋恩宠之重,可见一斑。[19]

然而怎么样呢?

两年以后就被贬到广东去了。[20]

罪名,是无所建树。

据说,这是胡惟庸搞的鬼,幕后黑手则是李善长。因为汪广洋在洪武三年六月被免职以后,胡惟庸就接替了他左丞的职位。没想到杨宪被杀,汪广洋卷土重来,还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让胡惟庸情何以堪,自然处处为难。汪广洋则是连杨宪都对付不了的,又岂能镇得住李善长的同乡和亲戚胡惟庸?只好事事忍让,当然无所建树了。

朱元璋也很生气。他这样安排,原本就是要让汪广洋和胡惟庸相互牵制,建立一个既能取代李善长处理政务,又能让他放心的班子。汪广洋如此不中用,又要他做什么?[21]

那就滚吧!滚得远远的。

汪广洋下台以后,中书省半年没有首脑。七月,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右丞相,接替了汪广洋。刘伯温闻讯,不由得喟然长叹:但愿我预言有误,苍生免祸得福。[22]

可惜刘伯温没错,胡惟庸果然不是善类。他先是想陷害徐达,后来又诬告刘伯温有谋反嫌疑,只是均未得逞。不过刘伯温还是被夺去了俸禄,并接到朱元璋的严重警告:明哲保身,觊觎作孽,今念卿功,仅夺卿禄,伯爵如故。[23]

刘伯温只好从归隐之地回到京城,向皇帝请罪。朱元璋没有再说什么,刘伯温却不敢离开。洪武八年四月,忧郁成疾的刘伯温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五岁。后来有人说,他是因为吃了胡惟庸送的药,才病情加重不治身亡的。

奇怪!以刘伯温的聪明睿智和忧患在心,怎么会傻乎乎地吃那药?何况胡惟庸带着医生前往探望是在正月,刘伯温去世却在四月,难道慢性中毒不成?[24]

因此也有人说,真凶其实是朱元璋。[25]

这就更是查无实据了。事实上,由于明代史料已经多次被窜改,此案恐怕难有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陷害徐达和刘伯温的胡惟庸也不得善终。

胡惟庸谋反案

胡惟庸死于非命之前,先被杀掉的是汪广洋。

汪广洋是在洪武十年九月重新担任右丞相的,胡惟庸则在同月升任左丞相。此时,距离胡惟庸担任右丞相已经四年两个月,时间可是够长的。更何况在此期间,一把手左丞相的职位一直空缺,胡惟庸可以说是独掌相权。[26]

因此,朱元璋在这时配齐班子,就意味深长。

似乎可以肯定,皇帝对胡惟庸的工作基本满意,否则他就不会将李善长退休以后空缺了六年多的职位给他。但与此同时,朱元璋恐怕也开始疑神疑鬼,否则他就不会把汪广洋调回来做二把手。在他看来,汪广洋既然是被胡惟庸排挤出京的,那就肯定会牵制胡惟庸,至少也能充当耳目。

汪广洋却让朱元璋大失所望。

其实想想也知道,汪广洋原本不是好斗分子,在中书省的政治斗争中又总是失败者。所以这次官复原职,他就只想明哲保身,不想惹是生非,竟然每天都泡在酒里。胡惟庸再飞扬跋扈,他也不闻不问,自顾自地夜夜笙歌。

没想到,这就惹出事来了。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监察部门向皇帝举报: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朱元璋闻讯大为震怒,同时也暗自庆幸总算没有丧失警惕。事实上,权力欲和控制欲都极强的皇帝早就发现,六年半以来,胡惟庸越来越野心膨胀,自己则越来越大权旁落。官员的升迁,案件的处理,胡惟庸都不经请示就擅自做主,甚至对皇帝封锁消息,以至于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云集于他的旗下,胡惟庸的相府竟门庭若市。[27]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皇帝约谈汪广洋。在他看来,这位同在中书省又饱受欺负和挤对的右丞相,多少总能够提供一些胡惟庸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材料。如能坐实谋杀案,就更好。

没想到,汪广洋竟是一问三不知。

朱元璋勃然大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条狗也不至于如此不中用,这可真是看走了眼。不过朱元璋是一贯正确也永远正确的,因此用人不当的责任,就必须由汪广洋自己来负,谁让他将皇帝陛下的如意算盘毁于一旦呢!

盛怒之下,朱元璋以朋比为奸欺君罔上的罪名,将汪广洋贬到了地老天荒的海南。事后,皇帝越想越气,又派出专使十万火急地追赶那犯官,追到哪里就在哪里赐死。

结果,汪广洋死在了路上。[28]

胡惟庸也很快大祸临头。汪广洋上个月被杀,下个月就轮到他,罪名却不是谋反。据考证,当时朱元璋发表的各种言论,都只说胡惟庸不守人臣之分,擅权结党。当然,按照皇权政治的逻辑,这已经足够让他粉身碎骨。[29]

谋杀刘伯温的事,同样只字未提。

李善长则安然无恙。据说,面对群情激愤的臣下,朱元璋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朕刚刚起兵,李善长就投奔到朕的门下,声称苍生终于能够重见天日。那时,朕才只有二十七岁,善长却四十一了。追究他的责任,于心不忍啊![30]

这话半真半假,值得琢磨。

实际上,朱元璋并没说李善长无罪,只说不忍。这固然可以理解为袒护,同样可以理解为搁置。毕竟,李善长确实曾经是朱元璋的亲密战友。此刻旧话重提,不能说一点真情实意都没有。何况,朱元璋曾经以铁券与李善长约定,只要不是谋反便可免于死罪,本人两次,儿子一次。现在他仅仅对胡惟庸擅权结党负连带责任,当然罪不至死。[31]

但,如果谋反呢?

那就另当别论。

不幸的是,胡惟庸的案子不断发酵,并且终于正式升级为谋反案。随着知情人的不断检举揭发和出庭作证,胡惟庸的阴谋诡计逐渐浮出水面,而且堪称丧心病狂。

按照朱元璋钦定的结论,胡惟庸发动政变是在洪武十三年正月戊戌日。这天他向皇帝报告,自家井里涌出了酒一般甜美的甘泉。朱元璋欣然前往观看,走出西华门时却被名叫云奇的宦官死死拦住。这个宦官情绪激动,气急败坏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如此冲撞圣驾,当然只能招来痛打。然而云奇快被打死时,右手仍然指着胡府。朱元璋恍然大悟,急忙登上城楼,立即发现那宅中刀枪林立,埋伏了重兵。

于是,皇帝马上命令御林军将一伙反贼拿下。[32]

这可真是天方夜谭。照这个说法,胡惟庸谋反岂非皇帝亲自发现而且人赃俱获的?既然如此,他在洪武十三年正月处理此案时,为什么只字不提“谋反”二字?

何况谋反必有同谋,行刺皇帝更非同小可。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将胡惟庸下狱严加审问,反倒匆匆忙忙在当天就把他杀了?天底下有这样杀人灭口的吗?

所以,故事都是后来编的。[33]

李善长的案子也一样。按照供词,为两个“反贼”牵线搭桥的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亲家李存义,后来胡惟庸也亲自出面与之密谈。开出的条件,则是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淮西王,但都被李善长拒绝。最后,李善长耐不住他们的纠缠,才叹了口气说:我老了。我死以后,悉听尊便。[34]

这段供词诸书记载不一,也漏洞百出。其实李善长只要安分守己不惹是非,死后封王根本没有问题,他要胡惟庸那张空头支票干什么?但这已经足够朱元璋治罪了。于是皇帝降下圣旨:李善长开国元勋,皇亲国戚,居然对胡惟庸谋反之事知情不报,狐疑观望,暗怀二心,实属大逆不道![35]

给出的处分是:赐死。[36]

李善长只好自缢,时间是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乙卯。[37]

此案同样可疑。据正史记载,早在洪武十八年,也就是胡惟庸被杀五年后,李善长被杀五年前,就有人举报李存义父子是胡惟庸党羽。如果胡惟庸谋反是实,照理说就该顺藤摸瓜严加追查。然而朱元璋的处分,却只是将李存义打发到崇明岛居住,丝毫没有把事情弄大的迹象。

如此这般的根本原因,恐怕就在朱元璋心知肚明,其实胡惟庸并未谋反,李善长更是毫无关系。但是按照皇权政治的逻辑,李善长应该上表感谢皇恩浩荡。毕竟,朱元璋硬要借题发挥大肆株连,也不是不可以,更没人拦得住。

李善长却一句服软谢恩的话都不肯说。

朱元璋很不满意。[38]

胡惟庸案也仍在发酵。洪武十九年和二十一年,胡惟庸里通外国,勾结日本人和蒙古人谋反的证人和证据,被找到或者说制造出来了。而且,那个据说是蒙古间谍的家伙被捕后还被李善长隐匿,洪武二十三年才重新捉拿归案。[39]

这时,再迟钝的人也该知道,法网正在张开。

李善长却感觉良好毫无警觉。为了扩建住宅,他竟然向信国公汤和要了三百名士兵来打工。这当然是他对以权谋私习以为常,此刻却未免有顶风作案之嫌。碰巧汤和又是个胆小怕事的,于是一面照办,一面密报朱元璋。结果,李善长的谋反嫌疑又加重了:退休的宰相,要兵干什么呢?[40]

如此不知检点,落入陷阱就不足为奇。

然而这也反过来证明,李善长绝非胡惟庸同谋,对胡案更是问心无愧。如果有,从洪武十八年起,他就该夹起尾巴做人。同样,朱元璋杀李善长也绝非因为鸡毛蒜皮,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和极其深刻的原因。

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改制,集权。

废除宰相

胡惟庸被杀五天以后,中书省被废。[41]

废除是永久性的。

也是不容置疑的。

为此,朱元璋下了一道严令: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若有敢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42]

这是很严重的话。众所周知,凌迟又叫千刀万剐,堪称最残酷的处死方式,一般只用于谋反叛乱者。奏请设立丞相竟然要凌迟,岂非视宰相制度为皇权之大敌?

正是如此。

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一代枭雄,朱元璋很早就在思考和琢磨:强大的元王朝为什么会分崩离析?未来的新帝国又该怎样治理?这两个问题他一定想得很透,因此在他刚刚自称吴王时,便胸有成竹地向李善长等人说出了结论:

元氏昏乱,纲纪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乱。

也就是说,大元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忘记了“君为臣纲”的立国之本,导致皇帝荒于政务大权旁落,朝臣操弄权柄作威作福,天下失去凝聚力和约束力而至大乱。

因此朱元璋说:

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43]

换句话说,宰相们必须摆正位置。

如果总也摆不正,就只好废了那制度。

也许,朱元璋是慢慢发现这一点的,但时间不长,最多十三年。十三年来,他用过李善长,用过汪广洋,还重用过胡惟庸。然而怎样呢?要么专横跋扈,要么尸位素餐。在他看来,这就不是用人不当,而是制度有问题了。

好吧,那就改制。

于是,中书省便成了胡惟庸的殉葬品。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李善长、汪广洋和胡惟庸,都成了宰相制度的殉葬品。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为了废除中书省并彻底改制,就必须杀胡惟庸。为了杀胡惟庸,又必须先杀汪广洋。杀汪广洋是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然后,就是霹雳闪电,风卷残云,纱帽和人头滚滚落地。

而且,从汪广洋到胡惟庸,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差。

如此迅雷不及掩耳,说明这些动作都蓄谋已久。李善长之死则可能是计划内的,也可能是计划外的。也许,朱元璋最初的想法是能不杀就不杀,但也要未雨绸缪。所以,此人的罪证便一直在收集或者制造,以备不时之需。

达摩克利斯之剑,悄悄悬在了李善长的头顶。

什么时候掉下来,则全在朱元璋的一念之间。

事实上,直到李善长被赐死的五个月前,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摆出胡惟庸案已经了结的姿态,以“肃清逆党,榜列勋臣”为名重新颁布功臣榜,李善长也仍然榜上有名。这是要保全李善长,还是要麻痹他,不知。[44]

但是李善长不该忘记,朱元璋并非没有给过警告,而且话说得非常严重:卿谋欺诳,法当斩首。然行赏有誓,尔当三免极刑。今无患矣,止削禄一千四百石。[45]

因此,李善长如果识趣,就应该向汤和学习,而不是向汤和借兵,甚至应该比汤和还要谦恭、克制和低调。比方说谢绝与朝中大臣的任何交往,过简朴的生活等等。朱元璋是痛恨官员贪腐奢靡的,更忌讳他们来来往往窃窃私语。

可惜他没有,还继续呼风唤雨。

这就让朱元璋认为,李善长树大根深。有这样一棵大树立在那里,旧制度就随时都有复辟的可能。毕竟,李善长是首相也是名相,看见他就会想起中书省。所以,只有杀了他和他的党羽,才能将宰相制度斩草除根。

问题是,李善长当真非杀不可吗?

恐怕如此。要知道,朱元璋的祖训在他身后,并非百分之百地得到了实行。比方说,宦官不得干预政事和读书识字的规定,就被破坏得一塌糊涂,以至于明代是东汉和晚唐之后宦官势力最大的时期。严禁设立丞相却被严格遵守。原因之一,恐怕是提到宰相就会想起李善长的遭遇吧?不要忘记据官方统计,大清洗中被害人数竟多达三万以上。[46]

不过,这也只是原因之一。

根本原因是皇帝尝到了甜头。废相以后,权力就集中到皇帝这里了。至尊天子真正君临天下,独享了最高决策权和指挥权,以及对所有人生杀予夺的权力,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宰相之类的人掣肘,也不必担心有什么权臣来篡位。

这可是许多皇帝梦寐以求却未能实现的事。汉武帝杀了那么多丞相都没能解决问题,他发明出来对抗和架空宰相的大将军反倒成为王朝的掘墓人,岂非讽刺?同样,曹操通过恢复丞相职位为子孙挣下的家当,后来却被权臣依样画葫芦地篡夺了去,又岂非讽刺?

皇权与相权,几乎天生是冤家。

那么,不要宰相,不行吗?

恐怕不行,至少很难。宰相制度毕竟由来已久,而且很有道理。因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应该是既有国家元首,又有政府首脑的,就像公司要有董事长和总经理。政府首脑或者总经理既然不能没有,宰相制度又岂能废除?

也只能削弱和限制其权力。

为此,历朝历代挖山不止。

唐的办法是制衡,用三省六部制把相权分为决策、审核和执行三块,同时改宰相府为政事堂,也就是变国务机关为国务会议,国务总理为国务委员。宋则分流,将军权和财权分给枢密院和三司,又将宰相分为正副。至于元,虽然只有中书一省,长官中书令却由皇太子担任,可谓监督。

然而怎么样呢?

主荒臣专,威福下移。

相权对皇权的威胁,简直就挥之不去。

既有历史经验,又有亲身经历,朱元璋这个流民出身的霸道总裁决定掀翻桌子,再也不按照什么“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分工合作”的游戏规则跟大家玩了。

结果却出乎意外。

掀翻桌子以后,天下并未大乱,没有了首脑的政府也没垮台,反倒是即便皇帝不上朝,国家机器也正常运转。权臣专政或者篡位的事情,更是从未发生。

看来,扬汤止沸,真不如釜底抽薪。

维护皇权的人非常满意。

留下的隐患,却很少有人想到和关注。

所以,清人入关以后,就全盘继承了朱元璋的这个制度安排,同样不设立宰相和相关机构。秦汉建立并且延续到元的宰相制度,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说,除明初十三年,明清两代没有宰相。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原来按照分工由宰相负责的那部分工作,谁来做呢?

朱元璋和他的儿子自有办法。

内阁与行省

朱元璋的办法之一,是将六部升格。[47]

六部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从隋唐到明初,它们一直就是宰相机构的下属职能部门,起先属于尚书省,后来属于中书省。那个时候,六部官员奏事都要通过宰相,皇帝甚至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

中书省被废以后,六部没了领导,只能直属皇帝。皇帝没了宰相,处理政务只能依靠六部,也得提高其待遇,增加其权力。于是,部长(尚书)便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副部长(侍郎)则由正四品升为正三品。皇帝有政令,直接批示六部执行;六部有想法,也直接报告天子,就连各司的司官都能直接向皇帝上书,用不着任何中转。

六部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同样重要的,还有最高监察机关。

最高监察机关原本叫御史台,后来改名都察院。都察院长官叫都御史,正二品;副职叫副都御史,正三品;再次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御史又称总宪,副都御史称副宪。他们和佥都御史一起都称为都堂,而且都分左右。右职多半作为特派员的加衔,总督和巡抚就是那样的特派员。

六部尚书和都御史,合称七卿。

然后是最高法院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正三品;副职左右少卿,正四品;再次左右寺丞,正五品。明清两代,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如有重大案件,便由三法司共同审理,俗称三堂会审。

最后一个重要机关叫通政司,负责向皇帝转交全国各地的建言献策和陈情申诉。长官通政使,正三品。

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和通政使,合称九卿。

九卿之上,再无首长。

所在部门,即为中央政府。

只不过有九个,而且各行其是,互不相干。

九个政府直属,权力固然集中于皇帝,责任和负担却也都到了他身上。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处理数百项事务。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绝非常人所能承担。就连朱元璋也说: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48]

于是,内阁诞生。

内阁是明代特有的机构和制度。而且准确地说,是在明成祖时代建立的。在内阁供职的官员,叫殿阁大学士,也叫阁臣或中堂。后者本是宰相别称,因为宋代宰相的办公地点在中书省的政事堂。阁臣叫中堂,是不是意味着明代的内阁就是相府或国务院,殿阁大学士就是宰相呢?

当然不是。

实际上内阁的本义,是大内的殿阁,比如武英殿或者文渊阁。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以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便起用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和助理。不过大学士有职无权,而且往往是临时工。因此,内阁充其量只是皇帝的秘书处。

成祖时代形成制度以后,大学士官阶也不高,一直都是正五品官员,远远不如正二品的六部尚书。但到后来,内阁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以至于入阁有如拜相,阁老真如中堂,称为“阁下”更是恰如其分。[49]

这可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

宰相制度阴魂不散,内阁制度李代桃僵,对明代政治的影响极其巨大,许多“特色”都由此产生。这就只能从长计议了。需要强调的是:内阁是内阁,六部是六部。六部尚书兼任殿阁大学士是后来的事情。由于内阁不三不四,而导致宦官擅权和特务横行,也是后来的事。

现在要说的,是行省。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行有“在外”之意,比如行宫和行辕。所以,行省就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这是元代留下的政治制度遗产,而且元帝国不但有行中书省,还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简称行省、行院和行台。就是说,最高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监察机关都有派出所。

元人这样做,因于他们是异族统治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必须由中央派大员镇抚军事占领区。行省、行院和行台的长官,当然也都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

朱元璋就没有这个必要。

再说,中书省都没了,又哪来“行中书省”呢?

问题在于,视“行中书省辖区”为地方行政区划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也都习惯了甘肃省、四川省或者福建省这样的称谓。如果撤销行中书省,这些地方怎么办?

朱元璋的办法是:改省为司。

这里说的省和司,都是指机构,不是指区划。区划仍然得叫省,比如河南省或江西省。但省政府得叫司,而且不能只有一个,得有三个,分别是:

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俗称藩司。

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使司,俗称臬司。

都指挥使司,俗称都司。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

三司都是省政府,但分工不同:

藩司管行政、民政、财政和官员考核。

臬司管司法和监察。

都司管军政。

如有大事,则必须三司会议。

三司的长官分别是:

布政使,俗称藩台,从二品。

按察使,俗称臬台,正三品。

都指挥使,俗称都台,正二品。

总之,长官都叫使,衙门都叫司。

三司体制的最大优点是权力分散,地方官员难以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力量,皇帝可以放心。明显不足,则是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一旦有事便无人负责也无法问责。

于是,巡抚和总督产生。

巡抚的本义是巡察抚慰,总督的本义是总理督察,顾名思义都是差遣而非职务,因此也没有品级。事实上明代巡抚和总督本为兼有宪衔的特派员,巡抚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兼右都御史,编制也都在都察院。具有地方官员特征,要到明的后期;正式成为封疆大吏,则要到清。

清的制度,多半继承了明。

省的概念,更是延续至今。

太祖改制,确实影响深远。

至于省政府改制重组的时间,则在废除中书省的三年半以前,可见这位霸道总裁早就布下棋局。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想到,这些动作竟会改变了中华帝国的走向。[50]

没错,明专制,清独裁,就从这里开始。

包括后来的闭关锁国,也如此。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终于理顺皇帝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他成了自己的国务总理,以及各级官员的授权人。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陛下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乐此不疲地日理万机,使自己成为帝国头号劳动模范的候选人,尽管除了皇天上帝无人可以为他授勋。

可惜他没想到,传统政治制度是有道理的。中央政府有宰相,至少表示官僚集团是半个当家人。现在好了,什么都是你的,什么都归你说了算,我们又何必多管闲事?明末李自成打过来的时候,满朝文武全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甚至暗地里乐观其成,便恰恰是朱元璋种下的祸根。

他当然也想不到,留给孙子的皇位会被儿子夺走。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三国平云传

    三国平云传

    本来应该成为蜀汉大将的王平和赵云却因为一名时空旅行者的乱入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时空的改变使得两人从小就成了好兄弟,而两人的成长之路又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格局。究竟赵云是否还会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而王平还能成为蜀汉最后的旗帜吗?
  • 盗破天下

    盗破天下

    一个纵横现代社会的偷儿,他的灵魂穿越到了唐朝,是混迹在西域道儿上继续做偷儿,还是横刀立马,征服西域?再来个偷天换地一统江山?
  • 明初公侯

    明初公侯

    自古穿越者,都要改名,他也改了,而且改了两次。穿越到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长沙府一个社会人身上。一位智多如妖的商人父亲;一位勉力维持家里和睦的母亲;一位高中解元的大哥;更有一位来历不明的贴身丫鬟……原本小富即安的秦武怎么融入这个家庭?怎么在明朝立身?怎么得到明成祖的赏识?且听细细道来……
  • 沐府君临

    沐府君临

    如同神话般一统乱世的枭雄君羽,终究逃不过诅咒的厄运——英年早逝……当他于无边黑暗之中重新睁开双眼后,却赫然发现自己已经重生于另一个世界——一个与前世很多地方极其相似却又略有不同的新世界。本想着就这样平平淡淡、潇潇洒洒度过一生的他,却忽然发现命运似乎从来都在和他开玩笑……长篇另类架空历史:既有欢笑轻松的日常、又有刺激装比的战斗,最重要的是御姐、萝莉、女王的膝枕,沐烨表示都很流连忘返啊!欢迎各位书友尝鲜
热门推荐
  • 夫人又被全网黑了

    夫人又被全网黑了

    冉染莫名奇妙怀孕了。无奈之下闪婚了一个无钱无车无房无工作的四无男人。婚后,全网都嘲笑她嫁了一个除了脸一无是处的软饭男。嫁都嫁了,又不能离。冉染只能做好赚钱养家,让男人洗衣做饭奶孩子的准备。直到某一天,那个被大家称为软饭男的男人出现在某某富豪榜首位。
  • 带着女帝玩穿越

    带着女帝玩穿越

    王宇死了,他需要完成各类位面的剧本任务。而他遇到的队友又是些什么人呢?一个来自高武世界的女帝,一个退伍特种兵。第一个剧本就遇到了白无常,玩我吧!
  • 大明二十四监

    大明二十四监

    《道界之旅》简介弃婴李泰,无缘得到可以隐身的隐珠。被啄木认发现,带其到滞留在地球养伤的雷公身边,沉睡六年学得'病气化真诀',师傅死后,留下灵药园让他送回道界。啄木变身成大将,成俑为永守师傅墓。传驭灵术,可收宠物从小到大九名。察人等级求,比知高出自己三级。神农架路遇野人绑架,智救救赌城司空逸馨。出了森林,得死士龟甲,收服杀手,利用灵药园的特征,放到无人飞机上可以驾驶遨游天地……口头禅。请不要叫我医生:因为医生在古代是太医院的学生,我已经出师。请不要叫我中医我有自己的名字,请叫我疾医、医家我就是用针法,针是针,灸就灸,根本不是一回事“毉”请大家记住这个字,这才是最古老的医'匚'指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矢',表砭石,就代表针法'巫'是指大巫沟通天地以上才构成一个“毉”医。请大家来大大雷泰怎样演绎自己的《道界之旅》不见不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的肆意生活

    牟小北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重生了可以重新来过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牟小北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在三岁时开启了家传的玉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器境双域

    器境双域

    两大界面的碰撞。魂器与原力,这个世界的王权象征。人与人的矛与盾在这一刻相对,这个复杂混乱的世界,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周恩来交往纪实

    周恩来交往纪实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名字早已为每一位中国人耳熟能详。而关于他的人际交往,更是被人们所称道,在周总理光辉的一生中,他接触过的人数不胜数,但是,无论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教师还是战士、售货员,无论是将军、部长还是学者、社会名流,无论是外国元首还是普通官员,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他高超的交往艺术所赞叹。特别是在文革的黑暗岁月里,他总是尽可能的保护无辜的受害者,使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而周恩来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历史上,关于他的交往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政学录

    政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