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300000034

第34章 巴黎归来

去法国之前,我从中岛健藏那里得到了他译的《拉米艾尔》,想接法国的地气,在那片土地上慢慢阅读,换位思考。虽然只带了这一本书动身,可最终还是一字未读带回了日本。现在读来,书中一开始所写的从巴黎到诺曼底的道路,和我取道鲁昂是同一条路。

在这本书中,司汤达毫不留情地把巴黎人奚落了一番,说他们做什么事都不会盘算,连风景都不会营造。即便不考虑司汤达本人是格勒诺布尔人这个因素,这种言论也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来说,像这种“有攻击价值的争议”,还不是非要考量的问题。巴黎自然是所有外来者抨击的目标,但不管什么样的人,怎样抨击,所有的抨击者都会无功而返,喧哗一阵后便默不作声,有自知之明地回到原处,而那个巴黎仍然是巴黎。

世界上有雄心的男人,进入都城后屡不得志、一事无成,身不由己逃回故乡之时,他的形象就完全改变了。自矜美貌的女子离家出走,当觉悟到自己的美貌没有任何价值时,只好返回故里。在故乡相遇,男人会嘲笑那女子轻浮,女人则把那位男人视为蠢货,慢慢地这对同病相怜的男女之间定会萌生恋情,这种恋情恐怕是最新潮最现代的恋爱吧。对这种男女相爱的故事,到底什么样的评说才具有现实意义呢?戏剧比人生更为高尚,这句话讲得一点不错。

法国总理莱昂·布鲁姆在年轻时就写《司汤达论》和小说,消息还曾在《巴黎晚报》报道过。在日本,人们通常认为小说是傻瓜写的东西,而在法国,唯有写小说的傻瓜,才能支撑生活的全部。像法国这样,用文学来诠释生活,靠文学来滋润生活的地方,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纪德说过,正因为如此,高雅的文学是伟大的。所有的人都会遇到束手无策、无路可走的境地,这种时候,人们便在文学中回归自我,回到青年时代。

六七十岁才开始学习语言的老人,与十六七岁的少年一样同样受到尊重,特立独行,不在乎年龄,这种法国人的人生态度,其根本在于法国人常常努力地从自己的年龄里去发掘青春。我在巴黎逗留时觉得最羡慕的一件事,便是法国老人的高雅和豪放。我常想,是彻底的个人主义致使男子变成这样的吗?于是,我仔细地观察老人。我深知,老人就该像老人一样活着的日本式理念,与让人生过得有幸福感的法国式观念是无法契合的。我也很想在脑子里把自己勾勒成一个十六岁少年的风貌,重头再学习一次,不因长大成人而作墨守成规的训诫,放飞思想、拥有朝气,这才是现代修养中最重要的。我的这种意识大概也是法国的恩赐吧。这谈不上是什么青年论,因为谁也定义不了什么是成人。

我曾以《失望的巴黎》为题,给《文艺春秋》写过一篇通讯。那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20世纪法国文学的代表者。反抗束缚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努力体现真正的自我。获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蔑视道德的人》《窄门》《梵蒂冈的地窖》和《伪币犯》等。

文章在巴黎的日本人中引起了争议,并让身在日本的朋友担心不已。其实那题目并不是我写的。我对巴黎哪里谈得上失望,而是收获颇多。听说,不久前,去柏林的日本人在文章中写到了柏林菜肴难以下咽,因此很烦恼,于是许多人向报纸投书反驳,说:“你懂柏林饭菜的味道吗?” 受到严厉的指责。看来在日本,那些曾出过国的人中,有不少人是以守护圣地的心态,将异国他乡当作自己心中的家园而过日子。

有庇护巴黎的人,有袒护柏林的人,有捍卫伦敦的人,他们之间倾注热情的争执,是国外一道常见的风景。其中最激烈的是柏林党。作家正宗白鸟访莫斯科时,向导是个日本人,一路上,白鸟见什么就骂什么,向导便劝说道,先生既然如此不开心,何不赶紧离开莫斯科呢?这位做向导的,虽然并不是特别喜爱莫斯科,可在那儿住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对那片土地产生眷恋之情,这是与生俱来的吧。

西条八十和藤原义江在国外相遇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说:“无论怎么说,还是日本最好,真想早点回去。”这些一直憧憬、羡慕外国的名流竟也与我们一样有相同的感受,而在国外生活超出十个年头的人们对我们这些初到异国的人说,要是不来一次欧洲的话,那就会变成傻瓜。尽管从那些旅居国外的人的相貌上,分不清他们是年纪轻轻就远走异国他乡,还是人到老年才离乡背井,但我坚信,人出生的故土会在年龄上刻下岁月的烙印,年轻时出国和年老时去海外,情怀会极为不同,因为各自受恩于祖国哺育成长的经历不同。偏激点说,年轻人普遍比年老者在对待祖国的认同感上更缺乏朝气和激情,我们这些人应该还称得上年轻,可一到国外,便意识到自己已被年轻人疏远了,什么都觉得无聊,不感兴趣。

漫无目的来到国外,想看的东西看过之后,又不知道该去哪儿,剩下来的只有无聊而已。清早醒来,苦于思索今天该上哪儿,就像主妇们每天绞尽脑子想午餐要做什么菜肴一样煞费苦心。而且,这里让我最感困惑的是高楼林立,遮天蔽日,还有让人备感压抑的石墙,延绵无尽头。比起山野间荒凉的风景来,笔直的石墙那萧瑟之感,更能造就人的铁石心肠。比起观察事物的细腻情感来,付诸行动才能赢得竞争。

人的行动有恶、有善,如果说这是石墙之中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的话,那么日本的徘徊观望,则是草木风月之中所蕴含的另一种心理吧。东洋情趣,在我看来,是指你绝对无法脱离东亚人这一属性才领悟的情趣。近来,在日本鄙视东洋情调的思潮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我觉得,推进东西方融合的这一理念,千万别变得像用斜纹哔叽制作和服一样低廉寒碜。

写柏林、巴黎一些东西,如果丑态化了,便会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抨击,这种抨击所带来的麻烦,俄罗斯最为严重,法国也存在。据说在巴黎的日本人中,有一位伴野商店的老板,他为巴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荣膺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然而,回东京时,在电台节目中不经意谈到了法国人的一些恶习,于是,返回巴黎后,受到了传讯,被严厉训斥后,法兰西最高荣誉勋章也被没收了。坦诚地讲述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仅是自己国家,就是别的国家,现在也已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德川时代那种封建社会才会有的精神压迫,做梦也没想到在当今蔓延开来,就连自由主义思潮极盛而夸耀于世的欧洲也难以幸免。对此,我常常是感慨万千。

在柏林,人们会告诫你,这里是不能谈及政治话题的,即使你是外国人,也可能因为谈论政治而被逮捕杀头。到了莫斯科,就连拍照也被禁止,好像手脚被束缚似的同样让人感到不自由。与人相见时,判定此人到底是左派还是右派,这种浓厚的观念蔓延到整个世界。

人类不可能自由地观察事物,这一理念如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

西班牙战乱,正是这一理念的争斗所致,这是当今无人不知的事实。

更有甚者,西班牙人认为旅行者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从事间谍活动,因为有这样一种新的担忧,因此不得不采取限制政策,以至于人们的思想被卷入到封建思想的谬误之中。对于日益被思潮左右着的现代人来说,还想过那种袖手旁观、安度时光的日子,无异于痴心妄想。

去看看便会明白,日本仍容忍和保留着这样一种自然的观念。换而言之,《蝼蛄之歌》中那种奋不顾身击杀对手、与之同归于尽的离奇道场,就像丹波国山坳深处的修行场一样,还继续地保存着。当相当于京都府中部和兵库县中部。

目光聚焦在这样的地方,却分不清这里的人到底是野蛮人还是文明人,因为这些人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还嘲笑现代的人们。

越过乌拉尔,进入西伯利亚,见到绵延数千里的原野,它象征着一路走来的欧洲睿智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浪漫且稍纵即逝的海市蜃楼。不过要将人类文明努力的结果皆化为虚无的理念,我们仍然难以割舍。

欧洲文人的相互争斗,常常网开一面,避开对方最致命之处,而日本的文人却非得致对方于死地不可。以不攻其致命弱点为原则,这一传统理念通常离我们并不远,但是,如今揪住对方的弱点不放的现象,却是无处不在。《蝼蛄之歌》中所咏唱的繁盛,是用歌声祈求福德和圆满吉祥。

同类推荐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由文舒所著的《最是元曲销魂》用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个个曲人和一首首元曲,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浪漫的文笔漫谈古今人事沧桑,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
  • 绛纱记

    绛纱记

    苏曼殊在近代文学史上因诗歌、翻译和缠绵的爱情小说等而建立了极高的文学声誉。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应“四大皆空”、“无欲无求”,但他却是“情比海深”,他中日混血的血统背景、“行云流水一孤僧”的佛门弟子身份、“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生活方式和“只是有情抛不了,袈裟赢得泪痕粗”的情感方式,着实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传奇。纵观苏曼殊的小说,多以悲剧收场,主人公在情劫中挣扎,最后以死亡或遁入空门的方式解脱。
  • 摇着轮椅上北大

    摇着轮椅上北大

    本书主人公是河北女孩郭晖,小时候聪明又漂亮,健康且活泼,父亲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大学教师,母亲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作为父母唯一的宝贝女儿。她有着许多许多的爱好,当然也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但命运在她一岁那一年陡然转折:因为一次轻微的挫伤,由于几家医院的错误治疗,她竟然成了高位截瘫的人。她先后做了两次开胸大手术,死里逃生,受尽了大痛苦,但最终也只是保住了生命。所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辍学了,她只能仰躺在床上,连翻身的能力也没有。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她仰躺在床上,先后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而后又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学习了专科、本科课程。2002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她再次在父母的帮助下,进京赴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计划内统招博士。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地人间

    网游之天地人间

    一个乱世中的铁匠,最终是如何率领千军万马?覆王朝,倾天下,征异族,战天地。风云际会之下,铁匠郑秋异军突起,率纵横之师,承战神之志,横扫八荒四海,重整天地人间!
  • 凤唳九宵邪王放肆宠

    凤唳九宵邪王放肆宠

    灵魂归位的上官止卿在第一次看到轩辕无忧时,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悸动。而轩辕无忧就是相当的激动了!“止卿!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找你找的好辛苦!”轩辕无忧紧紧地抱着上官止卿,说完就要亲下去。啪!上官止卿一掌掴在轩辕无忧的脸上。“无耻!”虽然自己看到他时心里有些悸动,但他也不能如此非礼自己。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所有人都为上官止卿捏了一把汗!这姑娘胆也太肥了,尽然掌掴当今的战神王爷,连皇上都要礼让三分的主。所有人都以为上官止卿不死也得脱层皮的时候,让所有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止卿!打这么重,你都手疼不疼呀?”轩辕无忧一脸温柔,想要去看一下上官止卿的手。看着这个非礼自己的无耻之徒样子,上官止卿冷哼一声,甩袖离去。…………从那以后上官止卿总是能在各种场合,各种地方遇到轩辕无忧。“止卿!”……“不要叫我止卿,我和王爷不熟,还请王爷自重!”……“好我叫你止卿,娘子!”……“无耻!”…………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多多指教,小女子不才这厢有礼!撒花,撒花……
  •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如何管理与控制你的团队?

    管理者、老板们总是“忙”字当头,这是不争的事情,究其原因,固然比较复杂,但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管理者、老总不狠,甚至是不放心,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下属,这也是不懂带人的表现。带人就是带团队,带团队就是带野心、带欲望、带状态。会带人的领导,带出一群“狼”,不会带人的领导,只会带出一群“羊”。企业说到底是人,管理说到底是借力。只有集众人之力、之智慧,企业才会成功。
  • 抱歉加上我爱你

    抱歉加上我爱你

    在海洋的深处里,有一个少女慢慢沉入海底……“小乖,告诉我,谁欺负你了,我帮你报仇。”“小璃,是不是又做噩梦了?不怕,哥哥在呢。”“暮璃,你一定要记得我哟!我可是你的好朋友啊!”“暮璃同学,今天也是一个美好的一天哦!”‘嘭’少女最终还是沉入了海底最深处。“对……不起……”(此文后期纯属于虐恋,并非于甜文)
  • 女扮男装,柒少很会撩

    女扮男装,柒少很会撩

    (宠文,娱乐圈)无形撩人,最为致命。作为少女杀手,温柒夏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进入娱乐圈,一朝成为撩男撩女的没有感情的撩人机器。别的女神都是嫁总裁,温柒夏则是和老祖宗摄政王谈起了恋爱,日常大概就是哄某位摄政王。摄政王极其小心眼,“温柒夏,负心汉,乱撩别人。”温柒夏轻笑,揉揉他的头,“抱歉,我下次不和别人接触了好吗?”摄政王冷笑一声,“我是那小气的人?”看着某摄政王摇曳的背景,温柒夏叹气,摄政王还就是那么小气的人。
  • The Yarn Whisperer
  • 尽殇令

    尽殇令

    魔教遗孤海璐一夜之间家门被灭,震荡仙门百余门派,而后偶遇明楼小公子渝小梵、桥北一枝花花云。一群心怀正义涉世未深的郎朗少年,在除魔过程中慢慢揭开多年前父辈伐魔大战的黑暗面纱,魔教教主明楼小黄鹂,明菱,死亡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邪恶与正义,爱与仇恨,曾经梦想匡扶正义拯救天下苍生的他们,该如何抉择?一曲别离半生凉,欲唱不唱歌尽殇
  • 谐说升阳维新轶事

    谐说升阳维新轶事

    在东方距我们不远的地方,有四群岛,这四个岛组成了令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日本。(日音中译霓虹)因为各种历史的因素,我们国人可能对这个邻居有着一些误解。现正值中日关系回暖之际,以本人诙谐的语言来带领大家一起拂开这帐神秘的面纱,由此来在欢笑和感动的环境中思考日本的真实面貌。时间线大致于天保8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至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可能还会往前延长一些时间介绍背景,也同样精彩)希望由此来构筑给中国人一个更真实、更贴近的岛国邻居。初次执笔,请多海涵!
  • 黑界地

    黑界地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
  • 国际大贩婴

    国际大贩婴

    一九九二年七月,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无论对于国际刑警组织还是国际黑社会组织都将在各自的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上午10时,国际刑警总部(ICPO)向全球发出编号为IA—1102号的“红卡通报”。其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各国国家中心局及港、澳、台等国际刑警支局于同一时间接收到了标有“绝密”字样的红色文件。案由为: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