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900000002

第2章 雏鹰展翅 年少志成

汉室传承数百载,气数将尽王权损。英雄辈出天下乱,乱臣贼子扰常伦。千里江山无定数,万载风云扰红尘。只待此间人杰起,能于乱世显忠魂。

一 身世之谜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时局动乱,政治腐败,外有巴蜀蛮夷侵扰,内有外戚内宦乱政,经年天灾,多地大旱,颗粒无收,皇上昏庸,懒理朝政,朝内王权贵族却奢靡享乐,不顾苍生,致使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骇闻,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乱世出英雄。

公元155年,京师东南方向,离洛阳直线距离五百公里的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一个辉煌霸气的大宅子里人行匆匆,家里的下人们各个表情严肃,拎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奔波着。

大长秋曹腾坐在厅堂的坐榻上,一边催促着下人们抓紧,一边用手绢擦拭着满头的大汗。

经过多年宫中历练,已经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为何会这么紧张?

养子曹嵩更是满脸焦虑,在他面前来回踱步,嘴里不停自语:“还没有足月,这该如何是好?”

曹腾看到曹嵩如此焦躁,只得强忍自己心中的不安,劝慰儿子道:“不要太担心,儿媳福大命大,应该能闯过这一关的!”

曹嵩流泪叹气道:“父亲,您好不容易才抽出几天时间回老家祭祖,没想到丁氏竟然早产,儿子对不起您,让您也跟着担心了!”

曹腾拍拍曹嵩肩膀道:“不要说外话……”

此刻,产房内,经验丰富的稳婆心颤无比,但凡胎儿未满十月出世,那对母子绝非好事,早产的胎儿大多先天孱弱,而母亲也要承受更多分娩的疼痛,还容易导致母子双亡。

突然,一声雄浑的婴儿啼哭,似乎划破了东汉的天空。

分娩之际,万里晴天忽变,天地暗淡,狂风呼啸,云层之中凶雷滚滚却不见落雨,本是深秋之日却见如此惊人场面,说是雷公发怒,方圆十里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无人敢私自外出。在产房之内的丁氏疼痛难忍,汗如雨下,唇齿紧闭,好在丁氏身子骨不差,才挺过这早产之痛。

这早产胎儿就是曹操,他并未像稳婆担心的那般先天孱弱,反而十分健硕,血气看上去反而比平常胎儿还要旺盛些,就连哭声都欲要和雷公一较高下。

听到婴儿的哭声,父子二人惊喜地互看一眼。

管家曹安兴冲冲地跑来禀报:“老爷、老爷,夫人生了!”

“男孩女孩?”曹腾急切地问道。

“男孩,男孩!”曹安乐呵呵地回答道。

曹嵩焦急万分的心总算是可以放下了,他急匆匆跑到养父身边行了个大礼。

曹腾眉开眼笑,上前扶起曹嵩,自己却忍不住红了眼圈,心中暗庆:“上天护佑,曹家后继有人了!”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生于官宦之家。陈寿的一句“莫能审其本末”,让曹操的身世神秘了一千多年。

《曹瞒传》和《魏晋世语》都说曹操的父亲曹嵩出自夏侯氏,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也的确重用夏侯家族,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但疑点颇多!

夏侯家族也是谯郡一大家族,他们的远祖就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好友夏侯婴,在刘邦当亭长的时候,有一次两人开玩笑,刘邦不小心误伤了夏侯婴,他怕刘邦受罚,就坚决不承认是刘邦伤了自己,为此,他因为做伪证被关押了一年。刘邦斩蛇起义,夏侯婴一直当太仆,指挥车兵英勇杀敌,在灭秦和刘项之战中,屡建奇功。彭城战斗中,刘邦急于逃跑,因为嫌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碍事,几次把他们踢下车来,每次都是夏侯婴下车把两个孩子抱上车。刘邦非常恼怒,气得想要杀死夏侯婴,他们最终脱离了险境。

汉朝建立之后,夏侯婴被封为汝阴侯,历经高祖、惠帝、高后(吕后)、文帝四朝,都是皇帝最信任的近臣,死后谥号文侯。他的儿子夏侯灶继承侯位,七年后去世。夏侯婴孙子夏侯赐继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他的曾孙夏侯颇继承侯位,娶了平阳公主,因和婢女通奸,被平阳公主发现,畏罪自杀,封国也被撤销,后代子孙就在谯郡居住下来。

东汉末年,到了夏侯渊这一代,夏侯家和曹家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夏侯渊娶了曹操夫人丁氏的妹妹,后来夏侯惇的儿子夏侯茂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了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又和曹操弟弟是“儿女亲家”,夏侯惇和曹操也是“儿女亲家”。如果曹操是夏侯氏子孙,那和夏侯渊等人就是堂兄弟,姑表、姨表、堂表亲在中国古代的确有好多联姻的。但同姓的堂兄妹联姻在民间和官方都是非常忌讳的,按照“同姓不婚”的封建传统政策,聪明如曹操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由此可推断,曹操不可能是夏侯氏的子孙。

曹嵩到底姓什么?

有几次他也想问一下养父,可话到嘴边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养父对自己太好了,他不想惹老人伤心。

曹操父亲曹嵩,字巨高。今安徽亳州市,有一个很大的公园,名字叫曹操公园,公园里最吸引人的就是曹氏家族墓群。根据出土的资料考证,二号墓就是曹家奠基人曹腾之墓,一号墓则是曹操父亲曹嵩之墓。

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谯城南有曹嵩冢,冢北有碑,碑北有庙堂,余基尚存,柱础仍在。庙北有二石阙双峙,高一丈六尺,榱栌及柱,皆雕镂云矩,上罘罳已碎,阙北有圭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阴又刊诏策,二碑文同;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马也。有腾兄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卒。而不刊树碑岁月……”

曹氏家族墓群横跨二十余里,占地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令人惊叹,由此可见那个时期曹氏家族的尊贵地位。因为曹腾、曹褒、曹嵩、曹炽、曹胤、曹鼎等这些人都是东汉的朝廷官员,而且曹腾还是参与国家大事定夺的大长秋。

据资料考证,曹腾兄弟三人,他是老三。曹褒与曹腾是亲兄弟,在曹腾的运作下,曹褒也官至颍川(今河南许昌)太守。曹褒的儿子曹炽和曹嵩平辈,曹炽的两个儿子曹仁、曹纯是曹操的堂弟。

曹嵩到底是谁的儿子?最大可能是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收养孩子不容易,养父母不会告诉养子女他的亲生父母是谁,否则养大了,孩子有可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那么养父母就会白忙活一场。另一种可能是曹腾的两位哥哥生了几个儿子,曹腾自己不能生育,他收养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人继承自己的封爵和财产,肥水不流外人田,曹家有那么多孩子,何必再收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姓孩子呢!

由此推断,曹嵩很可能是曹腾一个哥哥的孩子,这个可能性非常大,这大概也是成年后的曹操一直没改自己姓氏的原因,因为他本就姓曹。按照曹操凡事认真的性格,他不可能糊里糊涂地搞不清楚自己的姓氏。

不管怎么说,曹嵩被曹腾收养还是挺幸运的,他养父的费亭侯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他在被收养的那一刻,就成了许多人奋斗一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即的侯爷。加上曹腾多年来在朝廷上的人脉,二十三岁就被举为孝廉做了荥阳令。到汉桓帝末年,曹嵩已经官至司隶校尉,相当于今天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到了汉灵帝执政的时候,他先后升任大司农、大鸿胪,官至九卿。但在宦官养子这个阴影下,他还是有点自卑的,为了抬高家族声望,超越养父,他不满足大鸿胪的职位,按照汉灵帝花钱捐官的制度,花去一亿钱为自己买了太尉一职。他的买官行为受到了一些清正廉明的官员指责,但那时候买来的官也是官啊,于是,他就成了位列三公的曹太尉了,达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

曹操祖父曹腾,字季兴,少年时性格“谨厚”,他的父亲曹节在老家颇有侠义之名,是一个胸襟宽广的热血汉子。

曹节家贫,以养猪为生,他埋头苦干,从不与人争执。有一次,邻居家的猪丢了,由于猪的大小、样子和曹节家的猪长得很像,邻居便说曹节家的猪是他家的,并强行牵走了曹节的猪。曹节也只是微微一笑,不做任何解释。

不久,邻居家走失的猪又找到了,邻居很不好意思,便把从曹节家牵走的猪送还,并一再道歉。曹节也只是笑笑,并没有任何埋怨之意。

曹腾是曹节的小儿子,因为小时家里穷,不能送他入塾识字,曹节感觉对不起儿子。

他看曹腾长得眉清目秀,人又聪慧,心想与其在家饿死,不如送进宫去,说不定还有活路。

虽然心疼不已,他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

没想到,小儿子竟然大义凛然,毫不畏惧:“父亲,儿子愿意走这条路,请您放心就是了,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将来好好孝敬您……”

于是,小曹腾便受了割去生殖器的酷刑,进了内宫。

进了内宫之后,小曹腾由于做事认真刻苦,什么事都主动去干,并且干得很仔细得体,加之他性情温顺,很快,被太子刘保的母亲邓皇后相中,让他给太子当了伴读。成了东汉第八位皇帝顺帝刘保的同学,他做事低调、谨慎,先后侍奉过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前后三十多年,未曾出现任何错误,《后汉书》里有曹腾的传记,作为宦官能够入传,而且是以正面形象千古留名,曹腾应属首例。在东汉历史上,能够成为皇帝、皇后、皇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又能全身而退的,应该也只有曹腾一人。

东汉末年,因为宦官专权,人们不喜欢宦官,为何曹腾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皇帝的重用?

这与曹腾宽厚仁慈的性格有关,他虽然权力很大,又是皇上和太后身边的红人,但他从没干过欺压民众的事情,相反还做了许多好事,推荐了众多人才。如延固、虞放、张温、张奂等,后来都成为东汉末年了不起的人物。

曹腾举荐的这些人,也为自己后代子孙铺好了路。

后来,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人,都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曹操家族百年的繁荣兴盛,是曹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为曹家的发展壮大开辟了道路,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曹操。虽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曹操后人对他非常尊重,曹睿继位后,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一位宦官被追封为高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例,曹腾这一生值了!

二 游侠放荡

曹操从小长得健壮,他的长相恰如小名“阿瞒”的谐音“阿蛮”,一脸蛮相,四肢粗壮,浓眉大眼,额头高耸,十分奇特。

祖父和父亲都在洛阳为官,阿瞒跟着母亲在老家居住。虽然不常和祖父见面,小阿瞒却对祖父很亲,小小的他不允许任何人说祖父不好,尽管曹腾在朝中威信很高,家乡人也很尊敬他,可孩子们不懂事,大家在一起玩耍时,总有小孩子起哄说阿瞒的祖父是身上少了一样东西的大宦官!宦官在当时是受人鄙视的,为此,他和多个孩子打过架,年龄虽小,但他天生具有一股蛮力,每次都把嘲笑他的小孩子打得头破血流!

母亲丁氏没少为儿子的行为赔礼道歉,她每次教训曹操不要再打架时,曹操总是拧着头对母亲道:“他们骂我可以,但不能骂我祖父!”

丁氏也无可奈何,唯有摇头叹息。

每次祖父回来,他都陪着祖父睡觉,缠着祖父给他讲故事,他尤其爱听祖父给他讲周公的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他封地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曹腾对这个聪明的孙子视如珍宝,他通过讲故事教曹操为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为辅佐成王,姬旦让儿子伯禽代替他到鲁国受封。临行他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祖父,周公太伟大了!我将来要像他一样!”

“好,我的阿瞒了不起!”曹腾非常欣慰地夸赞孙子道。

曹操以后的宽广胸怀和大气个性及独特素质,都和祖父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不幸的是,丁氏身体自早产后每况愈下,在曹操六岁之时便卧床不起,整日服以汤药,曹操常伴在左右,也渐渐懂些人事,听闻府内丫鬟仆人背后皆窃窃私语说是自己害得母亲身子骨变差。天真活泼的曹操不再天天出去玩了,他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的床前,两只眼睛盯着母亲。他感觉像是自己害死了母亲一般,尤为难过!

丁氏日渐虚弱,眼见不行之时将曹操拉于床前给了他一块玉佩,告知他道:“阿瞒,这块玉凤凰是你外祖母留给我的,我把它留给你,你要随身携带,看到它就如同母亲陪同在你身旁,将来,你可以送给你喜欢的女子,这样母亲也就放心了!母亲可能要离开你去另外一个地方了,你千万不要难过。”

曹操接过玉佩,伏在母亲身上号陶大哭,此事已经让他对生死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好大一会儿,他才抽泣着对母亲道:“阿瞒不准,阿瞒不准母亲撇下我,阿瞒不想因为自己而害死母亲!”

丁氏微笑着抚摸曹操的额头道:“阿瞒哪里害过母亲,你是上天馈赠给我的贵重礼物,我感激还来不及呢!阿瞒你要知道,母亲这不是撇下你,而是另外一种陪伴,你要记得母亲和你交代的事情,不要难过就是了!”

曹操一一记下丁氏所说的话,不久丁氏便过世,当日曹操跪在母亲床边,亲自看着丁氏没了呼吸、没了容光,逐渐变成了一个一声不吭甚至没有了体温的人。

小小年龄的他明白母亲永远不会说话了,永远不会再陪伴他,爱他疼他了,他越想越悲痛,顿时泪如雨下!

这时小曹操才明白有一种距离叫死亡,远得让人肝肠寸断,他第一次明白失去是怎么样一种痛,如同每一滴血液流至心口都变成了血红的刀刃从全身的血管缓缓地侵占割裂着自己。

从他的一首诗《善哉行》中“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可以看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时候就去世了,他没有得到母亲的爱护和父亲的教导。

母亲去世后,父亲把他接到洛阳。

来到洛阳后,他才真正知道一些所谓的贵族少年是不屑于和他在一起玩耍的,大家都耻笑他是宦官孙子,是一个不知道自己姓氏的可怜人!

他也曾多次问过父亲,自己到底是不是姓曹。每次父亲都顾左右而言他,从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也许父亲自己也不知道,每次小曹操都是这样安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问父亲自己到底是谁,但他把这个隐痛深埋心底,以至于多年之后还不能释怀。

陈琳归附他前,曾替袁绍撰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有“司空曹操,其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这篇堪称骂人经典的檄文,让正犯头风病的曹操气得头竟然一下子不痛了,可见,宦官孙子这个身世对曹操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呀,可以说他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孤寂自卑中度过的,可话又说回来,在“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的混乱环境中,如果没有多人认为的这个耻辱身份,曹操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还能舞枪弄棒,饱读诗书吗?

世间事,经常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害,万事不会两全!

尽管曹操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的官宦之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内心却越来越孤独,内心的隐痛养成了他敏感、机灵的性格,他不太理会清规戒律,喜欢耍枪游猎,精通剑术。经常很晚也不回家,祖父住在宫中很少回家,父亲也很少管教他,更纵容了他不安分的性格,总想惹点事情,引起祖父和父亲注目。

曹操经常和一群玩伴在洛阳街头打闹,时常约比他年龄大许多的袁绍等人“一决生死”,因天生壮硕,没有几人是他的对手,久而久之,除袁绍、袁术兄弟外,洛阳好多公子哥都以曹操为首。他尤爱登山涉险,山中有野兽更有大虫吃人等骇闻,但他一点也不害怕,整天带着收服的小弟去山中游玩探险。

三月万物复苏,也是山中草木最为旺盛之际。山中多有捕猎野兽的陷阱,草木覆盖其上,不细细观察难以发觉。一天,曹操等人在山上游玩,有一孩童踩到了捕猎所下的绳索被高挂于树梢之上,孩童大哭,孩子们纷纷慌了不知怎么办。如果锯绳,那他便会从树梢之上直砸而下,必定会受伤。可是一直这般吊着也不是办法,曹操看着此陷阱忽然心生一计。

这树总的来说年份不大,因此并不粗壮,只是树梢偏高了些,如果锯掉绳子那孩子自然会直直落下,即使底下有人接着,也会受伤!想到此,曹操便让人找来锯子,开始锯树。

有人不解地问道:“阿瞒,你这样不如直接锯断绳子,如果大树倒下压着他岂不是没命?”

曹操不予理会,而是继续埋头苦干!

孩子们看曹操斜斜地锯树,便笑道:“阿瞒你是傻吗?你与其锯树不如直接锯绳子,这样树还不会砸到他。你即使要锯树,为什么不平平地锯?这样多累!”

曹操冷哼一声对那些孩子道:“你们懂什么?好好看便是了,不要这么多话。”

碍于曹操能打,是这群孩子的王,也就没人敢再说话,只是看着曹操锯树。可是,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在笑曹操不仅傻,脾气还执拗。

这样锯下去不是本末倒置?如果大树砸到了孩子不是更加糟糕?也不知这阿瞒安的是什么心!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切让孩子们目瞪口呆,随着曹操的每一锯,大树隐隐有倒下的迹象,但是由于曹操锯的方式是斜斜的并不平整规则,所以树的树梢逐渐倾斜,被挂在树梢上的孩子也逐渐朝着地面靠近。快挨近地面时,曹操便锯下绳索,那被绑于树梢之上的孩子安然落地,仅仅只是摔了一个跟头,并无大碍。

此事之后孩子们纷纷对曹操刮目相看,平时只觉得阿瞒能打却不知还如此聪颖,这些孩子对于曹操刚刚所做之事佩服不已,曹操心中大喜,随即成立游侠帮,自己任了帮主。

这游侠帮却成了平日邻里最头疼的“组织”,洛阳城中的一些名门贵族也纷纷开始数落起曹操,说他带坏了自己的孩子,找到曹嵩面前告状。

曹嵩忙于朝政,对曹操疏于管教,时常混迹在外的曹操,一时之间在京城洛阳也有了不小的名气,是出了名让人头疼的公子哥。而这位公子哥爱好武艺、骑马、射箭,时常在洛阳街头骑行,还常有撞上行人之举。

天天有人告状,曹嵩感觉很没有面子,极其气愤,不准曹操再骑马射箭钻习武艺,让他乖乖待在家中,并请自己堂弟帮忙监督管束。

曹操哪里肯听,骑马射箭已成为他的爱好,难以割舍。骑行之时忽有疾风迎面而来,远处之景飞步挪前,风驰电掣其乐无穷,面对这般诱惑想让他老实地呆坐家中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偷偷溜出几次都被叔父制止,且被叔父告知曹嵩,曹嵩听后也不说什么,直接就对曹操一顿棍棒毒打训诫。

一次外出游玩之时又被叔父撞见,曹操心想:糟糕,如此又要遭到父亲一顿毒打,要赶紧想个办法应对。

想到此,曹操便飞速地回到家中,看到叔父进家门之时,他故意一个踉跄倒地,嘴角抽搐,四肢瘫软,嘴角还溢出白沫,叔父见状急忙扶起他,然后立刻去通知曹嵩。

曹嵩急忙从朝中赶回,看见曹操没事,便不解地问道:“你叔父说你中风,我便匆忙从朝中赶回,可你现在却没有任何事,你是在耍为父吗?”

曹操便委屈地大叫道:“我哪里是中风,分明就是叔父不喜欢我,想要我在你面前多出洋相招你打骂,他好图个开心!先前几次我明明都是安分地待在家中,哪儿也没去,他却偏偏说我外出骑射,不知是何居心?”

曹嵩一听,这话也不无道理,曹操与叔父向来不和,如今他安稳地站在这里并无中风迹象,多半是叔父看不惯曹操而变着法整治他。

从此,曹嵩对堂弟的话半信半疑,又没有瞧见曹操在外捣乱,也不再有邻里上门告状,从此曹嵩便不再管束曹操。

自此之后曹操便再无拘束,于是,洛阳城里人见人怕的小捣蛋又挣开了枷锁。

寝殿侍奉长官张让,是当时皇帝非常宠信的宦官之一,此人心胸狭窄,极为跋扈,民愤极大。这一天,张让正躺在床上休息,少年曹操拿着一只手戟,突然闯进他的卧室,故意戏弄他,用手戟在他头发上轻轻拨动,张让睁目大惊,大叫:“抓刺客!”

瞬间多名守卫破门而入,可曹操一点也不慌张,笑哈哈地从卧室杀到院内,守卫们不是他的对手,只能眼睁睁地看他越墙而去。

这几个小故事很恰当地反映了少年曹操的性格特点,众多经验表明,这种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两个极端,一个是会成为人见人烦的坏家伙,另一个是会成为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的真英雄。

曹操显然是后者!

曹腾知道孙子越来越顽劣后,就尽量挤时间回家和孙子聊天,他从来不训斥曹操,总是鼓励安慰孙子自己查找自己身上的缺点。

望着祖父慈祥的面容,曹操内心暗暗发誓:“谁说宦官都是坏人,祖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祖父,姓什么不重要,身世也不是太重要,我一定要为祖父争口气!”

一日,小游侠曹操持木刀上街巡视,如“盖世大侠”一般威风凛凛,身后跟着一群孩子,皆视曹操为首,一字排开护在左右,架势十足!街坊邻里看得是好笑却又不敢笑,生怕招惹到这“盖世大侠”挨他训斥。街上有许多乞丐,他们是从外地逃荒到此的,曹操见街上突然多了这么多乞丐,不觉疑惑,便问这些乞丐从何而来!

其中一个乞丐道:“从兖州一带而来,那里经年大旱,良田颗粒无收,我们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流落到此,讨口饭吃。”

曹操很可怜他们,拿了一些粗饼相赠,乞丐跪地答谢道:“少爷宅心仁厚,必有好报!”

其余的乞丐纷纷上前求助,跪拜于曹操膝下以求一口粗饼。此饼是他姨娘周氏所给的小食,并不太多,身后的那些小孩也都拿出自己的小食,给了一些乞丐,可乞丐数量实在太多,不能完全救济。

曹操见街上有一些行人,便上前拉住一人道:“今日小游侠我要大行善道,那些乞丐从兖州逃荒至此,多日未食,你可有吃的给他们一些?”

行人叹口气对曹操道:“公子你可真是心善,天下大旱,兖州之地颗粒无收,我们这里又能好到哪里,我全家上下都等我养活,我哪有多余的粮呢?”

曹操不再纠缠路人,跑回家中找姨娘周氏索要粗饼,周氏疑惑便问:“阿瞒平日并不多吃,也不爱粗饼此类杂粮,今日怎么讨要如此之多?”

曹操便答道:“我方才在街边看无故多了许多乞丐,得知他们是从兖州逃荒到此,多日未食甚是可怜,想要替他们要些粗饼。”

周氏叹一口气抚着曹操的肩膀道:“阿瞒你心性很好,本性天真,为娘很欣慰,可是如此多的乞丐你又如何能悉数救得,即便今日你相赠粗饼熬过了,那明日呢,又有谁能救济他们?”

“可是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街边吗?”曹操不愤地对周氏说道。

“孩子,这天下有很多事情是很无奈的,没有人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街边,可是世上有多少事是能够令人如意的呢?”周氏惋叹,接着又对曹操道,“阿瞒,如今时局动荡,天下大旱,能够独善其身已是万幸,又如何有能以一己之力接济苍生啊?”

“当今天子也不行吗?天子在朝执政,当以苍生百姓为责,难道当今天子也救济不了那些乞丐吗?”

周氏听后大惊,上前捂住曹操的嘴巴呵斥道:“无知小孩切不可在外胡言乱语,若让旁人听见岂不是要惹来杀身之祸!”

周氏没再深究下去,放下小曹操转身便离去,这话题对于小曹操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他不知为何不能说啊!

曹操愣在原地,依旧心系街边的那些乞丐!粗饼没讨到反倒是讨到姨娘的一顿骂,这让他有些气愤却又无处发泄。

恰逢父亲曹嵩回来,曹操便上前准备讨要一些五铢钱,曹嵩从未见曹操向自己讨要过钱,纳闷地问道:“阿瞒要钱做什么?家里吃穿不愁,是不是又在外捅了什么娄子,需要用钱赔给人家?”

“你还问我捅了什么娄子,怎么不问你自己有什么过错!”曹操理直气壮地顶撞曹嵩,他认为父亲在朝为官,天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与父亲这些官员有很大关系。

曹嵩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这小祖宗今日又在闹什么幺蛾子,半斥半问道:“阿瞒不得胡闹,你要钱做什么?”

曹操不接曹嵩话茬,而是接着抨击父亲道:“你身为人臣,对洛阳城大量涌入的乞丐不管不问,难道你没有错吗?为什么天子脚下,天子却看不到那些突然冒出的乞丐,这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臣的过错吗?”

曹嵩大惊,想不到小小年纪的曹操竟然能说出这种话,一时无言,不知该如何回答,如今朝中外戚和宦官扰政,乌烟瘴气,曹操此言确实有理,自己身为人臣却不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分担,确实有错。

“我虽是人臣却不能为天下分忧解难是我的过错,如今天子面前,外有皇戚内有宦官,着实看不见天下大事,而朝中又无能臣能做天子眼睛以体恤苍生!我是惭愧、是有错,可你还没回答我,你要钱到底要干什么?”

曹操还是没有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认真地问道:“我能做天子的眼睛吗?”

“阿瞒你的理想不是做游侠吗?”曹嵩惊讶无比,小曹操竟然说出这话,小小年纪立此志向,不知是孩童随便一说,还是他志愿宏远。

“我想做游侠是因为游侠行侠仗义,助贫扶弱!可是今天才感受到游侠一人为善所救不过一人,我想救的是千人、千千人、千万人!”曹操坚定地回答道。

他的话语恰巧被回家看望孙儿的曹腾听到,老人震惊无比,这话当世豪杰有几人能说得出口,其志宏大,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他令儿子速给曹操五铢钱。

曹嵩大笑,从腰间取下一些五铢钱递给曹操:“好!阿瞒你不愧是我曹家的儿子,这些钱给你。”

曹操接过钱就向街边跑去,将这些钱换作馒头包子等分发给乞丐,可是解决一批又来一批,一会儿鼓鼓的钱包便见底了。

孩子们见曹操回来便纷纷拥上前询问道:“怎么办?这么多乞丐我们游侠帮如何解决?”

曹操无奈,看着纷纷拥上来的乞丐,可他手中的五铢钱已经所剩不多,全部分发完之后,就对那些孩子道:“今日我将退出游侠帮,从此‘游侠’一词与我再无瓜葛。”随后便跑回家中。

孩子们看得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以然。

随着年岁的增长,曹操耳闻目睹了许多官场上的黑暗,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能再过游侠放荡、沉溺于飞鹰走狗的生活,他开始博览群书,研习兵法。搜集整理了东汉以前各家的兵法,编成了《兵法节要》,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从原先难懂的八十二篇,缩编成了十三篇,取其精华进行注解,题为《孙子略解》,一直流传到今天。

他不读死书,主张谁的接近现实就读谁的,谁的有用就读谁的,所以当袁绍等一些人还在读“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时候,曹操已在读“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读《荀子》,读《韩非子》,诸子百家各取所长,汲取各家精华,十七八岁时就以“能明古学”著称乡里。

才者,天赋也;学者,自赋也。

大凡成为一代政治、军事、文学等大家的,除了自身具备的先天条件外,无不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没有一个是只读死书,不关心天下大事而成名的书呆子。曹操在做官之前,知识储备已经非常丰厚了。后来,曹丕回忆说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可见,他的读书习惯一直坚持到老,他能成为一代英雄和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必然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孙权劝吕蒙好好读书,他曾举曹操例子对吕蒙道:“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吕蒙受到触动,不久就成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名人了!

从古至今,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学习、会学习、勤奋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三 世有伯乐

两汉时期没有科举考试,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进入政坛,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名人评议,相当于今天对拟选定的干部进行公示,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当时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有些人就成了鉴定人才的专家,他们对人物的褒贬,直接左右官方及民间的舆论,因此对士人的仕途有很大的影响。士子们为获得赞誉,到处寻师访友,展示自己的才学声名,博取人们尤其是权威的注意和好感。

一心想做天子眼睛的少年曹操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对于这种形式虽不认同,但也要遵守规则。要想进入官场,首要条件就要遵守规则,要想改变规则,你首先要参与进来,成为其中一员,待力量强大后,才能改变规则。他除了广交朋友外,还特别注意结交名士,积极和名士们参议政事,但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曹操将成大业于世,再加上他出身宦官家庭,许多人非常鄙视他。

刘孝标注引《楚国先贤传》说:“魏武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猥积,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就当大家都不看好曹操时,也有一些名人,如桥玄、何颙已经觉察到曹操的匡时能力,预知他将来必成大器。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出身书香门第,其七世祖桥仁号称“桥君学”,《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就是桥仁的大作,后来在汉成帝时担任大鸿胪。桥玄的祖父桥基和父亲桥肃分别官至光陵太守和东莱太守。在宗族的影响下,桥玄继承祖业,也踏上了仕途。灵帝初为河南尹,改任少府,大鸿胪,后来又升为司空。“司空”就是御史大夫,相当于今天的国家监察部长兼组织部长,一是替国家监察百官,二是替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他刚正称世,谦恭下士,为国家选拔了诸多人才,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升迁为太尉,不以王爵私心,去世时,家徒四壁,连殡葬的钱都没有,天下人无不感慨他的清正廉洁。

在大家鄙视的目光中,青年曹操也感到自己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

这一日,他特意起个大早去拜访桥玄,令曹操惊奇的是,桥玄一看到他就说道:“天下将乱,只有杰出的‘命世之才’才可以拯救它,那个能救天下的人,就是你啊!”并对曹操说自己老了,恐不久于人世,以后他的夫人儿女就有劳曹操照顾了!

曹操是“命世之才”,这竟然是闻名天下的桥太尉鉴定的,这一鉴定结果别说天下人不相信,就连曹操自己也不相信。

他不停地问自己:“我是命世之才?”

桥玄的鉴定给予了处在迷茫期的曹操很大鼓励,他极为感激,从此把桥玄引为知己,深记心中。

桥玄为什么说曹操是“命世之才”?

一生观人无数的他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绝不是一时激动而乱语。

桥玄为何如此看重被多人看不起的曹操呢?一是曹操虽然年少顽劣,不守规矩,但他做事有分寸,有创新,不拘泥于形式。二是武功好,胆子大,有侠气,小小年纪敢于行刺大宦官张让。三是爱读书,会读书,文武全才,又有权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乱世平定天下。

后来曹操驻兵谯郡附近,曾派人到桥玄家乡打听他的近况,得知桥玄去世多年后曹操悲痛不已,连夜带人赶到桥玄墓前拜祭。为感谢桥玄当年对自己的赏识和荐举,使他从一名不被众人看好的无名之辈很快脱颖而出,曹操含泪写下了一篇流传千古的祭文:“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诒己疾,怀旧唯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当曹操站在桥玄墓前泪如雨下,高声诵读此篇祭文时,随从人员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泪眼蒙眬中,曹操仿佛又听到了桥玄当初对他的鼓励和指点:“我看你不凡,今后必成大器。”

“太尉不要再拿我开玩笑了,京城洛阳认识我曹操的不在少数,都说我是纨绔子弟,再说我惹出的是非确实很多,你又怎么断定我今后必成大器呢?”曹操头一次听见有人这般评价他,有点不相信地问道。

“一是天象,二是人和,三是时势所造,大汉将乱,自古乱世出英雄,你便是那英雄及可造之才!”

“太尉谬赞,曹操不敢!”曹操接着问道,“你是如何观天象,又如何知人和,天下将乱自当是诸侯并起,我还年幼,才疏识浅,哪里受得起太尉的这般谬赞。”第一次听一人如此夸赞自己,曹操显得极为不适应。

“那我问你,天下将乱,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你可愿为这些黎民百姓分忧?”桥玄又问道。

“自然,责无旁贷!我家几代为官,食朝廷俸禄,为的就是黎民百姓!如有能力自然责无旁贷。”

曹操的回答令桥玄既震惊又欣慰,心间还掺杂了一丝的肯定,少年曹操说出这种话更加令他确信他就是能让乱世出现转机之人。

“好一个责无旁贷,天下名士我看多了,都没有你这般豪气。”桥玄对着曹操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曹操能够自持不可丢了这种潜质。

“太尉过奖,我愧不敢当!”曹操赶忙回应,此话甚是沉重,不敢乱接。

桥玄大笑又对曹操道:“你可否在我面前立下一誓?”

曹操不明白这太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什么誓约?因为既然答应就得做到,所以我要先看是否违背我的原则以及是否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才敢决定是否答应太尉的誓约。”

“这誓约简单,我百年之后归为尘土,你到我墓前不可无视而过,你若有了成就记得我今日这番话,带些家常便饭祭扫便可。”

曹操点了点头,虽然这话听着莫名,却也不违道义,也在能力范围之内,于是对天立誓道:“我日后若有小成,必不忘太尉相识之恩,待太尉百年以后凡路过墓地我必祭扫。”

桥玄大笑,拍着曹操的肩膀,心中甚慰,他告诉曹操要想声名大噪,顺利进入官场,就一定要得到许劭的鉴定评语,此人慧眼识珠,凡他认定的天下之士有才又厚德,你若得到他的赏识,自然声名大噪,天下人也能对你重新认识一二。

许劭是太尉许训的侄子,出身名门,自命清高,不肯出来做官,却很喜欢举荐人才,他和堂兄许靖联合搞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月旦评”,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向朝廷举荐有贤能之人,他们推荐的樊子昭、虞永贤、李淑才等为官后皆以清政治民受到百姓的称赞,所以当时的士子们都以能得到许劭的好评为荣耀。

曹操听从桥玄的建议,携重礼去许府拜见许劭。接连去了两次都碰了软钉子。不管曹操如何慷慨陈词,讲述自己的观点,许劭就是一言不发。

曹操就拜托桥玄打听原因,为何许劭会这样待他。

桥玄了解情况后直言相告:“他认为你出身不好!”

听了桥玄的转述,曹操心中悲愤万分,嫌我出身不好,是宦官的孙子,宦官的孙子又怎么了?

此刻,他的斗志已经完全被激发起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第三次去许府拜望许劭。

许劭还是一言不发,临走之前曹操厉色问道:“先生以为在下如何?”

许劭依然缄口不言。

曹操仍不放弃,大声问道:“先生以为在下如何?”

许劭抬眼望着曹操,一字一顿地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奸雄?”曹操望着许劭问道。

许劭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若在太平盛世,我曹操凭自己能力绝对能做一个能臣,但生逢乱世,我应该怎么选择呢?许劭先生是在劝我勿为奸雄为好!曹操心中暗暗想道。

智者之间不需太多语言就能彼此明白心中所想!

曹操哈哈大笑,抱拳而去。

自此曹操乱世英雄名号便被天下各路人士所熟知,而曹操确实有才,文韬武略皆通,又相貌堂堂,迅速地在天下各路人之中红起来,大家皆知洛阳城中又要出一位乱世英雄。

站在桥玄墓前,曹操想起这段往事,内心是百感交集,在一个政治混乱的社会里,人们大多势利,一个任性游侠且出身不好的少年,要想出人头地,可谓难如登天,伯乐的鼓励举荐让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曹操明白了该如何行自己的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赞扬和肯定给了他一个心理暗示,自己是一个能安定天下的人物!于是他的自信心就愈来愈坚定,抱负愈来愈远大,最终他没有辜负桥玄等人的知遇之恩,凭借自己出众的才能步入政坛,奋除群雄,平定天下。

四 初露峥嵘

许劭的评语重若千斤,迅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令曹操声名大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十九岁时就被乡里推举为孝廉。

那时,国家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是通过“举孝廉”的形式来推举官员。汉代的举孝廉就是选拔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规定每二十万户中一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然后由朝廷任命官职。被推荐为孝廉的学子,既要博学多才,又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自被举孝廉后,年轻的曹操就有点飘飘然,整个人都高兴地飞起来了。

他每天做着梦,空有一番抱负,天天给自己绘制蓝图,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好官员。

每每见到同龄人,曹操便会把自己被举孝廉一事向大家炫耀一番,一边高声阔语讲述自己的蓝图,一边喜气洋洋诉说着自己的梦想。

“曹家的那个孩子成了一个梦想家……”大家议论纷纷。

这件事被曹腾知道以后,他立刻将曹操叫回家中,轻声呵斥:“你做了孝廉,是一件好事,你踌躇满志,也是好事,你年纪轻轻能有所成,更是好事,可是你整日炫耀,就变成坏事。我同意你做官,并不是为了让你做一个只懂得炫耀自己的小人,你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值得炫耀的吗?”

曹操见祖父生气,赶紧跪下道歉。

离开祖父的房间,回想起自己这些天来饮酒作乐,天天炫耀自己被举孝廉,真是太可笑了。

祖父说得对,如果没有做出一些成绩来,他有什么资格炫耀呢?

这么一想,曹操立刻清醒了。

一个月以后,曹操被推荐去做郎官。

这是曹操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步入了仕途,即将搅动这混浊的东汉天空。

他的官职是一名小侍卫。

东汉时期,一般进入政治圈的第一步都是做皇帝身边的侍卫,这个官职维持时间不会长,很快就要分配到全国各地了。

自打成了侍卫,即便不能参与到政治核心之中,他也开始耳濡目染为官之道。

曹操谦卑踏实,好学好思,确实有些实力和能力,上级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再加上曹腾、曹嵩的原因,经尚书右丞司马防推荐,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

当时,东汉的选曹尚书(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是书法家梁鹄,这人书法非常好,深受汉灵帝的喜欢。曹操曾经主动请缨,想做洛阳令,相当于现在首都区县长级别,虽说级别是县令,但因在天子脚下,要比一般的州刺史权力大一些。梁鹄本来就看不起曹家宦官门第,又以为曹操只是一个毛孩子,当然不同意。可他没有自己出面否定,而是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副手司马防,司马防也是一位极为聪明之人,他的儿子就是令诸葛亮头疼万分的司马懿,重孙子就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他明知道自己上司不想让曹操当洛阳令,但又不能得罪曹家,权衡再三,最后任命刚刚二十岁的曹操为洛阳北部尉。

曹操的北部尉官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尉的官职不高,是县令副手,负责查禁盗贼,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相当于今天首都区县级别的公安局长。

虽然没有当上洛阳令,洛阳北部尉官也不大,但毕竟还在天子脚下,只要努力,在这个位置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我一定要为百姓做实事,干出一番事业!”年轻的曹操兴奋地想。

从此,二十岁的曹操步入仕途,开始了他辛勤奋斗一生的政治生涯。

当年刘秀选定洛阳作为首都,经过几百年,洛阳已经被东汉的帝王们培植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时洛阳有东西南北四部,每部设尉一人,曹操任洛阳北部尉,就要负责洛阳北部的治安工作,其实这个北部尉并不好当,因为这里是京城,一些权贵子弟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一般官吏都不敢招惹他们,怕惹祸上身。还有一些地痞流氓又常在夜里走街串巷,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整个洛阳社会治安很乱。

曹操担任北部尉后,就决定为百姓除害。上任第一天他就命人把部尉衙门给整理了一番,又找来工匠,连夜赶造了五色棒。何为五色棒?古代以赤、黄、青、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五域四方,意为威慑。

曹操命人把五色棒悬挂在大门两侧,他亲自站在门前对廊下的百姓说:“我为此官一日,即保诸位一日安泰。”

百姓们互相看看,继而哈哈大笑,他们觉得曹操很滑稽,这可是天子脚下,大汉天子,三公九卿和将军等都在此,你一个小小的北部尉说此大话,岂不可笑!

小小的北部尉曹操看看百姓们不相信的笑脸,他没有介意,而是很耐心地解释他的每条禁令,最后很自信地道:“有犯禁者,皆用棒打死!”

听到此,百姓们交头接耳,还是不相信地摇摇头,几个胆大的忍不住问道:“杀我们老百姓容易,那些豪强权贵,你也敢杀吗?”

“好,再加几字,但凡有犯禁者,不避豪强,全用棒打死!”年轻的曹操坚定地大声道。

看他说得如此决绝,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大家分头散去,仍然有人摇头叹息道:“不可能的,这个年轻人也只是说说大话而已,见到权贵们,巴结还来不及,还敢棒杀……”

就连曹操的手下也不相信他的话,不避豪强,可能吗?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北部尉啊!

一时间洛阳城舆论四起,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的说,他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过做做样子;有的说,还真有可能,这下我们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至于平日那班作恶多端的豪门权贵,根本不理会什么夜禁,依然我行我素,小小的北部尉算个啥官,他们完全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因此禁令颁布几天,没有任何效果,大街上,这些人该干啥还干啥,曹操的手下也不敢得罪这些豪强,碰到豪强在大街上为非作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瞒着曹操不禀告。

曹操决定亲自巡夜,别人都是躲着麻烦走,他却迎着麻烦上,这就是曹操,一个充满正气不畏权贵的曹操。

这一天,曹操带着他的衙役专门在豪强云集的大街上巡逻。正走着,忽然看到一个老头带着几名家丁匆匆忙忙穿过大街来到一户民房前,家丁上前拍门,大声叫嚷道:“快开门,我们老爷驾到。”

门刚被打开,几个人就一拥而进,房内顿时传来女人和孩子的哭叫声。

曹操看到这一切,异常气愤,大声怒道:“把那几个人抓来!”

一会儿,一名衙役来到曹操跟前小声禀告:“大人,那位老爷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们可惹不起……”

从衙役的口中,曹操得知那老头是蹇硕的叔父蹇武。

蹇硕是汉灵帝最为看重的宦官,正红得发紫,谁敢不给他面子啊!

“真是狗仗人势!”曹操愤愤地想道。

狡猾的衙役看到曹操沉思,以为曹操害怕了,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带走!”曹操对衙役命令道。

衙役以为自己听错了,急忙提醒:“大人,您要三思啊!他可是皇上身边最受宠信的红人蹇硕的亲叔叔蹇武,我们不能得罪他们呀!”

曹操看了他一眼:“既然违令就要带走,坚决带走!”

审判在第二天清晨进行,为了以儆效尤,曹操故意将法庭设在部尉衙门大门口,鸣锣击鼓,引人围观,不一会儿衙门门口被围个水泄不通,大家都想看看年轻的曹部尉究竟要怎样处理这位大有来头的官老爷。衙役把蹇武押到衙门前,曹操一拍惊堂木:“跪下。”蹇武一脸傲慢斜睨着曹操,兀自挺立。

曹操二话不说,站起身来,走下台阶,照着他的双膝就是一脚,蹇武“扑通”跪下。

他怒视曹操大叫:“你一个小小的北部尉,竟如此大胆,我劝你赶紧送我回家,否则我侄儿蹇硕不会放过你!”

曹操冷笑一声,指着门左右高悬的五色棒喝道:“无耻老贼,你可知这五色棒是何用意?青、赤、黄、白、黑,皇亲、官宦、平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去你的五色棒,拿这些小孩子耍的玩意儿吓唬谁呀!赶快送我回家!”蹇武不耐烦地吼叫道。

“老贼,你无视禁令,公然夜行,擅闯民宅,依照此令,当用棒打死!”曹操说完后又吩咐左右,“开打,给我重重地打!”

衙役们抡起五色棒,向蹇武重重地打去,不大一会儿,他就一动不动了,再一看已经口鼻出血,脑壳迸裂。

门口的百姓们先是一片惊呼,继而欢声震天。

五色棒要了蹇武的性命,小小的洛阳北部尉棒杀了皇上身边大红人的亲叔叔,这个消息当天就震动了整个洛阳城。

祖父曹腾知道此事后,也很震惊,急忙差人把曹操叫回府中:“你想过棒杀蹇武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

曹操看着日益苍老的祖父,平静地回答:“我知道。”

曹腾叹了一口气道:“你棒杀蹇武,蹇硕必定会报复你,现在蹇硕正受灵帝宠信,我已经赋闲在家,恐怕帮不上你啊……”

曹操道:“祖父,这些我都想过,可是,作为北部尉,执法必严,我刚刚步入仕途,如果开始就不能祛邪扶正,今后还能有什么用?况且我公开执法,没有徇私舞弊,堂堂正正,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曹腾听了曹操所言,心中是惊喜交加。惊的是这事蹇硕绝对会报复;喜的是孙子确实大义凛然,一腔正气,日后定有大作为。同时,老人的心中也颇为欣慰,自己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曹嵩两天后才从父亲口中知道儿子闯了弥天大祸,他把儿子叫到书房,看看淡然的儿子,他怒问道:“你打死了蹇硕的叔父?”

曹操回答:“我只是打死了一个犯禁夜行者,职责所在,不敢徇私!”

曹嵩指着儿子摇头道:“你呀,你呀,还太年轻,不懂这官场上的规则!闯下大祸还不自知,你打死了蹇硕的叔父,蹇硕能放过你吗?”

曹操叹气道:“儿子只是秉公执法,并没有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我要把洛阳变成真正的首善之地,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

曹嵩无言以对,心中暗暗叹息自己夫人去世太早,自己又对儿子疏于管教,才养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儿子,还要把洛阳变成首善之地,就凭你一个小小的北部尉,可能吗?

曹嵩虽然心中郁闷,但为了儿子的安危,他还是去做了一些协调!曹操棒杀蹇硕的叔叔是有令在先,并非故意为之,蹇硕虽然对曹操恨之入骨,却一时抓不到曹操什么把柄,他只能暂时等待机会,务必拔掉曹操这个眼中钉。

初入官场的曹操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他依据法度行事,不畏权势,体现了他的无私无畏与有为。

三年之中洛阳北管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豪强子弟不敢再扰乱治安,成了全国治安状况最好的城区,曹操也成了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尉官。

年轻的曹操在北部尉任上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勇气和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敢为民做主的精神,不仅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冲击波,而且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自己对这三年的表现十分满意,一直不能忘怀,多年后,做了高高在上的魏公,他还专门派人将当年举荐他出任此职的司马防请到邺城,盛宴款待。

席间,曹操笑问司马防:“我如今还可以回去做尉官吗?”

能生出司马懿那样聪明儿子的司马防智商当然不低,他巧妙地回答:“当年我举荐魏公时,魏公正适合做尉官,没有昨日的北部尉,就没有今日的魏公!”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先生了解我!”当场对司马防进行封赏。

果如曹腾所料,蹇硕开始报复,直接向灵帝哭诉:“曹操仗着他祖父余威,欺人太甚,执法必严是借口,有意为难我才是真,以后我还有何面目见人……”

灵帝听了,也大为吃惊:“一个刚以孝廉任北部尉的年轻人,会有如此胆量,竟能做出震惊朝野之举,你先查一查,看着处理。”

蹇硕摆头:“这事不好办……”

灵帝问:“为什么?”

蹇硕道:“他是按公开律令禁条办的此事,只查此事,奈何不了他呀!”

灵帝苦笑道:“那又如何办呢?”

蹇硕思索一会儿道:“把他赶出京城,省得他在此惹事!”

灵帝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立刻传旨吧!”

蹇硕想一想道:“还不行!京城有很多人拥护曹腾,如果立刻调走他孙子,恐怕这老家伙会不服气,也会显示出朝廷不主张严于执法。我们应该先假装奖励曹操,以示朝廷的勉励,然后以提升为名,将他调到另一个地方去。”

“爱卿所言甚是,此事便交与你全权负责。”汉灵帝旋即点头,而后快步踏入御花园中沉于玩乐。

可悲呀,堂堂大汉天子竟然对一个宦官唯命是从!

于是,灵帝下旨嘉奖曹操,称曹操整治了社会治安,功绩显著。

曹操闻讯,大惑不解,问祖父,曹腾摇头苦笑:“孙儿,你很快就知道了,小心提防便是!”

曹操为维护洛阳北部的社会治安做了诸多好事,触动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可他们又抓不住曹操什么把柄,于是他们就想了一条迂回的路子,决定明升暗降。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在蹇硕的奏请下,曹操升为顿丘县令,作为蹇硕等宦官们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曹操被拔了出去,赶出了洛阳城。

年轻的曹操这才明白,灵帝和蹇硕是不让他在洛阳担任北部尉了,如果自己继续担任下去,恐怕还会伤害到蹇硕的羽翼。

曹操回到府中,走进祖父的房间,看着本来年迈的祖父几天之内竟然衰老了许多,他的心里很过意不去,歉然道:“祖父,孙儿不孝,让您伤心了……”

曹腾摇头:“孙儿,在这个乱世,没啥好伤心的,你还年轻,来日方长,万事开头难,祖父希望你不要灰心,要坚定信心……”

曹操爽然笑道:“祖父了解我,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掌控一切的才干,县令官职虽小却是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请您放心,孙儿在顿丘县,一定要搞个样子出来……”

曹腾又一次发现曹操成熟多了,不仅有胆识,而且有谋略,并有在逆境中为自己开拓新路的勇气。

老人两行浊泪顺着清瘦的面颊流淌下来,他情不自禁地拉住曹操的手,感叹道:“你是祖父的骄傲,生在乱世,苦了你了,祖父希望你为国立功,一定要以民为本,以国为本,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只是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我的阿瞒……”

看到自己从小尊敬的祖父落泪,曹操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哽咽道:“孙子会谨记祖父教诲,只是孙子不能时常在您老身边照顾,您老要保重身体……”

曹嵩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知道这是蹇硕报复儿子的第一步,但让儿子远离京师去避避风头也许是件好事,因为儿子棱角太过分明,磨磨也好!在儿子赴任之前,他想为儿子娶一门亲,好让儿子的心安静下来。

早在儿子二十岁成年冠礼时,曹嵩就想让儿子与那些豪门世家结亲,但此时的曹家无法和袁家这样的名门望族相比,大家名门的闺秀不愿嫁入有宦官背景的曹家,所以曹操的婚事也就高不成低不就地耽搁到现在。

如今,曹嵩决定降低标准,不再考虑媳妇的门第,只求为儿子娶到一个好女人来拴住他,并促使他尽快成熟。

于是曹嵩为儿子选择了故交丁家的女儿。

新婚之夜,一缕清柔的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微醉的曹操看到丁氏低着头静静地坐在床边,头上戴着高高的凤冠,整个人显得十分娇羞。披罗衣之璀璨兮,缀明珠以耀躯。好一个完美新娘!

曹操故意轻轻咳嗽一声,丁氏含羞抬起头来,柳眉凤目,鼻梁挺如远山,蕴含山川之秀,流苏状的耳坠在耳际摇曳多姿,映衬着她那张清秀脱俗的脸,更显娇媚俏丽。

四目相对,情愫暗生。对于父亲的安排,他起先还有点抵触,就在刚才走进洞房时,他的心中还在忐忑不安,怕丁氏是一位面容丑陋的女子,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夫人竟然这么美,她眸子黑白分明,清洌如水,直如能望见人心底去。他情不自禁地坐在丁氏身边,微笑着握住了她的手:“夫人,为夫这厢有礼了!”

丁氏娇羞地抽出自己的手,她低下头去心中暗想:“听一些人说曹操样貌一般,蛮横无比,没有姑娘敢嫁给他,如果不是父亲逼着自己,自己也不会嫁给他,但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他一双剑眉下,眼若星辰,闪动着睥睨苍生的气度,一张薄唇既有春花秋月的温情,又有高山深海的凌厉,这分明就是一个很有气势的英雄,看来传言不可信,能嫁给这样的男人,此生足矣!”

曹操看到丁氏低下头沉思,还以为她害羞不敢面对自己,他从身上取下来母亲留给自己的玉佩,是用羊脂玉雕刻的一只玉凤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把玉凤凰轻轻塞到丁氏手中道:“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玉凤凰,今天起,我就交给夫人保管了!”

丁氏不是扭扭捏捏的小女子,她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内心充满侠义的女子,她知道这是曹操送给自己的定情信物,便不再推辞,大大方方收下放到自己贴身处后道:“夫君放心,我会妥善保管好婆婆留给你的玉凤凰!”

曹操笑道:“好,从今夜起,这只玉凤凰就是你的了,当然,我也是你的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枕边的私语轻怜,如画、似梦。她的婉约,划过他的眼帘,化成一帘幽梦,洒落在这个温柔的月夜,轻轻惹起情意绵绵的微香。

眼眸流盼,几许痴缠,婉转动听的声音传来:“夫君,你给我起个名字……”

月光洒在床前,映在曹操眸间,悠悠飘香,他笑道:“明明如月,就叫月儿,丁月儿……”

婚后不久,曹操便偕娇妻赴顿丘上任。顿丘县在今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清丰县西南,在当时属于远离京都的边远地区。虽然远离京师,但在曹操看来,这也是他首次独当一面,虽是一个县令,也一定要有一番作为。

洛阳城中萧瑟起,一道羊肠是离殇。愿君此前无风雨,他日再把樽杯尝。

来到顿丘才知当地的县令只是摆设,县衙之内的人拿着粮饷混日,不以百姓为本,因此导致此地贫穷异常。

此时,曹操才明白,洛阳已算是繁华,真正陷于水火之中的正是这些远离朝廷视野的百姓。

当地县衙不作为则是原罪,曹操上任第一天看到县衙内的文案簿上布满灰尘,不觉大怒,便质问与他交接的原县令:“此文案簿上面记载着顿丘县各户贫瘠情况,你身为县令为何任其上面沾满尘埃而不闻不问?”

那县令是个货,见曹操如此强势便立马跪倒在地哀求道:“大人恕罪,我并不识字,即便是翻了也无用啊!”

曹操听了更是火冒三丈:“你这一县之主却不识字,传出去不叫天下人耻笑吗?那你是如何做的这县令?”

“禀大人,小的这个县令是花钱买来的!”

曹操气得咬牙,又见那县令一直磕头跪拜,奴性十足的样子,便直接一脚踹开他训斥道:“不要让我再看到你!”

曹操对于花钱买官一事深恶痛绝,他感觉顿丘县的落后与此事脱不了干系,腐败才是大汉衰落、百姓受难的根源。

曹操随即下令清撤县衙内无用之人,次日县衙之内便少了一半的人,他们是买官而来或是收了贿赂的贪官,见曹操来了纷纷辞官不敢再来。

曹操觉得好笑,不知是自己在洛阳的威名远扬到了这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过如此一来,也省得他再去操心清查无用之人。

可即便如此县衙里面可用人才也不多,曹操无奈只好万事亲力亲为。

顿丘县内其实有很多荒地可以耕种,只不过老百姓碍于迷信思想不敢开垦。迷信一事需有人破头,一旦破头百姓心中便再无顾虑,曹操决定亲自带头开荒种地,又颁发命令:“凡顿丘之地,谁先开荒谁得此地。”

此令一出,一些人看曹操开了荒却安然无事,也顾不上什么山神禁忌,生怕地会被人抢去似的,纷纷开辟良田。

已有良田的居民纷纷种植作物,曹操也时常抽出时间和这些顿丘县的农民一起在田间劳作。仅半年时间开荒开出的良田便可收成,加上原有耕地面积,且这半年风调雨顺,无旱灾、蝗灾。此次收成量创了顿丘县有史以来的新高,比往年多出三倍。

粮食有了,百姓自然不用以麻绳勒肚,每日都能吃上饱饭,还有余粮上交公粮。

顿丘的百姓开始对这个从京城来的新县令刮目相看,除感激不尽之外,还特地用新粮酿了当地特色米酒想送给曹操,却被曹操以“县衙差使不得私受群众一针一线,我自己也不例外”为由婉拒。

解决了肚子的问题,曹操随后在县域内广招贤良,顿丘县诸事劳烦,自己不可能万事亲为,需有辅佐。并创办私塾,为大汉塑栋梁之材。

任职仅仅半年,曹操就在顿丘县做得风风火火,此事传回了京城洛阳,大家都纷纷惋惜如此一位栋梁之材却被发配到了如此偏僻之地,多人上奏,欲将曹操从顿丘调回京城洛阳。

可当今朝政终究是宦官当道,蹇硕一直在汉灵帝面前进谗言:“不可让曹操回京,当地正是用人之际,曹操需要在此地将它建设好。”

汉灵帝便觉得此地确实需要人才,并未将曹操调回。却不知缺少人才的不仅仅是一个顿丘县,整个汉室、整个天下都需要曹操这样的栋梁之材。

曹操得知此事并无怨言,顿丘县此时确实需要他,如果他自己撂下担子走了,那么,刚刚实行的一些大计将被荒废,而接替他的人也不知是否又是花钱买来的官职。

但是,蹇硕不会放过曹操。曹操短时间内就理顺了顿丘的各项事宜,正准备扑下身子大干一场时,宫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宋皇后被废。

按说宋皇后被废与曹操有啥关系呢,蹇硕硬是找出了关系,说是宋皇后的弟弟宋奇是曹操的堂妹夫,这也在九族之内,那就连坐呗!

蹇硕等宦官心中大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呀!于是,曹操被就地免职。

可笑的是,整个曹家只有曹操一人受到连累,曹嵩照样当着他的高官。

曹嵩狠狠地训斥了儿子一顿,他早就想找机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满脑子不合时宜的儿子了!

曹操感到很委屈,因为宋奇丢官,这能怪我吗?

曹嵩摇摇头怒斥儿子道:“真是个混账东西,要是因为宋家,我为什么没有丢官?这次罢免你,明说是因为宋家,其实还是因为你在任北部尉时棒杀蹇硕的叔父造成的,这叫秋后算账,你懂不懂?”

曹操阴沉着脸点了点头,随后又对父亲道:“即使这样,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照样会棒杀不守法令的蹇硕叔父!”

曹嵩看看倔强的儿子,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息道:“回老家后,一定要好好反省……还有,你成婚也有一年多了。怎么媳妇还没有怀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回老家纳个妾吧,好为我曹家延续香火!”

临走前,他去和祖父告别。曹腾因年迈,身体多病,已很少出入宫中,对此事也无能为力了。他只能安慰曹操要振作起来。曹操并不沮丧,依然意在天下。

曹腾对此颇为心安。

曹操在祖父面前的豁达,并不仅仅是安慰老人,这或许就是曹操的最大特点,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一蹶不振,束手待毙,他往往能在不利的环境下,看到有利的一面。

曹操任顿丘县令时间不长,但做得很好。多年以后,他以花甲之年统军南征孙权时,派爱子曹植留守邺城时说了一席话:“昔日我为顿丘令,年方二十有三。当时的表现,我很满意。”可见,他对自己在顿丘任上的表现是非常自豪的。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初冬,二十四岁的曹操带着夫人丁氏回到了老家谯郡。

回到家乡,曹操照样是狩猎射箭,研习兵法,诵经读史,从不懈怠,高兴之际,都是丁氏研墨,他即兴赋诗。

丁氏虽然极爱曹操,但因自己确实不能怀胎,过了一段时间就把自己的丫鬟刘氏送给曹操当妾,有贤妻美妾陪着,曹操闭门读书,暂时忘却了官场上的不如意。

这时的曹操已经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仅仅四年,从举孝廉到罢官,被迫下野,但他并不遗憾,趁着无职无权,正好有时间读书。

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伟大人物,大都经历了两种生活,一种是静心读书的生活经历,另一种是无拘无束的游玩。没有前者就不会有丰富知识的积累,没有后者,就没有野性的创造力。历经官场磨炼,更知人情冷暖,若是他做官一帆风顺,恐怕难有历史上极富创造力的曹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所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正是因为这次免官,才有机会回到老家,正是在老家,他遇到了此生真正所爱的女人卞氏。

纳了刘氏之后,曹操在和夏侯氏兄弟们的聚会上认识了卞氏,当身穿一袭鹅黄长裙,面孔如玉,手拿琵琶的卞氏走向他们时,曹操就被这个杏眼中流露出高洁傲岸神情的女子深深吸引了!与丁氏的婚姻是父亲之命,虽然自己也很喜欢丁氏,但不是自己的选择。卞氏,秀雅绝俗,冰冷高贵,沉静如水,让曹操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下定决心要把卞氏娶回家。

据史书记载,卞家世代以声色谋生。歌者舞伎,在今天就是歌星,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低下的工作。

卞氏长大后也成了一名歌舞伎,跟着卖艺为生的家庭四处飘零,她来到谯郡时正好碰到被罢官回家的曹操,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正确的时间恰好遇到正确的人。

曹操确实是看对人了,这卞氏不但为曹操生下了四个有本事的儿子,还是一位很有政治眼光的女人。

后来,天下大乱时,袁术造谣说曹操出事了,曹操的手下顿时六神无主,许多人都提出散伙回家,卞氏及时出面制止了大家:“曹君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我们今天回去了,明天他若还活着,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呢?再说,就算大祸降临,我们大家生死与共,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听完卞氏的一席话,都绝口不提散伙回家一事,不久,曹操果然平安归来,大家更加佩服卞氏的智慧和胆识!就连曹操听说此事后也对卞氏赞不绝口,认为卞氏有胆有识,是他的红颜知己,尽管他这一生有无数的女人,但他此生最愧疚的女人是原配丁氏,最爱的女人始终是卞氏。

光和三年,在父亲曹嵩的运作下,已经在家闭门反省一年的曹操终于回到京城做了议郎。

议郎在郎官中地位较高,但没什么实权,也就是专门给皇上提供意见咨询,出谋划策。

上任之前,曹嵩又和儿子进行了一番谈话,大体是劝儿子要珍惜这次机会,有了以前的教训,今后要懂得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可曹操认为,朝政混乱,奸邪充塞,天子为宦官、皇亲欺骗,根本就不了解下情,自己既然出任议郎就应该履行职责。

当时恰逢第二次党锢之祸不久,大多数有识之士对朝中宦官干政扰乱国家社稷及朝外横行霸道之事非常不满,便联名上书严厉抨击,以大学士李膺、陈蕃、窦武为首纷纷展开了与宦官的斗争。最终这些有识之士的下场和那宋氏一般,大多都落了个满门抄斩。仅有李膺等一小部分人苟活,逃出京城洛阳。

曹操对于这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很是不满,同时又对汉灵帝的昏庸感到愤懑,宦官当道不说,朝中即便是整个天下也因此乌烟瘴气,曹操觉得自己身为议郎就该以古典来告诫朝臣与天子。于是,曹操想起了陈蕃、窦武一事,如果当下能采取补救措施,尚可亡羊补牢,重拾朝臣和天下人心。

他便连夜写成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的一篇意见书,上奏于汉灵帝,他的主要目的是要为陈蕃、窦武一事翻案昭雪。

曹议郎的意见书在朝廷引起极大反响,朝臣们都觉得曹操所说在理,可是宦官当道,整个朝廷早已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关于“第二次党锢之祸”一事,无人再敢提起,偏偏刚正不阿的曹操提出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的首要人物陈蕃和窦武平反,赦免李膺罪责,广招天下贤臣回京复职。这无异于晴空里响起一声炸雷,满朝文武一片震惊。

父亲曹嵩大怒:“你复职不久就要惹这刺头的事,这些事都是皇上定的,你这样是在给皇上定罪,如此顶撞皇上会有好下场吗?”

曹嵩估计对了,宦官虽然对曹操大为恼怒,却奈何不了曹操,只能去借汉灵帝之手。汉灵帝并未如何动怒,只是自此孤立曹操,最终,他的许多建议都石沉大海!

此事对曹操的打击甚大,一天天过去了,他这个议郎依旧像个摆设,所言所奏汉灵帝一一不予理会,无奈只能惋惜地叹道:“如此下去汉室很危险啊!”

真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

曹操很苦恼,常常感觉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他常常面壁而坐,心中不停地自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违背良知与道义,仅仅为寻求富贵而活着,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

此时的曹操年仅二十六岁,但已经显示出忧国忧民的政治才华和无所畏惧的担当精神。

同类推荐
  • 塞罕坝祭

    塞罕坝祭

    这是当时全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146名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齐集此地,为改变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植树造林,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乐章。只是当初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由于政治风云的无情席卷,他们自身的命运从此也发生残酷转折……在这里,最丑陋的季节是春天。没有鲜花,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没有流水,只有高高低低、明明暗暗的残雪,像一片片灰灰白白的癣疥……一直到5月底,消融的冰凌伴着纤弱的溪水,才开始弹拨起春天的琴弦。仿佛是一夜间,落叶松们、云杉们、白桦们悄悄披上了明亮的新绿,但此时分明已经进入夏季了。
  • 月光的谎言

    月光的谎言

    老灶台火锅店里热闹非常,本就不大的店面里,几张桌子旁都围坐着不停吃喝的顾客。初秋的夜里,乍暖还寒,几口滚开的铜锅里冒出浓烈的热气,在木框玻璃窗上凝结成一层水雾。街上的路灯正向地面洒下昏暗的黄色光芒,透过玻璃窗上的水雾,向四周辐射开来。老板站在柜台后,看着拥挤的店堂,表情并不喜悦。食客们清一色的男性,都是平头,体型粗壮。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小说。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 霍乱

    霍乱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经典。《霍乱》作者却另另辟蹊径,将传播于淮河流域的灾星进行历史与文化的拷问,让美与丑的东方人性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对比昭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审美是现代的,美联社向的思维和反叛的表达成为《霍乱》的价值所在,独行客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作者是写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贯穿者,他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社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另类作家。《霍乱》荟萃了作者近年来最有影响的中篇精品。
  • 古龙经典小李飞刀(共9册)

    古龙经典小李飞刀(共9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小李飞刀》里,酷就是永远追求心中的正义。没读小李飞刀,就等于没读古龙!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小李飞刀从不轻易出手,但只要一出手,刀一定在它该在的地方。小李飞刀不只是一种武器,也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们只要看到小李飞刀的出现,就知道强权必将被消灭,正义必将伸张。每个永远追求正义的人,心中都有一把小李飞刀。《小李飞刀》系列中登场的经典人物:李寻欢、阿飞、林诗音、林仙儿、叶开、傅红雪。
热门推荐
  • 爱恋你的寂寞

    爱恋你的寂寞

    如果没有爱情,那么世界上便没有创造,也就没有生机。如果没有女人,世界便失去了美的载体,幸福的生活就无从谈起。所以,爱情是科学、诗歌、一切艺术的母亲,书籍的存在也是爱情的结晶。有一首诗写道:没有不美的女人,这是指一般的女性而言的。是的,女人走进生活中,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河水又汇入海中,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一种甜蜜的感情: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须融汇于一种精神。何以你我却独异?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波浪也相互拥抱;谁曾见花儿彼此这容:姊妹把弟兄轻蔑?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月光在吻着海波: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要是你不肯吻我?生命是神圣的,生活是美好的。凡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从生活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但是爱情是最有力量的,没有爱情便没有欢乐,也就没有创造。美好的人生是爱情的带来的,我们不能将爱情看成是一种义务,要把爱情作为最美的享受来对待,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动人的花朵。
  • 末世之狂神

    末世之狂神

    末世十年,空间出现裂缝。魔族,妖族,虫族,不死族入侵地球。一代枭雄楚风回到末世之前,此生他将扫平天下,征战星空,成就无上霸业!
  • 重生之就攻略那个人!

    重生之就攻略那个人!

    前世她以为的执念,不成想,是她的地狱!她以为的放纵,不成想,是属于她的守护!今生努力逃开,却依旧遇见,既然你要上赶着受虐,那我还能说什么。无形中的牵引,令两人遇见,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之路。
  • 无上镇封

    无上镇封

    衍灵界,常年厮杀不断,又有外敌入侵,从守护一族走出的少年古情,为了氏族安稳,为了大陆太平,立志成为强者于学院争锋,与入侵者厮杀,一步步走向巅峰,然而面对外敌的全面入侵,他又该如何抉择!
  •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在一次次外交活动中达成,为国家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与国之间链接的纽带。看《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回味张骞的西域之行,再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无不改变了世界的发展史。
  •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

    “疯子自有疯子之趣味,不足为外人道也。”本书是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的小说原著。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既获得先后两任美国总统的接见和授勋,还出访中国,甚至还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透过阿甘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世态的复杂和庸俗,更觉人性真诚的可贵。
  • 总裁先生:命中注定与你

    总裁先生:命中注定与你

    她曾为了寻他,找遍整个糖城,为偶遇他,不好喝里的咖啡当水喝,为嫁他,劝母亲不要替她乱选丈夫。他疼她,爱她,宠她。新婚时,又亲又抱,度蜜月时,又亲又抱乱吃醋,回来时,连她的闺蜜的醋都吃。“林淮晚,我爱你。”“你这是千年铁树开花吗?”“是了,是千年铁树开花。”如果我失去你,我不会退你千丈远,我会退你万丈,亿万丈,绝不会让你为难。
  • 美国大牧场

    美国大牧场

    田园、牧场,珍奇美酒。蓝天白云,雪山碧湖,骑马,打猎,悠然自在的生活。
  • 道德经诗译

    道德经诗译

    本书内容包括:导言,缘情成体,步韵生文,《道德经》诗译,《〈道德经〉诗译》助读资料。
  • 三个同姓人

    三个同姓人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三个同姓人》《狮鬃毛》《魔鬼之足》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个性鲜明,写作中把病理学、心理学等融人到侦探艺术中,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