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6700000051

第51章 菲律宾暴乱

张祥因何会被调离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呢?

原因肯定不少,主要是因为世界将要大乱了,美、英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隔阂与矛盾越来越大。

彼此努力的挖着对方的墙角,尽可能的抹黑对方形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无限大。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都在加紧的增强着自身军事实力、拉拢更多的可靠盟友、准备针对对方的弱点和要害,随时给予其致命的一击。

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的冲突也越来越大,双方军队不时的,就会在漫长的远东边境线上发生剧烈摩擦。

大仗虽暂时还没有打起来,但中、小规模枪战、炮战的情况不时发生,使得两国政府高层都非常的恼怒。

大清帝国的边防军队,往往仗着人多势众、武器装备也不差,赢多输少。

在各地边境线上,那是越打越有自信,把总体缺乏后勤保障、兵员的沙皇俄国军队压制的够呛,可谓一扫往昔的颓势,暂时占据绝对的上风。

所以这两大强国,大家都没考虑去刻意拉拢。拉拢一个就可能得罪一帮大、小国家,这种事情划不来啊。

反正这两大强国,按这个走势全面打起来是必然的,也没有什么余力去参合其他战场了,只要这两个国家保持中立则可。

北欧的两强国,瑞典、丹麦政府高层,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与务实。明确表示绝不参与到争斗中去,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保持完全的中立。

两大军事集团国家的主要报纸媒体,整日彼此攻击对方,有时骂的那个难听啊,各大军工厂、造船厂等那是加班加点的在组织生产。

海陆军队,不断的举行各种名目繁多的实战演习、演戏,各种军官、士官强化培训更是没有断过,弄的几国国内空前紧张、战云密布。

奥匈帝国作为英国的盟友和大清帝国的盟友,那是铁定跑不掉的。不管哪头打起来或需要他们提供帮忙,都得执行盟友国家应尽的责任、义务,不由自主的也得考虑全力整军备战的事了。

张祥这个狗头军师,在战略总指挥皇储鲁道夫心中,还是有很高地位的。所以就被特意抽调了回来,给总指挥当私人高参、兼任海军总司令,要不用其他人,皇储鲁道夫怕被一些人坑啊。

皇储鲁道夫,经过了这些年的这么多事,被张祥带坏一些世界观那是肯定的,对资本家和一些政客是极度防范的,对贵族团体他也没有大意放松过。

脑袋不好使和想的比较多的人,那是始终存在的,一样米养百种人吗?万一部分人脑袋一热,干点出格的事出来,那皇储殿下不就郁闷了啊。

张祥个人倒是无所谓,他反正没想过自立为王的事,这样正好可以长期守着老婆孩子,享受家庭的温馨生活。

也可好好陪伴陪伴日益苍老的父母,尽尽做儿子的孝道。顺便也给二弟奥托·弗朗茨大公腾出个位置,展示展示才华,提高一下在家族内的地位。

张祥对奥匈帝国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组织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自认为20年内与英、德两强国联手,打赢一场世界大战根本没丝毫问题。

当皇储鲁道夫大致介绍完,英国政府高层分配给奥匈帝国的具体任务后,张祥就更加开心、放心了。

对于英国政府高层提出的,奥匈帝国应该大规模加强海军和陆军的规模,并不完全同意,主要是对大规模增加海军主力战舰不同意。

奥匈帝国的任务也不能算轻,陆军需要南方防住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几个斯拉夫人国家、奥斯曼帝国的可能进攻;东部、北部也要防御好波兰和俄联邦合纵国的可能进攻。

奥匈帝国海军需协助西班牙海军、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尽量牵制住法国、意大利等国在地中海、印度洋等地的海军舰队,保证几国的海上运输线安全。

奥匈帝国海外州的军队也要做好战争准备,战争开始后,发起对敌对国家殖民地的进攻,牵制住对方的殖民地军队回援、帮助本土,并尽量截断对方殖民地给本土的补给、输血能力。

张祥又详细询问了国内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情况,心里更有底了,但仍旧感觉有点担心。

时间还是太短,部分战略物资的储备量还是普遍不够安全啊,幸好现在还有一些时间,战争不会马上开始的。

而且以意大利王国等国高层的尿性,出头鸟是不会轻易当的,肯定不愿意自己冲在最前面当炮灰的。

只要意大利政府高层不愿意当靶子,意大利军队中唯一有威胁的大量海军战舰就不会动。

俄联邦合纵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海军战舰又普遍老化、落后、能在自己家门口自保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什么主动攻击能力。

只凭法国地中海的海军舰队,那就是个菜,根本不可能威胁到英、奥海军主力舰队。

何况还有实力不弱的西班牙、德国海军帮忙,四国海军联手,封锁掉法国本土的海上运输线都不是太困难,头疼的应该是法国高层才对。

张祥又询问了,皇室和两国政府准备投入的军费准备情况,未来准备拿出哪些利益、如何去奖励广大的参战将士,听的皇储鲁道夫直翻白眼,心里想到:

“你这个败家玩意啊,把皇室拉上干嘛啊,不知道,打仗应该是政府掏钱的吗?皇室掏钱,那不是几下就把皇室那点财产洗白了。”

“至于奖励广大的参战将士的事情,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考虑个鬼啊,哪有那么多的利益供大家分配。”

鲁道夫直接把皇室主动忽略了过去,介绍了一下两国政府现在大致的财政状况,张祥后面的问题,他也自动忽略了。

说起来,这几年两国政府的财政状况真的不错,即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每年仍有一定的小小盈余。

张祥开始一条条的帮皇储鲁道夫分析,首先是军队规模问题:

“海军适当增加些巡洋舰、驱逐舰、鱼*艇、布雷艇、扫雷艇等是应该的,潜艇部队也要悄悄的装备一些。”

“惹急了,让潜艇部队跑人家港口的关键地方布布雷,或用鱼*打沉几艘商船,堵塞港口附近的航道,引起一些恐慌问题;还可以运输一些战时紧缺战略物资,比如黄金、橡胶等。”

“主力战舰增加个1-2艘就可以了,千万别想着大幅增加规模,那简直是在败家、烧钱。”

“我们也要防着其他几国故意坑队友,永远不要去争着当什么主力,冲在前面的事情交给其他国家好了,我们打好下手、保护好自己就可以了,所以主力战舰规模一定不能大了。”

“现在这个社会,科技、技术进步实在太快,主力战舰造出来没两年就基本落伍了、最起码不再先进,我们应该尽量提高战舰上的软件设施、提高单艘战舰作战、防护能力才是重点。”

“陆军需扩大的规模就大了,国家安全问题可是大事,参不得半点的假水。”

“防御意大利王国这种体量不错的强国,怎么得也要10万人吧?巴尔干半岛2-3个斯拉夫人国家得10万人吧?奥斯曼帝国得10万人吧?”

“防御东、北部的波兰和俄联邦合纵国,那需要的防守力量就得加大了啊,平时最起码得50万人吧?要知道这可是一线战斗部队,就得80万人了。”

“本土你不可能不留下防守和反击部队吧,算各10万人好了,那就又是20万人,要知道这可是一线、二线战斗部队,算下来,最起码得准备100万人吧。”

“加上后勤兵、汽车兵、医护兵等各类辅助兵种,200万人是最起码的吧?再算上补充兵,解决前线和后方士兵轮休问题,30%-50%后备兵员是最起码的啊,也就是需要260-300万的陆军部队。”

“这需要的军费开支等就堪称海量了啊,战胜后奥匈帝国能得到哪些大概的收益,从而来补偿自己的军费开支等啊。”

“对不起,只有从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区,可能能瓜分出点地盘,其他国家的地盘都不好占领啊。”

“一是因为当地人口太多了,想解决当地人的牛排问题太难了;二是国家内部人口比例的问题不容忽视啊,万一让斯拉夫民族成了主体民族,那皇室就真得哭了,得不偿失的事情不能干啊。”

例如:乌克兰地区就非常不错,60多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肥沃的黑土地,有“欧洲粮仓”之称,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容易解决广大百姓吃饭质量等问题。

但那的本地人口太多了啊,高达2000多万乌克兰人,数百万的俄国人、哥萨克人等,给你你都不敢要啊。

要了的话,对匈牙利王国国内民众构成,是个巨大的冲击啊,吃进去也根本无法消化,你是吞并人家呢?还是被别人吞并了啊?

而且,有两个不弱的主体民族国家,把奥匈帝国和庞大的俄国分开,那可是大好事,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不弱的波兰,还差一个强大的乌克兰啊。

如果这两个国家,都能独立、并强大起来,对奥匈帝国皇室来讲,就是大好事了啊。

以后俄国不管是谁统治,再强大,也不可能达到历史二战时的水平了,更别提搜莫出数千万大军的夸张事情了(二战的苏联军队光战死就达到了至少1400万人)。

何况这两个国家能起到的阻隔、保护作用,奥匈帝国高层还得大力扶持他们、给他们鼓劲啊。

张祥的分析比总参谋部的分析,更贴合皇储鲁道夫的心意,除面对意大利只需要10万战兵外,其他的皇储还是基本认可的。

尤其是尽量让乌克兰独立建国,成为奥匈帝国东北部的一道坚实屏障与防线。

至于两个国家日后能带来的威胁,皇储直接没考虑,开玩笑,威胁再大还能有老毛子那体量带来的威胁大。

皇储鲁道夫还是提出了他的疑问,张祥想想回答道:

“意大利王国国力虽不弱,能武装起来的军队规模不小,但两国交界处大多都是连绵的山区,对进攻一方难度很大、非常大。”

“防守方只要没事多埋点地雷,边打边撤,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还没离开山区呢,估计几十万大军就因为补给问题而崩溃了。”

“就算没崩溃,又还有多少战斗力呢?我们又不是只埋一次地雷。意大利军队想对付以逸待劳的守军,那纯粹想多了啊。”

“加上以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地区的完美表现,10万战兵已经是高看他们了。”

“而且他们脱离那个泥潭才一年多,国力上的损失不可能立即弥补回来,他们敢来主动进攻,我都佩服他们高层的勇气。”

“我们只需要在边境征召当地山民入伍,好好训练个两年,给他们提供优质的单兵武器,让他们专门防御他们的家乡,肯定是万无一失的啊。”

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蒂罗尔猎兵团,数万人就把意大利近百万大军,在山区里收拾的不要不要的,意大利军队先后发起十多次战役也没搞定,反而损失巨大。

其实蒂罗尔猎兵团的真实水平也就很普通,没有长期、严格的系统训练、优秀的各级军官、士官、老兵队伍,再优秀的兵员也凝聚不起真正的军魂的。

“何况意大利军队要是真敢进攻我们,派出潜艇部队把他的对外主要港口、航道等,布置上密集的水雷阵。”

“让外界的粮食进不去,饿都能把意大利人饿垮,意大利的粮食产量能满足国内需求的70%吗?还敢来主动攻打我们国家。”

皇储鲁道夫心中也不由的想起,德国杰出政治家、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评价意大利军队的话:

“他们带着满嘴的蛀牙和极大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

而且他不自觉的想起张祥曾挂在口边的话: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不由的开心的笑了,算是认可了张祥的这种说法。但也没打算放过张祥,说道:

“10万陆军战兵,确实是太高看他们了啊,3万精锐就比较合理了,多了实在是有点浪费呢?”边说边和张祥大笑了起来。

张祥也接着汇报了这260-300万的陆军部队从哪来的问题。

“本土各民族地区,提供一半兵员就说的过去了,主要还得是那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壮劳力、年轻人。”

“如果他们愿意他们优先,如果不愿意也无需强求,日耳曼、马扎尔、斯拉夫族裔多接点盘。”

“因为这些家伙即使参军后,皇室还不能让他们损失大了,否则以后的国家、地方治理,多少都会不那么和谐。所以他们只是应急的可靠替代品,而不是战争消耗品。”

“真正的消耗品,要么来自于殖民地地区,要么来自于外界其他国家。”

“比如德国的南部三国的穷苦百姓,只要你们身体合格了,进入奥匈帝国军队,就可以享受家庭移民政策和奥匈帝国军队的一切薪资、福利待遇。”

想想历史的一战,德国军队从奥匈帝国招纳了多少的日耳曼人去帮他们打仗,张祥肯定也得好好学习了。

“英国的殖民地军队多如牛毛,让给我们一些强壮的印度劳工、民兵,损失印度人个30-50万炮灰军队没大问题吧,反正我们又不是不发抚血金。”

“我们这头,也没指望靠印度军队去主动进攻敌人,在战壕里好好呆着,守好各自防御阵地则可,敢无令后撤一律直接枪毙。”

“非洲的海外州和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再贡献个总数50-80万的青壮劳力、民兵,在坚固战壕、工事里顶住对方的一、两波强大攻势,剩下的搞搞搬运工作,敌人带来的威胁就削弱多了啊。”

“大清帝国的附属国朝鲜半岛,也是当地人口太多的地区,给我们支援个80-100万的防守消耗士兵和强壮劳工,那奥匈帝国国内百姓未来的闹事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啊。”

皇储鲁道夫也是有点发傻啊:

“靠啊,一场大规模战争要损失如此大量的兵力吗?那他妈的谁敢打啊,确实是损失不起啊,家家缟素,换成谁也会闹事的啊。”所以对张祥的建议高度重视起来。

“这样算下来,印度、非洲、大清帝国帮我们提供160-230万防守部队、杂兵、劳力;德国的南部三国帮我们提供30-50万精兵;奥匈帝国本土只用考虑50-100万精兵就可以了啊,这个法子不错。”

二人接着聊起,彼此更感兴趣的军事装备问题,两人的思路在这方面可谓是高度一致。

“皮实、廉价、易生产”的基础上,当然越先进、越霸道越好,能降低自己伤亡的点子都是好点子啊。

奥匈帝国的皇家科研中心,枪械研究所内,现在可谓是后世的名枪云集了。

所谓的,大量使用廉价冲压技术,制造的什么冲锋枪、突击步枪、轻机枪都在论证、简化、完善之中,“高性能、皮实、廉价、易生产”是枪械研究所的灵魂。

当然,现有栓动单发步枪的改进,也在进行当中,在保证整体思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精准度。

一线部队始终还是需要大量射程较远,准头较高的“神枪手”的,好专打对方的机枪手和一线军官等。

奥匈帝国对这些神枪手的培养,可谓是非常豪气,普通子弹放开随便练,高精准度子弹也会每月提供几发,让他们找找“杀神”的感觉。

要知道,这些高精度子弹的成本可是普通子弹的数倍,而且产能根本上不去,大部分还得作为战备储存。

奥匈帝国的皇家科研中心,大炮研究所内,也是明星云集,斯柯达军工的设计研究人员,基本整体搬迁了过来,成为了这个研究所的绝对骨干。

这样可保证,军事研究经费的长期稳定投入,不至于让这笔巨额研发费用压垮了企业。

也有利于保证研发的连续性,不至于中途因各种原因停止,尤其是在和平发展时期,军工企业没那么大的利润。

随着各种合金、镀金工艺的快速研究发展,奥匈帝国的军工业质量是稳步提升。

比如“钴”在合金中的地位,含有一定量钴的刀具钢可以显著提高钢耐磨性和切削性能。

钴将合金组成中其他金属碳化物晶粒结合在一起,使合金具更高的韧性,并减少对冲击的敏感性能,这种合金熔焊在零件表面,可使零件的寿命提高3-7倍。

含钴50%以上的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

温度在1038℃以上时,钴基合金的优越性就显露无遗,特别适合用于制作高效率的高温发动机和汽轮机等,因此钴基合金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和现代军事领域中。

后世在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结构材料中,使用含20%-27%铬的钴基合金可在不使用任何保护涂层的条件下,材料达到很高的抗氧化性。

至于炮管材料的改进,那更需要合金、镀金技术了,由于炮管在火炮射击时承受的瞬间压力极大,温度极高,所以对炮管的材料要求很高,只有高强度的合金钢才能满足要求。

比如合金钢中添加一些镍,可以极大改善炮钢的韧性,镍也是未来装甲钢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而炮管内的镀铬技术又可以增加炮管的使用寿命,所以对合金、镀金技术得持之以恒的改进、完善。

当然,还有张祥一直关注的铝合金研制,同时这也是整个皇室高层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

见过飞机的人,没有不想去亲自感受番,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感觉,但大公所长强硬的表示,除非合格的金属材料研发出来,用到飞机上检测安全没问题后才可以。

这也就让大家翘首以盼了啊,投入的研发资金,更是明显的偏心眼啊,同时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研发也跟着粘了光,得到的资金支持远超其他研究中心。

张祥对此只能表示无奈啊,这玩意对奥匈帝国、对整个人类社会是大好事,他也喜欢快速到达的感觉啊,轮船速度提高再多,也无法和飞机相比啊。

但飞机的出现,对于美国、俄国这种体量巨大的国家明显好处更多,人家的资源可是异常的丰富,你造一架,人家就能造5架,未来真的打不赢人家啊。

其实现在奥匈帝国的铝合金技术,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甚至超出了历史一战时英、德两国的技术水平,距离铝合金的实用阶段也不远了。

当时的三大科技强国(英、德、法),内部可没有系统、持续的研发条件。本土也缺少铝矿石、电力资源,没来得及将这项技术用于残酷的战争。

历史上,西门子公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用铝来改进了发电机;法国的Heroult和美国的C. M. Hall于1886年分别发展了将氧化铝溶解在冰晶石(Na3AlF6)中电解的方法。

奥匈帝国现在以近乎国家之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研发,难度根本没想象中那么大。

皇室现在,已经对匈牙利铝土矿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发电站的修建同样不遗余力,现有铝合金技术,已经可以达到水平飞机正常使用的需求了。

只是想玩高速俯冲还不允许,待攻破技术瓶颈后,就是奥匈帝国飞机研发、制造业开始真正发力的时候了。

奥匈帝国皇室高层,也算统一了想法:

“海权的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国家霸权和制空权的时代。”

所以奥匈帝国皇室高层,更加注重同大清帝国的友谊了,大清帝国同样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同样挨着共同的强敌俄国,双方有共同合作的基础和主要敌人。

至于其他方面可合作的那就更多了,距离遥远有时真的是大好事,只要自己不犯浑,就不容易结下大仇。

大公殿下就曾与张祥聊过,难道奥匈帝国恢复“神圣罗马第二帝国的希望没有了吗?多在非洲占点殖民地是不是也能有希望啊?”

张祥很是沉重的说道:

“除非德意志各邦国,主动回归奥地利皇室旗下,否则没有一丝的希望,奥匈帝国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普通强国之一”。

“殖民地虽然很重要,但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始终是主体民族人口太少的问题,否则从根本上,没有多少真正的自己人啊。”

大公当时那是极度的失落啊,不过反正他又不是皇帝,无需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很快恢复了往昔的风采。

张祥与皇储聊完正事,二人晚餐时心情愉悦的小酌了两杯,吹了会牛,张祥才告辞离去。张祥回到家里又和父亲碰了个头,说起尽量脱手海底宝藏的事情。

只有在和平年代,古董等的高附加价值才会彰显出来,乱世是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最值钱的年代。

在大战即将来临前,高价出手一大批古董、文物,想法回收一大笔黄金、白银就成了当务之急。

大公对张祥的想法很是认同,也早就在私底下悄悄干这些事情了,当年陆续派出的一些探子们,现在在各个国家都普遍身份显赫,悄悄的收购部分黄金、白银难度不大,尤其那些大矿主。

何况大公用古董、文物与他们公平交易,那更加合作愉快了。在奥匈帝国高层各方面,开始为大战准备的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打乱了英国和其盟友的整体部署。

延迟了将近两年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的土著大暴乱,在美国人、日本人的支持和帮助下还是开始了。

1898年5月20日,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的巴林塔瓦克地区,发生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大暴乱。

暴乱分子控制了城市和周边地区,拘押了当地西班牙人等,随后各地暴乱分子纷纷开始响应,其规模迅速扩大,很快波及了整个菲律宾地区。

这个在巴林塔瓦克地区,领导暴乱的人叫做安德烈波尼法秀,他是一个菲律宾反西班牙组织的创始者。

这个组织的名称叫做卡蒂普南,意思是最尊贵的菲律宾儿女协会。

这个组织,有着大约十余万菲律宾本土居民主动加入,而且和殖民地政府的一些土著官员等有交集。

同当地的一些地主、种植园主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个组织平时也是从这些地主们手里,获得大量资金的支持,这次幕后更有着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

他们的这次起义,也并非全无预兆,只是西班牙政府派驻这里的主要官员,是个可爱的理想主义者、和蔼可亲的慈祥长者。

早有情报人员收集到的一部分消息,证明今年年初,这个组织向日本人秘密购买了几万支步枪和上百门各型火炮,而这个主要官员竟然没重视,以为是手下人在开玩笑。

要情报人员只是说枪支,他或许还真的信了,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菲律宾土著会玩火炮,他就觉得是扯蛋了,还上百门各型火炮。

因此,暴乱分子在巴林塔瓦克起义时,拥有上万的武装人员,这也使得西班牙殖民当局,快速的失去了对该地区主要城市外的控制。

当地西班牙人等外来者,要么被暴乱分子残忍杀害,要么被暴乱分子关押了起来,准备日后要赎金和当人质。

张祥有些奇怪的道:

“如此大规模的准备行动,西班牙殖民当局总督府居然事前毫不知情,看来这不仅仅是西班牙总督府是个废物这么简单了。”

“看来这个组织高层很有一套啊,对菲律宾的各个阶层都渗透的很深啊。其中别的国家政府又参与进去多少呢?西班牙官员方面被收买的有多严重呢?”

皇储鲁道夫给张祥点了个大白眼,看不起这个阴谋论者,问张祥有什么好法子。

张祥能有啥想法,直接下狠手镇压呗,好的法子都是西班牙政府高层该想、该去做的事,有利就有弊,主要看你从哪方面考虑了。

但总体上这次暴乱的规模,比历史上的1896年小了不少,这些年西班牙人的镇压、迁移、贩售力度非常大,提早透支了菲律宾当地反抗势力的根基。

西班牙王国的综合国力,更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不断衰弱的西班牙王国了,标准的世界一流列强水准,如果不是美、日两国政府、军队在其间搅合,镇压起来的难度根本不会大。

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对菲律宾地区那是高度重视,为了保险起见,准备派出了海军的全部精锐战舰,和数万陆军精锐将士前往镇压、报复。

同时向英、德、奥三个盟友国家,发出了协助镇压暴乱分子的请求,切断暴乱分子的外援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了。

奥匈帝国皇帝陛下和皇储,召集大公父子前往私下讨论,很快形成一致意见,当然得全力帮助盟友了。

西班牙政府需要什么,只要奥匈帝国能帮上的全力帮,船队、军火、弹药、物资等敞开平价供应,军医、护士等特殊人才也能提供部分支持。

海军去两艘最新式的主力战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一艘,辅助的驱逐舰也去四艘,其他舰船若干。

陆军的山地特种部队和海军的特种部队,全副武装、带齐物品出去实战检验一番,练练兵、见见血。

张祥这个海军伪总司令,代表奥匈帝国皇室跑一圈,压压阵,另外大清帝国委托加工完成的一艘战列舰、一艘驱逐舰也会同行,顺道押送一批外销军火前往大清帝国。

奥匈帝国的海、陆军特种部队,全部拥有皇家称号,是皇室自己掏钱供养的一只战略部队。

平时都只为皇室服务、确保皇室成员安全,并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战争时也将投入部分战场,接受一番残酷考验。

张祥知道,特种部队这次去存粹是为了练兵、检验战术战法,而且没真正见过血的士兵,永远也称不得为精锐士兵,平时训练的再严格、再好也没用。

而特种部队的军事装备,也是奥匈帝国最新式装备的集合体,完全领先这个世界其他国家10-20年。

这些武器的大致设计图,来自于一个不要脸,只知道剽窃的家伙,还美其名曰是大清帝国方面的研究、总结成果。

反正张祥和醇亲王奕譞之间,不是第一次展开类似合作了,理直气壮啊,其他人反正又不知道啊。

奥匈帝国的专业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计算、试验等等,发现这些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啊。

试生产后,测试老兵经常拿着是爱不释手,评价那是非常的高,当然子弹的消耗量太大是个要命的大缺点。

这次张祥剽窃的对象,不止是老毛子的了,还有历史上德国的、英国的军事科技结晶。

如“司登”冲锋枪,拥有历史上几个二战之最:结构最简单,做工最粗劣,造价最低廉,外形最丑陋,最受盟军士兵痛恨。

该枪是英国政府,应对德国入侵威胁而研制的,有多种型号,其中的一型还是二战中唯一可以安装消音*的冲锋枪。该枪的几个“最”也概括了它好和坏的特点。

它的设计是“多、快、省”的代表,结构以及加工制造极其简单、方便。但其供弹具和保险装置的不可靠也常常引来众多的骂声。

当然,张祥还算厚道,根据明显弱点多少进行了一些自我感觉合理的完善,最起码不能让弱点这么突出和致命,丑陋、粗劣那又不是大问题。

苏联PPS-43冲锋枪在外形、结构以及加工工艺上,已具备现代冲锋枪的一些特点。它大部分的零件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而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靠性和勤务性都很好。

该枪发射7.62毫米手枪弹,由35发弧形弹匣供弹。它的有效射程为200米,理论射速650发/分。

最后,奥匈帝国军方高层,在冲锋枪一项上还是选择了毛子的,毕竟没那么丑陋、难看啊。

但未来的配发,也只打算用于部分防守为主的部队,主要进攻部队将配置更好的突击步枪。

那种丑陋的,就连生产出的样枪、带图纸,送给了大清帝国好了,在这个年代,这枪还是很威猛、强悍的,非常非常不错的。

突击步枪,毫无疑问是选择的AK47版本啊,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和安保工作。

AK47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

AK-47的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射击性能都很好,尤其在风沙泥水中使用,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分解容易。

AK-47的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低出许多。

机枪选择的是,历史二战德国的MG-42通用机枪,只是把枪管口径微调了一下,采用奥匈帝国一贯的7.62毫米子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声音像拉动拉链时的响声。

MG-42通用机枪,若使用两脚架,配备50发弹鼓,即可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

若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即可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若装上装甲车辆,它又是合格的车载机枪。

这款机枪和普通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这一款看似粗制滥造的武器,仿佛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被誉为二战时期最好的机枪,盟军等敌对国家士兵视其为“步兵的噩梦”。

“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

平时就属它的射速最疯狂,可高达每分钟1200发,MG42同时也是难得的可靠、耐用、简单、容易操作以及成本非常低廉的武器。

这种全枪重量(含两脚架)仅11千克,不到原有重机枪30%;有效射程800米(轻机枪)-1000米(重机枪);初速755米/秒,每分钟1200发的高射速。

简直把斯太尔军工的专家们吓傻了,赶快列为了工厂内部最高机密,严禁外传,并迅速上报皇帝陛下知晓。

皇帝陛下现场看了几挺机枪的表演,也是被镇的不轻啊,确实太他妈的强大了,而且成本不到原来机枪的30%,生产简单,容易操作,而且通用(多用)。

“保证秘密的情况下放开生产,先在皇室直属部队和有皇家称号的精锐部队普及,看下部队的具体反响。”

“如果反应好就留下,替换掉原有的高价机枪,反应不行就送给大清帝国去头疼去,看看他们如何去改进。这种机枪简直就是为东方人设计的,轻巧、廉价,易操作。”

“这次也送十挺去大清帝国,让他们的精锐军队感受一番,问下要不要成品。要的话,我们的军工企业帮他们生产一部分。”

就这样,这款新式机枪优先的进入了各支强悍的特种部队,成为了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为特种部队的士兵们所喜爱。

张祥这次押运去大清帝国的军火产品,就有这几种的样枪。图纸就对不起了,只给一种冲锋枪的,大清帝国要的话,倒是可以大量提供成品或全套零件。

不过这些新式武器装备,对弹药的消耗量实在太大,非忠诚的精锐部队,就没必要大量换装了吗?

同类推荐
  • 帝国之毁灭

    帝国之毁灭

    故事从西汉末年汉成帝刘骜的一个梦开始说起,刘骜梦见当年被刘邦斩成两段的白蛇来复仇了,于是开始怀疑权倾朝野的王莽就是这条白蛇的轮回转世,为了对付王氏家族,刘骜决定重用刘氏家族对抗王莽,整个王朝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开始波涛暗涌。表面温和内心深不可测的储君、一心匡扶汉室的刘氏家族、对汉朝虎视眈眈的匈奴、揭竿而起的各路农民起义军。这些势力各怀鬼胎,随着汉成帝刘骜的意外身亡,西汉王朝开始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 小二的崛起

    小二的崛起

    刚刚结婚了,还没有来得及洞房,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那里啊,有没有人来救救我啊。一个普通的教授,来到了一不简单的时代,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
  •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的脸。俯下身,顾青微笑着对李隆基说:“陛下,您是否该禅位了?做个太上皇多好,天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决断。”
  •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

    《德国的浩劫》一书的作者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之一,顾治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史学界最令人瞩目的人物;布赖萨赫也称他是当代德国历史主义的首席代言人。《德国的浩劫》分为当代的两大浪潮,第二帝国建立以前和以后的德国人民;希特勒主义和西方列强等十五章内容。
热门推荐
  • 人生弦外有余音

    人生弦外有余音

    《人生弦外有余音》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的精选散文集,分别以“文人风流”“艺苑杂谈”为主题,收录了李国文谈文人系列25篇文章,如《孔夫子陈州绝粮》《屈原之死》《东坡原是西湖长》《名士张岱》等。作者将笔触深入那些著名文人的内心深处,关注他们的命运,深刻剖析文人与权力、与时代的关系,从中找到中国文人的独特生存智慧。
  • 活力: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法

    活力: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法

    稻盛和夫第一本人生经营书。我们每个人都是创业者,这个创业项目,就叫“人生”。只有一次的投资机会,你要怎么抓住?在富裕时代里成长的一代,物质需求充分被满足的这一代,我想应该很难有“无论如何也要克服这个困难”“一定要跨越这个障碍”的想法,相应地也会欠缺创造性和挑战的勇气……然而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被环境左右、孤注一掷地对一切苦难怒目圆睁喝出“你算哪根葱”的坚强精神尤为重要,即,我们必须要有“斗志”,我们必须要有“活力”。
  • 卧底魔主

    卧底魔主

    一觉醒来成为正道弟子,奉师尊之命卧底魔教。然而说好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师父,再不收网,徒儿就成魔主了!咦……等等,好像当当魔主也没什么不好的嘛。执掌生杀大权,手握百万魔兵。圣后、魔女、徒魅环绕身前……不对,我心仍属正道!那啥,众魔听令,对正道各路仙子只可活捉,不可伤其分毫……
  • 曾国藩管理日志

    曾国藩管理日志

    一生戎马倥偬的曾国藩,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后来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官至两江总督。在毛泽东看来,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在本书中,曾国藩的形象不再局限在纵横战场的军事家上,而是突出了他在军事才能以外的德与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人之一。本书将曾国藩的著述、家书中所传达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曾国藩作了另类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观察曾国藩的全新视角。
  • 七月上河梁

    七月上河梁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夜为暮,卿便为朝朝暮暮。然人生来便分三六九等,自第一日初见这世间起,便注定了一切。
  • 替身糊涂妻

    替身糊涂妻

    他给了她一段镜花水月的爱情,却把她推给了另一个男人。后来他后悔了,用尽千方百计把她骗回来…
  • Loved (Book #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Loved (Book #2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媳妇不好管

    媳妇不好管

    “吴欣,不要看了,都这么晚了,睡觉吧!”吴欣的妈妈很是心疼,女儿没有选对好工作,学了护校,毕业干了护士,在本市中一大医院工作,上班这两年,除了上班辛苦不说,还要经常考试。听女儿说,那是考什么倒头“三基”。“妈,你先睡吧,我看会就睡!”吴欣也是无力的回答了老妈一声。诶!以前上学指望着工作,不要天天考试!从小考到大,头都考疼了。终于熬到毕业,总算是应聘到这家大医院工作,钱不算少……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爱情呼叫转移(闪小说幽默篇)

    爱情呼叫转移(闪小说幽默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