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0500000002

第2章 采油篇

国务院指示开发辽河油田的最早文件

陈专初

1970年2月19日,石油部军管会向国务院呈送了一份《石油部军管会关于加速下辽河盆地石油勘探的报告》。该报告全文1000余字,比较详细地阐明了下辽河油田初步勘探的成果及开发下辽河石油的重大意义。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准备要天津大港‘华北石油指挥部’以其主要领导精力和一半以上的力量用于下辽河地区,组织十五个大中型钻井队以及相应的试油、油田建设、机修、运输等队伍去下辽河,和已在下辽河的勘探队伍(六七三厂)组成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拟请辽宁省革委会、省军区统一领导”。1970年3月24日,国务院批复了书面文件。

1970年4月4日,石油部军管会批准关于成立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对外暂称六七三厂石油勘探指挥部。而实际上定于1970年3月22日,正是“鞍钢宪法”发表10周年纪念日之际,在3241钻井队的兴4井场上,召开了辽河石油会战誓师大会,并宣告成立“三二二油田”。1970年9月25日,辽宁省革委会批准成立三二二油田革命委员会。1973年5月19日,中共辽宁省委批准,三二二油田改称为辽河石油勘探局。人们习惯称之为辽河油田。

石油大开发振兴盘锦

陈专初

1955年,国家地质部开始对下辽河地区进行石油地质普查,1960年在盘山县南的欢喜岭地区发现地面有可燃的自喷气体。1964年上半年,国家地质部第二物探大队221队用重力仪勘测,取得了第一手地质资料。1964年的夏秋之季,地质部3207钻井队在东风农场(黄金带)架起40多米高的铁塔,机器轰鸣声打破了这里千百年来的寂静。最初许多村民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十分好奇地询问工人后才明白是在地下寻找石油,“石油”这个名字开始在境内传开,成为许多人的议论话题。

1965年2月15日,高铁塔下的探井辽1井完成钻探,井深2720.48米,结果是未能如愿见到石油,但是地质资料里显示出地下石油的存在,初步证明了盘锦境内具有良好的油气地层,为下一步勘探钻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辽1井已成为打开盘锦地下石油大门的钥匙。

1965年7月16日,在大平房又成功钻出了辽2井,并喜获工业油气流,找到了辽河地区的第一个油气田,这一惊人壮举实现了盘锦人的石油梦想。当人们亲眼看到石油时,更多的是幻想着盘锦能不能成为像大庆一样的石油城。在后来的几年里,从大庆油田调来大批的石油勘探队伍,进一步大面积勘查石油。1968年1月,在热河台辽6井、辽12井又获工业油流,发现了热河台油田。随后石油的喜讯频传,黄金带的黄1井获工业油流,发现黄金带油田;兴隆台的兴1井日产原油152.4吨,发现兴隆台油田;在于楼发现于楼油田……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让盘锦人兴高采烈,盘锦地下蕴藏着一个大油田的消息迅速传开。

1969年11月22日,黄金带的黄5井突然发生大井喷,一场军民共同抢救井喷大火的战斗进行了20多个小时。在这期间,黄5井周围方圆十公里内,不能生火做饭,我们和村民只能吃面包,而远离井场百里外的老乡们烙好大白面饼,用马车送到现场,军民共同抢险,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黄5井的大井喷进一步证明盘锦地区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黄5井的成功,标志着盘锦的石油大门已经打开,为进一步勘探开发石油奠定了基础,开发大油田即将成为现实。人们惊喜交加,奔走相告,“盘锦出石油了”。盘锦的名字开始传遍五湖四海,无数人对盘锦寄托着无限的美好期待,石油——地下黄金将给盘锦带来无限的生机。许多来自城市的知青们想要成为一名石油工人,因为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全国已停课闹革命多年,大学不招生,城里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各行各业停滞不前,中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极大,所以能找个工作岗位,或到部队当兵,或回城就业,已成为知青们梦寐以求的向往。当地青年人也盼望着成为石油工人,而石油的大开发恰好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许多人翘首以盼的去向。

1970年2月,石油部做出了“加速下辽河勘探”的决定,同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石油大开发,必须先解决交通运输问题。1968年12月,紧锣密鼓地修筑沟帮子至盘山的铁路,于1969年1月23日铁路竣工通车,全长31.7公里;1970年3月1日,沟海铁路盘山至海城段开工,于197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71.3公里;1971年沟海铁路全线通车,全长103公里。因此,盘锦地区的铁路线东与沈大铁路线相接,西与京沈铁路相连,为盘锦的石油大开发创造了铁路运输的优越条件。与此同时在境内修筑多条公路。当年有“哪里有油哪里就有路”的口号。为开发盘锦石油,油田筑路工程成为油田开发的首要大工程。1975年10月至12月,由沈阳军区、辽宁省和辽河油田联合组成公路大会战指挥部,调集全省各市和沈阳军区部队共计5万余人和设备,汇集下辽河地区筑路,在曙光等地进行筑路大会战,筑路总长度214公里,还有桥梁等设施。

1965年至1970年,已探明境内石油分部在东部地区的大平房、黄金带、热河台和于楼,南部以荣兴屯为主,西部以兴隆台为中心,形成三大主块,三角鼎力的布局。三处相隔数十公里,于楼地区率先成为当时的油田指挥中心。各类建筑物拔地而起,当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兴隆台地区是油田大开发的主战场。这里地势平坦如砥,条田分布其中,多苇塘沼泽地。村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自1969年5月兴1井发现高产油气后,这里就已找到大油田。包括兴隆台和双台子在内的两大块成为待开发的油气田,油藏在地下1500米至3000米不等。

1970年3月22日,在国家发表“鞍钢宪法”10周年纪念日之际,兴隆台地区的兴4井井场上彩旗招展,喜气洋洋,召开了史无前例的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会上宣布3月22日这组数字为辽河流域发现的油田命名为“三二二油田”,数字命名是当年时代保密的需要。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拉开辽河油田的石油大会战的序幕。会后两台钻机分别在兴3井和兴4井同时开钻,与此同时会战队伍开向田家镇西侧的马圈子地区。石油会战的进展势如破竹,全国各大油田组建援辽队伍,日夜兼程奔赴盘锦参加会战,各类各种设备不断运来。大批的复员转业军人和知青们进入石油队伍,仅1970年就有盘锦境内的下乡知青4000余人,成为当年会战队伍中各个工种的新生力量。全国各地的应招人马也接踵而来,汇聚盘锦。石油人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人来到盘锦,也改变了盘锦地区的人口结构。成百上千的石油会战队伍,住处是个很大的困难,石油人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建房、搭帐篷。用稻草垫子抹上泥巴建起临时住房,用芦苇建房,还有简易木板房、铁皮房等等。这些自建的临时住房在于楼、黄金带、兴隆台地区星罗棋布。硬是在荒凉的原野里,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建起了石油会战的驻地和工地。解决了住处,还要解决衣食问题,石油工人以穿工作服为荣。为解决粮油副食问题,一部分石油人开垦荒地,自己种水稻、种蔬菜,有的还养鸡鸭鱼等,用养殖猪来解决奇缺的食用油脂,克服了当年缺少物资的困难。在百里战线的会战中,石油人以乘卡车为交通工具。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石油人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会战场地到处呈现一片开天辟地的气势,向大地要石油的时间刻不容缓。盘锦大地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石油的喜讯接连不断。1973年7月兴隆台的兴411井日产原油1178吨,日产天然气21.16万立方米,找到油田开发以来第一口日产千吨油气井,激发出石油人更大干劲。同年9月马圈子的马20井又获日产原油2010吨,日产气41.7万立方米。马20井成为盘锦地区第一口高产油气井,也是当时我国日产量最高的石油生产井。到1973年底,在兴隆台地区打出3口千吨井,4口百吨井,61口50吨以上的高产油气井。兴隆台作为盘锦中心,成为石油大会战的主战场,有如此喜人的成果,让盘锦人感到自豪。

1973年9月,辽河石油勘探局的指挥中心也从于楼地区迁到兴隆台。油田勘探开发的科研机构率先在兴隆台地区建起了盘锦境内的第一座五层楼房,其他办公用房相继在建。经过几年的建设,兴隆台地区已形成油田、苇田、稻田三田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有风光。每年的10月,稻田金黄如一片地毯,油气井的井口房星星点点如棋布,苇田里石油钻机林立。

1970年至1978年,是兴隆台地区石油大会战的极盛时期。数年里,曾有几处数十米高的“天灯”,给盘锦人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场面。“天灯”是油田石油开发初期,尚无能力及时充分利用,一时不能回收的一部分天然气,为了不污染大气层,只能让其昼夜燃烧,付之一炬形成了巨大的“天灯”。盘锦人目睹了日夜不灭、长年燃烧的天然气火炬,发自内心感慨太可惜了,同时也意识到巨大的石油财富正悄悄地改变着盘锦的未来。八年里,兴隆台地区已打出勘探开发油气井267口,部分井投入生产。石油会战之地,到处是输油输气的大大小小的管线,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地面路旁到处是沙石料,各种钢管材料及其他物资堆积成山,石油设施建筑与日俱增。油田总部四周筑起城市的柏油道路,油田招待所大楼、电信大楼、职工医院等公用设施相继落成。成排的砖木结构的红砖平房成为70年代油田职工的新一代住宅。油田钻井、采油厂、井下作业、运输等单位基地相继建立,不断完善。一种全新的石油矿区已逐步形成和完善,城市化的形象已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辽河油田更加迅猛发展,雄厚的物资基础为振兴盘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盘锦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有诗人作楹联,描绘了盘锦大地的一幅壮美的画卷:

盘锦何幸,有油田一步成名,荒草芦花增秀色;

辽河可掬,听机声千台唱曲,彩云仙鹤竞高飞。

创业年代豪气歌

陈专初

辽1井是辽河油田的第一口石油勘探的地质参数资料井。

1964年2月份,前地质部第2普查勘探大队在辽河大地上开始踏勘井位。1964年春天,3207钻井队在盘山县驾掌寺乡(现在的东风农场)黄金带屯开始了辽河油田的第一口石油勘探井的安装工作。在队长刘保顺同志的带领下,经过两个多月的井架设备运输和安装工作后,于1964年7月4日19点30分开钻。轰隆的钻机声震动了沉睡千万年的辽河大地。好奇的人们不远数十里外来到这里观看从来未见过的高高钻塔。1965年2月12日15点30分在辽1井中第一次用小井径裸眼钻进,安全顺利地钻至设计井深2700米。并于1965年2月17日最终加深钻到2720.48米停钻。由于辽1井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各种地质参数的资料井,在钻探过程中,经过两次试钻,四次中间性测井录井,由于井壁坍塌,未能完成试油求产能施工就成为报废井了。到最后验收时,幸运地获取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辽河平原地下地质数据资料。

在黄金带地下钻探成功的辽1井,基本上完成了地质部下达的地质任务。辽1井为进一步进行石油普查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辽1井的钻探,其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首先是初步建立了下辽河平原内部第三系中上部的地质剖面,为认识该地区的地下沉积状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是通过区域勘探成果结合辽1井钻遇的地层剖面看,下辽河拗陷的东部凹陷带证明是存在的,从而找到了生油区域。再次,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证实了下辽河拗陷的东部凹陷带南部地区有下第三系含油岩系,并且发现了较为良好的含油气显示,为进一步开展下辽河平原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提供了较可靠的数据。提出了在下第三系这一找油目的层的科学证据,科学地预测辽河平原的含油远景评价。

辽1井的出现,好比打开了辽宁“南大荒”上石油宝库的大门,人们梦想着这里出现一座石油城。经过30余年的勘探开发,拥有13万石油职工的辽河油田年产原油产量最高达到1500万吨,名列在祖国石油企业的“油老三”。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化工城市奇迹般地出现了——新盘锦市的建筑群在这辽宁“南大荒”上拔地而起。辽河油田成为辽宁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创业年代豪气歌

马玉龙

1971年7月中旬,盘锦连降几天大雨,使得平日看上去很坚实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拔出来脚,鞋却留在泥水中。就在此时,一天上午接到了位于黄金带的试采团(采油厂的前身)的电话,通知采油一队下午要召开油井分析会,要求我们去参加。

我当时在地质团(研究院前身)地质二连一排任开发组组长,主管东部凹陷的黄金带、热河台和于楼油田的开发方案编制和专题研究工作。接到通知后,我立即和组内同志商量。由于这个会议非常重要,又因为热河台油田刚投入少量的试采井,掌握这些试采井的生产规律,对保证该油田全面投入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抢着要求前往,最后由我和范大文、王吉庆、赵广印冒雨去参加会议。

采油一队设在热河台,距我们驻地约有20里路。地质团只有两辆汽车且已派出,即使是有汽车,从郑家到热河台那几里泥路,汽车也难于行驶,因此只能步行。经过简单的准备,将所要带的资料包好,披起雨衣就出发了。大雨不停地下着,天气雾蒙蒙的,雨水顺着眉毛流过眼睛,视线模糊。特别是雨水打湿了裤子,顺着裤子流到雨靴中,需要不时地弯下腰来脱靴倒水。雨水打湿了衣服,浑身发凉。马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只听到雨哗哗下的声音和雨衣雨靴的摩擦声。越接近郑家路越差,我们四人相互照顾着,一扭一扭艰难地走着。当时谁也不说话,都在低头注意看脚下的路。走到郑家已经快下午一点了,在商店买了点又硬又黑的饼干,简单充饥,又立即赶路。走了近四个小时终于到达采油一队。队干部看到我们,非常惊奇地说:“这么大的雨,还以为你们来不了了。”我们立即挂图,认真地参加分析会。会议结束之后,雨仍旧下着,采油队的同志一再挽留让我们第二天再走。因为第二天还有其他开发方案要向领导汇报,我们决定趁天还亮着立即返回霍马铺,晚饭也没有吃,又踏着泥泞的路在晚上九点多钟回到了地质团,虽然又饿又累,但是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动态资料,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保高产自备粮油下现场

“三二二”油田会战打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勘探开发的重点由东部凹陷向西部凹陷进行战略转移。兴隆台油田成为主战场,油田含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南部地区发现了高产区,正常生产单井日产近百吨,马20井曾经放喷日高产达2000吨。由于兴隆台油田陆续投入生产,战区的原油日产量直线上升,从而大大地鼓舞了全体会战职工的士气。为了确保高产油田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油田领导要求地质处(研究院的前身)对高产区块进行重点跟踪研究。地质处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经过研究决定以兴42断块区为重点,立即组织了由我和张林生、昝立新、崔庆田、刘跃春、曲静博等同志参加的现场科研小分队,深入现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兴42断块区主力油区是兴隆台油层,动用1000万吨储量,年产原油最高达51万吨,我们小分队的目标就是确保该断块区高速度开发,并努力创出全国开发典型样板块。

现场科研小分队到达采油七队之后,看到采油队生活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小队职工多,房子少,我们一下子增加了近10人,没有地方住,我们就拉来帐篷,搭在院子里,白天办公用,晚上睡觉。由于地势洼,一下雨帐篷就泡在水里,有时雨大,帐篷漏雨,用脸盆接水根本不起作用,打湿了被褥,只能等天晴了拿出来晒一晒。

70年代初期,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衰退,辽宁省比其他省份更困难,每个人每月定量供应3两食油和几斤细粮,采油队的职工和我们是一样的定量,没有特殊供应,当时为了实现和工人同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研究,小分队的同志们每月从家里提3两油,背着供应的大米或白面交到小队食堂。当时也没有交通工具,我在红村买的一台轻便凤凰自行车,就成了小分队用来到其他小队取资料、取油样、回地质团办事的交通工具,可是这台可爱的交通工具很快就坏了。下现场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小分队的科研人员毫无怨言,大家团结在一起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

工作中,小分队得到了采油七队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大力支持,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到队之初,我们首先抓了提高工人同志的技术素质工作,连续办了三期油水井动态分析学习班,让全队管井工人都脱产参加了培训。为了讲好课,我编写了教材,其内容包括地质、油田开发基础概念、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及如何录取各项资料,教课内容努力达到简单、易懂、易操作。昝立新和崔庆田在讲地下构造形态时,为了让工人能形象地理解,他俩用泥塑造出地下构造模型,在进行油井分析时坚持各自分析自己管理的油井。工人反映很好,有的同志讲我们欢迎这样的知识分子来我们这里。平时小分队成员坚持深入到井站和工人一起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一块劳动一块分析油井生产规律,制定出合理的油井配产指标。

小分队从1974年到1976年连续3年,每年用3个月的时间生活在采油七队,一方面加深了和工人同志的感情,另一方面确保了兴42断块区的正常生产。通过努力该断块区投产7年平均采油速度达到3.7%,实现了长期高产、稳产,创全国最好开发水平,在1979年全国油田开发方案审查会上受到了表彰。小分队不仅在科研生产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也培养了一批年轻同志。小分队的成员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久,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锤炼,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在他们已成为油田各条战线的骨干,例如崔庆田和刘跃春、昝立新都走上了领导岗位。

断层歌

我至今仍保存着一首在70年代初广泛流传在勘探、开发战线上的“断层歌”,这首歌的曲调是借用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渔夫对唱曲,歌词是由已经去世的原局领导刘沐执笔,根据广大地质科研人员在会战初期对辽河盆地地质规律的不断认识整理汇集的。

辽河油田的勘探是从1964年开始的;由地质部第二和第一普查大队负责;当时由于处于早期,对辽河含油气规律认识主要是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背斜构造控制着油气聚集,断层对油气聚集也起了重要作用。1967年3月大庆油田派千余人从地质部接手,成立了大庆六七三厂,从此揭开了石油部门在辽河地区勘探的序幕。到1969年已钻探井23口,在黄金带、于楼、榆树台、兴隆台4个构造获工业油流,在三界泡桃园两个构造发现油气显示,其中在兴隆台构造带的兴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这个阶段的认识是油气聚集主要受局部构造含油局限。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实践,科研人员在地震资料录取手段较低的条件下认真研究,逐步对地下构造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70年代初,陆续总结出了新的看法,例如划分二级构造带的原则、含油范围主要受二级构造带控制、整体解剖二级构造带、低断块的高部位也可能含油等,同时研究人员加强了高产规律的研究,明确了找高产的方法。由于思想认识的突破,跳出“局部构造控制含油”的框框束缚,从而使勘探工作迈出了一大步。就拿兴隆台构造勘探为例:原来受局部构造含油、且局部构造的面积小的认识的影响,局限在以兴1井为中心的4平方公里范围内钻探,勘探思路开阔了以后,迅速向北向南扩展勘探,很快发现兴42、马7、兴58高产区块。兴213井在太古界古潜山喷出了高产油流后,原油储量不断增加,到1975年该油田年产量达到246万吨。

会战初期各种技术座谈会经常召开,技术人员对许多问题各抒己见,学术风气非常浓厚,这样就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刘沐虽然不是搞地质工作的,但他非常关心勘探开发工作,经常参加各种方案的汇报,把大家的观点汇集起来,经过和地质人员的反复讨论,由他执笔写出了通俗易懂、且易唱的“断层歌”,这首歌反映出了辽河油田这个断陷盆地的断裂基本特征、反映了断层与含油气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打高产井,用现在的认识分析还有许多值得完善,但在会战初期对勘探开发断块油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七十年代初中国石油史上的一次壮举

曹进奎

在我30余年南征北战的石油生涯中,从新疆的天山南北,到辽阔的华北平原以及东北的南大荒,闯戈壁,踏碱滩,趟苇荡,在每一个艰难的创业年代,都曾留下美好的记忆。但是,在我心中最难以忘怀的还是1970年初春,在辽河这块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开展的那场石油大会战。每当回忆起那艰难困苦又波澜壮阔的大会战场面,便浑身热流不止,心潮起伏,壮心不已,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豪情的火红的创业年代。那是一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开展的一场特殊的战斗!

1970年3月中旬,北国初春的劲风扫尽了盘锦大地上的残雪,吹开了冻土地上的浮冰。这春的讯息给即将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发出了警报。时间从来不等人,必须立即行动,抢在解冻开化之前火速搬上来,就位开工,否则将陷入真正的泥潭而延误战机。在这紧急关头,我果断地向所有参战人员发出了第一道命令:开始行动!立即投入搬迁抢运。要求在冀中的3241钻井队务必赶在3月22日“鞍钢宪法”诞生10周年的日子里开钻!

为了使5000多人的会战队伍和30000多吨器材物资,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行进600多公里到达指定位置,我们实行了总动员,使大港战区15000多人投入了帮助抢运的战斗。那些天,从天津、唐山、山海关、锦州,直到盘锦的公路、铁路上,500多台汽车、5个专列,齐头并进,昼夜兼程,浩浩荡荡的行军场面蔚为壮观,跟战争年代一次大战役的进军一样。石油健儿雄赳赳,气昂昂,冒着严寒,跋山涉水,挥师北进。

为了使千里搬迁的行军队伍一路畅通无阻,我们在事前就派出400多人,分别在河北省霸县、大港、天津、唐山、山海关和辽宁省的锦州、沟帮子、盘山等8个市、地、县进行实地路况调查,同沿途党政部门一起设置了接待站、加油站、饮水站、车辆维修站等临时服务点,做好会战队伍行进中的沿途指挥、食宿安排,以及运输车辆的修保、引路、医疗等各项服务工作,并在盘锦境内由徐百川、赵荣发等同志组织了前线调度组,负责队伍到达后的现场指挥。

在千里搬迁的进军中,限于当时的运力和条件,有许多大件和超长超宽超重的器材不好运输,职工们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因陋就简想了许多巧妙的土办法。当时,大量的钻杆必须随队运输,因拖车太少,就用卡车拉运,可是钻杆太长,司机们就开始动脑筋智运钻具。他们把汽车大厢板卸下来,把方木横架在车厢底板的前端和尾部,然后再把管材顺着车身捆在汽车两侧,驾驶室门被钻杆挡住人进不去,就摇下车窗玻璃往里钻,有的同志把头都碰破了。汽车跑起来像飞机,司机们风趣地说,我们开上了“喷气式”。

英雄的3241钻井队远在河北省的霸县打井,接到会战辽河务必在3月22日开钻的命令后,连夜装了129个车次,职工们连家都没有回,真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打起背包就出发,表现了敢打硬拼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铁人硬骨头精神。他们从搬迁到安装,苦战了7个昼夜,驰骋千余里,克服了时间紧迫、任务艰难等许多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人不卸甲,马不停蹄,7个昼夜没有睡觉,如期在辽河大地上和32145钻井队一起双双胜利开了钻,拉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序幕。井下作业三连一到工地就立即投入了施工,接连7昼夜苦苦拼搏,首战告捷,在3月21日使热六井喷出了高产油气流,为壮阔的石油大会战献上了一束“芒香”四溢的鲜花,在会战职工心里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喜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一批3000多人的先遣队和重达28000余吨的各种会战物资及大量器材设备全部运到了工地,迅速摆开了夺油的战场。

千里搬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但这仅仅是走了第一步,队伍摆开以后,立刻就遇到了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大港、新疆、胜利、玉门等油田和石油学院及省内各地又陆续上来近万人,这么多人一齐涌到芦苇荡里,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吃住都成了严重问题,而且后方基地遥远,不久又被切断供给,完全处于无后方支援的境地,供给补充相当艰巨困难。在初春的寒风里,职工又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生活。

许多单位上来后,帐篷根本不够用,职工们就发扬了干打垒精神,在冻土地上,用芦苇草垫搭成草棚,涂上冻泥巴,屋里没有取暖设施成了冰窖,早上起来,鞋子和脸盆都冻结在地上拿不起来。驻地没有水井,他们就和鸭子同喝一个坑里的水,大家风趣地管这叫“鸭子汤”。大地返浆后,汽车跑在上面,像压在席梦思床上,上摇下晃,大家管这叫“弹簧路”。春暖河开,阴雨连绵,海风劲吹不停,旷野里到处一片泥泞,走在烂泥塘里,许多人的鞋子底硬是被泥粘掉,大家把这些概括为“多情的泥,无情的风”。进入雨季后,因道路都是土路,晴天满天灰土,雨天到处是泥巴和水坑,司机称这是“扬灰水泥路”。在这寸步难行的恶劣环境里,职工们在高强度的劳动中,尽管吃不到蔬菜,每月才3两油、半斤肉,但是谁也没有埋怨生活的艰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拼命干,快出油,用职工的话说就是要油要气不要命。这个时期,由于没有路,拖拉机成了主要的运输工具,所有的设备都放在临时焊起来的爬犁上。轻的人抬肩扛,重的用拖拉机拖,震天动地的劳动号子和拖拉机的吼叫声混杂在一起,震撼大地,呼唤着石油新区的崛起。

3231钻井队在一无道路,二无淡水的极困难情况下,为了寻找油气富集区,勇上海外河,在海水包围之中立起了井架,摆上了设备,大胆用海水配制泥浆开了钻,大家趟着没膝深的海水上下班,就着雪花啃馒头,工人们把这叫“雪花面包”。在海潮袭击面前,大家豪迈地说,宁为找油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继续坚持生产,表现了会战职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试采团作业六连职工在交通断绝的情况下,发出了“没有条件我们创,没有汽车我们抬”的钢铁誓言,20个铁肩膀,抬断了10条扁担,硬是把几千斤重的试油井架和300多根油管,从2.5公里外抬到了井场,在烂泥塘里开了工。油建二连职工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的艰难情况下,不喊不叫,不等不靠,用仅有的3把大锤闹起了革命,在草棚里支起铁匠炉,没有火钳就把棉手套蘸湿垫在手上伸到炉里去拿烧红的铁块,造出了300多件油建专用工具和土设备,保证了生产。机修厂缺少设备就大搞修旧利废,高连轩带领大家,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用一根铁棍,两根烧火棍,修复了沉睡多年的一台大头镟,解决了修理钻机钢丝绳滚筒大件设备的困难。各个单位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造出了一大批土吊车、土电焊机、土铣床,修复了大量的专用工具和设备。32145钻井队为了节约钢材,敢想敢干,胆大心细,破天荒第一次不下表层套管,创造了24天打成一口中深井和当月两开一完的钻井新水平。3241钻井队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人抬肩扛,把800多立方米砂石料、4000多块红砖及大量设备徒步运到井场,提前开了钻。

在艰难的创业时期,会战指挥机关始终和前线将士同甘共苦,一样的住草棚,一样的大锅饭,没有办公室,天天踏泥泞,天天跑基层,政委刘长亮年龄最大,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有时提着尿壶下基层。副指挥长林治开天天在井场上转,在黄九井严重气浸将要发生井喷时,他用仅有的一只胳膊挟起50多公斤的重晶石袋子往井口上送。王涛(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总参谋长)哪里人抬肩扛他就到哪里,身先士卒,和工人一样出大力,流大汗,每天都是深夜12时以后才休息,领导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既鼓舞了职工的斗志,又在现场组织指挥了生产,推动了大会战的进程。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凭借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大庆的艰苦创业精神、铁人王进喜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这也是我们石油职工四海为家,每战必胜。

回眸黄5井

陈文森

黄5井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美好的。它是我们队来辽河打的第一口井,与大庆相比这里水多、绿色多。那时六七三厂共有六部钻机,分别在不同地区。高高的一座钻塔,在广袤的田里特别显眼,足以代表我们石油人顶天立地的形象。

站在黄5井井场,我心中翻腾起许多往事……

1969年11月22日,我们打的第二口井已有2000多米,它和黄5井相距约1000米,中间隔有水沟、荒地和少许稻田。19时许,军代表正组织我们集体学习,突然房门一开,有人喊了一声:“黄5井井喷了!”

井喷就是命令!

我从二层床上跳下,抓起一副手套,和全屋人一起冲出房门,直奔黄5井方向猛跑。

黄5井喷出的主要是轻质原油和天然气,整个井场像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脚下是没过鞋面的原油,天然气柱直冲天空,发出震耳的吼叫。天然气遇火则会燃烧,随风飘动的气就会成为游动的火龙,井场顷刻间会变成一片火海,情况十分危急。

东北冬天天黑得早,此时只能凭经验向前摸索。那时我是井队技术员,顶的是小班司钻岗。凭技术干部的职责,我首先摸到白天在此井试油用的值班房,检查是否还有没灭掉的火源。然后摸到井口,在油里摸索可用的工具。这一夜,我们上全、拧紧了井口螺栓。出入井口十多次,接好两条放喷管线。东方见亮,我作为8名抢险队员之一,在井场待命。此时两耳已震得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见喷出的气带,顺风飘向远方,身穿白衣服的医务人员、担架队员、工作人员及围观群众远远站在身后。

黄5井是下辽河盆地的第一口自喷井。从1955年地质普查,到1966年底,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在下辽河地区共钻了13口探井,提供了“下辽河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信息。1967年大庆油田在此地组建了六七三厂。到1969年底,大庆六七三厂又在此地钻探井21口,进一步扩展了勘探成果。

黄5井井喷是一次地下油海的意外咆哮;它向世人直呈了下辽河凹陷蕴有的丰富资源;黄5井井喷也是一次呼唤;呼唤石油人尽快让地下资源重见天日,服务社会;黄5井井喷更是一次展示,展示了乡亲们对石油人支持的一片真情。在制伏井喷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壮举和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数万军民共战井喷的凯歌。忘不了,当地乡亲们即刻灭掉了一切火源,直到河汊角落,灭掉小船上的渔火;忘不了,抽了一辈子烟的东北老大娘将烟袋藏在粮垛里;忘不了百里之外的老乡烙好大饼,用马车送到井场……

黄5井井喷改写了下辽河盆地的开发历程。1970年2月,石油部军管会做出了“加速下辽河勘探”的决定。同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叙述辽河油田的发展史,不能忘掉黄5井,就像写大庆油田历史,必须从松基3井写起一样。

40年过去了,如今黄5井已没有昔日钻塔林立的雄姿,四周挤满稻田,庄户人家几乎和井场连在一起,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到井场。站在井场,我向黄5井深鞠一躬:“黄5井你还好吗?”

黄5井不是一口体质健康的井。这里的地层,砾石厚、夹层硬,很难打。加之粘土含量高,易水化膨胀,坍塌卡钻时有发生。针对黄5井自身的不足,油田已对它进行了多次整治,现在它还在生产。它已像一位老人,需要间断性的休息,歇上两天,蹩一蹩压,再投产。不过它已无后顾之忧了,离它不足百米的近处,已有五六口它的晚辈井,在继承着它的使命,每天仍以每口井万立方米气的产量,向人们作着贡献。

如今人们认识到失控井喷的危害,已将失控井喷定为特大事故。近年来,失控井喷已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越走离井场越远,但我的心仍然留在井场,我留恋黄5井抢险时那个“毫无个人索取,人人争赴险情”的场景;我留恋黄5井抢险时那种“油地军民携手同心,共建家园”的亲情。

黄5井喷井

王林忠

黄5井位于东部凹陷黄金带构造。32148钻井队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完钻后,交给试油二队进行试油。1969年11月22日,射孔完成后,在求产过程中发生强烈井喷。当时,井场气浪冲天,响声震耳欲聋,井口喷出的气柱高达50多米,15千米远处可听到井喷响声,喷出的天然气随风流动,形成一条5千米长的气带,四处扩散至10千米。

这是六七三厂成立后遇到的第一次强烈井喷。面对井喷的突然袭击,试油二队班长郑春发冲上去抢关总阀门,在场的4名同志也冲了上去。但由于天然气流将放入井下射孔用的电缆冲成了卷,总闸门扳不动,有爆炸起火的危险。郑春发飞身一跃,扑过去打开了放喷闸门,减轻高压气流对总闸门的冲击力。气浪将他冲出去3米远,碰在井架上,两腿受伤,昏迷过去,同志们把他架出井口。井场附近的职工听到井喷的声音,飞快地向出事地点奔去。试油二队队长薛文德带领工人顶险冲了上去,摸清了井口装置损坏的情况,原来是总闸门上的4个压帽螺栓被气流拧断,失去了控制。林治开将抢险指挥部设在了离井口百米远的雪地上,大庆“铁人”的战友丁尚保紧急主持召开“诸葛亮会”,确定新的抢险方案。机修工高连轩冒着生命危险用手摸清井口螺栓尺寸,连夜加工返回现场。刘佃学带领试油一队几名有经验的同志也赶到现场参加抢险。第二天早晨,总闸门被强行关住,3台水泥车压井,一次成功。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军民的配合下,石油工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冲得上,顶得住,经过26小时的奋勇拼搏,终于制伏了这次国内外罕见的井喷,保护了国家财产和油气资源,避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遵照周恩来总理对黄5井抢险英雄群体要“大力宣传”的指示,1970年3月3日,大庆六七三厂革委会决定,给郑春发等4人记个人二等功,薛文德等9人记个人三等功;试油二队一班等两个班组记集体三等功。事后,由荣立二等功的丁尚保和军代表带队的两个英雄事迹报告团,分别赴全国石油系统和盘锦、营口、鞍山等地报告英雄群体的抢险事迹,历时一个月。

黄5井井喷进一步展现了下辽河盆地喜人的油气资源前景。也正因为有这样一支具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职工队伍,大庆六七三厂在3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石油勘探的丰硕成果,先后在8个构造上钻探井23口,探明含油面积37平方千米,找到了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兴隆台等4个油气田,为石油部领导决策开展下辽河地区会战提供了依据。

会战的新兵

刘守群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时由于农村缺电,晚上只能用煤油灯照明。可是人们习惯将煤油称作“洋油”。当时的我,由于懂的知识不多,对“洋油”的来龙去脉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的和看到的东西比较多,对“洋油”也就有所了解了,但对我国的石油发展还是个门外汉,偶尔从广播里听到和书本上看到关于我国有了大庆油田,还有个“铁人”王进喜。据说是在黑龙江冬天滴水结冰的地方。还从电影中看到刨冰用脸盆端水,脱掉棉衣跳到大水坑里搅拌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是钻井用的泥浆)。当时心里有一个梦想,自己要是能干到这份工作,该有多好啊!想完之后自己又觉得好笑,一个农村的孩子,怎么能当一名石油工人呢?

1973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我怀着保卫祖国的心情顺利通过各种检查来到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1978年初,在一次军人大会上,部队首长给大家透露一个好消息:据地质部门勘探在苏北、扬州都发现了油田,在近期要开采,今年很有可能要从我们当中抽人参加建设工作。首长的讲话使我喜出望外,我儿时的梦想又一次出现在脑海中。

喜来辽河会战

1978年3月得到可靠消息,为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要从部队抽调一批人员充实到石油工人的队伍中去。根据上级指示,这项工作在1978年4月份开始了。当时有的说去大庆,有的说去江苏,有的说去辽河,说法不一。后来副教导员对我说,油田的工作很艰苦,大庆那地方冷,能不能适应?据说辽河油田是刚组建的,条件很差,你考虑好再决定。我当时斩钉截铁地说:“冷我不怕,苦我也不怕,年轻人总不能守在家门口,到哪儿都一样。”就这样我把我快要成为一名石油工人的喜讯告诉了我的父母。

4月28日下午两点多钟“专列”到达渤海车站,下车后,我们上了来接我们的大卡车。一路颠簸向勘探指挥部进发。盘锦的大风把我们在南方穿的比较厚的衣服吹得好像没有了似的,有几个人的军帽变成了“风筝”被吹上天空,很久很久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只好把这几顶军帽当做“礼物”送给了接待我们的盘锦大地。

来到勘探指挥部的所在地,放眼望去,全都是清一色的被日晒、风吹雨打变了本色的帐篷,好像是海洋中的小舟,白帆点点,被风吹得时起时伏。淹没在帐篷里的原来是用于开会的“礼堂”,当时可谓鹤立鸡群,也是惟一的“宏伟建筑”了。就在这“宏伟建筑”里,指挥部为我们开了简短的欢迎会,在会上指挥部领导着重介绍了油田的情况,会后还特殊照顾安排了一场电影。通过路上几天的颠簸和到油田的所见所闻,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怀念起正是油菜花遍地金黄和长着绿油油麦苗的家乡江苏。

在上岗前的入厂教育过程中,指挥部领导分别介绍了石油发展史及石油工业发展的前景。重点介绍了大庆人以“两论”起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通过近两个月学习和培训,同志们的思想越来越稳定。

井场上的新兵

在我们到油田之时,正值油田钻井生产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队伍在不断扩大,设备在不断更新,钻井新技术在大量普及。为此,我们这批“大兵”有的充实到井队,有的作为新组建队的力量视为代培人员分到井队。刚上班第一天到井场,对那高耸入云的井架,隆隆的钻机声,无比神秘的地下,那源源不断地从地下返出的泥浆,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钻工可算是在钻井队最苦最累的差事了,可由于我年轻气盛,对钻工这个称呼并没觉得有什么可怕。刚上钻台,感到什么都好奇,不是这摸摸,就是那瞧瞧。事巧,由于普通钻头不适应馆陶组的钻井,只几个小时,打了十几米进尺就得起钻。为了保护油层,不准用重晶石加重,起钻时,泥浆喷得很凶。为照顾我们新来的“大兵”,虽然有师傅带,但还必须站在一旁“观敌暸阵”。这时我所在的32782队四班司钻段双发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手一挥说:“来,胖子,我带着你打钳子。”开始,我虽然有点笨手笨脚,却干得挺欢。时间不长,原是干干净净工衣着装的年轻小伙,却变成了泥人,只剩下两只在闪动的眼睛、用于呼吸的鼻子和用来回答问题的嘴。大家的笑声使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时,老师傅们带着关心的口气问:“胖子,怎样,累不累?”我说:“不算太累。”不过当时确实没有感到累,只是喷到身上和脸上的泥浆,被太阳晒和风吹得有些收缩,跟皮肤有些过意不去,说得大伙都笑了。在起下钻过程中,由于喷泥浆,使大钳往钻杆接头上扣比较费劲,加上自己是生手,扣大钳就更困难了,大钳就好像故意跟我过不去似的,怎么扣也扣不上,就是扣上了,猫头绳一拉钳头就张开了。这时,我师傅过来了,手握钳头,用力一推,不费劲地就把钳子咬在钻杆接头上,还对我说,干我们这一行,不但要有干劲,还必须懂技术。当时我发现要想在钻井队长期干下去,钻井方面的技术要比在部队学通讯方面的技术困难得多。看样子今后注定要和这些东西打交道了,那就要摸透钻井方面的技术,了解地下千变万化的各种复杂情况,还要掌握一套过硬的钻井本领。俗话说,手艺不压人嘛。我开始了拜师学艺的历程。

就这样,我以油田为家开始了石油工人的生活,参加开发和建设辽河油田,成为井场上的新兵。

鏖战西斜坡

曹锋

举一反三柳暗花明

1973年冬季的一天,在研究院一间绿色的板房内,一群穿着道道服的人们聚在一起,开着一次不同寻常的“战前诸葛亮会”。在会议之前地质人员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在西斜坡先前投入的6口探井全都打了干窟窿,急切、困惑的心情笼罩着每一个人。在腾腾的烟雾中,人们盯着摆在面前少得可怜的珍贵资料:岩屑、岩心、电测曲线、模拟磁带,尽力梳理着思路。

有人说:“从寻找整装构造油气藏到断块油气藏,我们已实现了这一飞跃。”

有人说:“失败的6口井都部署在近油源处,在洼陷的低断块上。其主导思想还是以勘探构造油藏为主。”

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大家渐渐找出6口井失败的同一特点。“西斜坡的高部位是不是都被下第三系剥蚀掉了?”

这个疑问切中时弊,然而却是否定自己的。否定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败,对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来说,实在是再痛苦不过的事实,然而他们敢于正视现实。你一言我一语,“凑”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框,向高部位寻找地层和构造油藏的复合体——这就是形成辽河盆地复式油气藏的雏形。

同年底,戴宗林代表研究院在勘探部署汇报会上抛出了这个大胆的设想,时任局总地质师的王涛立刻给予肯定,当然,他想的远不止这些,凭着地质专家的直觉和反复的论证,王涛预感到西斜坡蕴藏着一个大“金娃娃”。他犀利的目光已从干枯的锦1井、曙1井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和600多米的巨厚生油岩中看到了西斜坡的曙光。

“步子能不能再迈大点儿?”王涛在心里画个问号。研究院的建议无疑坚定了他的决心。“整体解剖西斜坡的时候到了。”

于是,迎着1974年初春的寒风,3273钻井队的73名勇士们,在阵阵掌声中,撩开了欢喜岭地区杜4井的第一缕面纱。随后,3221钻井队在曙光地区的杜7井、高升地区的高1井,相继开钻,钻井队在西斜坡南北长110公里的地面上摆开了3个战场。

1975年4月,杜4井喜喷工业油流,日产原油113.8吨;5月,杜7井日产油98.3吨;8月,高1井喜获工业油流。南北中(欢喜岭、高升、曙光)相继开花,一个大型的含油富集区呼之欲出。一场大规模会战的序幕在紧锣密鼓中拉开。

大决战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引起世界的大变革、大繁荣。

1975年10月,物探公司一幢普通的平房会议室中,辽河油田的决策者们正向石油部部长汇报工作。康世恩部长清瘦的脸上还挂着仆仆风尘,他全神贯注地听完汇报后,说:“一定要拿下西斜坡,首先要上新技术,还要认真总结兴隆台油田勘探的经验教训。在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之前,要运筹帷幄,精心策划,这对以后的西斜坡勘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领导和技术人员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勘探的突破口首先选在曙光。于是,这年冬天,在曙光地区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炮声隆隆。不久,8条大剖面、11口关键井的宏伟蓝图便勾画出轮廓。

曙光会战打响了,大庆的标杆队1202队、1205队等钻井队齐聚辽河。1976年初,局领导一声令下,研究院和物探处的30多名地震解释精英齐集物探处,突击解释地震剖面。技术人员拿到清晰的数字地震剖面,分析、解释……经过近半年的拼搏,一张全新的构造图呈现在人们面前:西斜坡已不是过去的简单的西八千—高升断裂鼻状构造带,而是由上台阶、高垒带、低断阶3个台阶组成的复杂断裂带。这个深化了的认识,确立了分阶段、分地区各个击破的辽河油田会战史上的“三大战役”,即:1976年的曙光会战;1977—1978年的高升会战;1978—1979年的欢喜岭会战。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曙光会战中发生的一件事。处于九河下梢的盘锦一到雨季,水满为患。一次井队急需水泥,而汽车只能停在距井场十几里外的苇荡中,望着过膝深的水兴叹。井队工人上去了,研究院现场小分队的同志们上去了,探亲的家属大嫂们也上去了,每人肩扛50公斤重的袋子在水中艰难地跋涉……

地下的宝藏是可以探明的,原油产量是可以用吨一点点计量的,然而建设者们洒在西斜坡的血和汗却是无法估量的!

葛泰生、陈义贤、金尚柱、谭时勇、廖兴明、吴铁生、戴春山、李真济等许多人,在会战初期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研究人员,但是,他们兢兢业业,勇于吃苦。

葛泰生这位带着“右派”帽子的北大高才生,不顾个人的荣辱来往于高升与兴隆台之间。在这条像洗衣板式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丈量”30余公里的土地,随时到井场取资料,他们喝的是“鸭子汤”,住的是破帐篷,勘探事业却像一块磁铁,把他们紧紧吸在井场上。高升莲花沉积岩油藏在他们手中首先传递出喜人的信息,一个在内陆盆地寻找沉积岩油藏的新思路展现在人们眼前。

拼搏精神加上先进的技术终于催开了胜利的花朵。1976年辽河人拿下了曙光,1978年拿下了高升,1979年拿下了欢喜岭,原油储量直线上升。

敲开古潜山的殿堂

机遇永远属于那些坚韧不拔,攀登不止的人们。

兴隆台,1978年冬。一间仅有十几平方米的木板房内住着一户四口之家。半夜了,孩子们做完了作业,草草收拾了一下,爬上了床,把静悄悄的地面留给了一位中年人——他们的爸爸。中年人铺开地质图,手中拿着白天采集来的样品,在图上爬着、寻找着、沉思着……仿佛他在七八亿年前古老的山上,沿着陡峭的山峰顽强地攀登着。

他叫何登骥,研究院一位普通的研究人员,此刻做着一个伟大的梦:寻找辽河的“任丘”,寻找辽河的古潜山。

1976年,廖兴明对古潜山进行了分类和评价,提出古潜山是一个重要勘探领域。可惜,那时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忙于抱下第三系的“金娃娃”。他的呼声没有引起共鸣。

许多人淡忘了往日的梦,何登骥却牢记在心中。1978年,他同梁鸿德一起或驱车或步行,到省外,到盆地的边缘观察岩石露头,搜集资料,再与曙光地区所钻的探井进行详细对比。多少次镜下鉴定,多少次“纸上谈兵”,渐渐地何登骥圆了自己的梦,认为曙光地区某些探井(例如报废的曙2井)钻遇过震旦亚界的白云岩,经过其他人员反复论证复查,结论无误。

这又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这又打破了一个思维框框。

何登骥的见解如石击水,泛起了阵阵的涟漪。童晓光这位独具慧眼的地质专家,悉心从地质构造角度加以研究,得出的成果有力地证明了何登骥的论证。

时任局长的邓礼让果断决定:“上钻机!”

1979年元旦刚过,人们还带着节日的喜庆,沐浴着新一年的曙光,在曙2井附近,开始钻进曙古1井,2月17日完钻,揭露白云岩厚25.48米,试油日产447吨。

辽河的“任丘”终于找到了!人们奔走相告。又一个新的含油领域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1980年,辽河第四大战役古潜山会战胜利结束。至此,西斜坡会战指挥部完成了历史使命。然而,一场深挖潜力,运用高科技寻找隐蔽油藏的第五战役,又拉开了长长的帷幕。欢曙上台阶发现了大面积稠油,杜66块、齐40块等富油断块相继被发现,欢喜岭油田与曙光油田含油连片。地质研究人员就是凭着一点点啃硬骨头的精神,使西斜坡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储量增加了两倍。

高1井钻井施工断忆

郝兴林

1975年,我局为了寻找更多的储量,开始了西斜坡勘探会战。高1井是部署在高升构造上的第一口预探井,也是西斜坡会战中的一口重要探井。这口井由当时钻井处的32550钻井队施工,我作为当时该队的钻井技术员有幸参与了这口井的全部钻井施工。

时光流逝,二十几年的时光很快地过去了。今日的高升地区已是井站密布、管网纵横、楼宇连片的一个重要的采油厂了。而这一切都与当年那场勘探会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打高1井的设备是1975年8月下旬开始搬迁的。

搬迁前处调度室组织我队干部勘察了井位。队长、地质技术员和我参加了井位勘察工作。

该井位于当时的高升公社东2.5公里左右的一片高粱地中。我们去时井架已立完了,周围有一片很大的空地,也很干爽,足够安排全队的生活驻地了。由于我队长期在稻田水网地区打井,井场和驻地经常泥泞不堪,我们看了这个井场很高兴,感到这次我们可以有一个干爽舒适的驻地了,于是我们对驻地和井场进行了简单的规划,希望这次能够居住得整齐舒适。事实和我们的愿望相反。我经历了参加辽河会战最难忘的一次搬迁,以至于“露宿街头”。

8月20日开始搬迁。先搬过去两个钻井班、部分炊事班及队部大班等。上午10时左右,我带着第一台车到达了井场。按照事先的规划,车到达了指定位置,随后的三四辆车也都到达了预定位置。由于雨季刚结束,路又没有修,车子到达预定位置已经很困难了,卸完后都开不出去了,陷在了松软的沙土里。拖拉机把这几台车拖走后,后续车辆再也无法开进来了,只能把东西卸在公路边上,然后用人扛到预定位置。由于拖拉机和汽车的碾轧,井场上沟渠纵横,抬东西走路很不方便,工作效率很低,以致许多东西散放在公路边。

天快要黑了。虽然大家奋力大干,可帐篷一幢也没搭起来,晚上的住宿成了问题。队干部和处现场调度研究后决定部分人员撤回老驻地,部分人员留在井场。队长和我以及四班的部分同志留在了新井。

撤走的人走后,四班的几个人支起了帐篷的人字架,蒙上了顶子,挤了进去准备过夜。我和队长忙于检查收捡卸在路边的东西没来得及支帐篷天就黑了。没有睡觉的地方,我转来转去发现卸在路边的活动伙房的地板上可以睡觉,就叫来队长和其他几个人在地板上和衣而卧,带着一天的疲惫,望着满天的繁星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刚要入睡,成群的蚊子不知从何而来,对我们展开了凶猛的攻击。没有办法,我们把手套都戴上了,脸却没有办法,只能露在外面,这样就不时用满是油污的手套扑打。后来有人发现了一块苫布,我们把它打开,几个人钻在下面蒙上头,才睡了几个小时。天亮了,我们爬起来,又迎来了一个繁忙紧张的搬迁工作日。

这是我参加辽河会战以来第一次“露宿街头”,深刻地体会到了“天当被,地当床”的感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参加辽河会战的老同志大概都有和我相同或更深的感受吧!

8月30日开钻。这口井的钻进施工是很顺利的。钻至井深1300米左右发现了油气显示。

当时西斜坡勘探会战在盘山—高升—台安一线部署3口重要探井:雷1井、高1井和棚1井。这3口井开钻时间相差无几,到高1井发现油气显示时另外两口井都未见到油气显示。所以高1井发现油气层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对盘山—台安一线的勘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喜讯被迅速上报给了当时的局总地质师王涛,他接到这一喜讯也十分高兴,决定在现场召开一个祝捷大会,庆祝这一关键性的发现。

大约是9月13日下午,当时的总地质师王涛和局、处有关领导及工会的同志来到了我队驻地(其实也是井场)召开祝捷大会。我们从队部帐篷里搬出两张桌子,在队部门口的空地里插上两面红旗,祝捷大会的会场就布置好了。全队除正在井上当班的同志外全部席地而坐参加了祝捷大会。与会领导及有关同志大部分也是席地而坐。

王涛总地质师以他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地质学家的远见作了发言。首先讲了西斜坡勘探会战与这口井发现油气层的意义,并预言由于这口井的发现,在未来的几年内高升地区就要出现一个新的采油厂,使辽河油田的原油产量有重大的突破。接着对我队全体职工表示祝贺,祝贺我队在西斜坡勘探会战中打响了头一炮,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对下步施工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地质方面加强录井工作,迅速准确地发现下部井段的油气层;要求工程方面确保施工安全,快速优质地交出这口井。在他的要求下,队长代表全队职工表示了决心:认真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保证迅速准确地发现下部的油气层,保证安全、优质、高速地交出这口井,为西斜坡的勘探会战作出我们的贡献。

祝捷会开过后很快就进入了完井阶段,这口井的完井井深是1456.47米。当时的石油部部长康世恩正带一个工作组在油田工作。听到高1井完井,十分重视,派工作组中的杨健工程师到井上指导下套管和完井作业。完井工作中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固井用水没有落实。生产用水本来是用路边水沟的水,可完井时水沟里没有水了,用水泥车从高升倒了一天水也不够用。决定第二天用两台水泥车倒水,解决固井用水问题。这时井上已经准备下套管,水的问题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了。

9月19日,吃过晚饭就开始下套管了。

天公不做美,下套管一开始就下起了大雨,使这项紧张繁重的工作更困难了。一会儿井场就积满了水,路边水沟也积满了水。我看到这种情况很高兴:明天固井用水没问题了。可再一看水泥却又出现了重大问题。

当时固井都使用袋装水泥。水泥卸车时虽然都垫好盖好了,可是雨太大了,还是湿了不少。我又急忙和调度联系,退掉倒水的水泥车,补要了部分水泥。

老天好像故意和我们做对似的,我们下了一夜套管,他也下了一夜大雨。套管下完雨也停了,天也晴了,可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迎着晨风,阵阵凉意袭上身来,可全队职工却依然精神抖擞地准备参加固井的搬水泥下灰工作。

8时左右,固井队的人马到井了,紧跟着补要的水泥也到了。随后杨录、王镜心等局领导也到了现场,他们是来参加固井搬水泥下灰的。

一声哨响,固井施工开始了。在局领导的带动下,全队职工身穿湿透的工衣,不顾一夜的疲劳,争先恐后地从车上搬下水泥直接倒入混合漏斗。局里几位领导不顾年老体弱和职工一同大干。这时人人脸上都是汗水混合着水泥,已经分不出谁是工人谁是干部了,井场上只有机器的轰鸣和飞扬的粉尘,还有奋力搬运水泥的工人和干部。

经过几十分钟的激战,一声哨响,固井施工胜利结束。我们队也结束了高1井钻井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9月21日,经测井检查,固井质量合格,高1井胜利交出。经过短暂的休整,我队又奔向西斜坡勘探会战的另一口井——曙26井。

与辽河同在

李春雷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盘锦,民间有“诸河下游,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说法。每年七八月份的汛期,就会常常暴雨成灾,历史上每隔七八年就会有一次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两三年发生一次也很平常,于是田禾漫没、庐舍为墟就成了辽河岸边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幼年时候的我都存有深刻的记忆,虽然相隔近半个世纪,已然有了大片的泄洪区保障城市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然有了大批民众有组织的抗洪队伍驻扎在防洪大堤上保证汛期辽河的水道通畅;已然有了足够的救灾物资和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但我仍然保留有大人上堤抗洪、而我独自在家的孤独和恐慌。现在治理完备的下辽河区域留给后代的只有美丽的湿地风光,苦难的历史一去不再,而且永远不再,与辽河同在的将是向未来无限延伸的幸福。

汛期后的辽河也并非总是安静自然、水流充盈,时常会有多日无雨引发的干旱,甚至海水倒灌毁坏庄稼的情况历史上也不罕见。其实无论是频繁的水患还是倒灌的海水,所带来的粮食减产以至颗粒无收才是辽河人心中最大的痛楚。且不说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就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也让饥饿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痛苦记忆。没有饭吃,建设国家、振兴中华就是一句空话,其他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于是治理辽河、发展农业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盘山县人民政府的首要任务。解放的第一年,下辽河地区就成立了盘山农场,年轻的共产党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百姓碗中有米、腹中不空。针对新中国成立前下辽河水利设施几近于零的状况,共产党领导下的盘山县政府,在财政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群众从一点一滴做起,逐一改造和修筑河堤,修建排灌站和桥、涵、闸、渠。心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必然得民心所拥护。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可说成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盘山人民也在创造着自己的奇迹。1958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盘锦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数千民众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六间房地区将辽河拦腰截断,使得下游的浑河、太子河成为独立的水系,这一发展农业的举措也使得辽河水完全注入双台子河,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辽河下游段。同年,盘山县动员全县14个乡镇、1.5万名群众、1800多辆马车,历时月余,修建了青年水库、红旗水库、八一水库。这些对于现在的盘锦人也是耳熟能详的水库名字,伴我度过了少年时代。我记得在八一水库畅游的时候,远望广袤的水面可见远处的水雾沼沼中船只往来穿梭,于是感慨人力也可达到的鬼斧神工。这大概这就是中国人团结的力量所在,共产党人以他独有的先进思想成为这个力量的核心。改革开放前的辽河治理工程一直在进行,所以有两个值得纪念的大事还是要提及:1966年辽宁省、盘锦垦区重点工程——南河沿排灌站破土动工,投资2787.72万元,该工程于1968年完工;1968年东北地区最大的拦河闸双台子河闸建成。

现在连接盘锦南北的双台子河大桥就坐落在辽河湿地公园的中间,这是2009年刚刚建成的大桥。有这样一组数据:主桥桥长1536米,桥宽35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这已经是目前双台子河上的第三座大桥,为联系并互通盘锦南北经济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说到双台子河大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4年,但是那一年建的桥在1948年烧毁,1956年辽宁省交通厅批准利用被烧毁的双台子河盘山木桥的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桥墩,建一座壕式木桁架双台子河盘山大桥。1971年,在这座桥下游300米处新建盘山大桥,因为原桥木桥部分已经超期使用。1975年海城地震中,桥被震毁。1978年盘山大桥再次被建成通车,彼时,桥长335米,桥面净宽12米,这座桥一直使用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多年。上个世纪80年代,我还是个中学生,常常骑车去双台子区全市唯一的新华书店买书,还能够见到1975年地震的断桥,那时候还在惊诧大自然的无穷威力;90年代参加工作以后,发展中的盘锦经济让建于1978年的大桥不堪重负,我常常会在桥的这一端耐心的坐在汽车上等候过桥,拥堵的桥面和不断增加的车流成了日益严重的矛盾。不过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它的交通能力和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2010年完成的大桥亮化工程让夜间的大桥也美不胜收,与附近的湿地公园交相辉映,成为盘锦又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经历了近百年沧桑和风雨的洗礼,下辽河河面上与辽河同在的大桥在战火、自然灾害和经济建设中演绎着盘锦的历史,让人欣喜的是这个历史一直欣欣向荣,不断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行。

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4年,当时的石油部在辽河地区的第一口探井辽1井见到良好油气显示,对下辽河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今天这口被誉为辽河油田第一口探井的“辽1井”,已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辽1井”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之后的又一殊荣。1968年4月,32146钻井队在盘锦地区的黄金带完钻的黄1井射孔后自喷,这是下辽河地区的第一口自喷井,从而发现了黄金带油田。我的父亲就是那个时候来到了黄金带,而我也出生在那里。有一段时间我固执的以为黄金带只是盘锦地名。据父亲讲,初到黄金带的时候,他就被那里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一望无际如波浪般随风波动的芦苇荡,远远的有星星点点的房屋形成的小村落在如镜如画般的水田间。到了夜里,点点繁星和钻井架上的点点灯光连成一片,钻机的轰鸣声与田地里的蛙鸣声连成一片,让人想起了辛弃疾的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一个地方叫这么好听的名字也是名副其实的,但是后来我才知道,父辈们用这个名字为地下富含油气的宝藏命名,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无数辽河油田人就是从这个如梦般美丽的地方走出去,开创辽河油田的一个个新天地,这里的地上地下都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带。至此,盘锦由一个产稻米和螃蟹的鱼米之乡、一个有着美丽湿地风光的鹤乡,又成为后来全国油老三的石油城。一直与辽河同在的地下资源被挖掘出来,黑色的黄金般的石油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为经济动脉里汩汩流动的新鲜血液。

1969年在盘锦的兴隆台地区,兴1井的试油获得百万吨高产油流,从而发现了兴隆台油田,打开了下辽河勘探的新局面,开展油田会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后来辽河油田在兴隆台组建了年产百万吨高品质稀油的兴隆台采油厂,盘锦市也在这里成立了繁华似锦的兴隆台区,辽河油田机关办公楼和盘锦市政府也坐落在这个日渐兴隆的地方。从黄金带到兴隆台,这些盘锦地区的地方称谓,带着老石油人美好的愿望一路走来,也最终梦想成真,历史让辽河人深深的意识到盘锦与油田同在辽河。当年的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辽宁省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康带领辽河岸边的盘锦人民走过了艰苦拼搏的创业岁月,后来又从辽河岸边走出去并成为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成为盘锦和油田的骄傲!

1970年3月22日,地处兴隆台的兴4井井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辽河会战筹备小组在这里召开了“纪念“鞍钢宪法”诞生十周年暨加速下辽河石油勘探誓师大会”,来自各油田参加会战的21个钻井队,10个作业队及采油、油建等相关生产单位参加了誓师大会,3241队和2145队在鸣炮声中同时开钻,拉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序幕,三二二油田也因此而诞生!从这一天到当年的年底,仅10个月的时间,辽河会战队伍已经达到万人,除了原有的大庆六七三厂和六四一厂调往辽河的职工外,新疆乌鲁木齐大修厂、独山子汽车修保厂、胜利油田油建四大队、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先后近千人调往辽河,辽宁省从沈阳、鞍山、营口等地选调4000多名优秀下乡和还乡知青,抽调走“五七”道路的地方干部和沈阳、抚顺、大连等地数百名技术工人支援辽河会战。这支来自全国八个省、市的万人会战大军成为辽河油田宏伟基业的第一批创业者。实际上从那一天起,盘锦人这个名称就已经被赋予了新的独特内涵,到1984年建立盘锦市,盘锦已经不仅仅是盘山县那些本乡本土的民众,来自祖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石油创业者,为了开采石油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在共产党人身先士卒的带领下远离自己的家乡,成为一名辽河岸边的盘锦人,从这一点上看,盘锦与我们伟大的祖国同在辽河,盘锦兴隆,辽河奔腾,国富民强,愿我们的人民幸福生活千秋万代!

少年的我就对盘锦的人员构成有独特的体会,那时候我家的左右邻居分别是上海人和湖南人,而父亲的同事里面还有新疆人和辽宁省内其他城市的人,我常常可以吃到新疆的馕、上海的汤包、湖南的臭豆腐和腌萝卜干,这些美食和盘锦土产的螃蟹、大米让我常常觉得这就是北京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各色名品,没有满汉全席的名贵,却全是每个人家乡的乡土家常风味。只不过那年月的这些食品都带有浓浓的同事、朋友以至于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因为我们同在辽河。

那时候的下辽河地区是辽宁有名的人烟稀少的“南大荒”,条件十分艰苦,这些石油前辈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自己动手修路架桥、搭建临时住所,在盐碱地上安营扎寨,在草甸苇荡里爬冰卧雪,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水泡里面野鸭子游过后的“鸭子汤”,住的草甸房,行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人抬肩扛运设备,甚至在缺粮断炊的情况下,仍然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开展辽河会战。那时,父亲在兴隆台油田从事地质工作,在兴隆台的一片芦苇和稻田地中,临时建了几间砖瓦房,就是他们的工作地点,后来这个地方成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繁华如都市的兴隆台采油厂厂部和兴油住宅小区的所在地,沧海桑田变化万千令人感慨嘘唏。就在这几间砖瓦房里,十几个人组建了地质队,管理兴隆台油田的地质工作,这里留下兴采第一批地质人的足迹和汗水。我的记忆里除了父亲忙碌的身影之外就是他爱不释手的陪伴他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那时候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匮乏,只能骑着自行车每天从兴隆台油田地质队到十几里地以外的马圈子井场。他数年如一日,即便是风霜雪雨,依然会在跌爬滚打间一身泥水的完成收集油井现场资料的工作任务。当我问起父亲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段艰苦人生历程时候,父亲给我念了一首他在井场上写的短诗:“党是我的妈,井是我的家,我要听妈的话,管好我的家”。做为石油人的后代,我深知这是从困难中跋涉而出的石油人艰苦奋斗精神,是辽河岸边的盘锦人民共有的面对苦难时候的勇敢和不屈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都同在辽河,与辽河水一起奔流不息。

发生在黄金带的黄5井井喷是每个辽河油田人都会永远铭记的记忆。1969年冬天,黄5井射孔求产时发生强烈井喷,井场气浪冲天,响声震耳欲聋,井口喷出的气柱达到50多米,随风流动的天然气形成5千多米的气带,蔓延10公里。这是下辽河勘探以来的第一次强烈井喷,在各级领导和当地军民的大力配合协助下,石油工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奋战26小时,奋勇拼搏战胜了这次国内外罕见的井喷,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和资源。英雄的事迹依然流传祖国大地,地方民众默默无闻的支持也是战胜井喷的重要力量,功不可没!就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共产党的军队在人民群众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下以铁的意志战胜了敌人,同时也保护了人民。在长期的艰苦会战中,地方民众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修筑公路,为在水洼沼泽地带开展石油会战创造条件;每当发生重大井喷、火灾、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危急关头,广大军民与油田职工并肩战斗在辽河两岸,攻克难关,保证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并且提供土地、紧缺物资和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帮助解决油田生产和职工生活的诸多难题。辽河油田也以兄弟般的情谊回报着盘锦人民,三二二油田成立的第四年,也就是1974年3月盘山镇天然气引进工程开始动工,于1975年4月23日完成兴隆台至盘山镇(今双台子区)6.5公里主管线的铺设,一次试压通气成功。盘山镇内80%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从那时候起,油田以丰厚的资源支持盘锦经济发展的步伐就没再停止过。油田、地方相互支援、相互支持、共建区域经济的历史造就了他们兄弟般的情谊,这份情谊缘于他们共饮的辽河水同在辽河!

1979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第一年,也是党中央确定贯彻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第一年。那一年的辽河油田发生了一件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每个职工拿到了年终奖,每人40元,并且开始实行月度奖励制度。至此,油田探索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善经营管理的工作重心开始成型,改革的步伐从油城开始迈开。

漫步辽河岸,河水悠悠,时光荏苒,沧桑巨变,不变的是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与我们同在辽河,永远!

挺进下辽河参加会战

田虹

在六七三厂挺进、转战下辽河的三年里,一个个喜讯传到北京,不仅石油部的领导同志们兴奋起来,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70年2月,石油部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加速下辽河和渤海湾勘探问题,国务院指示:“要大上,要打破常规,打出一批高产井。”这是渤海湾盆地继胜利(923)、大港(641)两个油田发现后的又一重大勘探成果。辽河和渤海湾地区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将直接改变我国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彻底改变石油能源的窘迫面貌,为辽宁鞍钢等重工业基地提供能源,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加快开发下辽河石油的意义重大。

3月5日,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下令从沈阳市调100辆汽车、沈阳军区调200辆汽车支援会战。

由胜利油田抽调部分职工组建辽河油建团。

由大港油田抽调测井队、放射性队、射孔队各一个。

地震队同招收的沈阳、鞍山、营口下乡知识青年共110人成立地球物理营。

从大港油田调入13个井队及机修等二线人员参加下辽河会战。

从营口调入80名卫生技术人员充实油田医疗卫生力量。

从大港油田调入54人与原供应服务队合并,成立三二二油田供应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一个油田的基本配置落实到位,各路大军从四面八方汇集下辽河,一场气势恢宏的石油大会战蓄势待发。

3月22日,兴4井、兴3井井场上红旗招展,辽河石油会战誓师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成立“三二二油田”并组成钻井队21个、作业队10个以及采油、油建和辅助生产队伍。会后,兴3井和兴4井同时开钻,辽河石油大会战正式开始。

自此,我国对下辽河地区的石油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1975年辽河石油勘探局成立,实现了年产1500万吨的产量,成为我国第三大油田和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拥有国际领先的水平井、测钻水平井、蒸汽吞吐稠油开采技术以及欢喜岭牌道路沥青等名优产品、12万职工的国有特大型优秀企业。

千里挺进下辽河

张衍伟

1966年春节后,在一次我国有关石油工业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时任石油部部长的康世恩同志得到消息,地质部在下辽河钻探的辽6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天然气喷出地面。他敏感地意识到一个规模可观的大油田将要出现,一场石油大会战又将全面展开。这是他继大庆油田发现后的又一次激动;立即同大庆油田取得了联系,进行了部署。

4月,大庆油田派出两名地质尖兵谭时勇、顾自明。他们来到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下辽河驻地田庄台收集资料。令他们激动的是地质部的同行在已经完钻的三口井中,两口打出油气,即将完钻的辽6井发生井喷,凭着找油人的本能他们立即以保密的方式向大庆领导作了汇报。5月,童晓光、谭时勇、吴铁生、陈玉根等12人组成的小分队奉命进入下辽河进一步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他们对地质部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整理,全面了解了地质部初步勘探成果并绘制了地质剖面图。10个月后,即1967年3月石油部决定,从大庆抽调3个钻井队、2个试油队、1个安装队、1个运输队、1个供应队以及部分地质、测井、机修、生活服务人员共计1000多人,正式组建大庆“六七三厂”。千里挺进下辽河,接替地质部,开始在下辽河地区进行全面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6月13日,32146钻井队施工的热1井正式开钻,象征着辽河钻探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自此,随着六七三厂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喜讯也一个接一个地传来:1968年1月,热河台地区的辽6井、辽12井喜获工业油气流,从而发现热河台油田。6月17日,32146钻井队在黄金带构造上钻探黄1井获工业油气流,从而发现黄金带油田;7月5日至9月10日,于1井获工业油气流,发现于楼油田;8月,在热3井钻探中钻达设计井深后没有发现油气显示,当时在地质队工作的张林生提出加深钻探新层位,进而发现油层,并获高产油气流,为以后勘探找到了新的目的层。1969年9月9日兴隆台地区兴1井用8毫米油嘴求产,日产原油152.4吨,又发现兴隆台油田。

六七三厂广大干部职工,怀着发展祖国石油工业强烈的使命感,发扬大庆创业精神,艰苦奋斗;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基本掌握了下辽河地区十几个构造带的地质情况。为进一步大规模实施辽河石油开发提供了极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勘探开发基础。他们的卓越功勋将永远载入辽河石油勘探开发的历史史册,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千里挺进下辽河

1967年5月,大庆六七三厂勘探队伍从大庆出发奔赴下辽河。

1968年6月20日,大庆六七三厂革命委员会成立。

辽河油田会战初期回忆

张化佑

初到“南大荒”

记得1970年春节刚过就听说,在辽河盆地发现了大油田,国务院决定,以大港油田职工为主,组织石油会战。当时,由于我家的一些特殊情况,组织上没有安排我参加会战。可我们搞石油的人,只要听说哪里有石油就热血沸腾。在老伴的支持下,我积极申请参战,并得到批准,终于搭上了去下辽河会战的头班车,到试采团担任副政委。虽然改了行,但也心满意足。

试采团团长王天儒,副团长秦玉仲,政委季生元,工程师辛一平、刘双全,地质师邱振馨、何玉龙,政工组组长陈连生。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在会战初期,把试采团各方面的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3月12日,季政委通知我:“辛一平已带了一个作业队先去辽河,到热5井试油,要抢在会战动员大会前,拿出成果,向大会报喜。”并让我准备好行李,15日出发打头站,任务是准备基地。15日下午,我们离开大港直奔天津火车站。上车后,不仅没有卧铺,连坐的地方也没有,一直站着过了山海关才有个坐的地方。车到沟帮子凌晨3时多。出站后一片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接待站在哪里,就朝着有灯火的楼房走去,走近了才知是面粉加工厂。我只好扛着行李满街找接待站,半夜路上无行人,没法打听,在镇内一直转到5时多,碰上了出来散步的人,才送我们到接待站。10时,我们又乘火车去盘山。当时,沟海铁路线才开始试运行,车速极慢,12时才到盘山。当时的火车站只是一个上下车的站点而已,想像中的盘山县城同现实的反差太大。这个“南大荒”里的县城,与其他县城相比,只能算是一个镇或乡,与70年代石油企业的一个家属基地的规模相差无几。整个县城只有几排砖瓦平房,一条窄窄的、路况很不好的马路穿越而过,其余的多是砂石路,甚至是土路,有的地方已开始翻浆,更加难行。直到下午5时左右才到达指挥中心——红村(即现在机械修造集团公司的驻地)。季政委找领导报到,我去找招待所。由于人上得急,又多,招待所内一律是临时搭起的双层大通铺,就这样也拥挤不堪。好不容易挤出一席之地,也只好和衣而眠了。第二天老季就返回大港,留下我找地点建基地。为了摸清情况,我接连几天在兴隆台、于楼、黄金带一带奔忙。原来看好的地点,都已被油建、供应、运输几个单位驻扎了。热河台一直未去,和先上的队伍也没有联系上,十分沮丧。3月22日,在兴4井旁参加了会战指挥部召开的会战动员大会,碰上了辛一平,得知他们试油成功,并在大会报了捷。同时,也接到通知,试采团就把点定在黄金带(即现在的兴油一矿)霍马铺附近。雇来十几名民工,在公路两侧盖了几栋草垫房,除食堂基本完工外,其余的草垫房都没有完工,有的只是一栋框架。26日,有人带着季政委的手函找到我,说大队人马约300多人将于28日到达。人生地不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完草垫房,是不可能的,经与已到的司机老朱商量,只好先领来几百张草垫子,其他的只有等大家来了再说。

28日一大早赶到沟帮子时,大队人马已到,正在休息,向王、季两位领导汇报后,他们虽然没有批评我办事不力,但我自己因没完成任务深感汗颜。

他们立即召开基层干部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当天赶到新驻地,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经简单介绍情况后,进行了动员,职工情绪很高,边讨论边计划,吃了一顿简单的饭就出发了。到达黄金带已是15时了,卸车后立即各自按计划行动。电工班接线接灯,管焊班接天然气和水管线,后勤组准备开伙,其余人员突击建房,上房顶、钉墙围、装门窗、安玻璃,一切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人多力量大,到19时左右就一切基本就绪。晚饭后,300多人挤在几栋房子里住宿,每人两个草垫子,一律打地铺。气通了,灯亮了;每栋房子全有铁炉子保温,专人轮流值班防火,保证安全。经过两天多的奔波,今天终于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起床,发现地铺都能移动,原来是表层冻土经过一夜的炉火加热,加上人的体温而化开了。“唉呀不得了,这盘锦是弹簧路,面包床,真是福气不小。”有人苦中作乐地开玩笑。

第二天领导班子在周围进行了全面考察,一致认为原定的地方发展余地太小,决定把基地定在公路东侧,在完成试采任务的同时,建设家园,从此拉开了试采战线大会战的序幕。

难忘的十一个昼夜

正当我们试采团轰轰烈烈铺摊子建设基地、开展试油试采时,发生了一件震动上下的大事。

记得那天是1970年4月16日,劳动收工之后,我好好地清洗了一番,换上了轻易不穿的惟一的一条毛料裤子(当时一个月的工资80多元,而这条裤子是花了60多元买的,只有重大日子才穿),从新疆带出来的八成新的马靴,准备好好放松一下。晚饭还未吃完,突然听到一声爆响,原以为是地震放炮。不久调度汇报,作业三队在热河台辽11井试油发生井喷。井喷就是命令,饭未吃完,来不及换工作服,我披上棉衣,和几名领导抓了一台车就赶往热河台。车过于楼就能听到天然气的呼啸声,车到郑家呼啸声已震耳欲聋。在去往作业三队的路上,采油一队的工人已自动组织起警戒线,怕发生火灾,不让车辆再前进。好不容易走到了事故现场,周围已无人,而我们几名领导也已走散。不久井口起火,火焰高过作业井架,这时各种队伍已从四面八方涌来。消防车、水泥车、水罐车都赶到现场,消防车立即开始灭火。这时,除了指挥部领导,运输、供应、水电、油建等各单位也都由领导带队,率领一批骨干参加抢险。当时火势很旺,一时压不下去,指挥部立即成立了以曹进奎指挥长为首的临时抢险指挥部。这次井喷是我们试采团的事故,我们几名领导也成立了临时指挥小组,并分了工。王天儒是组长,在现场指挥。季生元返回基地,一是保证抢险所必需的人员、器材、设备的及时供应补充,二是抢险队伍的生活供应,三是继续组织基地的队伍进行建设和日常生活、工作。秦玉仲、辛一平业务比较熟练,人员也熟悉,负责组织抢险,提出各种技术措施。我协助团长工作,并与秦玉仲、辛一平联系,交流情况,传递信息。

由于井口火势太强,温度很高,抢险人员无法靠近井口作业。而井喷前当班工人错装的闸门和一些零配件不卸掉,就无法装上正式采油树,就不能压井。十几部消防车经过几天的努力,采取多种措施,终于把火压灭。抢装开始了,由于一个尺寸不对的钢垫圈卡在井口上,经过井口高温燃烧已经变形,采取多种办法也拿不出来。作业三队组成的抢险队,几次抢装抢卸均未成功,先后有10多人次天然气中毒昏倒在井口。调来原在黄5井抢险有经验的作业二队替下作业三队,让他们休整一下。作业二队干了一天多也没有解决问题。经过采取多种措施,搏斗了11个昼夜,由作业三队的职工轮番抢上,终于装上了井口设备,接上了水泥车的管线,将井喷压了下去。这11个昼夜里,指挥部领导指定我在井口盯井,向作业队伍传达领导指示,定时向抢险指挥部汇报各种措施执行情况,反映群众意见,协助搞好现场指挥。井口响声震耳欲聋,所有的人必须用棉球堵塞双耳,根本无法交谈,只有打手势,看嘴形猜测,或靠黑板书写。为了详细了解井口情况,就尽可能站得离井口近些,好看得清楚些。

我的鸭舌帽被气流带飞了,眼镜也吹飞了,好不容易才在原油中摸出来。全身衣服从里到外都被原油浸透了,我的毛料衣裤算是彻底报废了,而舍不得穿的皮靴,也因在油泥中来回走动而把底拔掉了。11个昼夜没有吃上一顿热饭,餐餐顿顿都是干饼、面包、点心、咸菜。11个昼夜没有好好睡一觉,只是困极了时,找个同志代替值一个班儿,忙里偷闲,随便找个地方眯一会儿。井喷制住后,我和秦玉仲、辛一平3个人,找了一个远离井场避风的地方,一个多小时内抽了两盒“恒大”,算是美美地过足了烟瘾,补了这11天无法抽烟的遗憾。

这次由于当班工人马虎大意,不按操作规程办事造成的事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也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前车之鉴。

在采油实践中学会采油

试采团到辽河盆地会战,虽初战出现了辽11井井喷的重大事故,但从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看到了盆地油气资源是丰富的,在接受教训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会战必胜的信心。

当时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一心扑在工作上。后来,试采团又陆续补充了一大批新人。队伍扩大了,各项工作展开了,当年6月就开始向鞍钢输气,当年即试采了3万多吨原油。1971年试采原油30多万吨,天然气3亿多立方米。1972年生产原油50.5万吨,供气7亿多立方米。这时,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兴隆台也分别有一部分井站投产。1972年5月1日,于楼油库及装车站投产,并发出了第一列外运的原油车。

为适应油田发展的需要,原试采团分成了井下作业指挥部和采油指挥部两部分。1972年10月4日,兴隆台采油厂正式成立,由黄金带搬迁到兴隆台地区陈家村附近,梁连增任书记兼指挥,我任副书记兼副指挥,辛一平、张有志、陈仁万(这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实干家,会战初期在采油工作中有许多建树,可惜英年早逝,于1976年不到40岁就因不治之症去逝)任副指挥。我们又一次面临重建矿区和完成任务同时并进的局面。

1973年是兴隆台采油厂特别繁忙的一年,共建成投产了100多口井,形成了1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特别可喜的是兴411井试采日产达1178吨以上后,向西南马圈子方向发展,又在马20井试采达日产2010吨,并陆续在一些断块打出了百吨以上的井。

我们的职工队伍基本是新手。当时采油队已发展到8个,每个队都有100多人。最早来的100多名老采油工有些当了队干部,有些转岗干了别的工作,每个队已没有几名老工人了。队长、指导员基本上都是新人。梁连增于1973年初退居二线,组织上决定李登俊任书记,我改任厂长。我是学钻井的,对采油是一知半解,领导这样一个百万吨产量的大厂毫无经验,加上队伍新,技术骨干少,感到压力很大。但当时我正当壮年,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既然组织信任,就在采油实践中学采油,学管理,带着大家闯。

由于投产的新井新站多,很多徒工来不及培训就上岗,基本上是老徒工带新徒工,因此,掉刮蜡片、水套炉爆炸成了家常便饭。这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厂领导和技术干部成了处理各种事故的“救火队”,经常受到局里的批评。我们常在事故后召开现场会,查找原因。同时,各采油队也规定了职工再累每天也要学一个小时的技术理论。到1975年初,这种情况终于有所改观。

我们厂领导和技术干部也是在生产中学习生产技术,学习生产管理。兴411井日产超过千吨,怎样才能安全投产?这个地区暂时只有这一口井,周围还有多少高产井,集输站建多大规模?这都是一个未知数。而生产任务压得很紧,厂部主要技术骨干研究决定先建临时管线直达兴一联临时投产。前两年几十吨、上百吨的产量,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现有的设备是适应的。产量上升、井口压力也较高的情况下,这些设备还能不能适用?无论是新疆来的、大庆来的还是大港来的同志,都没有这个经验。面对这样重大的生产实践课题,我们满足于过去的实践经验,而缺乏科学态度,事先既未作理论计算,实施时又未采取逐步提高输油量的措施,只是在兴一联储油大罐附近采取并联建4个高压分离器,以达降压、计量的目的,然后,原油直接进罐。由于不尊重科学,运行的结果,分离器震动严重,几乎跳了起来,20多米长的出油软管来回耍弄,安全阀啸声震耳,几乎发生爆炸。当时在现场操作的都是厂机关的技术骨干。幸亏参与操作的老师傅郗文斗及时打开了卸压阀,及时关井,才避免了一场严重事故。事后想起来真是令人后怕,一旦发生爆炸,在场的几十名领导和技术骨干将无一幸免,爆炸将引起联合站火灾,将造成兴隆台地区全面停电,其后果不堪设想。这次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科学,蛮干是行不通的,必须按规律、按程序办事,决不能怕麻烦、图省事。马20井虽产量比411井高一倍,但由于接受了411井投产的教训,在验收工程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坚持进行了整改,虽推迟了几天投产时间,但却安全顺利。

陈旧的记忆

李希斌

70年代初,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肆虐,尚在新疆采油站上忙碌的我,接到去辽河油田参加会战的调令。独自一人来到位于渤海之滨、辽河之畔的这片土地,与戈壁滩荒凉萧瑟截然不同,我们落脚的地方,是一望无际如波浪般随风波动的芦苇荡,远远的有星星点点的房屋形成的小村落在如镜如画般水田间坐落。这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带,无数辽河油田人就是从这个如梦般美丽的地方走出去,开创辽河油田的一个个新天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带。

由于地处湿地,低洼处水气较重十分潮湿,我们会战人员在一处较高的坝顶搭建了帐篷,解决了居住的问题,吃水就直接在地面挖个坑,水就会渗出,至于卫生就无法保证了,好在那年头水污染少,喝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国家对油田会战人员的粮食供应已经能够保障,可以吃饱饭了。当地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螃蟹和鱼虾丰富。在水沟边上刨一个坑,放一个水缸,缸口和地面一平,晚上再一边打着手电照,一会功夫可以收一缸螃蟹;中午休息时下河摸鱼,由于鱼多,有时候脚底下都可以踩到鱼,不用特别的工具,一会就能摸到一水桶。我们就用这些鱼虾蟹来改善生活,与新疆的生活条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抵达辽河的当夜,站在帐篷外,我看到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和钻井架上的点点灯光连成一片,钻机的轰鸣声与田地里的蛙鸣声连成一片,想起了辛弃疾的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股乡愁悄悄的涌上心头,但我坚信家乡父老也会为我骄傲。

黄5井是我来到辽河管理的第一口井,这是一口产量丰富的气井,当时油田外供天然气的任务繁重,保证这口气井的稳产、增产是我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由于有新疆油田采油工作的十年经验,我很快掌握了这口井的生产规律,从容应对出油、结腊、出水等问题,并且针对气井冬季易冻堵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套管返气加热的办法,经技术专家论证改进,推广实施。黄5井距离基地较远,井场上只有一个转身都困难的水泥房,这种水泥房后来被改造成厕所或工具间,在今天现代化的采油站上已经寻觅不到它的踪迹了。为了摸清气井各项数据,我坚持吃住在井上,比起家乡的饥饿、比起新疆的地窖,能够吃上饭、能够有地方遮风避雨,我已经很满足了。

油田开发初期,由于设备不足,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工作靠大批人力来完成,几乎天天要参加会战。那时候不分工种不分彼此,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钻井时固井工序需要及时运送大量水泥,没有汽车以及道路泥泞,于是几百个会战人员从各个采油站集中到井场搬运水泥,密密麻麻的人群,川流不息,场面壮观。每个人都一脸的灰一脸的汗却也是一脸的坚毅,身材瘦小的我扛着百斤的水泥十分吃力,经过水坑、芦苇荡常常是跌跌撞撞、步履艰辛的送到目的地,有一次,鞋子陷在泥里,光着脚咬着牙扛着水泥继续前进。这样的会战岁月磨练着我年轻的生命,艰苦的创业路在我脚下延伸。

1972年,黄金代西部的兴隆台油田兴1井试油获得工业油气流,于是辽河油田在黄金带会战后又开始了兴隆台油田会战,由于我在新疆工作期间被评为油田油井分析能手,辽河油田黄金带会战期间工作积极勤奋,我被调到兴隆台油田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工作地点在兴隆台的一片芦苇和稻田地中临时建的几间砖瓦房里,而那里就是今天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繁华如都市的兴隆台采油厂厂部和兴油住宅小区的所在地,沧海桑田变化万千,令人感慨唏嘘。就在这几间砖瓦房里,我们8个人组建了地质队,管理兴隆台油田的地质工作,这里留下辽河第一批地质人的足迹和汗水。面对新的工作,我知道机遇与挑战并存,完成党交给我的新任务,这是我的责任。我借来厚厚的石油地质开发技术书籍,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挑灯夜战,不断补充丰富我的地质基础知识。我发挥在新疆油田锻炼出来的本领,熟记油田油层和油井数据,利用一切机会到油井现场摸索调查生产情况,没有汽车,我就骑着自行车去,无论是烈日炎炎、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都有我摇摇摆摆前行的身影,心中那份奉献石油的责任感让我坚强、让我前行。由于对油田情况的熟知,我被称为油田活地图,一些领导,如张林生、施少荃、马玉龙在参加其他油田的技术研讨会或上北京石油部汇报时都带我同行,我能够及时提供油田的相关技术数据并且整理研讨和汇报的资料,同时我也学到了新的油田开发技术和开发思路。有一次在向曹进奎局长汇报断块有无的特点时,曹局长指出我分析中的缺陷,在补充资料后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在这些技术专家的帮助下,我的地质研究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对油田断块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不断开拓技术新领域,撰写了包括断块油田的油井管理技术、挖掘油田潜力技术等相关论文。

40年光阴流转,斗转星移,戈壁滩风沙里的油井、休息时垫在身下的羊皮、阴冷的地窖似乎依然清晰可见,芦苇荡里坝顶上四处漏风的帐篷,那辆跟随我多年,在风霜雨雪中摔打的老自行车,仿佛还在眼前。前些日子,我曾经战斗过的新疆克拉玛依某采油厂,给我打来电话,请我把当年油田开发会战的事迹写给他们,准备和众多创业者的事迹一起汇编成书用来纪念采油厂的成立。在后来寄给我的纪念丛书里,一幅幅现代的克拉玛依油田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那些只有黑白单调颜色的苦难岁月也已经留在了用于纪念历史的电影里和我们这些已然暮年的老人陈旧的记忆中。祝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祝愿我们的油田更加昌盛。

往事重温

史克林口述 侯玉国整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来盘锦至今,一晃半个世纪的时光过去了,现已是近八旬的老人。在这些年里我工作、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和见证了盘锦频繁的行政体制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昔日人称东北“南大荒”的城乡面貌所发生的日新日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就改革开放前经历的往事重温如下:

五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浮想联翩。1958年4月8日,我们这部分将转业到盘锦和大部分将到“北大荒”密山垦区的洛阳装甲兵坦克预校的战友们,同乘一趟直快列车从洛阳车站出发前往东北。经过一夜的长途行程,于第二天上午到达辽宁沟帮子火车站。我们这部分人按预定安排下车后,等在站台出站口附近,由盘锦农垦局派来接站的一辆卡车把我们接上车,从沟帮子向南行。一路上,沿途看到了稀稀落落的一些村屯和光秃秃的早春田野;没见有多少树木,村落的农舍看似都是土坯房,汽车途经盘山县城时也没看到一处楼房。这同关内外的沿途各地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反差,啊?这就是盘锦吗?两个小时后,汽车直接把我们送到了荣兴农场——转业后的落脚地。随后不久又陆续有数千名陆军、海军部队的干部转业到盘锦。

这些转业军人到达农场后,都没有安排正式工作,主要从事各农场稻田地基本建设劳动。我和几个战友因带有家属,荣兴农场安排不下,经联系就住在了离劳动场地不太远的田庄台镇附近的大碾房村一家农户。每天上工要步行穿过沟营公路(现在的向海大道),到西侧的地里干活,修整稻田的上下水线,这样干了两个多月,农垦局又调动集中所有转业军人参加了荣兴水库的建设——修筑围库堤坝。当时所使用的就是锹镐、土筐、扁担、推土车等原始工具。大家挖土装筐装车,抬的抬、挑的挑、推的推,把土运上坝基,然后人工平整夯实,可想而知,修库的艰难程度。我们这些大部分在部队从事脑力劳动的军人,干这重体力劳动,不少人手都磨起了血泡,肩膀也压肿了。虽然有些艰苦劳累,但军人的性格激励大家没有一个人退却、懈怠,都坚持奋战在水库工地上。我这个身体比较瘦小的人有生以来也在建库劳动中,学会了推独轮车的本领。人们都从心里感到能亲身参加垦区的农业建设劳动,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初到盘锦所经历的历史一页。

几个月后,我和另外一名战友,从荣兴农场被调往当时盘山县工业局工作,局所下属工业也就是盘山铁工厂、木器厂、白铁加工厂、细菌肥料厂和田庄台造纸厂、服装鞋帽厂等十多家小型工厂;五个多月后我又被调到盘山县报社参与从事盘锦这块地方社会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当年下放在盘锦的转业干部,除留在盘山、大洼工作的人之外,大部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都陆续被分配到近至锦州、葫芦岛,远至南方的绵阳、马鞍山等地,参加那里的社会主义建设。

与宋任穷夫人同堂听课

大约是1970年初春,我在盘锦地区工代会工作期间,一次被地区革委会抽调参加下乡工作组,进行宣讲中央下发的一份重要文件(因时间久远记不太清内容了)。

我们这个组被派往大洼县高家农场。到达后当天上午与农场革委会共同组织了一堂由场部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听取中央文件的宣讲会。有一位老太太也被通知到会参加了听课。她中等个儿、头发灰白、面态慈祥稳重,一看就是位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干部。有人对我说:她就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的夫人。会场上她坐在前排离我不远的地方静静的听着,一直到结束。她怎么会到盘锦呢?“文化大革命”中,据资料记载,当年刘少奇、邓小平等许多被“四人帮”打倒的中央领导人都曾被押送下放到离北京很远的地方的农村或工厂监督劳动;宋任穷被“四人帮”及其爪牙送往盘锦的农场参加劳动和接受造反派批判。听说在“文革”的高潮时期,他曾在平安农场的批判会上被挂牌站着遭受过被蒙蔽的一些人的多次轮番批斗,不过他都坚强的挺住了。“文革”后期监控有所放松,他被地方政府安排到了环境条件较好的田庄台镇附近高农农场一处果园的房子里居住,从事自选劳动或休闲。不过仍没有太多自由,不能随便离开农场。夫妻二人就这样在这儿过着平静俭朴的生活,直到调回北京任职。工作组住地离他住的那座平房不远。有一天早晨,我还看到他在房子附近的一条小路上挺着腰板背着手来回蹓跶锻炼身体呢。

辽油财贸处

70年代初,辽河油田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总部也迁到了兴隆台。当时,盘锦同全国各地一样仍处于计划经济年代。为了支援油田开发建设,在省政府的指示、支持下,经由当地油地双方协商,于1975年春天,从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大批干部职工,同时还招收一些工人,在总部地带成立了以孙一、计德顺、徐连标等为首组成的辽河油田财贸处。下设有商、粮、供、邮、财税、银行等职能服务机构和各自的基层单位,主要任务是为油田服务提供后勤保障。

1978年1月,我也从地方的物资部门调入财贸处所属的油田供销社。在工作中看到这时的供销社已建有食品公司(提供肉类等副食品)、土杂公司(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及下属的商店;商业、粮食、邮政、财税、银行等各单位亦都在兴隆台、于楼、红村、曙光、新生、渤海、欢喜岭等地凡有油田职工及家属工作生活的地方均分设有自己的基层服务网点,粮食局还建有辽河和曙光粮库负责收储加工粮食。很短时间之内,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整套门类比较齐全的近距离跟踪服务体系。在财贸处的统一领导下,一千多名财贸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全力以赴奋战在为油田服务的工作中。商业、供销系统的职工们,走南闯北、东奔西走,在物资比较紧缺的年代,千方百计积极组织货源,不断购进大批肉、菜、蛋等食品或日用杂品;粮食部门的职工努力保障粮食供应;在辽油财贸处存在的近十年中,大家都付出心血汗水,兢兢业业满腔热情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满足需要,为油田初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留在我心中美好的记忆

杨东芬口述 邵红岩整理

1972年,我踌躇满志地从我的出生地——美丽的南方安徽一座小镇,来到了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刚刚起步开发建设中的辽河油田。分配到兴隆台采油厂隶属的兴一联合站成为一名集输工人。

集输岗位,看似简单却并非容易。参加工作上岗后,我跟着师傅目不转睛认记学,回到宿舍伏案疾书努力学,记下了2万多字的学习笔记。会战初期的辽河油田,技术工人匮乏,生产骨干急缺,我那种刻苦钻研业务技术,风风火火干工作的热情使我很快掌握了计量、泵工、脱水、锅炉、污水处理等集输工应知应会的10个岗位的专业技术。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便能单独顶岗。一年后便成为队里的技术骨干,不仅带了几个徒工,还负责全班工作。

我们联合站是甲级要害部门,治安和安全环保至关重要。我们要把每个转油站输进我们集输站的油,经过脱水进污水处理站,再将脱出的合格水送往注水站后注入油井;而将经过脱水的含水量低于3%的合格、纯净原油输入储存油罐;经过加热后用输油泵压进输油管道或用油罐车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整个工作过程,我们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规范我们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用大庆人“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的严谨工作作风严格要求,为刚刚起步的辽河石油会战发挥着我们的光和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由于我工作出色,不久调任兴隆台采油厂团委办公室工作。

会战初期,我们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随时参加大、小会战和义务劳动等,1975年8月,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洪灾袭击盘锦大地。盘锦的古城子堤坝危在旦夕。灾情就是命令!我们兴隆台采油厂接到上级通知后,厂领导立即召开了抗洪抢险誓师大会,调集职工急奔古城子大坝抗洪。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积极要求参战。当时我正患严重感冒发烧高达到39.8℃,浑身无力,脸色通红,厂组干科科长刘垒昌和团委书记马洪盛等领导以及其他同志们都执意不让我去,几次把工具从我肩头和手中夺下,后来在我强烈的要求下他们勉强同意我去参战了。

到坝上一看,情况非常紧急,水位迅速上涨,在大洪水的冲泡下,兴隆台采油厂甚至整个油田随时都有遭遇洪水袭击的可能。洪水就是命令,事不宜迟,我立即随着抗洪抢险的队伍取土抬筐投入到加固堤坝的奋战中。三天三夜的时间,我们共堵住了六次大洪峰的袭击和无数次小洪峰的冲袭。我一边和大家抬筐堵坝抢险、忘我地劳动,一边和厂宣传科的程生明利用短暂的间歇时间编写宣传报道稿件,鼓舞大家士气,为艰辛的抗洪抢险工作起了推动作用。连续作战三天三夜,大家吃住在大坝上,最后终于战胜了洪灾,保住了堤坝,保护了油井,保护了国家财产。

1975年2月4日晚七点半左右,辽宁海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6级大地震。当时,我带领集输二队三八班副班长王淑华、锅炉工许美花、脱水工高权、泵工刘景霞、计量工吕秀云等12名同志正值四点班,海城大地震波及到我们正在值班的兴一联合站。正当我巡检回来,走到值班室门外,突然地面发出土层断裂的咔咔响声,紧接着大地剧烈摇摆,使我站立不稳几乎摔倒。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地震,赶忙挣扎着推开值班室的门,看到原摆在桌子上的饭盒和挂在墙上的记录本散落一地。我头脑立即闪过一个警觉:必须尽快切断电源。否则,一旦地震引起油气泄露,极有可能与因为电源产生的火花相撞发生特大火灾,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在这危急关头,我果断对向全体值班人员大喊道:“大家不要慌,人在油站在!”紧接着我不顾一切地冲向配电间,冲到配电柜前,双手握住拳头那么大的总电闸把柄,使出全身力气拼命往下拉。当时余震不断,电闸火花四溅,地面强烈晃动,让人站立不稳,尽管我使出全身力量拉电闸,却由于地面晃动的惯力摇摆,接连拉几次才艰难地把电闸拉了下来。由于用力过猛,我被重重摔在地上,同时感觉到双手剧烈摩擦过后的疼痛。这时候整个站内一片漆黑、一片宁静。我把全班集中起来清点人数一个不少。然后和大家一起冒着余震的危险摸索着关闭了管线流程阀门、油气阀门和电脱水阀门。接着又对每个岗位进行检查,我还带着副班长摸黑爬上半卧式3000方油气储罐检查原油液面。当时强烈的气浪混着油沫从量油孔喷出,呛得我喘气困难,眼睛难睁,我仍全然不顾地拎着量油尺和铅锤冲了过去,认真测量控制液面,防止油气罐冒顶,罐场浓度到达爆炸极限引起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事后厂队领导来到联合站,看到尽管余震不断,我们“三八”女子班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还在认真地工作,经受住了大地震生与死的考验。对我们表现出的石油工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在危难时刻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一生中我为那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感到无比自豪而至今难忘。同时我们“三八”女子班集体和我个人均受到了兴隆台采油厂及辽河石油勘探局通报嘉奖,并将我们的事迹刊登在了当年《辽河石油报》的显著位置。这对我一名刚入党的新党员来说也是一次临危火线的考验和历练。

自从1972年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先后三次调机关、三次下基层,直到1995年10月调任新组建的辽河油田教育培训部任工会主席。2001年担任该单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至今。几十年来,无论转岗还是提任领导,我始终保持着当工人时那种朴实、热诚、干练的工作作风,始终把在集输工岗位上的工作标准贯穿在我整个工作中。始终那么认真,那么执着,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同志们的眼里,我永远是一个没有架子的普通人。

从事教育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也是一个极大的转折。我认真地审视自己,如果平平地不思进取也无可厚非,而我没有那样去做,并为自己设计了新的目标,走上了新的人生轨迹。在从事教育管理这个新的岗位上,我舍小家、顾大家和班子成员一道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动。

由于机构改革,2005年1月1曰教育系统重组改制与辽河油田分开分离后,部分教职员工心有顾虑。针对这种苗头,在基础教育部主要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引导下,我和我们班子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紧紧围绕着“如何教书育好人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这个宗旨”,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有针对性的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诸如像偏远人稀的小学校,我们不仅与他们商讨提高教学水平,还想方设法解决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同时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教职员工,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

王素英是原石化小学的教师,现已经退休了十几年了,原在营口一所学校教学期间,被评为营口市劳动模范。后来随矿调入辽河油田学校任教。退休后享受劳模退休待遇一事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为这事,王老师多次找到我们基础教育部门请求帮助解决。我想群众利益无小事,尽管她已离开工作岗位,我们更要多一份关心和帮助。我认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到具体情况后,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并与相关部门反复磋商和协调,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后终于解决了王老师劳模退休待遇这桩心头大事,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在女子采油队蹲点的日日夜夜

杨东芬口述 邵红岩整理

1976年下半年,(那时我正在油气管理处老首站任教导员)组织上把我送到辽河油田党校(当时油田“五七”干校)学习深造。在党校学习的半年时间里,除了要求我们要学习书本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外,还要求我们学员要理论联系实际,下到基层一线单位搞调查研究。期间有三个月的时间,我是在女子采油队度过的。当时由党校的刘永祯校长带队,我和另外一位同志一行三人下到兴隆台采油厂女子采油队蹲点搞调研,并要求我们下去之后要和她们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工作。

记得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我们三人来到女子采油队后,一边参与她们的学习工作和各项活动,还深入到采油井站,和她们一起交接班、巡井、查岗、采油、清蜡、量油测气、打扫卫生跟班倒。天寒地冻,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回到队上还要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她们的宿舍食堂,深入到她们当中和她们促膝谈心、座谈,了解她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当时我们三人还分了工,我负责了解二十五站、十站、十三站的情况。二十五站是一个离队部较远的井站,当时的站长是由女子采油队号称“假小子”的铁姑娘王丽祥担任的,她后来还担任了女子采油队的副队长。

在那段时间里,我时常坐着二十五站站长王丽祥以及不满17岁的十站小班长徐莉的毛驴车,白天、黑夜地和她们一起巡井、查岗、跑水套炉,有的地方只能徒步走着去巡查,一走就是十多里路。当时采油工有一套顺口溜,就是每天“量油、测气、清蜡、扫地”,这是对采油工的真实写照。姑娘们在工作中的那种大庆人“三老四严”认真负责的精神,那是真叫一丝不苟。站长王丽祥在巡检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就连检查值班记录也一行不拉。我们在采油队不光和她们跑井巡查,还帮助二十五站总结了她们的井站管理好的做法在厂干部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调研,在我们离开女子采油队之前,由刘永祯校长执笔形成了一份较有价值的长篇调研报告,上报到勘探局。

一天夜里零点,我跟班倒下了四点班,回到宿舍刚躺下,就听到有人敲门喊金指导员,说十站有一口井刮蜡片掉了(井站掉刮蜡片属事故)。当时任副指导员的湖南妹子,女子采油队姑娘们昵称小指导员的金晓玲,一听说掉刮蜡片了,穿上道道服棉衣,戴上狗皮帽子,肩上挎着手电筒拔腿就走。我似醒非醒闻声也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棉衣,不顾疲劳,就随同小指导员冒着深夜刺骨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赶到现场进行事故处理。我和晓玲到了站上一看,几个采油姑娘正在抹眼泪,艰难地打捞着刮蜡片,吓得谁也不敢出声,生怕指导员批评她们。站上又无光亮,能见度极差,金晓玲只好用身上挎着的手电筒借着微弱光亮带领大家冒着严寒打捞刮蜡片。直到天快亮了,在几个男顾问的配合下,才将刮蜡片打捞上来,这时大家伙才算松了一口气。处理完事故后,几个姑娘顶着寒风、饿着肚子,还抬着一根回收的废旧油管,拖着疲惫的步履往回走,当时的情景真叫人心疼。我执意要帮着她们抬,晓玲和王蓓硬是不让,我只好在旁边抢着给她们当帮手,生怕压坏了几个还不满二十岁的采油姑娘。

女子采油队的干部职工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人拉肩扛不分昼夜工作在采油井站上的情况是常有的。她们冒严寒、战酷暑为稳产高产洒下的汗水无法计量,她们所付出的辛劳可歌可泣。女子采油队的领导班子在队长刘晓莉、指导员陈静荣的带领下,真可以说是敢打硬拼的优秀班子。在当时的艰苦条件和工作环境下,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是无私无畏拼搏出来的过硬的班子,以队长、指导员为首的队领导干部真是我党的好干部。她们吃苦在前、受累在先、以身作则,带出一支敢打硬拼,能够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的好队伍,铸就了女子采油队铁姑娘队的特有的精神风范,充分体现了女子采油队干部职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操,也给后来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女子采油队蹲点调研的三个多月里,她们那种忘我拼搏、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激励和影响了我的一生。

由此,我也和她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的亲如姐妹般的友情。在以后的岁月里,我虽不是女子采油队的在编队员,但我以成为她们女子采油队的一名编外(加盟)队员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也时常参加她们的大小聚会。时至今日,回忆起那段不寻常的经历,使我感慨万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与她们一起工作、学习、生活,一起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里,使我一生都难以忘怀,也为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还记得1976年入住女子采油队时,就住在队长刘晓莉的床铺上(当时晓莉大姐因在十三站处理生产事故时,劳累过度造成了流产,回京休息),等晓莉队长康复归队后,我就只好和金晓玲以及其他几位倒夜班的队干部轮流打伙住在一起。就连当时任指导员的陈静荣大姐的夫婿来队探亲也无住处,只好在队部临时搭个床铺(乒乓球台)过夜。副队长王玲的对象来队也只好吃完中饭就返回单位。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女子采油队的干部、职工无怨无悔,她们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就连搞对象的时间和地方都没有,当时的情景就是这样的。

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岁月里,女子采油队的姑娘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着她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石油事业,为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作出了令人瞩目、功不可没的贡献,也为辽河油田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她们青春的绚丽色彩。难忘在女子采油队的日日夜夜,难忘我所亲历和见证的一切。

在女子采油队蹲点的日日夜夜

同类推荐
  •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的故事,是中国版的“拯救大兵”,惊天地,泣鬼神,铁骨峥峥,豪气干云。历史上,耿恭以弱敌强,二千兵力,面对十万匈奴,矢志不渝,运筹帷幄,坚守疏勒达数百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传奇,其事迹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激昂万分地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东汉名将耿恭坚守疏勒。这部小说与众不同,它既不是描写一个完整的历史朝代,也不是以某个英雄人物的一生跨度去刻画,而仅仅从某个历史事迹的角度,去展现一个民族英雄的气概,展现一个朝代的血性与辉煌。
  • 泰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泰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泰国这个文明古国自古至今的历史,即自史前时期、前素可泰王朝时期、素可泰王朝时期、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吞武里王朝时期至曼谷王朝的历史,以及自拉玛五世以来泰国融入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霸王春秋5:破局入杀越勾践

    春秋第五霸,越王勾践。没有人愿意被消灭,这是一场很残酷的较量。作为大禹的子孙,在即将亡国之际,忍辱负重,屈膝投降。时刻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做局者设局围杀,入局者破局反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局中。谁是别人的工具?谁是别人的棋子?蒙在鼓里,到死不明真相! 弱小的越国究竟凭着什么苟活了下来?凭什么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又凭什么横行江淮,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越国果真那么弱吗? 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揭示“做局”的秘密。
  • 医国高手

    医国高手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一个中医大学的高材生方致中穿越到清初明末,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国破家灭,强敌环伺,百废待兴,为免被诛的历史命运,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艰难之路……。
  • 慈烺攻略

    慈烺攻略

    是谁说主角是太子的历史文都不好看?大明最后一位太子朱慈烺不服,非要逆袭给你们看!
热门推荐
  • 襄阳战记

    襄阳战记

    南宋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率大军进攻襄阳,一时起中原江湖中人奋起抵抗,在一场腥风血雨中拯救即将灭亡的南宋王朝。
  • 天才篮球之路

    天才篮球之路

    因身高不能继续篮球梦的郑天鸿得到了超级天才篮球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他获得詹姆斯的身体、韦德的突破、杜兰特的中投、库里的三分……篮球史上所有天才的天赋都能被他融为一体!从高中联赛到NBA,再到奥运会,他所向无敌,华夏篮球,因他而崛起!篮球,不只是梦想,还是信仰!
  • 君家有女寤寐求之

    君家有女寤寐求之

    一场关于江山与爱情的游戏。以身为棋,谁能主宰沉浮?执子为谋,落子无悔。他说以皇后之位为聘,她不屑一顾;他说相思入骨为何不知,她冷颜以对;他说这世上有你愿意一闯,她微微一笑:哪怕上穷碧落下黄泉?她只愿这一世家人安康福寿,手刃仇敌,和所爱之人相守一生。关于这一场繁华惊世的冒险之旅,准备好和我一起了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另外文文是架空的~欢迎评论留言来撩么么哒~
  • 娇妻难宠之总裁的大牌妻

    娇妻难宠之总裁的大牌妻

    如果每次的漫天大雨不是个意外,如人的心情一样。盛今今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那么,遇见是什么东西,总是使人在失败中进步。樱黑藤,男,海外樱花集团的总裁,富可敌国的背景,有一个美丽妖娆的未婚妻——凌魅惑。她是人人眼中灰暗色的灰姑娘,而他养尊处优。遇见,是个美妙的话题,本来,她是一名小小的银行职员,在阔博天地银行上班,有自己的压力——为了还房贷与完成自己的梦想。可是,生活总是多崎岖的,父亲欠了高利贷十万块。在富人眼中,这是杯水车薪而已,但是,她却透不过气来。于是,命运反转,差点暴露她的武功,她的个性,她的一切,包括她记忆中的那个男人——但是,为什么是暴露呢?她的一切,是那么在清晰,在男人的眼中——盛今今,我想成为你的所有。——樱黑藤。多么想对记忆中的律染说一句:那一年,樱花不再盛开了!四叶草戒指带给我的记忆!爱情,是个恒远的话题。浪漫,也从这一年开始持续——灰姑娘与都市富人的故事也正在拉开序幕——
  •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为霖禅师云山法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税苑花香

    税苑花香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的热潮中,在全市人民广泛学习“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热潮中,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税苑花香》一书,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 豪门旧宠:总裁的隐爱前妻

    豪门旧宠:总裁的隐爱前妻

    他们相爱了三年,结果她摇身一变嫁入豪门,嫁了他杀父弑母的仇人。陆励成用尽一切办法去折磨宋雨橙,说起来是为了报复,事实上,只是发了疯地想要在她心里留一点位置。殊不知,从一开始,她就已经把他放在了心脏最深处的地方。爱情里,最大的过错是什么,是错过……
  •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三)

    美国枪之谜(长篇连载三)

    著名西部影片名宿巴克·霍恩计划重归银幕,不想在椭圆形大竞技场表演马上特技时,被一枪击毙。纽约市警察局全体出动,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搜查,但毫无结果。一个月后,在相同的地点,在相同的场景中,死神再次故技重施,复制了又一场凶杀。两起命案件相同,却又迷雾重重:警察在两万观众的睽睽之下,竟然找不到凶器,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动机。
  • 今夜在无限剧场

    今夜在无限剧场

    当有一天纸片人不再是纸片人,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来到眼前……
  • 女尊之妻主是杀手

    女尊之妻主是杀手

    前世是S级别的杀手,却惨遭心爱之人亲手推下山崖,她发誓若是有下辈子,绝对不会相信男人和动情了。结果好死不死的重生到了女尊国,加上奇葩的系统,她能在女尊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