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500000060

第60章 兵权(7)

译文

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首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再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怎么能说明这个道理呢?梁州反贼王国围困陈仓,汉朝皇帝命令皇甫嵩、董卓各自率领两万人马前去攻打王国。董卓打算迅速奔赴陈仓,皇甫嵩不听从他的意见。董卓说:“智谋的人是不会等待有利的时机出现再行动的,勇敢的人不会行动犹豫不决。迅速作战就可以攻破全城,不迅速救援就会使城池被灭。或者保全或者灭亡,城池的形势,就在此刻的决定了。”皇甫嵩说:“不是这样的。百战百胜,不如不作战就使敌军屈服。因此,先创造不被敌军打败的条件,然后再寻找打败敌军的机会。不可能被敌军打败的控制权在我们手里,而我军是否能够打败敌军的可能性在对方身上。对方固守是因为兵力不足,我们进攻是因为军队士兵充足。有充足的兵力可以进攻敌军,就如同从九天而下,让敌军猝不及防。兵力不足时,就像隐入九地之下那样,让敌军摸不清我们的虚实,使他们不敢轻易向我们发动进攻。现在陈仓虽然是个小城,但城池防守坚固,防御的军事器械都很齐备,并且兵力还很充足,并不是要隐入九地之下的情况;王国的兵力虽然充足,但是攻打我不一定需要救助的城池,那么说明王国军队也没有了从九天而下的威力。不具有从九天而下的威力,就发动进攻,那么进攻者必然遭到失败;虽然弱小但还没有到要隐入九地之下的程度,就很难拔下。王国现在已经陷入了受害的境地,而陈仓可以保全而不被拔下。我可以不必劳烦兵将,就可以取得全胜。那为什么还要去救援呢?”于是皇甫嵩拒绝了董卓的建议。王国攻围陈仓,从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共80多天,城池防守坚固,最终不能攻下。贼军疲惫不堪,果然自行离去。这时皇甫嵩率兵追击王国,董卓说:“不可以,兵法中说穷寇不可以逼迫得太紧,不要追击归还的军队。现在您要追击王国,就是追击归去的军队,逼迫走投无路的穷寇。疲困的野兽能拼死一搏,蜂蝎虽小还可以用毒蜇人,更何况是众多全副武装的士兵呢?”皇甫嵩说:“不对,我先前不去攻击,是为了躲避他们兵将的锐气;现在进攻,是因为敌军已经势气衰败。我现在攻打的是一支疲惫的军队,而不是回归的军队。而王国的军队中正有人不断逃跑,没有斗志,拿我们严整的军队去攻击混乱的军队,不是攻击走投无路的穷寇。”于是独自带兵攻打王国,让董卓在后。结果连战连胜,大破敌军,王国在逃亡中被杀。董卓非常悔恨。

原文

青州黄巾众百余万入东平①,刘岱欲击之②。鲍永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惟以抄掠为资。今若畜士众之力,先为固守,彼欲战不得,攻则不能,其势必离散。然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岱不从,果为贼所败。

注释

①东平:国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东。②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东汉末年兖州刺史。

译文

青州黄巾军一百万多人进入东平,刘岱想要攻击黄巾军。鲍永进谏说:“现在贼寇人数众多,百姓都非常震惊恐慌,士兵没有斗志,不能够迎击敌寇。我观察贼寇一群群相互追随,军队中没有辎重,只是靠随处掠夺来供给军用。现在如果积蓄兵马,先坚守城池,对方想要迅速攻占却不能攻下,军势必然离散。然后我们再选出精锐之师,据守要道,向他们发起进攻,一定能大破贼军。”刘岱没有听从鲍永的建议,结果被贼寇打败。

原文

晋代王开攻燕邺城,慕容德拒战①,代师败绩。德又欲攻之,别驾韩谭进曰:“昔汉高祖云:‘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是以古人先胜庙堂,然后攻战。今代不可击者四,燕不宜动者三。代悬军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适近畿,顿兵死地,二不可击也;前锋既败,后军方固,三不可击也;彼众我寡,四不可击也。官军自战其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众心难固,二不宜动;隍池未修,敌来无备,三不宜动。此皆兵机也。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彼千里馈粮,野无所掠,则三军縻费。攻则众旅多弊,师老衅生。详而图之,可以捷也。”德曰:“韩别驾之言,良、平之策也。”此先胜而后战者也。

注释

①慕容德:十六国时南燕的建立者。

译文

晋朝代王开率领军队攻打南燕的邺城,慕容德率领燕军迎击晋军,晋朝军队作战失败。慕容德打算趁胜再攻打晋军,别驾韩谭进言说:“从前,汉高祖刘邦说过:‘我宁可与对方斗智,不能斗力。’因此可知,古人用兵,先要在庙堂上谋算,确定有必胜的把握后才开始攻伐作战。现在不能追击代王晋军的原因有四条,燕军不适合进军行动的原因有三个。晋军孤军深入,优势就在于野战,这是不能追击的第一个原因;他们已经靠近国都,并且身处迅速作战就胜利,不能迅速作战就失败的死地,这是不可以追击的第二个原因;虽然晋军前锋挫败,但是后方军队仍然很坚固,这是不能再次进攻的第三个原因;敌方兵力充足,而我方兵少力寡,这是不能进攻晋军的第四个原因。我们的兵将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士兵容易溃散,这是不适合行动的第一个原因;行动如果不能取得胜利,军心难以巩固,这是不适合行动的第二个原因;护城的壕沟还没有修筑坚固,敌军到来,我军毫无防备,这是不适合行动的第三个原因。这些都是用兵的机要。我们应该挖深壕沟修高墙垒,以逸待劳。晋军千里运粮,粮草缺乏,身处野地又无处掠夺补给,那么全军就会被军需所困。向我军进攻人多就会多生漏洞,出师太久就会滋生事端。我周密部署,趁机发起进攻,便可以大胜晋军。”慕容德说:“韩别驾的话,就像是张良、陈平献上的妙策。”这就是先创造能够取胜的条件,然后再出兵作战的谋略。

小结:正如汉高祖所说的“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只凭力量蛮斗,不是带兵打仗的好策略。首先要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待胜券在握,再有所行动,才是兵家作战的正确方法。这也启发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先动一动脑筋,全面思考,预料事情的发展情况,然后再有目的地行动,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加考虑,贸然行动,可能会有很多意外和阻挠发生。

围师第五十九

围攻全歼,这是兵家最为理想的胜利结局。但是孙子却说:“围城必阙。”包围城池时不忘留下缺口,让敌军一心生存而战心涣散,这样攻城更容易胜利。

原文

孙子曰:“围师必阙。”何以明之?黄巾贼韩忠据宛,朱儁、张超围之①,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因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退保小城,乞降。诸将欲听之,儁曰:“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之,不克。儁登土山,顾谓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连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解围,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遂破忠等。

魏太祖围壶关②,下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曹仁言于太祖曰③:“围城必示之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许之必死,将人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则引日持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此围师之道也。

注释

①朱儁、张超:东汉大臣。②壶关:古县名,在今山西省东南部。③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

译文

孙子说:“包围敌人,必须给敌人留一个逃生的缺口。”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呢?黄巾军韩忠占据宛城,朱儁、张超两将率兵把宛城团团包围,并在城外垒起土山以便靠近城头。他们又鸣鼓假装从西南进攻城池,黄巾军的人马全部奔西南准备迎战。于是,他们便趁虚从东北掩杀进城,攻入城内。韩忠只好退守小城,并乞求投降。诸将都同意接受黄巾军投降,但朱儁却说:“用兵打仗有情形相同但势相异的。从前,项羽起兵之时,百姓没有固定的属主,所以对投降的人都采取奖励的政策。如今海内统一,只有黄巾军造反作乱,如果对他们实行纳降之策,不能够使他们真正从善,归附汉朝,只有讨伐他们,才足以惩恶。现在若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就更助长了他们的逆反之心。这些贼寇在有利的时候,就向我们进攻,不利时就投降。这等于是放纵敌人长期为寇贼,不是一个好的策略。”于是,命令部队加紧攻击小城,但依然无法攻克。朱儁登上土山,观察城内情况,回头对张超说:“我明白了久攻不克的原因了。现在贼军外围被我们层层包围,被逼得很紧,想投降又不被接受,想突围又不可能,所以只好与我们拼死一战。万人一心,尚且不能阻挡,更何况他有十万之多的人马呢?这样死死围住,对我军的危害很大。不如把包围的军队撤了,聚合军队攻城。韩忠的军队见解除了包围,势必四处逃窜,一出城门,斗志就涣散了,这是破贼最容易的办法。”解围之后,韩忠的军队果然出城,于是朱儁、张超大败韩忠等。

魏太祖曹操围攻壶关,下令说:“攻下城池之后,将城中的人都活埋。”可是一连数月久攻不下。曹仁对曹操说:“围城必须留个门,以便开一条生路。如今您却扬言攻下城池之后,就把他们全部坑杀,所以他们就会人人死命作战、死死坚守。况且城池坚固而粮食充足,我们勉强攻城只会死伤许多兵卒,他们坚守则可以延日持久。现在我们屯兵在这样坚固的城下,攻打没有活路的守军,不是良策。”曹操听从了曹仁的意见,城中守军很快就投降了。这就是包围敌军作战的办法。

小结:上述内容最能说明使用蛮力,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去进攻作战并非良策,而灵活使用计谋、从心理上瓦解敌军的斗志则相当于胜利了一半,然后再去武力进攻,胜利就轻而易举了。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策略。

变通第六十

战争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战争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灵活用兵,才能取得良好的战争效果。

原文

孙子曰:“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何以明之?魏与赵攻韩,齐田忌为将而救之,直走大梁。魏将庞涓去韩而归①,齐军已过而西矣。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用兵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曰:‘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军。’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明日为二万灶。”涓喜曰:“吾固知齐卒怯也,入吾地三日,士卒亡已过半。”乃弃其步兵,与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膑度其暮至马陵,道狭而多险,可伏兵。乃斫大树白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令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见火举而发。涓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书。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涓乃自刭,曰:“果成竖子之名也。”

注释

①庞涓:战国时魏将。和孙膑共同学习兵法,嫉妒孙膑的才能,于是把孙膑骗入魏国,挖去孙膑的膝盖骨,致使孙膑残废。

译文

孙子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用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怎么说明这个道理呢?魏国与赵国攻打韩国时,齐国派田忌为将,率领军队援救韩国,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急忙离开韩国回救大梁。此时,齐军已越过魏国国境并向西面进发。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赵、韩三家的士卒,素来以强悍勇猛著称,轻视齐军,齐军一向被认为怯懦。善于用兵的将领,要因势利导。兵法说:‘急行军赶百里路去与敌军争利,将领就会遭到挫败。’齐军刚刚进入魏国,造十万人吃饭的灶,第二天造五万人吃饭的灶,第三天造二万人吃饭的灶。”庞涓看到齐军连日减灶,狂喜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国兵卒怯懦,进入我国三日,士卒逃亡就已经超过半数了。”于是,庞涓丢下步兵,亲率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算定庞涓在天黑时能赶到马陵。这里道路狭窄而且险要,可以埋下伏兵。孙膑派人将一大树刮去树皮,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传令善于射箭的弓箭手一万人,在道路两旁埋伏,并约定:见到举起的火把就发射。庞涓夜里追到这棵被砍削的树下,见树上有字,于是命人钻木取火点亮火把照亮,读树上的字。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于是拔剑自刎,叹道:“果然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

原文

虞诩为武都郡①,羌率众遮诩于陈仓、崤谷。诩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子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三十里以戒不虞,今且行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既多,吾徐行则易为所及,疾行则彼不测之。且虏见吾灶多,谓群兵来。至孙子见弱吾示强,势不同也。”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因形而作胜于众,善之善者矣。此变通之理也。

注释

①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

译文

虞诩在担任武都郡太守时,羌人率领兵众,把虞诩的军队拦截在陈仓、崤谷间。虞诩命令每个士兵各挖两个灶,每隔一天灶数再增加一倍。羌人见到灶具不断增多,不敢贸然逼近。有人问虞诩说:“孙膑用减灶法,而您用增灶法。兵法说,要一日间行走30里来戒备不测,而现在我们却每天行走200里,这是为什么呢?”虞诩说:“羌虏的人很多,我们走得慢了,容易被他们追上,走得快他们就摸不清我们的虚实。而且羌虏见我们的灶数不断增多,认为是我们的援军到了,就不敢追击我们了。至于孙膑减灶示弱,而我们增灶示强,这是因为我们和孙膑面临的形势不同。”所以说,预料敌军情况靠心,观察有利的军事时机和关键机要靠的是眼睛,根据形势变化而改变行动,胜过了其他各种办法,是上上策。这就是作战中的变通道理。

小结:孙膑在行军中减灶示弱,而虞诩却在行军中增灶示强。相反的作战方法,却取得了同样胜利的结果。这就是变通的道理,变则通,通则利。做事灵活,不按部就班,因势而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利害第六十一

分析利害得失,周密考虑各种不利和有利因素,然后才能正确决策,打出胜仗。

同类推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跟孔子学智慧

    跟孔子学智慧

    本书分为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人生智慧、孔子的养生智慧、孔子的知命智慧、孔子的仁义智慧、孔子的忠恕智慧、孔子的知人智慧等。
  •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心、脑与科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约翰·塞尔(1932—)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本书是初稿系约翰·塞尔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修改后以《心、脑与科学》书名于当年出版、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观点”。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及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传统的哲学基本问题,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当代语言哲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刻舟求界

    刻舟求界

    草根小伙九年成就天地至尊,众多修士一致以为是戒指造就了他,只有一旁老教主沉默不语,在一众修士的逼迫下,小伙道出真相……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本书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 生活系重生

    生活系重生

    万贯家财的商人陈洛远,意外重生回到大学时代,厌倦了上辈子的疲于应酬勾心斗角,重活一世他只想过走心的生活。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青骓不逝

    青骓不逝

    我现在不再叫周崇,而是叫做莫重。能摆脱周崇的身份我也乐得逍遥,所以就以莫重的身份陪在万俟琰的身边。我的身子好像很不好,天天被逼着喝着那些药使我很不愉快。万俟琰看我烦闷,决定和我去游山玩水。当年我们聊天时,曾经约好了。他日若能放下重担,必要共游天下一番,现在便是履约的时候了。我欢天喜地的列了长长的一张单子,万俟琰看着那张单子哭笑不得。半月之后,万俟琰留书一封后,带着我离开了伏俟城。从此二人二马,浪迹天涯,轻歌纵马,此生逍遥。
  • 八零女主逆袭日常

    八零女主逆袭日常

    憋屈的死于小三之手,冉玉瞳感觉亏大发了,谁TM招了三个女婿还是个没喝过汤的!这辈子要重新来过!父母一定要过的好,生活一定要甜如蜜,上门女婿都是浮云,小霸王邪肆的笑了笑,:“爷要入赘谁敢拦!”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全书共一百九十余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其中三百七十四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绘图一千一百多幅,并附有一万一千多个药方另外书中还涉及了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等多个领域,因此《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 全能经理人

    全能经理人

    2004-05赛季,洛杉矶F4轰然解体,奥尼尔东游迈阿密;连续加冕两年得分王却无法突破首轮,麦迪远走休斯敦;纳什去太阳,卡特赴篮网,这一年的NBA格局大变,硝烟四起。看被神(zuo)秘(zhe)力量附身的柯艾梦回2004开启属于自己的神奇之旅。
  • 快穿之想做你的女朋友

    快穿之想做你的女朋友

    一句话简介:和我同名的少女们都是单身狗,啧啧,好惨啊!帮助solo女孩儿们恋爱的日常——单身少女们真的好想谈个恋爱啊!女主:辛雅(辛西娅)配角:系统君/克里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