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500000013

第13章 德行(5)

原文

或曰:“长平之事,白起坑赵卒四十万①,可为奇将乎?”何晏曰:“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后亦难以重得志矣。向使众人预知降之必死,则张虚拳,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披坚执锐哉?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依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何者?设使赵众复合,马服更生,则后日之战,必非前日之对也;况今皆使天下为后日乎?其所以终不敢复加兵于邯郸者,非但忧平原之补缝②,患诸侯之救至也。徒讳之而不言耳。且长平之事,秦人十五以上,皆荷戟而向赵矣。夫以秦之强,而十五以上,死伤过半,此为破赵之功小,伤秦之败大也。又何称奇哉?”

注释

①白起:嬴姓,白氏,名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②平原:即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他任赵相时,礼遇贤士,门下宾客数千人。

译文

有人问:“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了赵国军队40万,他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奇将了吗?”何晏说:“秦将白起逼迫赵军投降后,却不讲信义,违背诺言,坑杀了赵军40万,这难道是用残忍暴虐就能说明的吗?以后恐怕就难以再得志了。假若赵军事先知道即使投降,也是被活埋,那么,即使手无寸铁,他们战斗起来的力量也是让人畏惧的,更何况是40万身穿铠甲,手拿武器的将士呢?天下百姓看着赵军将领的头颅积成山,赵军士兵的尸骨堆成丘,那么以后他们再和秦军打仗,一定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奋战到底,哪里还会有人再向秦国投降呢?哪会再有轻易就被秦军攻下的城池呢?白起的这种暴举,虽然是杀害了赵军40万生命,但同时也加强了天下人坚守抗秦的力量,白起欲要一朝一夕的功劳,却更加坚固了诸侯国守疆战斗的决心。所以表面上白起是取得了土地,获得了胜利,实际上却削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对于他来说,形势变得不利。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他破坏了秦想要吞并六国的大计,为什么这么说呢?假若让赵军重新聚集到一起,马服君赵奢再生,那么日后和秦国战斗时,一定不能和之前的相比,况且,现在秦军的恶行已经使天下人更加坚定了抗秦的决心呢!长平之战后,秦军不敢再向邯郸加兵,并不仅仅因为秦国担忧平原君的救国行动,而是更害怕诸侯国的救援部队。白起早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不敢明说罢了,并且在长平之战中,凡15岁以上的秦人,都被武装起来参加对赵国的战争了,以秦国这样的强国,国内15岁以上的人却已经死伤过半,这可视为攻破赵国的功劳小,而秦国大伤元气的损失更大,所以又怎么能说白起为奇将呢?”

原文

或曰:“乐毅不屠二城①,遂丧洪业,为非乎?”夏侯玄曰:“观乐生与燕惠王书,其殆乎知机合道,以礼终始者欤!夫欲极道德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岂其局迹当时、止于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不屑苟利,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围城而害不加于百姓,此仁心著于遐迩矣;迈令德以率列国,则几于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收人明信,以待其弊;将使即墨、莒人②,顾仇其上;开宏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③;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人应如草,思戴燕主,仰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于两邑,乃致速于天下也。不幸之变,势所不图,败于垂成,时变所然。若乃逼之以兵,劫之以威,侈杀伤之残,以示四海之人,虽二城几于可拔,则霸王之事,逝其远矣。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也;岂不虑不速之致变哉?顾业速与变同也。由是观之,乐生之不屠二城,未可量也。”

注释

①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公元前284年,他率领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破70多座城池,此役乃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②墨、莒:指即墨和莒城。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莒城在今山东莒县。③田单:妫姓,田氏,名单,战国齐将。乐毅攻破了齐国70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田单率族人用铁皮护车轴逃到即墨,在即墨坚持抵抗,并反击燕军,最后终于打败燕军,收复了国土。

译文

有人问:“乐毅不及时攻克莒城和即墨这两座城池,最终丢掉了宏伟霸业,这是他的错吗?”夏侯玄回答道:“从乐毅给燕惠王写的信来看,乐毅大概是一个知晓事物机理,遵守道义,始终遵循礼仪的人吧?想要最大地发挥道德的力量,一定要心怀天下百姓,他的行为难道只应该局限于一时的得失、或者仅仅停留在攻城掠地上吗?攻城掠地,是乐毅所蔑视的;强大了燕国而抛弃了道义,也不是乐毅所追求的。不贪图小利,不追求小的成功,这已经是一统天下之举了。进攻齐国这件事,只不过是他运用计谋,来震动天下的举动而已。围困齐国却不杀害齐国百姓,使自己的仁爱之心远近闻名;广施恩德使各国倾慕,这样的事迹可以和商汤、周武的相提并论。乐毅以其宽大的心胸,包围却不进攻这两座城池;为了取得齐国人表面上的信任,用来等待他们内部出现错误;使即墨、莒城内的百姓,反过头来仇视他们的君王;再以宽广光明的道路告知天下,等待齐将田单等人的投降归顺,实施宽容和善的政策,保证齐国兵将贤士能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这样,在东海之滨做了榜样,在华夏的子民身上收到效果,燕王的恩泽就像春风细雨,而人们就像小草一样渴望燕王的恩泽,等到这时,两座城池的人们就一定会自动放下武器投降,这样燕王的大业就兴盛了。虽然他在这两座城池上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但实际上也使感召天下的步伐加快了。不幸的变故是,燕王遭反间计,使这样的情况没有成功,败得一塌糊涂,这是因为时势变化的结果啊。如果对两座城池大举进兵,用武力镇压,残酷的杀戮城中百姓的行为显示给天下人,如果这样,虽然这两座城池被攻克下来,但燕国也会因此距离称霸诸侯大业的目标越来越远。难道乐毅还不懂得攻城拔寨、速战速决的道理吗?他是顾忌攻克了两座城池,而霸王的大业也受到损害。难道乐毅不懂得速战速决,延误时间有可能发生变故的道理吗?这是他考虑到加快攻伐的速度,也容易发生意外变故。这样看起来,乐毅不屠戮这两座城池,它的战略意义,不可估量。”

原文

或曰:“商鞅起徒步,干孝公,挟三术之略,吞六国之纵,使秦业帝,可为霸者之佐乎?”刘向曰:“夫商君,内急耕战之业,外重战伐之赏,不阿贵宠,不偏疏远,虽《书》云‘无偏无党’,《诗》云‘周道如砥,其直知矢’,《司马法》之厉戎士,周后稷之劝农业,无以易此。此所以并诸侯也。故荀卿曰:‘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夫霸君若齐桓、晋文者,桓不倍柯之盟①,文不负原之期②,而诸侯信之,此管仲、咎犯之谋也。今商君倍公子卬之旧恩,弃交魏之明信,诈取三军之众,故诸侯畏其强而莫亲信也。藉使孝公遇齐桓、晋文,得诸侯之统,将合诸侯之君,驱天下之兵以伐秦,秦则亡矣。天下无桓、文之君,故秦得以兼诸侯也。卫鞅始自以为知王霸之德,原其事,不伦也。昔周、召公施美政,其死也,后世思之。‘蔽芾甘棠’之诗是③。尝舍于树下,不忍伐其树,况害于身乎?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户,无怨言。今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钺之诛,身死车裂,其去霸者之佐亦远矣。然孝公杀之,亦非也。可辅而用,使卫鞅施宽平之法,加之以恩,申之以信,庶几霸者之佐乎?”

注释

①柯之盟:齐桓公在被曹刿要挟下与鲁庄公在柯邑缔结齐国归还汶阳田地的盟约。桓公身边臣子劝齐桓公背盟、杀曹刿,管仲说:“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是可以背弃的。但国君却不背弃……这样,国君就可以在天下显扬信义了。”②原之期:晋文公攻打原邑时,只带了十天的粮草,于是就和士大夫们约定攻打原邑的日期为十天,十天后原邑没有被攻打下来,晋文公便停止战斗收兵离去了。③蔽芾甘棠:出自《诗经》中的《召南·甘棠》一句:“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可爱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公在这里露宿过。”

译文

有人问:“商鞅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身份说服秦孝公并得到重用,心怀国富兵强的才略,终使秦国吞并了合纵抗秦的六国,成就帝业,他可以称得上是辅佐霸王的人才吗?”刘向说:“商鞅,在国内紧抓农耕备战之事,对外重视战功奖赏,他不阿谀有权或受宠的人,不偏见被国王疏远的人,虽然《尚书》中说的‘没有偏心,不结私党’,《诗经》上说的‘周朝的统治就像盘石一样坦荡,像箭一样正直无私’,《司马法》中所说的激励将士,周人始祖后稷的勉励农事,都不一定能赶得上商鞅现在的所作所为,所以他能够吞并诸侯。因此孙卿说:‘四世强盛,不是侥幸,是天数决定的。’春秋霸主中,像齐桓公、晋文公等,齐桓公不违背在柯会盟上的诺言,晋文公不辜负在原邑与士兵的约定,这些都是管仲、咎犯的主意。而现在商鞅忘记了和公子卬之前的情谊,欺骗公子卬说秦国要和魏国结盟,最后背弃与魏国结盟的约定,打败魏国。因此,诸侯国都畏惧秦国强大,而内心并不亲近相信秦国。如果秦孝公遇到了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能够集合各个诸侯的力量,统帅天下军队讨伐秦国的君王,那么秦国必定灭亡。由于当时没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君王,所以秦国能够兼并诸侯国。商鞅开始自以为知道能成就帝王霸业的德行,但考察他的所做所为,并不是那样。从前,周召公实行善政,当他死了之后,后世人们都很感念他的恩德。《诗经》中的‘蔽芾甘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曾经在这棵树下休息,人们不忍心砍掉大树,难道说还会伤害周召公本人吗?晋文公因为管仲有功,把伯氏骈的三百户给了管仲,而伯氏骈毫无怨言。商鞅对内施行酷刑,对外攻伐诸侯,最后他被朝中大臣联合诬蔑,被车裂而死,由此看来,他距离霸王的辅佐之才还很远。但是,秦孝公杀他也不对对商鞅这样的人可以有所选择性地任用,如果能引导这样的人实行宽仁政策,施恩德,弘扬诚信,大概他就可以成为霸王的辅佐良才了吧?”

原文

诸葛亮以马谡败于街亭,杀之。后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哉?”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之①。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耶?”习凿齿曰:“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夫晋人视林父之后济②,故废法而收功;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杀之以重败。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

注释

①魏绛: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因晋悼公的弟弟杨干的车扰乱了军阵,就把替杨干赶车的仆人斩首。晋悼公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魏绛给晋悼公一封奏书,准备自刎,晋悼公看完奏书,知是杨干不对后,向魏绛道歉。②林父:即春秋时晋大将荀林父。

译文

诸葛亮因为马谡(sù)在街亭打了败仗,就把马谡按军法斩杀。后来大臣蒋琬对诸葛亮说:“从前,楚王把得臣杀了,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可见楚王杀得臣是一个错误。现在天下纷争,很不安定,您却杀害了有才能的人,不觉得可惜吗?”诸葛亮流着泪回答说:“孙武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执法严明啊。也正因为如此,当杨干扰乱法纪时,魏绛就把替杨干赶车的仆人杀了。现在天下四分五裂,战火刚刚燃起,如果不严明法纪,还用什么来打败敌人呢?”东晋名士习凿齿说:“诸葛亮之所以不能兼并曹魏这样的国家,这个结果,难道不和他的上述所作所为导致的后果相符合吗?春秋时,晋侯预见到林父今后对晋国有帮助,所以林父兵败后晋侯也没有杀他,结果林父果然立了大功。楚成王不知道得臣对自己有帮助,把他杀了,结果又遭到更惨的失败。现在蜀国偏居一地,人才本来就比魏国少,诸葛亮还杀害有用的人,而任用那些平庸的人,严明军法胜过重用人才,他没有总结北伐多次失败的教训,想要成就大业,那不是很难吗?”

原文

代以周勃功大,霍光何如①?对曰:勃本高帝大臣,众所归向,居太尉位,拥兵百万。既有陈平、王陵之力,又有朱虚诸王之援,郦寄游说,以谲诸吕,因众之心,易以济事。若霍光者,以仓卒之际,受寄托之任,辅弼幼主,天下晏然。遇燕王绾之乱,诛除凶逆,以靖王室。废昌邑,立孝宣,任汉家之重,隆中兴之祚,参声伊、周,为汉贤相。推验事效,优劣明矣。

后汉陈蕃上疏荐徐稚、袁闳、韦著三人。帝问蕃曰:“三人谁为先后?”蕃曰:“闳生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②,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注释

①霍光:汉昭帝的辅臣,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西汉历史发展中重要的政治人物。②三辅:西汉被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所辖地区,后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今陕西省中部地区)。

译文

历代人认为周勃的功劳大,那么怎么看待霍光呢?回答说:“周勃本来就是汉高祖的大臣,为万人敬仰,身居太尉这样重要的职位,又拥有百万军队,既有陈平、王陵的鼎力支持,又有朱虚侯诸王的援助,郦寄游说、欺诈诸吕,顺应了民心,因而周勃容易成事。而霍光,在仓促之时,受武帝托孤之任,辅佐幼主,使天下一片安然,遇到燕王绾叛乱,霍光铲除叛逆,以稳定王室,他又废除昌邑王,立汉宣帝,他掌握汉家重权,使汉朝出现中兴之势。他的功劳可以和伊尹、周公的作为相匹敌,是汉朝的贤相。推断检验周勃和霍光两人过去所做的事情,优劣之分就很明显了。”

后汉陈蕃向皇帝上疏,推荐徐稚、袁闳、韦著三人。黄帝问陈蕃说:“这三个人按优秀程度来说,谁先谁后?”陈蕃回答说:“袁闳生长在大族家庭,懂得生活的道理,节操接近圣人的教诲;韦著生长在三辅地区,受到了良好的礼仪熏陶,行为处事自然得体,所以他是所谓的‘不扶不直,不镂不雕’那种人;至于徐稚生长在江南土地低洼瘠薄、礼仪风俗低劣的地方,然而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中他竟然能崭露头角,所以,他应该是最优秀的。”

原文

或曰:“谢安石为相①,可与何人为比?”虞南曰:“昔顾雍封侯之日,而家人不知,前代称其质重,莫以为偶。夫以东晋衰微,疆场日骇。况永固②,六夷英主,亲率百万;苻融俊才名相,执锐先驱,厉虎狼之爪牙,骋长蛇之锋锷,先筑宾馆,以待晋君。强弱而论,鸿毛太山不足为喻,文靖深拒桓冲之援③,不喜谢玄之书,则胜败之数,固已存于胸中矣。夫斯人也,岂以区区万户之封,动其方寸者欤?若论其度量,近古已来,未见其匹。”

同类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平等

    平等

    虽然平等主义在当代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具有支配性的正义观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义原则,但是这些都不是没有争议的。关于平等的争议既存在于平等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内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义者所说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平等的规范性,即平等主义如何能够得到证明?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天下第一诡术:鬼谷子的智慧

    《鬼谷子》原典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哲理深厚,融会了鬼谷子毕生纵横思想的精华。《鬼谷子》总共三卷,三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主,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主。本书针对每卷的侧重点进行解读,并相对应地总结出了上、中、下三篇纵横捭阖之诈术。每一篇都从不同的方面,运用翔实有力的案例和分析,为读者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以供不同领域的人士参考。
热门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上清修身要事经

    上清修身要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高明的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和力量,来使自己不受蒙蔽并最终走向成功的。 在生意场上,如何交朋友是一门学问。你首先要认识到人脉对于你事业的重要性,然后对于如何选择朋友;如何结识、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维护和保持你们的友谊;如何做好生意场上的应酬交际;如何把握好在生意场上适度的感情投资;如何与人顺利地谈成生意,缔结合约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一书是针对这些客观现象,由这些现实问题入手,一一为读者详尽解析其中要点、关节,理清其中繁杂关系,为读者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解决方案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技巧与方法。
  • 高考大作文

    高考大作文

    “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继引爆语文界媒体圈的《高考微作文》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以灵感创意、审题立意、选材内容、构思章法、语言技巧、考场策略六个方面为基本构架,紧扣作文写作的要点和高考作文的脉络,用灵动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丰厚的文学底蕴、鲜活的时代气息,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突破写作瓶颈,提高作文得分能力。作者的阐述大开大合,舒卷自如,游刃有余,高屋建瓴;学生的文章文思泉涌,青春激荡,个性高扬,值得借鉴。本书手把手教你写作文,更帮助你发现自己,发现文学,发现人生;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更是中外文学精华荟萃的读本;探讨写作方法,更引导你发现文学创作审美规律;提供海量精彩原创,更注重发掘你内在创作潜质。
  • 武道天途

    武道天途

    神秘身世,被师父驱逐的少年,突然被召回宗门却意外陷入被无数强人追杀的死劫。她,如同一只美艳之极的野鬼出现报恩,带给他强大天外功法。他发奋修炼击杀强敌,掳获无数美女,举手投足下天火灭世!剑气纵横千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只手可遮天!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中国读者常常将他与写出伟大历史著作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90年)相提并论。司马迁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并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希罗多德同样用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一生中远行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等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书——《希罗多德历史》。
  • 蛮血夺天

    蛮血夺天

    "奥古大陆,强者横行!有杀一头怪兽就长一块骨头的诡异刺客、有失去了实体的“空气性感美女”、能够吞噬一切的“棺材兽”……他为心上人寻找蛇骨做项链,结果被躲避天劫的九头蛇祖吞吃,然而误打误撞,获得了蛇祖魂元,从此踏上了逆天的修炼之路!别人的魂元都是圆坨坨的一团,而他的魂元,则是一头“蛇”,一头可以吞噬,能够进化的“蛇”!
  • 逃婚少女和房车

    逃婚少女和房车

    逃婚的新娘,年少懵懂的男孩,一场雨夜相逢的缘分。新娘说:“做稳姐的车,带你去上天。”男孩说:“阿姨,我们睡觉吧。”一辆房车,他和她想走遍中国。新书《糖梨酥》换马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