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1600000003

第3章 姜椿芳在哈尔滨

王式斌

姜椿芳同志的青年时代,从1928年夏到1936年秋是在哈尔滨度过的,并且从这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姜椿芳1912年7月28日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一个店员家庭。父亲姜岳安,母亲张长生,均勤劳俭朴,为人忠厚,他们对姜椿芳高尚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姜椿芳是他们的独生子,一家三口靠父亲的微薄收入过着清贫的生活,一旦失业,生活即陷入困境。由于经济拮据,姜椿芳读了五年私塾才上正规小学。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就开始受到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8年夏,姜椿芳小学毕业。为了谋生,全家随回乡探亲的伯父从家乡迁到哈尔滨,经同乡介绍,姜父去下江富锦县一家火磨管理仓库。为了照顾儿子求学,姜母留在哈尔滨,卜居道外北八道街一个大杂院内。

同年暑假,姜椿芳考入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校,在初中一年级(6)班读书。在班里,姜椿芳年龄较大,他身材颀长,面庞清癯,衣着朴素,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他性格内向,文雅沉静,讲话慢条斯理,声音低沉,但有较强的说服力。他学习成绩优异,酷爱文艺,课余还从一位俄侨老师格拉祖诺夫学习俄文。

1928年是多事的一年,6月初,日本关东军一手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为进一步推行其“大陆政策”和“满蒙政策”,日本趁东北局势不稳之机,加紧密谋在东北北部修筑吉会、长大、吉五、洮索、延海五条铁路。消息传来,哈尔滨各大中学校学生立即罢课,商呼“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修五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等口号,成群结队上街示威游行,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这次运动一开始,姜椿芳就在同学中间宣传反帝救国的道理,动员同学参加反对修五路的斗争,因此,受到同学们的拥护,一致推举他为三中学生会的代表。11月9日,全市大中学校学生举行全市大规模的抗五路集会。示威游行遭到军警的阻拦,鸣枪三排,用枪托、拳脚打伤学生140余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一一·九”惨案。在这次运动中,姜椿芳第一次受到革命的洗礼,提高了反对帝国主义必须反对封建军阀的认识。

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地处边陲的富锦火磨因中苏冲突而停产,姜父随之失业返哈。姜椿芳因缴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全家生活重又陷入困境。

姜椿芳辍学后,急于想谋到一个职业。经人介绍,他到中东铁路工务段抄写中俄文文件,薪金勉强糊口。他边工作边刻苦自修俄文,以惊人的毅力,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掌握了俄语的基础知识和大量词汇,能够借助辞典阅读和翻译俄苏文学作品。1930年1月中苏伯力协定签订后,他被铁路裁减,成了失业者。不久,经地下共产党员刘天任的介绍,他到光华通讯社当俄文翻译,把当天出版《俄文晚报》的新闻摘译成中文,供本市各报纸选登。经过大量实践,他的翻译水平和速度不断提高,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他贪婪地浏览各种书籍报纸,包括一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著作和进步文艺作品,从而萌发了共产主义信念,他的世界观越来越积极了。

1931年初夏,长春附近发生了日本军警杀害我国农民的万宝山事件。哈尔滨地下党团组织和反帝大同盟散发传单,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姜椿芳积极地参加了反日宣传活动,并加入了反帝大同盟,不久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姜椿芳入团后,发展了几名团员,建立了新安埠街道团支部,他担任团支部书记。当时姜椿芳住在安顺街77号,他的父母一向支持他的革命行动,他的家就是团支部的活动地点。姜椿芳有较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不久他在三十六棚、地包、正阳河等工人居住区吸收一些铁路工人子弟和青年学生,成立了几个读书会,除散发传单外,还派同志按时到读书会讲国际国内形势,学习共产主义基础知识,组织阅读,讨论进步文艺作品,帮助大家提高阶级觉悟,并且从中发展团员和反帝大同盟会员。

同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姜椿芳满怀对日寇的仇恨,积极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他发动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反日集会和示威游行,到街头讲演,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的实质,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十分活跃。东北将领马占山率领部队抵抗日寇,姜椿芳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的现金和药品等物资送去支援。同时他还在街道和学校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反日会会员,建立反日会基层组织。

在险恶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领导东北人民武装抗日,1931年年底和1932年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机关从沈阳陆续迁来哈尔滨。省委成员来哈后,一个时期不得不分散住在党团员家做掩护。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来哈后,担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和东北反日总会会长,住在姜椿芳家,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来东北后化名张贯一。姜的父母掩护他的活动。杨靖宇白天出去活动,一回到姜家,就帮助担水,打扫卫生,洗菜做饭,与姜家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杨靖宇常与姜椿芳彻夜长谈,从国际形势到苏区情况,更加坚定了姜椿芳的革命必胜信念。在杨靖宇的直接帮助下,姜椿芳不但开阔了眼界,政治思想水平很快有了提高,而且学到了许多地下工作的方法。就在这时姜椿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把他的一生同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哈尔滨。日寇横行霸道,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爱国群众,哈尔滨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4月初杨靖宇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在他的指导下,在姜椿芳家里成立了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吴正廷担任团市委书记,赵尚朴为组织部长,姜椿芳为宣传部长。团市委机关就设在姜椿芳家。因为这里有两位老人照应,环境安全,团的军事训练班和政治学习班都在这里开班,由上级派同志来授课。

1932年4月,敌人大规模庆祝伪满洲国建国活动。在市内主要街头搭牌楼,悬挂灯笼,在各交通要道矗立大型宣传画板。姜椿芳在地下党团市委领导下,组织20余名党团员和反日会员混进会场,散发了大批反日传单,造成会场混乱,因有市民掩护,敌人无可奈何。就在当天夜里,街头的几处牌楼被拆毁了,霁虹桥两侧的灯笼被烧毁了,主要街道的大型画板被用墨汁涂黑了,搞得敌人叫苦不迭,而广大市民则无不拍手称快!

农历四月初八是极乐寺庙会(浴佛节),一连几天人潮如流,热闹非凡。姜椿芳等利用这一时机,组织一批党团员和反日会员,每人准备一只鸽子,腿上拴着用纱布写的反日标语,在庙会上放飞,一群鸽子在庙会上空盘旋,把庙会变成了宣传抗日的阵地。

同年7月,团中央批准姜椿芳担任团省委宣传部长。他的主要任务是编辑《满洲青年》(后改为《东北青年报》),把党团中央和满洲省委的决定和通知,以及东北各地义勇军和反日游击队武装抗日的胜利消息等,及时传播给广大团员和青年。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姜椿芳必须断绝与团市委的关系,他的家从安顺街搬到道里中国五道街1号院内楼上。同楼有两家成衣铺,经常有人出入,加上缝纫机的噪声,正好可以掩护地下活动,团省委的秘密机关就设在姜椿芳家里。团省委的领导同志常在这里开会,研究布置团的工作。

同年8月上旬淫雨连绵,松花江水暴涨,由于江堤年久失修,特大洪水淹了半个哈尔滨,街道成河,房屋倒塌无数,居民纷纷逃往南岗、马家沟一带高地避难。日伪当局唯恐市民发生暴动,实行血腥镇压,残杀无辜群众,将头颅装在木笼内悬挂在霁虹桥、火车站和难民区的电线杆上。敌人的残暴兽行,激起了广大市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恨。在地下党团组织的宣传鼓动下,难民掀起了反饥饿、要衣穿、要房子住的斗争,这次斗争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终于取得了胜利。水灾期间,姜椿芳坚持在原住处从事团报编辑工作,及时用小船把团报送往难民区散发,起到了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作用。

1933年年初,中共满洲省委调姜椿芳到省委宣传部当干事,在省委宣传部长何成湘的领导下主编《满洲红旗》(后改为《东北人民报》),同时为省委起草各种文件和宣言、传单等。姜椿芳还领导着一个秘密印刷所和一个秘密发行站。此时,按地下工作原则,姜椿芳必须切断与团组织的一切联系,不得不再次搬家。此后姜家又成为满洲省委宣传部的机关,只有何成湘常来指导党报编辑工作。出于安全考虑,姜椿芳不能将编好的稿子直接送往秘密印刷所。姜母毅然担负起了跑印刷所交通的任务。姜母一身南方老太太打扮,挎着一只菜篮子,把稿件放在篮子的双层底内,并且故意靠近敌人岗哨大大方方地走过,每次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同年4月党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和全体党员的信》(“一·二六”指示信)经吉东特委传到满洲省委,省委决定召开扩大会议来贯彻,通知正在盘石整顿南满游击队的杨靖宇回哈参加会议。5月初杨靖宇回哈,党安排他第二次住在姜椿芳家。因为姜的两位老人早就熟悉“老张”,深表欢迎。这次杨靖宇一身商人打扮,以“南方老客”的身份为掩护,由姜父陪同出入,从未遇到任何麻烦。15日在姜家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这一天正是端午节,姜家准备了酒席,以过节请客掩护会议。“客人”一边喝雄黄酒,一边讨论如何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精神,最后做出了接受中央指示信的决议,顺利地完成了会议议程。这次扩大会议标志着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在策略上的重大转变。

5月下旬杨靖宇离哈去南满之前,换上一身农民打扮,把随身穿的一件灰布大衫和一床麻花布褥子送进当铺,用当来的钱充作路费。当票一年为期,到期不赎即成死当。临行前杨靖宇把当票托付姜母代为保存。孰料杨靖宇此去领导南满游击队(后改为东北人民军第一军独立师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与日寇浴血奋战数载,直到1940年2月壮烈牺牲也未能再回哈尔滨。第二年当票期满前,姜家用自己的钱把杨靖宇的大衫和褥子赎出来,精心保管着,一直盼望着杨靖宇回哈时用。后来从哈尔滨带到上海,每年夏天都拿出来晾晒一次。直到1952年获悉杨靖宇壮烈牺牲,悲痛万分。同年夏,姜椿芳和姜母将杨靖宇这两件遗物送交哈尔滨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向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思想教育。

姜椿芳在哈尔滨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是以“英亚社”俄文翻译的公开职业为掩护的。姜椿芳受党的委托,通过“英亚电讯社”与第三国际进行联系。直到1933年6月电讯社撤销,姜椿芳以其持重、谨慎和机智的特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了掩人耳目,姜椿芳经常以“虔诚的基督徒”面目出现。他谙熟《圣经》,甚至能背诵其中的某些章节段落。星期天他常到道里端街31号基督教堂去做礼拜,他巧妙地把礼拜堂作为与地下革命同志接头的地点。

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到1934年年初,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领导的东北反日游击总队哈东支队节节胜利,对哈尔滨形成包围的形势,敌人恐慌万状。一面进行“讨伐”,一面实行疯狂搜捕,姜椿芳一度与党组织失掉了联系。

姜椿芳不仅是一位地下革命工作者,而且还是一位作家,他在党的领导下,与金剑啸、罗烽、舒群一起领导着哈尔滨的左翼文化运动。姜椿芳早在1929年就在《国际协报》副刊《绿野》上用笔名“筠”发表了《电灯》和《寻找职业》两篇小说,1930年在《晨光报》副刊《江边》上发表了《病危》、《婢女》等几篇小说,笔名“蠢仿”。“九·一八”事变后,他用绿波、常江、少农、江鸥、泥藕、之洋、贺青、厚非、懋等二十来个笔名在哈尔滨各种报纸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40余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和翻译的俄苏文学作品。他创作的内容多半是反映劳苦大众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生活的。在日伪残酷统治下,当然不可能直接写反满抗日和宣传共产主义,姜椿芳善于运用隐晦曲折的语言来鞭笞邪恶,对受苦受难者寄予深切的同情。这种写法既能使读者心领神会,又能瞒过敌人的检查,不致给敌人以口实。后来姜椿芳同金剑啸、罗烽、舒群、萧军、萧红等一大批左翼作家被誉为北满革命文艺的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

1935年5月,姜椿芳倡议组织厂“哈尔滨口琴社”,团结了一大批爱好音乐的进步青年,在巴拉斯电影院(今兆麟电影院)和电台公演,用音乐来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罪行(如《沈阳月》等),激发群众反满抗日的斗志。

1936年4月,姜椿芳与金剑啸接办《大北新报画刊》,利用日本人办的报刊不受伪满当局检查的特殊条件,把它变为我们的宣传阵地。画刊内容面目一新,除刊登一些名媛、名画、名胜照片外,利用报尾、夹缝或以“大事记”形式宣传国际国内大事,如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贺龙领导的军队胜利、国民党“剿共”失败等消息,还登载一些带有反满抗日倾向的进步文艺作品,深受读者欢迎。

日本法西斯特务的嗅觉有如猎犬一样灵敏,他们把所有哪怕有星点可疑的人都列入黑名单。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6月10日出版的第11期画刊上,由于刊登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病危的消息和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公演高尔基剧作《底层》的剧照,引起了《大北新报》社长山本的注意。姜椿芳和金剑啸被捕并受到严刑拷打,但他们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姜椿芳被关押了35天后,因敌人毫无证据,加上同院居民包括一户日本人联名出具证明,说姜椿芳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不可能有越轨行为,被营救出狱。考虑到敌人决不肯就此罢休,三天后姜椿芳携妻女秘密离哈南下。同年8月转移到上海,与上海地下党接上关系,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同类推荐
  • 资宋

    资宋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日大势在我。
  • 可否莫问人间烟雨

    可否莫问人间烟雨

    一个人活着总得做点儿什么,没做成就留在心里,当个念想,别把自己活成一个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世界很大,人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活个人的样子,像个蝼蚁一样,贪婪的呼吸着活着的每一口空气。但在心里,要把自己当个人,不去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活下去,且能够活的更好的机会。只有活着,才能想之后,活着......
  • 温故(十三)

    温故(十三)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落尘无悔

    落尘无悔

    党南小学,三年级一班班主任刘桐君,带本班学生去桃花谷春游,误入山谷中一处神秘地带。刘桐君和本班五十多名学生离奇消失;等刘桐君再次醒来时发现他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人生不是梦想,人生不是也许。即使是重生的人也一样需要努力奋斗。金手指没有,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更加没有超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努力活的幸福!给新书《重生之刘老四的春天》求个关注收藏!
  • 陪你历尽无常世事

    陪你历尽无常世事

    你有没有经历过每晚如同溺水般窒息在梦中,无法醒来,无人救赎…柯乔幽永远忘不了那些每天晚上做着噩梦的日子,所以她一直坚信,此生她将孤独终老,直至沉入地狱。谢祎祎看着柯乔幽一路走来,无比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她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她身旁,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个拥抱。谢祎祎能陪着柯乔幽,却无法把她从深渊里带出来,她一直希望出现那么一个人,能来到柯乔幽身边,牵起她的手,把她带到光明的未来。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找到了消失了一整天的柯乔幽,却发现有人比她更早到,紧紧抱着柯乔幽,如同一对良人。那一刻,她明白,那个人终于出现了。我心疼的姑娘,世事本无常,终究你还是得到了救赎,如我希望的那样。那么,愿你一生安好,愿你百岁无忧。
  • 美人无间

    美人无间

    一纸赐婚,晏容公主成为藩国质子之妻。她以为,从此挣脱皇宫禁锢,却不想未曾谋面的丈夫竟挟她假死出逃。再见,他是神秘莫测的凤游宫宫主,她化身为孪生哥哥信郡王。她与他的每次相遇,都暗潮汹涌,亦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一场天下之争。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她隐身份、入乱局,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若即若离的挂名丈夫、青梅竹马的冷峻帮主,谁才是值得依赖的人?而当一切尘埃落定,她又将情归何处?
  • 爱你最暖的方式

    爱你最暖的方式

    七年前,温暖阳迷茫人生,寒彻从天而降。“暖暖,衣服我来洗,饭我来做,你只负责开心就好。”他虽名寒彻,却暖化人心。
  • 帝装师

    帝装师

    一滴神血让他问鼎九天十地,一缕魔魂让他沦为六界之敌,还好,吾有帝装!这是一个帝装师的世界。这是一个诸神黄昏,人族伐天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武之君

    文武之君

    左持八极拳印崩河山,右捏太极道图翻乾坤。修得天地自在入我手,当得世间武者尊一声:文武之君!(前面几章节奏比较慢,不适应的朋友可以拉快进)
  • 这个王妃我想退货

    这个王妃我想退货

    【白甜不傻小萌妃VS狂拽冷峻“老”王爷】“夫君,他们说成亲后就要睡同一张床,我的床分你一半哦!”“夫君,成亲以后抱抱亲亲举高高是什么意思?”“夫君,为什么我们成亲这么久还没有宝宝呢?”——面对成天爬他床要给他生孩子的宋一欢,,封慕擎内心是崩溃的,“你还只是个宝宝!”这个小屁孩成天流里流气,逮着机会就啃他一脸口水,“夫君,外面的大姐姐都说你秀色可餐,可我尝着也没什么味儿啊?没有御厨做的红烧猪蹄好吃!”小丫头!居然拿他跟猪蹄比?!他哪里不美味了?一定是她尝的方式不对!
  •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这个王妃乖萌狂

    “王爷,王妃去太子府了。”轻一可以想象王爷那风雨欲来的脸。“哦?”一个浅笑之后眼前便没了人影。“王爷,王妃说今晚让您睡书房”轻一哭着一张脸,王妃,这种事小的真不易来传达,果然,王爷火山爆发的脸,他都可以预料到自己的内伤了。“君澜凌,给我放开!”自从上了这个人的贼船,就没下来过!“王妃,又不是没看过,还这么羞涩的?”某王爷邪魅一笑。“你...你...你别过来啊!”某个夜晚,岚梓防备的看着君澜凌,像一只炸毛的刺猬。“小梓儿,你这是让谁欺负了?我去帮你报仇!”君澜凌腹黑一笑,一把捞过岚梓抱在怀里。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
  • 做一个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的智慧女人

    做一个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的智慧女人

    人生真的没有完美,也从来没有那种“不需要努力就能幸福快乐”的时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日渐成熟,我感到自己正逐渐接近心中那个最理想的境界。在这本书中,我尝试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些知识和经验。在我看来,女人的一生,若能做到情场稳、职场顺、气场赢,就已经不失为一位成功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