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0600000001

第1章

这是大明洪武四年春天的一个清晨。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了起来,鲜艳无比。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复苏,天地间充满了春的生机。南京暖洋洋的,给人安详柔和之感。紫禁城显得异常的平静,即使战报不断传来,似乎也没有破坏这安宁之气。是呀,紫气东来,一派祥和,这正是帝王之都王气正盛之时。

然而,有一个人,他看似平静,内心却波澜起伏。在紫禁城的御书房里,朱元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面,久久沉思不语。

正午时分,太阳火辣辣的,好像已经被钉在那飞翘起的檐角上了,好半天没有移动半步。远远望去,紫禁城厚实的青砖地面上,正升腾起阵阵炙人的热浪。没有丝毫的风,整个紫禁城静悄悄如空无一人。几个太监小心地站在屋外等候着。他们全都摸不透主子此刻的心情,不知道主子是悲还是喜。是啊,昨天才接到成都大捷的喜报,按照常理,主子应该非常高兴。但此刻主子的神情,哪有半分高兴的模样?几个太监实在是摸不透了。摸不透,就不能随便走动,不能随便说话,最好的办法,就只有屏气等待着。

朱元璋已经有一个时辰不言不语了。他的目光,一直盯着那幅巨大地图的西南角。那是一块画满了山峦和沟壑的地方。这天上午,前线八百里加急察报,四川成都已克,朱元璋非常高兴。但朱元璋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他已从一般的平民百姓,成了大明天子。既是天子,他要干的当然是大事业,他要真正掌控整个华夏大地。元梁王盘踞昆明,是他实现大一统最后的障碍,这块心病不除,岂能容他高枕无忧?时下,成都已克,剩下的就只有昆明一地了。攻下昆明,整个大明王朝就可以说完美如玉了。

朱元璋清楚,攻克昆明谈何容易。昆明的大元梁王巴扎瓦尔弥,是整个元朝最清醒、最能打仗的王爷之一。除此外,还有精兵数十万,晓将千员,再加之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朱元璋闭上眼睛,他的头脑里闪现出那种熟悉的场面,只要他的手指往西南一直,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将士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大明王朝新建,百废待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当下的上策。然而,众大臣们能够理解他的意图吗?这些文臣武将们,大多被一个接着一个的捷报冲昏了头脑,他们等待的是再立新功,加官晋爵。

朱元璋回过身子,猛地坐在了椅子上,紫檀木的官椅结实非常,也被他壮实身躯碰撞得咯吱咯吱直响。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吐了出来,太凉了。这茶泡了近两个时辰,他不吭气,谁也不敢进来换上热茶。他挺身起来,眉毛一扬,对着门外沉声喝道:“传联旨意,上朝!”

朱元璋没有估计错,他刚刚在龙椅上坐定,一位大臣就急不可耐地出列,朗声道:“自吾皇登基以来,上合天理,下顺民意,大军到处,所向披靡,四海之内,无不盛赞吾皇的空前伟业。由此可见,我华夏统一指日可待。”

说到此处,这大臣得意地环顾一下四周,众大臣一片欢呼。朱元璋闻此,眉头轻轻一皱。

但那大臣却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神情,继续道:“放眼我华夏九州,现只有元贼梁王巴扎瓦尔弥残喘于云南昆明。吾皇只要命魏国公亲领一支大军,前往征讨。我大军到处,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多三月,云南就回归我大明。那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万民同庆,歌舞升平。”

几位大臣闻此,生怕错过了时机,急忙出列附和道:“臣等以为,此言甚妙,恳乞皇上恩准。”

朱元璋听罢,不置可否。满朝的文武官员,他基本上都是熟悉的,但他有些灰心:这满朝的文武官员,就没有一个能够体会他的心情吗?他无声地朝刘伯温望去,心内喊道:刘伯温啊刘伯温,难道你也不理解肤的心思吗?

其实,细心的刘伯温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西南大捷,圣上喜则喜也,神情中却有丝丝未尽的满足。刘伯温很钦佩圣上的清醒,他思索片刻,出列奏道:“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可。”

朱元璋急忙问道:“刘爱卿认为不能出兵?”

“如若马上举兵南征,不利者有三。”刘伯温说完扫视着大臣们。

满朝大臣,相互望着,最后齐把眼光盯住朱元璋。朱元璋略微思索,问道:“有何不利?说来听听。”

刘伯温道:“中原、湖南、四川虽然平定,但安抚民心、剿灭残匪尚需时日。北方,我大军虽克大都,然元燕王残部尚存,如若将大军调走,恐残贼突生事变,无疑釜底抽薪,此其不利者一。梁王巴扎瓦尔弥久居云南,熟悉地理,而我大军且多为中原人士,不悉山地,不服水土,劳师以袭远,事倍功半,恐难作为,此其不利者二。如若征讨云南,只能取道黔地,然黔地崎岖险峻不亚于蜀道,荒山野岭瘴气弥漫,乃不毛之地,当年诸葛武侯也深陷其中。现该地彝民头领水西宣慰使霭翠虽归附我朝,如若无充分准备而强行取道,必然会引起彝民反叛,陷我大军于缠绕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也。此其不利者三也。望皇上权衡利弊,三思而行。”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心想,军师果然与众不同。

朱元璋还未开口,最先出列的那位大臣按捺不住了,他板着脸道:“伯温兄此言差矣,何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想那彝民,虽然剿悍,但终究不过南蛮,乌合之众,岂能和我大军对抗。”

刘伯温有些气恼。这位大臣姓黄,原先地位也不怎么样,只是在攻占湖南时,他出了一计,被圣上采用,立了大功,便被圣上破格提拔,如今说话就有些狂妄了。但刘伯温清楚,他的这种想法代表了许多大臣,因此只能耐心说服。刘伯温继续道:“休要小看这些彝民,据悉,霭翠属下民众数百万,更有雄兵二十余万,如果不加以安抚,只动以武力,我南疆焉能安宁?想当年一代名臣诸葛孔明,为了南疆平定,尚要亲临不毛之地,七擒七纵孟获。其中利害,望吾皇三思。”

那位大臣急了,正想开口反驳,朱元璋说话了:“刘爱卿此言极是。而今,我大明王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朝廷、百姓的财力俱困。如若此时南征,犹如大病之身勉强重负,万万不可。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所以,肤决定,对云南贵州之南疆,以威慑安抚为本。具体就是,先安云南屏障水西、水东,扎稳脚跟,取以逸待劳之势,而后伺机攻占云南。”

众大臣闻此,虽说还不能完全理解朱元璋的意图,但谁也不敢再有他言,就是刚才那位姓黄的大臣,此刻也缄口不语了,他们一起跪下,齐声道:“吾皇英明!”

朱元璋环顾一下众大臣,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大将傅友德身上。

傅友德当然知道轻重,急忙出列,“皇上,臣愿为皇上分忧。”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肤封你为镇南大将军,再带三万人马,进驻贵阳。贵阳所有驻军统一归你节制。记住,你驻兵贵阳,只是为了对巴扎瓦尔弥起威慑作用,千万不可随意动兵。尤其是对水西的彝族首领霭翠,更不可动之武力,以免被元残部利用。”

傅友德道上前一步,拱手正想说话。

朱元璋用手势止住傅友德,语气更加严厉,“到贵阳后,你马上派出信使,前往昆明,劝说巴扎瓦尔弥投降。”

傅友德一怔,“陛下,朝廷已经先后派了三名信使,全被他们杀了。”

“再派。”朱元璋不假思索。

傅友德感到诧异。他实在不明白圣上的意图,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侧头望了望刘伯温,希望得到答案。

刘伯温还未说话,那黄姓大臣又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再派信使。三派信使,已给足了梁王面子,其不知体面下台,竟然敢斩我大明信使,辱我朝廷神威。况梁王统辖的元军残部,已成惊弓之鸟,我大军到处定可剿灭。”

刘伯温听罢,心想这家伙今天到底是怎么了?如此明了的事理居然不知!他知道自己必须再奏,必须把这种幼稚的想法压制住,否则后果非常严重。刘伯温顾不得礼仪了,大步上前道:“不可,杀人三千自损八百,我军如贸然进击,则欲速而不达。西南险峻,易守难攻,不宜大军交战。我军虽强大,却难以聚集重兵给其致命一击。如勉强为之,是为勉强胜之,也是为杀人三千自损三千。这是下下之策。兵法曰,穷寇莫追,攻心为上。此为上计,皇上英明,正用此计。”说完他目视朱元璋。他想只有皇上能真正压制住这一帮人。

刘伯温求助的目光掠过来,朱元璋马上意识到,此事不能再议,他必须决断。他一生中有无数次这样的决断。这些决断看似武断,似乎是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其实不然。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平庸的,当然这些平庸的意见可以听听,但干大事者最忌讳的就是在众说纷纭中无法决断。以他的雄才大略,他当然知道,武断过之则必失偏颇,是莽撞和无知,而当断不断则必为其所害,这是他在实践中印证了的。是呀,称得上雄才大略,除了我朱元璋,就是这个刘伯温了。一旦决断,必得掷地有声。朱元璋显出不容置疑的神色,手一挥,“此事联决心已定,不再议。肤四派信使,并非给梁王面子,他还不够资格。联是给天下人面子,久战民疲呀。”

“皇上英明。他敢再斩我信使,必失天下人心。此举可能再牺牲我朝几名忠心之臣,而牺牲数人可免数十万人征战之苦,再则能使天下百姓知我皇仁德之心。这种牺牲是有价值的。”刘伯温一边说一边环视众大臣,他估计不会有人再奏什么了。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是呀!肤以为,梁王并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待时机成熟不难灭之。现当务之急是民心。民稳则天下稳,天下稳则梁王无立身之地矣。”

此时,众大臣全都明白了圣上的意图,一齐跪拜高呼:“吾皇英明。”

次日清晨,傅友德便带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挥师南下。

大军才刚刚出城,便见几匹马飞奔而来,傅友德一看,是刘伯温等人。

为了来见傅友德,刘伯温在家里考虑了很久。刘伯温知道,在众多的武将之中,傅友德算是比较清醒的,不然,圣上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但刘伯温心里还是存在一种担心,生怕傅友德不能完全领会圣上的意图。西南边睡,事关全局,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全国性的灾难,因此,他还是来了。刘伯温高喊一声:“傅将军慢行,伯温有一句话。”

傅友德双手一拱,谦恭道:“末将愿听军师指教。”

刘伯温下马,走至傅友德面前,语重心长道:“傅将军此去贵阳,我大明的西南疆域就全托付给你了。”

傅友德微微一笑,“军师言重了。以末将看来,那巴扎瓦尔弥虽说拥兵十万,但却已处我大明数十万雄师的包围之中,梁王残部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友德此行,定能不负圣上重望。”

“傅将军,万万不可如此轻敌。须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伯温摇摇头,“巴扎瓦尔弥虽说只有十万残军,但如果他们策动了蜀、黔及云南的彝民,让那百万彝民成为他们的第一道防线,那后果就可怕了。尤其是贵州宣慰使霭翠,不是简单人物啊。”

傅友德闻此,轻敌情绪马上消失。他想了想道:“军师提醒得对。友德此行,一定牢记军师的教诲,不负圣望。”

望着远去的队伍,刘伯温心里有些失落。他本想请命同往的,但圣上一定不允。正因为他估计到了结局,所以话到了喉咙,又硬生生咽到肚子里去了。是呀!飞鸟将尽,良弓该藏了。他早想学越范疆、汉张良,在主上大功告成时归隐,但是历史没那么容易重复。说简单点,一是他身边没有二个西施那样的人,可让他像范氢一样假西施之美,让主子放心。二是他不知何去何从才能够善始善终。朱元璋非常人也,其雄才大略非一般帝王可比。自己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刘伯温比谁都懂。昨日,他想学蜀姜维驻外屯军避险。与傅友德同驻贵阳,当然是避险的良策。可是他的这个良策,在朱元璋那里,就可能成了臭招。因为你刘伯温一出招,朱元璋就知道你刘伯温想干什么。就如朱元璋一出手,刘伯温也知道他朱元璋想干什么一样。在他俩之间,到了这种境界就没有什么招了。唯一的招就是等待。时间和历史怎样选择,怎样书写结局,在他和朱元璋之间,是无法挣脱的。这个无法挣脱的前提是,朱元璋是个雄才大略的英雄。

云贵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他向往的地方,目前他不能去,但总有一天他是要去的。

刘伯温说到的霭翠,此刻正在西南的大山深处围猎。阵阵牛角,响彻乌蒙高原上。一队剿悍的彝民正骑马紧追一头野猪。领头的霭翠,大约四旬,虎背熊腰,浓眉大眼,手持一柄钢叉,俯身在马背上面,紧跟在野猪后面。

这是一头硕大的野猪,从头至尾,长约六尺,重约四百斤。那野猪被追至一岩壁下,岩壁高约百丈,野猪见无去路,突然掉转头,张开满嘴的长牙,一个前跃,朝霭翠撞去。

后面的彝民一阵惊呼:“君长小心!”

只见霭翠将身子一歪,避过野猪的猛扑,随后飞身下马,等那野猪刚刚掉头,奋力将手中钢叉狠狠朝前一送,钢叉从头至柄,没入野猪的腹腔之中。那野猪一声嚎叫,凭空跃起半丈,往旁边一撞,将一棵碗口粗的枫树拦腰撞断,然后倒地,翻滚了十几圈,跟着一声哀鸣,倏然死去。

身后的彝军见此,莫不面面相觑。片刻,众人一齐跪地,高呼:“君长万岁!”

霭翠哈哈大笑,对身后的三弟莫里道:“三弟,今日围猎,大哥的身手还过得去吧?”

“大哥勇武不减当年,是我彝家福气呀。”莫里兴奋地说道。

霭翠又是一阵大笑。

霭翠带着手下,担起那些猎来的飞禽走兽,走出密林,骑马向大方城奔去。这一队人马刚刚行进到一山坳处,即见一茅棚外有一老抠坐在地上嚎陶大哭。

霭翠见状,眉头一皱,急忙控住马头,下马走至老抠面前,问道:“老人家,你为何如此伤心?”

老抠抬起头,看了看霭翠,半天没有说话,眼泪似乎早就哭干了。

老抠身旁一位彝民道:“她,她的女儿被人抢走了。”

霭翠一听大怒,愤然道:“反了!老人家你告诉我,是谁抢走你的女儿?”

老抠仍然没有说话,霭翠转向那彝民道:“你清楚吗?是谁?”

彝民有些紧张,向后退了几步,不敢回答。

声翠道:“知道就说!”

彝民小声道:“是,是二爷!”

霭翠大怒,手中马鞭一挥,将一杆树枝打断。

霭翠飞身上马,大喝一声:“回去!”

霭翠马不停蹄,几十里地飞驰而归。他怒气冲冲来到了二弟格宗的家中。格宗此时正坐在躺椅上喝茶,一见霭翠进来,急忙起身招呼:“大哥,你打猎回来了?”

霭翠并不回答,径直走到椅子上坐下,盯着格宗,久久不语。

格宗被他盯得有些不安,小心问道:“大哥,出什么事了?”

“二弟,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吗?”霭翠目光严厉,脸色铁青。

“处境?”格宗见大哥这样,心早有点虚了。他不知大哥想说什么。想了一阵回答道:“我们有什么处境啊?”

霭翠猛地站起,激动地指着窗外道:“现在,我们水西北面有大明的军队压境,南面有大元的十几万虎狼之师,我们水西,今后不管和谁作战,都会是一场灾难,一场大灾难。”

“那有什么?河水再猛,冲不走地上的石头;刀斧再利,砍不光山上的大树。他们军队再多,杀得光我们水西的百万之众吗?”格宗不以为然。

霭翠气极,大声道:“你说得对,他们是杀不光我们彝民。可不管怎么说,它总是一场灾难,是一场大伤我们水西元气的灾难呀。”

“如果是灾难,想躲也躲不过去。”格宗有些无奈地说。

“不对,只要我们所有的彝民心拧在一起,我们就能躲过这场灾难。你说是不是?”霭翠手戳格宗的额头,“你是我水西的二爷,这像二爷说的话吗?”

格宗见大哥这样,有点害怕了,连连点头:“大哥说得对。”

霭翠道:“那我问你,我们水西的百万彝民,如何能团在一起?”

格宗面现窘迫,半天说不出话来,“这,这……”

“一片树叶遮不住太阳,一条小沟掀不起大浪。”霭翠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想把这百万彝民连在一起,就要善待我们的百姓,就要把他们当成我们的兄弟姐妹。”

“大哥,我明白了。”

霭翠严厉说道:“你不明白。你要是明白,怎么会去强抢民女呢?”

“大哥,我,我错了。”格宗低下了头。

霭翠一挥手,“知错就好。马上把人送回去!”

格宗涨红了脸,很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霭翠还想说点什么时,三弟莫里急匆匆进来了。“大哥,大明的信使来了。”

霭翠一听,有些紧张,急忙问道:“大明信使?来我们这里干什么?”

莫里道:“他是取道我们水西去昆明。”

霭翠点头道:“如此说来,又是敦促梁王投降的。”

格宗急忙间:“大哥,迎不迎?”

霭翠思考片刻道:“不迎。”

格宗有些不解地望着霭翠道:“前三次信使过境,大哥都五十里相迎,为何这次不迎?”

霭翠停顿片刻,“如若迎他是死,不迎他也是死,迎他何用?”

莫里问道:“大哥认为梁王会第四次杀大明信使?”

霭翠鼻孔哼了一声,“杀三次和杀四次有区别吗?”

格宗点点头道:“梁王残暴,信使必死。大哥,兄弟有一事不明,大明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为何三番五次派使臣招降,明知不降非要招之?”

霭翠拍了拍格宗的肩,“这正是大明皇帝的高明之处。梁王还想恢复大元江山,是自不量力了。”

大明使臣焦光,水东宣慰使宋钦,骑马立于乌江边。山风烈烈,将那些士卒手中的族旗卷得簌簌作响。站在高处,就感觉到对岸的千仍绝壁似乎就耸峙在眼前。奔腾莱鹜的乌江,好像永不服输似的,一次又一次地卷起凶猛的浪头,冲击着这千初绝壁,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粉碎,退了回来……

宋钦一路上没有任何话。才半年的时间,他已经三次迎送大明的信使。但每一次迎送都是诀别。宋钦记得,前三位信使,都是雄壮威武之人,一路上慷慨悲歌,令人肃然起敬,也令人潜然泪下。可这次,这个焦光,却完全一副文弱书生模样。宋钦暗自摇头,心想:“如此文弱书生,去那虎狼群中,梁王就是不杀,只怕也会被吓得半死。”

宋钦心想无论如何也该说点什么呀,便双手一拱,对焦光道:“过了乌江便是水西,再无大河阻隔,愿圣使一路顺风,不辱使命。回来时,下官定当在此迎候,为圣使摆酒接风。”

焦光淡淡一笑。从接到让他出任信使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是刘伯温的同乡,在家乡时就已才识远播,刘伯温闻之并试其才,认为他是可造之才,于是推荐到朝廷为国效力。焦光自从跟刘伯温出山后,逐渐显示了他的才干,也越发获得了刘伯温的赏识。这一次,朱元璋选派信使,刘伯温首推他。

焦光接到出任信使的通知后,先是一惊,继而淡淡一笑,对刘伯温道:“父母在,本不该就死。为人子,不能报父母养育之恩,是人之大不孝;为人臣,不能为国赴死,是人之大不忠。家事,国事,国事为大,学生双亲,今后就请老师多多关照了。”

焦光似乎淡定了生死,此刻,他平静对宋钦道:“不辱使命,我做得到。回来却是不可能的了。”

“圣使何出此言?”宋钦明知故问。

焦光微露一丝苦笑,目光扫视了一遍眼前的群山,继而叹道:“真想高唱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我心志。”

“愿听圣使壮烈情怀。”宋钦微微欠身,以示礼节,眼睛里却闪出一丝嘲讽。宋钦以为这个文弱书生也会像前几个使臣一样,做一番英雄赴死状。

“想唱又唱不出口啊。”焦光面对着汹涌澎湃的乌江长叹一声。

“这又为何?”宋钦感到怪异。

焦光平静地说:“荆柯面对的是千古一帝秦王,而我面对的却是一个自不量力的梁王。面对这样一个人,他真不配什么豪情壮语。为了大明,我甘愿静悄悄地死去。”

宋钦闻罢,嘲讽的目光一下子消逝了。他满面肃然,什么也说不出来。

焦光笑道:“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也该走了。”

宋钦庄严大呼:“送圣使登船。”

众士兵接呼:“送圣使登船。”

焦光双手一拱,带领几个随从从容登船。

宋钦等人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站在岸边,目送大船渐渐远去。

宋钦对部众叹道:“大明的五品使臣焦光,是何等的人才。大明必兴,大元必亡呀!”

一个部下道:“对岸没有水西宣慰使大旗,好像是大总管果瓦的旗帜。”

另一部下道:“怪了,前三次,水西君长霭翠老爷都亲自迎接,为何这次不接?”

宋钦听罢,脸色一变,呵斥部下道:“水西宣慰使是你等能议论的吗?闭嘴!”

其实宋钦也不解,为什么霭翠这次不迎接圣使?无论是第几次,都是圣使。既是圣使,便不可失礼。

霭翠是个睿智的人,按常理他不会这样做的。霭翠在玩什么花招呢?

宋钦能当水东宣慰使,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判断霭翠不会失礼是正确的,只不过霭翠确实玩了一点花招。

霭翠决定在乌江西岸迎接圣使后,就立刻派出了探子,看宋钦怎样对待这第四个送死的圣使。当探子回报说水东宋钦亲自送圣使焦光渡江时,他大叫一声,“好呀!水东、水西不一样。好呀!”

格宗听大哥叫好,对这个“好”颇为不解。喃喃自语道:“好?好什么好?”

霭翠见二弟格宗有些发呆,便推了他一把,“快,大摆酒席,我要用最高的礼节接待圣使。格宗似乎还没回过神来,有点傻傻地看着霭翠,欲言又止。”

霭翠看格宗的傻样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什么也别问,赶紧去安排。”

格宗不知大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一直都信服大哥。大哥要他怎么办,他就怎么办。他原想在酒席间看大哥如何表现,可直到酒宴散了,他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他更没想到的是,大哥霭翠还要执意送圣使五十里。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他不明白大哥为何这样,只好跟了去。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霭翠和格宗带着部众送别了焦光。格宗终于有机会向他大哥要求解惑了,于是问道:“大哥,我不明白,为何不迎他五十里而送他五十里?”

霭翠看了格宗一眼,冷冷道:“如果你去送死,你记忆最深的是恋恋不舍送你的人还是热热闹闹迎你的人?”

格宗沉思片刻,“迎和送虽不一样,但他既是去死,迎和送的区别便没有意义。大哥不是说焦光必死无疑吗?”

霭翠道:“不,这是你说的。我只问你,杀三次和杀四次有什么区别?”

格宗道:“梁王残暴,要杀是没有区别的。”

霭翠道:“要杀,对于死者来说结果是一样的,但杀三次和四次是有区别的。再说还要看被杀者是谁。你想,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梁王却杀了三次信使,说明他残暴不仁,也可说他有勇无谋。如果他四次杀使,那还可以说明一点,他身边有一群有勇无谋之人,那他的灭亡自然就不远了。”

格宗道:“大明还真不缺怕死之臣。”

霭翠道:“只有这个信使是真不怕。四次信使你都见过,从他们的言行中就知道。”

格宗道:“何以见得?”

霭翠道:“第一个信使,他不知自己会死。所以他对我们骄气十足。除了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习惯,还有明强元弱的原因。第二、第三个信使,与我们相别都慷慨激昂,他们深知去与不去都是死,不如壮烈一点。这第四个信使就不同了,言谈举止之中显得轻松自如,好像就是去走一走而已。此人比那些慷慨激昂之士更加令人敬畏。大明有这样的人,必将兴旺。此人必有生机。”

格宗道:“要是梁王真杀了他呢?”

霭翠道:“正是他所求。”

格宗道:“他的生机何在?”

霭翠道:“就在他如此大无畏地求死。”

格宗道:“第二、第三个信使也是去死,为何没有生机?”

霭翠道:“一是时间不同,二是次数不同,三是人不同。慷慨之士不畏死,但不是这种大无畏。”

格宗:“什么是大无畏?”

霭翠:“慨然求死的确是无畏的,但求死未必要慷慨激昂。像他这样平静地去求死,就是大无畏。二弟,从我执掌祖业以来,大风大浪经历了不少,不怕死的人见得多了,但你见过这种不畏死的人吗?”

格宗道:“大哥,还有一事我不明白。水东宋老爷与大哥同样是送,为何大哥说水东水西不一样呢?”

霭翠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非常响亮,振动山谷。格宗被感染了,也笑了起来。

兄弟俩笑毕,霭翠拍了拍格宗的肩道:“当然不一样,现在你不明白,不要紧,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

格宗摇摇头。

人一旦拥有了大无畏的精神,哪怕一个文人,他表现出来的胆略是超乎寻常的,就是一个武将也未必有这样的从容和大胆。

大帐之内,梁王巴扎瓦尔弥坐在正堂帅位上。下面站着文臣武将。

焦光神色从容地从文武大臣中走过,到了梁王面前,双手一拱。

“还不跪下!”巴扎瓦尔弥的儿子巴根恼怒地呵斥。

焦光横了巴根一眼,“我上跪天,下跪地,跪吾大明天子,跪我高堂父母。在这里为何下跪?”说完脸转向梁王,“我乃天子信使焦光,梁王不出迎已经失礼,还敢让一武夫在这大堂之上发狂?”

巴根气极,出列道:“父王,斩了他!”

巴扎瓦尔弥冷冷看了焦光一眼,并不说话,只是挥了挥手。

巴根大叫:“来人,将他拉出去斩了。”

焦光哈哈大笑,不等武士到来,便迎着跑来的武士走去。

巴扎瓦尔弥急忙喝道:“慢,把信留下。”

焦光站定,却并不回头,“不看也罢,不看也罢。”

巴扎瓦尔弥向巴根挥手。巴根冲上去,从焦光手里抢过信袋,转身急步递给巴扎瓦尔弥。焦光被武士押了出去。

巴扎瓦尔弥打开信袋,展开信件,一看,惊住了。他略微思索,急切地向巴根喊道:“王儿,快,叫刀下留人。”

巴根迟疑了一下,朝门外大喊:“刀下留人。”

门口武士接着大声喊道:“刀下留人。”

一个想死的人没死成,一个可杀的人没杀掉,这种事发生了,对于大元梁王来讲毕竟不是好事。梁王的处境不好过呀,于是只好召集部下研究对策,但商量了大半天,说的无非都是些马匹不足、军粮所余不多等老问题,没有一个文臣武将谈到大明信使的问题,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一旦被提出来,就会涉及杀还是不杀,也就会涉及他们最不愿想又最想早知道的问题:是战还是降?

巴根早就想说他的主张了,可父王的眼神一直阻止着他。他知道父王是想通过这次召见,先看看大家的意见。说是商量对策,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试探呢?谁都不知道梁王的真实想法,谁敢先说呢?尤其是在大元风雨飘摇之时,稍有不慎,必引来杀身之祸。梁王是何等的人物,他几乎是大元残存的最后精英,其智谋韬略当然非其部下所能及。

梁王道:“明贼贼心不死,最近又派信使来。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巴根率先出列道:“儿臣觉得,大明立足未稳,拿我们没有办法。儿臣恳请父王速斩来使,以明我朝决心。”

巴扎瓦尔弥没有说话,瞪了一眼巴根。巴根还不成熟。沉默片刻,他看了一眼左边的武将们。站在首位的武将不得不开口了。“陪下,依臣看,事情没这么简单。就目前的形势看,明贼要想进攻我们,时机还不成熟,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臣认为这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这个武将不同意巴根的看法,看来非等闲之辈。“你还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巴扎瓦尔弥若有所思。

“其一,明贼的军队虽说有百万,但他们现在的战线太长。在北方,在西北,他们的大量人马还在与我大元作战,因此,他们现在不可能投入更多的军队来进攻昆明。”

巴扎瓦尔弥点点头。

“其二,明贼要想进攻我们云南,必然要取道水西。而水西的彝人很难和他们一条心。若明贼要强取水西的话,那水西的百万彝人是不会轻易就范的,可能还没到昆明,明贼就实力大损了,到时我军再击之,明贼将溃不成军。”

巴扎瓦尔弥听后,点点头道:“对,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彝人,他们可是昆明的一道坚固屏障。可是我们也得加紧练兵,储备军粮,以防明贼突然进犯。”

巴扎瓦尔弥站了起来,“从现在起,我们所有的人马,都要做好作战的准备。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挑起彝人和明贼的战争,只要他们双方打起来,我们就可以以逸待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巴根听到父王这样说,有点急了。他认为,只有四杀信使,才能更显与大明作战到底的决心。而今天谈了半天,就没有一个决断。他一急就往前跨了一步,正想说什么,耳边就响起了父王的声音:“王儿,你带那书生,见识见识咱大元武士。”

巴根还能说什么?只好照父王的吩咐去做。既然暂时杀不了信使焦光,让这个狂人见识一下大元的勇士也好,可以杀杀这人的狂气。巴根这样一想,气也就顺多了,所以行进在他威武的队伍中,他不时斜眼观察使臣焦光。

大明信使焦光何等人物?只见他在枪林刀丛中从容地走着,面不改色,一脸傲气。

巴根看着两旁威武雄壮的队伍自豪地对焦光说:“我大元勇士真是天下英雄。”

焦光并不答话,依然昂首挺胸,面露不屑。

巴根怒不可遏,厉声道:“你不怕我将你碎尸万段?”

焦光笑道:“那你还等什么?”

巴根横眼盯着焦光不放。过了很久,无奈地拱手,“好,敬你一个不怕死!”

巴根手一挥,几个武士翻身上马,来回奔驰,枪刺刀砍,甚是勇猛。巴根得意地说:“这里没有怕死的。不过,仅仅不怕死不是英雄。这些勇士跟我身经百战,做到不怕死容易,做到杀不死才是真英雄!”

焦光头一歪,“是呀,不怕死未必是壮士。可我是杀得死的人,你这个勇士为何杀不死我呀!”

巴根脸色发青,竟一时无语。但又不甘就这样败下阵来,冷笑道:“你的大明既然无敌,就该放马过来一决雌雄。派你前来却是为何?”

焦光傲然道:“救你等性命。”

巴根被彻底激怒了,一拳将焦光打倒在地。焦光倔强地从地上挺起身来,整了整衣衫,“杀人痛快,打一个文士非好汉所为。”

巴根气呼呼地拔出剑来,转而又将剑收回,拂袖而去。

焦光追赶着巴根大呼:“我乃杀得死之人,是杀得死之人!”

巴根本想杀杀焦光的狂气,却反而被焦光羞辱了一番,于是气冲冲地来找他的父王巴扎瓦尔弥。

巴扎瓦尔弥正坐在书桌前,面对一张空无一字的宣纸,陷人沉思。

巴根进门就迫不及待道:“父王,明贼信使焦光太狂妄,太狂妄!他出言不逊,狂妄至极,为何不杀了他?”

巴扎瓦尔弥摇摇头,叹道:“杀他容易,但失了民心,我们的处境就难了。”

巴根道:“这,儿臣也就不解了。前三次杀明贼信使,父王为何不顾虑?”

巴扎瓦尔弥道:“明军势大,我军势弱,俱战之将不是没有呀。杀了来使,表明了父王与明贼势不两立的决心,也断绝了将士的他意。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父王不得已连杀三使是为了稳定军心呀。”

巴根道:“现军心已稳,士气恢复,杀了这狂使也无关紧要。”

巴扎瓦尔弥道:“不可,我们现在需要民心。军心以杀而稳,民心正好反之。”

巴根道:“父王多虑了,儿臣以为,目前我境内臣民对父王并无二心。”

巴扎瓦尔弥道:“吾儿不可目光短浅。你想,如果天下百姓都诚心归了大明,我等要杀进中原,重整我大元河山就太难了。”

巴根道:“是,父王,儿臣明白了。”

巴扎瓦尔弥道:“明白就好!巴根啊,要知道,如今我们要想恢复大元,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干的每一件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巴根道:“父王,您放心,儿臣一定跟着父王,卧薪尝胆,重建我大元。”

巴扎瓦尔弥道:“好,你去吧,我也该好好休息一夜了。”

巴根跪拜请安后,退走了几步又走上前来,“父王,儿臣有一事不明。”

巴扎瓦尔弥道:“说。”

巴根道:“前日,父王已准奏杀了信使焦光,为何父王看了信后就不杀了?儿臣想知道,那封信到底写了些什么?”

巴扎瓦尔弥指了指桌上的那张白宣纸,苦笑道:“一张白宣。”

巴根惊讶道:“一张白宣?”

巴扎瓦尔弥道:“对,空无一字。”

巴根怀疑地望着巴扎瓦尔弥,“空无一字?朱元璋是什么意思?”

巴扎瓦尔弥道:“什么意思,你还不懂?朱元璋派人来,就是送来让我杀的。”

梁王府因为焦光的到来陷人了一片混乱之中。与其说是梁王府乱了,还不如说是梁王心乱了。梁王的心一乱,下面的大臣、将军们会更乱。梁王深深知道这种利害。他几次想痛下决心,杀了信使焦光以振军心,可总是在脱口而出的一刹那间,那个决心一下子在喉咙口被他活生生硬咽进了肚子里。焦光杀不得,杀了必失天下民心,这个道理,朱元璋明白,焦光明白,难道我巴扎瓦尔弥不明白吗?军心要振,民心又不能失。何去何从真是难下手呀!留着焦光又特别打眼,上上下下都看见大明信使活在昆明城里。只要焦光还在昆明城,就说明他梁王束手无策。是死是活总有个决断吧!这就是时局。这个时局严峻地告诉他:当断须断,不断则会自乱。

严峻的局势也考验着水西大地。就在霭翠和格宗送信使焦光人滇的当天,霭翠在宣慰府召集了水西的高层会议。信使焦光人滇是死是活,对于水西来讲,不知是祸是福。天下大事就是这样的,不到那一刻是难见分晓的。在乱世中立足,要的就是智慧,霭翠当然是个智者,他明白仅凭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这混乱而动荡的局势中保住水西的安宁,他必须十分小心地应对。

水西的重要人物都到齐了:大管家果瓦,二爷格宗,三爷莫里,以及水西四十八个部落的土司。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霭翠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今天把大家请来,是因为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会危及我们水西的前程。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请大家来,我们商议商议,如何应对。”霭翠顿了顿继续道:“大明的信使焦光己去了云南。大家知道他是去云南干什么吗?他的使命是叫元梁王巴扎瓦尔弥投降的。”

下面又议论起来,显得有些吵闹。

霭翠见大家七嘴八舌,说不到要领上,有些急了。他用手势压制住吵闹声,大声道:“大家不要以为这件事与我们无关,就不以为然。大家想一想,依照梁王巴扎瓦尔弥的脾气,他会投降吗?他肯定不会。他不投降,明军就肯定要攻打他。明军要进攻昆明,他们的十数万军队就只有一条路,必然要经过我们水西地面。因此,我就担心明军会不会借口南征,乘势攻打我们?”

格宗接声道:“依我看,不管是元兵也好,明军也罢,统统都是我们彝家的敌人。要想从我们彝家的地盘过路,我们一律不答应。”

霭翠听格宗这样说,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莫里拉了拉格宗的衣袖,“二哥,事情没那么简单吧,万一他们要硬取呢?”

格宗手搭着剑鞘说:“硬取?他得问问我们手中的刀剑答不答应!”

霭翠白了格宗一眼道:“糊涂!你就知道逞匹夫之勇。”

格宗有些不服道:“大哥,难道我们怕了他们不成?”

霭翠看他一眼,不想再和他多言。

霭翠望了望身边的大管家。自从会议开始,大管家果瓦就一直没有说话。霭翠笑道:“果瓦,你是我们彝家的智者,谈谈你的看法。”

果瓦笑了笑。其实,他知道霭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意。此刻叫他说出来,无非是想借他的口说服那些不明事理的土目们。在许多土目的心目中,果瓦永远是彝家最有办法的智者。

果瓦想了想,慢慢道来:“要依小人看,这件事情确实有点难呢。元军和明军,都有数十万军队,不管我们得罪了哪一方,都会给我们水西带来灾难,而我们又恰巧夹在他们之间。”

“是啊,是啊。大管家说得有道理。”土目老望马上附和道。

“有道理有什么用?关键是得有办法对付他们。”土目孟昆斜着眼对着老望说。他俩可是一对冤家,只要一相见必吵架。

果瓦当然了解他们,不过此时没心情应付他俩。他迅速和霭翠交流了一下眼光,笑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沟坎,仔细一想,明军现在还不会对我们怎么样。而元军呢,就更不敢攻击我们,因为他们不会过多地树敌。所以说,我们水西暂时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依我看,我们的原则是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不亲热。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霭翠点头道:“对,这样最好。”

众土目一见君长霭翠都认定了,便马上附和道:“还是果瓦的办法多呀。”

霭翠见目的已达到,收场道:“所以,我们大家今后要特别注意,不要随便和任何一方发生冲突。尤其要注意的是元军,和明军相比,他们的力量要弱一些,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故意调唆我们和明军交战。到时我们吃了大亏,而他们就会占便宜。”

在霭翠说话的时候,土目那珠一直深情地望着他。而这一切都被在她身旁的格宗看见,格宗脸上有一股酸气。

霭翠觉得今天的会太有必要了,他的四十八个部落首领,多是好打好杀,又彪悍异常的人,不给他们讲清时局,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霭翠自二十岁执掌水西四十八个部落,至今已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霭翠夙兴夜寐,兢兢业业,总算保住了水西部落的平安。

大明朱元璋起兵以后,就带领着兵马和大元厮杀不断。霭翠先是觉得,那战场距离他们水西太远,他们应该没事。可大元势力逐渐败落,眼下,整个中原大地都归顺了朱元璋。放眼整个华夏,大元控制的地方已经屈指可数了。而盘踞昆明的元梁王巴扎瓦尔弥,自然就成了朱元璋的主攻目标。水西也因此将被无情地卷入到这最后的战争中。

果瓦说得不错,大元和大明,他们哪一边都得罪不起。果瓦虽说水西要保持中立,但真正保持中立谈何容易?所以,这些天来霭翠一直不痛快。但这种不痛快他绝不会在众人面前暴露。也只有到了晚上,他才独自坐在屋里喝着闷酒,盘算着水西的未来。

门吱呀响了一声,那珠幽灵一般飘了进来。

显然,那珠是精心打扮过自己的。她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裙,将浓密的黑发挽成一团盘在头上,使得她光滑洁白的脖子闪出玉石般的光泽。裙腰很紧,显出她的腰更小,胸脯更高,娇美身材更加夺人眼目。那珠静静地在霭翠对面坐下,用那双忧郁深沉的眼光盯着霭翠,一言不发。

霭翠在心里长叹一声。他和那珠的纠葛,整个水西都知道。水西人都知道那珠喜欢君长霭翠。可是,霭翠是有婚约的。正是因为这婚约的束缚,霭翠从不敢对那珠有半分默许。但那珠不管,照样我行我素。

霭翠不敢对那珠有过分举动,除却他们两家是世交外,那珠更是四十八个部落中最大部落的土目。霭翠此刻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只好端起酒杯,一口喝干。

那珠见霭翠也不说话,只好幽幽道:“大哥,这样喝闷酒,是会伤身子的。”

霭翠苦笑一声,还是没有说话。

那珠环视了一下霭翠的房间,轻声道:“大哥,你真的该有夫人了。有了夫人,你就不会这样了。”

“快了。”霭翠一扬头又喝了一杯酒。

“你还是想着那个奢香?”那珠美丽而温柔的大眼闪出一丝怨气。

“那是十五年前定下的。我们彝家人,说出的话,就要兑现。”霭翠只顾喝酒,并没有看到那珠的变化。

“我就不明白,我那珠哪一点比不过奢香?你为什么不要我?”那珠从霭翠手中夺下酒杯。

霭翠无奈地说:“那珠妹子,你是我们水西最美丽的女人,我怎么会看不起你呢?只是,我不是自由身子,我不能食言啊!”

那珠顿时无语,她哇的一声哭了,伏在桌子上抽泣不已。

霭翠房间外面,此刻正有一人伏在窗外。听见那珠的哭声后,愤愤站起走开了。此人原来正是二爷格宗。

这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人世间的感情是不是都这样:你喜欢的人,可能永远不能与你相爱;而你不喜欢的人,偏偏又喜欢你。霭翠和格宗对于那珠来讲就是这样。

格宗一路灰头土脸的回到家中。一个丫鬓见他进屋,急忙讨好道:“二爷,您回来了。”

格宗飞起一脚,踢向那丫鬓:“滚,给老子滚远点!”

那丫鬓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但也不敢哭出来,只是悄悄地抹眼泪。其他的人见格宗如此,个个都静气屏声,生怕招惹格宗。

格宗在躺椅上坐下,闭上眼睛,满脑子全是那珠的身影,满耳全是那珠的哭声。格宗已经有三个老婆了,按照规矩,他还可以再娶。可是,不管哪个老婆,他认为都赶不上那珠。那珠是格宗得不到而又最想得到的人,看来人们说的得不到的东西最美,这话是有道理的。格宗甚至行房事也常忍不住口里喊着那珠的名字。三个夫人也只有认命,她们还能干什么?但格宗在三位夫人的温情中,不但没有消除对那珠的渴望,相反,这种情感却越发强烈。

去年,格宗借口有事去了那珠的庄园。下人们见是二爷进屋,谁都不敢阻挡。格宗进了房间后,那珠并不在。格宗正要离开,听见了内屋传出水声。他急忙悄悄沿门缝望去。这一望,差点使他灵魂出窍。那珠正赤条条坐在木盆里沐浴。按说,格宗的三个老婆也都长得不错,但和那珠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格中顿时脸红脖子粗,本想多看一会儿,又怕那珠发现。如果发现了,那珠非当场砍了他不可。于是他只好退走,跑回了家。当天晚上,格宗一夜未眠,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闪现出那珠绝美的身躯。他发誓,一定要讨得那珠做老婆。可是,这一年来,无论他怎样耍手段,那珠从不正眼看他一眼。

格宗想不通,他堂堂的水西二爷,相貌魁梧,力大无穷,不知有多少女人想巴结他。可这个那珠就是不拿他当盘菜。而更令他寒心的是,那珠发疯一般喜欢他大哥,这就更令格宗感到强烈的不平衡。当然,他的这些想法是不敢表露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他的痛苦也就更甚。

格宗叹了口气,提起酒壶,朝嘴中狂灌,这是他解愁的唯一方法。

同类推荐
  • 揭秘案中案

    揭秘案中案

    2011年初秋的一天,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北京中心局收到了国际刑警巴黎总部转来的一份来自美国旧金山警方的黑色通报,要求协查一名年龄为五十五岁左右的中国男子的身份。通报说此人身高1.65米,体态较胖,上左门牙系珐琅质的假牙,此人在到达旧金山后的第五天遭遇车祸身亡,其身上除了105美元的零钱外,护照、签证、身份证全无,没有任何有效证件。通报还附有死者在车祸现场的正面和侧面照片各一张。
  • 觅案者

    觅案者

    鉴宝专家王大山在参加《鉴宝》节目之前曾被一件元青花瓷器打动,而在节目录制现场,王大山“意外的”被突然掉落的顶灯砸死。刑警队长胡玉言、记者林玲等人迅速对案件展开了调查,却发现案件阻碍重重,似乎有一只隐形的手在控制事件的发展,不想让他们深入到《鉴宝》节目的核心层面。正当胡玉言等人一筹莫展,案件侦破工作停滞不前之际,派出所长刘胜利意外地从黑道线索中查到了一条古玩贩卖的黑暗渠道。同时,鉴宝节目主持人刘轩轩突然自杀,胡玉言也因《鉴宝》节目组再次发生案件而得以继续深入调查,从而使走私集团以鉴宝节目为核心,故意以假乱真,大肆提高古玩价格,而后贩卖进入古玩市场的黑暗链条渐渐浮出水面……
  • 盛夏

    盛夏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的内心就像“盛夏”这相季节,充满了焦虑、不安和无名躁动,当所有的真实扑面而来时,人性的幽微纤毫毕现,我们无处可逃。身处这个时代,我们的内心就像“盛夏”这相季节,充满了焦虑、不安和无名躁动,当所有的真实扑面而来时,人性的幽微纤毫毕现,我们无处可逃。
  • 一诺千命

    一诺千命

    曾经脉络清晰的重大事件,曾经鲜活生动的著名人物,或者由于岁月的风吹雨打,或者由于别有用心者的篡改修饰,从而陷入到历史的“罗生门”中,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徘徊,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变得扑朔迷离,真假莫辩……
  •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公元26世纪,在一个“新世界”里,近乎所有人都住在城市,并说着同一种语言。这些人在出生之前,就被预设成为贵、低、贱几种种姓,于工业化的育婴房里成批生产。在乌托邦集权主义者的统治下,新社会“安定、本分、稳定”,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到边远地区。在那里,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家庭,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却消失殆尽……
热门推荐
  • 穿越来的小医仙

    穿越来的小医仙

    地球上的二线城市的中医院的中医师带着医仙门的传承,穿越到平行世界,传承中医,找到爱情,没有极品亲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掌上天庭

    掌上天庭

    天庭至宝散落人间,竟与手机相结合,被都市凡人张钟所获。入天庭,盗仙丹,戏仙女,学仙术。张钟凡尘的天宫之旅虽然惬意,却终究惹来强敌,天庭派人追杀于他,凡间魔道更是窥觊那至宝,且看张钟如何在重重危机下,降临天庭。
  • 三娶毒女

    三娶毒女

    前世,她本是倾城之姿,朝京儿女各个羡慕,可是一夕之间,父亲被陷害,相府一朝家破人亡,她错爱不良人,落了个凄惨的下场,在轮回镜里,看到了一切,原来,这竟都是阴谋。今生,她涅槃重生,复仇而来,朝堂风云,九州江湖。誓让前世欺她者,害她者,辱她者,加倍奉还,幽冥地下,歃血泣立,她发誓,今生绝不与人为善,绝不入宫,誓不为妃。她幻作毒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家族,护亲人,辗转禅堂,历经九州,改写所有人的命运,却拼命要拉他远离纷争,悠闲一世。“前世,是我负了你,今生,我许你一世安稳。”“你若成魔,我陪你渡魔,你要九州,我便为你夺下这九州天下,臻儿,我心悦你久了,放不下了。”后来,世人都传言,九州出了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比之当年的李月轩有过之而无不及,洞察人心,她若想要谁的命,没人能逃得了,人称“九州毒女”,这一传言,就将东南十三太保给引来了。欢脱小日子“二爷,夫人又跑了--”“放心,谷口已经有人去拦了。”“----”侍卫擦汗。砰砰砰,脚步声匆匆的来了,只听,“二爷,夫人把你磕的五石散都给扔了---”“什么?”男人骇,一阵风刮过,侍卫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一篇嫡女重生改写前世所有人悲剧的文,与以往的写作风格会略有不同,写的久了,也该创新了,以男女主的“小甜宠”为主,前世的纠葛阴谋为辅,欢迎新老读者入坑)
  • 邪王的极品嫡妃

    邪王的极品嫡妃

    云家嫡出大小姐,貌美无双,爹娘健在,却有如不在,新婚夫君对她弃之如鄙,恶奴不将她放在眼里,这一切为什么?——只因她是傻子。她,林氏隐世家族最优秀的继承人,身担重任,腹黑狡诈,机智精明,才艳双绝,却被自己生父阴狠谋害,意外身死,为什么?——只因她是女子。一朝穿越,变成傻子?无妨,她自信傻人有傻福,卸下所有包袱当个米虫也不错。可现实是残忍的,偏偏一个傻子,也碍人双眼,爹娘不爱,她无所谓,可为什么一个两个三个,都看她不顺眼,变着花样来找她麻烦,原来傻子也不好当,无耐,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云楚暴怒。爹不疼,娘不爱,那便弃了——前提是把府里搅得一团乱。夫君大人冷脸相待,那便休了——前提是把你整得身残志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阴谋阳谋,羞辱陷害,通通双倍奉还。前世劳心劳力最终损命,此生她只想唱着歌,哼着曲,数着银票过日子,就算做不成人上人,怎么也得混个钱上人。妖王来袭:蓝王世子及冠大礼,帝王钦旨赐婚,问,谁愿嫁与蓝王世子为妃。满堂千金花容失色,常年与兽类生活在一起,性格古怪,手段残辣,女人近身三尺必定损命,身边还跟着一只猛虎,试问,这种人,谁敢嫁。良久无人出声,帝王脸色阴沉,介时一道清丽的女声传来。“我嫁”这话一落,满堂鸦雀无声,惊的不只是她敢嫁,更加因为她此时的身份,本就身为王妃的她,如何再成为他人的世子妃。他挑眉“你不怕我”她答“相比起你来,我的夫君更可怕,更何况,你比我夫君养眼多了”他沉眉思索,不顾堂上夫君黑沉的脸色,她催促道“喂,娶不娶,倒是说句话呀”“娶”他惜字如金,眸光深幽。她笑颜如花“这就行拉,那我休夫之事,就交由你负责了”介时满堂惊雷滚滚。。。★★★★简介无能,详情请垂询正文,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们请加入书架【收藏】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能异妖

    超能异妖

    百漠孤城,万骨成枯!天地浩荡,强者为王!千道金光护体,连野狗也宛若神尊!故事简介——许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黄山县的农村养殖基地,而且他自己也变成了猪。费尽心思逃离了猪舍后,他却发现这个世界的天,已经变了。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能变异成强大的异妖,远古的怪物家族长眠后苏醒,恐怖修士降临人间。这里,最终会成为神与魔的战场!
  •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雪中悍刀行7:白发舞太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凰女千颜

    凰女千颜

    那一世我们初相遇,我刻意忽略你的感情不去回应。前世,因为所谓的天下苍生,虽是被迫,但终究是我负了你。今生归来,只为与你相守。你不记得我也没关系,这次换我追你,可好?只要你喜欢,即便历尽千劫也要为你取来。听说福缘可以转让,那便让我为你积攒福缘,给你净化魔气。听说灭月剑能毁了你的修为,那我便毁了它。毁不了,也不能让别人得到。……正如当初你为我做的那些事一样。那……你能不能再次爱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