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8000000002

第2章 叩问石塘寻洛阳

石塘镇在鹅湖书院的前方,在永平铜矿的前方,在横亘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下,在一条满是鹅卵石的河流上游,在厚厚的故纸堆里,在薄薄的折扇之中。

石塘镇是一本本奏章,一册册典籍,一页页契文,一轴轴书画……对了,石塘镇是纸上的古镇,纸上的家园,为纸而聚居于纸上,因纸而扬名于纸上。

我通过纸的倾诉,得知了石塘;

通过石塘,我要叩问纸的消息。

河床无语。虽然,因道路泥泞我不得不绕行,此时依然下着小雨,而那么宽的河面上,却只有一线细流蛇一般游走,团团簇簇的茅草齐人高,草秸上飘摇着上次山洪留下的纪念物。满床的石头更是历次山洪的见证。

枯槁的河流是一种暗示。暗示着石塘已经老去,纸的历史已经发黄。因为,水是纸的生身父母,是纸的肉体和灵魂。不信,请读清人程鸿益所作的《铅山竹枝词》——

未成绿竹取为丝,三伐还须九洗之。

煮罢皇锅舂野礁,方才盼到下槽时。

双竿入水揽纷纭,渣滓清虚两不分。

掬水捞云云在手,一帘波荡一层云。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铅山纸包括石塘纸的制作全过程,民谚则称之为“措手七十二,一纸方荡成”,而在造纸的这么多道工序中,始终离不开水。石塘镇是纸做的,而纸又是水做的。

那么,我为干涸的河床而感伤,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流水有情。原来,水早已走街串巷,登门入户。它在古镇的长街边徜徉,在许多人家的庭院里流连。像一个袅袅娜娜的女子,在雨巷中时而隐没,时而显现,狐媚一般;又像一帮捉迷藏的孩子,纷纷藏进别家的门户,甚至谁的床下,终是憋忍不住,在大门前探出明澈的大眼睛。

这是一条长达二千米的官圳,明嘉靖年间由铅山知县倡建。官圳在南面的石塘河上游引水,入口处的来龙山嘴正好有一块龟背形乌石,人们因地制宜凿石开洞,借用乌石的坚固,使之成为控制来水的闸口。河水沿着鹅卵石与三合土拌浆嵌砌的官圳,经镇东一片民居的地下蜿蜒穿过,而后分流成“人”字形,沿潘家弄和下街流去。每户人家的青石板下都有潺潺水声,有的人家索性引水入院,形成一个个方便盥洗的内官坑。

流水认识每一张人面桃花。流水也记住了枕边所有的呢喃和梦呓。官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那是无疑的了,我想探问的是,这源源活水,是否也倾注了以纸为业的人们对水的膜拜和感恩,对财富的来势的渴盼呢?若然,这是多么虔敬的膜拜,多么真挚的感恩,多么生动的渴盼!

我追溯着石塘河水的来路,探究石塘的造纸历史。

早在元代,这里就有纸槽云集。至明代中叶,造纸业已十分兴旺,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当时,每年产纸上千万张,其中三十余万张作为奏本用纸被官府收购,其余则投放市场。正因为石塘及该县的陈坊和杨村一带纸业发达,明代的铅山县成为我国江南地区的“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与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浆染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一道名扬天下。清乾隆、嘉靖年间,印书制纸的大量需求推动了石塘纸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时,从事纸业者竟占当地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三,最盛时仅抚州籍工人就有三千人。各地商贾自然纷至沓来,那早已倾圮的山陕会馆,那依然幸存的饶州会馆、抚州会馆,便是当年纸醉金迷的见证。

我追寻着石塘河水的去路,摄取石塘远行的背影。

在这里,满山竹海是造纸取之不竭的原料,茂盛的植被中富有各种可为纸药的植物,来自山中的流水不仅为制料抄纸提供了优质水源,这条石塘河还与古驿道联手,把石塘纸的美誉播撒到四方。石塘纸“名色亦异”,品种繁多,有关山、连史、京川、贡川和毛边,等等。关山纸作为石塘的名产,用途较广,尤为北方市场所青睐。民国时期,石塘造纸厂生产的毛边、关山等纸,运往外地销售时都要打上“江西铅山石塘造纸厂”的珠红钤记,其中“石塘”二字稍有歪斜。听说,建国初有一批关山纸销往香港,当时的纸厂办事人认为原钤记上的“石塘”二字歪斜不美观,便重新雕刻了一枚“江西铅山石塘造纸厂”的印章加盖于上。不料,香港商家竟据此认为是假冒产品,要求退货,经厂方致书说明,那批纸张才被收下。这件事给了石塘一个教训,此后,外销之纸,一如既往使用老印章。谁让那歪斜的钤记早就成了石塘纸的身份证呢?

沿着有水声相伴的街巷,我进入纸上的历史,纸上的生活。雕刻精美的门面就是它的封面,敞亮气派的厅堂就是它的内容,居家生活的场景就是它的插图。对了,如今在石塘能够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古民居了。那些老房子依然以纸号为标榜,它们的门匾依然陶醉在“赖家字纸行”、“查家纸行”、“复生源纸行”、“金鸿昌纸行”、“松泰行”的荣耀里。在众多纸行中,“复生源”名气尤大,杭州、天津乃至黑龙江均有其分号,北方有不少纸店都以挂牌经销“复生源”纸品的办法来招揽顾客,而铅山县城所在的河口街上,一些钱庄则以与该纸号有业务往来为荣幸。

鳞次栉比的建筑曾是财富的纪念碑,如今,它们正在老去,正在颓败,便成了金钱的墓志铭。

年三十夜弄、商会弄、天后宫巷这样的地名,连接的是商贾辐辏、市声扰攘的旧日繁华;而在一座月亮门之上,“品重洛阳”的匾额指向的却是,石塘纸的质地,古镇生活的质地。

纸的质地,让石塘的骄傲底气十足;纸的质地,来自复杂的工艺和讲究的选料。在石塘,纸品不同,选料、制料方法也不同,次等纸用的是生料,即用石灰等腌制嫩竹为料;而连史、关山等上等纸则用熟料,即以嫩竹制成竹纸后,还要经蒸煮、漂白等道工序方可下槽抄纸。生产连史纸所用的嫩竹,于立夏前后砍伐取用,纸料需经过几个月日晒雨淋而自然漂白,生产周期为一年,纸质洁白莹辉,细嫩柔韧,有隐约帘纹,防虫耐热,永不变色,有“寿纸千年”之誉,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多用之。关山纸的主要原料除了竹丝,还需稻草,而且,必须是一季晚稻的稻草。加工的每道工序也是非常严格的,如抄纸时,每张纸只能用帘在槽中抄二次半,同时规定,第一次只准抄半帘,即帘床帘皮在槽中没水二分之一的面积就要立即提起,第二次、第三次方可抄全帘,这样,才能确保每张湿纸厚薄均匀如一。

因为资源丰富,历史上的江西有许多地方都是纸产地。如永丰县的毛边纸也是较为著名的纸品。它的原料也是没开枝、没长大的嫩竹,当地人称为“竹麻”。每年立夏前后半个月砍伐竹麻,放在池塘里加生石灰腐沤四十天,而后,洗净石灰,再用清水浸泡发酵三十天,就成了造毛边纸的原料。这时,要手工剥去青皮、竹节等,放在一种特制的工具上凭着脚踩捣烂,再用竹帘在水中抄制。纸张基本成型后,刷在风房的火墙上焙干,焙干后的纸张是白色的,光滑、匀细、韧性好,吸水性强、不淡墨,字迹经久不变,而且,百年不蛀不变色,是书写、印刷之佳品,故有记载说:“凡印书,永丰绵纸为上。”据说,永丰在唐代就曾用蕨类植物纤维制成“陟厘纸”,被列为宫廷用纸。到明代,永丰的竹纸则因倍受一位常熟人的青睐而扬名,那人名叫毛晋,以经营校勘刻书为业,他印书所用的纸张都是在江西定做的,采买之后,他喜好在纸边盖一个篆书“毛”字印章,永丰“毛边纸”就此得名。

凭着道听途说,我不厌其烦地记下造纸工艺之皮毛。我之所以如此好奇,是因为传统工艺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技术手段,其中还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最早的工艺典籍《考工记》中有言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原来,工艺就是合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者的造物过程,工艺,本是一个蕴有天地造化的生动而美妙的名词。这种工艺创造观,是“天人合一”精神的阐释和体现,显示了一种力图全面把握、协调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高远意图。

传统的造纸工艺显然也浸润着这一工艺思想。眺望岁月的远方,但见那里是新笋拔节、清泉潺潺,是波光潋滟、雾气氤氲。造纸的生产时空与自然顺应不悖,造纸的行工技艺与物材性理顺应不悖,纸张的文质品性与人格身心也是顺应不悖的,追求纸质洁白莹辉、细嫩柔韧的那番匠心,何尝不曾渗透对幽雅、高洁的人生境界的崇尚呢?

我又想到了水。所谓“地气”就是水了吧?在许多的传统工艺中,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柔软的水,其实是特别有力量的。经水淬火,煅打的铁器无坚不摧;经水淘洗,宝贵的矿石露出真容;同样,经水沤泡,坚硬的竹材化为玉帛。

于是,我更愿意把官圳的源源活水,看作是石塘人对水的膜拜和感恩。这番虔敬,我在广丰十都村的王家大屋里曾经领略过。王家大屋建于清乾隆年间,祖籍山西的屋主人王直贤正是因经营纸业而定居此地。整个建筑群占地四十余亩,除厅堂外还有房间一百零八间,三十六个天井和四个水池相嵌在大屋的回廊之间。如此规模宏大、结构繁复的大院内,所有建筑只有一个榫头。因此,尽管长期无人修缮,它依然能巍巍然栉风沐雨。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用石头垒砌的水池,据说,它们连着村边的丰溪河水脉,河中水涨,池中水满,河中水落,池中的水却也不会干涸。尽管,昔时赏月观鱼、吟诗赋句的清静之地,如今已被居住在其中的村民因地制宜,利用水池养鱼、养水浮莲,然而,在我看来,那步入大屋中的水脉,该是当年王老爷家的座上客了,四座水池便是四把饰以精美石雕的太师椅,水端坐在王家亲切的目光里,像一尊尊神明被那虔诚的眼神供奉着,祷祝着。

石塘的官圳,则是所有庭院共同的好友。它依然流连在家家户户的门前,日夜和人们促膝交谈,可是,它的话题已不再是造纸带给古镇的生气,流水所象征的财势。

砖木有心,流水有意,它们该是在诉说自己对“品重洛阳”的缅怀吧?

同类推荐
  •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最近一些时日,我随王能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等同志在四川成都、广安、眉山及香港等地,为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我俩深感川人的伟大。小平同志能在历史大转折时期,从根深蒂固的极“左”营垒里突出重围,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在显示出巨大的智慧、英明的决断、远大的眼光。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此幸福彼幸福

    此幸福彼幸福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热门推荐
  • 天堂鸟

    天堂鸟

    星期五上完最后一节课,当初二女学生丁灵蕙收拾书籍文具的时候,铁皮文具盒盒盖里卡着的一张花花纸引起她的注意。那是她从广告纸上剪下的印了猴子图案的日历。红铅笔圈了的这个星期五,正是哥哥灵星的生日。妈妈早就嘱咐她,要替妈妈记着这一天,到时候给哥哥买个面皮回来。想到妈妈还会从她打工的饭店带好多好吃的,想到一家子的团聚,灵蕙稚嫩的脸上便泛起了喜色。她小心翼翼掀起那张花花纸,从下面掏出早就备好的平展展的1块5毛钱来,急急忙忙就往街市上赶。受惯人白眼和喝斥的小人物,是经不得恩待和夸奖的。14岁的小女生丁灵蕙的情形更是这样。
  • 小野风狐

    小野风狐

    狐狸山下被喊作妖怪的狐狸之子,树下的第一次相遇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匆匆逝去的爱情风狐逐步卷入妖魔的怪谈。结识各类游侠怪客,见识人心的魑魅魍魉。一边成熟,一边疯狂!法师,排山倒海,飞天纵地,逍遥天地之间,辗转于九天之外。
  • 华娱之我是大牌

    华娱之我是大牌

    重回2000年,默默的搬运前世的小说,在2006年考入电影学院,2007年一鸣惊人。
  •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妻如命:闪婚总裁超能干

    宠妻如命:闪婚总裁超能干

    苏微暖一直以为自己嫁了个普通的男人,谁知她老公摇身一变,竟是凉城首富,而且权势滔天,是帝国集团的执掌者。在外,他沉默高冷,手腕狠辣。在内,苏微暖一直觉得,她老公就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直到她知道程欧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女人,她永远捂不热他的心,他们之间只婚不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梦修罗之龙图腾

    幻梦修罗之龙图腾

    河许人,想象力丰富、文笔犀利、思想空灵,开创独特的群体性主角写法流派,用巧妙的时空线将时间情感编制的精彩纷呈。
  • 时光等等我

    时光等等我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长大,很多事不会等我足够有能力的时候再发生,也有很多人,不会等我有能力的时候再去陪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破云者

    破云者

    41世纪的宋谦,穿越到一个修灵世界,开始一段沙雕的修灵之旅……经商有道,家族崛起;文采飞扬,进阶官场;明枪暗箭,庙堂风云;变幻莫测,血雨江湖。游灵在哭泣,巨兽在咆哮,奇境开始出现,异族开始崛起拨开迷雾重重,一个又一个危机、一个又一个真相接踵而来。
  • 妖孽皇帝给我滚

    妖孽皇帝给我滚

    “今天出了一道新菜式,皇帝哥哥,要不要尝尝啊?”某女笑着说道,“哦?今天又放了什么毒,我倒是想尝尝。”某妖孽说道。“算了算了,每次都被你猜出来了,不玩了”“哈哈,没事,继续继续,我不说话了好吗?”“嘿嘿嘿,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