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6100000003

第3章 周总理遗言

1976年的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了。噩耗传出,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应该说,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人的去世,能带来如此多的发自内心的失声痛哭与悲鸣叹惋,从十里长街送总理,到纪念碑前送花圈,没有组织、没有串联,成千上万互不相识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悼念周总理的活动推向一个个高潮。因为住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周总理就是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仍然顽强闪亮的一支烛光,让人们在黑暗的窒息中看到一丝光明的希望。

然而如今,这支鞠躬尽瘁的蜡烛为共和国流干了最后一滴泪,永远地离开了爱戴着他的人民。跳梁小丑们还在上演着一幕幕的闹剧,善良正直的人们还在为真理而苦苦挣扎……历经十年动乱的土地上,风雨骤狂,山河欲崩。

几个月后,正当“四人帮”大肆防民于口,人们对总理的哀思无处可寄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出了周总理的遗言,据说是写给毛主席的。

那是像平常一样普通的一天,我刚从果园劳动回来,正琢磨着怎么安排午后的闲暇。是继续把那本《林海雪原》看完呢?还是把最近的一些感想整理一下再写几篇文章出来呢?我这样一边想着,一边收拾着堆在桌子上的书和只剩下茶叶渣的茶缸。

主席、中央:

我自第二次手术以来,病情有短期稳定。从下半年开始,癌症已广泛扩散,虽然自觉尚好,但离去见马克思的日子确实不太远了。我想,有必要向主席、中央汇报一下近来的一些想法。

小平同志一年来几方面工作都很好,特别是关于贯彻主席的三项指示,抓得比较坚决,这充分证明了主席判断的正确。要保持那么一股劲,要多请示主席,多关心同志,多承担责任。今后小平同志压力更大,但只要路线正确,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

在此弥留之际,回忆先烈的遗言,对照我们人民的生活条件,我为自己未能多做一点工作而感到内疚。但是展望文化大革命后,我国人民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宏伟前程,展望本世纪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壮丽前景,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把生命交给了人民的事业,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惟一遗憾的是我再也不能和同志们一起前进,加倍工作,为人民服务了。同志们,一定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之上,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关于我的后事,我向中央请求:一、将我的病情发展告诉全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二、追悼会主席不要参加,会应力求简单:请小平同志致悼词。三、骨灰不要保存,撒掉。

永别了,同志们!

共产主义万岁!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看完遗言,我心里更加激动了,一方面为周总理临终前受到的迫害感到心酸,另一方面却被遗言里那饱含深情的话语,感动得泪流满面。尤其是最后那句:“永别了,同志们!共产主义万岁!”,让我始终噙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心里就像被抽空了一样难受,与此同时,脑海里却在暗暗下着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了周总理的希望!

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否真的就是周总理的遗言。但是,读着这份遗言,我们的眼前就仿佛浮现出了病榻上面容憔悴的周总理,耳边就仿佛响起了周总理那略带苏北口音的亲切声音。遗言里对小平同志的肯定,对实现“四化”美好未来的展望,对同志们的谆谆嘱咐,对自己身后事的请求……弥留之际的周总理仍然念念不忘他所热爱的人民。退一步想,即使周总理没有留下遗言,那么这些话也一定是他老人家想要对我们说的!

那天,我和老潘拿着遗言,读了一遍又一遍,很难说我们是根据里面的内容、里面的语气,来断定它是真的,还是我们被里面流露出的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所感动,抑或这份遗言说出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心声,使我们热切地渴望它就是真的!但无论如何,在那个时代里,在那种情况下,一句充满无限遗憾的“永别了,同志们!共产主义万岁!”怎能不让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为之热血沸腾呢?

从老潘家里出来,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这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告诉给同样怀念周总理的室友们。想到这里,我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一心只想快点回去,好立刻把这个让人激动的消息告诉他们。就这样,我一路上脚不沾地的回到了宿舍。

一进门,我就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忙把同伴们招呼到了一起,气喘吁吁地说:“我看到周总理的遗言了!”

“啊?”他们几个人听了,不禁面面相觑,旋即又七嘴八舌地问起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于是就把来龙去脉告诉了他们,还把遗言的内容讲了一些。听我讲完,他们也很激动,纷纷说要牢记总理的嘱托,要继承总理的遗志,让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抄一份。

当天晚上,我又去了一趟老潘的家里。我对老潘说:“这份遗言太重要了,我也想抄一份珍藏起来。”

谁知老潘却摇摇头不肯让我抄:“我刚刚听说,上边已经传出风来了,要追查总理遗言,说是假的。”

我听了很着急,忙说:“既然当初想隐瞒,自然会说是假的,我们又不会泄漏出去,查也查不到的。”

老潘还是咬着嘴唇使劲摇头:“不行,这样太危险了,事情只会越闹越大,还是看过就算了吧。”

我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看过就算了,只好继续求他:“我保证不会向下传了,肯定到我为止。而且形势这么危险,我一定会小心的!”

看到老潘还在犹豫,我急了:“我们怎么能在紧急关头退缩呢?你难道还不相信我能保护好总理的遗言吗?”

看到我这样坚决,老潘只好让我抄了一份,只是他再三地叮嘱我,一定要十二万分地小心,千万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我最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那份遗言带回了宿舍。此时,同室的伙伴们都在急切地等我回来,我一拿出抄着遗言的那张纸,大家就争着读起来。他们看完遗言都很激动,纷纷议论起自己的感受。

有的说:“周总理实在太可敬、太伟大了,从来只为人民着想。”

也有的说:“是啊,他临终前还惦记着我们的‘四个现代化’。”

还有的说:“有些人怎么能这样对待总理!连留下的遗言也不能公开。”

但更多的,是对总理接班人的揣测:“总理在遗言里肯定了邓小平同志的成绩,表明总理是希望他接自己班的。”

“对!致悼词的也是邓小平,邓小平一定会当总理。”

几天之后,老潘遇到我,偷偷地把我拉到了一边,低声对我说:“现在上面查得很紧,会有什么后果都很难说,你还是赶快把总理遗言烧掉吧。”

接着,他又很紧张地望着我说:“没准最近这几天就要查过来了,你一定要替我保守秘密,千万不能把我给出卖了。”

听到这里,我抬起头真诚地望着他说:“你放心吧,我们是并肩战斗的好兄弟,如果出卖了战友,就是辜负了周总理!”为了让他放心,我又用力地抓住了他的肩膀,使劲儿地冲他点了点头。

临分手,他又转过头来,对我说:“你千万要替我保密啊!”

我只好安慰似的对他笑了笑:“放心吧!”

我回到宿舍,越想越担心,就把那份总理遗言又偷着抄了几份,开始想夹在书里,但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了被子底下。但是,毕竟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我可以用微笑去安慰别人,但对自己,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尤其是四处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紧,我的心里不可能不紧张,连着几天情绪都很不好,生怕被查出来,也怕连累了别人。没想到,我几天来的紧张情绪被同宿舍的一个朋友看了出来。他虽然比我的年纪小—些,但和我的关系比较好,是一个很讲义气的朋友。他对我说,为了安全起见,让我把遗言交给,他保存起来,这样即使来人查,也查不到什么。于是,我想了想,就同意了。

不久后的一天,县公安部门真的来人了,我也被叫了去谈话。

谈话被安排在一个小办公室里,人家问我:“有没有见过周总理遗言?”

我坦诚地点了点头。

人家又问:“是谁传给你的?”

我就说:“是我在徐州看到一个宣传栏上贴着的,觉得很感动,就把它抄了下来。我当然不知道是谁贴上去的”。

当然,县公安局的同志也是奉命行事,也不是要整人,就说以后别再传了。我不禁暗地里挺舒了一口气。这样,我一颗吊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就在县公安局的同志和我谈话时,我的几个好友一直守在屋前屋后,我一出来,迎面就看见了他们。看见我出来,他们冲我点点头。当时的这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和生命里。他们就这样在谈话时自始至终地守在外面,一方面,他们是怕我出事,在保护我,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与我共同承担着一份神圣的职责。我同宿舍年龄最小的小平还主动替我把“总理遗言”保存起来。

虽然我们那时都不清楚,那段感人肺腑的话究竟是不是周总理的遗言,但我们却是把那份遗言当作真的来保护的。在我们的心目中,这早已不仅仅是一份遗言,而是代表了我们那一代人爱护战友、爱戴周总理、热爱祖国的一份神圣的情感。

那天九月九

从20世纪70年代过来的人,都忘记不了1976年那个特殊的年份。尤其是那一年中九月九日那个天昏地晴、悲伤欲绝的日子。

因为中秋节快要到了,我回一趟肖县老家。九月九日那天中午饭后,我骑着自行车返回插队的地方。从老家出来时,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下午三点多的时候,老天突然变了脸,一层浓重的阴云遮住了太阳,接着还下了几滴雨。当时,我已经走过了安徽省界,行走在苏北一条大堤上。大堤下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恰逢秋收时节,地里不少民正在忙碌。

突然之间,远远近近的广播同时响了。那个时候,村村有广播喇叭,一只喇叭响了,方圆几里甚至十几里都能听见。几十只乃至几百只喇叭同时响起,真是天摇地动。广播一开始就是播放低沉的哀乐,那一刻,天地间一片悲壮。我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车速。从那年元月周恩来总理逝世,七月朱德委员长逝世,哀乐曾一遍遍在共和国的上空响起,人们的泪水和悲伤也一次次从心中涌出……谁也不敢想象,这一次又是哪一位国家领导人倒下。

哀乐过后,播音员用深沉、悲壮的声音说出了“毛泽东主席”这个中国人民熟悉的名字。

若干年后,我和一些当年走过来的朋友说起那一刻的感受,几乎不约而同地说:“无法接受!”、“不敢相信!”

“文革”时期天安门广场上游行的人群。

事实也是如此。我当时听后,身心震动,连自行车都骑不稳,赶忙下了车,把车停在路边侧耳聆听。

这时,我看见迎面过来的几个骑自行车的人,都是泪如雨下。一个年约50岁左右的农民,扔下自行车,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您不能走啊!”

堤下的庄稼地里,跪倒一片农民,响起一片哭声。那时,没有任何人组织,也没有任何人下令,全都是自发的,哭声也是发自内心的。

那年九月九日的中国,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阴云。

一路上,我看到很多人在哭。印象最深的是路过一个叫黄桥的村子时,看见一个老太太坐在自家的门前,一手抱着个孩子,一手拍打着土地,嘴里喊着毛主席,哭得嗓子已经哑了。

晚上,我回到了插队的果园。那些知青哥们,三正成群地聚在一起,都在议论着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的中国向何处去。我记得当时议论的热点话题主要是毛泽东主席去世了,谁会接班?有的说,可能是华国峰,因为那时央领导人排序他在最前边;也有的说是江青,因为她是毛泽东主席的夫人,而且那些年都很红火;还有的说邓小平,但大伙都认为不可能,因为邓小平正在受批判……我们这些新三届知青,尽管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但对国家的命运却忧心忡忡。

晚饭后,我和一位知青哥们散步到—位职工家。那位职工家里也聚着一些人,也在议论着毛主席身后的国家大事。那个年代的人与现在的人相比,政治态度大不相同。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关心政治,但是在一起时不敢说真话,不敢发牢骚,更不敢骂娘;而现在,人们对政治十分淡漠,很少谈政治或者不谈政治,但在一起时什么话都敢讲,甚至开口骂娘。所以,那些职工在一起谈的是些大路话。有一个老职上的话在我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让我至今不能忘记。那是人们说到邓小平的时候,有的说邓小平要是能接班,国家可能会好一些,有的说邓小平已经被打倒了,不可能再翻身。那位老职工咳嗽一声说:“什么事情都可能起变化,说不定邓小平很快就会东山再起。邓小平要是再起来一次,哼,等着瞧吧!”

一屋的人听了,都沉默不语。

上床睡觉前,同宿舍的一个哥们悄悄地问我:“不是天天喊毛主席万岁万万岁吗?我真以为毛主席不会逝世呢。”

我知道他是发自内心的。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逝世,让我们这些新三届的人突然大彻大悟,从迷信和神话中走了出来。

毛泽东主席逝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悲痛,还有担忧、不安。

正值中秋,但很多人自动地撤销了中秋聚会的宴席。不过,也有的人因聚会被捕,理由是毛主席逝世,只有阶级敌人才兴高采烈。这就有些过分了。

第二天,所有的中国人都带上了白花和黑纱。

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召开那天,我们在电视机前,同北京一道参加了追悼。我瞪大眼睛看了又看,也没看见邓小平的身影。会后,—位知青哥们感叹地说:“看样子,邓小平是出不来了。”

1976年9月9日的夜晚,整个中国笼罩在悲哀之中。

后来,一位诗人写了一首诗,开头几句,至今仍让我记忆忧新:“今日九月九,倚窗望北斗,孩儿想娘啊,我想领袖。”

毛泽东主席去世已30多年了。30多年来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们对毛主席的感情与日俱增。前几年,有些人对下“毛泽东热”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观点。我看后,感到那些观点是各取所需。我想起家乡一位诗人的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对于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毛泽东,人们的评价应当是最真实的,人们对他的感情也是最真实的……

同类推荐
  • 海外寄霓君

    海外寄霓君

    本书讲述了朱湘于1927年留学美国,1930年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他在美国期间,给妻子刘霓君写了90封情书,每一封信都有编号。在这些情书中,他写谋生之艰辛,为钱所困的尴尬,更多的是如水的柔情,有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读之温暖。
  •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杨周翰作品集:攻玉集·镜子和七巧板·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

    《攻玉集》和《镜子和七巧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莎士比亚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比较文学家杨周翰有关比较文学研究的毕生研究经验的结集。The Mirror and the Jigsaw:杨周翰未刊英文论文集,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共10篇文章,由杨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学术价值重大。研究外国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吸取别人的经验,繁荣本国的文艺,帮助读者理解、评价作家和作品,开阔视野,也就是洋为中用。《攻玉集》收集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写的,因此取名为《攻玉集》。内容涉及如何提高外国文学史的编写质量、如何评价莎士比亚等方面。《镜子和七巧板》收集的十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主要是讨论比较文学。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周汝昌、叶嘉莹等所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
热门推荐
  • 难以释怀的思念

    难以释怀的思念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快穿女配之她逆光而来

    快穿女配之她逆光而来

    浅疏是娱乐圈内的“顶级花瓶”,按说应该是女主的命,却偏生是个女配,还是被石头砸死的那种苦逼命。而后,因为灵魂强度被一个自称为是女配逆袭系统的统子绑定,从此走上一条名为女配逆袭的不归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亲爱的,我在等你来

    亲爱的,我在等你来

    王梦真,一个性格像男孩一样的女孩,她坚强而独立,对爱情充满幻想。只是每一次恋爱,她都会被抛弃,但这些打击,并没有击败王梦真,她依然对婚姻,对爱情,怀揣热情和向往,而最后,她也如愿以偿,嫁给了所爱。
  • 灵印变

    灵印变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吴用,那是一段令人伤心的往事。”吴用面上带着追忆,思绪回到了自己第一次遭雷劈的情景。“世人又怎么能明白,我这逆天的灵印,都是被雷由一条垃圾的杂草劈出来的啊。”杂草灵印当真是杂草?那一道道的神雷,当真是乱劈的?这当中到底藏着多大的阴谋?随着吴用的成长,谜底一步步的揭开。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回眸一笑意中人

    回眸一笑意中人

    顾安年和戚夕青梅竹马,两家是邻居,为了撮合两人,两家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戚夕内心OS:求放过……恋爱我们会谈,婚迟早也是会结,但是请让我们好好谈个恋爱啊!某大神:揉揉自家小奶猫的头,一脸宠溺道:“老婆,我是你的,一直都是。”
  • 我心里有座石碑

    我心里有座石碑

    我觉醒了一个新能力,靠着它,我渡过黑暗,终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