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把给别人牵线搭桥的人称为“月老”或“红娘”。从词义上看,二者的意思类似,都是帮助他人完成美满婚姻的热情人士。但是,细考究起来,二者也有区别:“月老”是媒人、介绍人;“红娘”则是帮助促成婚姻之人,帮忙者。因此,使用时应予以区分。
关于“月老”的来源,有这样一说:据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时候,有个名叫韦固的年轻人,一次他路经宋城时,在一家客栈看见月光下一个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像在查找什么,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东西的大布袋。韦固好奇地过去询问老人在看什么,老人答道:“我在看天下男女婚姻的书。”韦固又问袋中装的是什么东西,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是仇人还是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结成夫妻。”韦固听了十分好奇,连忙打听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书查看后,笑着对他说:“你的未婚妻,就是店北头那卖菜的老太婆的三岁女儿。”韦固听了,很不高兴,原来那个小女孩相貌很丑,且两人年龄悬殊,于是,他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她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没想到没杀成,只把女孩的眉宇刺伤了。
十几年过去了,韦固成了一名武将,娶了相州刺史王泰之女香娘为妻。新婚之夜,他揭开香娘的红盖头,见妻子貌美非凡,只是眉宇间有一个疤痕,问其缘故。听香娘说来,才知道香娘就是当年卖菜老太婆的女儿。夫妇俩如梦初醒,从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恩爱有加,白头偕老。这个故事流传开后,使得人们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而红娘则是元朝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笔下的人物形象,她聪明伶俐、机智勇敢,是《西厢记》里崔莺莺小姐的婢女。一次,张生来到普救寺游玩,偶遇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贼人围困寺院要挟莺莺做押寨夫人时,张生挥书求友白马将军相救,崔老夫人被迫当众应允以张生为婿。不料,崔老夫人嫌贫爱富,撕毁婚约。红娘打抱不平,为成全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机智巧妙地从中周旋,帮助他们成功冲破宗法礼教的束缚。红娘的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几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就这样“红娘”就成了助人完成美满婚姻的人的代称。
新娘做红娘
清朝末年,有一书生叫汪儒扬,此人长得仪表堂堂,很有才华,但家境贫寒,生活潦倒。
这年,乡里徐陈两家联姻,喜庆又热闹。到了晚上,新娘传出话来,客人须对出她所出的上联后才可闹洞房,这上联是:
红烛盘龙火中龙从油里出;
众贺客苦思不出,有好事者便请求汪儒扬对下联。汪儒扬正好隔帘看见新娘的花鞋绣有凤凰图案,便对曰:
赤鞋绣凤天上凤向地下飞。
新娘徐小姐一听,十分惊叹对联人的才华,隔帘偷望,见此人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心中很是喜悦,便写信让汪儒扬去徐府向自己的妹妹求婚。
汪儒扬稍作打扮,便径直前往徐家求亲。徐父接大女儿的书信后,就特别设宴款待汪儒扬,这特别的宴叫做鲜席,一碗鱼肉汤,一碗羊肉汤,席间,徐父想考考汪儒扬,便出了一上联:
席上鱼羊鲜乎鲜矣;
汪儒扬一听,不禁赞不绝口。因为“鱼”“羊”合为“鲜”,且一字两音,既有新鲜之意,也有稀少之意。正在思忖间,忽见一女子从窗边走过,随即得出一副绝妙的下联:
窗前女子好者好之。
此言一出,徐父当即拍手称赞:“好一个女子。”这下联刚好符合上联的要求,“女”“子”合为“好”,且一字双音,对仗工整之极,语意双关。汪儒扬便成了徐府的贤婿。
“丈人”“岳父”与“泰山”
称妻子的父亲为“老丈人”是三国以后的事。“丈人”通“杖人”,即拄着手杖的老人,原是对老人的通称,三国后成为妻子之父的专称,是一种习惯用法,这好理解。可是,怎么把老丈人称作“岳父”或“老泰山”的呢?
唐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据唐代段成式《西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开元四年(公元726年),唐明皇李隆基到泰山封禅祭天地,封丞相张说为封禅史主持祭事,张说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带上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凡丞相以下的官吏均可官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职,张说却利用职权,将他一下子连升四级,破格提升为五品大官。
后来有人告发,唐明皇问张说这是怎么回事,张说一时无言以对,旁边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讥讽说:“此乃泰山之力也。”意即张说借泰山封禅的机会提拔了女婿。唐明皇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蒙混过去了。因张说是郑镒的老丈人,后人便借这个故事用“泰山”来称老丈人。又因泰山是“五岳”之首,老丈人也就称为“岳丈”或“岳父”。随着老丈人改称为“岳父”,丈母娘便被称为“岳母”了,说得亲切些就是“岳母娘”。在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妻母为“泰水”的。
岳父留女婿
明朝年间,有一秀才新婚后探望岳父岳母,岳父欲留他吃饭,秀才因羞推辞再三。恰逢天气转坏,下起了大雨,岳父也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便出了一个上联让秀才对,允诺对出则罢,否则只能留下。秀才心想这有何难,遂请岳父拟出上联。岳父捋须吟道:“下大雨,空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秀才正欲相对,转而不觉哑然,原来联中正暗含了五个人名,即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此联构思精绝,堪称千古绝对。秀才沉吟半晌,只好自叹不才,留下来吃饭。
“额娘”的传说
清朝时,满族人管自己的母亲叫“额娘”,据说这是满族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留下来的。相传,在中古时期某年暮春的一天,天宫中三位美丽的仙女化为天鹅来到长白山膜拜日月峰。她们来到布尔瑚里湖,被清澈碧蓝的湖水迷住了,三只天鹅落入水中又变回三位仙女。
正当她们在水中嬉戏时,天上忽然飞来了几只神鹊,在三位仙女头上盘绕,不肯离去。只见一只神鹊将衔在口中的朱果吐在三仙女的衣裙上,便飞走了,三仙女便轻轻地将朱果拾起含在口中,吃了下去。
待三位仙女穿好衣裙欲返天宫时,三仙女忽然感觉腹内鼓胀,行动不便了。她看着仍在隆起的肚腹,流着泪向大仙女说:“呀,姐姐!定是朱果作怪,让我成了这般模样。哎呀!我驾不得云了!”两位姐姐无奈,只得将三妹留下,待生产之后再来接她重返天宫。
数月之后,三仙女诞下一男婴,此男婴一出生便能说话,乃神童也。三仙女轻抚着孩子的额头说道:“孩儿,你是我在布库里山下吞朱果而生,所以,你的名字叫布库里雍顺,你的姓是爱新觉罗氏。你是奉天旨来到人世的,降临到人间,是让你去平定战乱,抚育百姓的。”话刚说完,她就看到两位姐姐从天上来接她了,于是她就化为天鹅飞上了天宫。孩子看到妈妈变成了天鹅,急忙挥舞着小手,哭喊着:“鹅娘!鹅娘!”据说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称自己的母亲为鹅娘,一辈传一辈,时间长了,就成了“额娘”。
贝勒小介
“贝勒”,本为部落之长的意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即后来的满族)……其部长曰贝勒。””贝勒”后来演变成满族贵族的称号。在清代,“贝勒”又是封爵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即汗位,封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号称“四大贝勒”,同听国政。“贝勒”是后金满族的最高爵位,相当于后来的亲王。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参照汉族的王封制度定封爵,贝勒位于亲王、郡王之下,降为三等。后来,清代的爵封制度改变过许多次,到光绪年间分为十二等,但“贝勒”的身份仍在亲王、郡王之下。
何为“东道主”
“东道主”出自这样一个历史典故:
据《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难忘以前流亡郑国时所遭受的冷淡,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国是个小国,难以招架两个大国的进攻,形势告急。
当时,郑国有一老臣叫烛之武,此人能说会道,在郑国享有盛名。大臣佚之狐向郑文公献策:“如果让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退兵,必能解围救郑。”郑文公派遣大夫烛之武去离间秦晋联盟。
是夜,乘着夜深人静,烛之武用绳子系好自己,从城墙上吊下去,偷偷到秦军营中拜见秦穆公。当时,晋国和秦国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利用两国的矛盾,他首先承认郑国处在危亡境地,接着说:“如果郑国灭亡有益于秦国的话,那就请吧。但是,事实上,我们郑国的国土和你们秦国的国土并不相连接。我们在东,你们在西,而晋国却在中间。因此,即使我们郑国灭亡了,却只能使晋国的版图扩大,而秦国得不到什么好处。晋国强大了,对你们也不利呀!”秦穆公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于是烛之武进一步说道:“但是,如果您让郑国存在下去,让我们郑国作为东道上的主人,那么,贵国的使者到远方经过郑国,如果缺吃少用,我们愿意在东方道上提供一切方便,这对贵国有何不好?”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并留几名大将同郑国一道守卫都城。这样,晋文公也只得退兵了。
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人们就把主人都泛称为“东道主”。现在,还习惯把请客称为“做东”,称房屋的主人为“房东”。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做东”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行。此次奥运设置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302枚金牌(其中中国获得51枚)。2008年,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除大部分比赛在北京举行外,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部分足球预赛在天津、上海、沈阳和秦皇岛举行。
什么是“连襟”
在我国民间,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在西北地区民间又称“担子”,而在书面语里则雅称为“连襟”,也作“连袂”。提起“连襟”,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蒋宋联姻在当时传为佳话。
相传,“连襟”这个俗称与杜甫有关。杜甫晚年居于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仔细探究,两家还是远房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交往甚密。后来杜甫要出峡东,写了一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其中几句是:“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襟袂连”形容了彼此关系密切。
把“连襟”一词移用为姐妹的丈夫的称谓的人,是北宋末年的洪迈。当时,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在官场中不甚得意。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知道此事后,便委托京城好友,推荐洪迈的堂兄去京城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堂兄非常感激,托洪迈替他写了一份谢启,寄给妻子的姐夫。里边有这样几句:“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密切关系。后来,人们又将“襟袂相连”简化为“连襟”,成为姐妹的丈夫间的专用称谓。
连襟鱼翅
传说乾隆年间,一饭庄老板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本饭庄两位厨艺高超的师傅。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路过此地,便进去用餐。老板见来人气宇不凡,心想定是达官贵人临门,便嘱咐两个女婿一定要把菜做好。连襟二人左思右想,最后用鸡汤煨了一勺透亮的鱼翅盖在“玉菜”上。此菜端上桌,乾隆一见洁白晶莹的通天鱼翅,喜上眉梢,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便问厨师:“此菜何名?”大女婿急中生智,道:“白玉托银条。”乾隆曰:“此名太俗!”又听说是连襟二人联手制作,便随即取名为“连襟鱼翅”。
为何称创始人为“鼻祖”?
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要解释“鼻祖”,得先从“鼻”字说起。
“鼻”字,古时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许慎《说文解字》有语云:“自,读若鼻。”即“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而“自”在古文中又是第一人称的代词,即“自己”的意思。后来为便于区别“自己”与“鼻子”,就在“自”字的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界”。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鼻”字。这样“自”和“鼻”才有了不同的分工。古人通常把第一个儿子称为“鼻子”,那么“鼻”字就有了“最初”或“开始”的含义。此后,人们习惯把创始人称为“鼻祖”。
关于“鼻祖”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这与爱戏成癖的唐明皇李隆基有关。传说,有一年元宵佳节,唐明皇与文武百官及宫廷的梨园子弟共同宴乐。为助酒兴,他们化装成各种仙人、妖魔、鬼怪的模样,唱着唐明皇亲自编写的歌曲,翩翩起舞。一些大臣为讨好皇帝,戴上各种假面具,踏着节拍,载歌载舞。唐明皇先是为人们打鼓击板,后来,竟不顾及自己九五之尊的身份,也加入了歌舞行列,随着悠扬动听的音乐跳起舞来。没过多久,他发现别人化装的化装,戴面具的戴面具,就他自己一个人没有一点妆饰,唐明皇感觉有点不协调,于是就顺手抓了点白粉抹在鼻子上,并笑着对众人说:“朕亲自饰其妆,与众卿同乐。”文武百官和梨园子弟自是更加曲意奉承皇上:“吾皇乃曲伎之祖,点彩有神,臣等当敬心学之。”是夜,君臣通宵共舞、共享其乐。
后来,梨园子弟一直尊唐明皇为戏剧界的祖师爷,而这个白鼻子的祖师爷就被称为“鼻祖”了。
鼻子的作用
除了闻气味,鼻子还是我们呼吸的第一道大门。当我们吸入空气后,鼻腔里面布满的血管,可以为吸入的冷空气加温。同时,鼻腔粘膜还能分泌大量的水分,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比较湿润。而且这些水分中还含有消毒的溶菌酶,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鼻腔里面的鼻毛像一个个小卫兵,把细菌和灰尘阻挡住,这样,外面的空气经过层层的过滤后,才安全、干净地进入我们的肺中。
另外,鼻子还可以帮助我们发音。有些歌手会利用鼻子发出共鸣,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浑厚、动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