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4600000003

第3章 退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们通常会认为“退让”可以有效解决分歧和矛盾,但退让的手段只能抑制矛盾的激化,却无法消除矛盾。真正的和谐应该是双方各退一步,任何一方如果一味退让,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被动。

退让只是姿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人都是依靠“忍”获得成功的,忍让几乎成为成功人士的一门必修课。“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几乎是最常见的成功箴言,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过许多人对于“忍”存在很大的误解,认为它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可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忍”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比如当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忍让能够有效避免冲突扩大,但并不总是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忍并不是彻底根除矛盾的好方法,毕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他们可以给病人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但是止痛药并不是治疗疾病的良方,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病痛。“忍”就像社交中的止痛药和抑制病情扩散的药物,其目的是避免事态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是从根本上消除矛盾,或者也可以说,它的作用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氛围。

父母在教训犯错的孩子时,可以适当保持宽容的姿态,适当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保持忍让,可是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孩子错在哪里,这些问题并不是忍让能够解决的,父母的宽容并不会真正起到“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正如生活中所见的那样,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问题的本质,而过于注重表象:由于发生了矛盾冲突,所以尽量避免矛盾冲突扩大;由于有了分歧和对立,就尽量避免进一步加大分歧和对立;由于有了敌意,就尽量缓解敌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现象做出调整,而没有考虑“究竟是什么导致双方出现矛盾”。

深入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忍让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它只是一种避免矛盾冲突被激化的权宜之计,目的是缓和矛盾。它可以将双方的情绪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可以让双方保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进行沟通,这对于矛盾的解决是有帮助的,但是依靠忍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想法往往不够现实。

——忍让的人基本上不会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

经常忍让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凡事从表象入手,而不会深入矛盾的本质去了解和分析,更不会寻找根本原因。如果矛盾冲突导致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缓和对方情绪上;如果分歧造成了一些争执,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消除争执上;如果对立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敌意,那么他们就会将侧重点放在如何消除敌意上。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不会深入进行分析。

——忍让的人缺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忍让是一种美德,不过那些将忍让当成解决问题法门的人,或许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为了避免给自己惹上更多麻烦,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退让来消除他人的反感和愤怒。比如一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由于能力有限,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避免受到上级的批评,他们通常只会选择逆来顺受,无论上级提出什么样的批评,他们都会“谦卑”地接受,表现得毫无怨言。

——忍让的人可能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那些经常忍让的人通常会注意某件事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而不注意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可以说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关心问题是否会得到解决,只要不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结果,那么一切就是可行的。这种人只关注眼前的形势变化,只要形势不会恶化,那么他们身上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许多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往往显得比较消极,他们并不会费心寻找根源,并不会想办法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只要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那么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并不重要。他们没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愿,也不想因此而耗费太多精力,而且他们认为一旦深入根源,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忍让的人虽然有着不错的态度,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处理矛盾,本质上并不会消除对方的不满,并不完全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此当一个人不断忍让和示弱时,反而容易被他人当成掩饰或者试图蒙混过关。

对于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忍让只是一种策略,不能过分使用,更不能将其当成摆脱麻烦的唯一出路。或许许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只要自己忍让,那么对方就不会深究,不会继续给自己施加压力,自己也能省下好多麻烦”,殊不知如果分歧和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被暂时压制下来,那么它在以后还会集中爆发出来,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威胁和伤害仍旧是存在的。而且由于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它们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不及时解决的话就可能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吃亏是福,但有些亏不能吃

人们常常说“吃亏是福”,这几乎是哲人公认的处世准则,当自己与外界发生摩擦或者利益纠纷时,他们更愿意维持一种和谐与平衡,所以吃亏成了一种比较温和有效的处世手段。清朝画家郑板桥说:“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他还提出了一个“难得糊涂”的观点,认为做人不妨糊涂一点,偶尔吃点亏也无妨,凡事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

吃亏文化成了成功人士的哲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许多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但是吃亏文化的流行并不意味着人们喜欢吃亏,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将吃亏当成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更不意味着处处都要主动吃亏。

吃亏是一种策略,它往往拥有一个基本的尺度,简单来说,就是吃亏的人应该明确什么亏可以吃,什么亏不能吃,而不要专注着当一个事事都吃亏的老好人。那么,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亏不能吃呢?

——涉及核心利益的亏不能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虽然在某些时候,人们愿意迎合他人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选择漠视自己的利益。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做出让步,是赢得和谐关系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涉及核心利益时,应当放弃吃亏的想法,因为这些核心利益可能事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对大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做出让步,就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在过去,有一些老好人常常会无底线无原则地迎合别人的想法,或者无底线地保持退让的姿态,当对方想要获得A时,就大方地将A送出去;当对方想要获得B时,就大方地将B让出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让给别人的,似乎没有什么亏是自己吃不起的,这种态度往往会让他们在核心问题上失去主动权,丧失竞争优势,一旦核心利益受损,便会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明显只针对自己的亏不要吃

任何一个群体或者团队中都有其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往往会造成分配上的不均衡,就像一个企业中,管理者的工资和奖金会比员工的高一些,这是内部分配的一个基本原则,很少有人会对这种分配提出质疑。但是如果在分配中,管理者获得了大部分的利益,其他同事也拿到了比较可观的分红,但是自己的分红却最少。考虑到自己在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其他人低,却只获得最少的利益,这样的分配很明显是针对自己一个人的。

一旦某个群体或者团队中开始出现针对个人的事件,内部分配体系就会崩塌,并且很可能表明这个人已经成了团队内部的背锅者,或者成了人人可以欺负的出气筒。此时如果还保持着吃亏让步的态度,就可能会彻底沦为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自身的利益也会不断受损。

——被人利用的亏不要吃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行为和思想上的接触,免不了产生联系,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有的人可能会吃亏,这种吃亏有时候是出于社交和生存的需要,但有时候是被动的,吃亏的人受到了他人的利用,或者成了他人手上的一枚棋子,那么这个时候的退让和吃亏就显得毫无必要,也毫不值得了。

职员A和职员B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同去竞争一个主管职位,并成了最终的两位候选人。在公司对两人进行最后的考核之前,职员A言辞恳切地说:“我不希望因为工作的关系,使得咱们两个人的关系受到影响,所以我准备退出,我会亲自写信给老总,说明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因此没有必要前去竞争。”职员B听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当天晚上就写了一封信给老总,说明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参与竞争。就这样,这份工作最终落到了职员A手里,可是在某一次,职员B无意中从另外一个朋友口中得知职员A当初对于主管的职位志在必得,为了消除最后一个竞争对手,才想出了一出苦情戏,误导职员B主动放弃。听到这个消息后,职员B愤恨不已,但事已至此,已经追悔莫及。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人们觉得自己是好心做出让步,而成全别人,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正中别人的圈套,跳入他人事先挖好的陷阱中,而面对类似的情形,一定要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果断地提出抗议。

一般而言,以上几种情况下的吃亏都要尽量避免,不能表现得太过宽容大度,不能任由他人排斥和打击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大胆站出来说“不”,并主动维护自己的相关利益。

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

一家公司准备选择职员甲以及职员乙负责一个新项目,甲是第一负责人,乙是第二负责人,这样的安排让先进入公司的乙有点不高兴。为了避免影响工程进度以及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甲以个人经验欠缺为由,主动提出接受第二负责人的角色,而将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让给了乙。

这样的让步无疑显示出了甲的大度,而公司最终也同意了甲的请求,可是乙仍旧没有释怀,他在工作中一直都在刁难甲,并且多次偷偷在背后打小报告,抹黑甲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最终导致公司将甲调回总部。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如邻居将狗牵到别人家的草坪上随地大小便,自己的车位被人占领,在公交车上与人发生摩擦……有时候一方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或者矛盾加剧,会主动息事宁人,可即便如此,也常常难以避免矛盾冲突的爆发。

一般来说,当矛盾发生之后,人们所期待的第一种情况是对方率先做出妥协,无论是承认错误还是主动示弱,都是一个理想的局面;第二种情况,就是双方都做出妥协,彼此之间以一个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种比较理想的局面是自己主动向对方示弱,当自己退一步之后,对方不再计较,双方的矛盾得以缓解。

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对他人的让步做出配合。在人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对利益的追求,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出现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退让的人来说,一开始的被动举措并不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因为一些人可能会趁机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

尽管多数人都不这么认为,但过于理性有时候恰恰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麻烦,因为每退一步就意味着自己的空间被压缩一步。一些人在遇到分歧或者矛盾纠纷时,大脑给身体发送的信号就是“退让”,这并非一个完全合理的习惯,虽然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式,但是过于草率的“善意”同样不值得提倡,至少人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当自己做出妥协时,对方可能对此毫不领情。

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的话,那么在退让之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并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对方是否足够自觉?

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你)?

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

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

“对方是否足够自觉”,即对方对自己所做之事的觉悟高低,许多人在伤害别人或者做错事的时候,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在做事之前就缺乏自制力和基本的道德观念。因此,他人的宽容和退让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自己所做之事毫不在乎。

了解“对方是否觉得错的是别人”,这关乎最基本的价值观问题,这些伤害他人的人会混淆施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将自己描述成一个无辜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代表正义,认为自己才是受到伤害的人,会将彼此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全部归咎到他人身上。如果受害者继续保持妥协,那么对方可能会继续颠倒黑白。

弄清楚“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害怕,而且觉得你的表现是不足为惧的”同样很重要,一些矛盾冲突发生之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心理对抗,无论是施者还是受者都会想办法彼此进行评估和猜测,如果对方觉得自己占据很大的优势,能够在冲突中占据主动权,就可能会变得更加强势。此时受到伤害的一方必须拿出更强硬的手段来压制和震慑对方,而不是选择妥协和退让。

弄清楚“对方是不是一个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人”,则是一个人品评估,一旦对方没有是非观念,没有悔过之心,而且还想要变本加厉,那么就不要过分客气,该做出反击的时候一定要做出反击。

总而言之,当冲突发生时,退让并不是一个必走的程序,也不是唯一的选择,正如前面一节所提到的那样:忍让只是一种姿态,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使用,忍让只是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契机。如果人们觉得只要退让就能够息事宁人,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那么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伤害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在动机上可能会产生一种为个人残酷行为辩解的认知过程,他们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我伤害了某人”(现实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我是公正、理智、善良的人”(对自身人格的期待)这两种认知不协调。为了修正这种不协调,他们会给自己一点暗示:“我伤害某人并非一种不理智、不公正的行为”,他们甚至会将受害人当成坏人来对待,选择无视受害人的优点而强调受害人的缺点。当一个伤害他人的事件变成谴责受害者的事件时,受害人的妥协会进一步让施暴者觉得理所当然。

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需要留一手,不能一味做出让步,看看这件事是否值得再做出让步,弄清楚这件事在让步之后是否会出现一些转机。

过度忍耐就是一种懦弱

许多性格懦弱的人经常在公司里被老板和同事欺负,在社会上也忍气吞声,不敢为自己的利益积极发声,不敢与人发生争执,他们永远都像是一只沉默的羔羊。有人曾对那些性格懦弱的人做过调查,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童年时代或者学生时代遭受欺凌,他们无法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暴力危机,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

忍让是一种美德,可是过度忍让和忍耐往往是懦弱的表现,有时候人们不太赞同这一点,毕竟很多时候一些技巧性的退让会模糊忍耐和懦弱的界限。但是忍让一旦超出了主观意愿的范畴,就会变成一种懦弱的表现。惯于忍让的人有能力解决身边的危机,有能力去摆脱各种麻烦,可是性格上的软弱使得他们选择不作为。面对他人的威胁和侵犯时,他们通常的表现是沉默不语,并且一再提醒自己“事情会过去的”。

无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关忍耐的一些观点以及教育方式是存在漏洞和缺陷的,有时候,接二连三的退让不仅会使对方产生“你很无能”的感觉,同时也会抹杀受害者的自信心。事实上,对那些习惯于退让和忍耐的人来说,忍耐可能仅仅是一种无能的掩饰,是他们逃避冲突和压力的一种表现。

在一些西方国家,他们的教育并不像日常标榜的那样“文明”,父母经常会告诫孩子“如果有人胆敢拿拳头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你,就狠狠踢他们的屁股”。这里面不仅仅涉及竞争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交代显示出了他们注重对子女性格的塑造,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性格会更加强势、坚韧,独立性会更强,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应对危机的能力会更强。

性格上的懦弱往往源于日常的累积,当人们害怕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害怕矛盾处理不当会引发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时,会不由自主地退缩,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导致懦弱性格的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避免产生懦弱性格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人们必须设法战胜“我害怕某个人,我担心他会对自己不利”,“我害怕做某件事,害怕去承担责任”之类的恐惧感。

可以说,克服恐惧感是最难以做到的一件事,但有时候恰恰也是最简单的,比如人们可以适当地画定一条红线,只要他人触犯或者越过这条红线,就要下定决心予以回击。

有个人脾气很好,经常受到他人的欺负,但他多数时候都能保持忍让的姿态,并不会做出反抗。有一次,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讽刺他是一个白痴,还冲着他的脸吐口水。这个人忍无可忍,将侮蔑者狠狠打了一顿。旁人感到很愤怒,于是质问他:“为什么你平时都能忍让,这一次却将对方打得那么严重?”这个人坚定地回答说:“以前我能忍让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现在我打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懦夫。”

做人就需要这样,平时要保持广阔的胸怀,要培养强大的抗击打能力,但是在应对外界威胁时则需要画定一条红线,明确告诉他人“这是不可触犯的”,并且做出明确的还击,这是维持自信心的一个基本准则。尽管人们通常都不赞成使用一些强硬的措施,但对于一些无法忍受的侵犯行为,有时候反击比忍让更能解决问题。

保持忍耐和退让是个人尽量减少自己与社会之间摩擦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忍耐是无底线的,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可以采取退让姿态,而在一些关乎原则或者生存的重大事件上,一定要给他人画定一条红线。这种画红线还体现在侵犯次数的规定上,中国人喜欢说“事不过三”,这就是一种有效的警示。

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将让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当某个人对他人做出让步之后,必须记得索取,以此来引导对方做出更为合理的举动。这就像一种谈判策略,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在按照对方的要求做出让步的同时,必须要主动去索取一些回报。

比如一个生意人准备从合伙的朋友那儿要更多投资的钱,这个人要求朋友尽快将资金交给自己,他直接选择当面催促:“我们的店面已经装修好了,开业日期也定了,现在我想知道你能否在3天之后准时将钱送过来?否则我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货。我知道你最近手头也不方便,但是你能不能先给我一部分钱,等我过了一两个月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时,可以再还给你。”

对于朋友来说,这一次的合作原本应该是以资金投入的多少来决定掌控权和支配权的,对方没有多少钱,却总是想着套取自己的钱做生意,可是作为合伙人和朋友,如果自己不给钱就显得太小气了,给了钱却得不到更多的股份和支配权,这显然是非常吃亏的事。左右为难之际,这个朋友想了一个办法,他直接告诉对方:“我非常支持你增加投资的做法,我也愿意追加投资,但是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己出钱投资后,可以多分得2%的股份,这样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毕竟我追加的这部分钱本身就抵得上4%的股份了,我只占了2%,剩下的2%算是借给你的,怎么样?”筹钱的生意人听了这番话,只能无奈地同意。

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其最终的目的是“进”,“退”只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有效降低对方抗拒情绪的基础上达成自己的目的。

过度包容就是一种纵容

梁实秋先生翻译的《沉思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每日清晨对你自己说:我将要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狂妄无礼的人、欺骗的人、嫉妒的人、孤傲的人。他们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不能分辨善与恶。但是我,只因已了悟那美丽的‘善’的性质,那丑陋的‘恶’的性质,那和我很接近的行恶者本身的性质——他不仅与我在血统上同一来源,而且具有同样的理性与神圣的本质,所以我既不会受他们任何一个的伤害(因为没人能把我拖累到堕落里去),亦不会对我的同胞发怒而恨他;我们生来是为合作的,如双足、两手、上下眼皮、上下排的牙齿。所以彼此冲突乃是违反自然的,表示反感和厌恶便是冲突。”

这段话一直被当作宽容的最高境界,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冲突,保持合作的姿态,许多人将这段话当作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但是也过分曲解了话中的意思,将宽容理解为“无条件地宽恕和体谅别人”,而这样的宽容从某种程度上说等同于纵容。

这种过分宽容往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是管理式的宽容,它的基本形态是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一些错误视而不见,或者不给予必要的惩罚。比如父母对于子女的溺爱会导致他们对于孩子们犯下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可以肆无忌惮地犯错或者做坏事。通常这一类宽容的说辞是“他们只是孩子”。

企业的管理者也会出现管理上的放纵,一些管理者对于员工的一些错误行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这其实就已经处于一种纵容和默许的状态了。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他们有时候不希望自己“多管闲事”,有时候会认为员工所犯的错误不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并没有什么。

石先生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成立了化妆品公司,当时整个公司的发展一帆风顺,石先生对于内部员工的管理也比较松弛,其中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拍马屁,下属经常对上级百般谄媚。石先生并不喜欢别人拍自己马屁,也看不惯这种人,但是他并没有太在意,所以始终对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保持宽容。

后来,石先生因为投资失败而导致公司濒临破产,而在困境中,管理不足的缺陷也被彻底放大,这给石先生带来很大的教训,其中拍马屁的现象就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他后来这样回忆说:“我不喜欢别人拍马屁,而且对爱拍马屁的人非常反感,原因很简单:一个有本事、心理健康的人,都不会想着依靠拍老板马屁来获得重视和提拔,只有那些心术不正、想不劳而获的人,才一门心思想着拍马屁。当年我投资新生意失败时濒临破产,公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我下定决心,赶走那些爱拍马屁的人,第一批走的人就是那些经常拍马屁的人。所以我东山再起的时候,和各个部门说,拍马屁的当场罚款一千块。因为拍马屁会把管理者给宠坏。”

第二种过分宽容是道德上的宽容,其基本形态是受到伤害或者攻击的某一方,对于发起攻击或者犯错的另一方保持妥协。比如当某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人侵犯利益时,会选择包容对方,而不予以追究。通常,这类人不会对他人的过分行为产生太大的反应,反而会不断告诫自己“这没有什么”“事情都过去了”。

这种宽容会导致自己变得越来越被动,第一次人们会轻描淡写地说“他们做的事情有些不合情理”,当然这些事似乎并不值得追究;第二次,他们就会说“这些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只是问题还不那么严重;第三次,他们会痛苦地发现对方所做的事情已经让人感到危机重重。

此外,还有一种宽容属于社会性的宽容,即某些人对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采取漠视的态度,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的说辞是“大家都不容易”“习惯了就好”,而这样的宽容态度也涉及了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过分宽容导致犯错失去约束力,而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那些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好心人”,作家李敖说过一段话:“人不能太善良,如果事事太大度和宽容,别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变本加厉。人就应有点脾气,过分善良会让自己丢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有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凡事适可而止,善良过了头,就缺少心眼;谦让过了头,就成了软弱。”

为了避免出现纵容他人的情况,人们必须适当表现出自己的强势,必须想办法给宽容设置一个限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对错误的行为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那些错误的行为进行惩罚,就可以有效缓解和制止犯错行为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于错误行为的制止应该从小事做起,不能因为对方的错误很小,不能因为对方造成的影响不大就一味包容,要知道大矛盾、大错误往往就是从这些小事情开始的,对于小错误、小矛盾的包容,会助长犯错者的气焰,会让犯错者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对方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合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如果老板从你这个月的工资中扣除了50元,你会去办公室找老板理论吗?”

“在商场里面,没有获得促销活动中承诺的礼品,你会上前与营销人员争论吗?”

“在与客户洽谈业务时,会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而与客户讨价还价吗?”

“邻居家的狗不断跑到你的花园里,将那些花盆撞翻,你会找到邻居进行控诉吗?”

“当卖菜的小贩多收了一元钱,你会主动返回去要回来吗?”

“当团队内部人人都收到礼品,而你的礼品被其他人调换后,你会要求换回来吗?”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在出现这些情况时,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这些事情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不过是几元或者几十元的小利益,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去计较。正因为保持这种“大度”的想法,他们经常对自身一些利益上的小损失表现得不屑一顾,这不仅会助长一些人贪小便宜和侵犯他人利益的不良行为,还会让自己在个人利益索取的问题上变得更加冷漠、更加被动。

有个职员陪同老板去商场购物,当天商场里举办促销活动,只要消费满500元,就会赠送1个布娃娃、1个漂亮的精品袋、5张小卡片。由于当天的花费超过了500元,老板到柜台结账后领取了赠品,可是离开时却发现小卡片只有4张,于是他就主动折回去,要求获得另外一张小卡片。

售货员不耐烦地回应说:“这边卡片不多了。”

此时,职员也笑着说:“没事,不过是少了1张卡片而已,一会我到外面给您买几张。”

老板却不依不饶,希望售货员可以将另外一张卡片补上,售货员并没有搭理他。接下来,老板生气地叫来商场里的负责人,才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仅仅是一张小卡片就闹出如此大的动静,这让职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开始认为老板有些不通人情,还有些抠门。

走出商场之后,老板随手将小卡片分给了路边的孩子,职员有些错愕地看着这一切,此时老板说道:“这是我应该获得的东西,除非我自己不想要,否则我是有权利提出占有的请求的,而对方也有义务将东西交给我。”

“也许你会觉得一张卡片根本不值得计较,如果你总是这样想,那么一开始他们会拿走你一张卡片,接着会拿走属于你的茶杯,你的电视,然后是你的工作,而你也会在不断的‘无所谓’中放弃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职员听了,感到自愧不如。

人们通常只关注那些大事,只关注那些切身的大利益,对于一些小事情并不那么关心。另外,他们会觉得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最好是对方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可以免伤和气。因此他们可能会想办法给对方一点暗示,或者干脆等着对方自己发现问题。由于拉不下面子,由于担心自己主动提出要求会伤害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或者影响到自身的形象,他们会对他人的侵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事情往往得不到妥善的处理。

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任何人的任何一种切身利益都值得维护,无论是大利益还是小利益,只要受到了外来的侵犯和损害,受害者就都有权利去讨要一个说法。人们必须建立起这样的意识,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体现。如果纠结于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得罪别人,会不会显得太小气,会不会显得没有风度,那么很有可能会成为那个最吃亏的人。在寻求自我保护这一方面,人们应当表现出自己的“脾气”,应当对那些危害或者侵犯自身利益的行为大胆说“不”,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坚决做出反击。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人往往心直口快,言辞犀利,似乎很容易得罪人,但与此同时也最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懂得和客户讨价还价,懂得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说不,懂得防御和反击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懂得替自己争取应得的利益,而维护自己的利益本身就是自我保护和自我追求的一部分。

这些人通常都能够为自身的正当权益而努力,对他们来说,社会关系和利益并不是一个概念,尽管良好的关系可以为获利奠定基础,但是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表面上良好的关系有时候并不能帮助个人赢得利益,而个人利益的获得有时候也不是依赖于关系的维护,如果过分看重关系,那么个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有脾气的人会清晰地将两者区别开来,对他们来说,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有必要,但是对于个人利益的维护同样非常坚决。

当然,对于个人利益的维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锱铢必较,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必须确保自己的核心利益不被触犯,确保自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侵犯利益,此外,这里还涉及一个重点:这些利益都是合理的、应得的。只要满足了以上这两个条件,那么个人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也没有理由保持一副“老好人”的面孔。比如在利益分配时,有人破坏了公平原则,或者违反了双方关于利益的约定,对于这些,利益的应得者都应该表现出坚定的决心,该提出抗议就要果断地提出抗议,该进行反击就要主动采取反击措施。

同类推荐
  • 我要上清华

    我要上清华

    21位北大学子的真诚忠告;高考状元们的真知灼见。成功来自于理想,果实离不开耕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自己——我要上北大!暗示自己——我要上北大!
  • 成功秘诀

    成功秘诀

    成功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并由那些以积极的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幸福、财富全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成功秘诀。本书涵盖了各种成功的秘诀,希望能在你成功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关于情绪一词的确切定义,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已争辩了100多年。就字面上的意义而言可参考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心灵、感觉或感情的激动或骚动,泛指任何激越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 年轻人要多懂点沟通技巧

    年轻人要多懂点沟通技巧

    这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超实用沟通技巧提升指南。作者围绕怎样与人沟通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职场、社交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都有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教会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阅读这本书,对于开阔年轻人的视野,在各种场合下言论恰当,博得赞誉,获得成功,具有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世间的人或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为情所困,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为何不停下脚步,阅读《禅是一种人生态度》,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看看禅能带给我们什么…… 禅能带给我们一种真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大无畏的生命勇气,一种看穿迷雾直透本质的眼光。禅能给我们提供智慧,解决我们内心的烦恼,把我们迷失的生活转变为觉悟的生活,把我们平淡的生活转变为艺术的生活,把我们染污的生活转变为清净的生活,让我们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 会说才能赢·演讲

    会说才能赢·演讲

    谢伦浩,演讲与口才理论家、中华演讲协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长期担任高校演讲、论辩与口才主讲教师。 曾应邀为企业、机关、学校、监狱演讲达300多场次,策划、组织大型朗诵、演讲、论辩赛80多次。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口才学》、《应用演讲大全》、《青少年朗诵手册》、《青少年论辩手册》、《义学作品朗诵艺术》、《即兴说话技巧》、《演讲写作技巧》、《演讲语调变化技巧》、《演讲态势表达技巧》等30多部,主持参与部省级学术科研项目8项。
热门推荐
  •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她是高丽名臣郑梦周的后人,女主十七岁出仕朝鲜后宫,成为朝鲜历史上最年的尚宫;继大长今之后,一个传奇女子的奋斗史.(《问君心:宫女子之云岘宫》乃本文第二部,若亲们情系郑尚宫与永安大君围城之后的一段故事,欢迎阅读,已经完稿。)
  •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大宋做权臣

    农妇……山泉……有片田…………其实一开始张宝的要求并不高……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 带着儿子去抢婚

    带着儿子去抢婚

    人生若能回头该是如何?那对待背叛了自己的人,逆了这时光,回头撕下他的伪装,踩扁他的矫情,诱惑他爱上自己然后狠狠甩了他,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暗恋自己宁愿为自己粉身碎骨的人怎么办?回过头,宠在手里,爱在心里,好好调教,养成一个二十四孝好老公来。“若今生还能从头再来,我一定……不会在瞎了……这眼。”“你给我记住了,若有下辈子,你敢负我,我就是追到地狱也要把你粉身碎骨。”三生台上,缘定来世。若时光可以倒流,我许你一世情缘。若时光可以倒流,踏了这山河,焚了这天地,我们也要在一起。
  • 画梦录

    画梦录

    父亲死那天是腊月十八,麦地村的天气特别冷。雪下了好几天了,白天下雪,夜里结冰,雪就被冻得紧紧的,脚踩上去,心就恍惚着。父亲躺在墓里,全身冰凉。他以这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跪在墓前,双手抚摸着他的尸体。雪光映入墓里,我看见父亲的脸。他双目紧闭,神态安详,像个孩子在安然入眠。是的,父亲是睡着了,他正在做梦。我站起来,高喊了一声“爸爸”。我想喊醒他,但我知道他已死去,父亲已经死去。我的声音在雪面上滑行,惊飞了冰凌树上星星点点的雪花。我看着父亲。我的脸上没有眼泪,心里没有悲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繁居慕年

    繁居慕年

    一段青梅竹马的情愫在多年后职场相遇他们在青春奋斗中齐头并进、珠联璧合爱情也浮出水面当一切都趋向完美时生活又给了重重一击………她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了用尽一切手段的寻找却依然无音仿佛她从未来过他身边一般从开始带着希望的寻找到后来慢慢地绝望而后的岁月里那个温敦的男子恨她的狠心与绝情再见时他陌生疏离她没有一句解释亦看不出一丝难过好吧,既然不爱那就是一起沉入地狱吧后来,一切真相终于被撕开时他狠狠扇了自己一耳光只是居繁说:慕太太可以是任何人,但不会是我但是慕澈深深的望着居繁一字一字地说:慕太太不会是任何人,只会是居繁她望望窗外的蓝天一切都是值得的
  • 大周行医记事

    大周行医记事

    穿越到苏府还能继续学医真是意外之喜,原以为能悬壶济世平平淡淡一生,没想到却被卷入莫名其妙的纷争中,宫斗宅斗各种斗。苏府多宅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周多宫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且看医女悠然自得畅行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