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总会有一个地方的特点。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水土的不同,特点就明显起来。甚至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人的性格都会有显著的差异。就像自然界里的花卉树木,各种类别都各有特点。关键一点是树木的水土形成了它们的差异。双狮山小镇,尽管不大,但却极有特点,名字起得好,叫来叫去就把它地理位置,叫得越发重要了。叫到如今,竟然成了铁路交通的要道了。
所谓的双狮山,其实就是一些石头和泥土堆积起来的大山包,屹立在铁路旁的开阔之地。最有特点的是,两块极大的峰石,狰狞着,矗竖着,不知道是猴年马月,就被叫做双狮山了。你别说,冷丁看上去还就真像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坐在火车上,那蒸汽机车的车轮一滚动,惊天动地,喷云吐雾的把个双狮山挟裹在其中,就像是那对雄狮跟着车轮在跑,真是带那么股彪悍劲儿。而在它的身旁,一条不大的河流绕着双狮山又打个弯,不紧不慢地沿着铁路线往下流去,每当春夏秋之季,河流两边绿树掩映花丛簇拥,还颇有几分小江南的味道呢。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地势,地貌、风水,男孩生下来都有几分豪爽强悍,女的就平添了几分姿色。小镇上,日月如梭中就不断地出各式各样的人才,出风花雪月的女性,有人就说,双狮山镇最出色的还是女人,一个个光滑滑,水溜溜的,让男人们见了,真的不愿意挪步。其实,更令男人们兴奋的还是这里的习俗,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特别地宽容。所以多少年来这里就笑贫不笑娼。因此,风流韵事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过这多少有点吹牛的味道。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地方小,容不得太多的事罢了。
时间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南北东西的铁路都在这里交叉。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铁路交通枢纽,双狮山一下子就繁华热闹起来。围着双狮山的四周,就密匝匝地崛起一幢幢的平房和楼群。有人说,双狮山镇是火车头拖来的,这话形象极了。小镇变得越来越繁闹。在烟熏火燎中也越发显得破旧,然而正是在这样年代里,它却在整个中国辽西一带越发有些名气了。老实说,这名声的鹊起,实在是要感谢那个年代。也不知道是谁给鼓捣出来的。小镇在一夜之间就像突然凸起了双狮山的标志,小镇上的文艺宣传队,彷佛在一夜之间的工夫,就唱红了大半个辽西。
这个文艺宣传队是从铁路上捧红的。在那个兴起一片绿军装的年代,小镇上的文艺宣传队却独树一帜,从着装上就同众多的宣传队泾渭分明。夏日里是一色的蓝斜纹布的工作服,冬日里是统一的蓝半截大衣。在那个红绿突起的年月,这样的穿着如此特别,就真的吸住了许多人的眼珠儿。不管别人认同还是反对,反正它这个特,就让那个年代的人刮目相看了。据说,那个年代因为生活和工作的极其单调,文艺宣传队就是大家寻求愉悦唯一可求的目标。所以,每年辽西地区的文艺汇演,比当今左一个歌手,右一个明星的个人演唱会绝不逊色。
刚开始,在辽西选拔出来的几十个文艺队汇演队伍里,人们并没有把这支一色蓝的队伍放在眼里。在那个本来就很土的年代,他们这一套装束,已经到了土掉渣的程度了。谁初次见了,被吸住眼珠儿后,随之又是摇头晃脑,然而,他们将锣鼓敲响,幕布拉开,台下的人就不能不为之一振了。这不仅因为文艺队里的乐鼓手个个精明强干、技术精湛,还和这个文艺队里有两个台柱子有关,她们是姊妹俩,一个叫佟婉,一个叫佟丽。
佟婉长得人高马大,但却一点都不憨实。反而因为胸脯高挺、臀部丰满,显得身材十分匀称,用现在的话说十分性感。而佟婉最大特点就是个白润,她站到台上,那种白里透红的圆润,使人自然会想到当年的杨贵妃从温泉里刚出来的那种神态,皮肤细腻得似乎连水珠儿都溶不进去。更动人的还有那对细长的眼睛,黑幽幽的,在男人们身上一扫,就像勾魂似的,再无情的男子也会为之心旌摇动。因此,凡熟悉文艺队的人都说,佟婉就是个压台的茬,让她报幕,那是领导知人善任。用电影“地道战”里的汉奸队长高队长吹捧鬼子的话来说:高,实在是高!
这佟婉白润的脸盘上总是荡漾着笑容。尤其是上台的那股魅力,真是叫人折服了。那年月,不管是在人群攒动的露天场地,还是在设备简陋的俱乐部里,演出前,不管有多少观众,观众成分多么复杂,只要是宣传队的锣鼓一响,幕布一拉开,她往台上那么一站,嘈杂的声音,立刻由近及远的静了下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四周的目光,都齐刷刷地奔向台上,她微笑着用眼睛往四周那么一扫,台下的人就觉得那目光是冲着自己来的,都像是在对自己传情,这时候就不是静了,会场上用戛然静止来形容就再恰当不过了。这时的她,简直就像一个从半空而降的仙女,只见她眉头高挑,随之是那甜脆脆的声音就在场子的四周炸响了:革命的战友们,同志们,我们是双狮山铁路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现在演出开始!
“嗬,这声音甜脆利落带着回音。让在场的观众脸上有彩,心里舒坦。先不说演出队节目好坏,就这佟婉的气质,就这表现,就让演出成功占了五分,就把观众的心生拉拉地拽到台上来了。而随之就是佟丽出场,她最拿手的独唱歌曲,就是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谱曲的歌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声音初是甜润,随之是亮丽,随着那手势的不断变换,声音进而又由敞亮而进入凄婉,让人简直分不清这曲调,是豪迈的毛泽东诗词表达的情感呢,还是心头愁怅哀怨的倾诉。眼前,一会儿是在壮丽山河下挥手慷慨的毛泽东,一会儿又会出现那出塞思乡的王昭君,总之,凡懂得人情世故、具有点感情色彩的人,都会从这首歌中找到自我情感的宣泄。每个人都会从那种有情有理的,极具色彩的抒情中,挥去心头的块垒。扫除积聚在心头的那个年代不能公开抒发的愁怅和苦闷。于是,随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最后一个音节的结束,台下立刻响起很令人感动的掌声。
那种心境对许多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
一曲过后,返场是自然的了。这时,姐妹俩儿很自然地站在一起,人们看到这是两朵活脱脱的娇嫩的花,那么艳丽,那么娇美,仿佛还滴着水珠儿呢。一对漂亮的姐妹互相映衬,掩饰不住的那种清纯的活力,都将台下人的心搅动了。那种活力,不仅仅是从姐妹俩嗓子眼儿里冒出来了,而且是从全身。通过二人绷得很紧的大腿,均称的腰身,和富有弹性的乳房,及脸上的每一道笑纹都漫溢出来了。
这样的一对,怎能不让小镇上的人心动。怎能不让场下的人感动,那种感动,实在是有一种疯狂的味道了。啧啧,那些见过世面的火车司机们忍不住说出句,“搂上这姊妹俩睡一宿,死了也值。”有的人眼睛一拨拉说:这还能轮到你的份?那你可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台下接着就会立刻爆出一串串笑声来。
那个年月,小镇上的生活单调,单调得让人觉得打发时光的日子,是太艰难些了。除了能看看文艺宣传队的演出,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不要说是小镇,就是县城文艺宣传队的演出,也是各级领导心目中的大事。仿佛是一种默契,各县与各县,各镇与各镇,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文艺宣传队间的演出交流。自然,每次的演出交流,都少不了双狮山文艺队的份儿。而且,每次这样的交流因为有佟家俩丫,几乎都是获得满堂彩,在交流中独占鳌头。这样一来,双狮山地区文艺宣传队就真的火了,都争抢着到他们那里交流演出。佟家俩丫,不仅成了小镇上的热点人物,就在辽西一带,说她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也不算是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