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6700000005

第5章 品 德(4)

从此,这个乡下小女孩和这个城市的报亭主,就结下了这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小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与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编者手记

有一种感情深藏在内心底部,有一种爱始终留在心里,有一种牵挂永远剪不断,有一个人让我们魂牵梦绕,那就是母亲!母爱的无私,母爱的伟大,让我们铭记在心中;儿女的孝顺、乖巧便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虽然打不通天堂的电话,却在人间与天堂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却让人间的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温暖,萌发了爱的种子,传递了爱的火把。遥望天堂里的亲人,会勾起你怎样的思绪?如果有可以打往天堂的电话,你最想和他们说什么?

★善:德以善为本

“善”,是德的最高境界。在德中,以善心善行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点滴善行,慢慢形成美德,人的睿智就自然获得,如圣人般的心灵就具备了。可见,“善”是道德修身的土壤。故要想达到立德修身的目的,则应时时刻刻做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通过善性的增长,从小善到大善,从大善到上善,从上善到上德(最淳厚的品德),从而成为一名有品行、有定力、有作为的智者。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伊尹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尚书·咸有一德》

要学习达到“德”的境界,不是只能瞄准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只要主张善良为原则的、能集众善于一身的都能为“师”,为自己的表率。学习达到“善”的境界,也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主张,所有的协同在克守良心、只凭良心做事这一点之下的行为都是善行。

编者手记

在道德上,伊尹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就是说谁能积众善之德,谁就可以为师。这和后来的孔子所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择其不善者去之。”是完全一致的,但要比孔子早得多。在中国第一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善良教育”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在这个体系中,“修身”、“仁厚”、“温良恭俭让”、“和为贵”、“贫而乐,富而好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己安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始终贯彻其中。善良是什么?在清代著名的家训专著《弟子规》中可以寻找到答案:“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高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点滴善行,慢慢形成美德,人的睿智就自然获得,如圣人般的心灵就具备了。可见,“善”是道德修身的土壤。故要想达到立德修身的目的,则应时时刻刻做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通过善性的增长,从小善到大善,从大善到上善,从上善到上德(最淳厚的品德),从而成为一名有品行、有定力、有作为的智者。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看到善良的行为,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自己是否能有此善?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保持,把它当作终身的笃好;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样厌恶它。所以指责我而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赞同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

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

编者手记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在伦理善的思想方面,他把恶放在人的本性欲望上,把善放在后天人为中,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化性起伪”立论,提倡“强学而求”、“积善成德”,强调道德修养的后天学习。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指人性是恶的,而人性之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这种后天的的学习和教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有缺陷的,后来经过学习和教化逐渐完善,没有人性的缺陷,则学习和教化都没有用处,不经过学习和教化,人性的缺陷是不能自己弥补的,这里指出了人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化而改变的,即通过学习和教化人性可以去恶存善。

见善的,就要学习;见不善的,就要自省。善在身,就能自乐自好;不善在身,就会带来灾祸。修身必须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在道德修养方面,荀子特别重视“积”,认为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达到日积月累的提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字,痛礼仪者为君子。”“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仪而起法度。”“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这些都是说善是渐积而成的。高尚的品德,需要长期“善”的积累。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

荀子的“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论,为培养完全纯粹的完美尽善的人格有着积极深刻的影响和效益,亦即所谓的“成人”之道,我们不可不以此来修养自身。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 曾参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曾参《礼记·大学》

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梢。如果表面讲道德而内心重财富,就是与民争利、掠夺百姓。所以,凭借权力去聚敛财富,平民百姓就会离散,而把财富散落给百姓,万民就会归附。不循正道而搜刮来的财富,也会因违背正道而失去。《康浩》说:“只有天命是没有常规的。”而行善就能得到天命,不行善就会失去天命啊。《楚书》里说:“楚国不把任何东西当宝贝,只把善当宝。”

编者手记

《礼记·大学》中的德为本、财为末的教诲,切中了人性的要害,它提醒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走固本强末、以财修身之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不仅不能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不能给人以快乐,而只能给人类带来灾祸。因为本末倒置的疯狂追求财富,只能导致人类的迷茫与痛苦、猜忌与残杀。恰如孟子所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即没有修养与德行,丧失人之本性的善),则近乎禽兽。”

曾子修身,主张严于律己,同时主张宽以待人。经常以人之长,较己之短。当孔子夸奖颜子、史鳅时,曾参说实在我不如他们两个,“吾闻夫子之三言,而未之能行也。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见人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争也;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吾闻夫子三言未能行,是吾知终不及二子也!”(《说苑·杂言》)他还常说:“患身之不善,不患人之莫已知。”“君子改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 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曾子家语》)。

曾子修身不仅在于自己向善,同时也乐于与人为善。他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君之已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也不以援人。君子好人之为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也不以援人。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其不益,补则不改矣。”“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思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曾子家语》)

这段文字告诫我们:其一,德是本、财是末,而本末倒置的表现形式则是:嘴上道德、心想财富、心口不一,虚伪之至也;其二,本末倒置的社会后果便是:财聚则民散,这里的民散即一盘散沙、是分裂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里说的就是合久必分的根源;其三,本末倒置的个人后果是:非正道搜刮来的财富,也将以对等的方式失去。纵观人类社会,在和平年代,有的人因贪占行为的败露而失去财富;在烽火乱世,有的人因财富来路不正而命丧黄泉,落得个人财两空。这种本末倒置的显著特点是:把道德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变成了财富是最高追求,把德行是衡量人之贵贱的标准变成了财富是衡量人之贵贱的标准,把修德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变成了获取财富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把至善是人生之宝变成了财富是人生之宝,由此而导致的灾祸,令人感叹,它从反面凸显出修德固本、修身至善,对人生、对社会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上善若水 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编者手记

孔子认为水有五德:有德,惠及众生;有义,循理向下流;有勇,流百丈山崖而不惧;守法,安放平稳;另外还正直、立志、灵活变化。水德行双馨,所以君子遇水必观。水的善良与真诚互相包含,相辅相成。唐玄宗疏解此章时,曾指出“水之三能”:“水性甘凉,散洒一切,被其润泽,蒙利则长,故云善利,此一能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平可取法,清能鉴人,乘流值坎,与之委顺,在人所引,尝不竞争,此二能也。恶居下流,众人恒趣,水则就卑受浊,处恶不辞,此三能也。”唐玄宗的这段话阐明了水的三种品性及其作用:其一,水无所不在,滋润万物,一切物类皆赖水的润泽而生长;其二,水以柔弱为品德,不与人争,而是顺随引导,该流则流,当止则止,无所不可;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恶处下流,而水则处下不争,居污不辱。

水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几乎是与“道”最相近的。所以老子以水喻道,而这个比喻的目的,则在于阐明上善之德,具体来说,乃有“七善”:(1)居善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反之,认为人应该效法水的品性,处于卑下之地,低调生活,一味争强好胜,不是好事。《老子》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江海正是因为处于低下的位置,反而成就了其浩瀚与博大,所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63章)。(2)心善渊:渊,深也。人的内心要象水一样深沉平静。《老子》第15章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善于体道的人,其品性与水相似。(3)与善仁。水善利万物,而不求回报,也不去争夺什么,最具有仁爱精神。(4)言善信。即讲求诚信。《老子》第81章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往往不动听,漂亮话往往多虚假,所以要善于鉴别,以诚信为上。(5)正善治。为政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则做事。道的原则就是水的原则,也即无为的原则。(6)事善能。做事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性,诚如《老子》第78章所言:“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动善时。水能方能圆,总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对方的状况以作出最恰当、最合理的调整,最能发挥所长。

不难看出,老子所言之善,不仅包括“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的仁爱精神,也包括言必真实、善信不欺的诚信态度,还包括澄静清虚的心境。同时,老子之善并非随意的迁就、忍让与施舍,而是讲究原则与精神的,那就是“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的人也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所应该作为借鉴的人和事的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世上最糊涂的人。这样的道理是精深微妙的很呀!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见微知著,由大见小,集少成多,化多为少;辩证的看待一切,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

编者手记

一般来说,与善者相处较为容易做到,但要包容不善者,就很难了。但老子认为,只有能够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南宋吕知常注曰:“夫善否相非,诞信相讥,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世俗之情,自为同异耳。故有好善之心者,圣人不违其性,辅之以上善,使必成其善。苟有不善者,亦因以善待之。善不善在彼,而吾所以善之者,未尝渝也。百行无非善,而天下莫不服其化,德之厚矣。”(《道德经讲义》第49章)因此,道家主张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迁心为善,从而达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理想状态。

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思想还反映出了道家的超越精神。如北宋王雱注曰:“善恶生乎妄见,妄见生乎自私。公于大道,则虽目睹善恶,而心无殊想矣。故圣人因世之情,强立毁誉,而心知善恶,本自非相,故不善之善,非怜而恕之,乃不觉有异也。忘善恶之实,真善也。”(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卷八),借助于佛教的观点以明老子对待善的超越境界。善与不善都是出于名相的执着,圣人之心能够超越名相与妄见,达到无心之境,从而实现“忘善恶之实”,超越善恶的真善。

同类推荐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 吕氏春秋全鉴

    吕氏春秋全鉴

    本书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杂家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计一百六十篇文章,其内容融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是研究先秦文化极其珍贵的资料。本书萃取了整本书最精彩的篇章,在原典下加注释和译文,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吕氏春秋》,以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萃,感知先贤智慧。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热门推荐
  • 若有所蚀

    若有所蚀

    一次不该有的心动,让她受到了惩罚,失了身失了心,被他拉入地狱,万劫不复。无论开始还是现在,她永远是替身,是被抛弃的那一个,收起残破的身心正要转身,又被他死死拉住不放......
  • 应时花落苦寒枝

    应时花落苦寒枝

    惊鸿相遇,与心交付,秋梨酒香,丹青勾勒她的眉梢,落笔成情,却不知今后两厢情难,一生情痴。凤柒柒,你与我的约定还作数吗?从不落雪的凤栖山上落了雪枯寂千年的寒林长出了绿叶东荒大泽上我亲自为你种的桂花树下了一年又一年花雨整整五百年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行踏天涯

    行踏天涯

    一架客机坠入异界,客机上所有人都获得了异能。有人自命不凡,以神自居;有人悲天悯人,心怀救世。有人融入世界,重操旧业;有人茫然无措,遗憾退场。攀山者,处心积虑登高望远,却另见雄峰。红尘中,愚者一朝得悟,应天命成圣,俯瞰众生。而我们,为解开谜团、为长生不死、为瞻仰神灵,组成开荒小队,扬帆起航前往海角对岸:天涯!
  • 说影

    说影

    《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唯一影评集,导演张艺谋作序推荐。本书是作者对80年代以来中国多位重量级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的评论和访谈录的集结,同时也是对中国20年电影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在解玺璋的文字中,在他所描述的电影画面中,我们再一次回望,跟30年来中国的电影之路交错,重逢,跟20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的生命相遇、叠加。
  • 慕铭之雪望初夏

    慕铭之雪望初夏

    那年夏天,初夏15岁,美好的年龄遇见了转学生齐遇,他阳光下的那一抹笑容,让她心动。他神秘、特别,在经历一些事情后,他和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她心底,一直珍藏着一句——我喜欢你。有一天,他消失了,她寻找过,但再也没见过他的身影。两年后,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陌生的校园小道上,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是他。她只是微笑的打了声招呼。大学的生活真的很刺激,她遇到了3性格各异的女孩子,也遇见了温柔的学长李子铭,霸道的校外富二代慕容博,这一切让她的校园生活非常充实,但是姐妹的背叛、最信任人的谎言、最爱人的离去让她几近崩溃......21岁那年的她很清纯、漂亮,眼中却总伴着忧郁,她决定去寻找世界上最高的雪山,一走就是三年,24岁,当她再回来,已经变得更成熟了,身边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娃娃,爱她的人依旧在原地,三年中她究竟经历了什么,面对曾经的阴谋、谎言、离别后,她该如何选择未来的路?
  • 顾先生很狂很痞

    顾先生很狂很痞

    外界传言,顾家大少爷,娱乐圈鬼才导演顾希性格乖戾,冷血无情目中无人,又狂又痞,倨傲又匪气,那张嘴巴比眼镜蛇的嘴巴还毒。上流社会的宴会上,他一身T恤中裤衩外加拖鞋出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狂妄。某天记者提问:“顾先生,请问你为何对圈内前辈口出狂言,不觉很无礼?”他双手插兜,冷笑:“我高兴我乐意!”某天,一个自称是顾希高中同学的号爆料:顾希啊,他那个人真的很冷漠,高中的时候就喜欢打架斗殴,连老师都骂!校长他也不放在眼里,一副他是玉皇大帝没人敢惹的狂妄!某天,一个自称是顾希初中同学的号也爆料:顾希他在初中的时候把一个男的打进了一样,肋骨都打断了,打的时候几个老师也拉不开,学校都传他有暴躁症有神经病!冷血无情?某天,顾太太凌七七在擦防晒霜的时候,某个被传有暴躁症神经病的男人抢了过去。顾希:“我帮你。”凌七七:“不用了,我……”顾希:“这是为夫的分内事,你矫情什么?”凌七七:“我要涂脚你也不嫌弃?”男人直接抬起他的脚放在腿上,指尖沾了防晒霜就帮她擦了起来……【男强女强,搞笑甜宠风,一对一,作者在打脸虐渣路上一去不复返~】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快穿之女主她很佛系

    快穿之女主她很佛系

    为什么自己看个电视就穿了呢?是因为自己没跟着大流吐槽男主渣女主婊吗?温凉:哦,没事,让他吧。为什么自己穿得都是小白菜,地里黄的角色呢?是因为自己盛世美颜天生富贵命吗?温凉:哦,没事,让他吧。那为什么一个个男主步步紧逼,渐渐变态呢?!温凉:哦!什么!我们逃吧!佛系吐槽小美人x可冷漠可软萌可病娇可温柔
  • 快穿:宿主是只吸血鬼

    快穿:宿主是只吸血鬼

    本文1v1欢迎各位美人们入坑!小奶狗少年抬起水汪汪的大眼,“别离开我。”“可以,拿血。”霸气威武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把她禁锢在怀中,霸道命令:“不准离开孤,一分一秒也不行!”“好说好说,给血。”高冷帅气的校草大人把她逼至角落,一个壁咚“敢离开我,你就死定了。”“不敢不敢,只要你有血,一切好说。”[宿主!我们的任务是攻略男主!不是吸他的血!]茳然看着一旁喝血喝的正欢的行月,语气抓狂。“血族的天性,难道你想我饿死吗?”“可你为什么不吸别人的血?”“因为……我挑食。而且他的好喝。”行月超级认真。“……”茫然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