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200000052

第52章 外篇(下)(17)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日⑧:“子知道乎?”

无穷曰:“吾不知。”

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⑨?”

曰:“有。”曰:“其数若何?”

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

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⑩:“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⑾。”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⑿;无应应之,是无内也⒀。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注释】

①妸(ē)荷甘、神农、老龙吉:应拟人名。②隐几:凭靠小几。阖户:关门。瞑:同眠。③奓(shē):推开。④曝(bó)然:手杖掉地发出之声。⑤慢訑(dàn):怠慢荒唐。⑥弇堈(yǎn gāng)吊:虚拟人名。⑦体道者:与道相合之人。系:凭依、归依。⑧泰清、无穷、无为、无始:皆为虚拟之人名。⑨数:道理,规律。⑩中:仰。⑾道不当名:道之实与名是不相应的,不相符的。⑿无问问之,是问穷也:道是不可以问的,不可问而又要问。⒀无内:没有内容。

【译文】

妸荷甘和神农一起在老龙吉那里求学。神农靠着几案,大白天关着门睡觉,中午时分,妸荷甘推门而入说:“老龙吉死了!”神农扶着拐杖站起来,“啪”的一声丢下拐杖,笑着说:“先生知道我浅陋放荡,所以丢下了我死去了。完了,先生竟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至理名言来启发教育我,就撤手死去了!”

弇堈吊知道了这件事,说:“那些已经领悟大道的人,是天下的君子所仰仗的。如今老龙吉对于道,连秋毫之末的万分之一也未能得到,尚且懂得深藏他的谈吐而死去,又何况真正体悟大道的人呢!大道看上去没有形状,听起来没有声音,对于人们所谈论的道,常常把它称为‘冥冥’,所以常被议论的道,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道。”

于是,泰清向无穷请教:“你懂得道吗?”

无穷回答:“我不懂。”

又向无为。无为回答说:“我懂。”

泰清又问:“你懂得的道有名目吗?”

无为说:“有。”

泰清说:“道的名目怎么样呢?”

无为说:“我知道道可以尊贵,也可以卑贱,可以聚合,也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的名目。”

泰清拿这话去问无始,说:“像这样,那么无穷的不懂和无为的懂得,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不懂的才是深奥玄妙,懂得就是浮泛浅薄;不懂的处于深奥玄妙之道的范围内,懂的却刚好与道相违背。”

于是泰清有所醒悟而叹息,说:“不知晓就是真正的知晓啊!知晓就是真正的不知晓啊!有谁懂得不知晓的知晓呢?”

无始说:“道不可能听到,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的就不是道。要懂得有形之物之所以具有形体正是因为产生于无形的道啊!因此大道不可以称述。”

无始又说:“有人问关于道的问题,但是不做任何回答的,可以说就是不知道;就是那个问道的人,也是没听说过道。道是不能问的,有人问也不应该回答。没有必要去问但还是要问,那就是白问;没有必要回答却做出回答,是心中没有真道的表现。以心中没有真道而去回答那空洞的询问,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宇宙的广大,对内不能了解道的根本。因此他不能超越昆仑这座大山,也不能逍遥于太虚幻境。”

【品读庄子】

何以为“道”

本章节神农和妸荷甘一起学道的寓言故事,谈论了世人所闻的“道”的真假。世人所闻的道是悟得一点道的人谈出来的,并且悟得一点道的人在传承的时候也没有尽传。

既然道不是真正的道,又怎么能通过学习来得道呢?只有靠自己去悟得了。不难看出神农的“放杖而笑”亦可以说是一种得“道”。

【原文】

光曜问乎无有曰①:“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②,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③。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大马之捶钩者⑤,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⑥。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

曰:“臣有守也⑦。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⑧,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⑨。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⑩,神者先受之⑾;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⑿!不以生生死⒀,不以死死生⒁。死生有待邪⒂,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⒃。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己者,亦乃取于是者也⒄。”

【注释】

①光曜、无有:皆虚拟之名。②孰:通“熟”。熟视:仔细观察。③搏:触摸。④有无:光曜无形体,听不到摸不着,故言有无。但还可以看见,未达绝无形迹之无无。⑤大马:官名,指楚国之大司马。捶:锻造。钩:剑名。⑥豪芒:锋利有光芒。⑦守:持守,毕生专心持守于此。⑧长:长期。⑨失问:失去问意。心有所悟,不想再问。⑩昭然:明白。昧然:胡涂。⑾神者先受之:用空虚的心神先接受领会。⑿未应:不要应答。⒀不以生生死:死者自行死去,新生者并不是使已死者复生。⒁不以死死生:新生者自生,死去者也不是使新生者死去。⒂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之意。死与生并不相互依赖,它们各有自己的体系。⒃无已:没有止境。⒄取于是:圣人即是取法于自然之理。

【译文】

光曜问无有:“先生你是有呢?还是没有呢?”光曜得不到回答,便仔细地观察他的形状容貌,一副深渊空虚的样子,整天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不着。

光曜说:“真是最高的境界了,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能够做到有无的地步,却不能达到无无的境界,等到做到了无,却又成为有了,该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啊?”

大司马有个锻打钩剑的人,已经八十岁了,干起活来竟然没有一点差错。大司马说:“你是凭借技术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呀?”

那个老人回答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锻制带钩这是得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锻制出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对于那些无可用心之事啊!能够这样,外物有什么不会予以资助呢?”

冉求向孔子请教:“开天辟地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

孔子说:“可以,古今都是一样的。”

冉求不想再继续问下去便退出屋来,第二天再次见到孔子,说:“昨天我问‘开天辟地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先生回答说:‘可以,古今都是一样的。’昨天我心里还很明白,但是今天就糊涂了,请问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因为心神先有所领悟;今天你糊涂了,是因为你的心神又被思虑变得迷惑起来。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不曾有子孙而存在子孙,可以吗?”冉求不能回答。孔子说:“算了,不必再回答了!不要因为活着就想让死去的活过来,不要因为死去了就想让活着的也死去。人的死和生相互有所依赖吗?其实全存在于一个整体。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物类吗?使万物成为具有各类形体事物的并不是具有形体的事物。万物的产生不可能先行出现具象性的物体,而是气的聚合而产生万物。造化孕育出万物,于是万物才连续不断繁衍生息。圣人对于人的怜爱始终没有终结,也就是取法于万物的生生相续。”

【品读庄子】

专心如一

本章节中借用“大马之捶钩者”的寓言故事,讲行事须集中精力,修“道”也要专心如一。

道家虽然讲究无为、忘我,但是《庄子》一书中,关于用心专一的寓言故事不在少数,比如庖丁解牛、粘蝉老人等。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不过,我们也不能教条地把庄子的“无为、忘我”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忘记。庄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庄子,而不是无知无为的村野农夫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板说我前途无量

有一个男孩在一家公司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平淡得出奇,一天天的日子就这样过去。有一天,男孩对他的朋友抱怨说:“老板真抠门,工资给的这么少,我拼死拼活地干,什么也没得到。我想离开这家公司,到更好的地方工作,你看怎么样?”他的朋友说道:“这是个好想法,我赞成你离开这家公司。不过你现在应该把这家公司方方面面的技能都学到,这样出去的话才更好办。”

于是,男孩听从了这位朋友的建议,每天上班都比公司里的其他同事要早,关注公司的每一件事情。为了学到一些技能,他努力与同事搞好关系,不懂就问。时间一天天过去,男孩没有离开这家公司,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学习和锻炼。终于有一天,他惊喜地对他的朋友说:“我被提升了,而且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我平时的刻苦和努力,再加上与同事、领导的良好关系,老板非常赏识我,说我前途无量……”

如果我们抛弃生活的平淡与辛苦,抛弃工作的压力与不利,专注做每一件事情,专心于每一个过程,执着于每一项工作,使自己得到一次次的锻炼提高,得到一次次的超越,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成功就在下一站。

【原文】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①’回敢问其游②。”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③。安化安不化④,安与之相靡⑤,必与之莫多。豨韦氏之囿⑥,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罄也⑦,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⑧,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⑨!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⑩。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⑾。齐知之所知,则浅矣。”

【注释】

①将:送。这句意思是,不送不迎,听其自然。②游:指精神之出入自在。③一不化:恒常保持淡漠无心。④安:习惯。⑤靡:顺。⑥豨韦氏:远古之帝王。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之园林。⑦罄:诋毁。⑧皋壤:平原。⑨直:但。逆旅:旅舍。⑩能能:能作到力所能及的。⑾至言去言:至道之言去掉言说。至为去为:至道之为去掉有为。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一个人应该怎样居处与闲游。”

孔子说:“古代的人,外表随外物变化而内心却恬静少变,现代的人,内心游移而外表不变。顺应万物而行事的人,内心与外表都宁静不变。任凭外界变与不变,都能泰然处之,非得施与时也不会过当。豨韦氏的苑囿,黄帝的园圃,有虞氏的宫阙,商汤周武的屋宇。身为君子,像儒学墨家的师祖,尚且用你是我非相互诋毁,何况现代的人呢!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害物。不伤害物的人,物也不能伤损他。正因为无所伤害,因而能够与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山林呢,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本来就是人所不能避免的。那些人强求避免人所不能避免的东西,岂不是很可悲吗!最好的言语是放弃言论,最好的作为是放弃作为。使人无所不知,这种做法就太浅陋了。”

【品读庄子】

顺其自然固守无为

本章节通过孔子与颜渊的对话,再次阐发为人处世之道,说自然无为的作用和意义。

顺其自然,我们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不被外物所累;活得有意义,所以我们可以从容面对死亡,然后顺其自然地走向死亡。可问题是要做到顺其自然是何其之难。

当今社会有太多无奈和迫不得已,我们好像离自然之道越来越远。我们必须遵循所谓的规矩,服从集体,总之我们不能率性而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生活,甚至有人产生了厌世的念头。

我们真的只能这样吗?庄子认为人应该“外化而内不化”。我觉得在当今社会“外化而内不化”就是一种顺其自然。“外化”是适应外界的环境,识时务者为俊杰,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改善自我,这是顺应大自然进化的自然之道。而且“外化”是为了“内不化”,适应外界的环境是有原则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德伦理的基本底线我们必须坚守。如果我们为了所谓的“外化”而放弃这些原则,那么所有因放弃原则而得到的事物都将成为我们心中的块垒,成为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它们会成为我们无法顺其自然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其特征是对他人的关爱。“仁”以孝悌为本,再把对于父母兄弟的挚爱之心推延至他人,从而构建成理想的德治社会。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思想规模化、条理化的经典表述,又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解读孔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天下第一道术:老庄之道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帮助人们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园。然而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庄子》都太过玄妙深奥,艰涩难懂。本书将《道德经》和《庄子》辑录在一起,总结了道家的智慧精华。从生死、机心、名利、养生、自由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将老子和庄子的智慧阐述出来。希望以此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启发人们超脱现实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场,过上一种合理节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他的“半半哲学”秉承的是这样的信仰:工作,并且快乐;劳动,并且幸福着。人生也有缺憾,如果能从中超脱,做个平常而又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也是人的一大成就。倡导中庸的生存,肯定刚柔并济的处世,奉行豁达随性的生活,活得天真、简朴、自然、中道、幽默,这在纷乱繁杂、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无疑是往寂寂的水潭中投进了一粒粒圆润美丽的鹅卵石,激荡起迷人的涟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热门推荐
  • 重生洪荒之我是天道

    重生洪荒之我是天道

    简介一:“我真的是天道不骗你!”“胡说!哪有这么帅的天道”......简介二:当天道真的是太累了,所以......姐姐我不想奋斗了!我要吃......又名《天命道君传》———ps:颠覆性较强,慎入!
  • 海客谈瀛洲

    海客谈瀛洲

    主人公刚到杂志社工作不久,即与古航海史青年专家纪及一起接受了任务:为霍老撰写传记。在考察中,纪及发现了传主的许多瑕疵甚至污点,加上与传主长期霸占的山村少女的爱情,引起了权高位重的霍老深深的嫉恨。纪及结合研究秦王东巡等事件,发表了多年未能完成的古航海专著,结果引起了一场霍老暗中推助的疯狂围剿。于是长期聚集在霍老身边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亦庄亦谐且血泪交织的现代悲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关陇

    关陇

    太康元年,孙皓“泥头入洛”,魏蜀吴三国归一统。也是在此时,一个浑浑噩噩五年的灵魂在此刻苏醒。当大家以为百年乱世终结、盛世即将到来的时候,却不知短暂的太平不过是更汹涌乱世的前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一层接着一层大浪不断打来,主角该如何自处?
  • Latter-Day Pamphlets

    Latter-Day Pamphl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猎人(5)

    乱世猎人(5)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最可怕的战士!他就是——蔡风!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
  • 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玄机诗评

    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玄机诗评

    这是一本唐朝才女鱼玄机的词传。本书通过梳理鱼玄机的诗词,讲述她坎坷而又曲折的一生,旨在解析诗词之美的同时表达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她是十二三岁就写出“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的天才诗童,因真心错付,从此纵身情海,成为美艳风流的女道士。同样面对负心郎,她没有薛涛的豁达,也没有李季兰的逍遥和洒脱。她本该戴冠披帔,身份庄重,却是一副眼波流连,春情荡漾的姿态。因为,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要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一向任性的她无所适从,终究还是走向了毁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杰克,只是开膛手?(3)

    杰克,只是开膛手?(3)

    他有些迷惘。生命的气息让他感到别扭,几乎就要窒息。这股气息是血红色的,带着心脏的跳动,震动着脉搏,让他很不适应。四周的窗帘全拉上了。他端坐在沙发上,壁炉里燃烧着熊熊烈火,电视里正在播放国际新闻。在他看来,今天8月7日的新闻,似乎和以前的无数个8月7日没有多少不同。国际新闻之后,主持人报道了一条本地新闻:一名女子在公寓被杀,凶手在作案时模仿了“开膛手杰克”。
  •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如“者”和“好”,本书对它们演变的语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者”从表自指演变为语气词,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小句属于话题句;“好”由形容词演变为语气词,则源于所在小句的主观化。其他如“尔”、“焉”、“已”、“里”、“在”等词,书中对它们历史演变情况的揭示也相当有启发性,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