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400000009

第9章 沉思录I·卷三(1)

天地规律是我们必须遵守的

清晨,如果你还赖在床上不愿起来的话,那么请你这样想一下:我要为人类事业而起身工作。我现在要去做的事是为了我所存在的这个世界,而且也符合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所以我怎么会心有不满?难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温暖的被窝里吗?虽然这样更让你觉得满足,难道你活着就是为了享乐而不想有所作为吗?就算是一株矮小的植物,一只小鸟,还有蚂蚁、蜘蛛和蜜蜂等都在协同努力,把属于它们的小小宇宙打理得井然有序,你没有看到这些吗?难道你不愿为人类事业而努力工作,不愿意依照你天生的本性而投入战斗?毋庸置疑,我们也需要适当的休息。

睡眠是完全必要的,只不过自然为其规定了时限。同样的,自然也为人的饮食设置了一定的限度。但是,你却超越了这些界限,即越过了最大限度的底线,而你的行为却恰好相反,你根本没有去做你本来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你其实并不爱你自己。

假如你真的爱自己,那么你应该去爱自己的本性及其随之而生的意志。那些对自己天生的才艺如此热爱的人已经在工作中忙得精疲力竭,他们甚至连洗澡和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而你对自己本性重视的程度,甚至比不上那些杂耍演员对杂耍事业、舞蹈者对舞蹈艺术、财迷对钱、爱慕虚荣者对虚荣本身的重视程度。那些人,在他们一旦对某件事萌生狂热爱好之后,完全可以做到不吃不睡,竭尽所能地去把他们特别在意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难道在你的心里,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根本就不值得你去辛苦奋斗吗?

只要将那些令你烦扰的不愉快记忆忘却,就能在顷刻间恢复你内心的平静,这难道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对符合自然本性的一言一行,都做出是否适合你自身的判断;切莫因为别人的关系或者别人言语上的谴责而偏离了你原来的正道。但是,假如一件事情的确值得去说或去做,那么就请不要反复思量其是否符合你的身份。有着特殊行为准则的人,当然会做出与常人不同的行为,而你则不要去在乎究竟是什么事情,你只要依循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去做即可,而自己的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实际上是两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我继续审视依自然而生的事物,一直到我入土安息的那一刻,此时我所呼出的气息重新化为我每天都吸入的那种元素;直到我倒在这片土地上,而这片土地曾孕育过我父亲的精气、母亲的血液以及我奶妈的乳汁;当然,这片土地也在这么多年以来给我提供了食物和水,当我曾经为了达到自己各种目的去践踏和滥用这片土地时,它却只是默默承受着。

你说,人们根本不能欣赏你犀利的智慧。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对许多别的事情而言,我并不能说,我并非依循自然法则而生。还是把你力所能及的优良品质展现出来吧:真挚恳切、庄严肃穆、吃苦耐劳、不贪图享乐、安分守己、朴素从简、仁慈、坦率直白、不求奢华、行大德而不行小惠。你没看到你能立刻展示出如此之多的优良品质吗?你不应以自然赐予你的能力不足或无法胜任来作为逃避的借口,否则你为何还要积极主动地拜倒在虚名之下呢?或者,你硬是要以上天使你身有残缺为借口,所以你总会心存抱怨、小气抠门、溜须拍马,而且还给自己可怜的身体找麻烦,竭力取悦他人,哗众取宠,心灵烦躁?以神灵的名义求你千万别这样:不过你也可能老早就告别了这些陋习。就算你的理解力真的异常迟钝和呆滞,那么你也必须使劲去克服这一缺憾。虽不能无视其存在,但也不能以此为乐。

在一个人为他人效劳之后,一种人会选择把这件事情记在自己的账簿上,并画上他为别人付出的一笔。第二种人则选择不去做出前述的记账行为,而是在他的心里面把那个人视为自己的债主,并且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而第三种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他就像一棵长出了葡萄的葡萄树一样,在结出了果实以后也不求任何回报。一个人应该从马的奔跑,狗追踪猎物,蜜蜂酿蜜中学习到为善不为人知的好风范,做完一件好事之后接着去做另一件好事,就像葡萄树在第二年继续结出葡萄一样。是不是做好事的人都不能让别人看到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有件事情是必须去做的,即要去观察每个人在做什么。因为社会性动物的特征,就是能认识到自己是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着各种工作,而且实际上都希望他的同伴能看到他的具体工作与行为。你所说的可能完全符合事实,但你还是不明白你自己现在说的是什么意思。就为了这个,你就成为我在上面提到的三种人中的一个。即使是他们,也被某种貌似合理的东西引入歧途。但是,如果你愿意去参透前面所述的深刻含义,那么就不要害怕因此而错过任何社会性的行为。

雅典人在祈祷着:啊,我的宙斯大神!雨露啊,甘霖啊,请降雨露甘霖到我雅典的耕耘之田上吧,还有那干涸的平原。实际上,我们要么根本无需祈祷,要么就以这种虽简单但高贵的方式祈祷。

爱斯库拉普在给人开药方的时候,可能同时要求患者要骑马锻炼、洗冷水浴甚至是赤脚走路,对此,我们应该理解与接受;同样,如果宇宙依本性而使某个人身染疾病、肢体残缺,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遗憾,对于这些,我们也必须完全理解。因为,在第一个例子中,医神开出的处方意味着他所使用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意味着恰巧发生于(或适合于)某个人身上的事,对其命运而言都是最为适合的。

在我们说事物完全适合我们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在工匠们把砌城墙或金字塔的石头以某种联合方式垒叠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这些石块是最适合不过的。因为总是存在着一个恰如其分、和谐相处的整体。由于宇宙就是一个由不同个体而构成的整体,所以万物的因果必然(即命运)也是由此而成,正如宇宙构成之机理一般。就算是那些极度无知的人,也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因为据说,就是它(指必然、命运)将其带给这个人。

这东西就这样赐予了他,像病人接受了药方一样。让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吧,就像接受爱斯库拉普所开的处方那样。虽然他所开的处方中有很多内容让人无法苟同,但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还是欣然接受。让事物都变得更加完美和圆满吧,因为共通本性将其列为善的行列。你也要这样从善如流,并将健康看成是与其属于同类事物的东西。你要接受自然发生的一切事情,就算有什么事在表面上不让人欢喜,但它是自然导向于此的,并导向宇宙的和谐健康与宙斯(指宇宙)的繁荣和幸福。如果对宇宙整体毫无裨益的话,那么神就不会把什么东西带给世间的人了。无论一个事物的本性为何,它都不会导向任何与它所支配事物之目的不符的方向。

有两条理由可以让你不再对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心存抱怨:其一,它是专门为你而设的,如为你量身定做的一般,通过神秘的方式与你联系在一起,源自于由你命运之线编织的最初肇因;其二,就算是那个别地降临于每个人的,对支配宇宙的力量而言也是一种幸福和圆满的肇因,而且也是其继续存在的原因所在。因为,如果你将横向整体中的某些部分或者纵向连贯体中的某个要素硬加斩除,那么都会对整体的完整性造成伤害。当你不满意时,你可以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实施这种行为,而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打乱了一切原有秩序。

就算你在完全按照正确法则的条件下仍然导致了所做每一件事情的失败,那也不要愤世嫉俗,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心存怨怒;失败没关系的,只要从头再来就好,只要你所做的多数事情均与人的本性保持一致,那就大可心满意足了。你也应该热爱那些你回报给自然的事情;不要皈依哲学,并将其视为主子。你应该像那些眼睛发炎的人那样,用一点海绵和蛋清洗一下眼睛即可,要么再抹点药膏,再或用清水沾湿来消炎。因为这些做法都使你不会违背常理,而且在理性中寻得内心的片刻安宁。你要记得,哲学所追求的,也完全是你的本性所追求的;但是,你做的有些事情,却可能是违背本性而为之。可能的反对意见是,我正在做的事情为何不值得赞扬?然而,这不正好是快乐为何会误导我们的原因所在吗?再想一下,是否宽容、自由、简朴、镇定、虔诚等都不再受人欢迎了呢?当你对那些依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而定的所有事物思考其安全和幸福的原因时,还有比智慧更令人赞同的东西吗?

对多数哲学家而言,各种事物深藏莫测,就算是斯多葛派的哲人也不例外。我们的既成观点随时可能被推翻,难道有从未改变过的人吗?带着你的思想去面对各种事物吧,想一想他们是多么的短暂无常、价值微渺,他们可能是污秽丑恶的可怜人,或是妓女、强盗。再想想和你生活在一起之人的道德品性,就算是其中最讨人喜欢的人,你也无法忍受,而要做到对自己完全无法忍受的人不去指责是很难的。在这个漆黑一片、污秽不堪并变幻无常的物质世界和时间洪流之中,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高度评价和孜孜以求呢?我想象不出。

但相反的是,依自我本性行事,等待自然化解你的身体且不要因为时间的延误而恼怒等,都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完成的使命。还是在以下的法则中求得心灵的安宁吧:第一,已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都不可能与宇宙之本性相背离;第二,我会尽力不去做违背心中神灵和精灵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够强迫我去做出这种事。

我应该让我的灵魂去做什么事情才好呢?不论何时何地,我都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并质问我在这一被称为支配原则的部分中又拥有什么呢?我现在所拥有的灵魂属于什么样的事物呢?是毛头小孩、风华少年、柔弱妇女,还是一个暴君、一头家畜,甚至是一头野兽呢?

我们甚至可以从对大部分人而言属于值得肯定的事物中受益。因为,如果一个人把某些事物视为真善美的东西,比如谨小慎微、温和低调、公正无私和刚毅果敢等,那么他在以后就不会有耐心去听从与这些事物不相和谐的东西。然而,如果一个人在起初时便接受了对多数人而言是良善的东西,那么他可能会听从那些喜剧作家的经典语录,并认为最适合自己。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这一细微的差异。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前面所述的话就不会被违反,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被人们拒绝。但在我们谈及财富并涉及如何获得更多奢华和名望之方式的时候,只要我们讨论的方式处理得当,那么我们都会接受。那么就继续追问自己:我们是否应该高度评价这些事物并将其纳入真善美的行列,特别是当人们首先记住的是这些观念的时候,即哪怕是喜剧作家的话也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与作用——拥有这些观念的人,有的是充沛的精力,只是无处发泄而已。

组成我的,是一定的物质形式和材质,而且这二者既不会被毁灭,也不会化为虚无,正如其并不是产生于虚无的道理一样。我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将通过转变而成为宇宙的某个部分,而这一部分也将通过再一次的转变而成为宇宙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环,永无止境。在这一系列的变换结果当中,导致了孕育我产生的事物的产生,只是方向不同,但同样没有尽头地演变下去。不论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切,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即使宇宙是由不断变化的周期来掌控的,亦是如此。

理性和逻辑推理的艺术(即哲学)两者均胜任于自身及其各自的职责功能。它们从自身的第一原则出发,并朝着业已为其设定的目标前进,这就是为什么把这类行为称为“正道”,这个词表示它们是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的。

这些东西都不应该被称之为人所有的事物,因为其并不属于人所有。它们也不是人所需要的东西,人的本性也没有预示过它们的存在,而且也不是人的本性达到最终目标所需要的手段方式。人的目标也不存在于这些东西中,其反过来也无助于人之目标的实现,更不用说有助于实现人之真善美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如果在这些东西中确实有着属于人的某些事物,那么人们对其表示鄙视和反对的做法,则属于错误的举动;业已表示出不想要这些东西的态度的人,不值得额外嘉奖;如果这些东西本身是好的,那么不介入其中的人就属于不好的人。但是现在,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自己摆脱掉这些东西,或抛弃掉类似的其他东西,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些而已,那么他摆脱的越多,所能承受的损失就越大,而其成为好人的可能性也越高。

这就是你的惯性思维吧,同时也是你内心灵魂的特征,因为人的内心灵魂完全被人的思想所浸染。那么就请用下面这一系列思想来浸染你的心灵吧:比如说,凡是人能活下去的地方,同样也是人能活得很滋润的地方。即使他必须住在皇宫里,他也可以在皇宫里面怡然自得。

再想一下,每个事物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因为如果它们为某种目的而生的话,那么必然也朝着这一目的而活,而其目的就是其活着的方向;其目的所在之处,便是该事物优点和“善”存在的地方。而理性生物的“善”就体现于其社会性。我们人类均是社会之成员,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到过。卑贱之人是否为高尚之目的而存在,这难道不够清楚明白吗?有生命者比无生命者优胜一筹,而有理性的有生命者是其中最为高贵的。

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趋之若鹜就是疯狂

去追求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做法即为疯狂——对恶人而言,不让他们去做这种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在出生时便注定不会有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到他身上。如果这一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了,那要么是因为他没有看到已然发生的事,要么是因为他想表现出自己具有坚定的伟大精神以及没有受到伤害的效果。然而,如若无知和自负超越了理性的智慧,那么这实际上是可耻的事情。

事物本身无法与灵魂零距离接触,哪怕是在最低程度上亦不可能;它也无法进入灵魂之内,不能改变或者推动灵魂的方向。灵魂只会自我改变以及推动自身的运动,灵魂会对摆在其面前的正确事情自行判断并自我实施。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其实幸福只是一个过程,但很多人却把幸福当成了结果。人一旦把幸福当成结果,就如唐僧取经一样,内心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幸福真经。所以,要获得幸福,需从修心开始,王阳明的心学便是教我们如何修炼内心的,我们也可以把王阳明的心学看作是一堂恢复我们丧失已久的良知的修行课。他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华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炎黄子孙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在历代宫廷养生中,“食养”的地位,堪称重中之重。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
  • 北宋庶女种田日志

    北宋庶女种田日志

    特种军医柳雨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被敌人引爆基地死亡。醒来,却已经在北宋年间。身为一个文官清贵的庶女,不只是要面对大娘子的规矩,面对嫡女姐姐的看轻。更有父亲妾室的陷害,以及庶子哥哥的欺压,还有庶女姐姐的压迫。不要紧,随身带着的柳树妖,附带空间,还有很多的异能,轻松应付宅斗。等等,男主,你干什么?这些人我会自己干掉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界星船

    万界星船

    在无垠的万界之中,生化危机,丧尸肆虐;环太平洋,怪兽肆意破坏着沿海;洛杉矶之战,人类的最后防线;速度与激情8,核武危机……此时,一艘星船从空中降临,带去最后的曙光……
  • 他的坏脾气

    他的坏脾气

    都说二中的顾让脾气差,成绩不好,却偏偏有一副好皮囊,一朵高岭之花,可远观不可亵玩。直到开学来了一个温柔乖巧的小同桌鹿台,认识第一天顾让就故意撞人道歉赔酸奶。后来认真学习的时候鹿台说:“顾让,你认真点,要高考了。”顾让一脸不怀好意的笑说:“那我认真考试,考好了有什么奖励吗?”鹿台绞尽脑汁实在想不到什么奖励顾让是喜欢,还没下决定顾让就说:“这次我考了50分,我多考一分你就给我亲一下,就这么决定了。”鹿台懵逼了:我……我还没同意。幸好,遇见的是你。
  • 我真不想当魔教大佬

    我真不想当魔教大佬

    当很多年以后,徐华屹立在高山之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门徒,不禁抬手扶额,哀叹不已。“怪我太优秀了,我真的不想当魔教大佬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鉴赏家

    大鉴赏家

    女友跟人跑,工作又丢的倒霉蛋赵天明,无意间得到神秘古镜。神秘古镜能消耗人的精神力,查探万物本质,鉴定各种各样的宝物,给主人传递事物的具体信息。有了神秘古镜,无论是古拙大方的青铜器,晶莹剔透的玉器,如诗如画的瓷器,还是文化传承的古字画等,都无处遁形。一代传奇鉴赏家崛起!引领全民收藏风潮!
  • 最终之自我救赎

    最终之自我救赎

    当伊戚能够触摸灵魂后,忽然发现世界是如此的黑暗与绝望……
  • 山海传人

    山海传人

    九岁那年,百鬼围家宅,只为来要我的命!爷爷为了救我,硬是给我找了一个女鬼当媳妇儿,从此便慢慢踏进了另一个世界……
  • 迷藏(卫斯理珍藏版)

    迷藏(卫斯理珍藏版)

    这是一座诡秘的古堡──位于欧洲小国安道尔的大公古堡,诡秘在其「不可在堡内捉迷藏」的指令。白素表妹高彩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与其好友王居风在堡内玩捉迷藏,却最终遍寻不获王居风,情急下只好向卫斯理求助。然而,在卫斯理到埗后,王居风却又再突然出现,卫斯理因而不知就里的以为只是小孩子闹着玩。岂料,高彩虹和王居风不久后双双失踪,令卫斯理惊觉事情的严重性,请来大公古堡的管理员古昂帮忙寻芳。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古昂离奇地被中古世纪的武器击毙,卫斯理成最大嫌疑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