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17

第17章 火浴母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凤凰”的传说。凤凰被称为百鸟之王。凤凰这个形象往往有两种寓意:

第一种是祥瑞之兆。《说文》:“祥,福也。”段玉裁注:“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谓只祥。征兆有时也可谓之祥。”“瑞,符信也。”《说文》:“瑞,以玉为信。”祥瑞也就是福的征兆和代表。关于古代的四大祥瑞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不论是龙凤龟麒麟,还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之中都有凤凰。①① 朱雀即凤凰,在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最初为东方部族所崇拜的图腾。其状如锦鸡,五彩毛羽,生性高洁,饮必择食,栖必择枝。相传凤凰见则天下太平,所以朱雀在古代的影响与龙不相上下,成为谶纬玄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被视作代表南方的神兽。凤凰作为古代重要的一种图腾相传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所造,在早期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凤凰的记载。《淮南子》天文训云:“火气之精者为日”凤凰为火精,是则凤凰此鸟,在古时为日之征象,原即所谓“金鸟”。传说中凤凰死后还会再生,相传能知天下治乱兴衰,是我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成为神学政治的“形象大使”,古人曾分出五个等级,以凤凰的五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盛世太平的象征。《尚书·益稷》:“《萧韶》九成,凤凰来仪”《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商颂·玄鸟》即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国语·周语上》上就有周朝兴起之时,有凤凰一类的鸟在陕西岐山上鸣叫的记载。西周时将凤鸟视为神奇的吉祥生物,器物之上颇重凤鸟纹。《汉书·王莽传》:“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南齐诗人·谢NFDA8《永明乐十首》:“彩凤鸣朝阳,元鹤舞清商;瑞此永明曲,千载为全皇。”显然,赋予凤凰以神秘的色彩,反映了古代崇尚美的文化念想。

在早期,凤凰这个词中凤为雄,凰为雌,《广雅》:“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西汉辞赋作家司马相如贫困之时,到四川临邛寻访好友县令王吉,时有当地首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马在卓王宴会上当众弹奏琴曲《凤求凰》,以此挑动文君。卓文君在宴会厅窗外偷窥,见司马相如容貌英俊,才华洋溢,当夜随其私奔。而到了唐宋之后,曼妙多姿的凤凰图案还被视作宫廷后妃所专属的纹饰,以与皇帝所垄断的龙相对应,成为“‘帝德’与‘天威’的标记”(见闻一多《龙凤》)。

第二种是比喻高洁之士。在传统文化中,凤凰也经常以一个与凡俗之鸟对立的形象出现,代表高洁、有才之士。庄子《庄子·秋水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系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梁国而吓我耶?’”后人李商隐笔下的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咏的就是这件事了。

屈原《九章·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以凤凰喻失意的高士,以燕雀指代得志的小人。《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凤字繁体为“凤”,拆开便为“凡鸟”二字。吕安题凤之举寓意双关,一是赞嵇康为凤凰,二是讥笑嵇康的哥哥嵇喜为凡鸟。唐王维在《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中吟咏此事:“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红楼梦》中在写王熙凤的判词时用了相同的隐喻手法“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唐代诗人韩喔,10岁即席赋诗,才气倾动满座,前辈诗人李商隐推奖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凤毛麟角”,常用来比喻难得的杰出人才或其他稀世珍宝。《世说新语·容止》亦有记载:东晋将军桓温也以“凤毛”一语称赞丞相王导的第五子王敬伦:“敬伦风姿似父。桓公望之曰:‘大奴固有凤毛。’”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他的《壮游》一诗中更有“七龄即思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的自喻。

与凤凰相链接的是“凤凰涅NFDA4”之说。涅NFDA4来源于佛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之一,源于梵文音译,旧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NFDA4那”等,意译为“灭”、“灭度”、“寂灭”等。“灭”,指灭生死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烦恼。“寂灭”,指无为空寂,灭生死之大患。佛教对于社会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是,人生一切皆苦,必须经过宗教修持,解脱苦因苦果,进入涅NFDA4境界,以此作为人生的最终归宿。涅NFDA4学是印度佛教悲观厌世的出世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印度佛教涅NFDA4学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强大影响和制约下,侧重点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汉以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不老方术流行。最早的佛经翻译家安世高,译“涅NFDA4”为“无为”,虽然和道家所讲“无为”有所不同,但为道家思想所渗透。佛教宣传大乘禅观的《首楞严三昧经》认为,经过禅定修持,可以进入涅NFDA4境界,长生久视,变化自在,引起中国僧人的特殊重视和强烈兴趣。自东汉末至东晋的200多年中,该经竟有7个译本之多。中国传统迷信神灵不灭的观念,源远流长,东晋佛教学者慧远认为“冥神绝境,谓之涅NFDA4”,把“神”达到冥然无形的不可知的超然状态,进入无境可对的境界称为“涅NFDA4”。这和印度早期佛教以灭身灭智,永灭生死为涅NFDA4,已有所不同。

在文学艺术特别是民间民俗文化中,凤凰被寓意为我们民族的瑞祥与菁英,从而对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各时期中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凤”的描写不胜枚举。《诗·大雅·卷阿》中“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凤皇”称谓出现得比较早的。

将凤凰意象理想人格化塑造并且使其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文化母题,是伟大的诗人屈原。在屈原的作品中,曾多次将凤凰引入他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中,据统计,他在作品中提及到凤凰的大约有14次,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赋予了凤凰高尚、圣洁、优雅、超逸的人格品质。如《离骚》:“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明显变化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即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又如《远游》:“凤凰翼其承旌兮,遇蓐收于西皇。”“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屈原的作品中对于凤凰的意象特别寄予绵绵深情的,当数《九章·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本篇作为诗人的晚期作品之一,深沉地表达了他面对黑暗政治阴阳倒置的险恶世道,以无比愤懑的激情立誓与之绝裂的坚强意志。引人注目的是,出现在此中的凤凰,已经完全超越出了人们普遍鸟崇拜的陈腐窠臼,大胆地将燕子作为“鸾鸟凤皇”的负面对应物加以贬斥。

以屈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使其作为高洁、优雅理想人格的鲜明象征,赋予了凤凰意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更是将凤引以为审美情感的载体,并为之注入瑰丽诡异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而使之成为体现民族精神活性的象征。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积弱积贫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下处于被瓜分、被肢解的危局下,由当时杰出的青年诗人郭沫若所放歌的新诗《凤凰涅NFDA4》,竟是以凤凰在烈火中重获新生的鲜明意象,大力讴歌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求复兴的超凡伟力,由此使其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成为民族复兴、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郭沫若在《凤凰涅NFDA4》的题记中说:“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斯’(Phoenix),满五百年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这里的“凤凰涅NFDA4”,是郭沫若借用一个包含着强烈的原始宗教精神的远古神话,表达一种最先进的、破旧立新的、革命的理想。康德说:“这个大自然的火凤凰之所以自焚,就是为了要从它的灰烬中恢复青春得到重生。”①① 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1972年第1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版。可以说,郭沫若《凤凰涅NFDA4》的在困境中自焚,在自焚中重生的思想路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火浴母题。

当我们观照海外华人经历了悲情、磨难与救赎的过程,也不难重新阐释华国传统文化中的火浴母题。

(一)漂泊者的悲情

在海外,华人作家成为一个群体大约有100年左右。在上世纪初期、中期的海外华人作家行列中,曾涌现过林语堂、梁实秋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此外,翻译家傅雷、小说家老舍和郁达夫、诗人艾青、文史兼长的一代宗师简又文(大华烈士)等等,都曾作为海外华人作家,贡献了一批有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家大多因那一时代特有的动荡和战乱漂流异域,心中的故土情结强烈,异域生存的苦难与怀恋故土的乡愁,为他们笔下的主题。这批作家学识渊博,文笔扎实,眼界开阔,且“国家不幸诗家幸”,当年中国积贫积弱和门户洞开的现实既成为他们感时伤世、触发无穷灵感的源泉,也让他们得以在异域和本土文化间较方便、较频繁地往来,他们笔下的世界也因此更为丰富而感性,甚至突破了“海外”这一范畴。

从他们开始,中西文化元素和创作手法的交融,就成为海外华人作家作品最大的特色。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便是用西方故事的结构,描写了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而赵淑侠的《西窗一夜雨》,则以典型中国人的心境,渲染出一幅塞纳河畔的悲剧画面。可以说,从这一代人开始,海外作家“为异域写中华,为中华写异域”的角色形象,便已深深刻画在华人文学史的书页上。

海外华文作家在华文文学书写历史上留下了清晰、深切、令人难忘的脚印。他们书写了一种可资回味和珍重的族属意识和文化身份认同。正是他们当初不约而同的从故土出走,为华文文学带去了一代中国人扭曲而真实的声音,尽管今天听来那声音过于悲切乃至悲凉。

杨守森认为:“创作心态是指作家在某一时期或创作某一作品时的心理状态,是作家的人生观、创作动机、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多种因素交汇融合的产物,是由生存环境与个体生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① 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从海外作家的创作心态上来看,海外作家的漂泊之苦,使他们形成了“漂泊的心态”,如饶NFDA3子所言。“他们在域外用汉语写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有时也是一种文化理想的追求,是外在宇宙情怀与流放心境超越时空的位置,是民族的集体悲剧与个人悲剧经验的结合,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人生感受。”①① 饶NFDA3子《给海外华文文学一颗奔腾的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1)期。因此,他们面临着的一个问题主要是身份的认同,至今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早年华工在美国天使岛上遗存的那些诗句:“木屋拘留几十天,所因墨例致牵连。可惜英雄无用武,只听音来策祖鞭。从今远别此楼中,各位乡君众欢同。莫道其间皆西式,设成玉砌变如笼。”“埃伦居处日添愁,面亦黄兮肌亦瘦,留难折磨犹未了,最怕批消打回头。花旗之国最富庶,凑足盘缠来美洲,风浪颠簸一月余,如今身陷牢狱苦,抬头望见奥克兰,但愿回乡荷耕锄,饥肠辘辘难入眠,聊写数行表心曲。”这类诗词在“天使岛”共有二三百首。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降,旅居海外的作家们以其真正的文学叙事形式,形成了一股耀人眼目的潮流,这些人大都有西方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浸濡的背景。当他们踏上自由、陌生却异己的国度时,得以反顾包括五四在内的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与文化传统,也在生存与文化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重新反省和定位自己的归属性,深感无根的痛苦,沉重的民族忧患和紧张的个体焦虑,化作浓墨重彩,铺陈出他们汉语写作忧郁苍凉的底色。与百年前赴美的劳工大众相比较,他们不必屈身在社会分工的最底层,承受露骨的种族歧视和残酷的经济盘剥。但是,他们毕竟绕不开身边种族问题的困扰和异国文化冲突带来的内心痛苦,也逃离不了为应付生计打工的操劳和远离故乡文化土壤所带来的心灵寂寞。

他们的作品侧重于书写一种现代屈子式的精神体验。在他们作品中所塑造的海外华人形象,不可能成为主流社会和文化的顺利融入者,他们笔下人物的身体与心灵两相分离,身躯在海外,内心却剪不断理还乱地牵系着故土家园,乡愁遂成为一种无法规避一触即发的痛楚。唐格非在《挣扎的日子》中所塑造的主人公“我”在踏上异国前,“向往了几年的美国,模糊地进入了我的视界。马上就要上岸了,可是上岸后呢?”主人公在找到工作时却因为是穿着中国唐装伺候白人就马上决定不做了:“一刹那,我脑子里闪过在美国电影里看过的镜头,萎缩的中国仆人,头戴瓜皮小帽,拖着长辫,身着唐装,在伺候白种人大块吃肉,大杯喝酒。我一时百感交集,不仅觉得愧对了自己,更愧对九泉下的唐门列祖列宗,心里直在大喊:‘受苦可以,受气不行。’当时决心不干。”作者在作品中赋予了主人公一颗“流浪的心”,代表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华人的无根感。

这种无根感也是旅居海外的作家们集体性地致力表现的内容。彼岸(林今达)在《写给祖国的情诗》中说到:“假如祖国拒绝了我我让痛苦把我捏成一尊望乡石”,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依恋,这是诗化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海外的凝聚、腾飞。这是族格的象征,个格的升华。作家们笔下“流浪的中国人”形象群,孤独、悒郁乃至于疯狂与死亡总是纠缠着他们作品中那些黄皮肤的流浪者。白先勇小说里的纽约客吴汉魂、李彤、吴柱国、黄风仪,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的牟天磊,聂华苓笔下的桑青与桃红,唐格非小说中张思良、黎舒仁,张系国小说中的“香蕉人”,以及平路《玉米田之死》里客死他乡的陈溪山……这些系列人物形象共同唤起了那些有历史感的中国人和华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同类推荐
  • 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

    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

    一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自我与关系的成长读物。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看得见你。当你看得见本质,爱才会焕发生机。所有关系,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内在丰盈,才能“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种爱,需要牺牲自己来成全。当你学会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愿你的心,经得起岁月伤痕,也装得下世间柔软。
  • 黄昏里的男孩

    黄昏里的男孩

    《黄昏里的男孩》收录了十二篇作品,这是我所有中短篇小说中与现实最为接近的作品,可能是令人亲切的,不过也是充人不安的。我想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最基本的感受,亲切同时又让人不安。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 永远的沙家浜精神

    永远的沙家浜精神

    收录多位鲁奖得主及课标教材作者的抗战题材作品集名家推荐: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牢记这段历史,展望未来,这会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语: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坚不可摧的鱼水情深坚守不渝的清廉品质《永远的沙家浜精神》本书为一部歌颂传承红色精神的纪念文集。先期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江苏常熟市委宣传部、沙家浜镇推出全国征文活动。参与此次征文的稿件共2416篇。
  • 游走故宫

    游走故宫

    有幸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2006年初秋。从天安门进去,迎面是端门。辞书解释,“端门”,指宫殿的南正门。何以宫殿的南正门又叫端门?这源自古人对天体的认识和对天人关系的想象。为神化皇权,历代宫殿建筑,皆以这些认识和想象作为设计命意的理念。故宫的建造自然也是如此。宫城、皇城和都城的三层结构,象征着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垣。紫微垣(北极)位于正中,众星环绕,恒久不变,被认为是天帝所居;而地上的宫城位于正中,体现着作为“天子”的皇帝其皇权受命于天,至高无上;其位置与天帝所居的紫微垣相对应,紫禁城亦由此而得名。太微垣位于紫微垣之南,《晋书·天文志》云:“太微,天子庭也”,其南蕃二星之间叫端门。可见,皇宫的端门与星位中的端门是对应的。
  • 秦始皇身世之谜

    秦始皇身世之谜

    贫家女子赵姬青春年少美若天仙,邯郸人都知道。阳翟商人吕不韦是家累千金名流大贾,赵国人都知道。秦国王孙异人留质于赵,天下人都知道。三个人都是名人,名人才有故事。如花似玉的赵姬进了吕不韦家当了小妾,从贫穷到富有,喜悦的心情还没有散尽,就听到吕不韦要把她送人的消息。赵姬已有身孕,怀的正是吕不韦的孩子,想来想去,猜不透吕不韦为什么不要她了。听吕不韦的口气,他和秦王孙异人已经牵上了线,两人之间好像有什么勾当。赵姬是穷人出身,吃苦受罪十六年,过的奴隶般日子。
热门推荐
  • 爱在卑微里盛开

    爱在卑微里盛开

    “顾辰,你要相信我,我爱你啊......”“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不配爱我!”颜沫曾经说过,她希望她和顾辰的婚礼举行在一个下着雪的圣诞节,这样,两人走着,雪布满了两人的头发,走着走着就到了白头。可是颜沫希望的婚礼,顾辰却把它送给了另一个女人......颜沫在的时候顾辰不珍惜。她死了顾辰才发现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叫颜沫的女人。原来爱会使人面目全非......
  • 红颜暮雪剑如歌

    红颜暮雪剑如歌

    修道者,体内有气息流转。可引起,天地变色;可遮蔽,日月无光。可崩天,可裂地,可搬山,可倒海。可万古不朽!
  • 快穿系统女配的胜利崛起

    快穿系统女配的胜利崛起

    韩凌雪,立志当一个美美哒的少女,但为嘛身后总有一个小尾巴跟着她。“喂,你干嘛总是跟着我”,“宝贝,因为我爱你啊”,看一个完美女神如何被逗逼男攻略成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ff14两人的龙诗

    ff14两人的龙诗

    讲述艾欧泽亚人民在光之战士尚不活跃的日子里,各种作妖的故事。(写的剧情是远离主线的10年前的剧情,基本为原创剧情,不用担心会有对游戏的剧透。一些设定会大致说清楚。)
  • Sketches by Boz(IV) 博茲札記(英文版)
  • 能量宇宙系统

    能量宇宙系统

    吕仁,说的就是你,厚颜无耻天地不容铁石心肠狼心狗肺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吃喝嫖赌卑鄙无耻臭不要脸同流合污狼狈为奸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满口粗鄙之语的人。“啥?你说啥?”一边坐着长着电视头的人捏了捏手脖子,发出爆豆一样的声音然后看着我。“大哥!我错了!”
  • 宠坏大小姐

    宠坏大小姐

    想她秦淮,叱咤商界的一代女中豪杰!长的是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观众,中间还对得起那群已经审美疲劳的视觉动物!可是,她准老公花了三十万美金为她量身定做的高跟鞋,居然在婚宴上罢工,害她直接从楼梯上悲催的摔下去!其实吧,真摔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巾帼英雄!可是!为什么会直接摔回六百年前?还被塞回老娘的肚子里重造了一遍!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还好,她现任老爹很有钱!有钱到可以把银票拿给她,让她撕着玩;还有四个爱妹如命的哥哥,而且有型到她这个妹妹都想不顾血缘关系,冲上去染指他们!不过最后还是被迫放弃,因为那四个妖孽男不是一般的腹黑,她只能是有色心没色胆!她决定还是安安分分的过她的大小姐生活,每日调戏一下府里的小丫头,夜里偷偷溜出去欣赏一下秦淮河上的华灯丽影,顺便逛逛自家美丽勾人的‘销魂院’,不花钱的看看现场版的限制级画面,当然偶尔也会学学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然后就呆在钱府里当一辈子米虫.可惜的是,上天偏不让她安生!十五岁那年,一个头戴大红花身穿大红袄配着绿襦裙,涂着香肠嘴的老阿婆,自以为风情万种的扭着水桶腰进了她钱家的大门,美其名曰--提亲!钱家大小姐本来很想一脚将那阿婆踹回她姥姥家去,可是在听到对方提到的名字时,那伸到一半的小短腿,又悄无声息的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那人的名字跟送她伪劣产品,害她平白小了几十岁的王八蛋准老公一样!然后钱大小姐就来兴趣了,让她亲爱的哥哥们坑蒙拐骗,弄来了同名公子的靓照,不对,是靓画.丫丫的!名字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长成一样!长成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来提亲!好吧,你丫的敢来提,姑娘就敢嫁!还怕折腾不死你!可是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被折腾的人却成了她自己.片段一:“墨墨,这是大哥刚刚从醉香坊买来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你不是最爱吃吗?快起来吃吧!”钱大哥捧着小汤碗一脸讨好的盯着床上那一堆一动不动的东西。“一边去!”钱二哥挤开钱大哥风姿绰约的甩回流落的发丝,从怀里掏出一对晃得人眼花的五彩琉璃珠,掐媚的凑近床边:“墨墨,这是二哥出海时从琉球给你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你看看喜不喜欢?”“哼!娘娘腔让开!”钱三哥豪迈的跨倒床边一把拎开钱二哥,然后咧开刚硬的唇角:“墨墨,这是三哥托人从蜀地带回来的芙蓉兰纹妆花锦,这可是刚刚才出来的新花样,三哥让人给你做新衣裳可好?”床上的那堆东西连动都没动过。
  • 逢君又在落花时

    逢君又在落花时

    苏周是一个自认为自己很至高无上的女孩子,她从来就没有把一个人给放在眼里。但是,当她在一次宴会上面认识了自己的男朋友之后,就和她相爱了。在他的面前,苏周总是表现的很乖巧。她也收起了自己以往调皮捣蛋的样子。苏周也经常被陷害着。没想到一意外让她穿越了,她以为自己穿越以后会好一些,但是也会经常的被人家陷害。让她觉得在古代实在是太危险了,又没有什么意思。那么,苏周能否平安的完成这一次穿越之旅呢?她能否平安的回到大家的身边去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主你别动

    男主你别动

    【1v1】【简介无能】【偏甜】 君昭表示自己还是个16岁的宝宝。可就在她终于离家出走成功却死了??!然后就有系统告诉她只是逗她玩,但也需要做完任务才能放她走。好吧,但是这位男主我还未成年呢!你矜持点!欢迎小可爱入坑。首次写书,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