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700000016

第16章 阿拉伯炼金术的西传(1)

杨勇勤

炼金术自古以来就受到许多争论。关于炼金术的定义,虽然各个时期各有不同,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门学问(An Art),意味着改变(change)与嬗变(transmutation)。早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学会了使用化学方法来冶炼金属、制造玻璃、织染布料等,并逐步认识到自然界物质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工匠们还会用一些工艺来加工贵重物品,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开始着手寻找廉价物质来制造赝品,在贱金属上镀金冒充黄金或是用玻璃仿造宝石。这些实用工艺技术传到后世,促使后人不断探寻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炼金术在欧洲的发展,就是伴随着这些探究的过程和思想观念的创新。从古希腊的源起到阿拉伯的传承再到近代化学的产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也在不断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着外部的物质世界。在这期间,炼金术士与后来的医药化学家们不厌其烦地重复实验,在实验中又重新反思物质世界。由于观念的变化,必然使得炼金术由其原始的雏形逐步过渡到近代化学。虽然无论在何时何地,炼金术的真实性都缺乏内容充实的证据,但是由于其与占星术一样都有明显的普遍性,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炼金术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

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一个转型时期,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向近代转变都有着重要影响。这个时期,欧洲文化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文学、艺术方面自不必说,自然科学方面也不例外。阿拉伯炼金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它脱胎于古希腊炼金术,并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注重实验的观念,对后来欧洲近代化学的产生及科学思想的形成起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探讨阿拉伯科学的传入与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鉴于此,笔者依据所收集的资料,试图分析阿拉伯炼金术的传入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期望以此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全面复兴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希腊炼金术概况

炼金术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在欧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擅于思辨和概括,他们整日冥思苦想,创立各种宏大博深的宇宙论,用最严谨的逻辑进行推理。通过各自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创造出不同的理论,他们都力图用自己的思考解释宇宙的本原,这些关于自然的物质观成为后世炼金术理论的萌芽。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水,水能汽化(蒸发),又能凝固,是最自然不过的万物之源。阿那克西曼德又对本原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提出“无限”是万物的本原。“无限”自身中蕴藏着冷和热,使得万物能够生生不息。阿那克西米尼又抛弃了“无限”这一模糊的概念,认为原初物质是气。气受到凝聚这两个相反过程的制约,气稀散即生成火,凝聚则变成水、土和石头。万物就是这样处在变化之中。

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并不是由神创造的,火才是万物之源,火的变化能生成万物。他还特别强调变化的永恒性,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像河水一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此外,赫拉克利特还提出黑与白、冷与热、湿与干等对立面的理论。这些对立面组成了宇宙,即大宇宙。在小宇宙中,即在人体中,也存在着同样的对立面,发生着同样的连续变化。古希腊哲学家这时已经将宇宙与人自身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恩培多克勒把气与火、水、土并列,认为一切物体都由这四种元素组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肯定了万物都由原子组成,且组成四元素的原子在不停运动,这些原子能互相结合,形成各种物体。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大大丰富了物质观的理论,因此对后世的影响均超出了前人。“元素”(stoicheia)这个词首先为柏拉图所使用,他假定事物都是由无形式的原始物质(或者就是空间)取得“形式”而后产生的。每个元素的微细颗粒各有其特殊的形状,通过这些微细颗粒形状的重新组合,元素就可以互相转化,“万物的嬗递可以表现为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循环转化”。例如,柏拉图认为黄金是最完善的金属,其它金属本质上与黄金相同。这就成为变贱金属为贵金属的依据,他的这种元素转化说为炼金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较柏拉图更甚。他不只是热衷于抽象思维,而且考虑问题时也比较注重实际,由此提出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变的观点。

首先,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说,即火、气、水和土,这些元素显然与近代化学含义上的元素意义不同。其次,亚里士多德将四元素看作质料,又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吸取了“形式”的概念,对于所有存在,以形式和质料的组合进行说明。这样,四元素分别与冷、热、干、湿,这四种物性的两两组合相对应。干和热、热和湿、湿和冷、冷和干分别对应于火、气、水、土。既然元素是物性的组合,而且这些物性的程度又是可以任意变化、调整的,因此,由一种元素嬗变为另一种元素,主要就在于物性的改变。如果逐渐改变一种金属的性质,它将逐渐变成和另一种金属相似的金属,最后完全成为同一种物质。如此看来,只要致力于改变金属的颜色,那么其内在的硬度、比重等性质也会随之改变,一种金属就由外而内变成了另一种金属,由贱金属变为黄金这样的贵金属也就成为可能。

关于贱金属如何转变为贵金属,亚里士多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各种金属(除黄金外)由于仍含有干的蒸发物,即多少总含有一些石质的土杂质,所以一经用火来处理,去掉其中干的蒸发物成分,就可以变得更加纯净。这种转变以可在自然界发生,也可以通过人为地来促进。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气象学》第四卷中就详细阐述的这些观念为后来的炼金术士进行金属的嬗变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见解往往来自片面的观察和推理,很少自觉地进行实验检验。他认为任何事物的说明只要从表现上看来合乎逻辑就令人满意了。这是他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也留给了后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大多只注重理论探讨,缺乏实践操作,他们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实验的支撑,直到希腊化时期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虽然希腊化初期的科学家们还多少有一些轻视实验的观念,但工匠们已能将哲学家们的理论在工艺过程中运用起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初次结合产生了炼金术。黄金、白银,此时已经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进行流通,人们对这些贵金属的向往也成为促进炼金术发展的原动力。希腊化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是炼金术的实验中心,那里的炼金术士们认为,既然金属都有共同的特征,如易熔性、可煅性及金属的外观,那么由一种金属变为另一种金属就合情合理。物质的本质不在于它的质量及它的具体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反应,而在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色彩等很容易改变的特性。特性是金属的灵魂,改变金属的特性,就可以改变金属。而且,凡金属都力求朝着不怕火炼的黄金的理想灵魂提高自己。因此,如果一种金属具有了黄色而富有光泽等黄金的基本特性,它也就变成了黄金。按照佐息摩斯(Zosimus,3世纪)的说法:“一切升华了的气都是一种灵气,而气体也属于这种性质……黄金色泽的奥秘就是使物体沾染上灵性使之具有灵气。”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套将贱金属衍变为贵金属的方法,其总的思想即是“着色”。

第一步是“黑化”,制造“死物质”。将四种贱金属:铜、铁、锡、铅混合熔炼,在加热过程中适当放入一些着色物料,务必使其成为黑色的合金。制成没有光泽的黑色合金,就意味着原来铜、铁、锡、铅的个性已经全部死去,变成了“原始物料”。

第二步是“白化”,让死物质活过来。往上述黑色合金中加入水银或砷化合物,设法将合金转变为白色合金,从而使它具有白银的灵气,恢复物质的活性,以利于下一步的生长变化。

第三步是“黄化”,让活金属达到完善的境界。先在上述白色的合金里掺入少量黄金,播下黄金的种子,让黄金的灵气进入合金内部,发挥作用,改造物料。当然黄金的形式(金黄色)还不会马上出现,必须再用硫黄神水(多硫化钙溶液) 反复浸洗,才能有效地给合金输入(染上)牢固的金黄颜色。如此,黄金种子的灵气也从里面渗透出来,里里外外把金属的灵魂洗涤一新,使它成为纯洁完善的真正的“黄金”。

第四步是“净化”,让“黄金”更为完美至善。将初步形成的“黄金”用硫黄蒸汽熏染一番,再用“净水”洗涤若干次,使它的颜色更为纯净。如此,“黄金”的灵魂也就更加纯洁,成了完美无缺的和高贵的“珊瑚金”。

这最后一步净化工序后来被淘汰,最终流传下来的就是金属由黑——白——黄的工艺流程。从这四个步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亚历山大里亚的炼金术士的炼金目标只是在金属表面镀上黄金的颜色。在实施这一套方法的过程中,亚历山大里亚的炼金术士们还发明了一些器具在炼金过程使用。有在高温下熔化金属,炼制各种试剂的熔炉、坩埚和加热锅、烧杯;有多种蒸馏器、过滤器等等。而且,蒸馏器确是创始于这一时期,不过很多世纪以来它的唯一用途就是炼金。亚历山大里亚的炼金术士还将这些工艺记录下来,在一份大约8万字手稿中就记述了古希腊炼金术的最早来源及其工艺过程。希腊化时期炼金术的繁盛由此不难想象。

炼金术在亚历山大里亚盛行了300年左右。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西方开始衰落。这其中既有炼金术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由于炼金术与占星术和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炼金术的术语和符号系统又让人觉得晦涩难解,再加上受神秘主义的影响,增添了大量的哲学臆测,使得公众对炼金术士产生了普遍的怀疑。而且,从上文的叙述可知,炼金所炼出的并不是真正的黄金,这就造成了流通领域中伪金的泛滥。此举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和经济,以至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在公元292年下令取缔炼金术,并将所有与炼金术有关的书籍全部加以收缴焚毁,炼金术遭到沉重打击。公元5世纪,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崩溃。战火的绵延将亚历山大里亚城及其巨大的图书馆、博物馆化为废墟,炼金术也随同其他文化一起淹没在废墟之中。所幸的是,它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却为阿拉伯人所继承,从而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知。正如科学史家A. R. 霍尔所说:“中世纪晚期希腊科学在西欧各国的传播很大程度是通过伊斯兰教作为中介而达到的。”长达4个世纪之久的翻译、教学和评述以及对古代著述的分析、批评和比较,恢复了由于社会灾难和蛮族入侵而被打破的文明结构。

二、阿拉伯人的继承与发展

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统治者哈里发大力提倡科学文化。许多阿拉伯翻译家不仅将以前翻译为叙利亚文的古希腊著作再译为阿拉伯语,而且还尽力搜罗古希腊典籍的原著直接将其译为阿拉伯语,如饥似渴地吸收古典文化。这些书籍包括有哲学著作(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医学著作,也有炼金术的著作。在马蒙哈里发(al-Mamun,813—833年在位)统治时期,还建立了一个名为“智慧宫”的机构,其唯一宗旨就是翻译希腊医学和科学手稿。通过翻译家们的不懈努力,古典文化开始在阿拉伯生根,亚历山大里亚的炼金术也随着其他的希腊科学一起传入伊斯兰世界。

阿拉伯炼金术是以希腊炼金术为基础,并结合东方的神秘主义和埃及的工艺学发展而来的。现在使用的“alchemy”(炼金术)一词据说是由阿拉伯语的定冠词al作为希腊词语kimai的前缀而衍生出来的。作为东西方知识的融合,阿拉伯炼金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强调以实验、应用为主。阿拉伯有许多有名的炼金家,扎比尔·伊本·哈彦(Jabir ibn Hayyna,拉丁文名为Geber,格伯)、阿尔·拉齐(al-Razi,拉丁文名为Rhazes或Rasis)、伊本·西那(ibn Sina,拉丁文名为Avicenna,阿维森纳),是最突出的。其中,格伯最为著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管子(精粹)

    管子(精粹)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热门推荐
  • 影后娇妻穿墙来

    影后娇妻穿墙来

    “boss,夫人又不见了!”“去隔壁找!” “找过了,没有!” “那就去下面找!” “没……没有。” “要你们有什么用?算了,我自己去找!” “……” ———————— 墨深玦:“我每天都想着把你关起来!” 顾暮情:“你关得住吗?” 墨深玦:“……”
  •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他一定是太过仁慈,才会这么在意他身边这个特别的小秘书,甚至几日不见就开始怀念起她的味道,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早在多年前就怀了别人的孩子!
  • 赠别

    赠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后在上:邪帝求宠爱

    妖后在上:邪帝求宠爱

    她是祸国妖后,他是冷酷邪帝。后宫危险重重,步步陷阱。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敢影响她的古代逍遥游,她就送她地府定居的通行证。“皇后……”邪皇一把将她拉搂进怀里。第二天,宋星辰怒了,“夜亦痕,老娘迟早灭了你!”
  • 人间没有雪

    人间没有雪

    一场战争,一群少年命运交错。两个世界,新仇旧怨结局是何?黑色的火焰在整个世界燃烧,命运的权杖终将被执握。成长总是伴随着阵痛,我们未能逃脱,他们亦不能逃脱。————————————本书不小白,不种马,不无脑。
  • 芮尔汶

    芮尔汶

    自天穹之战结束,世界重新回到智慧生命手中,人类就与自己战时的挚友亚人分道扬镳互相敌视,并且爆发了战争。数百年的战乱造成的不仅仅只有无数温暖的生命变成历史书中一串冰冷的文字,而且文明也随着战争而倒退,大量的图书馆被焚毁、教会仗着先贤名义肆意焚烧书籍迫害异端学者,最终所得到的只有生活在西大陆的亚人被彻底的从地图中抹去、生活在东大陆的人类也被亚人抹去。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只不过如同太阳一样,无论寒夜多么漫长太阳最终也会重新出现,哪怕沉沦百次也是如此。旧时代的终章是流浪民族芮尔汶被迫攻陷(武装讨薪:圣约国曾许诺若是芮尔汶为他们而战的话,将赐予他们百里土地以供安身)圣约国首都永恒,宣告四百年帝国的彻底覆灭。而新章的序则是芮尔汶人成为圣约国后第二个霸主。时至现在,芮尔汶称霸已六百年,世界局势也久违的开始剧变:商人们渴望得到更多的权利、知识前所未有的自由了起来、贵族也开始分裂、就连教会也在反思尝试革新。芮尔汶,还能够像千年前那样摘得最终的果实吗?在这个动荡充满机遇与危险的时代,机会前所未有的撒向了任何一个人无论贵贱。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九月高跟鞋(中国好小说)

    九月高跟鞋(中国好小说)

    《九月的高跟鞋》中的女主人公九月是一家康复中心的护士长,每天都与不同的精神病人打交道。她一直想成为一个能悬壶济世的人,就像外公一样。不过随着她步入社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热情也逐渐被消磨。但九月仍然带着对职业的热忱,穿着她的高跟鞋,忙碌在康复中心的大楼里……
  • 徒弟个个想造反

    徒弟个个想造反

    穿越异世,开启外挂神器,获得修炼的速成法门。奈何,来自异界,天道不容,无法修炼。只能广收徒,多授业。却不想——大徒弟武功盖世;二徒弟丹术无双;三徒弟万古唯一僵尸王…六徒弟绣花针里造河山,七徒弟神级厨艺能调绝品香。横空而出的娃娃军团,所向披靡,横扫八荒,令世人闻风丧胆。众人面目丑陋道:“爵爷,敢问您一届凡人,当初是如何收下这些逆天徒弟的?”“捡的。”女孩撑着下巴,随意道,“有个从天而降顺手捡的,有个路边捡的,有个死人堆里捡的,有个…”“您别再说了!”众人捶胸高呼,“感情都是无偿捡来的,天道不公啊!”女孩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我还没说,我夫君身份万古独尊,也是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