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600000038

第38章 婚姻思想与婚姻观念(5)

两汉时期,在人们心目中,对于与婚姻有关的神灵有一种淡淡的信仰。

一、伏羲与女娲

汉代之前,女娲即被列入华夏民族的祠庙诸神之中。屈原在楚王的庙堂之中,就曾对伏羲与女娲的像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②(②《楚辞·天问》。)

伏羲、女娲是汉代人心目中十分重要的神灵③,(③行于汉代的一种观点认为,伏羲是三皇之首,女娲次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庖牺氏(即伏羲)没,女娲氏代立。”《风俗通义·皇霸》“三皇”条引《春秋运斗流枢》也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他们在汉代人民眼中的形象是:“伏羲鳞身,女娲蛇躯”④。(④《文选》卷十一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在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他们常被并排而刻:头戴冠帽,腰身之下均是蛇躯。在汉代,伏羲和女娲的神性相当巨大也相当广泛。他们可以规天法地,移山动川:“规天为图,矩地取法”,“审地势以定川岳”⑤。(⑤王嘉撰,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一“春皇庖牺”条,北京,中华书局,1981。)可以炼石补天,制作人类:“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①;(①《淮南子·览冥》。)“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以作人。”②(②《风俗通义》佚文,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449页。)

作为婚神的伏羲与女娲,似乎是从“作人”的“神力”派生而来的。他们分别具有“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性:“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③;(③《路史》卷三引谯周《古史考》。)而女娲则“祷神祇,置婚姻,合夫妇也”④。(④《风俗通义》佚文,见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449页。)

在汉代西南的某些地区,人们对于伏羲和女娲颇为崇信,四川彭县出土汉画像砖的画像右部,伏羲女娲正面相对,画像左部,是一个祠庙,庙内一女子正跪拜祈求,神态肃穆而虔诚。⑤(⑤参见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139页,图10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她是未婚女子?抑或是已婚妇人?是祈望嫁给她所倾心的男子?抑或祈求丈夫在外平安无事,早日归来?抑或请求赐给其子?不得而知。不过,这个画面所反映的汉代人对伏羲、女娲婚姻神性的某种信赖,则是明确的。⑥(⑥到了近代,西南地区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比我国其他任何地区都多,这是从汉代形成的历史传统。例如,苗、瑶、壮等族中,均广泛流传这类传说。参见陈钧整理:《伏羲兄妹制人烟》,载《民间文学》,1964(3)。)

在中原地区,人们对伏羲和女娲“再造夫妇”的神性也是承认的。班固在《两都赋》中曾把刘秀稳定婚姻家庭关系的行为,比作伏羲氏:“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是始,斯乃伏羲氏之所以基皇德也。”李贤注谓:“言光武更造夫妇,如伏羲之时也。”⑦(⑦《后汉书·班彪传附子班固》。)

然而,应当看到,汉代民间对于伏羲、女娲的崇拜与信仰,远不如古代希腊、罗马人以及古代印度人对于各自婚神的崇拜与敬奉。人们大多是把二者作为神灵来加以传颂,却没有对他们表现出普遍的崇奉。就此而言,伏羲和女娲还比不上西王母。《汉书·哀帝纪》载哀帝建平四年,“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呼号相惊恐。”对于西王母的祭祀之礼,包括“设张博具歌舞”,其隆重程度也超过了对伏羲、女娲的祭祀。

二、女宿

女宿系星名,在汉人看来属北官玄武第三宿。女宿又名“须女”星,主管“布帛裁制、嫁娶”的事务。①(①参见《晋书·天文志》。)河南南阳地区曾出土了一块牛宿、女宿画像砖。画像左下角的四连星是女宿,右上角的三连星即是《史记·天官书》索隐中所说的“河鼓三星”。捧手而跪的女子便是女宿神形象。②(②参见吴曾德:《汉代画像石》,58页,图3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三、

中原地区对这一神灵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例如《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有“克禋克祀,以弗无子”之语。郑玄注谓:“弗之言祓也,禋祀上帝于郊襟,以祓无子之疾,而得福也。”以是见之,汉代之前华夏民族就把祭祀“禖”与婚姻生育联系在一起。

从现存史料判断,“禖”来源于商人对于“玄鸟”的图腾崇拜,并与男性生殖器联系在一起。《礼记·月令》云:

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其中的玄鸟正源于简狄吞卵有孕之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③(③《史记·殷本纪》。)简狄侍帝喾于台上,有巨燕堕其卵,嘉而吞之,因生契。④(④参见《楚辞·离骚》王逸注。)由此可见,这一神灵演变过程是这样的:

简狄吞玄鸟卵→生子→玄鸟→高禖

此外,玄鸟亦是男性生殖器的一种象征。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于生殖的奥秘是极不清楚的,他们猜测子孙繁育可能与男性生殖器有关,因此普遍出现了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据方纪生《民俗学概论》中收录的资料,在古代埃及、腓尼基、犹太、日本、古代希腊等东西方民族中,均存在这一风俗。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民族至今仍存留此俗。商代的玄鸟本身就蕴含的有男性性器官之意,演变为高禖之后,这个意义更为突出。上引《礼记·月令》中所说后妃嫔

“带以弓,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似乎可以从下面的一段记述中得到有力的旁证:在苗族中有一种求诸生殖的习俗,男子背着男女生殖器模型,并持弓引箭发射,生殖器上每中一箭都引起人们的欢呼,认为交上了(生育的)好运。另外,我国古代的男性生殖器崇拜所用的器物都是石制陶祖(如甘肃临夏张家嘴、陕西西安客省庄、河南信阳等墓葬中均出土了此物),而“高禖”恰恰也是大石作之,这并不是偶然的。

到了汉代,人们对于“禖”的尊奉心理仍然相当盛行。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说:“高禖,祀名……所以祈子孙之祀也。”①(①《太平御览》卷一四五。)郑玄注《月令》亦谓:

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②(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13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此神灵甚至又有进一步演变为“人之先”的趋向。《通典》五十五引束晳语云:“高禖者,人之先者,故立石为主,祀以太牢也。”所谓“人之先”,即“祖”,从中可以看出汉代同样有留了男性生殖器崇拜的痕迹。“祖”在甲骨文中作“”③,(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9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在金文中作“”或“”④。(④徐中舒主编:《殷周金文集录》,252、254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4。)这种结构显然可以看到男形生殖器符号的痕迹,到了汉代,“祖”字隶定之后,依然存留着这种联系。因此,让此神灵留有“人之先”(即“祖”)的含义,蕴含着对男性生殖器崇拜的意义。而“其祭法”是“故立石为主”也从侧面证明了此点。由此可见,这一崇拜包括了某些古代中国原始思维内容,无疑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

在汉代皇族当中,崇祀这一神灵是比较常见的。征之于史,如《汉书·武五子传》记载,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祝禖”,以表达对“高禖”的谢意。《续汉书·礼仪志》则把祭祀“禖”作为朝廷皇室重要的例行礼仪记录下来。显然,其基本模式与《礼记·月令》中的记述是十分相近的。

四、灶神

关于灶神的神性,汉代颇为广泛。《史记·孝武本记》如淳注云:“祠灶可以致富。”在当时一些人的眼中,灶神有除凶去秽并进而使妻子“孝顺”丈夫的作用。这可能与妇女操持家务有关。《后汉书·阴识传》注引《杂五行书》曰:

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夜被发从灶中出,知其名呼之,可除凶恶。宜布猪肝泥灶,令妇孝。

此外,还用狗肝泥灶的:

以狗肝和土泥灶,令妇女孝顺。①(①《本草纲目》卷五十引《博物志》。)这种说法显然为封建正统婚姻思想蒙上了一层神学薄纱。不过,从现有史料看,对于灶神的崇拜,在两汉时期远没有普遍化。

五、树神

晋人顾徵在《广州记》中谈到熙安县从古以来存在的祀树之俗:

“熙安县有孤古度树生,其号曰‘古度’。俗人无子,于祠炙其乳,则生男,以金帛报之。”②(②《天中记》卷三十五引。)祀树神风习在汉代相当普遍。如《风俗通义·怪神》载:“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目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池。”汉代人这一迷信习俗的特点是,狭小的地域性。一般不超过一县,大者亦不出于一郡。古度树神的崇拜,当只在熙安一县之中。

无论怎样,汉代婚姻思想中的神学色彩是颇为淡薄的,从文化土壤看这种重实际、重理性、轻神学的状况,与中国古代的实践准则与思维方式相一致。从人类认识演进的角度看,重理性、重实际,较之迷信与尊尚某种超自然的神灵要明智和进步。只有在注重实际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冷静思考(包括积极和保守两个方面),并提出切合实际的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总体上看,汉代的婚姻思想具备了这一特征,并肇始了重理性与实际的中国古代婚姻思想的先声。

情感的徜徉:民间的婚姻观念

在思想史著述中,民间的观念与意识不甚为人重视。然而,如要全面把握某一时代思想脉搏,则不能忽视民间流行的思想观念。以下,扼要论述两汉时期存在于民间的婚姻观念。

对于爱情的追求与赞美———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家长权和夫权的层层压迫,是很难有真正的爱情可言。不过,汉代是封建社会早期,在下层人民当中,夫权及家长权的束缚相对较弱;加之,共同劳动的联系,共同面对社会的重压,爱慕之情会在一定程度下流露出来。《上邪》一诗以坚定明快、真挚率直的语句反映出青年男女对于“爱”的深沉坚定信念: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①(①《乐府诗集》卷十六。)

对于喜新厌旧男子的谴责———《白头吟》以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口吻,告诫世人,提防不忠于婚姻的男子: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②(②《乐府诗集》卷四十一。)

相传汉武帝班婕妤所作《怨歌行》,通过咏扇,反映了广大汉代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鄙薄: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③(③《文选》卷二十七。)

人们还对“去妇”的情重作了赞扬,从侧面表达了对狠心男子的谴责:

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①(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曹植《代刘勋妻王氏杂诗》,北京,中华书局,1984。)

歌颂了自尊、自重和自爱,不畏权贵的妇女———

汉乐府《陌上桑》写的是一位采桑女子罗敷以凛然正气,击败了太守的非礼行为。罗敷的反击是机智而坚定的,她对丈夫(实则是不存在的)的夸耀,同时就是对太守的贬斥: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②(②《乐府诗集》卷二十八。)

诗中没有交代太守是怎样收场的。但可以想见,这个太守一定是狼狈不堪,灰溜溜而去了。

如果说《陌上桑》是对女子斗争艺术的称道,那么《羽林郎》则表达了对妇女反抗豪奴欺侮的勇敢精神的赞美。酒家女子对豪奴的横行骄纵,毫不畏惧: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③(③《乐府诗集》卷六十三。)

深切同情遭到破坏的婚姻状况———

其中,有对鳏寡之人的同情,也有对夫妻离散、不得相聚的哀怜。如前人所说:“读《饮马长城窟行》,则夫妻不能相保矣。读《妇病行》,则父子不能相保矣。”④(④朱乾评论,转自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5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4。)曹丕《寡妇诗》一诗,借寡妇自叙形式,把其生活的凄凉与艰辛讲给了世人: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①(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贞节观念开始向民间延伸———徐淑的《为誓书与兄弟》即反映了这种情形。徐淑是陇西人,其丈夫是黄门郎秦嘉。《为誓书与兄弟》是徐淑在丈夫死后写的,因其“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云云”②。(②《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杜预《女记》。)《为誓书与兄弟》强调了“贞女不事二夫”的道理。徐淑说:“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烈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回二之行。”她告诉人们,自己本来想为秦嘉殉节,只因子女幼小,故而权且“俯仰以求生,将欲长育二子,上奉祖宗之嗣,下继祖祢之礼,然后觐于黄泉,永无愧色”。徐淑还表明自己决不改嫁的决心:“仁兄德弟,即不能厉高节于弱志,发明明于暗昧,许我他人,逼我干上,乃命官人,讼之简书。”从流畅文笔看,徐淑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其丈夫秦嘉只是一小黄门,因而,她的家庭地位不会高,当属于中、下层知识分子。这说明儒者家庭中的女性可能更易接受“贞节”观念。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文化符号:武术

    文化符号:武术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缩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本书从文化符号的视角来审视武术,以解说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解说武术。希望本书所讲的武术,能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气息与魅力。
热门推荐
  • 野风部落作品集

    野风部落作品集

    很多不同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只是为了抒发感情,顺便看看我自己有没有能力写书作文。
  • 文赋

    文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幻彩鬼影

    幻彩鬼影

    在一个异界,有一群崇尚幻术的人,幻也是幻想,但达到足够高的幻灵,则可以以假乱真,,,,,,,,,,以幻入神
  • 妾不如妻

    妾不如妻

    在某所大学里,某个宿舍住着4位即将毕业的大学MM,她们按年龄排列,称为4朵钻石花。何谓钻石花,是因为她们觉得如果叫4朵金花,“金”字太俗气,而“钻石”珍贵点,所以就……老大——叶青,个性沉稳,做事认真,考虑周全,最想成为一个“白骨精”型的人。老二——晨杨,爱钱爱的要命,在当今“有权就有钱”的影响下,理想就是当个大官,天天有数不完的钱。老三——聂圆圆,花痴级人物,喜欢看……
  • 我写,故我不在:一个废话主义者的废话语录

    我写,故我不在:一个废话主义者的废话语录

    本书是以先锋诗人杨黎近几年的受访文字实录结集而成的,包括了代序在内的十一篇采访文章。书中的大多数采访者都是他的朋友。他们从独特甚至私人的角度,与杨黎一起聊到了文学、语言、写作、人生等话题。
  • Who Cares

    Who Ca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丫丫奇遇记

    丫丫奇遇记

    悠悠和一只会变成热气球的老虎,一只兔子,一只乌龟,一头长颈鹿,一起前往彩云之巅,拯救人类的故事。(此儿童故事为中英文对照,欢迎父母带着娃娃们一起看)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生途

    生途

    一碗饭,一碟菜,年过三十,行走江上,他以为就这样行至自己的终点,赎罪余生。那夜风平浪静,他不知载了谁;那日晨光明媚,他在书页上看见她姓名。赶不走,躲不开,后来……船长在船头掌着舵,肤白的少女在船尾念着诗,他心里的小火人烧啊烧,春风吹又生。江河辽阔,生命不息,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冀柏树。
  • 反派系统是个渣:女王求罩

    反派系统是个渣:女王求罩

    被一个什么反派系统零绑定,非要她去完成什么任务,还说可以长生不老(大雾),这怎么看都是个阴谋吧。可是没办法,谁让她就是喜欢这样的挑战呢,反正无牵无挂,何必在乎这么多。任务而已,有什么是她完不成的。不过这只系统,虽然她知道这是个阴谋,但是表现的,真的不会更明显了吗。所以其实不是她太聪明,而是这个系统太渣了对吧。【苏爽文,女主帅到飞起,不喜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