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078

第78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4)

刘宗周这一思想是独特的,他要纠正前人天道论与心性论、心性论与修养论不能统一,整个思想缺乏统一的物质基础的偏弊,欲把它放在统一的基础上。比如,朱熹的理气论以理逻辑上在气之先、气之上的理论有可能导出理气为二之弊,“天命之谓性”,未发是性,已发是情,有可能导出性与命、性与情分而为二、性在情之外别为一物的可能,其涵养用敬与进学致知亦不能打并为一。王阳明虽能即内即外、即理即心、即上即下、即知即行、即功夫即本体,将不同方面滚合为一,统以良知包蕴,但良知似缺乏一个清楚的物质基础。刘宗周则以气为基础,心亦是气,以理为气之理;以心之气之中和为性,以心所感应所发的念头为情,其天道论、心性论皆有稳固的统一的物质基础,且天道论与心性论平行,有形上学根据。这些方面,是刘宗周融和程朱陆王,又吸收王廷相等的合理见解熔为一炉所开出的一条新的理路。

刘宗周的《性论》,对以上所表示的意思进行了清楚的总结,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关于性的解说,也进行了驳正,他说:

夫性因心而名者也。盈天地间一性也,而在人则专以心言。性者心之性也。心之所同然者理也,生而有此理之谓性,非性为心之理也。如谓心但一物而已,得性之理以贮之而后灵,则心之与性,断然不能为一物矣。……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气聚而有形,形载而有质,质具而有体,体列而有官,官呈而性著焉,于是有仁义礼智之名。(《原性》,《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280页)

他的观点是,性非离心而别为一物,性无处不有,因为气无处不具。人之性,即因人这种特殊形态的气而有,所以说“性者心之性”。性的本质是理,但此理是气之理,非别为一物而驻于心中,性与气同在,故生而具有。不能离气而言性。气聚而为形质,人这种形质有身体有器官,性是心这种器官的功能。仁义礼智是心的条理和不同表现。

由此,他批评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认为性既然是心的条理,就不能有善还是恶的性质,它是超乎善恶评价的。甚至孟子“性善”说也是就当时语脉说,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后世性恶、性善恶混、性三品诸说,皆不能成立,宋儒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之分,愈益支离。孟子性善是就气而言,仁非他,即恻隐之心;义非他,即羞恶之心。性与心非二物。即使《中庸》的“天命”之性,也是就中和而言,心之气的条理韵节喜怒哀乐即仁义礼智,即性。所以,《中庸》也是“以心之气言性”。后人在心性上的矛盾皆因理自理、气自气、理气离为二所致。先儒相沿之“性即理”固可说,但须有辨,自其分而言,仁义礼智各为一理,自其合而言,仁义礼智统为一理。“理为形而上者”亦可说,但须知此形而上形而下是一体两分,非截然两物。他指出,以上种种错误,皆外心以言性。“外心言性,非徒病在性,并病在心,心与性两病,而吾道始为天下裂。”(《原性》,《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281页)

对于当时流行的王阳明“心外无理”说,刘宗周也以自己的性论作了不同的解释:

自良知之说倡,而人皆知此心此理之可贵,约言之曰:“天下无心外之理”,举数千年以来晦昧之本心一朝而恢复之,可谓取日虞渊,洗光咸池,然其于性犹未辨也。予请一言以进之曰:“天下无心外之性”。惟天下无心外之性,所以天下无心外之理也。……向之妄意以为性者,孰知来即此心是。(《原学》,《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285页)

刘宗周对王阳明“心外无理”之说是首肯的,认为它有重新光大心之含蕴、心之尊尚之功。但他指出,须同时光大“无心外之性”说,因为天下无心外之性是天下无心外之理的根据。因为性直接根于心、根于气,而理是性的别名。刘宗周这里实际上要补足阳明的不足。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虽其本义在强调人的善良动机的重要:天下凡有价值的行为,皆是出于人的善良动机;衡量行为的善恶,惟有这一个标准,以杜绝“义袭于外”。但“心外无理”容易被理解为心即是理,而忽视了具体的变化气质的功夫。这一意向在他的为学根本方向中表露得很明显:

是以君子贵学焉。学维何?亦曰与心以权而反之知,则气血不足治也。于是顺致之以治情,而其为感应酬酢之交,可得而顺也。于是逆致之以治欲,而其为天人贞胜之几,可得而决也。于是精致之以治识,而其为耳目见闻之地,可得而清也。于是杂致之以治形治器,而其为吉凶修悖之途,可得而准也。凡此皆气血之属,而吾既一一有以治之,则气血皆化为性矣。性化而知之良乃致,心愈尊。此学之所以为至也欤?(《原学》,《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286页)

他认为阳明致良知是仅就正面功夫着眼:推致吾心良知所知天理于事事物物。而阳明学未直接触及气的层面,良知易杂于嗜欲之中而不能呈露这一面在致良知中没有直接的提揭。刘宗周提出,所谓学就是使良知为心的权衡,心的主宰,而不为嗜欲所蒙蔽。以此治情治欲,治识治形器,一句话,即化嗜欲为性理。此时方能真致良知。这是刘宗周特别提出以心即性为心即理的根据的用意所在。刘宗周对宋明儒者的许多流行观念如未发为性已发为情,理生

气,心统性情等都本自己的心性论提出质疑,他尤其反对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的区分。他说:

须知性只是气质之性,而义理者,气质之本然,乃所以为性也。心只是人心,而道者人之所当然,乃所以为心也。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敬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此慎独之说,而后之解者往往失之。(《中庸首章说》,《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01页)

在刘宗周这里,理是气的条理,所以说义理者气质之本然,义理是性的内容,所以说“乃所以为性”。性是心之气的起伏韵度,是个表示气的运行方式的概念,而道是价值理想,是个表示目的、标准的概念,故为所当然。但在刘宗周这里,当然就是实然的本体状态,心本然的中和就是其理想。所以道心是人心,气质之性就是义理之性。刘宗周反对将气质之性义理之性说成二种本质不同的性,更反对义理之性来自天理,气质之性来自气禀,当然也反对朱熹所谓“道心是知觉得天理的,人心是知觉得声色臭味的”。刘宗周批评程颢“论性不论气不

备,论气不论性不明”,认为这是将性与气分而为二;即使程颢的“性即气,气即性,二之则不是”,也因为没有把性作为心气之理,故迹近笼统。刘宗周也论到性与习的关系,他说:

要而论之,气质之性即义理之性,义理之性即天命之性,善则俱善。子思子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非气质之粹然者乎?其有不善者,不过只是乐而淫,哀而伤,其间差之毫厘与差之寻丈,同是一个过不及,则皆其自善而流者也。惟是既有过不及之分,则积此以往,容有十百千万倍蓰而无算者,此则习之为害,而非其性之罪也。(《答王右仲州剌》,《刘宗周全集》第三册,第331页)

气质之性即喜怒哀乐,义理之性即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亦可循以往的说法,为天命之性。喜怒哀乐未发,指心气流行之中和,它本身即是善。所谓不善,是喜怒哀乐的过或不及,过或不及则偏离中和,而究其原因,皆习引起。习指后天习染,非性之罪。刘宗周牢牢地把握住一点:天道的运行无有过忒,作为天道的凝聚的人身其本体也无过忒。人本来是一种自足的存在,人的错处,皆来自后天习染。所以刘宗周的修养功夫十分严毅清苦,在念起处狠加以克治之功。刘宗周不像大多数理学家,把人之善说成来源于天命,把人的过恶归罪于人的肉

体,而是认为,人的肉身无罪,人的过恶源于后天的习染,而人的肉体这种特殊的气则是自然存在和自然流行的。修养功夫就在于保持它本然的中和。这尤其与以心为性之源、以身为臭皮囊的说法大相径庭,这为后来重新光大践形说打下了基础。

刘宗周晚年将慎独包容一切功夫,慎独不仅是保持“意”时时作主,保持心气之中和时时不离,也包括在后天之习上进行克治,后者实际上即复性说: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浑然至善者也。感于物而动,乃迁于习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斯日远于性矣。无论习于恶者,非性;即习于善者,亦岂性善之善乎?……为之语言以习之,则知其语言以慎之;为之嗜欲以习之,则知其嗜欲以慎之;为之起居以习之,则知其起居以慎之;为之酬酢以习之,则知其酬酢以慎之;如是则习即性矣。凡境即性境,凡闻即性闻,凡见即性见。无心非性,无性非习,大抵不离独知者近是。(《习说》,《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311~312页)

浑然善性,是人心之本然的中和。习是心感于外物而动由此养成的某种倾向或习尚,有习尚即中气应物之际被习尚所迁移、改易,故远于性。习尚为独知所知,然后即习而慎,则复其性。这一功夫过程即慎独。

刘宗周整个功夫论的总纲即慎独,他曾说:“自昔孔门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证人要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5页)

他的具体功夫“六事功课”是对慎独宗旨的贯彻。如六事之一“凛闲居以体独”,刘宗周解释说:“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焉。然则独体至微,安所容慎?惟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证人要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5页)

刘宗周的慎独,不是在独体本身下工夫,而是保任本具的独体畅然流行不受习的损害。体独即是独体流至感物而动的层面,主体之知与之为一,特别是在闲居易于懈怠之时。六事之二“卜动念以知几”,是在念头初动时独体做主:“独体本无动静,而动念其端倪也。动而生阳,七情著焉。念如其初,则情返乎性。动无不善,动亦静矣。”(《证人要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6页)

其三“谨威仪以定命”,是将慎独功夫贯彻于威仪动作上:“慎独之学,既于动念上卜贞邪,已足端本澄源。而诚于中者形于外,容貌辞气之间,有为之符者矣。所谓静而生阴也。于焉官虽止而神自行,仍一一以独体闲之,静而妙合于动矣。”(《证人要旨》,《刘宗周全集》第二册,第7页)动念是动,辞气容貌是静,以独体防闲邪僻之心,然后辞气容貌自正。所谓

“气容当肃,勿以浮荡心失之”,“头容当直,无以邪曲心失之”等等皆是。其余“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旋”,“迁善改过以作圣”,皆慎独功夫贯彻于伦理原则及日常行为中。他的《人谱类记》,则取古人言论及事迹为师法,以警诫规范后人。其间多有严刻过甚而人不能堪者。故黄宗羲说刘宗周:“从严毅清苦之中,发为光风霁月。消息动静,步步实历而见。”(《子刘子行状》,《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250页)

刘宗周是王阳明之后体系最完备、论述最全面、思想最深刻的哲学家,尤其在形上学的高严与精微上,可以说无与伦比。他的孤介峻拔的风节是他的形上学的实践。但其究终为一理学君子,经世致用之学,刘宗周未尝措心,也不屑于措心,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得有些迂腐。如御史杨若桥推荐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擅长火器,请崇祯召试以用,刘宗周上疏反对:“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也。迩来边臣于安攘御侮之策,战守屯戍之法,概置不讲,恃火器为司命,今破城陷邑,岂无火器而然哉?我用之以制人,人得之亦可以制我。不见河间反为火器所破乎?先臣戚继光在塞上,谨烽燧,严斥堠,军法修举,数十年无窥边者,未尝专恃火器。不恃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汤若望倡邪说以乱大道,已不容于尧舜之世,今又作为奇巧以惑君心,其罪愈无可逭。乞皇上放还本国,永绝异教。”(《子刘子行状》,《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235页)对西方传教士及西方实用技术,刘宗周似未若当时眼光敏锐、主张吸收一切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思想家那样宽容。他斥责西方火器为奇技淫巧,与后来中西之争中封闭保守的人同一口吻,这是他作为理学君子的偏弊处。专诚意正心而疏于经世之学,由此出现的流弊,是明末清初实学兴起的一大缘由。清初颜元即有见于理学讲正心诚意太过而倡“习行”。颜元的“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或以刘宗周为贬斥对象。但刘宗周学问风节自有其光彩不可掩处,不是仅仅硁硁君子所能抹过的。

同类推荐
  • 现代社会想象

    现代社会想象

    查尔斯·泰勒 加拿大哲学家,晚近英语哲学的关键人物之一,社群主义的主将,现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与政治科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以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再解读、对原子主义式的消极自由的批评、对社会价值的强调、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文化多元论的论证,强烈影响着西方思想界。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 道的气场

    道的气场

    修一颗清净心,心清净了,智慧自然而生。处理一切事务,就不会有错误,不会有偏差;是非、邪正、善恶,都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传递到身体,就会让我们在行动上散发出无穷的感召力、影响力,实现悟禅、修心、正行的过程。《禅的气场》将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结合,边读边悟,能使你的心灵从佛的气息中得到洗涤,让自身的气场变得和善、慈爱、博大,无形中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实现和谐、温情的人际关系,迎来超脱的大境界。
  •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大讲堂

    韩非子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使他明白,要想使人俯首帖耳,必须有一种深藏于胸、变幻莫测、凶狠刁钻而又充满智慧的心计和手腕,这就是领导人的统御之道、经世奇略。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运甓记

    六十种曲运甓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神临世

    邪神临世

    遗世独立,逆天成魔!从砍柴少年,到万古邪神。从尘世蝼蚁,到灭世邪尊,三十三毗罗天、六十八幽冥土,逆天而行,唯我独尊。
  • 狄小杰侦探社3

    狄小杰侦探社3

    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虽祖上门楣显赫,人生却穷困潦倒;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虽为人聪明伶俐,生活却霉运连连。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时而横眉相对,时而相濡以沫。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命运的齿轮,已经紧紧咬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华丽的纸上青春悬疑单元剧!悬疑青春派,推理非主流,尽在精彩永远不断的《狄小杰侦探社》!
  • 鬼面神医帝尊请放手

    鬼面神医帝尊请放手

    她……前世为21世纪医药世家的王牌杀手,却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这片大陆。废物?丑八怪?看她带着曼陀罗归来,上古神兽求抱大腿,一身锋芒闪瞎众人双眼。他……是受千万人敬仰的帝尊,却因她而心动,成为宠妻狂魔。看他们如何携手,笑看天下!
  • 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错嫁良缘之盛宠妖妃

    错嫁良缘之盛宠妖妃

    【虐心版简介】一场赐婚。一段错嫁!深爱三年的未婚夫娶了她妹妹!而她却成了妹妹未婚夫的新娘!大红的喜帕揭开的那一幕,她本来该充满幸福喜悦的心面如死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怎么,看到是本王很失望?”他那凉薄的唇残忍道她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我真的后悔救了你!”“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话落他狠狠的吻上她的唇。却是下一秒放开了她,只见一袭大红嫁衣的她身上一股浓浓的血腥味。而她的唇却露出冷冷的微笑!他席卷起暴风雨般的怒意冰冷冷道:“苏璃,你敢死看看!你要是死了,本王要你最在意的人给你陪葬!”丢下这一句话,离开新房。【情深版简介】兵临城下,烽烟四起!某人懒洋洋的依靠在美人怀中!一众随身侍卫傻眼“.............!”某位大人嘀咕了一句“哎!主子啊!现在咱们可是被困死在这个地方了,你还有这个闲心醉卧美人漆。和王妃在这里风花雪月的...........!这是天要亡我天圣国啊!”于是,众位守城将领纷纷请言:“此女子乃是祸国妖女!需除之!”某女听到这言之凿凿的一番话,眨着她那双狡黠的眼眸委屈撒娇道:“你说,本妃是妖女吗?”某男人深情款款看着某女道:“你要是祸国妖女,本王就做那祸国妖孽,和你一起倾覆了这万里江山!”于是,某人手指了指那请言的人冰冷如锥道:“刘太守妖言惑众,惑乱军心。拉出去斩了!”——————世人都知道,景安王宠妻如命!曾直道:“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负你!”【俊美无涛男】他是异国太子,清冷如霜,俊美无涛!她本该是他的妻子!却在阴差阳错之中,错失良缘!他说:“阿璃,你是我的,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哪怕是要倾覆了这万里山河,我也一定要你回到我的身边!”至此,天下大乱!血流成河,只为了一个女人!——————————当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她又该何去何从!谁又能执起她的手,和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宠文+有点小虐心,后面的都是宠了!欢迎各位萌妹子,帅哥们跳坑~~~啦啦啦啦啦啦!!~~~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怨如雪

    怨如雪

    【1V1,虐文】这世间就没有一个人是单存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会有他的目的,他始终相信,纵使与她的感情,也是带着他的目的去的,纵然到最后死在了他的剑下,他也不曾后悔过,因为从一开始,她与他,便注定不可能了……
  • 星辰入怀明

    星辰入怀明

    许星辰和一个穷得只有脸的建筑工闪婚了。从领证那天起,许星辰就数着日子等离婚,爸妈的钱好不容易拿回来,可不能被一个陌生男人骗走了!长得帅也不行!许星辰盛气凌人:“婚前协议签一下,离婚后你净身出户!”邵怀明慵懒抬眸:“夫人大可不必这般抠抠搜搜……”许星辰:“……”,穿的破破烂烂口气倒不小!可男人说的没错,在他眼里,女人那点家产根本不值一提,毕竟,他可是江城首富!这是一个高富帅披着“建筑工”马甲哄骗拆二代小富婆的故事,又甜又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