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300000025

第25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精神(1)

传统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其别具一格的辉煌的审美形态,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格构成、生活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艺术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追求和基本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中国传统艺术基本审美崇尚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思想。“天”指宇宙主宰或自然,“人”指人类。天人合一的思想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庄子从恢复人性本真的目的出发,强烈主张“无以人灭天”,“法天贵真”,“游心于物之初”,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儒家则从“克己复礼”,改造世道人心的目的出发,主张“天则”向道德化的“人事”合一,以培养成一种“浩然之气”,成为天下第一伟人。到汉代,硕儒董仲舒则把天人合一的观点解释为“天人感应”,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则首次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其名著《西铭》中,对天人合一观作了经典性的论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乾、坤即天地;天地之塞,指充满于宇宙万物的气;天地之帅,指气之本性。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都由气所构成,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万物的本性。人民皆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这种观点,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的论述几乎没有超出张载的所论范围。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为中国古代美学奠定了坚固的哲学基石。

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中国美学强调人的审美意识应顺应符合自然,强调审美过程中的物我同一,心物感应。儒家美学认为“乐者,天地之和也”,主张“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记·乐记》。)。道家美学则指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认为“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知北游》。)。陆机《文赋》中认为,创作时应“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说,文“与天地并生……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个突出部分。是否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之美,成了判断中国传统艺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诗千百年来人诵人爱,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诗中充溢着一种天人合一之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和大部分陶诗一样,在自然恬淡的语言之下深蕴着丰富深刻的哲理:人,只有纵浪大化中,复归于自然,获得精神上的充分自由后,才能做到心静如水,心明如镜,方能排除世俗的思虑,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达到“心远”而“地自偏”的淡泊超远的境界。这在被誉为千古名句的“采菊”二句中有着集中的体现。一个“见”字,犹如点睛之笔,绝妙地把主体宁静悠然的心态端现于眼前,传神地表达出了那种物我相契,天人和谐,真气浑融的至人境界。全诗把人引领到了一个审美的人生极境。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高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的绘画不胜枚举。中国绘画讲求“气韵生动”,追求“神似”,最忌只求形似。为获“神似”之妙,国画创作注意“外师造化”,更讲究“中得心源”,使物我合一,主客相融。所以有画家宣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唐志契:《绘事微言》。)米友仁干脆说:“画之为说,亦心画也。”倪瓒认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倪瓒:《论画》。)画中之物,已是画家心中之物。此时,形似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画中之形是否体现出画家浓烈的审美情感,情与景是否妙合为一,物我之间的樊篱之隔是否已经消融。以朱耷《荷花双鸟》为例。画面从左角起画着扭扭曲曲但直躜而上的两根荷花,荷花荷叶呈支离破碎状,其状表现了作者坎坷而高洁的人生。画中的岩石上大下小,怪诞变形,其险峻之态如向世间挑斗,似有一种不屈的反抗意绪。石上双鸟一上一下白眼相互斜视,是作者发泄愤世疾俗情绪的典型手法。整个画幅除两方印章之外,没有一点儿彩色,酣畅的墨迹证明是作者一气呵成之作。此画可视为作者的自画像,他向人们讲述自己几度出入山门,亦释亦道的惨淡人生,在沉沦与毁灭的边缘,仍然洁身自好奋斗挣扎的遭遇。整幅画情景浑融为一,物我契合无间,“我”即是“鸟”,“鸟”即是“我”。

那么,艺术如何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呢?庄子作了很好的论述,他认为,通过“坐忘”、“心斋”这一审美观照过程,便能进入“身与物化”、“物我冥合”的审美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何谓“坐忘”?“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心斋”则指“虚心”(《庄子·人间世》。),“虚心”就是“无为”,“无为”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就是说,在凝神观照的审美过程中,应保持虚静,忘掉审美主体的存在,去掉一切功利之心,让审美主体自由地畅游于审美客体之中,进而把握对象的本质,人生的本质,乃至天地万物的本质,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解衣般礴裸”的故事里,庄子形象地对这一审美创造的心态作了描绘: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宋元君凭什么判定这个大模大样、不拘礼节、裸露身躯的画者是“真画者”呢?主要是就其精神状态而言。其他的画者创作时拘于礼法,患得患失,精神紧张,难以进入“无我”的审美状态。而“解衣般礴裸”者,则“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心无杂念,精神处于“自得”的状态,也就是处于“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所以认为其是“真画者”。庄子之论,深得艺术创作的妙谛。

天人合一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论者将中西方文化比较后得出结论,认为中西审美文化因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这一本源性差异,各自呈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中国审美文化重感兴,重表现,音乐、抒情诗早熟,人伦色彩浓郁,崇尚物我为一的自然美;西方审美文化则重摹仿,重再现,雕刻和叙事诗发达,对自然之美发现较晚,对其评价也较低(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P89-128。)。这种结论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倒也基本符合中西艺术发展的事实。二、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今人为了表述“中和”的美学价值而创造出来的一个美学术语,指的是主客体彼此协调适中,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而形成的美。它是儒家对美的本质的根本性看法,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准则。

“中和”包含有“中”与“和”两层含义。“中”,朱熹认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即情感的适中,不偏不倚。“和”则指多种事物在既不违背“礼”,又不违背“中庸”原则的基础上的和谐统一,它既包括杂多要素的统一,又包括对立要素的统一。在儒家思想里,“中和”是一个普遍和谐的观念,但具体运用到美学之中,则有其特定的含义:首先,这里的和谐是中正和平的和谐,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合乎适中精神的和谐美。其次,儒家提倡“礼乐治国”,因此这种“中和之美”,完全服从于伦理道德的原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和谐。

中和之美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认为:“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由此可知,“中庸”与“中和”有着内在关联,中和之美的基本精神,正是中庸之道的体现。而儒家的中庸之道,不仅只是一种折中调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也是他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什么是“中庸”?朱熹的解释多为后代学者认可,他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同上。)不偏不倚,即适中的意思。中庸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就是“正道”,也就是“时中”。所谓“时中”,就是“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进以处中”。因此,中庸的思想,就是“过犹不及”的意思,过和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中庸就是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如此才能不移于易,守道不渝。

具体来说,中和之美的艺术精神在文学艺术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与理的中和。《礼记·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私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明确地提出“致中和”的辩证思想。这种“致中和”的思想运用到艺术领域,逐渐便形成了一种追求“中和之美”的艺术观。孔子从这种艺术观出发,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邪”与“正”相对,“无邪”即中正。具体到某部作品,“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写情诗应如《关雎》,“乐”不过“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哀”不过“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不涉淫荡,思不入亵渎,真正做到“思无邪”。当然,《诗经》中也有“怨刺上政”的诗,孔子认为只要“怨而不怒”,则诗“可以怨”,例如《小雅》,辞不激切,情不怨怒,真正做到了“温柔敦厚”。由此可以知道,“乐而不淫,哀而不怨”。“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是孔子诗学批评的重要标准。对于违反这些标准的作品,孔子便深恶痛绝之,比如对郑声,他就主张“放(禁绝)郑声,远佞人”,因为“郑声淫(过分),佞人始”(《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这种“中和”的文艺观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使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一种理性的节制。朱熹《诗集传序》里认为:“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汉代刘安和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的《离骚》,因为他们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班固:《离骚序》;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苏轼作品有时好讥诮时事,坦荡的黄庭坚竟也批评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好骂,慎勿其轨也。”(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作品是否中节有度,情理合一,成了判断其优劣的重要标准。

第二,美善和谐。儒家提出“中和”思想,目的是为了“国治而后天下平”,有着强烈的功利色彩。《乐记·乐化篇》认为:“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而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行,神则不怒而威,治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躲则庄敬,庄敬则严威。”这里的“易直”是简易正直,“子谅”应作“谅诗”,是一种和善之心。所谓“易直子谅之心”,就是一种“中和”的精神。认为接受“中和”之乐的熏陶,可以感发人之善心,起到“治心”的作用,使人们“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儒家的这种“中和”思想体现在其审美标准上,那就是要求艺术不仅要美,还要善,要美善相兼,尽善尽美。《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孔子看来。美善和谐统一的《韶》乐是至乐,因此在他欣赏《韶》乐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

美善和谐的审美要求,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就古典文学而言,它表现为文与质的统一、文与道的统一、风骨与辞采的统一等等。以处于中国诗歌发展顶峰的盛唐诗歌为例。王孟、高岑、李杜等一大批灿若群星般的诗坛巨匠,把古典诗歌艺术推向了尽善尽美的极境。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评价盛唐诗歌时说:“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佳,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认为盛唐诗歌兼具《诗经》和楚辞的优点,内容上继承了建安诗歌的“梗概而多气”的传统,而形式上则高于以辞藻华丽著称的太康文字,认为盛唐诗歌是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的典范,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综观盛唐诗歌,殷璠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当然,强调美善和谐,并非说中国传统艺术轻视真,而是说在重感兴、重表现、重抒情、重人伦、崇尚自然之美的中国古典艺术传统里,“真”不占有突出的位置,不像在重摹仿、重再现的西方艺术传统里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任何优秀的艺术都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体,只不过在不同的艺术传统里,对真与善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中国艺术也讲究艺术的真实,“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左思:《三都赋序》。)“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刘勰:《文心雕龙·辩骚》。)不过,这种写真写实与“美刺”的观念紧密相连,最终还是为了“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真从属于善!

中和之美在中国艺术之河中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在其影响下,中国艺术在总体上呈现出中正平和、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但另一方面,中国艺术也因此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真”与“诚”的艺术魅力,至真之情、至深之爱的表达受到严重削弱,甚至扭曲;人性与人格不经意中受到“礼教”血腥气的沾染,使中国艺术既是抒情的但又情有所忌,欲言又止,既是重义轻利的却又有“礼教”、“诗教”、“乐教”的功利色彩。中国人的人性呈现出严重的二重性,或许与中国文化注重中和之美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

三、自然之美

如果说“中和之美”体现的主要是儒家的美学思想,“自然之美”则主要是道家的一种审美追求。追求自然之美是中国传统艺术普遍具有的另一种审美倾向,历代对此多有论述。早在战国时代,庄子就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天地自然自有其美,人们只须听其自然,就可以达到目的。南朝刘勰从缘情言志的角度论述自然表现的必要:“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北宋欧阳修认为自然风格是艺术永恒的标准:“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欧阳修:《唐元结阳华岩铭》。)晚明袁宏道倡“趣”,以为“趣得之自然者深”(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叙陈正甫会心集》。)。清初叶燮发挥庄子思想,认为“凡物之生而美者,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叶燮:《已畦文集·滋园记》。)。诸如此论,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这一切充分说明,自然之美在我国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选取了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撒拉族、裕固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北方十五个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创世神话。
  • 老北大

    老北大

    《民国趣读 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热门推荐
  • 马上生活

    马上生活

    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到“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的历史。武人出身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杯酒释兵权的一场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趋向统一,偃武修文,宋朝的经济与文化都有较辉煌的成就。然而北方先后兴起辽、金、夏,华夷反复较量。宋廷积弱难返,神宗、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在打着恢复新法的一些奸臣蒙蔽下,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最终走向消亡……
  • 你若情深,地老天荒

    你若情深,地老天荒

    路阳,觉得自己这辈子犯的最不可饶恕的两个错,一是爱上穆少雷,二是让穆少雷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五年前,路阳知道自己爱上了一个不能爱的男人穆少雷时,她选择仓皇逃跑。阴差阳错,五年后,穆少雷竟然成了她的救命恩人……路阳:“我会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穆少雷笑:“怎么报答,一千万,还是以身相许?”这个男人这般无赖,貌似斗不过,逃吧,可是逃离了无数次,心却仍被俘虏,穆少雷只轻轻一句‘丫头,回来’,她却泪流满面,突然觉得这辈子碰到的最美好的事,第一是让穆少雷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第二是又爱上他……
  • 君变

    君变

    简介很麻烦,所以不想写。。。。。。。。。。
  • 余生漫漫得你相伴

    余生漫漫得你相伴

    两人在校时是帝都大学最让人羡慕的情侣,四年前他却伤她至深,四年后她携带顾家小姐身份回归,虐渣渣,吊打白莲花……本以为心早已死再见到他是却乱了心曾经最深爱的恋人成了陌生人……当真相浮出水面时,才知道两人误会颇深……婚后小剧场——某日记者采访:“秦少,你跟秦太太谁先追的谁?”秦子澈一本正经的说:“我先追的秦太太。”全场惊呼,是在没想到一生气帝都都会抖三抖的男人会倒追人,然而秦子澈的下一句话更是让人惊呼:“因为秦太太比较难追,所以我只有倒贴了。”顾璃老脸一红。众人:“……”莫名其妙被喂了一把狗粮是怎么肥四?1V1,女主团宠,参杂一点虐
  • 肥水田家

    肥水田家

    新书《重生九零红红火火》已上传,求收藏求推荐么么一万年!!!前世求而不得的生活,今生喜得如愿了!悠然决定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和勤劳的双手,好好的画上一幅惬意悠然的田园画。可是,为何总有些“大臭虫”、“母蝗虫”往画里钻?悠然怒了,放箭!来一只射一只!来两只钉一双!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藏人阿汉

    藏人阿汉

    剧烈的剜心之痛突然间远离了,这个阿汉又昏过去了。他的上面,透过厚厚实实的层层废墟,生命探测仪的电流在显示着……大型挖掘机开来了,只能在外围开开路,却不敢向成堆的废墟动用扒斗刨抓,生怕移走了一根石木,会让另一堆木石进一步下陷。一位解放军紧急向连长报告:“正前方,废墟下,有生命迹象!”连长立马扑了过去。凭着生命探测仪显示的方位,连长又一次带领战士,投入了又一个抢救危重伤员的行动。“这下面……这下面!就是这底下……”
  • 彼得潘请回答

    彼得潘请回答

    为了寻找素材的苏南希启程前往那位著名画家的故居,却意外遇到了那幅画上隐居多年的彼得潘少年。她打乱了他既定不变的心跳节奏,他改变了她冷漠暴躁的人生态度。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亲爱的彼得潘少年,请你不要害怕,勇敢前行。
  • 灵魄书写师

    灵魄书写师

    “咚、咚、咚、”门外有人敲门,但是却看不到人影。一本奇怪书被他放下之后就离开了?韩墨捡起书,却发现,有一个早已消失的人,在等着他去安抚......(名字被占用,原名《灵魂书写师》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