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300000033

第33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下)(2)

《大乘起信论》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分为两截的观点,涉及佛学的根本问题,它的形成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历史背景。佛学的根本问题是众生如何成佛,这个问题的理论前提是众生成佛的根据在什么地方。印度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最早流行的《般若经》就根据佛教的“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切现象自性空,即“法性本净”的观点,以阐明众生如何由染转净,达到成佛境界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抽象空洞,很不具体,又只侧重于对外界事物即向外的认识,这样又出现了《涅槃经》,此经以“佛性如来藏”为主题,宣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和佛身常在的思想,也就是转而侧重于向内的认识了。后来又有《胜经》,以宣扬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为主题。此经把《般若经》和《涅槃经》两种不同说法综合起来,对《般若经》来讲,提出“如来藏智就是空性智”,对《涅槃经》来讲,提出“如来藏本身就是自性清净心”,用如来藏把两经沟通起来,兼顾向外和向内的认识,在思想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但是,这种思想只讲众生如何成佛,如何由染转净,而没有同时着重讲众生的痛苦是怎样形成,妄染境界是如何生成的问题,也就是所谓只讲“还灭”,没有详论“流转”。这样又要求有能够解释流转的原理的佛典问世。于是又有《解深密经》出,此经没有讲如来藏,而是讲阿赖耶识和阿陀那识。“阿陀那”是执持的意思,表示有保持的作用。“阿赖耶”则是收藏的意思。阿陀那比阿赖耶具有更加能动的性质。《解深密经》提出阿陀那识是对阿赖耶识的补充,实际上阿陀那识和阿赖耶识是一个东西。以往佛典所讲的如来藏是众生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只是为烦恼隐覆不显,其本质是清净的,由此一切理论都是围绕“净法”、“还灭”来讲,而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不同,是以杂染为本,由此一切理论都围绕“染法”、“生灭”来讲了。这样又出现了相异的立说。后来又出现《楞伽经》,对上述异说采取调和的立场,作出更高度的综合,提出了新的命题:“如来藏名识藏,与生识俱生”。这里的“如来藏”、“识藏”,与七识不同,都是指阿赖耶识,是同一个意义,说佛性用如来藏,说人心用识藏。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只是名称的不同,两者的体性、本质是一样的,都不仅有杂染,而且有清净,即有意把染净二说加以沟通,用来解释“心性本净,客尘所染”的原理,从中指出众生成佛的根据。经文指出,众生的流转生死,不得解脱,原因在于如来藏积集虚妄的习气。积集虚妄习气的如来藏识,也名“阿黎耶”(阿赖耶识)。同时,众生的流转现象也并非不能改变,众生能够成佛,这是由于阿赖耶识的自性即本质是清净的,这种清净自性就是成佛的根据。也惟其如此,阿赖耶识又可称为“如来藏”。众生的解脱道,不在于消灭如来藏或识藏,而在于使它日益清净,将它所有的虚妄习气涤除干净。但是,魏译《楞伽经》完全曲解了这一层意思,把连在一起的如来藏和阿黎耶分成了两截,改译为:“如来藏识不在阿黎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这里,最重要的是,本来只说有一心,即一种自性清净的心,魏译本却说成为二心,即净心和染心了。《大乘起信论》正是继承了这种思想,也将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分了家,即完全用染净二心之说来组织其理论体系,根本上改变了一心说。也就是将如来藏看成是阿赖耶识的“觉”的一方面而另立一个自体,强调离开妄念而自有其体。这样也就在生灭流转的根源问题上,以为生灭和如来藏无关,从而形成了与印度传统佛教迥然不同的新说。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论,在中国佛教的缘起学说中,蔚为壮观,影响深广。唐代许多宗派的学说,都和这种思想有关。天台宗和华严宗都是以真如缘起论为理论基础来建筑自身的哲学体系的。净土宗和密宗也含有真如缘起论的成分。至于禅宗的神秀一系(“息妄修心宗”)和洪州、荷泽等宗(“直显心性宗”)与真如缘起论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唐代的天台、华严和禅诸宗都重视把握人本有的“真心”,提倡返本还源,这也是后来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子,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发展。华严宗兼禅宗学者宗密依据《大乘起信论》本觉是心体的观点,引申出了以知为心体的观念,心体就是心性,所谓以知为心体,就是心性本来是觉悟的,本觉真心,昭昭不昧,了了常知,是具足无量清净功德的。这个灵知不昧的观念也正是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吸取佛教思想的最主要之点。

《大乘起信论》对于不变随缘的“心真如”的含义讲得并不十分清楚明确。从道理方面,它可以说是一种单纯的“理”性,从主观方面,又可以说是“心”体、心的本身。这样就真如和真如门、生灭门的关系来说,不仅真如门中有真如,生灭门中也有真如,真如和生灭究竟什么关系,也就是如来藏和无明乃至阿赖耶识究竟什么关系,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解说。这也给后来中国佛教各派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某些混乱、矛盾和分歧。

§§§第二节性具实相论

一、天台宗性具实相论的提出天台宗的缘起学说,从思想路线来看是继承真如缘起论,但在论述上又偏重于讲业感缘起,强调每个众生在一念中都存在一切现象、一切境界,并且由于业感缘起,以致有隐有显的不同。这种学说的实质是,强调一切现象、一切境界都存在于众生的一念之中,也就是说,在一念之中,一切现象、一切境界本来具有,本来如此,不需再有依持。这就是天台宗的独具特色的性具实相说。

天台宗创始人智,曾对南朝隋代的佛教各家学说作过一番抉择去取功夫。他晚年接触了地论师和摄论师,这两个学派都十分重视缘起学说,有着很不相同的缘起观。地论师以一切现象的自性(法性)为现象生起的依持,即以法性为现象的本原。摄论师则主张一切现象以阿赖耶识为依持,即以阿赖耶识为现象的种子或根源。智不赞成这两种缘起说,认为地论师以法性为一切现象的本原,是自己生起自己,而自生是不对的。摄论师以阿赖耶识为一切现象的本原,阿赖耶识在摄论师看来是杂染的,与清净的心性不同,对于清净的心性来说,阿赖耶识就成了“他”,而智认为他生也是不对的。智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出于思拟推测,为了区别于这些缘起说,他提出了性具实相说。

所谓“性具”,性,指法性,也就是真如、本、理、体,性具也称“本具”、“理具”、“体具”,是说一切现象都是自然存在的,既非自生,也非他生。现象不仅是自然存在,而且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存在,是互相联系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一切众生在一念之中都存在着一切现象。性具说的理论特征是,一切现象并非由法性随缘而生起,而是本来自然存在、完满具足的。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是众生的心中本来具有的。智认为,一切现象当体就是实相(真实相状),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都显示法性真如的本相。一切事物纯为实相,实相之外别无其他事物。现象即实体,两者无二无别。若果超绝于现象之外去求实体,必然堕于偏妄。

性具实相说是天台宗的中心理论。它的义理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一念三千”说和“圆融三谛”说。下面着重叙述一念三千说,圆融三谛说是一种观法,讲空、假、中三谛圆融无碍,主要是认识论问题,留在第十章再论。

二、一念三千说一念三千说是智根据天台宗先驱慧思的“十如”思想,再加以发挥而形成的。“十如”是“十如是”的简称。“如是”,是“是这样”的意思,不是“如此”(同这个一样)的意思。

十如是具体指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和本末究竟十个方面。十如出自天台宗崇奉的《妙法莲华经》的《方便品》,经文说,“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并对诸法实相列举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认为佛所究尽的一切现象的真实相状就是这十项。由于经文都是用“如是”来形容这十项,又概括了一切现象的真相,因此慧思提出了一切现象有十如是的说法。十如的具体含义是:(1)相,相貌,表面所呈现的容易察别的形相。(2)性,性分,内在的不变的本性、本质。(3)体,体质,指众生具有的由前相、性合成的不同色身。(4)力,力用,功能。(5)作,作为,造作,构造。(6)因,业因,召未来果的直接原因。(7)缘,助因,间接的原因。(8)果,结果,从所习的因,得相应的果。(9)报,报果,报应,由前面的因所感的来世的报应。(10)本末究竟,“本”指初相,“末”指第九的报,“究竟”指所归趣处。本末究竟是指从本相到末报,凡夫和佛同样具足,究竟平等,没有差别,也就是一切众生都具十如是法,没有缺减。《法华经》和慧思把一切现象列入相、性、体等十种范畴之内,或者说以这十种范畴作为构成每一现象的成分、因素,这是富有理论意义的。这里所包含的现象与本质、体质与功用、原因与结果等范畴,也都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智在慧思的十如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三千如”的观念。他从人本观点出发,以迷悟为尺度,将一切有情识生物分为凡、圣两大类,即六凡、四圣十个层次。六凡即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四圣指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智认为,每一有情众生主观所见的宇宙各不相同,佛所见不同于人所见,人所见也不同于鬼所见,由此而构成六道、四圣十种法界(十界)。再是,十界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随缘示现或升沉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互相蕴涵、互相转化的。如四圣中的最高的佛可以现身在六凡之中,变化为人、为鬼,六道中低级的地狱、饿鬼也可以经过修持向上达到佛的地位。

因此,每一界都具备其他九界的可能性,都蕴涵其余九界在内,这样,十界互具就构成百界。再分析百界的体性,基本上不外乎色、受、想、行、识“五蕴”,称为“五蕴世间”。进而由五蕴构成有情个体,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个体还有居住的环境即山河大地,称为“器世间”。这样又都有三种世间。百界各具备三种世间,共有三百之数。十如和三百界相配合,成为“三千如”。“三千”是形容整体宇宙的名词,不能拘于三千名目的数量。“三千”就是指世界的一切万有,森然罗布,千差万别,无边无量,是现象的总和,和“万法”、“诸法”的意义相同。因为显示一切万有的别(十法界)、总(三世间)、事(十如中的前九如)、理(十如中的最后一如)的圆融无碍,而称为“三千”。

智认为,整体的宇宙相貌即“三千”的实相就存在于一念之中,谓之“一念三千”。所谓一念,也称“一心”,指心念活动的短暂时刻。一念三千就是宇宙的相貌念念具备在众生的日常心思中。智说: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心无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则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祗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摩诃止观》卷五上)“介尔”,一点点。这是说,众生一念心,即一刹那的心中就具有三千性相。万有森然具备,并非另有本原。心就是一切现象,一切现象就是心。现前生起的一念,必属于十界中的一界,由此也就具百界、三百界乃至三千界。在介尔的细心中,一念动处,就是宇宙的整体。

如见一花开知天下春,睹一叶落知天下秋。在智看来,所谓六凡、四圣乃至整个宇宙,都不过是介尔一念心的产物。介尔一念心就是一切,没有介尔一念心也就没有一切。

按照一念三千的理论,众生一念心中,万有森然具备,这是宇宙一切现象本来如此,无须另有依持的。三千种世间的当体和所有性能也都自然圆融具足。天台宗人由此出发,进而宣扬“性具善恶”说。既然一切众生无一不具三千,那么,善恶染净都可视为天然的性德,性不仅有善、有净,还有恶、有染,性是涵具善恶、染净的。四圣、六凡同具善、恶二性,佛并不断性恶,但是断绝恶行。一阐提并不断性善,但是断绝善行。天台宗的这种理论又和禅宗、华严宗的性善说的主张形成了对立。

天台宗的性具实相说,把“三千”归于“一念心”、“一心”的生起和所具有,一心就具有一切现象及其实相的起源的意义。天台宗所讲的一心是一切众生共有的、共同的。虽然不同众生的一念心有时所生起的现象、境界各有区别,或隐或显,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也能够生起三千界,圆满具足森罗万象,即一心能够生起的内容是共同的。众生的心通过圆融空、假、中三谛而把握一切现象的实相,也就把握了真如(真理)。实相、真如又有本体的意义,这样众生的一心又和真如、实相即本体相通。可见,天台宗的缘起论和世界观是有其理论特色的。

§§§第三节法界缘起论

一、华严宗法界缘起论的提出法界缘起论是华严宗的基本理论。所谓“法界”,“法”,事物;“界”,分界、类别。融摄一切万物称为“法界”。“界”也指原因、体性。“法界”指事物的本相——真如、实相。华严宗人通常是在万物的本原、本体和众生具有的佛性的意义上使用法界这个名词的,认为法界就是真如、实相,更严格地说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所谓“法界缘起”,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也就是由先天的真如法性生起,由此也称为“性起缘起”。法界缘起现象在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共同作用下,互为因果,相资相待,彼中有此,此中有彼,彼即是此,此即是彼,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处于“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由此又称为“无尽缘起”。

华严宗人是怎样提出法界缘起论的呢?

华严宗崇奉的《华严经》描述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境界,说在释迦牟尼的心中,一切万有无不印现,即不仅能现出森罗万象,而且连所谓地狱、天堂乃至十方诸佛世界,都能一时印现出来。不仅能印现一切万有的现在相状,而且也能印现过去和未来的相状。总之,所有时间和空间的、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无尽无量的现象都能印现出来。华严宗由此进一步推论,世界的一切现象是无限广大又互相包容、有个体区分又相互贯通的整体。华严宗人的立宗意图,在于统一当时各宗各派的新旧异说,以别树一帜,因此,十分赞赏《华严经》的“无尽圆融”的理论,并以此为主导,吸取《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说,以及天台宗、法相唯识宗的某些见解,构筑了法界缘起论的思想体系。

同类推荐
  •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伊斯兰与国际政治

    本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一直致力于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研究。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研究伊斯兰教政治运动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来龙去脉,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等系列文章,对学术界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圣经的故事(精装插图本)

    圣经的故事(精装插图本)

    《圣经》是人类伟大的遗产。它并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却是众多文学书、哲学书和历史书的智慧之源。《圣经》原典的庄严神圣常使人望而生畏,而那些纷繁的人物、漫长的历史进程也令初学者难以理清头绪。但经过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这本《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原典的精神,也使更多人感受到了《圣经》的无穷魅力。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纵兽天地之间

    纵兽天地之间

    现在的御兽师都不够真实。当敌方突破御兽重重封锁,准备对御兽师进行斩首时,却发现对方掏出来的大砍刀比自己还粗。但陈扬不一样,他是一个真正存粹、本分的御兽师,他对修炼没有兴趣,一心只想抱紧自家御兽的大腿。只要大腿足够粗,做条咸鱼有什么不好。凭借一只神奇的左眼,陈扬能够得知最有效的怪物培育方案,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划掉)和大腿们的帮助,一步步在躺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画皮:少女捉妖师

    画皮:少女捉妖师

    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女才会画皮。午夜高粱地里的俊美秀才撩拨着独居寡妇的心弦,艳遇之中暗藏杀机。寡妇的女儿,阴时阴刻降生在大雪地里,注定一生不凡。六岁年纪一碗狗血瓢泼,惊散千年妖魅。多少恨意杀意多少鬼气妖气席卷而来化成眉心一点朱砂。然而人心莫测,云波诡谲。比起妖魔,更可怖的则是人心。爱与恨的纠葛,生与死的眷恋,试问她又能如何挣脱天道,逆天而行。三界六道,轮回不终,一声号令,百鬼夜行。【推荐新文《女帝驯狼夫》】一枝懒花后援会群号:72012883----------------------------------
  •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远村

    远村

    第一声枪响之后的数月里,只有普布一家人搬出了村子。村里根本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搬走的,更没有人知道他们搬到了哪里。从那以后,酱布家的房子一直空着,村里人谁也不敢进他的家门。其实,村民们都想进去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可是,谁也没有勇气去。更没有人提出过要去。这样过了一年之后。普布家的院墙到处都出现了裂缝,西屋房顶的一角也塌倒了一大块。村里人看着普布家的房子一天天地垮掉,心里很难受。他们总感到倒塌的不是普布家的房子。而是他们熟悉的一种生活,可谁也不去提这个事儿,都装着不知道。
  • 武术汇宗

    武术汇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雨万事楼

    风雨万事楼

    庙堂之高,无法尽管的江湖情仇。江湖之险,无法理断的七情六欲。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几位江湖人,一座万事楼。多的却是江湖中的刀光剑影与快义恩仇!
  • 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奇境

    收录了英国作家卡罗尔最著名的两篇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讲述了两则神奇、美妙而又怪诞的梦幻故事:小姑娘爱丽丝在梦中进入奇妙的地下世界和镜中世界,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人和动物,经历了两次神奇而虚幻的旅听:被誉为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之作,是一本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的魔幻故事书。该童话出版后即风靡全球,几乎赢得了所有读者的青睐,被翻译成世界大部分主要语言,甚至世界语和土著语,并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
  • 穿越之女帝的猫妖夫君

    穿越之女帝的猫妖夫君

    弄堂里,一群熊孩子围成一圈,嘴里不停的喊着“打它……打它……”被那群熊孩子围攻的是一只小猫,已被虐待的奄奄一息。它感觉自己快要死了。谁知,不远处冲进来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身体,挡在那群高她一头的大孩子面前,双手叉腰“不许欺负小动物!”她仰着小脸不为所惧大声喝到。谁知,那些熊孩子才不会听她的,连她一起欺负。她只是奋不顾身的用自己小小的身体护着那只小猫,直到大人的出现。她将它带回家,疗伤,它在小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快乐的生活着。只是。。。有一天,因小猫太过贪玩,好几天后才回家,回家后却发现,小主人家早已人去楼空。它在那间空房子里等了好几天后被迫离开。后来,小猫遇到了一位神秘仙人收他为徒。三千年后,那个身体小小的她,长大成人。却一朝穿越,成为了女尊国的女帝。他,一袭白衣,墨发垂肩,手持长剑,有着一副绝世容颜。空灵飘逸的他,历经磨难,修炼三千多年,终幻化成人形,只为寻找当初那个奋不顾身救下他的小小的她。他,便是那只三千多年前辈她救下的一只猫妖,他发誓要生生世世守护她。只是,人妖殊途,他能否与她长相厮守?而她与他又能否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哦,对了,还有他,他,他,他们与她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 名媛S小姐大曝光

    名媛S小姐大曝光

    前总统的儿子盛晟将自己来路不明的妹妹宠成了名媛大小姐,这叫全天下的女人都嫉妒的要死!抱着电脑求问的小女人只好打下一行字:“有个男的有钱、有颜、还宠你、爱你,这可怎么办,在线等,很急哦~”网友回答如下……“生扑!”“打他!”“死缠烂打不放手!”“……”被偷窥了屏幕的盛晟摸着下巴勾唇一句:“敢情自己还算是温和型的?”
  • 阴阳界的一朵奇葩

    阴阳界的一朵奇葩

    粉丝群:152691809我爸天生犯“斩子剑”命格,命中无子。我姥姥烧香求仙儿求来了我,但是我驻世根不深,命犯早夭。磕磕绊绊的领了仙缘,随一众出马仙四海扬名。从此阳世、鬼府、深山、古墓不停的劳碌奔波。以一个出马弟子的自身经历,去领会娑婆世界堪忍百苦,探寻历史长河中的地仙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