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700000014

第14章 道之本体论(6)

一者自然道意,谓初发自然之心,上求道果,下化众生之大愿也。但自然之名义可两属,一者当因即是自然,谓任素自然非他使也;二者果名自然,谓自然正道,以化济为意,能废此愿,与果相扶,因受果名言自然也。二者研习道意。谓研习以解伏诸烦惑。八素经云:渐进修习,转得胜明。三者知真道意。谓习行真智,能鉴真理。四者出离道意。谓出离三界到于道场。五者无上道意。谓诸智莫过,更无胜通,名道意者,谓是正道之心,亦是行前四心,得后道果,因合名称为意,又无上道心,大慈为本,普济群品,咸使归真,今上求道果,即是归真,下化众生,即为济物,常运此愿,与道心同,四意皆用此心,是故名道意也。《道藏》第24册,第821页。

其中,"解伏"是解除降伏诸多烦恼迷惑的意思。通过"解伏""诸烦惑",渐进"修习"而达到"胜明"之目的;"知真道意"是通过"解伏"而实现对于道之本体本性的"真智"、"真理"的了解,是对于道之认识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出离道意"则是道教对于道之本体本性在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达到"出离三界",实现"到于道场"之目的;"无上道意"则体现了道教对于"道"所具的"更无胜通"之"理"的基本理解,它具有"诸智"不能比之"通"性,是道教对于道之"意"、"真"、"本"、"正"等自然本质的基本认识,是道所具有的"正道之心",故名道意。

五"即道是心,即心是道"

——道之本性"本心"说

道教道之本体论虽然含有许多"唯物"与"辩证"因素,但毕竟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道教对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思想体现其宗教化、唯心化的方面则是以"本心"说为代表的本体本性认识论。"宇宙演化之大历程是由物质(一般物质),而生物(有生命的物质),而有心物(有心知的有生物质)。物为基本,生命心知为物质演化而有之较高级形态。"张岱年《宇宙与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但是,佛教将"菩提心"、"平常心"、"无心"、"真如之心"作为道之本体,认为"本自天然之心",这就是"佛心","即心是佛,无心是道。"中晚唐道教重玄学家在心与道两者之间的关系上主张心与道的合一性,认为"即道是心,即心是道"。晚期全真道关于"本心"问题的基本命题"本心即道"是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本心"说的基本体现。

第一,"道外无心,心外无道"。道教的道之本体论思想是在道家以"道"为本体思想的基础之上产生和演化的。""道论"本是从道家理论延续而来,以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神学的道;抽象玄学化与等级政治化了的道;指向个人内心的道。"郭树森等编著《天师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虽然道教道之本体"本心"论思想偏离了道家最初的观点,但由于道教主张以道为本,道法自然,使道教道之本体论的各种学说都仍然带有道家以"道"为本体的思想痕迹。体现在其"本心"说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是"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心与道之间"一性而然,无然无不然"。使心与道一样具有本体本性意义。隋唐时期王玄览《玄珠录》在心与镜、心与法的关系上主张主观决定客观,心为主宰,心的生灭决定外物现象的生灭:"心之与镜,常以心为主"同上,第627页。"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道藏》第23册,第623页。《大道论》则以"重玄"为宗旨,认为大道虚无自然,通于万物,乃万物之妙本。但其不过是其本心之体现,即认为:"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即心即道也。"《道藏》第22册,第899页。心与道具有统一性,二者表现为相互融合与相互包含,体现了道教在认识心之本体时赋予其与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道教对于心的重视程度和心的本然性,并认为心是产生与演化万物之源,具有"创世"之功能。一切世法皆因心而生灭,灭心则契道,纵心则危身。故修道即修心。

第二,"心等于道,道等于心"。晚唐时期道教典籍《三论元旨》认为:"心等于道,道等于心。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心之于道,一性而然,无然无不然,故妙矣。"同上,第909页。这里道教所表达的心道之"全等"性,体现了道教心道观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道教认为心道具有共同的运动与存在形式,这种共同性反映了道教对于"心"、"道"本质本性及内在规律的基本认识,是道教在认识宇宙运动演化中将"道"之神秘性与心之包容性结合的产物;二是道教心道观反映了道教自然观对于心道本质本性自然所具有的"无然无不然"之妙,是道教将心本之妙归结于道本之妙的重要体现,即"心之"在于"道一性",是道教在认识心之本然时所具有的"自然而然"之状态;三是道教认为道之本体本性"本心"说具有"妙"之特性,这种"妙"一方面代表了"道本"、"心本"之妙,另一方面体现了道教心道观所具有的对于"道心"本然本性之内涵的"巧妙"认识。

第三,"心心自妙,观观自化"。为更好地理解这种"心"之巧妙,唐宋年间由陈象古注《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中对于心之"妙"作了如下论述:

以一心而观天下,天下惟一心耳;以众心而观天下,天下惟众心也。盖心以观民心,民心以息心保心以己心,天下皆己心也。心心自妙,观观自化。治天下以无乱,治四体以图安,后世行之,孰不安归天下也。《道藏》第34册,第275页。

这里的心本之妙体现于"心心自妙"而达到"观观自化"。由于"天下惟一心耳",无论是"众心"、"民心",还是"息心"、"保心",皆己心也。所以,"心心自妙"、"观观自化"可以达到"治天下无以乱"的目的,难道有谁不安归天下吗?由于心所具有的"妙"而使"治天下以无乱,治四体以图安",从而使"心妙"包含有巨大的功能与作用,这种作用将延续和应用于"后世"而行之,表现了道教对于心之本体性的重视程度。

第四,"道由心生,心由道有"。宋代郑德安在《金液大丹口诀》中强调"道由心生,心由道有",使心与道成为相生相有关系:

道即心也,心即道也。道由心生,心由道有。因心明道,因道悟心。心生为性,性从心有,此性者真性也。无生无减,无去无来,不增不减,如如自然。《道藏》第4册,第972页。

"心道互生"思想使道之本体本性乃"性从心生"演化为道教的"因心而明道",进而达到"心生为性",其"性"道教则认为乃"真性"即道之本体所具有的本性,这种本性表现为"如如自然"。这里道与心具有四层关系:一是包融关系,"道即心也,心即道也",强调心与道互相拥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是互生关系,"道由心生,心由道生",强调心与道互生互有,彼此难舍难分;三是明悟关系,"因心明道,因道悟心",强调心与道的相互明悟,相互作用;四是心性关系,强调道之本体本性乃为"心生为性,性从心有",并进一步认为道之"真性""无生无减,无去无来,不增不减"等乃生于心,从而使道教"本心"说的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自然观有了比较系统的表述。宋代陈显微在《文始真经言外旨》中则进一步强调"心与道可一",认为心与道、心与物是相同的,"物可与道、与心一乎",二者是一个统一体,见到一个就等于见到另一个:

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见心便见道,无心道不现。……汝以为道与心,一乎二乎?曰:心与道可一矣。物可与道、与心一乎?曰:汝欲以不一者害一乎!或者唯唯而退。《道藏》第14册,第695页。

道教"心本"说,表达了道教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心道互生"的思想,其宗旨则强调"本心"在"道"之本性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体现了道教所强调的心道的合一性,通过"心"可以深入认识道之本体本性及宇宙万物之根本。故使心与神、与道异名而同义。

总之,"道教的根本信仰为"道",它既是道教最高、最根本的信仰,也是其教义的思想中心。一切理论、修养、规范、科仪皆是围绕这个思想中心运作,即阐发、延伸、融摄。一切道经道书,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论证"道"的永恒常在与创造、支配宇宙一切的无限权威和力量。一切运作、行持,皆以尊道、循道、法道、证道、与道合一为圭旨。"李养正主编《当代道教》,第189页。道之本体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二是道之存在本性认识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古人的自然观》中引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卷第3章认为:"一切现存赖以存在者,一切现存由之产生的最初根源,一切现存又复归于其中的最后归宿,乃是始终如一的本体,它只在它的各种规定中变化;这便是元素,这便是一切现存的本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是道教本体认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道教从认识论方面对"道"之本体存在的理解和把握。并表现为道之本体的"自然"、"应物"、"老君"、"三一"、"无为"说。其中心思想是围绕"自然者,道之根本也"的论题而展开的,体现了道之本体存在所具有的根本特性。道之本体本性认识论,是道教道之本体存在认识论的深化和发展。道之本体本性是指隐藏在宇宙万物和生命中的潜在规定性,亦即万物禀赋于道并与道同的先天本性,又称之为道之"本然"属性,具体包括道之本性"空玄"、"因缘"、"本然"、"至理"、"本心"说。"道的王国成员具有精神体,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他们体验着绝对的幸福和安宁,他们的存在与道和宇宙统一无间。"(美)张绪通著、李刚、李勇、杨莉、杨铭、郭武、戚挺译《大道》,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2页。正如葛兆光所指出的那样:"作为宇宙本原的"道",这是一个缺乏实证与无法观测的东西,在人们的感觉与经验中无法得到证实,然而,作为一种抽象的、冥想的产物,它又是不可证伪的。你虽然不能看到摸到听到嗅到这个既非物质又非精神的"道",但你同样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道之本体论是道教对于道之本体存在与本质本性的基本认识,并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其内容不但丰富了道教哲学思想的内容,而且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善观法性:洗心禅4

    善观法性:洗心禅4

    人人都身处多个环境,家庭,工作,社会,如何游刃有余的处理这些关系,同时还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性?又有多少人在这些繁琐和鸡毛蒜皮中丢失自己?或许禅修将为我们提供解决之道,贤宗法师认为禅修可让生活回归简单,看透某些问题,获得智慧,从而把握生活的真谛。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禁忌和戒律经常被当作负面的因素来对待。但是据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观察,禁忌和戒律在人类社会中,实际上发挥着一种集聚个人能量为社会能量,将人类从“自然状态”推向“文明状态”的关键因素。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禁忌学的通用原理以及伊斯兰教在确定禁忌时的原则,对100个伊斯兰教生活禁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助于人们了解伊斯兰教本源的基本面貌,揭开历史蒙在伊斯兰教身上的神秘面纱。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热门推荐
  •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自我激励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暮色迷踪

    暮色迷踪

    黑暗中,诡异的低吟依然持续,教唆愚昧者走向毁灭的征途,幽暗的歌声不断响起,撕裂无辜者脆弱的神经。重回2009年,化身幕后的“预言家”,如何为过去的自己指引方向?又如何阻止即将到来的不幸?
  • 烂尸于心

    烂尸于心

    沐槿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后来遇到了改变她生活轨迹的两人,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许多看似普通的一切也有另一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蘤之狐凤重鸣

    九蘤之狐凤重鸣

    我生于五千年前,自古人在山野间采植而食,便有了我。我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只知世人称我为“华”,再后来,演变成了“花”。我本诞生于天地间,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凡生灵,却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在人们的情感中渐渐成长。看到了文明起源,中原争霸,分裂统一,乾坤变幻,王朝更替……直到武昌起义第一声炮火,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我生活在人们的心中,呦呦鹿鸣中,文化书页中。从古歌谣,诗经周易,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无处不在……同时,我也与神妖有了不解之缘。一位是天上青凤,一位是山林狐妖,我陪伴了他们五千年,不言不语。只望那缥缈神话,莫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 神剑

    神剑

    “九龙重现江湖日,即是武林仇杀始。”这句前人之言真是至理名言吗?尘封数十年的江湖旧怨被人端出,顿时引来一场惨不忍睹的血腥仇杀。一位虎口余生的佳公子弃文修武,一朝踏入江湖,其剑利无人争锋,然惹来的纷争杀戮、情感纠葛却不胜其数……秦王一统九州时所铸的九龙至尊剑失踪数十年后再现江湖,霎时间激起千层巨浪,名门正派、奸雄群起来争。究其原因,皆因此剑威力无穷、是号令天下各门的兵符……
  • 谁在那边低语

    谁在那边低语

    我累了,总有你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累了,却也总找不哪个是人群中的你。我累了,希望歌谣不要再响起。喧闹也许是好事,而我仅仅就是喜欢安静而已。我们都没错,又是谁在那边低语?
  •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 国民女神太全能

    国民女神太全能

    【双强互宠,霸道高岭狼VS腹黑高智商,架空,微玄幻】“嫁我!”这是秦时琛突然被求婚的时候。在京都权贵只手遮天、只可远观的秦少,路上被求婚了。偏偏秦时琛对这个女人还束手无策,宠得很。“要是不嫁呢?”他神色莫测的挑了挑眉梢。随后将她扛在肩上离开。没然后了。-当马甲一个个被扒出是什么感受?刚开始被扒,她还很平淡。后来,她就淡定不起来了......-秦时琛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在别人都没发现楼韶白的时候就已经把她暗算在手里。楼韶白重生睁开眼的一个瞬间就看中了这个权贵滔天的秦时琛。原以为是个清纯小白兔,后来才发现是头蓄势待发的深水黑心狼。-——余生可期,韶年煦时。
  • 神雕倚屠英雄传

    神雕倚屠英雄传

    看神雕侠侣后传,倚天屠龙记前传。本小说以金庸射雕三部曲为背景框架,撰写南宋灭亡至元朝一统后的江湖故事恩怨。可歌可泣的江湖战歌:血染江山英雄志,一寸山河一寸险。义胆忠魂破敌寇,不畏生死报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