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200000040

第40章 “志思蓄愤“ —“情景交融”—“联辞结采”(8)

我们的看法是回到孔颖达的看法上去,赋、比、兴是诗的作法,即情感的表现方式。说“赋比兴”是技巧似嫌太狭窄,因为情感的传达技巧很多,不止这三种。说“赋比兴”是整个抒情论或形象思维论,则把其意义过分泛化,拉扯了许多其他的概念,不能确切地说明它们是什么。说是诗歌情感的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我们认为比较符合中国古人原意。

那么,作为情感表现方式的赋、比、兴有何区别呢?它们各自的特色又是什么呢?一般研究者都认为,前面提到朱熹的解释已经比较清楚,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其实不然。例如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是不错的,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是“兴”,即“先言他物”,后两句就是“引起所咏之词”了。问题在前两句“兴”句与后面的“所咏之词”究竟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又是什么关系?如果没关系,那还要它做什么?再如,兴与比相比在表现情感的功能上究竟有何不同?为什么那么多古人都说“比显兴隐”?是不是兴就一定比赋和比要好?等等,这些都是问题,有待我们去探讨。

赋、比、兴在情感的表现方式上确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仅从语言的训诂上是很难说清楚的。诗歌抒发情感,必须从情感表现的角度才能说清楚。

如前面所说,人的情感在没有对象化、形象化、物化之前,往往是飘忽不定的,所谓“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摸不着,抓不住,无法把握。必须经过“郁陶”、“蓄积”、“凝心”之后,在情景相触之后,才能用言语和景象,使情成体。所谓“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把情感及与情感相关的事物直接说出来,即“直抒胸臆”。通过“赋”的方式所抒写的情感,也即是“情象”本身。

如《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里这个女子的形象和心理,都是她的思念之情的直接的表现。所谓“表现”就是内心情感的外部流露。一个女子,思念她所爱的男人,虽有打扮的“膏沐”,却无打扮的心思,她想,自己所爱的人在远方,迟迟未归,她为谁打扮呢?诗人把这情感直接外化为形象,这就是“赋”的方式。可以说,赋是情感的最直接的形象的抒写。徐复观说:“它(指《诗经·伯兮》)之所以成为诗,是因为在这里的事物,不是纯客观的、死的、冷冰冰的事物,而是读起来感到软软地、温温地,好像有一个看不见的生命在那里蠕动着的事物;这是赋的真正的本色、本领。”(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见《中国文学论集》,97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说明:本节参考了徐复观这篇论文的观点,但对于徐先生说的“兴”由“感情的直感而来”,“比”由“感情的反省而来”的基本观点,则不能苟同。因为诗的情感都是需要经过“反省”的。“反省”即前面我们所论述的“郁陶”、“蓄积”、“沉思”、“凝心”。)这个说法很好。我们千万不可把“赋”看成是“赋比兴”中似乎最没有价值的方式。实际上,赋的抒情方式,只要运用得好,也可以写出非常出色的作品。《伯兮》就是《诗经》中最富于艺术性的作品之一。又如唐代陈子昂那首脍炙人口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个哲人在呼天抢地,似乎时间和空间在这一刹那间都凝固了,他的悲慨之感多么博大,多么感人。这也是通过赋的表现方式完成的。

如果说赋是情感的直接形象表现的话,那么,比与兴就是情感的间接形象的表现。那么同是间接形象的“比”与“兴”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值得重视的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的观点: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南朝)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601页。)刘勰在这里提出“附理”和“起情”作为比与兴的区别,是很有道理的。那么什么叫做“附理”、“起情”呢?我们认为在文学抒发的情感中,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比较清晰确定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鲜明的强烈特征,如十分的爱慕,万分的憎恨,极端的愤怒或极度的悲哀等,因此就带有一点“野性”的倾向。这类情感就可以“切类以指事”(根据不同情感的类的倾向来比方事物),适宜于通过“比”的方式来抒发。或者可以这样说,由于这类情感的清晰性确定性,被“比”的“此物”,与用来比喻的“彼物”之间,经过一番“理智”的安排,即经过“匠心独运”,通过一条“理路”,可以把“彼物”与“此物”联系起来。在这里抒情者是有选择的,用甲或乙作为“彼物”,可以有一个理智选择过程,最后产生“比”的“情象”。例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是普通下层民众对剥削者的极端的愤怒,所以适合于用比的方式。你看,这首诗把剥削者比喻成贪得无厌的讨厌的大老鼠,不是把剥削者的丑恶嘴脸描绘得十分生动吗?在这比喻的过程中,作者虽怀着愤怒的情感,但情感清晰、明确,其中就含有“理智”,本来可以把剥削者比喻成豺狼、虎豹等,但作者经过“匠心独运”的理智的选择,觉得把贪得无厌的剥削者比喻成硕鼠更确切,这就叫做“切类以指事”。在文学抒情中,还有一类情感是比较朦胧的、深微的,不但摸不着,抓不住,而且说不清,道不明,处于所谓“可解不可解”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兴”的方式,即所谓“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徐复观说:“人类的心灵,仅就情这一面说,有如一个深密无限的磁场;兴所叙述的事物,恰如由磁场所发生的磁性,直接吸住了它所能吸住的事物。因此,兴的事物和诗的主题的关系,不是像比那样,系通过一条理路将两者联系起来,而是由感情所直接搭挂上,沾染上,有如所谓‘沾花惹草’一般;因此即此以来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见《中国文学注集》,100页。)这个说法也是符合实际的。由于诗人的情感是朦胧的,不确定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不能明确地比喻,诗人只就这种朦胧的、深微的情感,偶然触景而发,这种景可能是他眼前偶然遇见的,也可能是心中突然浮现的。当这种朦胧深微之情和偶然浮现之景互相触发,互相吸引,于是朦胧的未定型的情,即刻凝结为一种情象,这种情景相触而将情感定型的方式就是“兴”。在兴类的抒情作品中,兴句与它相配的情句,就形成了诗意的关系。那么这种兴句是有明确意义呢,还是没有明确意义?“起兴”起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如某些研究者所说,仅仅起一种“协韵”的作用?按朱熹的说法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说:“诗之兴,全无巴鼻。

后人诗犹有此体。”认为“兴”仅是假借他物以举起。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说:“比虽是较切,然兴却意较深远。”“比意虽切而却浅,兴意虽阔而味长。”((宋)朱熹著,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2069~20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既然说兴意阔而味长,而且意义深远,那么又如何“诗之兴,全无巴鼻”,似乎兴句毫无意义呢?这是自相矛盾的。

朱熹凭他个人的艺术感觉,觉得兴意阔而味长,这是不错的,但他没有说清楚兴句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被徐复观说清楚了。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例如《诗经·关雎》前面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于后面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说,作为“起兴”,起到了一种渲染“气氛”、“情调”,或增加“韵味”、“色泽”的作用。“气氛”、“情调”、“韵味”、“色泽”对抒情诗歌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意阔而味长”,这几乎就是诗的全部。我们以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为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首先要说明的是,“兴”发展到后来,“兴句”不一定放在前面,而可以放到全诗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当然也可以放置到后面。这首诗里,兴句是第四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全诗写的是“边愁”,似乎前面三句已经把意思写尽,可是加上了“高高秋月照长城”以后,我们的感受有何变化呢?假如说前三句与第四句无关,那么为什么我们读了“高高秋月照长城”之后会有一种无限苍凉、惆怅之感?并会激起对那些守边将士的崇敬之情呢?假如说,后面的“兴句”与前面的句子有关,那么又是什么关系呢?精确地说,又很难说出来。这只能说是后面的兴句,大大增加了“边愁”的气氛和情调。

如果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后面的兴句,会增强边愁的气氛和情调呢?原来“高高秋月照长城”作为客观的景象,是从主观“边愁”的情感看出,两者已经融合在一起,整个景象都被“边愁”融化了,因而有限秋月、长城都化为无边的“边愁”,而无边“边愁”也融化于秋月、长城中了。这种融合的确是朦胧的、深微的,看不出痕迹的。这种融合不是什么“匠心独运”,而是一种“神来”之物,不像把剥削者比喻成硕鼠可以看出两者连接的痕迹。正因为如此,钟嵘《诗品序》中说:“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过去我们常常觉得钟嵘对“兴”的解释很特别,觉得他没有按“兴”的字义来解释,似乎有点不着边际。实际上,钟嵘作为一位抒情文学的鉴赏家,是从“兴”的艺术效果的角度来解释“兴”的,是从艺术情感的角度来解释“兴”的。文学问题主要还是要从文学的角度来解决,仅仅从文字语言的角度有时是解释不清楚的。

11世纪时,有一位福建籍的考生柳永,千里迢迢进京考进士,结果落榜。落榜后,他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参见唐圭璋编:《全宋词》第一册,51~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据说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读了这词很不高兴,批文道:“且去浅斟低唱,何须浮名?”自此后,柳永称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中国古代能够成为一个文学抒情大国,为我们今天留下无数美丽动人的诗篇和说不尽的文学抒情经验,靠的就是当时士人那种愿当“白衣卿相”的精神,愿把短暂的青春生命奉献给艺术的精神,和那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精神。中国古代的文学抒情成果,是我们这个世界所拥有的一批无价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之所以宝贵,是中国古代无数具有最高智慧的人用他们生命换来的,我们难道不应该珍视它,并总结它的宝贵经验吗?

同类推荐
  • 我有南海四千里

    我有南海四千里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醒龙多年来发表的散文精品。刘醒龙先生的散文创作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本书配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反映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心路历程。
  • 三进兴安岭

    三进兴安岭

    黑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知道相比南方沿海地区,黑龙江开发晚了,落后了。晚开发的地区容易急,容易跟在别人后面往前赶,结果人家走过的弯路很可能再走一遍。其实晚开发也有好处,可以吸取早开发地区的经验教训,少付学费,这其中处理好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重要的一条。我对漠河县的领导说,希望你们的开发建设慢一点,把环境保护好,把自然保护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深山里有口泉眼,涌出的水装瓶就可以卖钱。于是砍树、修路、盖房,等一切弄好,水质已变了。如果不利于环境保护,情愿不要开发,钱不值钱,良好的生态越来越值钱。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遍地生命

    遍地生命

    五月二十八日晚十一点走出首都机场的时候,候机楼四周成片的灯光让我一时难以适应,行驶在回家的路上,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繁华和祥和,带给我一阵阵想哭的冲动。好些天过去了,现在的心情,依然无法从西南那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回到这里来。与赴川采访归来的同事交流,才知道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身回来了,心没回来。二十七日晚,返回的前夜,难以成眠,长久站立于十二楼房间的窗口眺望。入夜的成都,偶尔有霓虹在眼前闪过,街道已恢复了它一如既往的平静和从容,这座中国西南重镇的天空,已是云淡风轻。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祖龙超特工

    祖龙超特工

    吾乃祖龙之后代,可与天争锋!”我,就是祖龙特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祖龙的血液,预示着我省来必定不凡。我是一个孤儿,父亲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殉难,母亲也因为想不开而离家出走。我无情冷血,却又满腔热血,祖龙特工,注定不凡!
  • 心事百啭因风飞过蔷薇

    心事百啭因风飞过蔷薇

    现实生活,有爱情如何,没有爱情又如何……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囧婚

    囧婚

    囧婚是吵架冲出门,回来顺便买个菜。豪爽不解风情的不靠谱女青年重症“妻管严”的靠谱技术宅萌男从相遇到结婚充满温馨 鬼马 爆笑 壁咚在囧婚中相濡以沫,相胖于江湖。努力过就会有爱情,奋斗过后就是婚姻,一起创造的才是幸福。内容推荐在宜宾这样的小城,没钱没房没车是很难让姑娘们去谈婚嫁交付自己的后半生的。可是我们的女主角却乐观地坚持只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就能打造新生活。于是,一对八零后小夫妻,从相遇到相知,总算排除万难走入鸡飞狗跳的新生活。也迎来了打趣中的奋斗、逗比中的相濡以沫。
  • 小白花重生

    小白花重生

    阿络的感情史可以用又潮又简单的两句话来形容。前半段“霸道总裁爱上我”后半段“霸道总裁抛弃我”。重回高一面对前男友的真情告白,阿络只想呵呵。做王后还不如做女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得与失总是相伴而行

    得与失总是相伴而行

    当然,得与失总是相伴而行的。猴子抱着一堆玉米棒子,随走随丢,最后拿回家的只是那么几根。猴子不会反省,人类必须思考。泰戈尔说过,越谦卑,就越接近伟大。基督则说,如果不变成小孩,想进天堂就好比骆驼要穿过针眼。西方有人认为要拯救人类,药方在三千年前的孔夫子那里。那一轮照着人类行走了千万年的明月,你可知道我们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吗?
  • 你我好时光

    你我好时光

    《你我好时光》是小说家、翻译家于是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的六篇小说作品,其中《你我好时光》是她的知名小说篇目。本书收录备受喜爱的《你我好时光》《肉体标本》《夜泳馆》等小说作品。于是用凝练的文笔书写着那些不肯离去的情绪,被称作“尤擅于翻译的小说家”。
  • 魔鹰记(1)

    魔鹰记(1)

    少年林峰,巧逢魔缘,使他反出圣门,如魔脱囚笼傲扬魔界。从此,这位被称为“魔鹰“的少年亦魔亦道,沉浮于正邪之间,却因其怀魔宝异学,几度徘徊在生死之间。而当情与义使他再度重生之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把他与整个江湖再次推向生存与灭亡之中。
  • 幻梦异闻录

    幻梦异闻录

    洛启明是一个跟外公相依为命的孤儿,所以从小养成了相对孤僻的性格,希望努力学习改善生活环境照顾好外公,谁知道大学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当你以为这是都市文,它穿越了,当你以为这是穿越文,看起来却好像武侠,武侠着武侠着,就莫名其妙开始讲起了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