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900000035

第35章 力战例--大军压境拔山举鼎(6)

清除王振余党 整顿全国防务

太监专权已经成为明朝中叶以来的一大弊病,有识的朝臣莫不对此深恶痛绝。此时王振虽死,但其党羽尚在,这些人仍旧把持厂卫,挟制群臣,作威作福,这些人不除,要想团结抗敌,是不可能的事情。

土木之变,说明王振误国已是不争的事实,群臣借此机会,要求彻底铲除其余党,消除宦官擅权的恶政。一日,待成阳三上朝时,群臣一致要求将王振全家诛族以安天下,当时朝堂之上,群情激愤,气氛十分紧张。郕王是个没主意的人,见忧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起身退入午门。群臣不顾太监的阻拦,一涌而跟进。成王无奈,只好传令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去抄王振的家。可大臣们说马顺也是王振同党,应该派御史去。太监金英传旨让百官退下,群臣怒不可遏,涌上去要殴打金英,这时马顺又耍起旧日的威风,大声呵斥百官,大家一涌而上将马顺揪下来一顿饱打,结果一命呜呼。成王哪里见过这个阵式。直吓得浑身打战,转身要跑。于谦一把拉住成王,让他稳住,说王振罪大恶极,不这样不足以平民愤,大臣的这样做,都是为了大明江山没什么别的意思。

郕王这才定下神来。群臣意犹未尽,还要打王振另外两个余党,太监金英这时吓得魂都没了-,只求不牵连他,什么都好说,忙把那两人也推出来,群臣又是一通乱打,这两人也死于阶下。这时,朝堂堂上一片狼藉。于谦赶紧劝说群臣再勿动手,坐后让成王传旨,将王振之侄锦衣卫指挥王山抓来。告诉群臣说他的所为无罪,马顺等人罪有应得,打死勿论,让百官各归其位。这样才平息了事端,众官拜谢而出。尔兵,成王又传旨抄了王振的家,将王山凌迟处死,其族属不分老幼,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长期受到宦党压抑的士气为之一振。全国军民精神亢奋,在于谦调遣下,投身于抗敌斗争中去。

清除了朝廷的奸党,于谦又开始整顿由于也先入侵和土木惨败造成的混乱的边防。重新选兵派将,充实边关,并将南京武库的武器大部取到京师,分发边关和京城守卫军。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安排调整,总算粗略地将防务整顿起来,一摊乱摊子有了个眉目。

另立新帝 击退瓦剌

明英宗落到瓦剌部手里,于谦知道,瓦剌首领肯定会利用他来做文章,英宗被掳到现在,已经有一笔赎金交了出去,可是财去人空,狡猾的也先不肯轻意放他的猎物脱手。

从另一个角度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让成王仅以监国身份当家,名不正言不顺,事事多有不便。为了打破也先挟英宗要挟明廷的阴谋,也为使朝廷得以顺利畅行,于谦率群臣上表皇太后,要求立成王为帝。

皇太后同意了群臣的请求。可是成王却是个从不想当皇帝的主儿,他推了再推,无奈只得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景泰,遥遵英宗为太上皇,是为景帝。、

为了弥补土木惨败的损失,于谦奏请景帝,派遣得力官员到各地养兵,并招募民夫替换下沿海漕运的明军,来充军北京的防务,同时令工部负责,征集器材,打造兵器,尤其是赶制守城用的红夷大炮,再次加强紫荆关、居庸关及大同的守备。不到三个月时间里,由于于谦的努力,北京防务已有焕然一新的景象。但是,毕竟损失过于惨重,北方的精兵几乎片甲不存,而且瓦剌的第二次进军也来得太快了。

京城鏖兵

公元1449年10月,秋高马肥,蒙古瓦剌部也先有了英宗这一“奇货”,再次向明朝开战,兵分两路,一路为偏师,由脱脱不花率领,率骑兵五万进攻居庸关,而自率主力过大同,经紫荆关直趋北京。

也先这次南下,本是打着奉还英宗的名义,可是到了大同,守军却回答他们已另立新君,不买也先的帐,也先见大同守备森严,不易城,遂绕过它,在投降瓦剌的朝廷宦官喜宁的引导下,袭取紫荆关,紫荆关守军兵不甚锐,遂被蒙古军攻破,守将战死。不久,瓦剌大军抵北京城下,将北京合围。

还在瓦剌军僵持于大同之际,于谦已得到前方的报告。他知道由于时间太短,边防的空虚尚未弥补,瓦剌很可能会打到北京。于是下令北京戒严,做好一切迎战准备。

景帝命于谦总督各营兵马,全权负责北京防务,授于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

于谦召集众将,商议战守之策,有人建议收兵入城,尽闭九门,坚壁。于谦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敌人的气焰本来就很盛,这样做会使他们气势更张。而且,闭城防守太消极,不利出击。所以把下令将全部守军二十二万人分列于九座城门外这,背城与敌决战,自己独率一军列阵于德胜门外,挡住瓦剌主力。下令将城门全部关闭,无论如何不许入城,与各下达死命令:临阵时,若为将者退,斩其将,士兵不顾将先退,后队斩其前队!各营将士知道这是死战,有进无退,所以人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于谦全身披挂,亲临战阵,来往巡视,鼓励将士为国杀敌,保卫首都。

也先大军进抵北京,原以为土木堡之战已经将明朝吓破了胆,而且剩下点老弱残兵不堪一击。所以一到北京郊外,就派一支骑兵杀奔彰义门。结果被门外列阵的明军一举击退。这才令也先觉得事情有些麻烦。第二天,叛徒喜宁建议让明廷派人来接英宗,也好探听虚实。

也先从其计,通知明廷来接英宗。景帝遂派使臣前去。可是到了瓦剌营帐,也先又嫌使臣官小,要求让于谦来,并索取大量金帛财物。这明显是一种计谋。于谦拒绝了也先的要挟,告诉也先,要打就打,没什么话说。

也先施计不成只好动武,于谦求之不得,派出一支骑兵前去诱敌,命派大军埋伏在德胜门外的空房里,布列大炮与火箭,专候敌人上钩。

明军一小队骑兵刚一出击,骄狂的瓦剌骑兵就迎了上来,烟尘滚滚足有一万多骑。明军转身就撤,直把敌骑引到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明军万箭齐射,铳炮骤呜,将瓦剌兵打得人仰马翻,继而伏兵四起,冲了上去,一顿大砍大杀,瓦剌军大败,也先之弟也中炮身亡,剩下的残兵慌忙夺路而逃。从此再也不敢碰德胜门。

瓦剌转而进攻西直门,数万铁骑直扑上去,前仆后继,守将孙镗迎战不利,想要退入城中,但是督战的监军却执意不开城门,并从城上发炮助阵。陈镗见入城无望,遂返身死战,双方缠在一起,难解难分,于谦闻报,急调兵马来援,一时三路援军齐到,夹击瓦剌,遂大败之,稳住了西直门前线。

瓦剌军两番失利,不免恼羞成怒,集中力量进攻彰义门。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阵地几次失手,又几次夺回,双方你进我退,喊杀声震天,最后,守将副总兵武兴中箭阵亡,瓦剌军攻至土城,由于土城一带房屋较多,街巷纵横,瓦剌骑兵行动不便,当地居民爬上房顶搜石助战,明军援兵又至,几下一攻,瓦剌军遂退。

也先挥兵攻了五天,天天损兵折将,结果连城门也没摸到,不免锐气大减。眼见得明朝拢将越战越勇,老百姓也自动组织起来;运送粮食弹药,袭击敌军。居庸关方向进攻的瓦剌被挡在长城外,怎样也法前进一步。天寒地冻,守军将水泼在城墙上化成冰障,瓦剌军攀上去滑下来,损失惨重,守将罗通还不时乘夜开关偷袭敌营,弄得瓦剌军战也不是,退也不是。

也先闻知各地援军正在向北京靠拢,而北京又坚如磐石,以英宗为要挟也达不到目的,遂挟英宗先退。于谦闻知也先欲退兵,英宗已不在营、命明军用大炮猛轰瓦剌军寨,瓦剌军死伤万余,明军乘势出击,大败敌军,追回了许多被瓦剌掳走的百姓和财物。北京保卫战,以明朝的胜利告终。

由于于谦等人的处置得法;瓦剌见押着英宗也毫无益处,遂于第二年被迫送还英宗,恢复与明的互市贸易。于谦继续加强边防,整训军队,增修边墙,遂使明朝北边日益巩固。于此同时,瓦剌内部由于这次进攻失败而纷争不已,最后爆发内乱,四分五裂,从此衰落。

英宗回国后,日谋夺回皇位,乃于1457年勾结当年主张南迁的官僚和部分宦官,乘景帝有病,发动夺位之变,勒死景帝,公然复辟。英宗复辟后,首先恩将仇报地把于谦处死,一代功臣良将,竟死于昏君之后。于谦死后,英宗尽废于谦备边措施,从此西北边患又再度重来。

简 评

土木之变之前,若论实力,明朝明显优于瓦剌。土木堡一役明朝精兵尽折,强弱之势发生转换,但是瓦剌并没有力量攻下北京,更休谈灭明朝。不过如果明朝没有人出头勇于任事,组织防备,或者象一些官僚那样,惊慌失措,未战先逃,那么北京倒也有可能沦于瓦剌之手。

也先本打算乘明朝大伤之际,迅速攻占北京,因此居然不带辎重,绕过大同,不待另路大军会合就贸然开战,实在是低估了明军的实力。

明军在于谦调配下,实力的确恢复很快,虽不足以与瓦剌野战,但据垒而守却绰绰有余,当时的明朝实力尚在,老大帝国确非瓦剌等游牧部落可比,只要有能人出来领导,潜力之发挥,非瓦剌部所能想象。也先之失算,就在于此。

北京保卫战,双方都没有用什么诡谋奇变,只是硬碰硬地攻防厮杀,于谦将明军摆在城外的战法,实际上有利有弊,利在可以督军死战,还可以有所缓冲,弊在缺乏有利的城垣依托--这对于制伏骑兵来说很重要,而且兵力分散四门,不利居中安排预备队支援。幸好也先骑兵,攻坚力量较差,所以北京无虞。

收复失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自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以来,明朝的残山剩水在八旗兵的铁蹄下日见其萎缩,虽有忠臣义士挺身而出,便更多的是误国的奸臣以及无耻的汉奸,南朝几个小王朝先后瓦解,眼看明朝江山就要必换姓氏,化为爱新觉罗氏的私产。但是在东南沿海,还有一位出身海盗的豪杰之士,手握重兵,硬是不肯向清兵抵头,在几次北伐失利后,决定攻下当时为荷兰人占据的台湾岛,准备以此为基地,长期与清朝对峙,待机反攻。

台湾本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三国的时期,东吴政权就控制过该岛。宋元以来,一直设官管辖,派兵据守。后来,明中叶以后,政治昏暗,边备不修,遂让西班牙及荷兰殖民者占据了宝岛。逐渐地荷兰人的势力超过了西班牙人,占领了整个台湾,修建厂台湾城、赤嵌城以及从西班人手中夺来的鸡笼城要塞,设立总督府统治全台。

荷兰人的统治是一种赤裸裸的殖民统治,他们把台湾人当作不开化的“土人”加以奴奥妙,拼命掠夺台湾的财富,因此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不满,日夜盼望着祖国大陆能早日收复台湾,驱逐殖民者。

战前态势

准备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当时手下有72镇陆军,20镇水军,以镇千人计,共有兵力近10万人。郑成功的水师有战舰300多艘,但船的吨位较小,火炮只每船两门,口径也较小。不过,郑成功是海盗世家,以海为家,他的水军个个水性极佳,骁勇彪悍,富有水战经验,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郑成功的敌手荷兰殖民者当时有兵4千余人,战舰几十艘。后来,在印尼的荷兰军又增派600余人来台湾,使总兵力达到近5千人。荷兰人的装备精良,大炮口径大,准确性高,步兵武器也普遍优于郑军,其战舰叫位大,每舰几十门上百门大炮,布在两弦,火力极强,荷兰当时是殖民强国,在全球到处称霸,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可见其海军之强。

荷兰人闻说郑成功将要进攻台湾,虽然感到有些不安,但是并没有真的把郑军放在眼里。不过,本着欧洲人的做事习惯,他们还是做了一些准备。他们加固了在台南的城堡和要塞,在台湾地贮存了大量的军火、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为了防止把布防的情报泄露出去,他们不准商船出海,不准渔民出海打鱼,更不准台湾人与大陆有任何联系,甚至还把居民中有威望的人抓起来。关在城堡里做人质,以控制当地老百姓。当然,荷兰人的禁令并不十分生效,对于偌大的台湾岛来说,他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在荷兰人准备防御的同时,郑成功也在紧鼓密锣地对军事进攻进行策划与安排。他不断派人对台湾进行侦察。还不断地从台湾人那里获得情报。吉人自有天助,这期间他得到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曾是他父亲的部下,后来曾在台湾给荷兰人当过翻译。通过他,郑成功了解到了荷兰军在台的保垒要塞设施,兵力分布以及战舰的性能等重要情报,为他进攻台湾制定相应的战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了进攻台湾,郑成功先将兵力移到厦门一带,以一些陆军对清军设防,免除后顾之忧,然后集中水师及一部分陆师,进军金门,从金门为据点,进攻台湾。他的方针是,先占领澎湖,然后以此为跳板,通过鹿耳门港,迅速登陆,分兵切断台湾与赤嵌城两大要塞的联系,各个击破,最终拿下全局。

初战告捷

公元1661年3月30日,郑成功在金门誓师,在隆重的“祭海”仪式上,郑成功高举酒杯,把满杯酒洒入大海,宣誓,此行一定要将台湾从红毛夷(指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来。宣誓完毕,数百条大船乘风破浪,向台湾进发,大军共有水师2万人,陆师5千人。

4月初,郑军顺得占领澎湖,然后乘涨潮之际,在当地人民的引导下,迅速登陆。占领鹿耳门内的禾寮港和北线尾的桥头堡。

荷兰守军闻知郑军登陆的消息,马上派出水陆两支部队前去抵御。坐镇台湾城的荷兰总督揆一十分狂妄,叫嚷:“凭我们高大的战舰,精良的武器,怎么会怕那些只有弓箭和大要的中国人?我们一个荷兰士兵就可以抵上30年中国人,我一定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四艘荷兰战舰杀气腾腾地驶向鹿耳门海域,其中最大最重,拥有上百门火炮的“赫克托”号担任主攻舰,它们一露面,就向郑军水师发起猛攻。早有准备的郑军水师立即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虽然它们船小,炮少,但它们船数众多且灵活,一齐向“赫克托”号开火。虽然有些船被打沉了,但其他船仍然向大舰逼近,直到它的火炮死角,英勇善战的郑军水兵把几只装满火药的小艇钉死在敌舰的舰舷上,点上火种,只听一声巨响,火药的爆炸引爆了“赫克托”号的弹药舱,这艘巨舰断成两半沉入海底,如同以此命名的那个特洛伊英雄那样,在更英雄的英雄面前就送了命。

主力舰一命呜呼,其他舰只马上转头就跑,但是郑军水师怎么能放过它们,一阵紧迫,又击沉两艘。海战,郑军大获全胜。

在陆路,郑军胜利也同样干脆。荷兰军在见德尔上尉率领下,180名荷军乘船在北线尾登陆,拖着炮车,向郑军反击,不想被郑军打个埋伏,连官带兵统统成为刀下之鬼。

水陆两军全部失利,荷兰总督一下子没有了当初的狂劲,再也不敢把几百人派出去与郑军交战。台湾城与赤嵌城完全被分割包围。郑军决定先集中力量对付赤嵌城。在水源被切断和猛烈的炮火轰击下,1662年5月4日,走投无路的赤嵌城守军向郑军投降。郑军第一阶段战斗任务顺利完成。

最后决战的艰辛

如果说进攻台湾的初战尚属十分顺利的话,那么接下来围攻荷兰人最大的要塞台湾城的战斗就显得要艰巨多了。

台湾城是荷兰人经营多年的要塞,他们称之为热兰遮堡。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高10多米,共分三层,还设有地堡。城墙系有糖水调灰垒砖砌成,坚固异常,按当时的火炮水准是不易轰垮的。城的四角向外突出,共安放火炮20门,南北各有千斤巨炮十门。荷兰军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而且准确,可以有炮封锁各条通向城堡的道路。城中贮有充足的弹药,粮食及其他军用物资,攻下它,有很大的难度。当时,荷兰人修筑此堡就是打算万不得已时据堡死守待援,最后据此打败来进攻之敌。

郑成功占领赤嵌城之后,一度比较乐观,把司令部移到一鲲身岛,着手布置进攻台湾城,同时两次写信给揆一劝降,揆一置之不理。可是郑军进攻也均受挫,荷兰军队的火力太猛,郑军几次进攻均被打退,有时连集中兵力的地点也遭敌炮火轰击,损失惨重。得意的荷军还数度从城中冲出,妄图夺取郑军的大炮。

郑军连续作战,弹药消耗殆尽,部队伤亡很大,战局呈胶着状态。

面对这种局面,郑成功马上调整作战部署,改急速进攻为长围久困,一面人速从大陆调拨弹药及有力部队增援,一面抽出部分兵力屯田开荒自给,一边监视敌人,一边开荒种地,以示持久围困之意。这样,既解决了军粮不继的问题,又可以从精神上摧垮夺军的意志--比比看谁能熬。

这一下荷兰总督有些心慌,开始人下架子,表示要与郑军谈判,但又同有诚意,双方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拖延时间。早在赤嵌城陷落时,揆一就派出了“马利亚”号通讯快船前去印尼本部求援,还算不错,印尼总部马上派出十艘战舰和士兵700人,由雅科布考乌率领,前来救命。

当援军抵达台湾城时,总督揆一的气焰又炽,马上调兵遣将,分兵三路,向郑军反攻。先以舰队进攻郑军水师,以图断了郑军的后路,继派2艘战舰绕到郑军炮兵阵地之后的海面,以火炮摧毁郑军大炮,同时出动步兵3000人,向围攻台湾城正面的郑军大肆出击;妄图一举打垮郑军。

战斗首先在海上打响。郑成功亲自登舰指挥,众多的郑军小船将敌战舰团团包围,万炮齐轰,郑军水兵又泅水至敌舰,登船放火。这…仗共击毁、烧毁敌般两艘,俘获小艇三只,荷海军损失过半,余下的仓皇退回。

海战的失利,压得那两路进攻之兵不再敢露头,揆一的反攻计划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地结束了。

揆一实在有办法了,遂生出最后一计,让援军司令雅科布,考乌率五艘战舰去攻袭厦门,并伺机与清军取得联系,准备与清军联合夹攻郑成功的基地。可是,荷兰舰队刚行至澎湖就遇到大风,考乌实在没有勇气继续前进,遂弃揆一于不顾,擅自领兵逃回了印尼。

这下,荷兰总督陷于外援断绝的境地,守军上下笼罩着悲观、沮丧的气氛。

这时,郑军对台湾城的围困越来越收紧,他们不顾荷军炮火的袭扰,在台湾城修起工事,并高高筑起了三座炮台,安放了28门巨炮,在台湾城周围挖了一道又一道壕沟,荷军要想突围是不可能了。

公元1662年1月25日,在被围困了半年之久的台湾城周围的郑军阵地上,万炮齐轰,杀声震天,郑军的总攻开始了。郑军的巨炮将台湾城突出部的乌特利支堡轰开了一个缺口,郑军蜂涌向上,占领了该堡,然后在堡上架设大炮,向城中轰击。

这时,揆一才感到不能再守下去了,否则手下这几千名士兵就全部葬身火海。于是今士兵打出了白旗。

1662年2月1日,受降仪式在台湾城火烧场举行。那一天,郑军将士铠甲鲜明,刀枪雪亮,旌旗招展,海风猎猎,灰头土脸的几千荷军在揆一率领下,放下武器,走出城堡,向郑军投降。揆一毕恭毕敬地将…把大钥匙交给郑成功,表示献城,然后又解下佩剑,交给郑成功,以示解除武装。

至此,被荷兰殖民者盘踞了38年的台湾又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简 评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郑军占优势,但荷军武器精良,枪炮战舰已不在郑军的一个档次上。荷军的战略意图,就是凭借其炮、舰优势,先阻敌于海上,继而据城坚守,待进攻之敌有较大杀伤后,与援军合而击之。

郑成功此行,动用他水师与陆师的全部精锐,以及全部的巨炮,志在必得。两次海战,由于在近海岛礁附近进行,荷舰船大炮的优势不能尽情发挥,反被众多小舰以烧船术击溃。海战之胜,可见郑军水师之锐,善于以劣势装备打败武装精良的敌军。

海战失利,众寡不敌的荷军吸有退守城堡之一途,基本上援兵不可能指望,而印尼总部兵力有限,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加上天公不作美,围魏救赵之计也未施展出来,在久困之余,只有投降之一途。

郑军成功赖其精良善战的水师,这种纠缠战法,以火船烧敌,在铁甲船未问世之前还是有效的。其次,赖其厦门基地源源不断地军火粮食的接济,尤其是运来攻城巨炮,能够震破敌胆有赖于此。

荷军守台湾城要塞,始则弹药充足,可以凭精良火器逞威。久之弹药不继,只好看着郑军修堡筑台,安放巨炮,实力对比,优胜在有耗有补充的一方。此役荷兰倒是屡出诡计,用奇用正,虚虚实实,可是郑军只以平常战法回击,荷军之巧反误了自家,出击一次损失一次,兵谋不可滥用,滥用巧计,反不如平平实实,实用可靠。

同类推荐
  • 空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空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本书讲述非洲二战转折史。前期,由隆美尔所带领的非洲纳粹军团,一路获胜,进逼开罗,危难时刻,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走马上任,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转时局,并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军团,从而彻底改变非洲战争局面,导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间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 狙击荣耀

    狙击荣耀

    狙击手的最高荣耀,为国出征,一击必杀。战场上的死神,敌人的终结者,这是每一名狙击手的最高追求,最终荣耀。
  • 山狼

    山狼

    山河破碎,烽烟四起。望神州,大好男儿,振臂高呼!誓死不当亡国奴,杀尽倭寇方罢休!出生在白山黑水间,自幼丧父。进过讲武堂,留学过东洋。赵世勋一路从东北到长城,从太原再到这血染的中条山之中。他背负着国恨家仇,从尸山血海中一次次的幸存,确血热血犹在!他和当时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共赴国难的热血男儿一样,只有一个信念!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书友群637665248
  • 海风吹拂

    海风吹拂

    南疆硝烟刚散去的时候,十九岁的我被当领导的父亲要求去当兵,极不情愿地来到了海军却是工程兵部队。新兵连凭借小聪明赢得良好口碑,内定为团部机关兵,却被人后门顶替去农场当了一名种田的庄稼兵。好不容易调回团部却遇上裁军,又被精简到基层连队驻守海岛。面对连续的裁军和精简整编,当同年入伍的战友纷纷退伍时,选择留守军营,只为了兑现与父亲“当个好兵”的承诺,咬牙坚持在艰苦的工程兵岁月里锻炼成长,亲历了共和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百万大裁军,见证了人民海军工程兵部队这支光荣之旅撤编的全过程,历经艰辛和磨难,忠实履行了一名军人的神圣使命,带着优秀士兵和党员的荣耀离开军营……
热门推荐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丛林中的塔形蚁山 旅行车疾驶在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一望无际的旷野。一眼望去,公路两侧遍布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群落,它们以粗细不等的桉树家族为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乐园。
  • 桧亭集

    桧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先知

    第一先知

    在濒临灭绝时,唯有智慧和想象力,才是人类的终极武力。…………
  • 刀剑夺帅

    刀剑夺帅

    练剑,读书,当官,从军,扶龙。男儿当如此,慷慨纵剑行!QQ群,大家对剧情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
  • 365夜睡前故事

    365夜睡前故事

    这是一本“眼镜叔叔”写给天下孩子们的睡前故事书,每一个故事都如春日午后的微风,和煦、温暖,在爸爸妈妈轻柔的朗读声里,孩子听着听着就愉快而恬静地进入了梦乡,让每一个夜晚都成为孩子快乐的“加油站”。百变小精灵,小袋鼠的神奇口袋,打喷嚏的“餐桌”,会变幻的蝌蚪龙,有魔法的七个小仙女,想找工作的小动物,熊哥哥的“领带”……充满了丰富想象力的故事,伴随孩子无数次进入甜美的梦乡。三五分钟就能读完,少见的生僻字也标注汉语拼音,宝宝出生前、出生后都能用。
  • 电竞男神上分吗

    电竞男神上分吗

    新书《电竞男神来狙心》已发,欢迎入坑~ 【一对一,超宠超甜!】非正统游戏文,介意请点叉。主言情,伪电竞,日常小甜饼,不甜你打我。***萧云何是个颜控,手控。奈何秦绥安颜好手好。这一点云何在看秦神直播时深有体会,于是深陷秦绥安无法自拔。你以为秦绥安只是颜好手好吗?NO!NO!NO!某天,已经成为秦绥安正牌女友的云何爬起来,才知道他不仅颜好手好,游戏打的好,磨人的功夫也是一流。本来以为撩的是高冷大神,没想到是只小狼狗!看男神和女神互撩日常~更新稳定!喜欢的小可爱记得加入书架!!!看作者置顶评论,加群大家一起玩~有bug欢迎指正,跪求五星好评(四星及四星以下的都是差评,接受建议,但是不接受无理取闹)和推荐票。
  • 逍遥赶海

    逍遥赶海

    吃不完的极品海鲜,休闲的海边生活,有趣的村庄,淳朴的村民
  • 藏地密码4

    藏地密码4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2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芭蕉花

    芭蕉花

    《芭蕉花》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入了郭氏经典散文近60篇。郭先生以丰厚的学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读来往往有“长知识”的惊喜。文风清新脱俗,表达感情则以细腻见长。作为一代文化大匠,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挚独白。我们依照文章内容,将其分为“雅趣天成”“流光剪影”“屐印千里”“旧知忆语”“艺萃心香”五辑。这些收录的文章皆是郭先生一生文章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