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0500000001

第1章 序

§§§序:文气如虹,妙思泉涌

多年前,一个非常曲折的机缘,一次小聚会上,认识了高力夫,当时她是做记者还是当教师记不清了。在沿着什刹海的路上,我们忽然谈起了古典文学,她的如数家珍使我大为惊奇,我试探性地提了几个难点,竟被她一一化解。再以后,完全没有她的消息。直到近两年,才读到她的文章,一篇又一篇,不由惊呼其为“燕赵才女”。这绝不是夸张。她的目前身份是编辑,但她的水平并不逊于某些以散文家自诩的人。当今时代,像高力夫这样从事实际工作却满腹经纶的人,把主要精力献给社会只留出很小空间进行自适性写作的人,正自不少,我们对他们注意得太少。这也就是我这个宣称不再写序的人,愿意为高力夫这样的编辑型文友写序的主要原因。

熟悉她的人都说,高力夫是一个博览群书、攻读不倦、以读书为最大乐趣的人,经常废寝忘食、不计晨昏。她的职业是编辑,她的业余爱好却是整个文学文化世界,涉猎面颇广。她在《书中有我,眼底无他》里写道:“书中的大千世界,丰富精彩,徜徉其间,其乐无穷。”读书“有的是书中有我,眼底无他的一份超脱和淡远,一份风趣与灵动,一种与先贤对话的怡然自得”。近年来,高力夫勤于笔耕,现在从已发表的大量作品中筛选出近八十篇,辑成此书,洋洋十几万言。粗略看来,涉及社会生活、人生百态、古今历史、家庭情感、文化现象、名人访谈、读书旅游、异域风物,等等。那么,作者通过人间万象的精彩描绘和展示,以及缘事缘物而生发出来的情感和议论,到底要阐释或说明些什么呢?我认为,作者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崭新而宏大的语境,展开的是多方位的思考,包括人生目标、人的生存境界、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人对幸福的理解等等。她把一份极具个性特色的人生感悟,奉献于社会公众之前。

顺生,乐生,贵生。

一份人本主义的悲悯情怀;

一种虚实结合的人生智慧。

这是一位前辈对她的文章的整体评价,不妨看作解读作家创作初衷和文本内涵的钥匙。“悲悯情怀”和“人生智慧”八个字,浓缩着作者的生活理念、生命体验和美学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可资参考的路标。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间,被引领到作家倾力打造的散文世界。这些作品,大到宇宙人生,小到青萍之末,大都能举重若轻,见微知著,那众多闪光的亮点,显示出作者思想艺术的深刻与成熟。

作者写道——

现代化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富裕;最大的麻烦,是快节奏;最大的损失,是自由的缺乏。假如可以允许再极端一些,则是价值多元之中的价值失落,是文化重建中的文化贬值。

这段文字,满含忧虑,有一种警世色彩。毫无疑问,这些年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腾飞的过程相伴随,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现代化与“现代病”二者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决不可掉以轻心,任其蔓延滋生。否则,社会越富裕,可能越腐朽。这样的富裕和先前的贫穷,孰优孰劣,真是难说得很。作者援引德国思想家阿伦特的话,认为只不过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进而认定“如果我们至今对此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最终,我们所面临的,将是比贫穷更大的尴尬”。这的确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正视的。《陌上花开缓缓行》中的不少作品,正是沿着上述思考路径,以精神文化为切入点,对人生做出解读和阐释,用以回应“顺生、乐生、贵生”的这一理念。

无疑,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是这本书的重头话题,作家的见解渗透在许多文章之中,在《陌上花开缓缓行》一文中,作家回顾了和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交往:那时张先生告诫作者别老是那么忙,“陌上花开缓缓行”,不要“久别吴娘暮雨声”。接下来作者写道——当时,只是偏重于诗的境界的理解,后来才越加感悟到其中更深的人生哲理。仔细想想,能不能减少一些对现代化的过分依赖?

不使或者少使自己被浮名和俗利过分奴役,尽可能多地维护身心的自由。这,对我们也许更为重要。

生活,生命,都需要更多的“陌上花开”、“吴娘暮雨声”的温情滋养,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更加温润柔软,更加生动鲜活。幸福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体的感觉、体验……美好的生活,应该是理性与诗意的共同存在。

这是作者关于人生境界、人生幸福的内心独白,也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提供一服方剂、一番忠告、一段诤言。作者同张中行、启功、季羡林等大师有着亲切的交往,领受到前辈学人丰富的人生经验、耀眼的人格魅力和深厚学养的熏染点化,实在是一件幸事。加上作者自身的聪颖悟性、思索钻研,她对“人生”这一困扰了无数人的话语,逐渐有了深刻、透彻的体认和理解。在她看来,“在对人性最为朴素自然的本质追求与对平常生活的感悟中,去满足对幸福的渴念,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她提出“一粒微尘也快乐”的新命题。在《秋思与秋色》一文里,她写道: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无论怎样美好,都因其短暂而不免凄凉。生命的智慧,就是要在这浮生逆旅的感伤里,在世事无常的迷惑中,寻找坚持到底的理由和勇气,把沉思与感悟、快意与豪情,外化为神闲气定、步履从容。

秋季,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语,应该是“诗意的安居”。

这也许就是“顺生、乐生、贵生”的真谛,是贯穿文本滔滔数十万言的一道精神清流。

于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作者凭借自己综合素质的强有力支撑,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对象中,无论是急就成章的千字小品,还是洋洋万言的长文,都能驰骋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的天空,指点江山,感物抒怀,横空盘来,浑然天成,不少段落情韵生动,哲理深刻,读之令人击节。

如《又近秦淮》,写作者江南之行的诸多见闻和深长感喟——秦淮河的声名远播,秦淮河的享誉古今,更多的是因为秦淮名妓用惊世美艳、兰心蕙质、绝代才华,用万种风情、缠绵悱恻、千秋忠义,合成人生悲剧而演绎出的无数或悲凉凄婉或风流蕴藉,令人回肠荡气、伤痛欲绝的千古绝唱,让后世之人在凭吊痛惜、感怀追索中,低回俯仰,兴叹无穷。

在这个背景上,作者推出她所敬重的名妓柳如是的凄美人生,歌颂了这位烟花女子的脱俗气质与惊世才华,歌颂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气大节。在秦淮河畔的思古幽情里,洋溢着正气、浩气和英气。同时,作者从她女性视角出发,也给予了柳如是更深的理解和惋惜。

《书中有我,眼底无他》中,在列举了陶渊明、李白“物我两相忘”的率真天然和儒道两家的核心要义之后,笔锋一转,又回到人生幸福的话题上来。

生活是否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感觉。它并不在于是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否可以放情山水,亲近自然;是否可以夜雨读书,围炉品茗;是否可以日日笙歌,夜夜良宵;是否拥有豪宅深院,宝马香车。幸福更重要的元素,是你能否拥有和保持心境的轻松、平静和快乐。

……幸福快乐的最好状态,是身心的舒展飘逸,自由自在。

此间作者的幸福观表述得较前面引文更为深刻更为到位。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沉溺于欲望的怪圈而乐此不疲,愈陷愈深,以至触犯刑律,沦为阶下囚,教训惨痛。我翻阅过一本叫《最后的忏悔》的书,由若干巨贪在临刑前的最后表白汇成。其中深深的悔恨,带血的泪水,无法言说的生之留恋和死之恐惧,给我留下极深极强的印象。少一份欲望,就多一份轻松与快乐,看来此言不谬。

在艺术表现方面,《陌上花开缓缓行》有若干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纵谈人生,评点古今,研究情感世界之奥秘,探讨生存境界之高下,思维活跃,文思和文笔自然流畅而无滞涩窘迫之感。作者十分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品位,选择并营造出一幅幅具有浓郁诗情的景象,有人物、景物描绘,有历史片断、心理刻画……也就是说,作者把文化、诗情、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迥异于他人的“看点”。

且看这段抒情——在细雨霏霏的清晨,打着花伞,细碎的步子踏在青石小径上,眼前的景物,被江南的杏花春雨,丝丝柔化,水雾微蒙,平添了几分梦幻般的不真实感,潜意识里,已模糊了许多界限:梦境与真实,今天与历史,他人与我自己。

花伞、青石小径、杏花、水雾,这些江南雨中的景物被作者整合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感的图画,更奇的一笔是写出了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潜意识里那种微妙、朦胧的暗流涌动。

不少读者在经受了“文化泡沫”的戏弄之后,面对如此有品味的文字,眼睛一亮,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许多年龄、职业、身份不同的网友对高力夫的作品评价甚高。在时下能取得这种效果实属不易。

欧阳修在论述写作之道时说:“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这是非常中肯的经验之谈。在我看来,作家笔下的道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书中得来,也不是灵感的产物,而与其生命经验相联系。我们从作家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痕迹。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还是个十五岁的女孩,赶上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的扫尾,和许多孩子一样,离开大城市,到太行老区插队落户,锤炼红心,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知青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目睹和感受了北方贫瘠山区农民的生存境况。之后,上大学,当教师,再之后,凭着年轻气盛和勇敢无畏,只身南下,勇闯刚刚挂牌的海南特区,很快成为商海中的佼佼者。而因个人气质和兴趣爱好,使她在取得很大成功之际,毅然急流勇退,凭借学识、文化功底和个人魅力考进主流媒体,成了一名称职的新华社记者……经历是一笔财富,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种种挫折和磨难,更是催生精神之花的土壤。南下北上几个回合下来,那个稚嫩的女孩成长为一位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思维深沉、眼光睿智的知识女性,她的心底保有许多生活赐予的珍藏,有不少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我们在读集子中的文章时,会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种种见解和理念,不是僵硬冰冷的教条教义,其背后有着一种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生作为支撑和基础,故而倍感真挚。这正是欧阳修“道纯则充于中者实”的境界。这是有关“道”的一个方面,下一步是如何把“道”“发为文者辉光”。作者的语言潇洒流畅,委婉清丽之中透出风骨,纯净淡雅中彰显力度,在有些调侃的作品中,还能看到幽默轻松的另一种笔墨,其运用相当娴熟自然。比如在《珊瑚在网》中这样写道——前科,前科是什么?前科就是劣迹!就是污点!我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叫一个冤哪!

最后,我还是被人家说得理不屈而词穷,只好默认。默认的结果是,房东罚我出钱包赔……真黑呀!这房东,这家庭,这世道人心!我恨不能泪水滂沱!

这样的文字,风趣鲜活,跳跃闪烁。

总之,这是一本有关人生的书,有关生活的书,颇多玄机禅思,闪烁着才情智慧,雍容而潇洒。

同类推荐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黄稼诗词钞

    黄稼诗词钞

    不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所作诗词作品的结集,分为“江山故园”“至情高谊”“诗林艺苑”“感事吟怀”“苦旅孤踪”五辑。作品表达了对于重大事件如香港、澳门回归、国庆等的关注和祖国进步的由衷喜悦,赞美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与美丽风光以及对于故土的怀念,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于亲人朋友的感谢、怀念之情,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诗友之间的酬唱及对于文艺的欣赏。
  •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戴明贤集(第五卷):适斋掬艺

    《适斋掬艺》为《戴明贤集》第五卷,收录了戴老谈艺说文的文章若干篇,包括《黑白记》和《掬艺录》二书的精选文字以及数种报刊的专栏短文,其中《黑白记》分为“记事珠”“砚边草”“雌黄录”“淡墨痕”四辑。刘熙载《书概》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作为著名的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戴老对书法本源、书法文化以及笔法章法等都做了精深的研究,以书法文化的视角审视、体味艺术的精微处,注重艺术创作的原创性。戴老将传统篆刻术语的“分朱布白”“计朱为白”概括为“黑白关系”,即黑与白(阴与阳)的矛盾与统一,相反与相成,变化和谐。这是篆刻艺术的核心问题。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作者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

    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

    新锐作家小野酱全新励志散文集,记录成长,也回顾以往。小野酱,超有个性的走南闯北的元气少女,曾经燃爆二次元的软萌妹子,是口条犀利的国际高级培训师,也是外企掌管江浙沪皖的主管,现在的创投精英偶尔客串大学生导师。当过跆拳道社社长,动漫社社长,到成为国际注册高级培训师,语不惊人死不休,幽默以及蛮不在乎,让她收获了大量的读者。本书记录她从业开始,到成为创投精英和大学生的创业导师的心路历程,几十个小故事,看得见的戏谑,悟得到的深刻。袁岳、江南春、臧鸿飞、都市放牛执意推荐,创投界女文青爱掰扯女文青小野酱,捧着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踩着仙气而来!愿你读懂她的彪悍,也读懂她的温柔,不裹挟,不将就,不惧未来!
热门推荐
  •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法治国家,要强调依法治国。一个企业,也应该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机的团队的基本特征。如果没有行为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那么,这个团队就是缺乏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而科学的管理就必然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就必须打破“人治”观念。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并不一定意味着领导和管理是呆板和沉闷的,因为管人既要讲规矩,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 剑指天涯明月

    剑指天涯明月

    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笔力甚嫩,我以后会逐渐成熟的。加油!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 皇天战尊

    皇天战尊

    九龙大陆,强者为尊,武道一途,与天争命,且看一朝皇子,凭三尺长剑,如何皇临天下!武道巅峰,谁为皇?为了心中的一丝执念,阳炎勤修武,争太子,夺皇位,战天下,历生死,证武道,破轮回!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 妖仙列传

    妖仙列传

    一个人界少女意外转入妖界,还成为了一个女妖,天生拥有双生灵能天赋的她在妖界开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宿世的爱恋,生死的超越,旷世的力量……一位人界少女最终成为了妖界堂堂女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编剧,今天又吃醋了

    编剧,今天又吃醋了

    在和陆影帝在一起之前《三千尘缘只爱你》第八十九场第一幕小初:“导演,在男主和女主彼此确定心仪的时候应该开船戏”在和陆影帝在一起之后《与你成双》第三百二十六场第四幕B导演:“小初啊,我觉得下一场戏,在男女主角幸运逃生之后,两个人对视拥抱哪里可以加一个吻戏的,有助于升华感情。”小初:“不行”B导演:不行就不行,谁让这剧是你投资的。在和陆影帝结婚之后《僵持的布偶》第一百一十六场第二幕C导演:“小初初,你就加上那个拥抱吧,你不觉得求婚成功拥抱一个,跟突出女主的感情,渲染气氛么”小初:“我没觉得”喜欢你之前,我孤独一人。喜欢你之后,满脑袋都是你。
  • 重生之长姐难为

    重生之长姐难为

    年小菜重生了,而且是重生成了一家长姐,底下四个弟妹。亲爹死了,亲妈改嫁。她无奈之下只能撑起整个家庭,好在还有苏琅帮她宠她护她,两个小屁孩加上一个奶奶辛苦养大四个孩子。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的时候,亲妈和继父继哥还要时不时来捣乱?在这条路上固然危机重重,不过有个厉害的好哥哥,年小菜表示Noproblem!只是某人居然想转变身份变成情哥哥?而且情哥哥的亲爹没有死,如今还是个大人物,不过是失忆另娶?情哥哥的亲妈找上门要他一起去认亲爹?还觉得她年小菜真的是小菜一碟?年小菜表示,她会让吃瓜群众知道其实他们的眼睛也不是雪亮的!
  •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前世,她是天才催眠师,光芒万丈!姐姐的背叛,她的命运轮盘就此终止。今生,她是九天神鼎第一废柴!天启大陆,异世而生!有人说:“她是千万难遇的极品废柴,根骨低,绝无仅有!”有人说:“她天生妖冶,必祸乱天下!”还有人说:“千年之变,因她而变,此女不除,必有大难!”……殊不知,废柴也有小晴天!废柴也有翻云覆雨日!她,九天第一催眠师,催你入眠,取你性命!她,九天第一驯兽师,万物之灵,沉浮脚下!她,九天第一炼丹师,灵药仙丹,不在话下!她,九天第一升级狂人,基因突变,令人费解!鬼魅魍魉,风起云涌!改天逆命,非她莫属!试问天下,惊艳如她,魅惑如她,天才如她,传奇如她……又有几人可以比肩?九天之巅,她倾城而立,灯火阑珊,她只道:“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敢吗?片段一:她雄霸九天大陆,成就一代废材的惊世之名!再回首,睥睨天下,纵横四方……却发现,那人始终追随着她的脚步,不离!不弃!她笑:“你还真是贱!”他答:就是贱骨头,奈我何?”某女收敛了笑容,面无表情的看了看某男:“那你别贴着我行吗?都贴到我可爱的臀部上了。”男:“那我贴你可爱的脸?”他们也有小温馨:她斜睨着他:“听说今天武家嫡长子为出门,嗯?”他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把她被风吹的略微凌乱的发丝理顺,“嗯,是我。”他的气息萦绕在她的周围,“不过一点夜香散罢了。有利于清理肠道,还可以帮助武陵健身,何乐而不为呢?”她转开脸,耳垂一抹粉红,“也是,婷姐的未来夫君,得苗条一点才好。”“阿然,我可是很苗条的。”他说,指尖还残留着她的一抹清香。她没有回应,只是闭上眼睛吹风,假装没有听到,唇角觉有着明显的笑意。他看到了,也跟着轻轻的笑了起来。
  • 了凡处

    了凡处

    中国传统的官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我们现在的官员体系里,官员的人文素养缺乏整套的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的结构里面,修身正心的体系,是主流的体系。本书从了凡的为官之道、从政之风来看了凡的实践主张,以期给我们当下如何为政,提供一个传统优秀官员的借鉴。
  • 听风过唯落花雨下

    听风过唯落花雨下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造化弄人,将他们分隔两方。相隔不远却似隔有千万里;寄情以风,貌似只有风才是自由的,它带去一切所思所想。遥城山水仍在,但存留给他们的就只有那一点的儿时欢乐和寄予风中的一丝真情……他们的故事关乎友情,关乎爱情。微风阵阵,声声不息。繁花落,雨暂歇,唯他(她)而已。愿多年之后,他们能成为心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