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47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历史转型不是历史表面现象的变化,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所谓转型(Transition),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特点,“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1]。中国当代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主要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2年、1992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至今。历史转型期文学在社会结构调整与文化变迁中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学的变化从来不单单是受文学内部的因素制约,有时候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由社会历史变化的外部因素所致。历史转型期的文学尤为如此。

我们把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等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追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这不仅会拓展历史转型与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的话语空间,而且可彰显历史转型与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的互为意义。

历史转型期,文学思想主旋律——人民主体性具有不同的时代话语表征。人民主体性是党的文艺思想的核心,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79年邓小平发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习近平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从1942年至今,人民主体性思想贯穿始终。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主体性呈现的样态虽有不同,但都显示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向度,将人民主体性进行到底。从创造之维、表现之维、接受之维与精神向度四个方面更可以看出人民主体性思想的不断发展。人民主体性思想经过历史的检验,被证明是党领导文艺的正确思想;而且这70年间,人民主体性思想与时俱进,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时代性的话语表征。

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人物形象塑造等随历史转型而转型。“转型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最终引发社会价值观震荡。……人们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失落、价值迷乱和道德心理的困惑,从而导致一种社会意识的迷惘。”[2]历史转型期,作家在生命认知、生存体验、生活情致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生存哲学,影响他们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当然,作品中形象载体的生存哲学并不是作家生存哲学的同构体,但至少可以反映作家对形象体生存哲学的看法,而且形象体的生存哲学往往具有历史转型期的普遍性特点。作家的生存哲学融入文本创作,彰显新文化的生命指证、新启蒙的内涵诉求、后新时期的目的能指以及后现代的意义解构,凸显历史转型、生存哲学与创作思想之关联。五四时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鲁迅在《伤逝》中以涓生之口道出生活与爱之间的关系,成为新文化的生命确证。新中国成立之后,作家的写作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生存或曰写作之目的是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做出贡献。1978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不仅感受到从政治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之重,同时也意识到承担新启蒙任务的生命之重,“人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阿城《棋王》)成为1980年代知识分子自觉的生命追求。

1990年代,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1990年代的转型彰显出与1980年代完全不同的时代表征。“如果说80年代前期是一个充满了旧与新、中与西、善与恶、公与私、义与利、灵与肉、个体与集体、理想与现实、文明与野蛮等等从政治到文化、从道德到经济、从情感到观念的多层交织着的冲突,那么,到90年代,一切都有了分晓,私有化与现代化以其无法抗拒的‘唯物’主义力量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赋予了社会以新的存在形态。文学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主义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都受到了这种新的社会存在的制约,都只能是这一现实土壤上的生长。”[3]作者的生存哲学与创作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1990年代历史转型前的中国作家大多站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大我立场或1980年代的启蒙立场上,那么历史转型之后的中国作家更多的是关注自我的生存。活在当下,“为活着而活着”(余华《活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对于作家来说,写作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保证。

与此同时,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从“文学的解放”到“文学的自觉”的过程。“前者是把文学从政治等束缚、限制禁区中解放出来,但艺术上还走了旧的路子,不够自觉,后者开始从艺术创造上拓宽了思路。”[4](朱寨语)1978年之后,在经历以揭示伤痕、反思政治、描写改革等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之后,在现代主义思潮涌动的文化语境中,作家逐渐获得文学的自觉,创作理念与真实观发生变化。一方面,追求朦胧美与形式美,用人性回归对抗异化现实,以语言实验对抗言语失真,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徘徊。另一方面,他们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始寻根之旅。从政治之维到文化之维、从群体问题意识到个体审美意识、从国家民族一隅到现代世界之维,中国作家树立民族文学的自信,由主体自觉到自我超越,并试图与世界文学对话。1990年代市场经济转型,除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外,社会结构的转型被看作第三只“看不见的手”[5]。转型促进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但同时也带来利益再分配的压力、社会结构分化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转型的代价是失业、两极分化、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底层问题凸显。转型期的底层写作成为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进入21世纪更是如此。在有的作家幽闭在自我的狭小空间中孤芳自赏、充满“小资”情调的同时,也有作家经由“为老百姓写作”到“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变化,彰显民间立场与人文情怀。与创作理念相适应,作家的真实观历经本质真实的追求、文化真实的突转、精神真实的穿透与生活真实的还原,真实观的“蜕变”透露出主体焦虑的深化与变异、现实传统的延续与反叛、话语权力的争夺与交替。

历史转型、理念转型影响文学创作体式与人物形象主体性的不断演变。新中国成立给中国作家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热情。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颂歌体与“向困难进军”的战歌体成为主要的创作体式。进入新时期之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转型期,创作体式呈现多元化样态,私密空间自赏的私语化、日常生活还原的闲聊体与主体间性互动的对话体等创作体式各具特色。每种创作体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文学的主体性问题。主体性问题是历史转型期中国当代文学思想中凸显的重要理论问题。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作家主体性的历史性变化,由此导致人物形象主体性的历史性演进,主体性的压抑、丧失与回归,使人物形象从严格规范化、极致样板化过渡到审美多元化,从扁平过渡到圆形。

历史转型全方位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历史转型对文学发生作用,同样的,文学也参与历史的建构。文学思想是历史的一部分,它参与当代中国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说:“事实上,民族属性(nation-ness)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6]所以研究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具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历史转型与文学建构的互为性。一方面,历史转型影响文学建构,但遵循文学自身规律、尊重文学的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之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历史转型的特殊契机繁荣文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文学建构的最终指向。

同类推荐
  • 天下帝灵

    天下帝灵

    这是一部古代谋士谋略,将士战争撕杀的,天下英雄登场的战争小说。
  • 大宋超级学霸

    大宋超级学霸

    那一年,大宋甲级足球联赛正热,国民老公苏东坡金榜高中。那一年,京城房价一飞冲天,老干部欧阳修买房不及时被夫人赶出家门。就在那一年,赵官家上元夜偷窥香艳女相扑,被朝阳群众司马光当场抓获。也是那一年,王老虎携女参加非诚勿扰,扬言非进士不嫁,金明池畔四大才子仓惶奔逃。还是那一年,河东狮喜拜婚堂,胭脂虎相亲正忙,全国神童大赛各路少年英才开始隆重登场。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公元1644年,崇祯帝砍杀皇宫嫔妃、公主等女眷,逃亡煤山,绝望中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继任者弘光帝朱由崧,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只知沉湎酒色。掌握朝廷实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是醉生梦死,利用手中的权力,卖官鬻爵。大顺、大西、南明,依然互相争斗,内耗不断,腐烂透顶。清军气势如虹,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黑暗的时代,这是最绝望的时代。唐宁空降至此,不由发出一声发自肺腑的感叹:挖草。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虽然唐宁有些时候也想做一条咸鱼。但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为了不留辫子,唐宁只能试着说不,毕竟老天总算送给他一个二战德军的地下军火库,有了些说不的资本。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热门推荐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真·女人:关于生活、爱和家庭

    真·女人:关于生活、爱和家庭

    本书是知识与灵感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女性是极为幸运的,世界上众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拥有,众多角色等待我们去适应,众多机会等待我们去发现……
  • 皇上怕怕:爱妃是母老虎

    皇上怕怕:爱妃是母老虎

    有一个皇帝..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9岁的女人..封她为贵妃..纵使知道她一直迫害所有怀孕的妃子..害得他很久没有子嗣..纵使知道她一直在后宫横行霸道..陷害皇后..他都知道..但是..依然对她万般恩宠..他容忍了她一切..因为..他爱她..
  • 晚而情深

    晚而情深

    以我的主动,成为你我间的开始。不再把你让给任何一个人,以我的性命为你起誓!无所谓之幸福,只一刻,我便求你安好!
  • 网游之洪荒大蝙蝠

    网游之洪荒大蝙蝠

    王海作为一名铸造世家的继承人,却无法拥有最重要的内力,无法铸造出拥有内力的武器。失望之下,一款洪荒游戏给了王海新的希望。
  • 极夜王朝

    极夜王朝

    “我极夜是人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光明新历元年,极夜大帝在人族史册的扉页上亲手写下。“什么?你不同意?来来来,我最是通情达理了,咱们单独理论一番!”
  • 胡王妃

    胡王妃

    她曾两次被君王看上,而他穷尽一生只为她谋取自由,远离世俗,跨越族群,披荆斩棘的爱何时到达终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魂殿

    古魂殿

    在这个大陆上有着一个很强大的家族,为了让自己的家族称霸,于是和个大家族开始争夺。
  • 皇尊枭宠小兽妃

    皇尊枭宠小兽妃

    【全文完】【新文已发:《系统求卸载:快穿男神有毒》】她是强悍无匹的赤金凤凰王,突发惊变,为了保护夫君与刚出生的儿子,不得不涅槃灭敌。千年后,她以二十一世纪王牌的身份强势回归,洛家废物四小姐?呵呵,露露天赋,放放魔兽,吓SHI你!但丢去了记忆的她,却让某男跟某包子感到很头疼。“什么?你是本小姐的男人?放屁!“什么?你是本小姐的儿子?滚粗!本小姐连男人都没有,哪来的小包子!”“什么?懒死不走?关门,放魔兽!”……这是一部某男追妻血汗史,这是一部包子认母心酸史,这是一部废材崛起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