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400000009

第9章 骨肉分离

父亲走后第二年,我们仍旧住在四伯父家的小东屋。这一年的冬天,天寒地冻,一连几天都下着大雪。外地刨树的也不能来,没有活儿干,在屋里待着总感觉饿,如果跑出去拾些柴火会好一点。外面的雪随着风飘进我们屋里,靠门口的地方堆积了一片厚厚的雪。外面天阴沉沉的,天连雪,雪连天,天和地都分不出来了。二哥在外面卖东西还没有回来,妈妈和姐姐在炕上做着针线活儿,小屋里鸦雀无声的,只有妈妈、姐姐缝衣服拉线的声音,听惯了也有几分悦耳。妈妈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边加速缝着,一边好像在沉思着什么,脸上的表情像凝固了似的。屋里昏暗暗的,还不如院子亮。我冷得直哆嗦,上牙打着下牙,肚子里空空的,咕噜咕噜地叫着。家里没有一粒粮食,我也不知道几顿没有吃饭了,饿得实在难受。我跟妈妈说:“我饿得慌,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我们去要饭吧?不然我们借点儿钱去买米吧。”妈苦笑一声说:“我可不去要,也不借。”我鼓足了勇气说:“你不去,我去要!”好像英雄豪杰似的下了很大的决心,拿了一个烧火棍,提起一个小洋铁筒,挺着胸走出屋门,走到院门口就站住了,又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气了。心想要饭就得张口叫:“老太太、老太爷,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得说一大串好听话,怎么说呢?我说不出口,又要低三下四的,有钱人家若放出狗来怎么办?站在门口,风嗖嗖地刮着,雪花吹到脸上,凉飕飕像刀割一样疼,脸和手都冻得紫红紫红的,头脑清醒了许多,只好又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和姐姐一样饿,因为她们是大人,懂事,饿了也不肯说。她们看着我,都心疼我,平时什么都让着我,光让我吃饱,今儿没法子了,什么都没有了。母亲一边手里做着活儿,一边慢慢地跟我说:“咱们是穷人,今儿没吃的,今儿就不吃,明儿有了再吃。今儿若是借了,吃了不饿,明儿拿什么还人家?钱是不能白借的,借钱吃饭,这年头儿驴打滚的利钱,咱们是还不起的。借了钱就等于被人戴上笼套了,到那时还不了钱可由不得你了,人家有了把柄,要怎么处置你就怎么处置你,到时候后悔也迟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妈妈是记住了父亲借债的教训,因此她一想到借债就心有余悸。妈妈见我不说话,又说:“为咱们穷人争口气,绝不干那没骨气的勾当。我若没有进项还人家,就绝不会借人家的钱,要凭我们的两只手活下去。”因为我老说冷,妈就讲故事哄我开心,给我讲了“秃鹫叫”的故事:秃鹫(猫头鹰)顶懒了,天天早晨起来叫:“天黑打窝(搭窝)!天黑打窝!”到天黑还没搭窝,早上冷得无奈地叫:“得过!且过!老爷儿(太阳)出来晒晒我!得过!且过!老爷儿出来晒晒我!”我们大笑起来,也不喊冷喊饿了。

那年可能是闰二月,春天长,妈妈说:“穷汉赶上闰月年,咱们穷人,没活头。”一般庄户人家也都说:“大春天,怎么活?”这时候打短工还早,由于战乱,老百姓也穷了,雇人做针线活儿的也少,只有过年过节时有一点活儿。大哥有时候送不来钱,二哥卖小零食也挣不了几个钱,我们家常常断顿,不开锅。妈妈讲:“我们不能闲着,再不干活儿,我们就得把嗓子眼扎起来了。”这时节纺线赚钱少,纺一两线才能赚一百钱左右,若在三月份卖一两线能赚三百钱左右。可是实在没有办法,赚钱少也得干。我们搬来三辆纺车,娘儿仨一起纺线,五天能纺一斤半线,逢集妈就拿着线到集上去卖。那时实行十六两秤,卖得好能赚两吊钱,有时都不赚钱。当时四吊钱一斗小米,两吊钱还买不到一斗米,四口人连吃饭都不够。所以常常是大眼瞪小眼干着急,没有办法。妈怕把我饿坏了,就想着把我送给生活好一点儿又无儿无女的人家,我们家乡叫“给人家养活”。妈对介绍人说:“人家待我家女儿好,就送给她们;若待我女儿不好,就要回来。要给女儿想一条生路,我饿死也不能要人家钱,饿死,我们还死在一堆。”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什么叫“饥饿”,而在我的童年,饥饿像影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

我记得父亲出走不久,第二年春天,我大概有五岁或者不到五岁,刚搬进四伯父的牲口棚里。虽然年纪小,但是看见的事都印在脑子里,至今不能忘怀。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不大的院子,有一明两暗的三间土坯北房,一进门左手是锅台,上边放着铲子、炊帚等物,中间靠着北墙的高桌子和凹进去的土坷台连在一起,土坷台上放着神主牌位,桌子上有些用具。右手一间挂着又破又小的门帘,里边仿佛有囤,可能是存放粮食的,我没有进去过。左手这间屋里从东到西一长条南炕,是我们三个人睡觉的地方;北面是一高一低的两个柜子,高柜子上挂着一条长手巾,是用来擦脸的。靠西墙根儿摆着一张桌子,上边放着镜子、梳头匣子,桌子旁边撂个长方形的小木头凳子。

小院里西南角猪圈旁边有个鸡窝,东南角是院门,门上黑油漆都脱落了,门旁边有一棵枣树和一棵槐树,出小门有个大院,穿过院子可以通到大街上。这家的男人四十多岁,看上去挺结实,黑黑的长方脸,高鼻梁,待人和气,不大讲话,穿一身紫花的粗布衣裳。他很勤劳,吃了饭就下地干活儿,回来就扫院子、喂牲口,没事儿拿个烟袋抽旱烟。女人和他差不多年纪,也那样黑,三角眼,高额头,大嘴岔儿,梳个麻艺纂儿,一双小脚走路挺利索,见面带笑。我刚见她觉得面熟,但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也想不起她是谁。我正在看鸡玩,她叫:“丫头!过来给我烧火。”她没叫我名字,我没理她,但看看院子里没别人,心想可能是叫我吧。她不高兴了,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把我拉到灶火坑前说:“我不是叫你烧火吗?”我心里不高兴地想:我有名字!那以后她都叫我“丫头”,我给她烧火、洗碗、扫地、喂鸡,有时喂喂猪,就是用瓢在泔水缸里舀一瓢倒进猪食槽里,有时还让我上街打醋、买油、买盐等。在街上的小杂货铺子买东西时,时常听人家议论高五家(我现在住的人家):“这是高五家要来的小姑娘?跟这刁娘们儿享不了福……”也有说刻薄话的:“她那狼心狗肺的人,有丫头垫圈也不给她……”这些话我都记在心里。有一天,来了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小孩子跟我玩,让我喊那个女人“妈”。我心里想:“我妈在我家里,凭什么让我叫她‘妈’?她属于哪道儿的?刁钻古怪的人,笑里藏刀的黑老婆子,休想让我叫她‘妈’。”我不想理睬她,也从来不和他们任何人讲话。过了十天左右,她带我出门,她在前头走,我在后面跟着,走了一会儿就到大寺坡前了。我认识路,这儿离我们家很近,过了大水坑就进村到了吕老同家。我马上记起来了,这女人是吕老同的妹子。我们是同姓人,但不是一家,他们不是旗人。天快黑了,她要带我回去,刚走出门,我就不走了。她们两个女人拉我,我拼命往后稍,她们两个小脚女人自己走路还前走走后倒倒的,更拉不动我。她们知道我认出村子了,想回家。这时有过路的乡亲们说情:“已来村里了,就叫这孩子回家看看,再走也无妨。”她们只好松了手,我撒腿就往家里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一头扑到妈妈怀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声也哭不出来,妈和姐姐都哽咽着。我心想:可到家了,我再也不跟她们走了,她们拿我当使唤丫头。母亲不管心里多么难过也只是忍着,有泪都往肚里咽,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哭。她也舍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送人,可现在万般无奈,又不能眼看着孩子饿死。我到家没一会儿,高五老伴儿也来了,让我跟她回家。母亲面带着笑容哄着我跟高家人回去。我不哭,也不说话,就是死不回去。姐姐怕那个女人揪我走,让我坐在她和纺车中间(家乡叫纺车怀里),姐姐坐着纺线。由于前面有纺车挡着,她们拉不走我,当天就留在家里了。我跟妈和姐姐说:“她嫌我不叫她妈,就找我的碴儿,地扫不干净啦,碗洗不干净啦,没有喂鸡啦,鸡下蛋少啦,整天哭丧着脸,说我:‘妈也不叫一声,白养着吃闲饭……’挑剔个没完。”我还把村里人怎么说她的坏话也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妈妈劝我:“忍着点吧,咱们家没饭吃,老这样下去会饿死的!你上她家去有饭吃,有时间你可以回来看看妈和姐姐,若是真饿死了,谁也见不着谁了。要是有一点办法,妈也不忍心把你送人,你好生在那儿住下去,只当是孝敬妈了。咱们都说给人家了,不能说话不算数,咱不能不讲理。”我听了也不敢跟妈说太多,知道母亲不让犟嘴的,就求姐姐时常提醒妈到高家蒲去打听打听,她们待我好不好,我是不愿在她们家待下去的。姐姐对妈讲:“今儿天都黑了,明儿再叫她回去吧。”当天我就留在了家里。

一觉醒来,怎么又在高家了?我心里着实恨高家人,也恼妈妈不该夜里叫她们把我弄回来。那女人一到吃饭就数落我,嫌我想家,不好好干活儿,说得我生气吃不下饭。以后她经常故意在我吃饭时说这些话,让我不吃饭、少吃饭。我想我不能在这儿待了,要想办法逃回家去。虽然我过去外出干活儿跑遍了村西边,但没有去过村东边,我只是在旧历新年招呼一群女孩到大寺里玩过。出了村东口过一个大水坑,就是大寺的西坡头儿,往上爬,顶上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到了夏秋天,这里就是雇人的市场。需要雇人耪地、秋收的都到这儿来雇临时工,就是“雇人的”和“被雇的人”的自由交易场所。常听二哥说“明儿早点上市找活干”,指的就是在这里。

我们村的大寺可有名了,又名铃铛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第一道山门的围墙全是大红色的,高台阶,高门槛(我们家乡叫“门限”),也是红油漆的。因年久失修,已经磨得红白斑驳。跨入第一进大厅,两边是四大天王,我认识一个白脸的是管打闪的,还有托塔李天王。第二进大厅两侧是哼哈二将。出门有一条路,高出地面二三尺,东西两面有钟、鼓楼,走到佛殿前,有用鹅卵石铺就的一片大平台。大殿前左右摆放着一对高大的铜狮子,威武雄壮,旁边还放了数个大铜缸,里面盛满了水,以防失火。孩子们常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抬头往上看是高大壮观的大雄宝殿,太阳照在雕漆画廊上,反射出五彩光芒,犹如仙境般绚丽夺目。屋檐的每一个小橼头上都挂着一个铜铃铛,里面圆圆的小槌随风摇晃,撞击着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欢快的“叮啷”“叮啷”声此起彼伏,好听极了。迈过宽大的门限,正中央端坐着慈祥的释迦牟尼金像,高大壮观。

妈妈劝我回高家

村里人传说它的心是真金做的。我看见佛的后背有一个大窟窿,有人蹬着这个窟窿爬到佛身上扫土、擦灰。它身后有一个用铜片编织的圆形雕花图,和佛台同宽,从房顶垂下,上面有金鸱老雕,金碧辉煌。屋顶由蓝色方格组成,每一格是一种花。东西两边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背后墙壁上还画有各种各样的仙人在云间飞舞,色彩鲜艳。出后门有一个倒座观音,比大佛小了许多,也没有金鸱老雕。

我越想越觉得心里有底儿,知道这儿离我们家不远。一天后半晌,高家女主人还没回来做饭,我看东墙上老爷儿照得挺亮,阴影还没上墙。离天黑还有好一会儿,这儿离我们村只有一里地,天黑就能跑到家。我就抓紧时间逃了出来,顺着后沟往西跑。我心里高兴极了,一溜烟跑到大寺坡头上,可是连一个人也没看见。也许是我太高兴了没注意看人,但心里有点儿害怕,因为过去听大人们讲大寺后沟有狼。当地的人们说:老爷儿高山,狼儿撒欢,老爷儿没,狼儿过(意思是说太阳落在高山后,狼开始出来寻食吃人了)。还听说我们村西头有魔,村东头下道里有鬼,天黑就出来抓小孩。我不停地跑,心想:快跑,赶在太阳下山前跑到村头。心里急,一口气跑到正国庙前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到了我们村东头了,我可不怕了,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妈妈和姐姐了。站在庙前喘了口气,看看街道、房子、枣树、榆树……一切都那么可爱可亲,终于回到自己的村子、回到自己的家了。后来才知道,我妈赶孟家蒲集时遇到高家蒲村人,打听高五家待我好不好,他们村里人都说她们心地不善良,还跟别人说我跟她们不一心,不想要我了。这次我回来就没有再去高家了,他们家也没再来要人。

这件事之后,乡亲们才知道我们家是真穷,把女儿都送人了。原来人家看我们家的人出门都穿戴得整齐干净,还以为我们有点儿积蓄呢。其实,我们的衣裳全是妈妈陪嫁的衣裳改的,姐姐、哥哥们穿小了,不能穿了才轮到我穿。后来姐姐出嫁陪送的几件衣裳也是妈妈的衣裳改的。妈妈勤快爱干净,我们穿的衣裳脏了就洗,破了就补,补衣的补丁都是颜色相近的布,破的窟窿大了,就采取挖补的办法补得整整齐齐,我们从来没像叫花子一样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

回到家真好,再苦再累、再没饭吃,能跟妈妈和亲人在一起也是幸福的。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我被送人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对我妈说:“你送人还不如送到北京学戏,孩子长得又好,又聪明,学会了戏挣钱多。”我们家乡在正月里各村都“闹玩艺”,多数村里都有寸跷,也有高跷和武术。我们村里有也寸跷,都是男孩子扮演的。我们一帮子的小丫头们挤到里边去看,去听他们唱。我把词都记住了,回到家也不点灯,摸着黑唱得起劲。妈见我唱得有来有去的,说起学戏的事,她真动了一下心,转念又想:不行,离家这么远,谁知道人家叫她干什么去了?这事绝不能干。那时候人们对戏子的印象不好,不像现在称为艺术人才,所以也没有把我送去戏班子。

还有人劝说,把她送人还不如找个人家“童养”着去:“咱们村里发童养媳,你看你们二嫂(指我远房二伯母),四个儿子现在都有出息,有一百六十多亩地种着,牲口、车辆都有,日子过得多好,多舒坦。咱们胡同底的老安嫂现在种着一顷多地,使着两套车,有三房儿媳妇,她不也是童养媳吗?”我妈坚定地谢绝说:“穷死,我女儿也不当童养媳。”

同类推荐
  • 狄金森全集:卷一·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一·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内容包括:晨(外一首)、爸爸,不要再那样看我(选一)、我约长城照相(组诗选一)、她有一条漂亮的褶皱裙(外一首)、酒亭(选一)、母亲河(外一首)、路灯下的小诗(组诗)等。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在最美唐诗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本书把唐诗中有关爱情的篇章和感人的爱情故事从历史的长河中提炼出来,将众多唐诗的佳句信手拈来,描绘出一篇篇在盛世或战乱时期的男女邂逅、相爱、分别、重逢的凄美画卷,文笔优美,创意独特,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细节,为读者寻回古典爱情之美,并在阅读这些美丽的爱情故事时,加深对诗词的领悟和理解。
  • 英美文学与女性视角

    英美文学与女性视角

    本书主要从女性的视角研究了英美文学的相关发展变迁和特点。由于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生活形式的变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有很大差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形形色色,但是不论其性格本身如何,这些女性形象对待爱情对待人生却有着显著差别。
热门推荐
  • 不必去做

    不必去做

    早七点一刻,雾霾弥漫,把曙光远远遮挡在了外面。这栋住宅楼的三层向南的窗子内,谢平和李倩两口子正在小餐厅吃早饭。因为外面天色过于晦暗,屋子里开着灯。嘀嘀,嘀嘀……手机响起短信提示声。谢平放下碗筷,翻出一条短信:莎士比亚说,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直到现在,我才领悟出这句话的真谛。尽管短信上未署名,但是谢平一看那个熟悉的号码就知道是自己的下属,人称一枝花的司筱丽。李倩见谢平神色有些不大自然,也搁下碗筷不吃了。谁发来的短信?李倩问。谢平说是天气预报。李倩说拿来我瞧瞧,看待会儿出门用不用带伞。
  • 朝天子之潜龙勿用

    朝天子之潜龙勿用

    建元元年的七月初八,雷雨中,长安城的天空中有一白、一青两条光带游动,最终均飞向皇宫,百姓纷纷目睹真龙降世;皇宫中,内侍向秦帝赢骢报告,中宫卫皇后和漪澜殿贾美人各诞下一位皇子,两人出生时序不分先后;天赐异象,双龙降世,不分先后,究竟谁才是命主帝位的继承人?十年后,冬至大节上皇帝赢骢的突然昏厥使储君之争提上议程;传说中的青、白两条真龙降世,究竟谁才是天命所归?出现在皇帝梦境中的黑龙,究竟预示着包藏祸心的异族?还是贵不可言储君?阴谋与成长,荣耀和勇气,究竟谁才会成为大秦帝国的继承人?架空秦、非考据,一切设定习俗为故事和人物服务,这正是架空之魅力所在,有历史依托但又不必拘泥于历史结果,不喜误入;POV+上帝视角、有女主、无CP、非言情、正剧向;
  •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新书《洪荒之魔祖为尊》已开! 系统让我搞事情我能怎么办?麻麻他开挂了!
  • 快穿反派老公有点苏

    快穿反派老公有点苏

    【1V1】算命先生说唐绾注孤生,她不信,她有钱有颜,怎么会嫁不出去?结果她谈了99个男朋友,每个都在一个月内找到了真爱甩了她!最后一个还在结婚当天跟别的女人跑了。唐绾表示不服,随手拉个男人结婚,却直接翘辫子了!然后被绑定了一个爸爸系统。爸爸系统:想要一个完美老公吗?不要998,不要888,只要绑定我爸爸系统,完美老公给你送到家!唐绾:爸爸?EXM?爸爸系统(羞涩):闺女你好~叫爸爸,你想要什么样的女婿都给你!绑定系统后,唐绾只想掐死系统。说好的完美老公?!这性子歪曲的男人,谁敢要啊?!这不是在坑我?爸爸系统(无辜):闺女,爸爸怎么会坑你呢?你看看,不是潜力股?不是高颜值大长腿?唐绾:……群号:702211309
  • 我的人生不一样了

    我的人生不一样了

    突然发现可以穿越到一个个新的世界,主角开始一步步打造新人生。“老大,你要不要这么拉风啊!”周星星眼神中带着些许崇拜。“大帅,明日定可成功。”骑在马上的马邦德面色谄媚。“左使,看来江湖又要血雨腥风了!”东方不败话语幽幽。……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本书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一生的悲剧。爱玛是法国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少年时深受宗教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长大后,她与平庸老实的医生包法利结了婚。她不满家庭生活,幻想追求理想的爱情。她涉足上流社会,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对浪漫的追求使她走上了堕落的道路,终因债务缠身,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
  • 大清县衙清风

    大清县衙清风

    本书取名《大清县衙清风》,就书的名称来说,“清风”一词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层阶。“清风”的本意是清爽、清凉之风,但多用于象征一种美好的风化、高洁的品格等。于是,自然之风也就随之社会化、道德化了。清风前面冠以“县衙”,是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县衙这一层面,“县衙”曾是一级政权的代名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县级官府是作为封建政权架构的最低层,官级虽低,但它却是封建帝国大厦的基础,县衙中的主官——知县,位虽七品,其权利实在不小,俗称“父母官”,他们距离百姓最近,给百姓带来的苦乐也最直接,百姓对县衙的感受,代表着对国家的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县对整个国家来说就有“载舟”“覆舟”的作用。
  •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有理想的销售员都渴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仍有许多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他们与销售高手相差悬殊。有调查发现,通常那些超级销售员的业绩是一般销售员的300倍。在众多的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这20%的精英销售员创造出来的,而这20%的销售员也并非天生就是销售冠军,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就在于他们拥有迈向成功的方法。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仙妻:听说王爷惧内

    逆天仙妻:听说王爷惧内

    一梦惊醒,柳凤吟堂堂一个A级特工竟成了镇国将军家的废柴嫡女!到处受欺负就算了,这具身体还死活不争气,修炼不出什么名堂。循着蛛丝马迹,柳凤吟逐渐发现了重生后的一连串秘密,她誓要逆天崛起,叫天下无人敢再轻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