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0300000004

第4章 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1835年,德国特里尔城,一位17岁的中学生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文章的作者是卡尔·马克思,我们从中真切地看到青年马克思的崇高信仰。正是这一信仰,使他的目光不断向历史纵深处眺望。

人无信仰则没有精神,人无信念就没有力量。信仰、信念好比人身体里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站不直、立不稳、走不动。

19世纪英国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中指出:“信仰象征着人类的理想,代表着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的渴望,因为那里有我们未曾踏足的原始、鬼斧神工的辉煌、碧海青天的梦想。我们为自己的信仰奋斗终生。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97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力同心,接力奋斗,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顽强拼搏,勇往直前,靠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1950年2月,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的这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就在那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1000多名留美学生不畏艰辛奔回新中国,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新民主主义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该取的道路”,“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身处新时代,时运相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知识分子要做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奋斗者、实干家,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奋进,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壮美人生。

一、心中有信仰,全身就有力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这位赣东北苏区的创建者,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却“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只因他是“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常说,有科学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他信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方永刚讲自己有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的日子,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日子。因为党的好政策消除了家庭成分的影响,使他得以考上大学、入伍入党;因为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使他得以从一个农家子弟读到博士、当上教授。党的创新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方永刚的命运。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坚定的信仰,在他心中已化为一种精神,一种高度的责任感。20多年来,方永刚把三尺讲台当作实践人生价值的大舞台,能真学、真情传播、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把第一线堂课都讲成精品,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出版10部政治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图书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正是有了信仰的力量,他才能够从实际出发,把最难讲的政治理论课讲成深受学生和群众欢迎的课程;正是有了信仰的力量,他才能坦然应对严重病魔袭击,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还是晚期,我研究传播党的理论课没有限期”。

不坚定的信仰不是信仰,不执着的信念难言信念,真正的坚定和执着,一定是在奋斗中铸就的。励志者,“砺志”也,没有千磨万击,信仰如何闪光?没有奋斗乃至牺牲,信仰又如何实现?

爱国奋斗、建功立业,就是要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理想信念是每一名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是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有人说,现在的人是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在这个思想激荡、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信仰,真正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和抱负。

当前,一些知识分子、党员干部讲业绩,却不大讲政治,以至于政治意识淡薄,甚至逐渐失去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有的把讲政治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依旧我行我素。如此讲政治,歪嘴和尚念歪经,政治觉悟自然不会高,也就很难时时处处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了。不讲政治,就是丢了魂、失了根、忘了本。从最近落马的不少干部身上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他们不讲政治或政治意识不强,使他们一步步失节、沦陷,信仰缺失、忠诚失守,最终走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应当在灵魂深处反躬自省,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做愚公,不做叶公,决不能对我们所信仰的主义、所追求的事业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有强烈的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上坚信不疑、意志上坚韧不拔、行动上坚定不移。

我国炼油科技奠基人侯祥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学家,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侯祥麟出生在战乱的旧中国,孩童时就目睹了祖国和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从小立志勤奋学习,为改变国家面貌而不懈努力。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拥有顽强的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当他还是个少年时,就同进步师生一道上街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1935年,他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考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英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坚定了寻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后来他辗转到长沙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委派,他在西南从事煤和植物油炼制液体燃料工作。抗战胜利前夕,受党组织委派,他于1944年通过考试自费留学美国,在那里参加并组织了爱国留学生社团活动,并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成功动员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194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先在清华大学任教,后在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从事研究工作,从此,他的后半生便与国家新兴的石油化工事业紧密相连。

侯祥麟这丰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此生不变的信念,那就是:毕生为党和国家、为祖国的石油科技事业的发展、为祖国事业的繁荣做出努力和贡献。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祖国的科技进步事业,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都献给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

侯祥麟一生可以说扮演着三种不同的角色,其中之一,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是其他角色力量的源泉,那就是,他是一名政治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

侯祥麟一生始终追求进步光明,尽管处在各种动荡之中,但政治信仰坚定,始终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一生爱国,始终坚持跟党走,信念明确,意志坚定。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就读期间,他就渐渐认识到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自此,他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把毕生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祖国,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对政治信仰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过,他是一名对党、对国家、对群众毫不动摇的坚定的共产党员。

侯祥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也经常带领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运动,由于他当时是秘密入党,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大家都看到他十分爱国。他经常对学生言传身教: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他在政治信仰上从不动摇,对党和国家具有矢志不渝、终生不悔的坚定信念。他说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科学家,一切都要从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一生跟随共产党,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1960年,他提出,要发展中国的炼油技术,就一定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不能照搬国外的技术,要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技术。他为石油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是为了证明我们国家也能拥有自己的先进技术,也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让世界了解中国,他的这种坚定的工作信念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荣誉感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

英雄不朽的,是他的精神和信仰。“咱们国家发展不能没有油。”“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所做的事情都不突出,也没有任何的传奇色彩,我的所作所为无非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侯祥麟毕生用对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终生不悔的坚定信念、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名老党员、一名老科学家的赤子情怀,创造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信仰,就是人生的定盘星、行动的指南针。心中有志,脚下才有根,就不会轻易栽跟头;心中有志,人生才不会无聊,不至于随波逐流。每当艰难困苦,每当失意落魄……一回想自己早就立下的志向,于是内心激情澎湃,并生发出无限动力,这便是“不忘初心”。

二、担当是对信仰的最好坚守

习近平同志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其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第一粒扣子”指的就是要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国家,有拳拳赤子的担当,才能挺起脊梁。广大知识分子对自己心中的信仰、信念虔诚、执着、坚定,让信仰信念成为自己始终不变的人生追求。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德荣,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一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追求的生动写照。郑德荣从青年时代起就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将这一信仰贯穿长达67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事业。无论是政治风浪的考验,还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他追求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歇,即便受结肠癌病痛折磨都不放弃任何一次传扬红色理论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年届九旬仍信仰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在病榻上向学生口述反复修改论文并入选理论研讨会,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事业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郑德荣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启示我们,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才能练就钢筋铁骨,排除万难、一往无前。

郑德荣一生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以身许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优秀政治品格的生动写照。郑德荣经历了民族的苦难,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转变,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起,就立下了“用毕生所学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的誓言,并用一生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一誓言。在面对“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等质疑中,他敢于举旗亮剑,有力澄清谬误。他时刻提醒自己也告诫学生,党史工作者是在为中国共产党写“红色家谱”,是为党做学问,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

郑德荣一生珍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直至90多岁时,仍坚持过组织生活。每次参加支部会时,他总是早早出发,提前到会议室等候。郑德荣心中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一生坚信跟着党走就是跟着真理走,跟着光明走,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每当有人问是什么原因让他毕生求索、沉浸于党史研究工作中的时候,郑德荣总是回答:“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话语中饱含着郑德荣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郑德荣曾说过:“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他做到了!他把党史研究这项事业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85岁那年,他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92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郑德荣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毕生致力于中国共产党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成果丰硕,被誉为“红色理论家”。67年的学术生涯中,郑德荣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理论界与哲学界的学术空白,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望。他用毕生的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郑德荣具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每遇党和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活动,无论工作多忙,也不管身体状态如何,他都积极关注,并举行相关讲座,即时进行解读。他说:“这是责任,不能拒绝。”

选择了崇高信仰,就必须有使命担当。郑德荣的一生,把信仰融入身份、融进事业、融于生命,以担当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广大知识分子无论任何时候,绝不能忘却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必须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的意识,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魄力,敢于担当、尽心尽责,主动挑起为人民谋幸福的重担,切实担起为民族谋复兴的重任,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的业绩。

三、加强道德修养,坚定崇高信仰

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都是对一个人,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最高评价,也充分表明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方向正确,目标虽远而至;方向错了,走得越快只会离目标越远。广大知识分子要能够扛起时代重任,就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道德品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应当具有的方向感和基本素养。

知识分子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动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行动指南、人生坐标。

建设伟大的事业,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需要知识分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知识分子的才情、品格、学识可以影响到某个群体,甚至可以引领社会风气。一旦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失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定扭曲,精神生态将受到重创。因此,知识分子重节操、守底线、知荣辱,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广大知识分子不仅要重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做到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成为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更要强化自身的价值导向和道德示范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又推动着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精神,离不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社会每个人的道德担当。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社会的中坚,要有更好的道德追求,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过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位,工作本领、业务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强,都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

今天,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新时代知识分子要激发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德行政、以德正身、以德服众,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赢得事业成就。

一位哲学家说过,应该热心地致力于遵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知识分子不能做只会空谈的评论家、坐等观望的旁观者,而是要及时作为、主动担当,坚持把手头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干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

当前,有些知识分子面对金钱和浮名的诱惑,变得浮躁不安,道德让位于名利,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气质和道德风骨。对此,每名知识分子都要自我警醒。作为社会的骨干,知识分子要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身体力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对于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知识分子不能整天抱怨、发牢骚,也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随波逐流、亦步亦趋,要客观冷静,正确认识,积极面对。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夯实道德根基,筑起高耸的道德大厦,要常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觉意识,向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看齐,经常为自己“剪枝打杈”,始终保持政治的清醒和思想道德的纯洁。要勇于投身社会变革之中,勇于在实际工作、艰苦环境中锻造摔打、强身健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心存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从严要求自己,注重自我约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朱德严格律己,注重自我约束,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大家作出了表率。这位名列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的开国功臣,从不居功自傲,自始至终都对自己严格要求。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他坚决不要元帅的工资,直至他去世的21年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跟随他多年的秘书郭仁后来回忆说:“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在生活上,朱德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尤其是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三盘菜是两素一荤。即便是这样简单的“特灶”也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吃到,他的夫人康克清一般都是在普通食堂里吃饭。按照当时的伙食标准,这仅仅是一个中层干部的水平。只有到了节假日,孩子们回到家后,全家人才在一起吃饭,但也只是一些家常便饭而已。早上洗脸朱德也舍不得多放水,他总是对服务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平时,朱德穿的都是旧衣服,破了补上补丁继续穿。连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二三十年的,子女们和工作人员要给他换新的时,他总会说:“衣服被子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一件衣服要穿多少年!”

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家里来往的客人多,亏欠了50多斤粮食,工作人员想让机关补上。虽然这是政策允许的,但朱德还是很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愿意享受特殊照顾,不愿意让国家为他多花一分钱。最后,朱德坚持和一家人吃菜糊糊,硬是用“以瓜菜代粮食”的办法把亏欠的粮食全部补了回来。

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他还曾对孙辈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我最珍贵的是屋里那张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你们;我读过的书,你们可以拿去读。”

知识分子强化自我约束,就是要不断改造提高自己,常扫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随时校准思想之标、调整道德之舵、绷紧作风之弦,注重自我修炼、自我塑造、自我提升,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树立起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良好形象。

作为知识分子,崇尚信仰就要崇尚行动,坚守信仰就要坚守好岗位,履行好工作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信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出的新要求,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以实际行动传递信心和信仰、凝聚奋进的力量。

同类推荐
  •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这是一部简略介绍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情况的普及读本。分别介绍了古巴、智利、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六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的背景(或者说其之所以奉行这种模式的来龙去脉)、主导思想、主张以及实践等。同时也介绍了各国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在奉行“社会主义”中的举措等,以使读者大体对南美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有个概念性的了解。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回忆城市接管(全2册)

    本书以弥足珍贵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生动翔实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已经解放了的大中城市里,组建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开展大规模城市接管的历史,记录了党在政权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改造以及经济、文化、统战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2015年卷(总第5卷)

    本书收入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天下为公”与“天下大同”》、《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动态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等。
热门推荐
  •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黄瓜架下的童话城堡

    这本寓言集,收录了作者根据近年来发表的童话寓言习作中,精选了百余篇。作者本着“有趣、有益”为创作理念,同时努力实践了“童话中有寓言,寓言中有童话”的美学追求,并将“童话”、“寓言”这两个概念融合在了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十分适合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
  •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那个时候,我在省“文史办”上班,参加工作刚刚两年。这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天天守着一张干净的办公桌喝茶看报,整日无所事事。后来我就喜欢上了写小说,上班没事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写呀写。那时候,我总是认为自己缺少生活,总想四处走走,到不熟悉的地方去,比如乡下,可是根本没有机会。后来“文史办”接到任务,要编写民间三套集成。我和办公室的老谢被抽调出来,到乡下去搜集民间故事。我激动万分,心想这正是深入生活的好机会呀,于是立刻开始准备,当天就去买了一双洁白漂亮的球鞋。老谢见状,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还年轻,以后就明白了。我问他明白什么。他说,这项工作特别适合游手好闲的人去干。
  • 林羽传

    林羽传

    神州大陆是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武侠的世界,这个大陆以武为尊,王朝统治下各种江湖门派林立。现代武学爱好者林羽穿越异界,遇见千年蛟龙渡劫飞升失败,获得其内丹,传承其悠久寿元和部分功力。且看他在江湖创建其势力,游历天下,快意恩仇,并不断探索武功最高境界破碎而去。
  • 吃遍异世

    吃遍异世

    林安魂穿异世,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活下去。第二:吃饱了。种田文、无男主。
  • 生死界

    生死界

    《生死界》的几个中篇,分别描绘了当代的城市、乡村、机关、基层官场纷繁的生活情景,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极具性格的人物。从作家绘声绘色创造出的艺术境界,从作家对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官场倾轧、物欲情欲等现象客观的描摹中,读者自可透过艺术的具象去领悟那份社会生活的真实——譬如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戕害,譬如对官场“潜规则”的警省等等。
  • 柔情似铁

    柔情似铁

    四、五月是一年中天气最好的时候。阳春三月,说是这么说,毕竟还残留着些微寒意,不像今天,周围的一切都如同浸在一大缸暖融融的金液里面。街上的树木都回了绿,每一片叶子上都流淌着阳光,光灿灿的树,光灿灿的世界,然而凌皓心里的天已经黑了。他木然地靠在座椅后背上,暖而轻的春风从窗户里吹进来,拂在脸上像个毛茸茸的粉扑子,痒痒的,像她朝他吹的气,又像她的略带亚麻色的头发微触他的额角。他逃了。真可笑,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竟用到一个“逃”字。虽然他选择了悄没声儿地离开,又不由自主地想她。
  • 荣宠无双:神王妃毒霸天下

    荣宠无双:神王妃毒霸天下

    不小心吃了一颗神奇的丹丸,身上有了他的一滴血,从此后她的血居然有了神奇效用。某医仙:“你打着我的名号欺骗世人,要对我的名誉负责。”“你不过是八叶药师,我早已是药宗,还是毒圣,我看你是借我的名气才对!”某太子:“我看你有无限潜力,何不与我结成伴侣,当上皇妃,后宫只给你掌管,从此宠你没商量。”“一入宫门深似海,不要不要,不稀罕什么皇妃!”神王:“你体内有我的血,我们早已是一体,除了我,你还敢嫁谁?”某女装傻,她什么都不知道。神王一把抱起她,从了我,天下都是你的,我也是你的!
  • 云说仙

    云说仙

    新书发布,《女君纪》,谢谢大家支持!! 作者的第二部作品了。 多年后,人们回忆起女君慕青,只对她的丰功伟绩津津乐道。 她惊才绝艳,如凤翱九霄,如苍龙入海,更如那归墟,海纳百川! 但,却无人知一开始的她也只是一个本性洒脱,只想体会人世风流的女子。 天道不公,人如蝼蚁。她在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为自保,为公理,为正义……最后带着一群优秀的同伴,开创了大夏的鼎盛时代,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篆刻在了历史的墓碑上! 年少时遇到了谁,谁又一直同行,谁又歧路分别,都在女君纪的传奇话本上。 成仙之路有多难,看女主云炽的坎坷之路就知道了。正统修仙流,女主较为冷峻,该杀戮果断时绝不留情,但自有一股侠骨柔情。人有七情六欲,学会如何放下,是修士毕生的修行。本文无男主,请放心入坑!
  • 四方异闻录

    四方异闻录

    不得志史官张若缈,在修史馆整理圣人经典书籍时发现,这些书籍只有竹简和绢丝本,不易保存。于是他开始将自己在这些书中读到的一些感兴趣的奇闻故事用纸张抄录下来,名曰《四方异闻录》。就在张若缈抄录事的同时,他却发现有些故事一经他的抄录,那些分布在不同朝代的故事却仿佛真的发生了……
  • 快穿攻略之女王大人驾到

    快穿攻略之女王大人驾到

    凌羽本以为突然被雷劈死已经够神奇了,没想到还无缘无故契约了个无良系统,带她穿越个个时空看风景,各式各样的美男随便撩。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不想凌羽表示无奈仰头望天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