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200000020

第20章 有效的考核要领(1)

计划执行之后,当然需要加以检讨,已如上述。但是整体的考核,仍然有必要。因为每一件事情都要考核,不但促使大家只看眼前、斤斤计较,而且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反弹,认为紧迫盯人,压迫感太大。我们凡事都要检讨,目的在不断改善,而阶段性的整体考核,大家才能够力争上游,持续求进步。

考核的标准,必须以“对并没有用”为前提。因为对未必圆满,结果和错并没有多大不同。

错,当然不可以;对,真的没有用。大家才知道追求圆通与圆满。

中国人所重视的是非,是圆满中分出来的是非,而不是为了分是非弄得彼此不团结的分离式是非。表面看起来,不分是非,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清楚得很。因为考核的目的,在救人而不是用来杀人。使同仁知过必改,重新做人,远胜于做不好就开革掉,绩效不好就应该走人的消极处理方式。

综合考虑表示考核的范围十分广泛,不论直接、间接,甚至于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情,都包括在内。而且所有事情,都可大可小,令人不敢掉以轻心。用意在提醒组织成员,随时都应该反求诸己,多多反省,并且随时改正。人人如此,考核必然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果。

考核的要诀,则是明暗、大小都要兼顾并重,以符合全面无形的原则。明的暗的一起来,大的小的都顾及,当然使人无所遁形,只好坦然面对。

第一节〓先建立“对并没有用”的考核标准西方管理在是非的判断方面,采取一种比较简单的标准:“对就是对,错便是错。”要求的程度也较为容易达成:“对就好了。”

中国式管理在技术方面,和西方所采取的标准和所要求的程度,并没有两样。但是在人的行为,也就是事的处理方面,则采取一种异乎西方的考核重点。

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地听到“对,没有用”这一类的话,却很多人忘记,或者无意间忽略,这一句话在管理上的效用,居然如此的重大。

“对,你只知道你对,谁不知道你对?但是,对有什么用?告诉你,对是没有用的。”

对,没有用。这种观念,对中国人而言,应该是十分熟悉的。回想一下,小时候在家里和弟弟吵架,父母总是以“一个巴掌拍不响”为理由,两个孩子都罚站。站着站着,终于领悟到“对,没有用”,照样被罚站的道理。现代某些教育学者,搞不清楚这种用意,居然指称这种家庭教育不合理,弄得兄弟不明是非,实在是“以不知”来衡量“所不知”,难怪会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评语,让大家看不起,真是自作自受。

西方人当然缺乏这种素养,以致当他们听到“对,没有用”时,大惑不解之余,连忙问道:

“对为什么没有用呢?”而答案竟然是“对当然没有用”时,他们就更加紧张,急忙问道:

“对没有用,难道可以错吗?”

请看:对没有用,难道可以错吗?这不是“二分法”是什么?“对”和“错”是对立的,不是“对”便是“错”,反过来也是如此,天下事有这么简单的吗?

我们不慌不忙地告诉西方人:“错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对真的没有用。”可见我们已经摆脱二分法的陷阱,能够“把二看成三”,在“对”、“错”之外,看出“圆满”的境界,必须“在圆满中分是非”,才合乎中国人比较高标准的要求。

业务人员很对,把顾客气走了。部属的意见很对,却将上司气炸了。总经理的决策很对,各部门经理都气得不愿意接受。是不是都在证明“对,没有用”呢?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讨厌是非不分的人”,却也“不喜欢是非分明的人”。

前者糊里糊涂,必然误事;后者则伤害面子,令人受不了。

不对,当然不可以。因为任何事情发生差错,总会带来若干不便,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甚至导致重大的伤害。不对,大家都不高兴,没有人会认同。

然而对呢?若是伤害了某些人的面子,就会引起这些人的反弹,甚至于恼羞成怒,造成情绪化的回应。

可见对是不够的,不可以就此满足的。对之外,必须顾虑到每一个人的面子,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才算是圆满,不致产生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在圆满中分是非,是中国式管理的考核重点。

中国人的关系,可能是全人类当中,最为复杂的。我们有伦理关系、党派关系、乃至于势力关系。嘴巴上不承认,心里头却大家都很清楚。

组织成员之中,伦理关系、党派关系、势力关系错综复杂。有大圈圈,也有小圈圈;有明圈圈,也有暗圈圈,要明白这许多关系,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认识,才能够胸有成竹。

在中国社会,是非本身十分简单,是就是是,非即是非。然而一旦牵涉到伦理、党派、势力等等关系,是非就难明了,变得相当复杂。

希望在圆满中分是非,最好把握下述三大原则:

第一,平时要以广结善缘的态度,结识各种关系的重要人士,以便必要时商请助一臂之力。平日多烧香,紧急时才会比较心安。没有事情时,多找机会开拓人际关系,是圆满中分是非的基础。

第二,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得罪人,以免山不转人转,有一天发生“不是冤家不聚首”的痛苦场面。由于各种关系牵涉不清,往往得罪了一个人,等于惹火了整个圈圈,岂非自找麻烦,和自己过不去?

第三,要慎重考虑,自己需不需要加入某种党派或势力圈?因为伦理关系是天生的,不可能一厢情愿地要当某人的侄儿,就算干女儿也要别人认定才行。但是党派或势力圈则是后天形成的,可以由自己决定要不要加入。是否加入,其实是有利也有弊,必须衡量相关因素,仔细考虑,不应该抱持着无所谓的心情,试试看再说。有时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有时也可能歪打正着,这都不是为自己负责的应有态度,最好尽力加以避免。

就算不打算加入任何派系,也应该对组织中的各种关系有所了解,给予相当的尊重,并且自己提高警觉,要圆满中分是非,必须格外小心谨慎,一切想好了才能开口,一切想妥当了才能动手。

组织要造成这种气氛,使每一成员,都能够逐渐由“对就好”提升到“在圆满中分是非”的较高层次,就应该将这种要求列入考核,并且成为重点。

任何人把事情做对,只能列为乙等。若是进一步将事情处理得相当圆满,那就给予甲等。

我们相信“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知道“人才必须经过磨练,才能出色”。组织内“在圆满中分是非”的人越多,大家愈能顾虑周全,彼此都想得长远些,后遗症自然大幅减少。

自古以来,有能力的人,大多自视甚高。由于“艺高人胆大”,往往显得相当轻率,并且不把同仁放在眼中,只顾自己锋芒毕露。这样的人,纵使短期内有所表现,时间一长,也将制造许多问题,使组织饱受大害。

把事情做对,固然已经相当困难。要求在圆满中分是非,当然更加不容易。但是,取法乎上,经常只能达到中上的程度。为求提升竞争力,必须以让大家都有面子为目标,使大家在计划、执行以及考核等阶段,都能够克尽心力。认清“努力工作没有用,用心做事才要紧”的真义,随时关心整体目标和各人的情绪变化,将工作绩效和情绪管理结合在一起,不但工作效益要高,而且大家都很愉快。时时刻刻,互相砥砺提醒:对,并没有用。在做对之外,还要重视圆满、圆融和圆通。

要求大家“在圆满中分是非”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人是非不分,凡事马马虎虎,不愿意切实检讨,把是非判断得十分清楚。实际上中国人最厌恶是非不明的态度,视之为可恨的“乡愿”。大部分中国人缺少检讨的功夫,不得已才马马虎虎,心里头则一百个不情愿。

中国人应该在“是非分明”和“是非不分”之中,走出第三条路来,叫做“是非难明”。由于难明,所以必须谨慎来分辨;难明还是要明,只是过程不一样,不可以做到分明的地步,以免有人因而没有面子,不够圆满。那时候是非就算十分清楚,也是没有用的。

管理有三个主要的历程,分别是“计划”、“执行”和“检讨”,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似乎中外皆然。但是西方人“检讨”起来,可以“明言”,弄得“是非分明”;中国人“检讨”的时候,对人、对事好像都有“难言”之隐,若是明言,势必得罪若干人而遭受报复。往往检讨了老半天,由于不敢直接碰击要害,以致“有名无实”,草草结束,又招来是非不明的批评。最好掌握下述三个要点,才能够慎断是非,达成在圆满中分是非的检讨效果:

第一,在公开的会议中,将责任推给制度,而不直接指出错误的人,以顾全他的面子。西方人公开承认错误的做法,中国人看起来简直是自取其辱。拘于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中国人地位越高,越不能够公开认错,以免干部也跟着没有面子。这时候对外可以采取“弃车保帅”的方式,由干部来顶替,让他暂时不再对外行事,隐匿一段时间,反正在内部照样可以运作,对他并没有多大影响。对内则尽量采取“家丑不外扬”的方式,在检讨会议中,巧妙地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制度,常常以“谁都没有错,错在制度不完善;如果制度不修改,今后仍然会不断地出现类似的缺失”为借口,让制度来背黑锅,以顾全成员的面子。

组织首长若是采取是非分明的态度,一定要当场把是非弄清楚,把责任的归属搞明白,就会弄得人人自危,充分发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精神。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便是“是非太分明,大家不敢做事,时时求自保,对组织反而不利”的写照。

成员如果明言此事是某人的错,某人没有面子,便会站起来说:“既然此事是我的错误,那我现在就全部承认。我有不对的地方,难道你就没有?我是尊重你,不好意思明白说出来,你却不尊重我,挑得那么明,所以我也只好一一把它说出来,请你包涵。”然后不知是真是假,说了一大堆,大家迷糊中只有一个念头:“谁叫你把他逼成这个样子?狗急都会跳墙,何况是人?”

中国人只要把责任推给制度,便可以放心地说出得失,虽然不必直接指出什么人应该负责,而被隐约触及的人,却心里相当清楚,在场的人,也都听得出来,只是不明言,暂时顾全他的面子,下一步骤比较容易施行。

第二,会后把应该负责任的人请来,私底下和他沟通,让他放心地把一切缺失说清楚。一般人只做到把责任推给制度,以为便告一段落,以致“后续工程”未能继续完成,而功亏一篑。

具有检讨功夫的主管,必须在会议上把责任推给制度,却牢牢记住在会后将应该负起责任的人找来,私底下问他,到底缺失在哪里?这时候做错的人,心里明白“主管不当场明说、指责,是给我面子。现在还要耍赖,恐怕他会翻脸无情,加重处罚,反而对自己不利。不如老实把缺失说清楚,说不定还能够获得宽谅”。

主管的态度很明朗化,此时再不坦白,罪加一等;若是坦诚说清楚,大家想办法,比较方便下台。

在这种情况下,犯错的部属,大多不愿意“敬酒不吃吃罚酒”,除非后果真的非常严重,否则多半会自动说出原委,以试探的态度,先承认一部分错误,看看主管的反应,再一部分、一部分检讨出来。

主管的态度,可以决定部属“避重就轻”的比重,因此最好采取较为宽松的方式,使部属放心地陈述他的想法。尽量不要打断他的话,也不要抓住一点,就穷追猛打。等他说完一个段落,再提出若干疑点,让他继续说清楚。千万不要立即把相关人员找来当面对质,否则以后谁都不愿意说出实情,反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第三,给他机会,让他能够“善补过”。除非事态真的十分严重,必须有所惩戒。不然的话,把缺失弥补起来应该优先于把错误的人付诸惩罚。

不要养成部属“用承认错误来求取谅解”的不良习惯,以为“反正做错了,承认错误就可以了事,怕什么?”因而养成“不怕犯错”的风气,也不见得有好处。

认真地把缺失矫正过来,设法把不良的后果修补起来,这才是检讨的真正目的。

有错误必须承认,这是中外一致的原则。然而,中国人不一定采取公开承认的方式,私底下认错以保留面子,似乎比较容易做到。承认之后,必须以“负责到底”的精神来寻求解决,这才是我们重视的课题。一方面记取教训,切勿再犯;另一方面力求补救,设法把缺失减到最低。这种“不二过”的精神,才是值得大家发扬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凡事十分谨慎,有过失要认真检讨,却不一定非公开出来不可。要紧在减少损失,不要造成遗憾。

把错误推给制度,因为制度是死的文字,不至产生情绪反应。然而,大家都知道,执行的人是活的,按照死的制度去执行的活人,当然必须负起责任。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暗示他此事大家已经心知肚明,只是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不方便直截了当地明白说出来;另一方面也鼓励他,如果真的是正人君子,就应该会后自动找主管,坦诚地检讨得失,给大家一个清楚的交代。

中国人含含糊糊的目的,是为了有面子地清清楚楚。过程模糊化,结果仍然明朗化。阳的一面,好像有所隐藏、有所遮掩,无非是为了圆满,让大家都有面子。阴的一面,则纸包不住火,终究要揭穿,要照亮,要一切搞清楚,才能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知所警惕。

第三节〓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中国人计划的时候,秉持儒家的精神,非把它做好不可。中国人执行的时候,体认道家的意识,自然会遭遇这么多的困难,不如随遇而安。中国人考核的时候,又自然而然,秉持释家的心态,反正已经造成如此这般的结果,就算把他杀掉,也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随它去吧!

打从学生时代,我们就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每逢考试前夕,无不下定决心,要好好准备,考出高分,才对得起自己。一走进考场,发现“老师出的题目我都不会,我会的东西他偏不考”,于是不慌不忙,每题都多少写一些,越是不会的题目,字写得越工整,让老师好加分。考完之后,面对公布的成绩,毫无愧色地认为:“老师若不当掉几个,不足以证明他很认真负责”,而自己则“我不入地狱,谁还愿意进入”,为了拯救其他同学而牺牲一些,当然是善事一桩!

这种儒、道、释的循环往复(如图38),充分表现中国人的包容性,能够把复杂、繁多的东西,统整起来而毫不矛盾。

图38〓儒、道、释的循环中国式管理的考核心态,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救人而非杀人”。我们善体上天有好生之德,杀人有违天道,当然不可行。杀人在企业管理上相当于开革或辞退员工,结果还不是增加社会问题,所以非不得已,不要有开革、辞退这一类的念头。

于是,许多人抱怨:既然不能开除,记过、惩罚、降职等等措施,似乎对某些人来说,不痛不痒,那么考核又有何用,还不是形式上做做样子,吓唬一下而已。

像这一类观念,证明许多人具有杀人的考核心态,认为“做不好就换人”,甚至“不但扫黑,而且要扫白”,好像自己永远不会被换掉,长久不会被扫到一样;出发点已经有所偏差,怎能令人心服,更谈不上心安。

考核是一种激励措施,用来救人的,这才是积极的、良性的、正面的、性善的、人本的思考方式。

首先,考核必须配合事先订立的目标。没有目标,根本谈不上考核。没有目标的考核有如法官断案时采取自由心证,非常危险而不可靠。目标的订立,又必须是当事人自己的主意,不应该是上级主管替他订立的。

同类推荐
  •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曾有一位企业领导说:“过去管理企业我主要管事,可永远有管不完的事,每件事情都需要我决策,每项工作都需要我把关。虽然我不一定比别人专业,但由于我是公司老板,是企业创始人,因此,我必须这么做。可是,我并没有取得满意的管理效果。”后来,这位企业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发现自己的做法很愚蠢,事必躬亲是无法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必须通过管人达到管事、经营企业的目的。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转型

    本书围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展开,重点关注知名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内容涵盖传统零售业、传统服装业、传统家电制造业、房地产业等十三个行业,通过大量热门案例来分析传统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赢得转型机遇和发展,成功实现颠覆、变革、管理进化创新以及互联网化的转型。
  •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有数据表明,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企业已对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该书正是基于推动和促进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推广而进行编撰的。全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股票期权计划概述;股票期权计划计划总体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管理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推广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实施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设计;股票期权相关方案设计;其他相关激励模式参照。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沃伦·巴菲特被世人誉为股神,他所创造的种种奇迹,在投资界被传为佳话。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当今世界最为精明的股市投资者。他那独特、深刻但又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投资智慧和哲学已成为全球股票投资者的“圣经” !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我们精心编写了探讨投资智慧的书籍《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本书共分为8大部分,分别详细阐述、深度挖掘了巴菲特最为独特、最具可操作性的八条投资规则。在阐述股神巴菲特全新的投资理论或策略的同时,并结合大量投资界案例加以分析,极具可读性。此外,巴菲特精辟而深刻的言论,也会在瞬间激发读者的灵感,让自己有所启发,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 不悔

    不悔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友谊、背叛、爱与生死的书。当人生只剩下时光和幻觉的印记,她依然像一朵向阳花,朝着太阳盛开。
  •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本书收录多种食材与饮品,分别从性味功效、宜忌事项、营养成分等方面作出详细的描述,以传统中医药理指导日常餐饮之道,既经济又快捷且易于操作。读者从中不仅对食疗可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又能轻松掌握简易的食疗方法。丰富的内容、简单易懂的文字表述、精美的图片及系统化的编排,使本书成为最实用的食物疗效手册。
  • 明月出祁连

    明月出祁连

    不带偏历史的穿越都是扯淡,穿越北宋末年,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但是我们有头脑,有智慧,还有超越时空的见识,就让我们跟着另一条长河漂流吧……书友群:七九五二九五八七二
  • 冒牌教师

    冒牌教师

    具有神秘身份的李逸接到保护任务,他不得不伪装成教师,潜伏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校花身边,但他刚上任就被告知今年命犯桃花不易出行,且看李逸凭借一身本领,将困难化险为夷。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乱世卜

    乱世卜

    ”奴家姓李,名琚,字佩华。“李琚对沈晏这般说道。从今以后,她就是李琚,从前种种再不关她的事。她只知道,她要使尽解数,用尽风情,让这个男人成为自己的夫君。夫君不解风情,那自己便一点点教他;夫君生人勿近,那叫他呆在原地不要动,他们之间的距离,她自会一步一步走近,总有一天,李琚会让他穿上喜服,行六礼,八抬大轿迎娶自己。
  • 乾坤一锅炖不下

    乾坤一锅炖不下

    剑圣?大法师?龙王?妖神?很厉害吗?你们总要吃饭吧?一名头上长草的少年神厨,一座专门烹饪灵气大餐的传奇酒楼,让天下吃货,也有轻松升级的春天!
  • A Knight of the Cumberland

    A Knight of the Cumb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高度浓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们的智慧精华,从中提炼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读者均能找到相应的哲理来指导自己。全书分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