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92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5年第03期

栏目: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大伯终于要来!这次是真的。电报和信上都是这么写的。此时,距离大伯跟随蒋介石仓皇逃离大陆,已经四十年了。

别以为我大伯是什么重要人物,不是。一九四九年的大伯还只是个十九岁的孩子。据说老蒋手下的那些军官把他带走,是因为他能用巴掌大小的木头雕出一只舱门舷窗螺旋桨都清晰可见的小飞机,从窗口望进去,里面还有驾驶员呢。然而这次回来,他已是空军(当然是白军)某个电台的什么“长”了,六十来岁,已退休。大伯在大陆还有两个同母所生的亲弟妹——二伯和姑姑。姑姑还健在,二伯却在一九六九年死去了。几十年后姑姑和大伯在香港相见,一见面就抱头痛哭,哭的内容自然是一言难尽的。

大伯去台湾纯属偶然。一九四九年底,蒋介石的大部队已被解放军吃光,只剩下西北和西南的部分残余还在挣扎,大股残余部队正仓皇向海边逃窜。我大伯就是这残余部队中一所少年空军学校的学员。听说要去一个背井离乡的小岛,学员们无不哭哭啼啼,有点门路的便开了小差朝家奔。我大伯也收到了我爷爷催他回家的信,和一位要好的同学秘密买到了回家的车票。但就在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我大伯却改变了主意。原来这位同学聊起了回家后的打算,说他那当官的父亲已经为他谋了个官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大伯想起自己那收入菲薄的做小职员的父亲以及嗷嗷待哺的三个弟妹,猛然意识到自己身为长子对这个家庭的责任:虽不能带回家一只饭碗,但带走一张吃饭的嘴却是力所能及的。于是第二天,他断然退掉了车票,托同学带回一封告别的家书。大伯是流着眼泪写这封家书的,当他打点好行装随着乱哄哄的败军挥泪南下时,泪眼蒙眬中有荆轲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半个月后在波涛汹涌的海边,即将登上木船的大伯终于接到了我祖父的回信,这封辗转多日的信件在大伯的记忆中剔除了字句的丝丝缕缕而缩减为一句言简意赅的箴言: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事实证明祖父的思想不仅符合辩证法,而且具有惊人的预见一一很多年后,当大伯终于回到大陆时才知道,他那位回到家乡的同学,一解放就以前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被人民政府镇压,根本没有活过一九四九年。

很多年后海峡两岸冰雪消融,久别的同胞们开始互相寻找。大伯首先找的是姑姑而不是我的父亲,这是有道理的。很久以前,我的身材高大性格孤僻的祖父在一个风雨之夜抛下自己两个幼小的孩子和结发妻子离家出走,整整五年音信全无。当孩子们挣扎着活下来并把他的灵位擦拭了上百遍的时候,他却又回来了,带着一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女人和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这孩子,便是我父亲。所以,我父亲和大伯姑姑他们只能算半个亲骨肉,另一半,则隔着一层娘肚皮,甚至不仅是肚皮。我大伯是国军,我父亲是解放军;我大伯是国民党,而我父亲是共产党。除了每次填写家庭履历表面对那熟悉的名字感到的一阵熟悉的烦恼外(这一点我后面还要提及),父亲对这位少年离家的异母哥哥,早已是印象全无。

现在,早已印象全无的隔着肚皮的哥哥终于要回来了,一个曾经给全家带来烦恼的名字终于要变成活生生的人出现了。况且事过境迁,此时的海外关系已经成了幸运和机遇的代名词,父亲的复杂心境可想而知。接到电报的当晚,我们全家便坐在一起研究。研究的内容无非是:什么时候接待?谁来接待?如何接待?我们设想了几种可能:一、大伯和陪同人员全部住宾馆,二、大伯住宾馆,陪同人员住我们家;三、大伯和陪同人员全部住我们家。第一、二种情况尚好对付,关键是出现了第三种情况怎么办?母亲便提出,以她的年龄(五十出头),以她的身体(高血压心脏病),以我们家的住房(平房两间),以我父亲的收入(当时的一百来元),要负担浩浩荡荡四个人二十多天(电报上是这样写的)的食宿,反正她是做不到的。她说谁能做到就请谁做好了。她还说,她宁愿引咎辞职把这光荣的使命交给哪个有德有才之人,她明天就躲到乡下某个亲戚家去。大家便安慰她说,某某某的姨夫从香港来,便是住在宾馆的,某某某他们只是坐了出租车(当然不能是公共汽车!)去宾馆看过某某某的姨夫一次,吃了一顿饭(暂不清楚是谁付账)便完事了。以大伯这种身份,当然、自然、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百的可能是要住宾馆的,他怎么能不住呢?最后父亲总结说,亲戚嘛,总归是亲戚,况且是分别三十多年的亲戚,况且是从台湾来的亲戚,况且是大伯那样的亲戚(我至今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即使不住宾馆——这当然是不大可能的——也要尽力招待。一句话,这是百年不遇的有关国格家格人格的一次考验。

便行动起来。洗桌椅板凳床单被褥。买唐三彩兵马俑鸡鸭鱼肉。然而,最主要、最关键的还是房子问题。防患于未然嘛。我被赶出家门到同学家找地方住,腾出父母原先住的里间作为客房,又临时在平房外自建的小厨房中支了一张钢丝床,以备急用。即使这样安排,也应付不了第三种情况,即四人全部住在家里的局面,因为四人中肯定有男有女不能同居一室。唯一的办法似乎是去对门彩萍家借,但这恰恰是母亲最为难的。

说起来,我们这个出版社家属院中只有彩萍家有一间多出来的小房子。房子坐落在公用自来水池后的大槐树下,用油毛毡斜搭个矮矮的顶,紧紧偎在彩萍家那座大砖房旁边,像个歪戴鸭舌帽的小个子男人靠在大胖媳妇身上。早些年,房子里住着一位刚毕业分到出版社的大学生,后来那大学生考了研究生走了,房间便空了出来。不久,彩萍妈便去了出版社,说要请木工来家里做家具,借这间房几天。当时说好做完家具就还的,但彩萍家做完了二毛家又去做,二毛家做完了林林家又做,做来做去,大家发现他们都是向彩萍家借钥匙又还给彩萍家,谁也没想到把钥匙还给出版社。有几次出版社派人来收钥匙,彩萍妈都说:“某某家正用着呢。”倒是彩萍妈把这房子看得很紧,每当她不想让谁用便说,你得找单位说去,房子不是我的,或,你快点做呀,单位找我要房子呢!后来,等院子里的人都把活做完了,彩萍妈便不声不响地把里面粉刷了,买几样家具摆进去,门上挂一把崭新的大铁锁,彩萍父亲做生意,便时常邀了人在里面喝酒。说起来,母亲和彩萍妈关系不怎么好,就是因为母亲看不惯彩萍妈的这种做法。有一年做家具,母亲硬是让木匠在我们家的小厨房做了三天,事后彩萍妈有些悻悻地说:“哎呀,你怎么不问我借房子呢?”母亲不冷不热地说:“你的房子是单位的,我们怎么好让你为难呢?”……

所以这次母亲要向彩萍妈张口,确实很难很难。母亲思前想后整整一晚睡不着,第二天对父亲说:“我不去求那家人。实在不行,你去单位睡得了!”父亲说:“我当然没问题,桌子下面拼几张椅子就凑合一夜,可是你呢?”母亲长叹一声:“我怎么知道?打点糨糊把我粘墙上得了!”

我的远在台湾阔别大陆三十多年的大伯在六月的一个傍晚来到了我们家。与他同行的有他的妻子我的大伯母,还有两个大陆的随行人员——他的妹妹我的姑姑,以及姑姑的女儿小珍。这四人,用我大哥的说法是两个访问团长两个陪同团长,既没有全部住宾馆也没有部分住宾馆,而是全部住在了我们家。不仅住在我们家,吃也在我们家,而且这一吃一住便真的是二十天。

我母亲在大伯他们离开的当晚就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她过度劳累导致冠心病发作。胳膊上插着复方丹参输液针头,我母亲对父亲说:“下次你们家来人,我若是再不走,就让我用手心煎豆腐!”

大哥说母亲一贯言过其实且言不由衷,对她那些充满夸张感情色彩的言论你只能当作民间风俗来欣赏,因为如果这些话真的实现的话,我母亲的手早在很多年前他考上美院那一次就被煎糊了。

同类推荐
  • 罗家大院

    罗家大院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蚂蚁

    蚂蚁

    坠毁“跃进”号在坠落之前,飞船上的主电脑最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释放了一个空间位置信标,把自己穿越虫洞失误退出的报警信号维持在退出点上大约四十八小时;第二件则是面对已经不可避免要碰撞的星球2376,释放了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将“跃进”号上的宇航员尽可能安全地输送到那颗星球上。然后,“跃进”号自己则在撞击2376地表后化为一片残骸。这并不是一次事故,更严格地说,只是一次方程计算失误。
  •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流水哗啦啦

    流水哗啦啦

    林海旭拖地的时候在自家的床底下发现了一棵绿色小植物,他爬进去用电筒辨认了半天,那是一棵桃树秧子。林海旭愣住了,愣了会儿,爬出来舀了小半杯水又爬进去,他给那棵小桃树秧子细心地浇了水。袅袅回来的时候,林海旭正站在阳台上望着天空。天不空为何天空?林海旭这样问过袅袅,袅袅横了他一眼,神经病!喂,怎么还没弄饭?又在那儿呆看什么?袅袅先将坤包扔到沙发上,然后将自己扔到沙发上。累死了!这死人客户,从没见过这么精明的。袅袅,你相信奇迹吗?林海旭转过身来,神情严肃。你又怎么啦?
  • 原来你也在回忆

    原来你也在回忆

    京城风云镖局押运赈灾银两前往济南府,岂料镖银竟变成了石头。镖师被无辜捕杀,镖局遭灭门惨祸。总镖头段天涯含冤忍愤,泣血仗剑,独闯京城,在京城名捕碧玉虹的帮助下,秘查祸首行踪。谁知此一路凶险环绕,阴霾笼罩。定海侯、六扇门、柳五伯,黑白两道设阱布局;未婚妻,碧玉虹,双面佳人,身份难料。惊天大盗究竟是谁?真相背后另有真相,幕后之人却别有用心……
热门推荐
  • 行将盗

    行将盗

    1.顾荆垣:祖父征战沙场多年,晚年为自保解甲归田,父亲弃甲从文,考取状元,因太过于耿直被宦官弹劾,盛年辞官归隐。七岁,祖辈仇家上门寻仇,唯顾荆垣索性被母亲藏于地窖箩筐中幸免。仇家走后,东山帮曾受顾家恩惠,来时已晚,便带走了年少的顾荆垣。十年后,江湖横出一位恣意狂妄的大盗,名唤黑煞,专门劫富济贫。2.楚锦绣:清水镇首富楚家嫡小姐,为人温柔善良,貌比西施。与贴身侍女往普救寺上香,因一时贪慕春景便下轿游赏,被纵马而来的顾荆恒无意间将裙摆掀起。3.孤小凡:孤儿,被人贩子辗转贩卖途中逃走,遇上劫富济贫的顾荆垣,被顾荆垣的马踢伤,顾荆垣于心不忍将人带回山寨。“你叫什么名字?”“你又叫什么名字。”“顾荆垣。”“我没有名字,人贩子叫我丫头,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小小年纪经历这么多,可知平凡可贵,你可愿意叫小凡。”“那我姓小吗?我可以跟你姓顾吗,我喜欢这个字。”“姓连宗族,你既然孤身一人,便姓孤吧,与我算是谐音。”“我们可算同宗族?”“不算。”“我们可算亲人?”“不算,不过你若有能力三年内成为这山寨的二把手,我便认下你这个妹妹。”“可不许骗人!”“一言为定。”“一言为定是什么意思。”“不骗人的意思。”
  • 不要对他笑

    不要对他笑

    绿安第一次见到祁青,笑靥如画,满不在乎,;祁青第一次见到绿安,声清形朗,眼里却只有一个人。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慷慨的正义:上帝的恩典如何让我们行义

    凯勒在书中剖析了行义就是惩罚罪恶、行义会带来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等错误观念,指出施行正义就是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这是圣经的重要教导,与正统教义和福音使命不相矛盾。凯勒借着对圣经经文的分析和生动实例,让人感受到上帝对于穷人和弱势群体深切的爱,同时让人看到今日信徒和教会在行义上深深的亏欠。更重要的是,凯勒指出,上帝的恩典是行义的动力;正如信心必然带来行为,蒙恩必然使人行义。本书读来让人心里火热,想要将信仰付诸实践,以爱的行动去关心困苦的人群,并建设充满慷慨正义的社区。
  •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史上第一财团二公子陈昊,《挥手精英》未来第一新星,本以为靠系统加持吃鸡之路无往不利,却没想到系统根本就是来变着花样坑他的……
  • 魔路相逢

    魔路相逢

    说来可笑,想她堂堂一世神医,却死在了自己的毒之下。谁知,命不该绝,她,重获新生。无颜废材?天生弱智?呵!看本姑娘如何亮瞎你们的眼睛!一手银针,展现医毒无双。虐渣渣,闯六界,一不小心……惹上了个大麻烦。“国师,你有空吗?小女子有个情爱想与你谈谈。”……某日,某绝色美男笑看着怀里想要逃跑的家伙说道:“小家伙,我答应与你谈情说爱了。”“可我不想了……”“是你先招惹我的,现在可由不得你了。了……”某美男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 诸天成神之路

    诸天成神之路

    “逼道万古如长夜,天不生我姚小贱啊!这个世界将由我来主宰!”系统:“宿主,醒醒我来了,别做梦了!读者该等急了!”“那还等什么?走起……”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孩子受益一生的20部蒙学经典:百家姓

    孩子受益一生的20部蒙学经典: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我国三大蒙学读物,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人广泛传颂。本书既是一部启蒙教材,又是从古至今人们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宝贵资料。
  • 荒都猎人

    荒都猎人

    浩劫之后,废弃城市,无人荒野,猎杀者出没。刘凯在乱世中崛起,手持青锋剑。猎异族,夺传承,一步步走向巅峰。这是一个奋斗与成长,最终达到人生辉煌的故事?不,这不是!遮天的迷雾散去,真相最终显露。这是一个猎人变猎物,猎物逆天改命的无上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