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600000035

第35章 悲剧之外的一种美丽(4)

龚巧明自认为最漂亮的时装,是她那件鲜艳的花呢子套裙。她特意穿着它,站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湖边的柳树下,以布达拉宫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她托我帮她放大一下,并称这是她在西藏最满意的一张留影。

说心里话,我当时并没有多在意,直到她葬礼的当晚我才猛然想起。

我在摄影工作暗房里很认真地操作,把这张照片放大后端详了又端详,想从中找出龚巧明为什么喜欢它的一点儿理由。然而我没能找出来。那实在是一张拍得很一般的照片,但我仍是将它挂起来端详——她的表情似乎是在苦苦守望着什么……不是守望,是聆听,很专注地聆听布达拉宫唱给她的一段音乐,而她纤弱的身影便定格在这段音乐的尾声。

趁到内地出差的机会,我带着这张照片去见了龚巧明的几个生前好友。回到拉萨的当天夜里,我把龚巧明的遗像摆在桌前,我和她默默相望,而窗外的风声则将我对她说的话一字一句地朗读成章——《巧明姐,我来了》——

风低吟,人无语,有座肃穆的墓冢在等我。于是,我来了,带着许多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巧明姐,《处女地》杂志的编辑陈德外,他深深地怀念你。作为同乡,你去的时候,什么也没给他留下,唯有你生前追求事业的执著精神刻在了他心里。他说,你留给他的是极珍贵的。他一定要我替他来看看你。于是,我来了,带着一束山花……

巧明姐,四川文学院青年作家乔瑜,他深深地怀念你。作为同行,你跟他探讨过改革,探讨过文学的使命,探讨过创作,探讨过生活,还向他抱怨西藏的文学信息太慢,向他透露在西藏垦拓生荒的计划,没想到你为这计划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一定要我替他看看你。于是,我来了,带着一杯美酒……

巧明姐,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周力,他深深地怀念你。作为同学,他说,“对于巧明的死,一切评价,一切眼泪都是毫无意义的。巧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白皑皑的‘极地’之上解脱了自己,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呢?”他久久地凝望着你的遗像,嘴里反复念叨:“她怎么会死呢?她怎么就死了……”“毫无意义”的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他一定要我替他来看看你。于是,我来了,带着一把泥土……

巧明姐,山花的芳香,美酒的醇香,还有泥土的清香,不久都会消散,唯有对你的怀念之情,还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巧明姐,你听见吗?这是真的。

这篇短文被马原的爱人小冯拿去发表在《拉萨晚报》上,我拿着这张报纸来到龚巧明的坟前,不可思议的景象出现了——当我点燃这张报纸后,周围的杂草有了回应,它们全都躁动起来,沉默的墓地开始急促呼吸,像有许多灵魂突然聚集在一起,想要向我表述它们情思颤动的心旌。我注意到,这时晴空万里,没有一丝风,但草地上的纸屑却在几秒钟内被刺眼的阳光席卷而去。

我能感觉到,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的灵魂,一个不甘就此栖息的灵魂,已经从这里成功逃逸,朝着她极度向往完美的那个看不见的目标,一路悲剧似的苦苦追寻过去。由此我想到了龚巧明的遗作《通往极地》电视文学剧本,以及她的同学徐明旭的评论——

……

她的性格如此矛盾,简直令人百思不解。一方面是男子汉式的勇气、胆略、魄力、意志,于事业的执著,于献身的渴望,惊人的吃苦耐劳,罕见的胸襟宽广……另一方面,却是十足女性的纤细、柔弱、感伤、娇气,于家庭的依恋,于同伴的体贴,过分的多愁善感,潜在的自命清高……这么多几乎对立的品质同存一身,水乳交融般难分难解,堪称人性之谜,谁能勘破这个谜?

从剧本中寻找谜底是困难的,那里只有两处提示。一是她的画外音:“一想到毕业后我将走上一条人们早已铺好的轨道,我就害怕……更有力的,是那个声音,我无法抵御那个声音。”一是她丈夫的话:“你血管里流的是你父亲的血,野性的血,我已经发现,每到生活的转折关头,那血就苏醒,搅得你不安宁。四年前就是这样,教外语教得好好的,突然不顾一切要考地质学院,当时小妮还不满一岁。”

从理性的角度看,这不能算解释。因为它所列举的原因——“那个声音”与“野性的血”都是无法测定、不可界说,无论物理学还是医学都不予承认的东西。可是从情感的角度看,这一解释太妙了,完全符合她的天性。正是这种永远处在莫名的骚动中的天性使她永不满足于任何安宁与幸福的生活,永远憧憬着某种吃大苦、耐大劳、尝大悲、获大喜,不走遍天涯海角决不罢休的冒险生活,就像古希腊的航海家们被海妖的歌声所吸引遍游全球一样。

追求极度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们往往是痛苦的,他们的精神世界离现实是那样的遥远,以至于无论他们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最后的结局通常都不可避免的以悲剧告终。但对于他们而言,这并非毫无意义的。如果要探明意义何在,也许是困难的。以我个人的经验,它的意义大概是为逃避残酷现实而精心创作了一部“自由诗”,并以此获得既不妨碍也不迎合任何人的自卫似的精神享受。但这部“自由诗”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奇特的效果——唤起一些年轻人对自己尚未经历的未来生活作出虚幻而美好的各种注解,从而使他们也朝着一个看不见的目标越走越远,直到见到自己的灵魂。

我拿着一张照片——与龚巧明的爱人王史华以及龚巧明的女儿妮子在龚巧明墓前的合影,又想到了被洪历伟烧掉的那些诗。也许那些诗是该被烧掉的,因为“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任何人的安宁都是一种挑战,甚至是颠覆”(大卫·丹比)。尽管龚巧明的那些优美的抒情遗诗算不上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但也足以让不少人浮想联翩的了。而龚巧明的家人们需要安宁——照片上,龚巧明丈夫戴着墨镜,不愿与别人多说一句话;龚巧明的女儿妮子低着头,右手掐着左手的食指,眼睛始终盯着地面,沉默不语。妮子不需要任何诗,妮子太需要真实的安宁的生活了。作为女儿,妮子对母亲龚巧明的遇难几乎没说任何的话,但又让人感觉她已经说了很多很多揪人心的话。而作为龚巧明的同学,徐明旭说,“这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荣幸,她的亡魂可以安息了。”也是作为龚巧明的同学,周力说,“这对她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不然的话,这个女人还会非常痛苦非常劳累地继续折腾下去。”

我环顾这座陵园——这座如今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烈士陵园”——心想,今后将在这里长眠的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身份和死因都不大可能与“烈士”这个称号相符,但他们可以随时跟这里的烈士们碰面,互相关照,作永久的交流,并且共同接受人们的瞻仰,这也算是一种“时尚”吧。不过,我实在不希望再有哪个西藏的才女获得这种“时尚”——我隐隐约约有了一种预感,今后肯定还会有某个“才女”不幸来到这里……因为,我所认识的那些依然生命鲜活的“才女”,她们还在高原上兴致高涨地“折腾”,无休无止,全然不顾后果。

我太不应该有如此的预感了,这太像是降灾的咒语了。简直……

我的疑虑,我的惊讶,我的担心,我的自责……一律收入这个墓地的一双双黯然神伤的眼睛里。

不吉利的预感往往最容易得到应验。又一个遇难的“才女”名叫田文。她跟龚巧明一样,也是《西藏文学》编辑部的编辑。不过她遇难的时候更年轻,刚满二十九周岁,连而立之年都未活到,便被泥石流中的一块飞石夺去了生命。

最让人不可细想的是,一九八五年为龚巧明遗体整容化妆的人恰恰是田文。仅仅不到两年,田文自己竟也需要别人为她的遗体整容化妆了。田文遇难的时候我还在内地出差,没能参加她的葬礼,只给西藏文联发出了唁电。待我回到拉萨,田文已经成为龚巧明的邻居有好些日子了。《西藏文学》编辑部的秦文玉找到我,请我帮忙在军区找辆卡车,去西郊的一个采石场把田文的墓碑拉到烈士陵园。

那个采石场在一座很奇特的山脚下,我曾描写过那座山——每当晚霞出现时,那座山的大小山峦就犹如一群暮归的动物,不紧不慢地朝着天国悠悠前行。它们的色彩和形态随着霞光的变化而变化,给人一种距神界不过百米之遥的感觉。而那个清晨我带车来到这里时,我似乎感觉到,已经越过这座山抵达神界的那个灵魂,正在俯视我们这几个为她忙活的人。于是,她暗暗地伸出手来,帮我们把那块沉沉的墓碑托成一片轻柔的云朵,以此答谢着我们。我就想,这个姑娘,死了之后,还保持着生前的热情和善良,神灵真是对你不公呀。

当我们把田文的墓碑竖好之后,我发现秦文玉像变了一个人,一下憔悴了许多。他盯着墓碑默默站立,不断摇头。那表情,像是在接受谁的拷问。这个为西藏的两个“才女”主持了葬礼的人,内心不知有怎样的痛苦创口。我忍不住宽慰他:“你自己也要多多保重。”然而话语是这么说的,意思却是“你自己可千万别遭遇龚巧明和田文这样的惨祸”。

我看着秦文玉紧锁的眉宇,脑海中又生出不祥的预感——难道这仅仅是开始,只不过是“才女在先,才子在后!”

这嗜血的预感终于还是应验了,秦文玉后来果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

而我,至今仍在为我有那样多简直恶毒的“预感”深受折磨。其实我心里很清楚,神灵为此早晚总会惩罚我的。神灵给过我一点儿小小的暗示——在我们把田文的墓碑竖好的当天晚上,我开始高烧不退,头晕呕吐,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内一科躺了整整一个星期。

那几日,我像是严冬蛰居在岩石缝中的将死的小虫,眼前却有田文的倩影不时晃动。她那张稚嫩的洋娃娃似的圆脸,可以清清亮亮地微笑的眼睛,齐眉的剪发,以及她向我索要香烟的可爱姿态……我多么想越过时空将这一切紧紧挽住。

挽不住。我还发着高烧,只能躺在病床上,拉起白色床单,将眼前晃动着的那个倩影连同我的躯体一起覆盖,如风雨化流萤而去……

可是,“怀念”毕竟是潜意识中的一枚千年难移的种子,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发芽抽枝。越是想着不要再兀自去想那些已亡的人了,却越是将“怀念”铸成驶往大海里的舟。

海上有风,或有雷鸣闪电,舟上的那个人却全然不顾。因为,莫名的感伤已使他的正常思维碎失满地,能够做的只是把“怀念”宣泄于万里海涛。

海涛之上,有一个形象不时跃起。她是田文。我就又想,这个长着稚嫩圆脸,给人印象永远也长不老,始终都是个孩子,充满朝气的女孩,她为什么会死?她为什么就真的死了?她为什么死的时候连一句话也没留下?

最重要的“为什么”,其实是我为什么在田文已死好几年了还在想这些问题。我身边似乎没有人能就此跟我对话,也没有人能回答我。想去找罗伦张或者秦文玉谈一谈,可他俩都在拉萨,而我还在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就读。对了,马丽华也在北京,她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

那一天(记得是一九九一年的一天)中午,我在北大研究生楼的女生宿舍找到了马丽华。正巧,这一届的研究生已经结业,学生们大都放假走了,马丽华独自一人在宿舍里收拾行李,也准备离校返回西藏。我们谈了一些其他话题,接着谈到了田文。马丽华告诉我,是她为田文的遗体做的整容化妆。这话令我的心像受到电击般猛然紧缩,我差点儿就要脱口而出“你自己也要多多保重”这样不吉利的话了。原先是田文为龚巧明的遗体整容化妆,现在又是马丽华为田文的遗体整容化妆……我简直不敢细想下去,并为我有这样的联想深感罪孽。

我若有所思地看着马丽华,就听她轻言细语地说,当时,田文的遗体通体透明。

通体透明?怎么会……

听我这样惊讶地问,马丽华不吭声了。她埋了头,把脸别到一边,好一会儿又说,算了算了,别说了,你们这些写小说的人啦。

同类推荐
  • 我那遥远的故乡小镇

    我那遥远的故乡小镇

    “我大吃一惊,抓住了我妈妈的手问,她到底怎么样了?我妈妈说,她……她后来不知怎么的染上了毒瘾,吸毒过多死了……”一个青梅竹马的爱人是如何离开了“我”,直至死去?从小便冷漠的父亲,是如何让“我”体会到深沉的爱的呢?小说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我”的成长,“我”在成长中经历的一切痛苦与欢乐,读来让人怦然心动、唏嘘不已。我选择了一个冬天回我的故乡小镇。回去的那天我穿着军装,在小镇上非常显眼。小镇上也就那么几百来人,他们纷纷向我投来了惊异的目光。我发现,出去五年后回来,小镇还是当初的那种懒洋洋的样子,可已有许多人不认识我了。
  • 1982:“现代派”风波

    1982:“现代派”风波

    1980年第3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双月刊)发表叶永义的《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引发了一场“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在新时期的初始阶段,现代派思潮的兴起,主要是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出现于文坛的时间,则稍稍往后一点。《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这样的命题,其实是文坛上求变革,希望从传统意识和思维定势中突围出来的一个理论选择,哪知道,《外国文学研究》的这个讨论,并没有越出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圈子,在相对比较活跃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圈子里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因而也就没有发生较大的影响。
  • 桃林坡

    桃林坡

    一片桃林的坡下,是层层碧碧的麦田,偶尔有一方油菜夹在田中,橙黄的花朵儿灿眼又辉煌。小小的一条河,被田地给掩了,只留下几截儿蛇身。夕阳下面,前一段河里有粼粼的波光;后一段河里,小桥倒映做青龙卧碧水。河对岸,桑林的拐角处,有十几家住户,户户门前有俊挺的白杨。拴在树旁的牛儿,盯着杨树杆上的人眼睛、牛眼睛,肚里反刍着新旧的故事,时而哞——地一声长叫,宣告故事讲到了高潮。土崖上面,家鸡们一展翅,就能高栖于院中的桐枝。粉的、白的、紫的花束,一下全扑入它们的胸怀,激动得什么似的,竟把无限的夕阳错看成朝晖,太阳还没有落,就凤言凤语的叫。
  • 干枯的河

    干枯的河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短篇小说集《篁君日记》《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及其他》。该集子小说发表于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这一时期是作者创作力爆发时期,各类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都能看出作家的笔触趋于成熟。
热门推荐
  • 永夜定风波

    永夜定风波

    刀可断风波剑可破九霄江湖风波涌起庙堂涟漪不断黑夜将至,唯有一枪定风波,破苍穹
  • 相之忘笑之落

    相之忘笑之落

    一切的一切皆是一个缘字,你我皆是缘,初相见,莫回首,注孤独。
  • 魔王传都市篇

    魔王传都市篇

    前世,他是魔教教主,本该逍遥一世,只可惜天地间出了那个变数,三界之内,没有人是那个变数的对手,连他也不是,变数出世的三百天后,世间打乱,就连魔教也被毁于一旦,他为了复仇,用自己的性命封印了那个变数三百年,这一世,他重回人间,浪迹都市
  • 我家黎先生爱吃醋

    我家黎先生爱吃醋

    时隔六年,她,已是国内娱乐圈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从国外回来接手家业,从而对她又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可她每次不是避他如蛇蝎,就是对他视而不见。见其它男性稍靠近她半米,他便急红了眼,把她逼到墙角。某女扬手便给了他一巴掌,“黎先生,请你自重!”某男,“早在6年前我就是你的人了,现在还谈什么自重?能打我的女人,世上也只有你一个。”“你要不要脸?”“老婆都要被野男人拐跑了,我还要脸干嘛?”于是......(交流群号:138299894)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观音朝南

    观音朝南

    沉沦与救赎,始终是生命之车交替悬挂的两幅号牌,山水前路,星月归程。芸芸众生承接着造物弄人的离合悲欢,有的人身陷囹圄,有的遁入空门,有的则陷入心虽远行、身留此地的泥淖,苦苦挣扎。
  •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大话貂蝉:忠告女人如何获取一生的幸福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抓信男人的心?怎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展现自己的魅力?本书紧密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通过大话貂蝉的故事以及她与甘夫人、小乔等人的交谈娓娓道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多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一个女人如何去做,才能获取一生幸福”这一永恒主题。
  • 安若暖城

    安若暖城

    这世间男女,相遇的方式,各种各样。分开的原因,却大抵相似,不过是因为更爱自己。可是,余暖和安若城,相遇是意外,分开也是意外。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道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迎阳光汲汲生长,一个逆光明踽踽独行。造化偏爱弄人,他想为她挡风遮雨,却没想到最后,亲手将风雨淋在了她的心上。
  • 小妖兽的大姐头

    小妖兽的大姐头

    这个故事缓慢而轻松地进行着。孤儿院的主角和孩子也慢慢成长。它起源于另一个世界轮回的孩子,现在仍然是童年阶段。因为它是主角的第一人,所以很容易同情。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但我有一种小说的氛围。它是新鲜的。我阅读了所有内容。我刚看完它,感觉几乎没有压力。既没有压抑也没有鸡汤,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我已经给它添加了书签。
  • 张苍水诗文集

    张苍水诗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