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7100000002

第2章 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

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家长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所以也常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向我提问,都是在描述孩子的行为表现。行为表现只是“症状”,病因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好好考察,而不能只想着把问题行为矫正过来就好了。

与躯体化障碍不同,行为问题不会引着家长带孩子去看躯体疾病而忽略了心理问题。它们明明白白地告诉家长,孩子有问题了。因为行为问题的可监测、可控制,很多家长容易只想着消除行为偏差,却忽略了造成这些行为偏差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原因。不当行为要矫正,引发不当行为的原因更要根治。这不是说要把孩子当犯罪嫌疑人一样去追查,而是看孩子的动机、需求和缺乏的能力,目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与行为一起发生的,一定还有情绪。对情绪的感受、辨识和分析、引导、接纳、矫正就更难了。一般家长都需要一定的培训才能较好地处理、应对孩子的情绪,否则会无意识地被孩子的情绪激起自己的情绪,再被自己的情绪驱动去应对孩子,结果造成误解和互相伤害。

恋物行为:到哪儿都抱着玩具小熊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总是抱着固定的玩具或物品,是恋物吗?

这种行为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有的是睡觉时,有的则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个固定的物品随身陪伴。这个物品不限于玩具,有时还有毛巾、妈妈的睡衣等。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喜欢某个玩具,走哪儿都带着。那么,到什么程度才能被定义为异常行为,需要家长注意呢?

孩子抱着玩具时,是开心地游戏,还是为了缓解不开心、紧张、恐惧而抓住的依恋物?如果是前者,孩子会放松地对待这个玩具,注意力在外界;如果是后者,孩子一般是紧抓着或抱着玩具,很少当着人摆弄玩具或与玩具对话、游戏,孩子的表情和动作都比较僵化、抑制、紧张。

如果暂时找不到玩具了,正常的孩子会好奇地寻找;异常的孩子则会非常焦虑,甚至哭闹,找回玩具后也不会释然,一般要抱住玩具沉默一阵子。

正常的孩子抱持着玩具时别人可以碰,他还会主动将玩具介绍给别人;异常的孩子对玩具有些讳莫如深,不愿别人提起(即便是妈妈),更不愿、不许别人碰。别人提起他的玩具时,孩子会羞怯或紧张,会下意识地抱紧或掩藏玩具。正常的孩子抱的是具体的玩具,有具体的功能;异常的孩子有时会拿较怪的、无意义的东西,如妈妈的睡衣或手绢、用过的枕巾、围嘴等一些柔软触感的、与以前的生活经历相关的东西。正常的孩子不专一,一个玩具抱几天,又换另一个;异常的孩子非常专一,即便玩具脏了、有损坏也不放弃,有的孩子甚至不让妈妈清洗、修补。有些异常的孩子还有多于一个的依恋物,“任务”分配会非常刻板,如睡觉时是小熊,去幼儿园带枕巾,但一般不会超过3个,功能非常固定。

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恋物,该怎么应对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1.不能斥责或笑话孩子,更不能强行抢走孩子的玩具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恋物的行为是娇气、胆小的表现,是毛病,有时会说“你怎么这么胆小”“男子汉,没出息”“这么大了还老抱着玩具,羞羞”,等等。更有的家长要把孩子的毛病给“扳”过来,强制孩子放弃玩具。

孩子抱持玩具,显示出孩子内心已经非常焦虑或紧张,只能依靠这个玩具来缓解。夺走玩具就像夺走有腿疾的人的拐杖。斥责和嘲笑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和愧疚,并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与喜欢,所以家长绝对不能硬来。

2.不要纵容恋物行为

有的孩子的恋物行为甚至一开始就是家长给养成的。常见的情形是分床或分房睡的时候,孩子不肯,家长就给孩子一个玩具,告诉孩子“它会保护你、陪伴你”。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恋物,反而松了一口气,“可算不缠着我了,他学会独立了”。学会自我安慰和利用外物来安抚自己是两回事。前者是自信和乐观,不困惑、不忧惧;后者则恰恰相反。

有的家长会说,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很多孩子都有一个玩具伙伴,常常是个泰迪熊,他们不是都挺好的嘛!首先,玩具伙伴和恋物是两回事。其次,这些孩子内心也许是孤绝与恐惧的,只是外人看不出来而已。再次,欧美的电影等艺术作品里,恋物的孩子也多被描述为孤独、怪癖的。最后,不是外国的就一切都好,要看其长期效果。例如,20年前在美国流行的“静坐惩罚”,今天被定为冷暴力;流行过的孩子哭不要抱,现在加上了很多前提条件和要求;流行过的1岁就让孩子分房单独睡觉,早已被摒弃。我国现在很多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育儿书中推崇的外国育儿方法,有些已经过时了。

3.帮助孩子拓展所恋物品的角色和功能

一个4岁的男孩走哪儿都要抱着小狮子,因为小狮子是兽中之王,可以吃掉坏人和大灰狼。妈妈可以先肯定孩子的这个想法:“没错!小狮子最棒了!”“小狮子为什么这么棒呢?”再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认识到,锻炼身体,增强勇气、自信(用孩子的语言,而不是用抽象的名词)就可以让自己不害怕了。再通过“你能帮小狮子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导孩子由被保护的弱者变成跟小狮子平等的、互相帮助的小伙伴,借此建立孩子的自信与价值感。“小狮子累了,它想洗个澡,想回家看看它妈妈了。”最后,在前面步骤有成效后再跟孩子这样说。这样分步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能逐渐把玩具视为跟他一样的、普通的、平等的伙伴,而不是抽象的、有魔力的拯救者或安全象征。另外,家长之后还可以跟孩子说:“小狮子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是小羊咩咩。”让孩子进一步放松心态,扩大想象空间,多增加快乐、友谊、安全的内容。

有的家长也知道孩子恋物可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因此会花时间陪孩子。陪孩子的时候不要呆呆陪着,否则会强化孩子的不安。“如果一切都很好,你干吗要陪呢?”有的孩子可能不恋物了,改恋妈妈了,处处事事都要妈妈陪,反而更不好了。陪孩子的时间不要白过,跟孩子一起编故事,照着前面讲的步骤来,才会逐渐帮孩子放弃恋物,建立自信,解除困惑之源,变得强大。

4.让孩子不再恋物最有效的做法

要想消除孩子的紧张、焦虑、困惑之源,直接治本,需要家长能够真的做到理智、客观、敏感,能反躬自问,能真正了解孩子,不用孩子说(孩子也说不明白),不被孩子的外在表现迷惑。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家长能做到这些,孩子也不至于恋物了。家长可以先尝试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的儿童心理治疗,常常更多的是在为家长做咨询或者做家庭治疗。这些治疗通过家长的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和养育方式、养育态度的调整变化,消除令孩子产生异常行为的紧张环境或事件,进而去除孩子的异常行为。

强迫行为:必须把牙刷放在牙杯里

很多人都知道“强迫症”这个名词。常有人说:“我经常锁了门又不放心,得回去看看,甚至有时候要回去看三四回,我是不是得强迫症了?”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需要专业人士去诊断。平常我们所说的“强迫症”,其实是一些强迫行为。而有没有强迫行为,则是诊断强迫症的重要依据。对于普通人来讲,有3条可以帮你自我诊断强迫行为是否严重、是否必须去咨询专业人士:

●时间。强迫行为是否发生超过3个月?

●现实性。强迫行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比如,洗3遍手可能确实有必要,但洗三五十遍就脱离实际了。

●造成的影响。强迫行为是否影响了社会功能?例如,影响了上班、上学、参加聚会等社会活动。

孩子的家长是可以观察到孩子的强迫行为的。强迫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重复性行为和仪式化。重复性行为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常见的有洗手洗几十遍,用消毒纸巾擦手机擦10分钟等;仪式化行为就是固定的、程式化的行为,如每天睡觉前必须把牙刷放在牙杯里,牙杯放在叠好的毛巾上,毛巾事先折叠三次放在桌子的固定位置上。如果没完成这个仪式,人就无法入睡。

上面描述的已经是很严重的强迫行为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表现得更轻一些的、刚有迹象的行为,以便及早查明原因,防止发展到症状的地步。

轻微的强迫行为现象有:

●特别固执地摆放某些物品,不许别人挪动地方;

●洁癖,要求回家必须脱换外衣裤;

●叠衣服按顺序步骤,必须叠整齐;

●在家或出门必须走固定路线;

●吃饭前、出门前或睡觉前必须说哪几句话或做哪几样事;等等。

发现孩子有强迫行为,不要硬“扳”孩子,不要在这些行为上较劲。曾有个13岁的男孩,要求全家回家必须脱换外裤才能进门,否则不许坐沙发。孩子的父亲认为是妈妈惯得孩子任性,非不脱,父子差点儿动手。

引起强迫行为的原因,概括说来有3类,家长可以对照排查一下,先试着从自己开始做出改变:

1.当孩子内心感觉不安、失去掌控感时,容易发生强迫行为

当我们既不知为什么,也不知可能发生什么,靠自己的努力也搞不明白,掌握不了动向和趋势,完全失控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恐慌是非常强烈的。有的人干脆放弃一切努力,并说服自己没必要努力,没意思、没意义。这种方式最终导致抑郁状态,甚至抑郁症。

有的人则正相反,他需要找出一切可把握的东西去掌控,以获取安心、成就感,去除内心的困惑或恐慌。于是,他们就会在东西的摆放、手机干不干净、走路的路线是否固定上变得非常固执,以求获得掌控感,并由此发展成强迫行为。

2.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发生强迫行为

有个13岁的男孩,是妈妈找关系送进的某重点中学,没有正式的学籍,必须在下次考试中排全年级前100名之内,才能转为正式生,否则就要转走。据妈妈说,孩子小学时的成绩一直非常好,中考失误是因为那段时间父母吵架闹离婚,影响了孩子,否则孩子应该能考上重点中学。现在夫妻已经合好,但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妈妈虽然心里着急,嘴上却一直跟孩子说“别紧张,无所谓,妈妈不要求你一定考前100名”。所以,在妈妈看来,她没有逼迫孩子,孩子不应该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常常忽略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无论孩子多小,都不是家长说不要紧张,他就不紧张了,说不要在意,他就不在意了。13岁的孩子本来就到了关注自我价值的时候,而此时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也就是成绩、外貌打扮、朋友多不多等寥寥几项。案例中的男孩小学时成绩好,受欢迎,小升初考试失利本来就是个打击,成绩一直上不去一定更增加他的挫折感和恐慌。妈妈虽然说无所谓,但实际上,孩子能考到年级前100名才是目标。孩子不会因为妈妈说无所谓就真的无所谓了,反而压力更大。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孩子开始要求家人注意清洁,自己的手机不能让他人碰,被人碰了就得用消毒纸巾擦10多分钟。孩子对自己的保护,对自己与众不同的凸显,就只能通过清洁行为来表现了。

3.怕不被接纳、怕被批评,由此产生强迫行为

一个9岁的女孩,父母工作忙,主要由姥姥姥爷带。姥姥管孩子比较严、比较细,注意孩子的外在表现,常常唠叨。爸爸妈妈周末大多时候能回来,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常常是孩子的表现。孩子天生就比较谨慎、内向、敏感,长得比较瘦弱,可以看出她是个内心不放松、心事重重的孩子。

女孩一入学,因为乖巧懂事,成绩也不错,挺受老师喜欢。三年级时,父母把她转入双语学校,英语一下子跟不上,又因为小事被老师单独谈话。老师虽不是批评她,只是跟她谈是否需要什么帮助,但孩子觉得就是批评她,认为老师不喜欢她,她不够好。后来,孩子开始在叠手绢、叠毛巾、叠衣服时必须按一定顺序和形状,去学校上学前把几个她喜欢的毛绒玩具在床上摆好,说“今天不会下雨的”,然后才走。她的父母此时才发现孩子的状态不对。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强迫行为虽然表现为简单的行为问题,但其社会心理诱因很深,也很复杂。一般家长看到孩子的强迫行为后,会特别恐慌,担心孩子变成精神病,希望立刻把孩子的行为纠正了。也有的家长会立刻启动“不怪我,我尽力了,是孩子有毛病”的推卸责任模式。所以,家长自己的心态和责任承担一定要先加以调整,否则孩子难有起色。

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的强迫行为,建议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因为大多数情况不是靠家长自己努力就能改善的。10岁以下的孩子,以家庭治疗为主,尤其以对家长的治疗为主。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是否真的了解等,一定是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常常是家长自己觉察不到或者解决不了的。10岁以上的孩子,既要进行家庭治疗,也要进行针对孩子的个体咨询。心理咨询需要较多的细节去帮助咨询师找到诱因,做出诊断。孩子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一点点改变。所以,家长不要心急,配合咨询师帮孩子慢慢调整。

拖延行为: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

磨蹭、拖拉、不能准时,现在被统一称为拖延,甚至有命名为拖延症的。

从行为的角度来看,明明能马上做的却故意磨蹭,无非出于2个原因:

●缺乏动机,不愿意做这些事;

●惧怕结果,害怕事情结束。

面对孩子的拖延,大多数家长首先排除了孩子“不会”,认为孩子是故意的;其次忽略了孩子的“不敢”,或对事情或事情结果的惧怕,往往认定是孩子“不愿”,如贪玩、懒。因此,家长非常恼火,认为孩子出了问题。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拖延,建议按以下步骤去处理:

1.检查是不是自己太急了,不够耐心

我们对时间的估计有的时候是不准确的,孩子的动作也不能如我们预期得那样快。下面举两个例子,让我们来看一看家长自己的耐心和期望值。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游泳馆淋浴室。妈妈没有游泳,所以不需要洗澡,于是在更衣室等孩子。妈妈虽然脱了羽绒服,里面穿的是厚毛衣,在更衣室的高温中感觉很热,因此就不停地催孩子快点儿洗。她的女儿9岁左右,自己在里面洗头发(扎成马尾辫的长发)、洗澡。跟她同时进去的大人只比她稍快一些出来,所以女孩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她妈妈在外面不停地催促。穿衣服的时候,由于身体比较湿,冬天穿得又多,地方比较狭窄,孩子穿衣的速度虽不慢,但是效率不高,显得笨手笨脚,再加上妈妈在一旁唠叨,孩子越想快越出错。母女俩都是一头大汗,满面怒容。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父亲和5岁儿子的。爸爸喊儿子去跑步,儿子在门口穿鞋,一下一下地系鞋带。在我看来,孩子系得相当不错、相当快了,但他爸爸的要求是:当他喊儿子的名字时,儿子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喊“到”;当他发出“穿鞋出发”的指令时,儿子应该小跑着到门前“唰唰”踢掉拖鞋,蹬上跑鞋,迅速利落地系鞋带。可这些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可惜爸爸没有去修正自己的理想,而是责怪儿子的动作不像个士兵。

2.先看看孩子是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父母有时会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因为父母不愿相信孩子的能力低。

父母总以为孩子的智力应该在中上,可是一来孩子的智力、能力发展不均衡,不一定样样精通,二来总有孩子的智力处在中等偏下。更多的时候,父母不了解孩子,因为缺少专业的训练,又缺少多子女或大家族聚居环境,父母无从做横向比较,导致用5岁的标准要求3岁的孩子。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另外,网络上常有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事情报道,导致父母更不易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做出过高的预期。

3.调查孩子的动机

排除了前面两个“不怨孩子”的因素,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在父母要求正常、孩子能力也足够的情况下,孩子却不愿意、不想做。这涉及动机问题。有的孩子会明确地问“为什么要做”。没有问出口的孩子心里同样存留着这样的不满:“为什么呀?凭什么呀?我不喜欢!”孩子拖延的行为就是在用行动告诉家长自己的心声。

这种拖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有意识的、故意的行为;

●潜意识的,自己也不想拖沓,但行动上却总是磨蹭。

这两类行为不仅孩子身上有,成人同样有。只不过,孩子更多的是反对父母的要求或安排,成人则更多是与环境和自己为敌。

面对孩子的反抗,家长不仅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更恼火的是孩子的不服从行为带给自己的被冒犯感,即家长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尤其当家长认为“我这是为了你好,你应该遵从,应该明白是非”的时候,家长会在恼火外还感到委屈,对孩子的不满就更深了。孩子由“小宝贝”变成了“小坏蛋”。

事实上,孩子年纪越小,越无法给自己设立正确的目标和计划,更不能勤奋地予以执行。孩子仰仗父母的教导,而且孩子也希望信从父母。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的父母强大、智慧,能够帮助自己、支持自己。所以,当孩子用拖延行为来说“不”的时候,从父母的角度看,是父母应该意识到并调整自己的指导风格和提升能力的时候。

10岁以前是孩子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时期。这段时间父母要想办法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成就动机,把“应该+必须”的事情变得有趣、有成果,让孩子“喜欢+愿意”,并提升自信。以稍显枯燥的学习为例,幼儿园时期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参与+带领”;小学一年级的适应期,父母可以适当陪伴,“指导+鼓励”;二年级起,“鼓励+惩戒”要并行。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10岁仍有拖延,父母可以先和孩子沟通。沟通不是父母讲道理,不是说服孩子,也不是逼问孩子,或让孩子宣泄。沟通的第一步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前面说过,拖延行为本身就是亲子沟通不畅的标志,孩子用行为表达了他的不满或不愿。所以,要想了解孩子,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畅所欲言。

我遇到的几个有拖延问题的10岁以上的孩子是这样说的:“跟他们(父母)说没有用,说不过他们,他们有一大堆道理等着你呢。”“他们从来不听我的。不是听从,是听一听我说什么。不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说你说得不对,你不能那么想。”“无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说,我们很理解你,但是……”

这些话显示,父母要么自以为是,要么就是不懂、不愿想办法找到一个能令孩子信服的解决办法。沟通的目的就是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父母再来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孩子应该承担些什么,从拖延中看到孩子的误区和能力状态,从拖延中看到双方都可以改进的空间。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消除孩子的拖延行为,而且是使孩子能够全面成长。

解决拖延行为,先要处理孩子的情绪。拖延行为中显示的情绪是不清晰、不激烈的,常常被家长忽略。事实上,孩子的不愿、不想、不敢、不喜欢等情绪是家长能感受到的。由于孩子的个性、年龄等原因,不表达不代表没有情绪。所以,当家长讲完道理,孩子懒洋洋地拉长声说“好吧”,家长不要以为真的好了,一定要追问孩子,“你听起来并不乐意,能说说原因吗”。如果家长不问,装没听见,孩子十有八九不会好好做。当孩子反复用请求、用条件、用嘟囔等形式表达不愿意时,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有一个7岁的女孩,她天生就比较内向,性格谨慎(她妈妈说的)。因为挑食,女孩比较瘦弱,肠胃消化也不好。妈妈决定给她进行针灸治疗。孩子对此比较抗拒,出门前各种磨蹭,跟妈妈讲条件。如果遇上妈妈因事取消一次,孩子高兴得直跳。这是多么强烈的信号啊,但妈妈认准了针灸的好处,无论如何要把十次扎完。最后,针灸成了一个导火索,引发了更大的问题。

另外,沟通之前也要先处理好情绪。当孩子带着抱怨、悲观等情绪时,沟通就会由理智的探讨升级为情绪化的互相指责,根本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总之,要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就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是应该做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找到动机,增加行为的喜悦度和成就感等。如果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或接受范围的,家长也要学会灵活处理,降低期望或重设目标,给孩子适合的,而不是家长认为正确的。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亲子间有通畅的沟通,才能真正解决拖延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玩玩这个,弄弄那个

以下内容说的是后天行为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先天原因造成的注意力缺陷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讲解。

与拖延行为类似,当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时,他不会拖延,不会注意力涣散,而是非常麻利、专心。家长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察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力不集中。

1.孩子的年龄

注意力集中,需要大脑对某一件事能保持足够的兴奋度。当孩子年龄尚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全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曾经有位妈妈问专家:“我的宝宝1岁半,专注力不够,给她讲故事没讲几句就跑了。”不是专家也知道,1岁半的孩子本来就不该要求专注力。一般说来,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事情本身能引起孩子多大的兴趣、事情的难度等,决定了孩子的注意力程度。前述的例子中,不仅有年龄问题,还有兴趣问题。听故事要有足够的经验累积才能想象、联想故事的情节,1岁半的孩子离喜欢听故事、能听懂故事还有一段时间。

2.孩子的动机

与之前的拖延行为一样,事情的难度、枯燥度,孩子的能力、意愿,成就动机是父母的安排还是孩子自己的目标,等等,都要纳入考察范围。

3.环境的干扰

曾流传过这样一段名人事迹,说那个人专门去戏台下看书,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但这种锻炼专注力的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在需要孩子安静、专注地做某件事时,家长应尽量去除环境噪声(如电视声音太大)、环境骚动(如周围的人活动过多)以及他人的干扰(如给孩子递水、问孩子饿不饿、写完了没有)。不过,家长也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观念,即当他写作业或做事情时,别人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事,给他创造条件。

前面讲的都是在行为层面上去考察孩子的注意力,如有问题,可以在行为上、认识上、环境上进行调整。还有一种注意力不集中反映了孩子深刻的心理不稳定状态,要特别引起家长重视。

一个7岁半的女孩,从3岁上幼儿园起,家里的变动特别多,先是姥爷住院,妈妈去照顾姥爷,把奶奶请来接送她。后来姥爷去世了,妈妈把姥姥接来同住。接着舅舅家生小孩,姥姥去照顾舅舅家的孩子,这时奶奶身体不行了,于是表姑代替奶奶来看她。这些变故发生后,父母为了避免她担心,尽量不当着她讨论。只有当大人讨论完了,解决办法出台了,才告诉她家里将要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孩子是很聪明的孩子,她一直问父母为什么、出什么事了,但父母一来忙,二来认为跟她说不清,就都只告诉她没事,就这么安排的。孩子只好自己不断地猜想,只要一听父母单独说话,她就一定会跑过去问怎么了。处于这种状态下,女孩怎么可能安心专注做自己的事呢?

影响孩子心理稳定度的因素还有:父母间总是争吵,闹离婚;家里老人同住,经常有摩擦;家里有保姆、司机等成员,组成太复杂,而且经常更换;等等。有的孩子对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会联想到自身的处境和利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情绪上、精神上惶恐不安,注意力总是指向外界和他人,那么一定要找到原因,安抚孩子的内在世界,让孩子建立起“我是安全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被保护,被施以最好的安排”这样的感觉和信念,让孩子信任家长、依恃家长。这一点不但比较难做到,甚至一开始家长就很难觉察到。这是家长的盲点和多年的行为模式造成的,也是心理咨询的目的之一,即揭示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来自互动的真相,增加家长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提升,从而带动孩子的心理建设走向正向且丰富起来。

爱哭闹:动不动就哭

哭闹行为一般发生在7岁以前。这时候的孩子心有不满或需要未得到满足,由于不会表达,他只能把焦躁的、冲动的、受挫的和恐慌的情绪用哭闹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期引起家长的重视,得到满足,达成目标。这是典型的被动状态下的被动等待型的行为。虽然激烈的外在表现让人产生孩子主动闹事的错觉,但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联系,调整起来也应从家长的改变入手。

1.哭闹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这类行为的形成常常是家长过度满足、包办造成的。孩子一天当中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了,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被从营养、健康、益智等多方面考虑后给予最好的提供。家长不可谓不尽心,只是误会了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不是家长精雕细琢的创造过程,而是孩子自己去体会、去认识、去实现的过程。孩子没有机会去体验并辨识好坏、冷热、美丑,也就无从知道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也就无法选择、无法设定目标去实现。而人又是有主动意识的,孩子不是石膏木头,只会被动接受。年龄很小的时候,孩子没有机会,但他也有未分化的、不清晰的各种想法和目的。不能如意时,孩子就会产生急躁挫败等情绪,进而发展为哭闹。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引导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家长要告诉孩子:“哭没有用,妈妈不明白你的意思。你尽量说出来,然后咱们好商量。”家长需要了解的是,不是自己认定好的就是孩子唯一的选择。最好的引导是,给孩子几个选项让他选。这样既满足了家长从安全等角度的考虑,也培养了孩子思考、分辨和选择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就可逐渐放手,由孩子自己决定。

2.哭闹是家长惯出来的

孩子只要一哭闹,就能换来家长妥协,久而久之,孩子不用拓展其他办法,只要哭闹就行了。这样的家长一般怕麻烦。另外,保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行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保姆不像妈妈那样,要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她只要保证孩子别哭闹、别告状,把孩子哄高兴了就行。

孩子哭闹是信号,家长必须花心思去解这个信号,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孩子的成长需要和现实的、眼前的需求,自己的目的和能力等种种因素,再做出决定,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便能逐渐学会思考流程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而不是简单地想什么就要什么,没有就哭闹。

3.家长严厉地禁止哭闹,造成孩子更大的哭闹

与前面相反,有些家长意识到不能惯着孩子,于是孩子越哭闹,自己越严厉。但这样的家长同样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哭闹行为上,却忽略了哭闹后面的诉求。严厉禁止会令孩子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并对父母产生怨恨,要么导致更激烈的哭闹行为,要么表面压下去了,却发展出其他问题。

4.哭闹缘于孩子真的没有能力表达

请家长永远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明明白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绝对是不切实际的。另外,有些孩子智力发展不均衡,也会有表达不清、不畅的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有耐心、有常识,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想法。

有一次朋友聚餐,吃烤鸭。我女儿当时4岁,桌上还有一个小男孩2岁。黄瓜条上来了,女儿拿了一根吃,那个男孩也伸手去够。他的妈妈嫌他闹,一定要他乖乖待着,可孩子更闹了。我给他拿了一根黄瓜条,孩子接过来立即安静了。

希望2岁的孩子说出“我看见姐姐拿了黄瓜条了,我也要一根”,是不现实的;要3岁的孩子说“你们别吵架了,我害怕,我希望大家都开心”也是不可能的。孩子越小,越只会哭闹,此时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猜测。更重要的是,家长不把自己的猜测结果当成定论,而是去验证,看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猜测结果。

这个验证的过程,一方面使家长增加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厘清了思路,学会了如何表达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有的家长不看孩子是否有能力说清楚,只顾问孩子为什么,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要么因被问后说不出而更急躁了,要么选择一个容易的答案,如要吃东西或要玩具,家长也就信以为真。这样的话,孩子的表达能力仍然没有得到锻炼。

总之,哭闹行为是孩子年龄较小时由于内在焦灼、不如意,而又表达不畅造成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即内在的情况和外在的表达,孩子长大后可能不哭闹了,但是会发展出其他不当言行。因此,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哭闹。

“偷拿”问题: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

孩子“偷东西”先不要上升为道德品质问题。

上小学的孩子,有的会发生不告而取他人东西的情况,有时是在班级里,有时是在别人家。孩子偷拿同学或家里的东西,虽没有成年人故意犯法那么严重,但家长一定要非常重视。因为与其他行为问题相比,这个是冒犯、侵扰别人利益,引起别人痛苦的行为,如不及早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不告诉主人的情况下把东西拿走,是偷窃。但在孩子心里,他未必理解这个行为的定义、内涵和后果。除了生理因素造成的品行障碍外,一般容易偷拿东西的孩子,可以分为以下6种情况:

1.亲子关系不畅

孩子不敢告诉家长或者告诉了家长只会被拒绝,因此就偷偷拿走家里的东西。也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拿家里的东西要告诉家长,征得家长的同意。有这类情况的孩子年龄偏小或智力水平较低,家长要耐心解释,建立规矩。

孩子拿东西,要么满足自己,要么是被别人要求的。前者如偷糖吃、偷手机玩、偷钱等,家长一方面采取措施,如不买糖,把钱锁起来等,另一方面要检视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常,是否自己太严厉了。

一旦发现孩子拿东西,家长不要责骂孩子是小偷,更不要在道德层面给孩子贴标签,羞辱孩子。我们可以照着以下步骤来解决:

●想办法了解孩子拿东西的目的,看孩子是否因为好奇等原因拿的。

●针对孩子的目的去了解孩子本身的需求,如是拿出去炫耀、证明自己,还是自制力不强等。

●跟孩子谈,强调不可以不告诉家里人而自行拿东西。家长要坚定而温和地告诉孩子,这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跟孩子讨论,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达到目的,满足要求,以及如何修改、调整自己的目的与需求。

●监督一阵子,看孩子是否有反复,是否真的能改正。

有的孩子偷拿家里的东西是被别人唆使的。我曾接待过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她班上有个男孩“命令”她“明天给带200元钱来,不许告诉家长,不许告诉老师”。这个女孩内向、胆小,真的偷了她姥姥的200元钱给了那个男孩。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于是告诉了家长。

孩子怕家长,有事不敢跟家长商量,不愿向家长求助,都反映出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不够信任,不够平等与尊重。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建立规则,更重要的是改善亲子关系,使孩子遇事能够主动与家长商量。

2.故意拿家里的东西,跟家长怄气

我遇到过两个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个是父亲管得严,简单粗暴,妈妈比较怕父亲,孩子也怕。但妈妈很纵容孩子,父亲从心底里也一样溺爱。另一个是父亲不常在家,妈妈比较强势,在家说了算,姥姥和保姆都顺着孩子。这两个案例的家长都是在咨询时诉说孩子偷拿家里东西,而且越不让拿越故意拿,咨询目标是怎样改掉孩子的毛病。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毛病呢?这里的关键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孩子被纵容,没有建立规则意识和行为,有些任意妄为;另一方面孩子又被压制,心里不服,于是越说不许做的他越去做。这其中既有游戏的成分,也有吸引关注、显示证明自己的存在与力量的成分。小婴儿只会用哭闹表达不满,呼唤关注,大一些的孩子就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了,偷东西只是一种表现。如果只治标而不治本,孩子可能不偷东西了,改换其他方式表达不满。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家长中的一个比较强势,全家弥漫着表面顺从、背后照样甚至捣乱的气氛。不仅孩子这样,第一家庭中的妈妈和第二家庭中的姥姥与保姆也这样。孩子偷拿东西的行为是在模仿大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只是表现为“偷拿东西”。

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庭建设。家庭作为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各人的角色分工与合作、群体的规划、群成员的关系等都要建设好。父母负责任,有担当,带头遵守规则,孩子才对父母信任、模仿,才对家有归属感,继而找到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不是乱来。其次,具体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要讲明为什么以及后果,并坚定执行监督和奖罚,对孩子的疑问还要及时解答。最后,这一切措施的基础是,真正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溺爱纵容。

3.因羡慕又得不到而拿别人的东西

有的孩子羡慕同学的东西,没想到要告诉别人或者想到了而由于不敢或不会与别人讨要,怕讨要无果被拒绝,干脆就自行拿走。

这种情况在低龄孩子身上较常见:一方面,孩子不太能管理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孩子社会性差,不会与人协商。先天品行障碍的孩子是真的没想到,而先天正常的孩子会没想到要与人商量,只能表明孩子的社会能力不够,责任在家长。想到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告而取,同样表明孩子在社会情况中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缺乏与人商量的沟通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同样是羡慕同学的东西,有的孩子就会想办法交换,有的记下颜色、形状,回家让家长给买,有的孩子会直接问对方在哪儿买的,甚至请对方给代买。也有的孩子羡慕完了,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服自己“我也有好东西,不一定非要这个”。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而不会处理只会偷拿,说明孩子要补上社会学习这一课。这一课更多要由家长来教。

4.故意偷同学的东西让同学难受

有的孩子出于嫉妒,有的孩子出于报复,有的孩子出于矛盾纠纷等,便用拿走对方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这种情况要以批评教育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矛盾。偷东西的行为必须被批评,但不要贴“小偷”的标签。

5.用偷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一个10岁半、上五年级的女孩,家庭条件很好,但父亲工作很忙,母亲是全职妈妈,喜欢自己打扮好出去购物、健身、泡吧,孩子主要由保姆、家庭教师(雇了一个幼教毕业的“姐姐”陪孩子玩)带。她的玩具、学习用品、衣服、鞋、零食,几乎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家长对她的偷窃行为百思不得其解。深入调查发现,孩子在班里的人缘不是很好。表面上有很多人喜欢她、围着她转,但那是她用零食、文具等维系出来的。

现在的小学里好多孩子玩一个游戏,即一方收买另一方为“宠物”,有的孩子甚至自愿要求当对方的“宠物”。“主人”要给“宠物”喂食,“宠物”则负责跟从主人,听主人的话,帮主人吵架。这个女孩的“宠物”对她却没有那么忠心,就像家里的保姆和“姐姐”对她虽然好,但不是亲生父母那样的亲密关系,“宠物”给她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谊,她也不会建立和维系真正的友谊。女孩的成绩一般。在公立小学里,成绩好自然会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喜爱和夸奖。她在这一点上感到很失落。

女孩只偷拿班里学习好的、班干部的东西。这其中既有羡慕的成分,不是羡慕对方的东西,而是羡慕对方的地位,对方的状态和对方得到的夸奖、关注、友情等;也有让对方难受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女孩拿了以后会给她的“宠物”看,炫耀她的胆量和能力,炫耀她敢做老师不让做的事,不怕老师,博取他们的佩服和赞叹。

这个孩子的矫治不是需要老师努力,而是需要家长努力。她还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支持,因为她的家庭环境和父母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也没有改变的动机。她的成长条件太差(这里指的不是物质条件),人格成长所需要的父母、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关系,她几乎都没有得到。

6.过度自我控制下的反弹

一个11岁的男孩,在班里任大队长,平时表现很不错。班里发生了几次丢东西的事后,老师非常偶然地发现是他干的,特别诧异,没敢跟孩子谈,悄悄告诉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没敢跟孩子谈这件事,先来找我咨询。我看了孩子的照片,发现孩子比较瘦,脸上没有笑容。孩子的父母说,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家里条件不能算特好,但也不算差。父母都是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习惯比较节俭。孩子从小就没有表现过闹着非要买什么东西不可,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不仅亲朋好友、老师夸奖,而且班里的同学也很认可他。

从家长的叙述可以推断出,这个孩子少年老成,太完美了,不像孩子。孩子天真幼稚,不知深浅,情绪冲动,管不住自己,这才是正常的。我一直强调,要让孩子把与其年龄段相符的错误都犯了,不要强压着,否则孩子长大后一有机会就会犯幼稚的错误。那么,是什么使这个孩子不犯错误呢?这不太可能是真心的、自觉的结果,更有可能是过度自我控制。看孩子的照片(几十幅)就让人感觉这个孩子紧绷着。紧绷的状态是不舒服的,人生来就有自由意志。这个孩子放松的出口,不恰当地选择了偷拿东西。

最后,我给家长的建议是,跟老师说好,不要和孩子挑明这件事。家里对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告诉孩子可以随意,带着孩子多做些放松的活动,多见识各种人群,而不是只盯着优秀、成功人士,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不遵守纪律:上课说话,下课打闹

当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不遵守纪律时,家长的反应大体有4种:

●中国的教育、中国的老师就是压抑孩子的天性,束缚孩子的自由,把孩子搞得太死板了。

●孩子被批评了,他怎么这么差呢?我该怎么教育他呀?

●太忙,顾不过来,或者孩子的事不是事,大了就好了。

●跟老师好好谈谈,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了解清楚了再看怎么办。

大多数家长会是第四种反应,但心里面前三种反应都有。自己从小总被批评的家长,要么是第一种的强烈反应,要么可能是自信心被摧毁了,做出第二种反应。当然,这类家长也可能被批评“皮”了,认为自己现在挺好的,产生第三种反应。家长自己从小是听话的孩子,总看见别人被批评,自己没有被批评过的,有可能产生第一种或第二种反应。杀鸡儆猴效应中,猴受的心理创伤有可能更深,要么强烈反弹,要么极度恐惧。当第一种或第二种的情绪很强烈时,会影响家长的认知和判断,不利于家长去处理事情、去面对老师和孩子。如果家长觉察自己这两种想法和情绪比较强,压不下去,那么一定要冷静,不要被偏见带着走。

当发生老师“告状”的情况时,不可避免会有特别严厉的老师,孩子表现不至于太差,但老师的标准太高了。这种情况,家长多问问其他家长,尤其是往届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就可以判断了。也有可能是孩子不服,故意顶撞老师。这时,家长要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处理与老师的互动问题,而不是纪律问题。

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属实,孩子在学校确实有超出平均范围的不守纪律的表现,那么家长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察:

●排查一下孩子是否有先天问题,如多动症、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等。

●如果排除了生理原因,是孩子管不住自己,那要看孩子的年龄段。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出现纪律问题,常常是不适应学校里的规则,家里或幼儿园太过放任造成的。规则和纪律的设立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共同利益,本应是社会必需的,是人类社会性的一部分。少数家长不理解学校的纪律,认为纪律是老师手中的武器,是用来打压、管制学生的。因此,他们的反应是,不得不忍着时忍着,只要有机会就会放任自己,对孩子不仅不管教,不讲规则,还会把这种认知和行为传递给孩子。孩子在学校就不会遵守纪律。

●被纵容溺爱的孩子一旦养成任性的脾气,也会不遵守纪律。

●由于成绩不好,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者与老师的关系不好,在学校不开心,那么有的孩子就会变得不在乎纪律,甚至故意捣乱,来获得自尊上的补偿。

●孩子学习成绩好或某项特长突出,经常得到特殊待遇,或过于自大,也会出现不守纪律的行为,认为自己不必和别人一样。

●中学以后的孩子为了凸显个性或发泄情绪,常常故意不遵守纪律。

导致孩子不遵守纪律的原因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列举了。只是不遵守纪律背后涉及的原因有认识上的,有人际互动的,有行为的,有教养的,有社会性的……所以,当家长和老师看到了孩子的行为问题,一定要对症下药,而不仅是纠正错误行为。

进食障碍:厌食和贪食

吃饭、睡觉本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但现代社会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时、按需饮食”等被大自然规范的活动,已被人力改变,变得随心所欲,并由此造成问题。例如,小时候挑食、要追着喂,大了以后从节食到厌食(我有过十几岁的青少年因减肥而发展成厌食症的病人),或者恰恰相反——贪食,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反映出孩子遇到了现实中的困境或问题。

孩子不是某一天突然变得厌食或贪食的,而是积累成病。一般而言,厌食者是过度紧张和自我控制、追求结果与成就的人。

一个15岁的女孩,10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在国内她就是好学生,不仅考试成绩排名靠前,网球、芭蕾、英语、钢琴、马术、素描等才艺也样样拿得出手。到加拿大后,父母要求她上私立学校,功课最好全A,目标是美国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孩子属于比较内向的类型,很聪明也很努力,一直非常优秀。可后来,孩子突然觉得自己胖,要减肥,开始控制饮食。她身高1.63米,体重只有79斤,不仅听不进父母的话,而且仍认为自己太胖,只吃蔬菜,每顿饭都要计算摄入了多少热量。

厌食症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强迫行为。患了厌食症的人在关于进食的认识和行为上都非常刻板、强迫控制,他们特别在意自己设定的结果和他人的评价。

一般贪食症患者与下文提到的有白日梦行为的人类似,他们用吃东西来躲避问题,用吃来满足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造成“没问题,一切都好”的假象。有个别贪食者会在大量进食后想办法吐出去,以免造成体重超标。

厌食和贪食的情况如果发生在13岁以后,是比较难治疗的心理障碍。家长能做的,一是及早发现孩子的厌食或贪食倾向,尽早提醒孩子和自己注意;二是了解相关知识,找对地方诊治。我遇到过好几个案例,孩子已经有半年以上的厌食、贪食行为了,家长却一直在用中医的方法治孩子的脾胃。

家长能够有效干预的,是10岁以前孩子的饮食习惯问题。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挑食或不吃饭、家长追着喂的问题,这大部分源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孩子饮食习惯的养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吃饭定时、定地方。即便孩子小,吃的东西与大人不一样,也尽量在同样的时间坐在饭桌旁一起吃,养成习惯。

●孩子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1岁以后要逐渐正常饮食,2岁以后基本不用单独做饭。有的家庭惯着孩子,都三四岁了,还让孩子点菜,保姆给单做、单吃。这个不仅是饮食习惯问题,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的想法。

●零食或三餐外的辅食要符合营养需求,而不是哄孩子不闹的手段。

●有的孩子不喜欢个别食物的味觉或口感,但对某一类食物的偏食是不被允许的。很多小孩会用挑食宣示自己的主权和力量,证明自己说了算。家长可以注意在其他事情上培养孩子的主观意识、掌控感和实现意愿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但挑食不可以。

●有的妈妈平时比较忙,孩子只有在餐桌前才有时间向妈妈撒娇,让妈妈喂。这是为了获得妈妈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感觉。妈妈要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

●有的孩子到吃饭时还不愿终止玩耍,不遵守用餐时间,家长就追着喂,时间长了,都快成每天必玩的“游戏”了。家长可以尝试“不吃不等”,让孩子饿一次。很多家长自己不能建立威信,尤其是老辈人。这不仅纵容了孩子,也造成孩子对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的需要被剥夺。真遇到困难时,孩子不知可以信赖谁,向谁求助。

●家长要营造温暖快乐的“餐桌文化和氛围”,让吃饭变成视觉、味觉、情感关系等全方位的家庭幸福时光,让孩子愿意、喜欢参与。

●吃饭就是吃饭,家长不必把吃饭这件事搞得过于严重、刻板或拘泥于营养等细节。如果连孩子吃饭都搞不定(排除孩子有先天的痴呆、多动、自闭或某些食物不耐受等生理原因),说明家长自己在育儿方法与认识,在处理自己的生活等方面,都有可提升的空间。

白日梦过度:精神恍恍惚惚

人有很强的想象能力,不仅在想象中能把故事编圆,而且想象出来的情况会和现实发生的一样令我们的情绪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内在感受。例如,当我们想象自己中了彩票,我们会真的感到振奋和轻松愉快;当我们在想象中与人争执,会真的感到生气恼怒,心悸、胃痛等身体反应也会随之出现。

当外界出现让人不舒服的情况时,很多人会运用想象力去应对,白日梦就是常见的一种形式。有的孩子做白日梦时会伴随一些行为,如啃指甲,而有的不会,但能从眼神看出他已经进入想象的世界了。

做白日梦的孩子注意力肯定不会集中。但与前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不一样的是,一般所言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是外向的,停留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做白日梦的孩子注意力是内向的,专注于自己的想象。

无论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孩子,都会做白日梦。但是,白日梦过度的孩子大多是先天气质类型就比较安静、内向和抑制的,他们的处境是令他们感到不舒服、不如意、不安全的,而他们又无能为力。很多时候,刺激源与孩子并不直接相关,如父母双方争吵,但父母对孩子都不错,而且父母都尽力在他面前假装没矛盾。可孩子仍能明显感到气氛的冷淡和大人的不开心,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自己的困惑。

有个孩子的姥姥生病住院了,数月后去世。家里人认为此事不能告诉孩子,怕他伤心、害怕。每当孩子问起,他们就编故事说姥姥去国外看病了。大人却低估了孩子的觉察力。他们假装的表情实在不能令孩子信服,但孩子也明白继续追问没结果,只好靠猜测解答自己的困惑,靠编内容去满足自己的思念和期盼。

白日梦过度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有2种:

1.不够亲密,但也并不激烈

如果父母对孩子很严苛,言辞比较激烈,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情绪,并导致孩子更激烈的反应——或者是躯体上的,或者是行为上的。如果孩子和父母足够亲密和信任,孩子自然会向父母提问以解除困惑。有经验的妈妈一定都记得孩子在某个阶段会变成“十万个为什么”。此时的孩子什么都问,父母回答的是否正确没关系,因为孩子本身也不求甚解,他就是随时随地都好奇,都想得到个解释。这个阶段,父母如果不在孩子身边,或者心思不能尽快转到孩子的问题上,或者孩子数次尝试后仍得不到解答,就会感觉到父母不愿或不能给予解答,那么孩子就只能转向自我满足。

2.父母对孩子实施暴力

无论是言语、身体上的暴力,还是冷暴力,都会令孩子选择退缩到幻想世界中。在那里,他可以给自己设置新的身份或给父母编造理由,让自己还能忍受这个严苛的环境。

我有一个16岁的女病人,来自农村。她的父亲脾气暴躁,经常喝醉酒打她的妈妈,后来也打她和她哥哥。她家在村里没有什么亲戚可以走动,由于父亲人缘不好,母亲软弱内向,邻居都不怎么来往。她哥哥还可以跑出去躲,她要是跑出去了,一是没处可去,二是回来后父亲会再打一顿。她能做的就是躲到角落里,可也不敢大声哭。直到有一天,她爸爸打她时,她哈哈大笑,跟爸爸说:“您这是假的。我知道您心里最疼我、最爱我,您怕哥哥不高兴,故意打我。”下一次,她又说:“您别打了,您知道我其实是××(国家领导人)的女儿,您心里生气。您要是不打我了,我可以告诉我亲爸爸,让他给您钱,让您去北京当官。您要是还打我,过两天我爸爸来接我,我要告状。”如是几个月后,她家里人才意识到她可能疯了。这个女孩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白日梦过度的可能后果之一,就是逐渐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把想象当成现实。

家长常常会忽略做白日梦的孩子,认为他很乖。很多家长常常认为只要不哭闹、不来打扰家长就是好孩子。希望家长能多观察安静状态下的孩子,看他是在忙着什么事,还是在遐想。孩子需要正常的遐想时间来消化、回忆、重组信息,但过度白日梦是不好的。

家长要能够建立并维持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当孩子遇到困惑或失败时,让他第一个想到家人、依靠家人。可是,很多家长本身缺乏耐心细致地给予爱的能力,不是他们内心没有爱,而是无法把这份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这样的父母往往是自己小时候就没有得到过体贴细腻的关心,就像贫穷的人拿不出钱财来施舍一样,没有感受过、储存过爱的人,不会、不能给予甚至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关系和情感。

给白日梦过度的孩子做心理咨询很不容易。孩子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就是为了否认和逃避问题他才躲入白日梦的,而白日梦让他感觉一切都挺好,所以他很少会主动求助,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好,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咨询师要花时间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还要花更长的时间,孩子才能够正视和勇于解决问题。所以,这种类型的咨询更多时候是为家长提供帮助,调整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与沟通模式,或者用家庭咨询的方式,把矛盾暴露于咨询师面前,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无法躲避或掩饰,共同努力把问题解决。

这里要强调一下,白日梦甚至过度白日梦并不一定会导致精神分裂或人格分裂。一些演员都曾提到童年时无人理、自己做白日梦的情况,但这反而对他们后来的演艺生涯有帮助。另外,诗人、作家等工作就是要调用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家长应注意的是,白日梦的起因和引起的孩子状态的变化。有不好的倾向,如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功能,则必须重视起来,必要的话还要做心理咨询。

一个13岁的男孩,他妈妈带他来找我咨询,因为他不去上学了,就只想在家待着。据他妈妈说,他成绩还好,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还好,既没有网瘾,也没有早恋。他爸爸做生意比较忙,但是他的生日、节假日都会尽量全家一起过或给他买礼物。妈妈全职在家,家务比较多。妈妈爱干净,信不过保姆,虽然经济条件很好,但她不愿意雇人,一切都是自己干。他妈妈描述的是一个非常安稳、正常的家庭,孩子也一切都好、一切正常,就是不爱说话,老坐在屋里发呆,现在不愿意去上学了。他们带孩子看过中医,查过脑功能,也咨询过教育专家,带孩子听过成功学大师的课,孩子都跟着去,但都没有查出什么,也没有任何效果。

我的做法是请一家三口都来咨询室。孩子基本上说不出什么来,一切都是“还行”,学校就是“不愿意去了”,没发生什么。父母的口径也很一致。我的入手点是了解清楚家庭的气氛和三个人的关系,就像了解一棵植物生存的土壤、肥、水、天气一样,问他们周末干什么,父亲几点回家,孩子更喜欢谁,每个人都说出另外两个人身上的“缺点”,等等。从他们的回答中,我再找出漏洞或不一致的地方继续追问。

对话基本上在我和父母之间进行,孩子大多数时间是旁听。我的问题大多都是孩子真正的困惑,想问又抓不住或问不出的问题。例如,妈妈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做家务?爸爸隐瞒了什么?妈妈怀疑和不满的是什么?父母对孩子的前途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吗?等等。随着问题的深入,父母试图瞒着孩子或自己也搞不定的事情逐渐显露出来:妈妈一直怀疑爸爸外面有情人,甚至有孩子,但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曾经对儿子抱有怀疑,因为孩子的长相和性格都不像他。对这些平静表面下涌动的暗流,孩子其实一直都有所察觉,但父母一直联合起来告诉他没事、没问题。

在咨询室里,孩子旁听到他一直想了解的真相,也学会了如何向父母提问,并对父母担心的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咨询,他们破除了不少相互间的误解,建立了新的沟通方式,敢于面对冲突而不是试图掩饰。孩子对自己和自己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设定了自己的目标,回到了学校,变得积极主动了。

入睡困难:怎么哄都不睡

一般10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入睡困难,基本上他们自己都说得清楚原因,至少能够知道睡不着是因为在想什么。而10岁以下的孩子则大多无法自己说清楚。孩子年龄越小就越只会找借口,如怕黑、要喝水、要尿尿、外面吵等,家长也信以为真。

孩子偶尔睡不着可能是玩得太兴奋了,或者错过入睡时机,身体不舒服等。经常睡不着则一定有深刻的原因。孩子的吃饭、睡觉等作息有规律,表明孩子与他的世界之间是和谐的、信任的、稳定的。否则,家长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改进:

●排除身体原因,如孩子太冷、太热、渴了、饿了、累了,或者有肚子疼等小毛病,白天玩的时候感觉不那么强,晚上静下来感觉到了,等等。

●6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还是需要大人陪伴入睡的。睡前从洗漱、换睡衣开始,就进入要睡觉的节奏。最好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做睡前准备,如读个睡前故事或聊聊天、听听音乐,然后过渡到关灯,停止一切活动,在安详静谧的气氛中,期待着美好的明天,踏实地入睡。这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放弃很多自己的晚间活动,陪伴孩子入睡。有的家长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给孩子放音频故事或者音乐,让孩子自己睡觉。有些孩子可以做到,有些则不一定能这么独立。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或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下班回家晚,到家晚上7点,吃饭收拾完8点多了,很内疚自己没有陪孩子,就陪着孩子玩,一直到10点。这就太晚了,孩子最好能在8点或9点以前睡觉,早上6点半或7点起床。3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准备上幼儿园,最好提前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午睡不要变成“下午睡”,以免耽误晚上睡觉。家长平时再忙,也不要占用孩子的睡觉时间与孩子玩,与孩子在一起的质量比数量重要。陪孩子一起安然入睡,能建立起孩子对家人的亲密、信任、喜欢、安全的关系。

●让孩子惴惴不安、难以入睡的紧张情绪,常常来自家庭气氛中的不安因素,如父母不和,老人与父母不和等。让孩子别管大人的事,告诉他“爸爸妈妈是爱你的”,并让孩子自己去睡。但这些口头的承诺并不能让孩子释怀,安心地去睡觉。

●10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仍有入睡困难问题,如有的孩子必须听着手机里的歌曲入睡,有的要读书读困了才睡等,家长就要扩展视角,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睡眠问题,唠叨要早睡早起或者要保证睡眠时间什么的。这样的孩子一定同时还有本书中列出的各类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找到并解决那些问题当然最好,如果能看到问题但自己解决不了,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下面针对2岁以下孩子的睡眠问题,提醒大家一些常见的误区:

1.白噪声哄睡

首先要明确一点,雨声、海浪声、瀑布声等声音不是白噪声,而是粉红噪声。有研究表明,粉红噪声对成年人的睡眠有好处,但不是对所有成年人有效。很多成年人认为这些声音是干扰。

白噪声是在各个频段都一样的波动,它听起来是单一的、重复的,例如警车的报警声常常用白噪声。现在,市面上还有专门的白噪声播放器在售卖。事实上,它们更应该被称作“声掩蔽”设备,因为其目的是通过播放这些声音掩盖住环境中嘈杂的声音。

白噪声播放可以提升噪声大的工作环境中,成年工人的心情和工作表现,但是却降低了他们的复杂认知功能,例如需要分拣出次品的工作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升高。(注:Baker, Mary Anne; Dennis H. Holding(July 1993). “The effects of noise and speech 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在国外,有研究发现,白噪声的播放可以提高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学生的认知功能,但是对正常学生的整体表现是负面影响。(注:S?derlund, G?ran; Sverker Sikstr?m; Andrew Smart(2007). “Listen to the noise: Noise is beneficial for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DHD.”.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以及Soderlund, Goran; Sverker Sikstrom; Jan Loftesnes; Edmund Sonuga Barke(2010).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white noise on memory performance in inattentive school children”.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这是白噪声对成人和中学生的影响。

婴幼儿的身体心理状态和成人的有巨大差别。婴幼儿大脑正在发育中,所有的噪声对他们来说都是干扰。因为正在发育中的婴幼儿的听觉皮层,对听到的声音频率处于一种关注和分辨阶段。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定要避免过于嘈杂的环境声,尤其是白噪声。

有研究发现,很多自闭症儿童都有早期听觉受干扰或受损的情况发生。一些科学家发现,自闭症发病率与环境中的白噪声多少相关度很高。(注:J.L.R.Rubenstein and M.M.Merzenich.2003. Model of Autism: Increased ratio of excitation/inhibition in key neural systems. Genes, Brain and Behavior, 2:255-67.)

孩子在2~3个月的时候,会转头去看发出声音的东西,这说明孩子在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联系起来。听觉—视觉协调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声音。

然后,环境中的声音才能逐渐对孩子产生意义,他能知道这是妈妈的声音,这是风铃的声音,这是风扇的声音,等等。

如果环境中的声音太少,不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如果环境中的声音太嘈杂,同样会损害孩子大脑认知的发展,他对声音的定位、对声音的联系和理解等能力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此处特别强调,安静的环境是婴幼儿睡眠的外在条件之一。不要人为制造各种声音辅助婴幼儿睡眠,即便在清醒条件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也请尽量隔绝噪声。

如果6个月以下的婴儿有持续的睡眠问题,建议去儿童医院的神经内科做一下检查,排查一下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否有问题。

2.拍一拍、摇一摇或奶睡

这些利用外界或外物来哄睡的方法,都是在破坏婴儿的自主入睡。无论当时的效果有多好,都容易形成孩子对外界某种手段或方式的依赖,长期来看会对孩子的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3.给孩子毛巾、玩具、妈妈的衣服等让孩子抚摸、闻味睡眠

本书相关内容也提及,给孩子毛巾等物品,让孩子伴随着这些物品入睡,小心孩子最终形成“恋物”。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自我安慰方法中可能会有搂着玩具或抚摸毛巾、妈妈的衣服等方法,这时家长要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看孩子是否是“恋物”,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因此,为了哄睡,家长切不可利用外物让孩子自我安慰。

那么,家长该如何训练孩子自主入睡呢?

孩子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加衣服、有尿要去厕所,这些自然习惯的养成,妈妈不用教,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发出这些需求。

可是,孩子如果困了让他自然去睡觉,对于妈妈来说,反倒成了一件大难事。很多妈妈都会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可是却忽略了孩子自主入睡习惯的养成。

新生儿是能够做到困了就睡的,但是越长大孩子越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扰,甚至有的时候越困越兴奋,睡不着。这需要妈妈有意识地哄孩子睡觉,而不是硬想办法,让孩子睡。

妈妈要顺应孩子的节奏,当你观察到孩子困倦以后,要用一些办法让孩子能够自主地感受到困倦,并且有困倦以后,就能够自主入睡,而不是用外力让孩子入睡。

孩子建立起困了就要睡觉这种习惯,对他今后分床睡、分房睡,以后遇到了事情怎么样正向地自我安慰等心理活动,都有着影响。

有些孩子很大了,甚至上小学了,都不能自主入睡,非得要妈妈陪,要妈妈哄,就是因为妈妈没有从孩子0岁开始,注意培养他自主入睡的习惯。

如果家长想训练孩子自主入睡或者独立睡眠,要从他三四个月大就开始着手进行。具体的训练方法是:

1.日落而息

家长要强调日夜的不同,使孩子建立起白天活动、夜晚睡眠的习惯和节奏。例如,白天的时候活动多,比较热闹一点儿,而夜晚要减少噪声和活动,让房间变暗,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必须保持房间内的安静并使其光线变暗。

另外,白天当孩子午休或者中间有睡眠的时候,家长也要注意把房间变暗、变安静。这样能够让孩子意识到睡眠环境是暗的、是静的,建立起环境和睡眠之间的暗示和条件反射。

孩子夜间醒来的时候,要尽快安抚,这需要妈妈辛苦一些。不要等孩子哭得完全清醒了再来安慰,否则睡眠就会被打断,孩子不能持续睡眠。

2.睡觉的地点在床上

在孩子半睡半醒的时候,家长就要将他放在床上,而不是一直抱着睡或摇着睡,也不要一直抱着走来走去,更不要让孩子喝奶喝到迷糊后入睡。

这样做,孩子就能逐渐习惯躺在床上入睡,而不是被妈妈搂着、抱着、哄着入睡。否则,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家长入睡的习惯,而不是自主入睡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婴儿特别容易在睡眠中突然地一惊,手脚一抖,然后就给惊醒,那么尝试用毯子、毛巾被或者被单把婴儿裹紧,包一个蜡烛包,也许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白天孩子醒着的时候,给孩子裹得紧紧的固然不好,但是孩子入睡给他包裹得稍微紧一些是可以的,这样能够避免孩子由于神经反应一惊就惊醒的情况发生。孩子伸出去的胳膊、蹬出去的腿被裹住了,动作没有那么大,姿势没有变化,就不容易惊醒,能帮助孩子睡长觉,不被惊醒。

3.建立睡眠节奏

从早上醒来开始,家长可以尝试为孩子建立起醒来、吃奶、玩会儿、小睡一会儿、玩会儿、吃奶、换尿布、睡个长觉的节奏。

百分之六七十的婴儿到6个月以后,就开始能够在晚上睡6~8小时的长觉了。如果孩子到了6个月,晚上还睡不到8小时甚至6小时,中间还是会不断地惊醒,那么妈妈就要重复做一些事情,渐渐地为孩子建立起节奏。例如,妈妈有意叫孩子注意白天、晚上的不同,哄孩子睡觉的时候,让他在床上入睡等。这些办法要重复使用,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晚上睡长觉。

连续长久的睡眠,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是有好处的。自主入睡意味着通过这个习惯,孩子逐渐建立起一个连接:感知到自己的困倦,明白应该睡觉了,这时不能再有外界的打扰,我要舒舒服服地开始睡。这个连接建立起来以后,孩子就能够自主、独立地困了就睡了。

4.温暖的睡眠仪式

家长可以先带着孩子清洁,刷了牙、洗好脸、洗好脚,安静下来后,再给孩子讲个故事、唱个歌,最后关了灯,静静地睡觉。

像这种睡前仪式,可以帮助孩子从玩乐过渡到安静,然后再过渡到睡意蒙眬。妈妈如果在边上陪伴孩子,可以轻轻地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或者妈妈刻意调整成有节奏的呼吸,不要再搭理孩子的话。孩子在妈妈有节奏的呼吸和那种睡意蒙眬的影响下,逐渐地睡着了。

习惯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妈妈要有耐心,尤其是那些喜欢晚上看看电视、看看书,做自己事情的妈妈,必须做一些牺牲。妈妈要做好榜样,逐渐地等孩子知道该睡觉了,能够自己安慰自己,建立了自主入睡的习惯,妈妈的任务才算完成。

厌学:不想去上学

应该上学的孩子有一天告诉家长不想去上学了,家长一定会非常恐慌。不去上学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倒不复杂,主要看两个方面:

●学校方面有什么问题;

●孩子自身出了什么问题。

上学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厌学无疑是丧失社会功能的标志,确实严重。

首先是环境问题。这个比较简单,主要是老师、同学、学校和学习。我遇到过的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有,老师严厉(7岁),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11岁),被同学排挤(8岁、13岁),被同学欺负(12岁),转学不适应(8岁),私立幼儿园毕业上公立小学不适应(6岁),寄宿制学校不适应(6岁),学习内容太难、跟不上(9岁、11岁),校队活动太多、作业来不及写(8岁、9岁),等等。

一般来说,小学的孩子厌学,主要是环境挑战太大,孩子应付不来。家长要做的是多侧面了解环境和孩子,评估环境压力,帮助孩子对环境产生再认识,或者帮助孩子缓解部分压力,增强孩子的能力以应对环境压力。如果短时间内环境无法有大的改善,孩子能力也不能快速提升,那么可以考虑换环境。

一个8岁的女孩,二年级下学期从深圳转学到北京。她每天早上都说不喜欢新学校,不想去上学。妈妈很想帮助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帮,于是来找我咨询。

大人可以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一看,孩子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面对着什么。这个案例中,孩子的家和学校都是陌生的,老师、同学不熟悉,校园里的设置与以前不一样,用的课本不一样。孩子原来是班干部,现在什么都不是,自信心也挺受挫。孩子一下子要应付如此多的困难,像被淹没了一样,恐慌之余,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此时,家长可以帮孩子把“适应新学校”这个大目标分解一下:先了解老师;妈妈再帮孩子去解决课本不同造成的差异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同学开始认识,不着急与同学玩成一片,先知道他们的姓名、性格等;接着引导孩子观察和比较学校的环境,如操场、音乐教室、老师办公室与教室等与原来学校的异同;最后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学校、班级的活动,展示出自己的特长,争取下学期完成融入新学校的计划,竞选班干部。当妈妈能给孩子描画出新环境的内容,制订一步步的融入计划和短期、长期目标,孩子就不会那么焦虑、恐慌了,能够踏实地完成好每天的学习和适应任务。很快,案例中的孩子就有了进步,由原来的拒绝退缩的行为变成喜欢去学校了。

二年级开学时,孩子喜欢的数学老师调换了。孩子不喜欢新老师,又恰巧被新老师批评了两次,于是孩子越来越不喜欢数学。根据孩子的描述,妈妈认为新数学老师是个年龄大的、老派的、总爱批评人的老师。别的家长也反映这个老师比较严厉。

孩子的妈妈来咨询时,我建议她先亲自接触一下数学老师,听一听老师是如何看孩子的。交流时,妈妈不要用问罪的态度,不带偏见地去跟老师交流。妈妈后来说,这个老师年纪比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大,长得不漂亮,性格较慢,但称不上严厉,应该是孩子有偏见。我建议妈妈不妨告诉数学老师,孩子怕她,可能是因为前两次的批评;跟老师商量一下,能否表扬孩子两次,鼓励她一下。小孩子是非常在乎老师的态度的。果然,数学老师并不是孩子描述得那么刻板,她听了家长的反映后,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给了一个“优+”,还写了表扬性的评语,而且在一次提问时,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孩子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孩子的态度从此彻底转变了。

如果有校园欺凌的事情发生,小学阶段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合作解决。中学阶段情况比较复杂,在后面会有专门章节讲述。

有的时候,环境中的因素过于有挑战性,则可以选择回避。台湾作家三毛的自传里提到,她小时候在学校被老师羞辱,因做错了题而被老师用墨画了黑眼圈在班里示众。几天后,她在出家门上学时,突然晕倒。如果孩子也出现了这种极端的情况,不如先休学或转学,而不是逼着孩子去迎接挑战。

其次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孩子厌学往往具有以下一条或几条原因:

1.孩子处于抑郁状态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上学(包括上课外班)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社会功能了。不想上学,拒绝上学,对孩子、尤其对青少年来说,是社会功能受损。在排除了前面说的因素后,孩子表现出就是不想上学,去上学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兴奋,没有好奇,没有动机和目的。如果孩子同时对别的事情也不感兴趣,如不是很主动地与同学来往,原来曾经喜欢的活动也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脾气都没有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老气横秋,没有了活力,那么家长可以初步判定,孩子处于抑郁状态。对于抑郁的处理在后面有关情绪的章节里会讲到。如果家长觉察到孩子的抑郁状态,最好带孩子去做专业的全面检查,而不是只盯着上不上学这件事。

2.恐惧状态或适应不良造成的心理障碍

一个13岁的女孩,她在初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把数学考砸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她“以后你就不要学数学了,学成这样还学什么学”。过了几天,老师在家长会上也说了类似的话。孩子的父亲当场跟老师争执了几句,老师生气地走了。之后,孩子的父亲给老师发信息解释,表示道歉,希望继续沟通,但老师一直没有回信。几天后,孩子已经走到学校门口,却无论如何也迈不进去,全身颤抖,心跳加速,出冷汗。

一个刚上初一的男孩,12岁,没有任何特殊的事件发生,可他就是不愿去学校了。离学校还有300米,他几乎是一步一挪。到了校门口,要是有认识的同学或老师打招呼,他就能进去,否则会发生大腿肌肉痉挛、冒冷汗、脸红、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

家长细心一点儿就会发现上述状态是装不出来的。同样,家长需要带孩子做专业的全面检查和心理治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愿去上学也不是一天、一件事情造成的。对上学如此恐惧大多缘于适应不良,如自信心不够,社会能力太差,与同学、老师关系处理不好等。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里比较娇宠,小学阶段的老师对孩子还比较耐心,同学间的矛盾纠纷也没有那么严重,沿用过去的简单人际关系模式就可以。到了初中,情况一下子变了,很多乖巧、天真可爱、讨人喜欢、迎合他人的孩子开始出现适应问题。老办法不但无效,还招来嘲笑或欺负,可新办法也没有。孩子受了委屈,又得不到理解或支持,慢慢就不敢也不愿再去学校了。

另外,家里人口少、社交少、人际关系简单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容易出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呼吁家长,不必太担心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要关心孩子的社会学习,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否则,孩子迟早会适应不良,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3.害怕失败,害怕证明自己无能

我遇到过好几个在高考还差几个月的时候孩子不去上学的案例。从家人和孩子的叙述中,我发现这几个孩子都没有经历显而易见的大事,一切都正常。这其中有两个案例显示出比较一致的共性。

第一个案例是一个18岁的男孩,长得特别帅。他妈妈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宠爱和骄傲被他爸爸的话证实:“从小就溺爱,哪儿有这么养儿子的?”他爸爸认为,孩子从小被捧上天,惯坏了。孩子说的一些话也确实透露出“狂”来,但与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狂”不一样的是,他的“狂”透露出心虚。他的“狂”不是去证明自己,而是要得到他人的佩服、喜欢、敬畏。据他妈妈说,孩子从小就是老师的宠儿,家里的管教并不严格,孩子也不调皮捣蛋,在学校和家里都表现很好。我问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为人,他说自己是个心软的人,有时候是不忍心让妈妈或老师失望,所以强迫自己做听话的孩子。但他打心眼里不认同大人的很多道理,却也没有反叛过。他的成绩小学时很好,中学后一直处于中上水平。虽然家里没给什么压力,但距离他自己定的目标差得太远了。高一下半学期到高二上半学期,他的雄心壮志逐渐开始改变。现在,他不想参加高考,因为没有意义,他想当一个志愿者,到大山里去支教。

这个孩子的问题在于,妈妈和周边人的喜爱(一方面,他的外貌和言行招人喜爱;另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做让人喜爱的事,来维持别人的喜爱)把他和现实、他和他自己给隔离开了。18年来,他对自己的认识和期许并不准确,同时,他还把成就与成功视为换得别人喜欢的必备条件。没有建立良好的自我关系,意味着自我接纳的缺失,那么人就会更依赖别人对自己的接纳。现在,高考是最后的试金石了,自己是不是如自己和他人想象得那么好,马上就要见分晓。这一刻,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越晚到来越好。所以,他竭尽全力躲避。而选择去偏远地区支教,从道义上、能力上、情感上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是获得认可和证明的好事情。此种情况下,放弃学校、放弃高考,当然是最佳选择。

第二个案例是个女孩,她的家庭条件极好,父亲是知名电视台的导演、制片、策划,既有才又有钱,母亲也在电视台从事编辑、制片这一类的工作,干得也相当出色。孩子从小就读名校,参加的课外辅导班全以孩子兴趣为主,孩子说上就上,说不上就不上,父母并不严厉要求一定要怎么样。因为在父母看来,孩子只要稍微用功就行,其他一切他们都可以安排,像孩子上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就都是父母给安排好的。中考虽考得不理想,但爸爸给想了个办法,照样进北京排名前三的著名高中就读。上高中后,她的成绩在班里中等,并没有太靠后。但是寒假一过,她跟父母说不想去上学了。将来要靠自己养活自己,要自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这些道理她都懂,也没有早恋、花钱攀比、交损友,但就是不想去上学了。

这个女孩的父母平时比较忙,从小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和保姆带大的。但父母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关心、陪伴她。女孩不仅物质上不缺,各种活动也很丰富,用她妈妈的话说,“几乎跑遍了全世界”。

那么,这个女孩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孩子自己认识得相当清楚:“他们(父母)就像救世主一样。他们编好了剧本,安排了道具,只要我演出来就行了。这有什么意思呢?我不想演了。”“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能有什么问题啊?他们都那么成功,那么能干,那么无可挑剔。他们一切都很牛,就是倒霉生了我这么个不给他们争气的女儿。”“他们是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一直给我铺路搭桥。但这也表明,我的本事就这样了,还是他们最有本事,我只能靠他们。”

孩子的话听得出来是愤懑、不服气的。高考将再次证明她的没本事和父母的本事大。她不想再体验这个“游戏”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孩子从小没有建立起自我动机和成就感的奖励机制,只是“应该”去上学,“应该”承担社会角色,时间长了,孩子当然会厌倦、反感,而又没有能力去设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厌学行为的背后是没有建立好的自我。所以,厌学不是问题,它是一个媒介,经由这个媒介,父母可以看到孩子成长的结果,可以看到孩子缺失的、需要的是什么。

一个刚入学的6岁女孩,她的父母与我朋友认识,于是托关系非常着急地让我加号接诊。因为女孩不仅一直在说不要去上学,甚至站在窗边说真想跳下去,家长吓坏了。

孩子很可爱,话不多,声音比较细小,见到陌生人很腼腆。她的妈妈快人快语,爸爸则比较沉默。孩子的幼儿园上的是私立的,一个老师带四个学生。上小学时,爸爸认为应该上公立小学,不要搞特殊化。而妈妈一直不喜欢公立教育体制。最后还是爸爸的主意占了上风。开学2个月以来,孩子明显不开心;老师批评同学,她听着害怕;她向老师提出上厕所,未被允许,结果尿了一次裤子;老师对家长的态度不好,光说孩子的缺点,要求家长做的事情太多;等等。妈妈的意思是退学,上私立学校;爸爸的意思是必须坚持,否则以后会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毛病。他们希望我能给出建议。

我的回答是,如果要我做出上哪个学校的建议,一来这不是心理问题,二来我需要更多信息,即关于学校、孩子的未来规划、家庭收入、与学校的距离等。这些不是短期内我能搞明白的。我能做到的是,看到孩子本身的特点以及她应该发展的能力。

无论上哪个学校,孩子都需要发展以下能力:

1.主动表达自己的要求

孩子上学以前,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会更主动地去关心孩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能总是等别人来询问,要能够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去表达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想上厕所,老师应该不会不让孩子去。但孩子腼腆胆怯,声音很小地说要上厕所,老师根本没听见。那么,我们要教孩子如何更有效地提出要求,如放大声音或走到老师跟前去说。

2.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评估和适应

刚入学的小朋友都会害怕、困惑,因不知所措而感到难受。人是会主动寻找开心、认识世界的,所以要耐心地给孩子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与此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两个特殊情况:一是环境挑战过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那么孩子可能因过度恐惧而退缩或有其他异常表现;二是环境挑战不够大,那么孩子的能力就永远没有机会得到拓展。这两种情况是家长需要具体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论,别人家孩子行自己的孩子不一定就行,也不能一听孩子哭就心软、退让。

3.对父母的信任和自己责任的承担

案例中的女孩已经聪明地察觉到父母意见的不一致,所以她的一些言行有意无意地在钻这个空子。孩子已经学会抱怨学校不好、老师不好、爸爸的决定不好,她寄希望于环境的转变而没有去调整、改变自己。对此,父母的意见一定要保持一致,让孩子知道你们是权衡了所有利弊后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供父母做决定时参考,但像上学这种大事,孩子最好配合、听从。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话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有时也会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所以,像孩子说的“我不想上学”“我要跳楼”等话,家长不仅要听字面的意思,也要去听她的话外音,观察她说话时的表情,体会她说话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内容是真实的还是喻指等。家长尽可能做到不被孩子的话牵着鼻子走,而能够通过孩子的话,更准确地把握孩子。

案例中女孩的父母后来决定不给孩子转学,而是加强对孩子的支持。一个学期过后,孩子在寒假前获得了好几张奖状,成了全年级的好学生之一。

这个孩子的选择是没有转学,有的家庭的情况也许是转学更好。无论怎么选择,家长都要关注孩子的相关社会能力的成长。

最后,提醒家长关于厌学的两个特例:

●孩子厌学在家,同时还有情绪不稳定等其他不好的表现,可家长一直没重视,等来咨询时发现,孩子已经患上精神分裂症了。这是最严重的情况,我遇到过几个案例。家长一定要重视,平时多了解一些心理相关知识,不要等到孩子的社会功能全部丧失时才采取行动。

●一些天赋超常的孩子,他们在智力发展上确实比同龄人更优异,上课内容他们一学就会,感到太容易、太无聊,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对这一类孩子,家长要制订针对孩子特点的教育计划,或者选择特殊的学校。

同类推荐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被誉为精神分析的第一名著。它通过对精神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神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决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书中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引导了20世纪的人类文明。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的生活却与之息息相关,常常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社交、工作和情感生活。本书将带你分别从日常人际、气场修炼、销售、谈判、职场、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费这八个角度认识和了解心理学,提升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
  •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和心理体系,即便是他们不会说话,或者他们难以表达清楚自己,他们也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教育与心理学的理论实践探索

    本书分为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现状、研究对象、方法等以及教育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等内容,使读者对教育心理学有个初步的认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ACROSS THE PLAINS

    ACROSS THE PL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世梨花缘

    三世梨花缘

    她,原是山下的一介孤女;他,原是天上的一个神仙。他,遭奸人陷害,逃往下界,却,不想,爱上他。守了她三生三世,她,第三世,终于成仙而他,已堕仙成魔,仙魔终不两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汉学师承记

    汉学师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冲破虚幻

    冲破虚幻

    封河,现代天下第一人,凌云众生之上————带着一本金钟罩转生龙珠世界。这是一个变异玄幻版的世界。神功,魔功,争锋天下。(欢迎加入封河之宗,群聊号码:612929090)
  • 哪儿不是漂零

    哪儿不是漂零

    那人被层层叠叠的覆盖着,回忆比遗忘更苦,我终于在漫长的回忆里认出了你,可我只能无言的望着你,把我最好的爱给你。 十三年了,还没寻找够吗?柏拉图真的存在吗?还在当少女吗?又是为了什么学不会婉转承欢?非要变成一条滑手的鱼。为什么你说都是漂零? 那一瞬的犹豫,是为了他吗?而他又在哪呢?
  •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读懂黄金白银投资理财

    一本书读懂黄金白银投资理财

    这是一本新手教程,讲解了投资黄金和白银的各种常识与技巧。帮助新手快速入门,精通黄金和白银投资。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案例丰富,适合黄金与白银各级投资者,还可以作为投资培训、指导和与客户沟通时的参考读本。全书分析透彻、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这些方法或建议不仅对初涉黄金投资的新手非常实用,而且对黄金投资老手来说也不乏补益。
  • 玉霄天

    玉霄天

    天机不可泄露,这本书的内容又怎是区区简介能概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