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4800000003

第3章 做足准备,才能开心迎接初中生活

关于小升初,很多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焦虑情绪。之所以内心不够稳定,就在于对小升初这件事不够了解,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如果做足准备,心里有数了,不管在小升初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难题,都能够开心地走过去,顺利迎接初中生活。

上中学之前,好心态是关键

爸爸从袁可上小学起,就买了学区房,为的就是增加袁可升入优质初中的资本。从此,爸爸妈妈就过上了苦日子!单位远了,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了;房子小了,一家人住得也不舒服;爷爷奶奶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接过来一起住又住不下,只得两头跑。这些事搞得他们筋疲力尽,没有多少精力去抓袁可的学习。

转眼就要面临小升初,袁可本来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学习自觉性不高,成绩一直是不上不下的。虽然按着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了名校,但是,一入学袁可就彻底没信心了。老师讲课跟不上,每次考试都垫底。勉强读到初二,袁可就跟妈妈喊着要退学,妈妈百般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以留级的方式暂时缓解一下他的学习压力。至于以后袁可能不能跟上去,父母还是很担心。

这是一个典型的挤进名校,孩子却不能适应的例子,袁可爸爸确实有些考虑不周,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小升初时,父母最该有的好心态

关于小升初,不管大家把它形容成一场“拼爹”战,还是一场“消耗”战,在这场战役没有打响之前,家有面临小升初孩子的父母们需要好好地了解和思考一下其中的本质。为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学校,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对他的成长的确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是,并不是只有名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也不是进入名校孩子就一定会有一个好未来。孩子的发展不是小升初上了哪个学校决定的,最终决定对个体发展的因素还在孩子自己。

一边努力为孩子留意一所距离家里近,师资、校园条件都不错的学校;一边努力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父母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让孩子保持内心的积极和豁达,努力做好自己。父母和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人生的发展就不会被学校的条件所左右。

孩子重回“零起点”,心理准备要做好

孩子将来能够进入的学校,不管是当初奋力拼搏顺利考进去的,还是与目标学校擦肩而过后的次优选择,父母都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毕竟孩子接下来的学习才最关键。

1.如果择校不顺利,家长也不能有失望情绪

第一个周末,爸爸带邱毅去考一所民办学校,邱毅没考上。虽然爸爸没有批评他,但他心里很不好受。第二个周末,邱毅去考另一所名校,题目很难,又没有考上。爸爸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孩子明显感觉到爸爸的神情很失望。第三个周末接着考,又遭滑铁卢。这一次,爸爸终于忍不住对邱毅说:“你怎么总是考不上呢?你怎么就不能像龚羽同学那样考上名校呢?”最后,邱毅被电脑派位到离家很近的一所初中上学,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当孩子没有进入期望的学校的时候,父母会出现失望情绪。这种失望情绪如果感染了孩子,会削弱孩子以后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家长当然知道一所初中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发展,但还是免不了会有失望情绪呢?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争气,让自己在同事、朋友面前没面子,或者觉得孩子没有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父母的辛苦都白白付出了,或多或少有一些埋怨。

家长一定要放下对孩子的失望情绪,让孩子以充足的信心面对重新开始的学习和生活。

2.即使被名校青睐,家长也不要太“得意”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进入名校,前途就有保证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孩子进入名校后,因为不堪压力,学习成绩反倒有所下降。而且,名校除了有好的师资力量外,还可能有一些小“瑕疵”,会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比如,有的名校很多学生家里“非富即贵”,如果孩子不能冷静地面对这样的落差,很容易因为自卑而迷失方向,思想偏离正轨而不能好好学习。名校里的孩子都很优秀,这个时候习惯了被“高看”的孩子内心就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甚至因此情绪低落,影响学习。所以,即便孩子将来进入名校,家长也不要“得意”,更不要忘记这只是孩子求学过程的一个中间点。

3.无论如何都不要给孩子施压

有的家长从孩子入中学那一天起,就对孩子说:“进入这所学校的都是精英,你不可以掉以轻心。从今天开始,你要更加努力学习,不然很容易就落下来的。”当孩子不理解家长这些话的时候,家长就会说:“你想想,爸爸妈妈为了让你进入这所学校,操碎了心。你可别当坑爹的孩子,我们这辈子都是为了你!”这样的话,一方面是给孩子增加了压力,让孩子有一种不取得好成绩就不行的心理,容易让孩子产生压抑、焦虑的情绪,甚至影响思考;另一方面是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父母让孩子学习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为自己争光的心理,这一点孩子是可以觉察到的,父母越是不明说,孩子越觉得父母爱面子,越要反抗父母,所以,当父母“装可怜”的时候,孩子会以不好好学习反抗他们。

“大池小鱼”还是“小池大鱼”

小升初时,爸爸给田菲选择了一所普通的公办学校,爸爸的心里也是有一些不舒服的,但是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是明智之举。

当年,田菲是器乐特长生,有拿得出手的各种证书,也被名校认可了,可是,爸爸觉得进名校并不适合女儿。因为田菲的学习成绩一般,这与她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占用了很多时间有关。如果去名校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走,势必要割舍掉很大一部分本可以用在乐器学习上的时间,却不能保证学习成绩一定会提升,而音乐学习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爸爸想到田菲的天赋是音乐,而且田菲有音乐梦想,如果在一所名校里,成绩跟不上,势必影响孩子的自信,连带着会影响音乐方面的学习,那样的话,损失就太大了。而且爸爸觉得家里的经济情况一般,进名校是要交一笔费用的,如果花了这些钱,孩子音乐培训方面的费用就变少了。最终,爸爸和田菲商量后,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

爸爸当时做决定时有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甚至在此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心里还是很不安。但是,田菲在这所公办的普通学校里不但成绩有所提高,而且特长发展得很好,俨然成了学校里的旗帜性人物,爸爸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这个案例里的田菲能够顺利发展,跟爸爸很理智地选择了让她读普通中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把田菲比喻成一条鱼,那么正是因为爸爸给她选择了适合她的水域,才使得她能够自由自在地游泳。

适合的学校会让孩子如鱼得水,学得自在

如果把适合的学校比喻成一池水的话,什么样的池子更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学习,就该选择什么样的。否则的话,孩子不会很舒服。“大池里的小鱼”可能会因为学得很艰辛而失去自信;“小池里的大鱼”可能会比较自信,但是也可能会施展不开。

总之,不管父母希望孩子做“大池里的小鱼”还是“小池里的大鱼”,都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而不是因为看上了池子就把孩子放进去。

之所以名校那么抢手,人们不惜钱财、气力,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去,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名校出人才,初中读名校,高中就更容易进名校,这样孩子才有机会进名牌大学,而从名牌大学毕业容易找工作,前景一片光明!

想象总是这么美好、这么光鲜,可是事实上,不是每个走进名校的孩子都如预期的那样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力伟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不错,于是家人想办法把他送进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可是力伟进入名校后因为压力大,一天到晚愁眉不展,久而久之便患上了焦虑症。最后,家人不得不把力伟转入一所普通中学,到了普通中学,没几个月他就摆脱了焦虑,学习状态也好了起来。

这说明力伟不适合进入名校。如果硬把这样的孩子送进名校的大门既浪费了资源,又害了自己。其实,普通的学校也一样可以出人才,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学校。

如果孩子不适合进名校,即使光鲜亮丽地走进去了,在里面读书,也会觉得不快乐、缺少乐趣。这样,消极的情绪不但影响智力发展还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的能力就会处于萎缩状态无法开发,他甚至会习惯于从消极的角度来感受世界。

每位小学毕业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进入一所比较理想的初中。但是,如果家长在帮孩子择校的过程中,抱着非名校不进,或进不了名校孩子似乎就不能得到良好教育的心态,那么,这种违背现实的追求会因为不符合孩子的成才规律,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学习态度比学校更重要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择校的必然性。但是,如何择校,以怎样的标准去选择,是家长在择校前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孩子择校的主要资本是学习成绩、特长以及一些外在的条件,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学习成绩还是占主要位置的。所以,家长择校要立足孩子当下的学习状况、智能结构等现实,以孩子为本。

一提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分数。考试分数只是孩子择校的一个参考,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涉及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如果孩子平时学得很轻松,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也很强,即使分数排名不是很靠前,也可以考虑让孩子进入名校。但是,在进入名校前,家长要找到那些不利于孩子学习发展的因素,然后帮助孩子把成绩提高上去。如果孩子平时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但是对知识的领悟力不是很强或者说学得很辛苦,这样的孩子虽然意志品质比较强,但是进入名校后压力会增加,一旦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会有心理落差,这样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发展。

月华学习很努力,小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于是父母给她选择了一所名校。初中3年,月华累得身心疲惫,但是学习成绩始终都是中下等,自信心大受打击。父母当初觉得给月华选择一个好学校,孩子在名师指导下可以有更大进步,没想到月华不进反退,很是苦恼。最让父母头疼的是,月华从现在的学校直接进入高中部肯定是没戏了,但是以眼下的成绩回到一般的公办中学也不一定受欢迎、被重视,很是难办。父母甚至有点儿后悔当初没有让月华进入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了。

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父母要考虑孩子的学习态度,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为其选择学校。学习习惯好、意志力强、情绪稳定的学生更适应“大池”的高压状态;自信心不强、受挫能力弱、少有成功体验的学生更需要“小池”带来的优越感。

父母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不管孩子眼下进入了什么样的“池子”,这个“池子”的标准都不是孩子一生的定位。最适合的“池子”才是孩子在一定阶段最需要的,它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使其拥有积极、成功的人生。

适时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

有一天,老师和上五年级的方方聊天,老师问他长大了想做什么,他的回答让老师惊诧不已。“职业游戏玩家!每天都可以玩到最新的游戏,而且又有钱赚,太牛了!”老师问:“你身边有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吗?”孩子摇摇头。“那你怎么知道这个职业的?”方方说:“电视上看到的。真的很酷!”“哦,原来是这样!”老师接着问:“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啊?”方方说:“妈妈是会计,爸爸是工程师。”老师问:“你觉得他们的工作怎么样?”方方说:“还行吧。反正我不知道父母具体做什么,我也没去过父母的单位。”

这个孩子可能没有接受过生涯教育,像他这样的孩子到了11岁左右还处于“职业幻想阶段”,基本上不知道职业分类,不了解一些常见职业的特征,更不懂得要完成一份工作需要合作、负责、认真、守时、努力等积极的态度。孩子这样迟迟不进入“职业现实阶段”,会影响他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联系起来,不利于孩子确立更适合自己的理想。父母需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

好的成长需要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是由曾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博士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构想,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个人的生涯与未来的发展。所以,生涯教育对义务教育有促进作用,是伴随着义务教育而展开的。这种教育同时具备学术与职业功能,能满足升学及就业准备的需求。生涯教育强调在传统的普通教育中建立起职业价值,其目标是使个人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并使个人能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

忽视生涯教育,会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职业意识欠缺,在事关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必要的生涯知识,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责任感。这样,他们只能依靠父母和他人的建议被动地选择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而这一点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的,也不利于孩子最大化地实现自我。

最了解孩子的人是孩子自己,那么,关于将来做什么的问题也是需要孩子自己来决定的。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毕业也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而这体现了孩子对职业了解的贫乏、对未来的不自信,以及对自我规划的迷茫和不足。

当下很多孩子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家长让怎么学就怎么学,老师怎么要求就怎么学,这样遵照别人的意志去学习因为不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所以学习动力不强。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很好地把孩子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自身的发展、人生的价值联系起来,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生涯教育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生涯觉察:觉知工作的角色。最好从小学低年级时就开始培养,一直持续到中学毕业。这个阶段主要强调态度、一般生活技能以及自我认知三个方面。

生涯探索:尝试各种工作的可能性。该阶段由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中及离校后。重点强调自主地探索与工作有关的独特能力与需要条件。

生涯导向:这个阶段要做职业方向选择的决定。

生涯准备:习得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技能,此阶段与生涯探索同等重要,在高中时期应该特别重视。

生涯维持与发展: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寻找意义并获得满足。

由此看来,小学高年级的孩子需要完成对一些职业性质的认识,提升自己做事务性工作的能力,简单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自己独特的能力,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试图将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与未来的教育方向和职业生涯关联起来。

引导孩子规划人生

生涯教育意味着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兴趣,进而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学习合作的人际关系,让孩子懂得如何计划和安排时间,如何运用思考来解决问题等。这是一个整体的教育历程,绝不是狭隘地教导孩子如何选择职业。

1.通过游戏等方法体验职业

五六年级的孩子童心未泯,很喜欢玩游戏。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来对其进行生涯教育,可以策划一些游戏、剧情、小品,让孩子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医生、老师、售货员等。在这个过程中要设置剧情、服装、语言等。孩子们在不断地排练、不停地讨论中认识了不同的职业类型。这种方式直观形象,能给孩子深刻印象。

2.让孩子做志愿者,去参加社会实践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从事一定工作的能力,如果有机会,让孩子做志愿者,实际去体验工作,比如,打字、照顾树木、维护交通等。在工作的过程中,孩子的职业能力会得到锻炼,孩子对某些职业的认识和体会也会加深,这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马来西亚,很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参加“制服团体”,锻炼不同的能力和技能,不同的制服团体对应一定的职业方向,孩子们擅长什么、能力如何,在参加制服团体的过程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父母不妨借鉴马来西亚小学的生涯教育经验,让孩子选择职业,然后让他们去了解做这份工作需要具备的条件,开始要做哪些准备。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主人心态,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目标感和方向感。

3.带孩子认识不同的职业,熟悉职业操守

带孩子认识不同岗位的方法很多,一种是学校组织的实地参观,另一种是通过观看视频、影碟学习,也可以通过职业模拟尝试操作。不管哪种方法,都可以为孩子提供有关职业的信息,让他们在初步接触职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工作的一些内涵。

考虑孩子与学校的适配性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将会进入另外一个学习环境,那么,孩子是否能够做到一进入新的环境就能顺利地学习、生活呢?

小明的父母在城里工作,因为工作忙,小明在郊区的奶奶家附近读小学。小升初时,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更优质的教育,父母经过了一番努力把他送入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可是,开学后,小明因为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因素,始终不能融入新环境,进入不了较好的学习状态,跟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后来,小明结识了班里一个喜欢玩游戏的男生。和同学玩过几次联机游戏后,小明就上瘾了,经常偷偷摸摸地出去玩儿,连上课的时候都会想玩游戏怎么赢别人。这导致小明的学习状态变得更差,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张静因为成绩不错,进入了一所重点初中。这是一所每个人都羡慕的学校,张静却不觉得自己幸运,因为她有两个特别要好的同学都没来这所学校。张静已经习惯了三个人同吃同玩儿的生活,剩下自己一个人后觉得非常孤独。新同学们每天脸绷得紧紧的,只知道学习,张静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是太憋闷、太压抑了,生活索然无味,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读别人的故事是为了引以为戒,审视自己的行为。当父母一心想着为孩子寻找一所好学校,并陪着孩子一起向着优质学校努力的时候,不要疏忽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这关系着孩子能否在新的环境里很好地学习和生活。

未来学校的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

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学校环境不但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场所,还为孩子提供了发展能力的机会,孩子能否适应并驾驭这个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讲,读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小学校园已经具有了家一般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来自对环境的熟悉以及与老师、同学建立起的深厚感情。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孩子会怎么样呢?

有一部分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如果以前没有住过校,而初中需要住校,那么,孩子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有孤独、无助、寂寞的感觉,这影响了他们的心情,导致睡眠不良,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有的孩子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不能很快地融入老师、同学组成的新环境中去,甚至还会与同学发生矛盾,导致生活别扭,不能正常地学习。

有的孩子因为不习惯初中生活的严格管理以及较重的学习任务,一时学习不好,就觉得自己赶不上别人了,没有自信,失去学习兴趣,开始自暴自弃。有的孩子甚至会迷恋上网络、游戏、玄幻小说等,导致学习一塌糊涂。

孩子本身对陌生环境就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如果再加上上文提到的那些因素,很多孩子就会因为不喜欢陌生环境而不去努力适应,更不会去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陌生感,从而出现在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下降的局面。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就提升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社会环境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心理发展受遗传影响,同时其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取决于孩子受到的环境影响。所以,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的孩子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关键还在于父母对孩子适应性的培养。适应是指孩子能有效地应付和顺应环境,使自身与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的状态。

当孩子面对新环境的时候,他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二是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不管哪种选择,都体现了孩子的适应性水平。较早地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一方面是为了孩子升入中学后能够快速过渡,适应初中生活;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孩子的交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

为孩子适应初中生活创造条件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从小学进入中学生活,就要选择一个能让孩子喜欢的校园氛围,继而培养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当环境改变的时候,他们不会因为不熟悉、不习惯而不能很好地学习、生活。

1.校园特色

对于一个没有音乐特长的孩子来讲,让他进入一所重视音乐素养的学校,当看到同学们在演奏乐器时总是置身“圈”外,是不是会有压力呢?能平静地学习吗?

对于一个有文学才华、喜欢读书、善于写作的孩子来讲,如果进入一所以理科教育水平高而闻名的学校,那么,他的文学细胞可能不能很好地被开发出来,同时又会因为在不擅长的理科里奋力搏击,累得筋疲力尽却收获寥寥,最终消磨自信。

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孩子有什么特长,为将来做了什么样的生涯规划,已经有了大致轮廓。要想让校园生活适应孩子的发展,需要父母事先了解学校的特色、老师的才华特长,然后才能做出适合孩子发展的选择。

2.让孩子大胆地去交往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溺爱,也经常是处于“独享”的状态,如果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他们很容易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会比较自私、不懂得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面对自己不适应的环境时,就会怨天尤人,或者要别人去适应自己,结果只能是自寻苦恼。所以,父母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们宽容、大度的品质以及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习惯,避免孩子陷入自私、自我之中。

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核心因素就是交往交际能力。一个善于交际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跟别人打成一片,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团队中去,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很强。孩子的交往交际能力是在不断地交往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而这既包括与熟悉的人保持长久的互动和友谊,也包括不断地走进新的群体去结交新的朋友。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也不要担心孩子与人交往会吃亏,而是要多给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

家长可以利用寒暑假送孩子去亲戚家小住,这是一个锻炼孩子生活能力的好机会。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氛围,孩子如果能够恰当地融入进去,有选择性地做一些正向的改变,而不是失去自己的本色,就为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另外,利用假期参加夏令营、训练班等,也是提升孩子环境适应能力的好方法。

如果将来要住校,孩子需要哪些准备

一些孩子因为住得离学校比较远,上中学以后会面临要不要住校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家长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让孩子住校,因为这样孩子会省去很多花在路上的时间;有的家长觉得把孩子放在学校里,封闭式教学,老师管得紧,自己就省心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洒脱到把孩子送出去心里就安静了的地步。很多家长心里其实在打鼓,他们常常在想:孩子能吃好吗?天气冷了,孩子知道添衣服吗?生理期到了,女儿自己能处理好吗?孩子会不会偷偷溜出去玩游戏?孩子会不会被坏孩子欺负?与同学发生矛盾,孩子能处理好吗?单调的生活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

世荣住校,一周见不到世荣的那几天,妈妈就会特别焦虑。妈妈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瞎想,脑子里满是问题: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校的饭菜能保证营养吗?卫生条件能达标吗?孩子会不会得肠胃炎?寝室里吵吵闹闹的,孩子能睡好吗?睡不好会不会耽误长身体、影响学习呢?于是,妈妈不停地给世荣的班主任打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打几次,搞得老师都应付不了了。

其实,孩子去住校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家人的事情,在确定孩子是否住校的时候,要考虑到很多问题。

住校生可能遇到的几个难题

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往往要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走读还是住校?如果心仪的学校是寄宿制,这就意味着必须接受住校这个条件。家长要了解孩子住校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1.心理方面的问题

孩子升入初中时,正值青春期,心理波动会比较大,特别是当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个时候,独自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可能会感到孤单和寂寞。

祖瑞初中进入了寄宿制学校。祖瑞家庭条件较差,以前也从来没有离开家在外面独自生活过,虽然学习方面没有问题,但是一进入新环境,看到同学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那么时尚,有的自己连见都没见过。这样的差距让祖瑞感到很不舒服,他甚至觉得世界不公平。于是,祖瑞就趁同学不在的时候,偷偷拿点儿同学的学习用具、小食品什么的,但是从来没有拿过同学的钱,他觉得这么做内心会平衡一些。但是,时间久了,祖瑞自己内心又会非常自责,觉得这么做不好。于是,祖瑞变得越来越孤僻、烦躁、内向,在同学眼里他总是怪怪的。到后来,祖瑞都不能好好地学习了。

祖瑞不是坏孩子,只是因为见的世面少,面对贫富的差距就产生了心理偏差,自己没能很好地解决,于是就做出了不当的行为,甚至陷入心理困境中。这个时候,孩子内心是比较苦闷和迷茫的,需要家长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孩子才能顺利地成长。

2.日常消费方面的问题

丁鑫上初一,每周回家一次,父母每周给他300元生活费。如果丁鑫只是每天吃饭,会有一半的剩余。但是,丁鑫每周都不剩一分钱,还常常到了最后一天就没钱了,要靠同学赞助吃最后一餐饭,搞得父母哭笑不得。

成贤一周的生活费也是300元。父母要求成贤每周回来都要有一部分剩余,可是他每次都剩不回来,而且回到家后特别饿,要吃很多的饭。父母纳闷,是不是在学校里吃不饱呢?那么多钱还不够花吗?原来,成贤拿出了一部分钱给人高马大的同学充当“保护费”,以免被人欺负。

孩子住宿以后,手里会有一部分钱用于日常消费,这些钱需要被合理地使用,而不是被乱花乱用,这样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但是,很多孩子因为以前没有管钱的经历,即使一周的用度都安排不好。

3.学习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住宿的孩子虽然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如果无法保证休闲的时间,也不利于学习的发展。

永浩以前特别喜欢打篮球。自从上了住宿学校以后,永浩看到大家都忙着学习,就放下了自己的爱好,结果学习成绩并没有提高。爸爸觉得这是因为永浩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下降。这样的疲劳战术,不但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不利于学习进步。

当孩子进入“学习集中营”以后,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从而避免出现上面提到的问题。

有的孩子管不住自己,过于贪玩,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断下降。

总之,孩子可能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入住宿学校以后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焦虑、急躁、恐惧、紧张等,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对于准备进入寄宿制中学的孩子,父母要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培养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免住校时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上文提到的很多能力,都需要孩子从小一点一点地培养。如果父母在孩子五六年级的时候再强化一下,那么,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以后就能轻松应对了。

1.管钱的能力

孩子独自在学校生活,日常支出是要自己管理的,这件事在大人看来很简单,但是要孩子具备这个能力,是需要一些实践经验的。

父母在平时最好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可以给孩子一周的零用钱,让孩子有计划地去花,比如,可以把钱分为若干份,专款专用。告诉孩子,即使遇到诱惑力很强的东西,也要克制自己,不要随便购买。这样,孩子就能够学会量入为出,就具备了一定的控制花费的能力。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钱是每个人的私有财产,是父母用劳动换来的,要学会珍惜。即使自己的钱不够花也不可以随便花同学的钱,更不能把同学的物品据为己有,也不可以把自己的钱随便给同学用。但是,如果同学遇到困难,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零花钱帮助同学。

有的学校会有一些坏孩子,他们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要合理拒绝,或请老师帮忙。孩子被迫把钱给了别人,家长不要谴责孩子懦弱、没出息,而是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么做不但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懦弱的人,也容易助长别人的坏习气,所以,一定不要这么做。

2.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涉及安排时间、整理物品、打理日常事务等,最为简单的事情有洗澡、洗衣服、穿衣戴帽、整理床铺、收拾文具、清洗饭盒等。这些事情做顺了、习惯了,孩子就会觉得简单,如果做不好就说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如果孩子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做好这些事情,那么孩子住校以后,就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反之,孩子可能应付不了。

3.自我管理能力

住校以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如果孩子管理不好自己,不但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别人。举个例子,有的孩子晚上9点半熄灯以后,还在偷偷玩游戏;有的孩子则是与寝室的同学讲故事、聊天,结果搞得整个寝室的人都休息不好。

为了不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孩子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就要给孩子定下规矩。比如,到时间就睡觉,即使睡不着也不能玩游戏、看电视;到时间就吃饭,不拖延、不挑食;不做影响别人的事情;不把家里搞得很乱,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等等。

4.与人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是孩子顺利地生活在集体里的重要条件。如果孩子举止随便、乱用别人的东西、霸道、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就难以获得集体的认可。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告诉孩子做事情要考虑到团队中其他人的利益和想法,而不是只图自己舒服。要让孩子明白好东西要与人分享,而不是斤斤计较。

父母不焦虑,孩子无压力

廖希从上学的时候起就让妈妈很省心,成绩也不错,妈妈也没花过太大的心思。可是,有一天,妈妈刚踏进公司的大门,就听到一些同事在谈论小升初的问题。一位同事说:“我儿子在上五年级,一年考了五六个证书,光四年级一年为了拿证书就参加了好几场考试,就这样还担心孩子不能进入一所像样的中学呢!”另一位同事说:“眼下,没有几个证书,那些名校连想都不要想。我家孩子又不是音乐特长生,没办法,只能辛苦孩子,去报班呗!”听到这番话,妈妈心里一阵慌乱,因为廖希也已经读五年级了。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各抒己见。在循循善诱下,廖希服从了安排,第二天跟父母去报了英语班。刚开始上辅导班,超难的题目让廖希出现了畏难情绪,但廖希还是坚持着去学习。妈妈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抗拒不了“精英梦”。于是,妈妈每天下班后都会陪着廖希钻研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廖希的成绩突飞猛进,完全有可能进入最好的初中。

不过,廖希毕竟是孩子,想玩儿、想看电视、想打游戏……每当廖希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父母就给他压力,让他明白,不学习就要落后。这一招还算好使,廖希学习依然很自觉。

廖希虽然意志坚强,但是身心承受力有限,压力一旦超越了他的极限,就可能出问题。果不其然,一天晚上,廖希晕厥在了书桌前。父母被吓坏了,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给孩子做了系统的检查,并没有检查出器质性疾病来。医生和廖希耐心沟通后,最后确定,廖希是由于压力太大才突然晕厥的。

孩子当然是要学习的,但是如果拼了命去学习,丢掉了健康,那么,这样的学习就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对孩子有伤害的苦役。之所以有那么多孩子在重压下不情愿地学习,就是因为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焦虑,他们把焦虑情绪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苦学、死学。

父母无谓的焦虑会给孩子加压

“上个好初中,就能进个好大学。”“初中是关键的几年,决定了孩子的前途。”“加把劲儿就上去了,不努力就下来了。”“辛苦几年,轻松一辈子。”……家长在这样的教育观的影响下,在“人人都想让孩子成为精英”的形势下,内心很难平静下来,他们觉得自己不行动、不活动,孩子就比不过别人,将来会很差劲。于是,家长就硬着头皮领着孩子去学、去拼、去争,搞得孩子很紧张。本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负重前行的心灵只有苦和累,哪里能有甜和乐呢?而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也很难说是幸福的。

当下的小升初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社会资源的“丛林战”,孩子们拼精力、拼学习、拼辅导班、拼竞赛、拼证书,家长们搭上了辛苦赚来的积蓄不说,还搞得孩子很痛苦。其实,问题就出在家长的教育观上。

家长始终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孩子好,却从没有认真剖析过自己意识深处深层次的内容。其实,家长是害怕孩子没出息、害怕孩子比不过别人、害怕自己脸上没面子。在这样的焦虑情绪下,家长就成了逼孩子学习的“恶父母”。其实,导致家长的“恶”的深层原因是对教育的误解或者说不理解。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获取好成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孩子要有社会化的人格和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要发展成自己最宜于成就的人。而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去实现,孩子要玩耍、要参与同学互动、要运动、要进行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埋头读书。

孩子的成长是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成才更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完成的是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而只让孩子学习,必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几方面的成长,孩子的身心也很难说是健康的。身心不健康的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只会是悲观的、消极的,而不会是乐观的、积极的。而这样的人性弱点不知道在孩子人生的哪个阶段就会暴露出来,到那个时候,后果绝对不是少考几分这么简单。看看那些少年弑母、飙车害人、杀害同学、殴打父母的可悲案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盯着学习的教育方法并不科学。

五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性格、习惯、道德都需要在丰富的生活内容中得到历练。父母在这个时候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的,也不能把孩子真正培养成人。

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努力

如果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子成才观,那么小升初就不会成为学校、家长、培训机构等各方维护各自利益的博弈场,孩子也不会那么累。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不要把孩子的成长押在名校上

“一切向名校看齐”的观念,折射出的是家长追逐名利的社会价值观。小升初考试不像高考,在某种程度上给家长们留下了显神通的余地。家长们各种各样的做法,其实都是以自己的良好愿望来替代孩子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

家长的爱子之心不容否认,但以这样的做法去给孩子铺垫一个好前程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当人人都朝着教育本质异化的目标迈进的时候,社会发展和人生幸福自然就偏离了轨道。

如果孩子的成绩本来没有达到名校的标准,家长却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去了,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不努力也能让自己获得和别人一样的结果。初中阶段是孩子建立自信、磨炼意志、自我肯定的关键时期。当孩子身在名校学习却跟不上的时候,就会拿自己和别的同学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都是负面的,那么,孩子就会树立起失败者的自我形象,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相反,如果孩子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校学习,就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功,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鼓励,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

2.教导孩子努力,但不是拼命

孩子学习一定要努力,这不仅仅有利于孩子完成学业,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五六年级的孩子只有养成了努力、勤奋的学习习惯,才能一生勤于进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但是,努力一定要适度,不能让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那样的话孩子的心中就会只有负担、痛苦,而没有轻松和快乐。孩子只有经历过童年的五彩缤纷才会感到幸福,一定不能把孩子死死地拴在学习上。

3.父母要为自己松绑

家驹的父母从来没为家驹的学习发过愁,也没有特别地操过心,但是家驹很顺利地考入了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且是别人费了很大劲儿也没能考上的一流大学。家驹小升初接受了电脑派位,去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公办中学。通过3年的努力,家驹中考考入了一所高中的重点班。父母平时只是叮嘱家驹努力学习,他也的确很努力。家驹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父母为自己和孩子松了绑。

父母要想减轻孩子的压力,就要抱定帮助孩子成长的心态,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学习心态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然后引领孩子不断进步,而不是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名校。如果能这么想,家长其实就为自己松了绑,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同类推荐
  •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孩子,别再对我说谎

    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一些亲子教育理念,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互动,那么就可以纠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不良习惯,培养出真正适宜现代社会的高品质人才。亲子教育的本身是爱的智慧,是无条件、有原则的爱的能力体现。本书不仅告诉你这些,更提醒一直接受中国式传统教育的年轻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哪些,以及必须知道的亲子基本功。
  •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

    怎样做好父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和难题。为了扮演好这个“父母”的社会和伦理角色,作者尝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名家经典的养分,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养价值观放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去传承,并从中不断地获取启发和警省。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热门推荐
  •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内而外的。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心理的成功。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在有人问他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就像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原因不在智商,而在于心理素质。”当时在场的比尔· 盖茨深表赞同。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必有良好的品性,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必有伟大的心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更是使一个人富有一生的资本。一种健全的人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战胜别人从战胜自己开始。在个人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热切关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与拽王子的甜蜜爱恋

    我与拽王子的甜蜜爱恋

    她,外表坚强,内心温柔;他,腹黑冷漠,霸道邪魅。柔弱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惹上了他,不过,她却笑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你不就是个子高了点,长得帅了点,脾气冷了点,功夫厉害了点,还有什么呀!切,告诉你,我李雨萱不怕你```````哼!
  • 简·爱

    简·爱

    本书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书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她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之心,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她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 爱你如遇烈火

    爱你如遇烈火

    遭人陷害,一夜之间成为豪门弃妻。幸遇良人,不遑一番苦难浴火重生。沈凡柔:“其实我已经做好了飞蛾扑火的准备,我只是想赌一下,赌老天不会捉弄我两次。”苏墨白:“你既然选择奋不顾身,我又怎么会让你失望而归?”处女作,希望各位不要吝啬鼓励~女主非纯良,男主超护短,不是无脑甜文,希望大家能喜欢~??ヽ(°▽°)ノ?
  • 灼灼桃花入君心

    灼灼桃花入君心

    《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孰不知他游山玩水为的不是欣赏美景,而是为了,寻找那比万千桃花还美的女子,那个传说中的桃花源。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篮之重临巅峰

    女篮之重临巅峰

    两年前,白铃拖着一身伤,狼狈的离开,离开了自己的家,更离开了自己的梦想,残酷的现实将曾经稚嫩高傲的她狠狠地摔入谷底。两年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她踏上了回程,再一次站在篮球场上,曾经失去的仿佛从未离开过,她还能从过去的阴影之中走出来吗?还能在站在场上,追寻自己的梦想吗?球场之上,她便是主宰!青春正好,梦想未曾忘记。
  • 有你温暖这寒夜

    有你温暖这寒夜

    “我想和你一起看星星,看月亮,或者太阳也行,和你一起漫步在雨中,夕阳下。”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从未体验过心动的感觉。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也没有想过陪一个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