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两位高僧已经请到了。”一官员说道。
太宗示意。
“喧,两位高僧进殿。”
只见他们同时出现在大殿上。
“他们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太宗问道。
“不是。”唐僧和唐升同时回答道。
太宗见他们这么回答以为他们在欺瞒自己。
‘如果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那为什么长的一模一样。’
‘显然他们是在欺瞒于我,对于这种人,自己就像杀了他。可是不行,杀了谁来主持水陆大会。自己可不想再去一次地府。’
“两位都是我大唐的高僧!”唐太宗看着宝殿下的两位。““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备,各各福有所归,朕当重赏,决不空劳。”
“嗯!”唐升和唐僧一起回答道。
“两位随我用素斋吧!”太宗假装邀请他们。
次早。
唐升和唐僧两人,在生华寺诵经。把经练完后。太宗请他们吃素斋。
唐升本想拒接,打算在这长安城逛一逛夜市。但自己的师兄要去,怕他在唐太宗面前说自己坏话?
“报,外面有一个卖袈裟的老僧。”
唐僧和唐升看向那传讯官。
‘总于来了,这观音。’唐升想到。唐僧还不知道。唐僧还不知道来的人是观音。
如果让他知道是观音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喧,他进殿。”太宗道。
太宗以为是一个人。结果发现是两个人。
“卖袈裟,卖锡仗。”老僧喧哗道。
太宗问道:“你这袈裟,锡杖多上两银子?”
“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老僧道。
太宗邹眉,这也太贵了。而且这里有两位高僧。如果自己真要买的话一共要一万四千两。
不过出于面子太宗继续继续问道。
“这袈裟和锡杖为何这么贵?有何好处?”
“这袈裟乃.......锡杖乃....”老僧说完就不在开口了。而且看向了唐升。
‘怎么多出一个来?不可能。’老僧疑惑。
取经的路只要一个就够了。哪来的两个?难道是有人提前知道了计划?
一定是有一个是伪装的。两个肯定是不行的。看来自己只能除掉一个了。观音还不知道,为什么多出来一个唐僧。她没有算。如果她算了就会知道这里面发生了变数。
太宗经过良久的考虑,觉得买了这袈裟锡杖。
“来人,取一万四千两来。”太宗说道。
“慢。”
太宗看着这老僧。怎么不卖呢?还是说是假的?
“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
太宗听后大喜。
“可我这里有两位高僧,不知道你是否有两套一样的?”
老僧闻言,在唐升他们面前踱步。他要看看究竟是谁在伪装。
“检查道(菩萨)的窥视。开启慈悲大师模式。本模式下1小时内全是慈悲之念。”
观音看着唐升见他,身怀慈悲之心,有度苍生之意。
观音又看这旁边那人。虽然他也怀有慈悲之心,但他那慈悲之心后竟是嫉妒之念。离成魔不远了。
观音再次踱步。
‘究竟谁是真正的妖怪呢?毕竟不能因为刚才的观察就确定那一定是妖怪。这很难断定。这取经人可是一件大事。容不得自己马虎。’
观音有了一个主意。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太宗见这老僧踱步,已经有点不厌其烦了。选个人穿你的袈裟有那么困难?
“前几日,我见水陆大会上,这两位高僧念的经书无非是一些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太宗恼怒,说了这么多,不就是说大唐的经书不行?还是说他是在挑战自己的耐心。
“你可会大乘佛话?讲来听听。”
“会。”
“那你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讲一讲。”
老僧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太宗大惊。急忙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
“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观音说完就飞走了。
“惠岸,你先回去。我等会在回来。”
“是!”
太宗见菩萨走。就对着唐升他们说道。
“谁愿意去,朕就于他结拜为兄弟。”
唐僧听后,觉得这一路上一定很艰辛就没有说话。
他还不知道正因为他没有表态而导致了他的死亡。
“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唐升回答道。
“好。”
第二天。
皇宫中,一面面旗帜,随风飘动。象征着皇权。
“贤弟,你我喝下这酒就是兄弟了。”太宗道。
“是呀!哥哥。”唐升笑道“我这一路西去,路上没有什么钱财你看。”
“来人,准备五百两银子。”
“宿主,获得五百两银子。是否兑换?”
“不!”
唐升打算继续找太宗要盘缠。
“哥哥,你看这路途遥远是不是应该给点脚力。”
“来人,把御马牵一匹过来,在把朕的玉牌带一块过来。对了还有碗,不,是紫金钵盂。”太宗尴尬道。
唐升知道不能在找太宗要了,在要的话会让他厌烦。
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把唐升打发走了。
在说这唐僧,他没有去取经。他嫌太辛苦了。而且他已经被观音盯上了。
他发现回去的路不知怎么了越来越长。
一天又一天,从此他被困在那里了。直到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