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6600000004

第4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

——读卢新华《紫禁女》

卢新华君,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又有四年复旦大学同窗之谊,是不是会同年同月同日死,暂且不知。但即使如此,大约也是可以称作罕有的缘分了。其实我们两人的性格很不同,新华为人开朗率性,处世不失天真,人生道路海阔天空,浪漫习性始终催促他对人生的探索;而我则是一个务实之人,出身于上海的狭窄街道,被一位天才批评家讥为街道作坊间里走出来的平庸之徒,我于人生很少幻想,喜欢踏实地走在自己熟悉的道路上。我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已经走了二十六年,似乎还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记得1978年春上,我们考入大学不久,同学之间还不甚熟悉,班级里出墙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作为头条贴在学生宿舍四号楼底楼拐角处的壁报上,那是用五百格的稿纸抄出来的。我站在那儿阅读后的激动心情,至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于是我主动写了一篇读后感,尝试着用现实主义的典型理论(后来我自己也不怎么相信这种理论)来解读这篇作品。他的小说和我的评论都发表在《文汇报》上,他继续写他的小说,我则走上了文学评论的道路。

心灵的伤痕无法弥合,它将永远令人咀嚼。《伤痕》这篇小说,即使到今天仍然使我感慨无穷。它表达了一个无法弥合的悲惨故事。一个女儿因为误信母亲是叛徒,为了表示自己是革命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离家出走,还与母亲断绝关系。后来知道母亲是冤枉的,但那时母亲已经死去,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忏悔,于是女儿心灵上的伤痕也就成了永恒的伤痕,永远无法弥合。

我后来想,当时揭批“文革”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少,为什么独独《伤痕》引起了轩然大波,推动了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复活?我想关键是卢新华写出了一种无法追补的“伤痕”。在“文革”灾难刚刚过去时,人们心头所烙的伤痛实在是太深刻了,人的生命失去了补不回来,人的青春浪费了也补不回来,更重要的是,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友谊、信仰和理想被愚弄、被出卖,当你立誓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突然暴露出残忍的面目,那种痛苦是刻骨铭心、无以补偿的。当时的主旋律是宣扬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庸俗循环观念,以证明“文革”只是一个偶然的失误,并已经获得了彻底的纠正,然后又是咸与维新而皆大欢喜。所以,当作家用力捅破虚伪的团圆模式,把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撕裂在人面前,它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我认为这才是1978年掀起的“伤痕文学”的真正含义与贡献。虽然在文学史上,真正的“伤痕文学”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很快就被另外一种宣扬苦尽甘来的理性精神的“反思文学”所取代,但是这样一种直面“伤痕”的痛苦的心灵忏悔,成为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资源。

当然,这些认识都是以后长期思考获得的一点心得,当初没有想得那么复杂,支持者和批评者都是在直接的经验上引发讨论的,卢新华当初也未必想得那么深。偶尔为之的成功并没有使他陶醉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营造人生未来。毕业后,他先是在《文汇报》当文艺记者,后来辞职下海办公司,接着又自费去美国留学,在漂泊中度过了近十八年。他做过很多工作,也读过许多书,后来在西部洛杉矶一家赌场里发牌,过着自食其力的侨居生活。我早就听人说了,《伤痕》的作者现在在美国赌场里发牌,说这话的人总是带着遗憾惋惜的口吻,甚至还看到不少文章编造“赌场奇遇”情节,把卢新华描写成一个“落难他乡”的才子。言下之意,如果卢新华不出国,在国内文坛上混着,现在也已经混成一个饱食终日的体面作家了,何苦要去赌场发牌?至于还能否写出好作品,那是无关紧要的了。但是,恰恰是表面上放弃了国内作家的生活模式的卢新华,内心里却对文学始终不能忘怀,他以平常心在美国生活,却以非常心关注着祖国所发生的改革变化的一切,他把所有的人生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都凝聚在这部新完成的长篇小说《紫禁女》(注:《紫禁女》,卢新华著,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中,以至这么一个略有传奇性的女人命运故事,凝聚了那么沉重复杂的文化信息,足以激发起读者的深层思考。

卢新华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学习写作的。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文学创作上有一个传统,作家们善于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融入文学创作,同学少年,书生意气,若气贯长虹,充沛于文字间。但在1990年代以后,风气大变,作家们避席不谈天下事,热衷的是男女间、床笫事,在身边琐事中表达内心的无聊与悲哀。后者一旦蔚然成风气,前者便于不自觉中被逐出纯文学创作,转而为报告文学和新闻采访,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功能和人文精神,都被《南方周末》所取代。现在再要退回到1980年代的时代氛围当然已经不可能了,作家也不会那么幼稚。所以,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求一种创作的可能:既能照顾时下的市场与读者的世俗口味,提供一个好看的故事;又能将作家的思想成果举重若轻地体现出来,使读者于轻松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不安与沉重,从而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激发起自己的艺术想象。当我读到这部长篇小说,我确实在这一层面上感到了满足。

我从《伤痕》扯到《紫禁女》,并非是信笔所至。这里包含了卢新华对小说艺术的一贯追求。《紫禁女》表面上是一个通俗故事,但它内在所含的意义以及让人产生的联想,经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挖掘。如果说,《伤痕》的悲剧来自“文革”时代的愚昧政治恶果,那么《紫禁女》的悲剧的原因要深广得多。小说有一个细节,写石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八个外国人强暴,其影射意思大约是明白的,因为后来一再暗示这个梦境与她的经历有关,小说采用了不少象征、隐喻、梦幻等手法,暗示其生命悲剧来自远古的一种遗传基因和近世的外来强暴的记忆。小说曾取名《幽闭的女人》,窃以为,用“幽闭”两字作为女主人公的修饰定语,或许更有意味。“幽闭”者,古代对女性犯人施行的一种大刑,与对男子的宫刑相等同,因为资料失传,现代学者对“幽闭”的具体内容多有猜测,但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小说主人公石玉是生理上的先天“幽闭”者,即阴道横隔患者,其病症是与自己的生命起源有关。先天“幽闭”患者俗称石女,如以风月论故事,这是一部可以满足各种好奇心以至窥阴癖的女人隐私传记;但我所说的满足不在于此,石玉的年龄,大约是1967年生,正是“文革”初期的产物,八岁失去父亲,正是批林批孔时期。1980年代的大学生,经历了校园里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体验到身体解放的人性自觉。1980年代中期随出国潮奔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走向了生命的成熟,然而也是生命的大欢悦大悲哀……这样一段生命经历的丰富内涵,仅仅以主人公的隐私传记故事是无法涵盖的。

于是,我想到了双重叠影四个字。我在分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小说时提过一个看法:一部好的小说往往有多义性,它由显形结构与隐形结构相重叠,共同构成意义。在1950年代的意义结构中,显形结构揭示的是主旋律的要求,而隐形结构则来自民间叙事的模式,由此形成一种相生相克、内在运动的张力。《紫禁女》的多义性则相反,显示了当下环境的叙事特征:它在显形故事层面上叙述的是一个含有世俗气息的好看故事,熔生命奥秘、男欢女爱、身体告白、异国情调、情色伦理等于一炉,可以当作一部畅销的时尚小说来读;而在隐形结构里,它却沉重地表达了一个打破先天封闭限制,走向自由开放的生命体所遭遇的无与伦比的痛苦惨烈的历程。而这个生命体,同样是多义的,可以象征一段我们都熟悉的现代历史,也可以象征民族从闭关锁国到走向开放的艰难历程。

但我不想在影射的层面上讨论这部作品。这些让索隐派感兴趣的因素,还是留给索隐派去研究和议论。从艺术的规律而言,主题先行或者过于比附现实都不可能是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在。所以我宁愿回过来再讨论小说的人物描写,即石玉这个形象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艺术感动。我在前面已经说过,卢新华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氛围里开始创作的,依循的基本还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论。这对于当下作家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其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十多年里真正成功的艺术形象寥寥无几,便是后果之一。石玉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她以她特殊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涵盖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复杂内涵,也就是说,石玉的“这一个”既是一个充满着血肉个性的活泼的真人,又是某种时代内涵的集中概括。以石玉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的人物谱系,几乎都是社会历史中的某种符号,她与他们的关系构成了一幅复杂的似真似幻的历史图景。在这幅图景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的,没有漫画化和丑化。她的初恋男友吴源早年意气风发,热衷于官场政治,遵循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念,但在其十几年来仕途处处受制的锻炼中,变为谨小慎微的侏儒式的人物;她名义上的丈夫大布鲁斯是一位充满善意的、乐于助人的美国青年,他对石玉的帮助也是真心诚意的,但他坦率的性观念与习惯性的拯救思维怪诞地混合在一起,却使石玉的爱情望而却步;她兄长般的男性挚友常道,以天地和谐为理想,以退隐无为看人生,似乎达到了美满而圆熟的人生境界,可惜这种境界来自身体内在的缺陷而非内在的丰满,最终是虚幻的。小说里用一句俗语“一把钥匙一把锁”来暗示石玉的命运的最终解法,但是由于石玉与一系列男性之间的性爱关系的最终瓦解,她为改变自己“幽闭”命运而做的所有努力,都成为一种无对象的徒然的挣扎。更让人惊心动魄的结果是,石玉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足够的经济能力,终于成功地治愈了“幽闭”的生理缺陷,生命力的解放使久久封闭的欲望一发而不可收,反而为恶魔性所俘获,小说最后在三峡的船上“血崩”的幻象真是神来之笔,让人思之坐立不安,再思之惊出一身冷汗,唯三思之,才能真正悟出一些真幻之间的生命本相。

应该说,小说描写石玉这样一个特殊病人的传记故事,本身是带有某种冒险性的,因为石玉是一个先天幽闭患者,而她的故事主要又是通过她与一系列男性之间的性爱关系来推动的,这很容易使小说趋于流行读物的格调。但是我连续阅读了两遍,对其中的细节描写再三咀嚼,尽管作家不能不正面描述人的身体器官,不能不正面展示人物之间的性的关系,我还是感到作家笔下笼罩了一层悲愤之气,由此淡化了本来可能会产生的猥亵感。因为在这部小说里,性器官描写带给人物的始终是耻辱和伤害,每一次性爱的展示,总是带给主人公无穷无尽的痛苦,没有欢悦,没有快感,性爱在这里受到了压抑,生命力明显遭受了摧残。有好几个场景的描写,都让我为人性的惨烈而战栗。比如,石玉第一次开刀失败而沮丧绝望之下,竟用烙铁去烫自己的下体;又比如,石玉在参观孔林时,突然神思迷茫,爆发了体内大流血的惨状,原来的焦糊味上又添了血腥味……这些残酷的描写,因美学上的恐惧效果起到了净化情感的作用,从而使这部小说在格调上变得峻厉,与时下流行的所谓“身体写作”和软性文学划清了界限,与时下流行的轻松搞笑、无病呻吟的文字也划清了界限。

从1978年发表《伤痕》以来,卢新华默默地经过了艰辛的人生长途跋涉,这其间他偶尔也出版过几部小说,但毫无疑义,《紫禁女》是他文学创作的新的制高点。我为之高兴的是,他重新回到文学的跑道上,意气依然是那样奋发,步履依然是那样矫健。这是我要表示祝贺的。

2004年7月15日于黑水斋

(初刊《长篇小说选刊》2004年试刊号)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是汪曾祺的一部经典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个方面。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精神境界的写照。
  •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大约在明代的隆庆至万历年间成书,全书共一百回,约九十多万字,其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大概有八百五十多个,被清初著名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历朝历代,多次遭受毁禁,命运多舛,而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
  •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是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彝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诗歌对话集,收入作者与中外知名诗人、媒体人关于诗歌的对话25篇,其中,与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的长篇对谈,与美国原住民诗人西蒙·欧迪斯的对话、与匈牙利著名诗人拉茨·彼特的对话,及答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的提问等篇,均曾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深刻独到的思考和诗学的启示意义。
  •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意在“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这是德富芦花对自然的写生,也是对其人生态度的写生。书中无处不承接着他坦荡的自然情怀、浪漫精神及哲学思想,在日本文坛有着深远影响。其两眼所及之处,两耳可闻之声都被他以从容不迫的灵秀笔墨记录下了来:富士山的黎明、相模滩的落日、京都避暑的寺院、屋外的蝉鸣蛙叫……日本水软山温之景、刚中柔外之人跃于纸上,令人难忘。
热门推荐
  • 邪王黑龙

    邪王黑龙

    爆裂吧,现实!破碎吧,精神!毁灭吧,世界!邪王真眼是最强的!一只拥有邪王真眼的黑龙,一只名为穹的黑龙妹妹!
  • 仙衣妙善,半面妆

    仙衣妙善,半面妆

    妙矢本是一株繁缕仙草,小日子在一株菩提树下消磨得好好的,却因着某位仙君不小心手一抖,从此落入凡尘。妙矢从前身为植物时,就是一株不大安分的植物,幸而菩提树早就参透佛缘,为树大度,不同它计较。妙矢如今化身为人,性子就如脱缰的野马,折腾出好些事。她的平生极为精彩,得罪过青丘妖帝,搅乱过上神修行,吞服过仙人元丹,历过凡,也登过仙。斗转星移轮回间,命数错落繁华缘。谁将谁的前尘,添就谁人夙怨?谁将谁人夙怨,抛梦宿世尘缘?仙衣妙善半面妆,缘是不尽,从此独个凄凉。(本文为《妖鬼子》姊妹篇。棠梨妗作品号青枯散人)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有了房子,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可不同的是,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
  • 我的云上仙宫

    我的云上仙宫

    一座现代学校带着全校学生穿越到了诡异的世界,遮天蔽日的无尽森林,暗藏杀机的巨大湖泊,传说中的神话种族……是否还有其他人类穿越而来,是神的玩笑还是人类的末日。林泽带着一座古老仙宫降临又会掀起怎样波澜壮阔的故事。——全新的背景,全新的故事,不一样的力量设定带给你全新的体验!ps:书中所涉及的东西大部分是作者自己想的不可与现实挂钩!新人新书求支持!
  •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风吹不散的白日梦

    《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一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六本,按照不同主题分为:无敌熊、勇敢熊、孤单熊、成长熊、奇异熊、温暖熊。每本书根据各自的主题,收录与之相关的4~5篇作品,其中一篇为“阳光姐姐”伍美珍创作,同时挑选了“阳光家族”小作者创作的精彩小说。《孤单熊·风吹不散的白日梦》的主题是:孤单,由“阳光姐姐”伍美珍原创的《孤独女生江冰蟾》领衔,携手“阳光家族”明星小作家们为小读者奉上一组既孤单又温暖的成长故事。
  • 墨倾烟

    墨倾烟

    “在我的世界里,我说了算”“那可不一定”
  • 我会努力变成你可以爱的样子

    我会努力变成你可以爱的样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昨天偷拍,今天那个帅哥就找上门来。早上九点多,金院表白墙发了一条说说,说说第一张照片就是昨晚上公交帅哥的大头照,还用了兔子耳朵装饰。说说上是这么讲的:“昨天晚上在37路末班车上给我照相的小姐姐,照相机会锁住被照相的人的灵魂哦,所以我要把照片拿回来。我们这周六见面好吗,顺便聊一聊你要怎么补偿我被闪光灯吓到的小心脏。”句末加“可爱”emoji表情。这叫什么事啊
  • 我本剑魔

    我本剑魔

    这里的朝堂,帝王都可以热血充满江湖草莽的气息。这里的江湖,人们都热衷于一个信仰。有人刀出如风,有人枪出如龙,也有人挥毫泼墨描绘点缀这个世界。还有人提着一壶酒,切两斤桃花就走天下。萧莫却凭着手里的一把剑,在捅透了这个江湖、这个世界之后告诉世人……原来有些东西比那些盲目的信仰更加重要!
  •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综英美之贝蒂的日记

    综英美之贝蒂的日记

    贝蒂视觉:在未遇到史蒂夫之前,贝蒂是孤独的。纵使她的父母很爱她,但她仍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史蒂夫视觉:一觉醒来,时间走过了六十多年,他的友人不在,心爱的姑娘也变老了。这个时代也不是他熟悉的年代。贝蒂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有一个人深入地狱,把她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