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3100000001

第1章 自然

来源:《延河》2016年第01期

栏目:零度写作

那日早上出门,随手拿了小开本的《狄金森诗选》(64开本,硬精装,江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装进外衣口袋。这本诗集大约是五六年前,从旧书店买到的。当时就读了,后来因为给一个儿童杂志写文章,还想过推荐其中几首诗。现在重读,除了个别篇目还能想起初读时的心情,多数诗篇竟像初读,不断产生意外的惊喜。

总体来说,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诗,写得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她不像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那般浩荡宏阔,相反,笔触总是很小——但诗意并不因此而小,或者单薄。与惠特曼相比,她是另一个极端,就像针尖之于大海,钻石之于高山。如果说,惠特曼的诗在日常生活之外由一颗极具男性激情的心开拓了诗的可能空间,那么,狄金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从不远离日常生活的地方,向世人展示可能的诗性之光。

比如她写“晨曦”的到来:

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毛栗正要变为深棕——

浆果的脸颊更加丰满——

玫瑰已离开小镇——

原野穿起鲜红衣衫——

枫树披上艳丽的头巾——

为了不显得呆板

我别了一枚别针。

——《晨曦比以往更柔和》

这首大约写于1858年的诗,属于狄金森的早期作品。这一年她28岁,诗里也真实地流露着她的年轻、欢喜的语气和口吻。从发现“晨曦比以往更柔和”,到为了自己配得上这怡人的景象——不显得呆板,“别了一枚别针”,无论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还是对自己内心的书写,都简洁、准确,恰到好处,读来意趣盎然。如此特点,狄金森保持了一生。

自始至终,狄金森都以高度的热情保持着对细小的自然事物的观察与兴趣。对于她,自然是邻居,是她乡居生活的一部分,是她安静得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的乐趣之所在。正因此,她才满怀着兴致观察一只沿小径走来的小鸟: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他不知道我在瞧——

他把一条蚯蚓啄成两段

再把这家伙生着吃掉,

然后从近旁的草叶上

吞饮下一颗露水珠——

又向墙根,侧身一跳

给一只甲虫让路——

他用受惊吓的珠子般

滴溜溜转的眼睛——

急促地看了看前后左右——

像个遇险人,小心

抖了抖他天鹅绒的头。

我给他点面包屑

他却张开翅膀,划动着

飞了回去,轻捷

胜过在海上划桨

银光里不见缝隙——

胜过蝴蝶午时从岸边跃起

游泳,却没有浪花溅激。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诗中的叙述,客观、冷静、不声张、不夸大,更无造作,只对诗意的瞬间进行描绘——其实是将巨大的激情压在了不动声色的叙述与描述下面。译诗中,除了句末的“溅激”显得有些为韵脚而刻意,几乎可算完美。

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令人惊奇的是,只要狄金森拿起笔,对如此司空见惯的自然进行书写,其诗思和诗意就会出人意料,让人感叹:如此景象,我们都看到过,为什么我们竟熟视无睹,没有看出其中所蕴藏的丰富的诗意?提醒人们的熟视无睹,这不仅是诗意的发现,而且也是诗人的意义之所在。

太阳出来了

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车辆来去匆匆,像报信的使者

昨天已经古老!

人们街头相遇

都像有一条独家新闻要报道——

大自然的风姿丽质

像巴蒂兹(地名,宋按)的新货,刚到——

——《太阳出来了》

一如晨曦会让诗人开心得意兴大发,太阳出来也让她激动不已。不同的是,她的激动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诗中“人们相遇/都像有一条独家新闻要报道”的争先恐后和“客观描述”来表现。此时的诗人,站在一旁,仿佛不甚关心的旁观者,只在“记录”大街上人们的动态,其实,何尝比相遇中互相诉说的人们少一份兴奋?诗的最后两句,将她的心迹暴露无遗。

想到诗人生活的美国东北部,纬度高,寒冷,她对太阳的热情与祈盼,就不难理解。如果是多日都没有见到太阳,就更是如此。或许也是这个原因,狄金森有不少诗篇都写到夏日——夏日的来临或逝去:

在夏季的鸟鸣之外

在夏季的鸟鸣之外

草丛里有哀婉乐音

一个小小族类的弥撒

在隐蔽处举行。

看不见任何仪式

感恩祈祷如此徐缓

成了忧郁的陈规旧例

扩大寂寞之感。

在中午最有古趣

当八月就要焚尽

便有这种幽灵的赞美曲

预示着安息临近。

优雅风采犹未减色

明辉上未见皱纹

却有神秘的变异使自然

更加令人销魂。

像忧伤一样难以察觉

像忧伤一样难以察觉

夏季已经消逝——

过分难以察觉,以至

不像是负心而去——

昏暗早早开始

分馏出一片静谧,

也可能是自然自己

把午后的明光遮蔽——

黑夜提前到来——

黎明有异样的景色——

彬彬有礼而令人心酸

像行将离去的宾客——

于是,不用羽翼

也不用舟楫

我们的夏季轻盈地逃逸

消失在美的境域。

《在夏季的鸟鸣之外》,于自然景象和宗教之间巧妙地找到对接,将自然的更替恰切地比喻为宗教活动,不仅克服了修辞上的难度,立了新的高标,更重要的是,经由此种方式,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神圣庄严的色彩。有理由相信,在诗人眼里,同样作为上帝之造物的自然,它的神奇、迷人和更替,正与宗教一样,是神圣而又庄严的。《像忧伤一样难以察觉》则将夏季的消逝比作忧伤——它们都不易察觉,以更为日常的方式,书写了夏季在不为人察觉的悄然中消逝。如此比喻不仅将夏季的消逝与忧伤并置,更以隐曲的方式道出:夏季的消逝,让人多么忧伤。这两首诗,虽然个别语句译文有些遗憾,但整体而言还是传达出了诗人想要表现的意思,能让读者通过译诗领略到原诗的深情和隽永。

除了上述对自然的直接描写,狄金森还善于将自然人化,赋予自然以人的生命、形象和特征,从而使自然更为具象、生动、可亲。比如,她将“大自然”比作“最慈爱的母亲”——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拟人,在狄金森的笔下却饶有兴致,活色生香,一点都不显得陈旧:

大自然——是最慈爱的母亲,

对每个孩子都很有耐心——

最怯弱的——还是最任性的——

她的劝诫十分温馨——

……

所有的孩子入睡时——

她把身子远远地转开

好把她的一盏盏灯点上——

然后从天空躬下身来——

怀着无限的爱心

和更加无限的关怀——

她金色的手指点着嘴唇

希望安静——处处存在

——《大自然——是最慈爱的母亲》

不仅不陈旧,还仿佛童话一般,将自然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倒数第二节的想象,最是令人叹服。

狄金森有一句让我非常喜欢的诗——也是一首诗的标题,叫《指向自然酒家的路标》:

这些都是指向自然酒家的路标——

她慷慨邀请

一切饿汉,品尝她

神秘的芳醇——

这些是自然之家的礼仪——

对乞丐,对蜜蜂

敞开胸怀

同样殷勤。

为了证明她真挚

永不凋谢的欢迎

东方,长有紫红

北方,总有那颗星——

应该说,这首诗的翻译一般,尤其“饿汉”(Who soever famishing)、“殷勤”(width)等,缺乏狄金森的诗所本有的节制、低沉,中译的用词同样显得有些失度。不过整体意思还是得到了传达,尤其最后一节,以其惊人的想象力,极为巧妙地将星辰结合进自然之妇的慷慨中。

在另外一些诗中,她还将夕阳比作“黄昏西天的主妇”,把夕阳的光芒比作“五色的扫帚”,去清扫碎屑,“拭去池塘的尘埃”,一边清扫,还一边抱怨,“你丢进一绺紫色散纱/——你扔下一根琥珀丝线——/现在你又用翠绿的衣物/把东方搞得一片凌乱!”“她挥舞着斑驳的扫帚——/围裙依旧翻飞,/直到扫帚淡化为星星”。如此写来,仿佛这个“主妇”就在我们面前,一边埋怨,一边麻利地干着活,让人觉得新鲜不已,又忍俊不禁。

狄金森还有一首极为出色的诗,叫《亲爱的三月,请进》(1320)。她将“三月”当作久违的朋友,打开门来,热情地说:

亲爱的三月,请进——

我是多么高兴——

一直期待你光临——

请摘下你的帽子——

你一定是走来的——

瞧你上气不接下气——

亲爱的,别来无恙,等等等等——

你动身时自然可好——

哦,快随我上楼——

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你的信我已收到,而鸟

和枫树,却不知你已在途中——

直到我宣告,他们的脸涨得多红啊——

可是,请原谅,你留下

让我涂抹色彩的所有那些山山岭岭——

却没有适当的紫红可用

你都带走了,一点不剩——

是谁敲门?准是四月。

把门锁紧——

我不爱让人纠缠——

他在别处待了一年——

正当我有客,才来看我——

可是小事显得这样不足挂齿

自从你来到了这里

以至怪罪也像赞美一样亲切

赞美也不过就像怪罪——

整首诗充满戏剧的现场感,语言与氛围浑然一体,诗中的“我”,无论从所说的话,还是从语气看,都俨然一个贤良温和的主妇。由此也可一窥,写下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内心何等充盈、对自然满怀着亲爱与欢喜的人。

以狄金森的诗人的眼睛看来,自然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人化的,也是她借以进入沉思的契机与中介。有时,自然之于她——正如“物自体”之于康德,更是“可思维而不可知”的:

“自然”,是我们所见——

午后的光景,山峦——

松鼠,野蜂,阴影——

自然,甚至,是乐园——

“自然”,是我们所闻——

大海的喧嚣,雷霆——

食米鸟叫,蛩鸣——

自然,甚至,是和声——

“自然”,是我们所知——

我们却无法说明——

要道出她的淳朴——

我们的智慧无能——

——《“自然”,是我们所见》

由感知开始,经沉思而获得憬悟。如此过程里,有敬畏,有谦卑,更有一种庄严和静穆。下面这首广为人知的《小草很少有事可做》同样如此:

小草很少有事可做——

一片纯净的碧绿世界——

只能孵几只粉蝶

款待几只蜜蜂——

应和着和风的轻快曲调,

整天摇晃不停——

把阳光搂在怀里,

向万物鞠躬致敬——

整夜串连露珠像串珍珠——

把自己打扮得华美脱俗

伯爵夫人也太平庸

不配像这样引人注目——

甚至当它死去,死去时

发出的气味也这样神圣——

像卑微的香料沉沉入睡——

像五加,失去生命——(or Spikenards,perishing)

然后迁居到宏伟的仓廪——

用梦把日子度过

小草很少有事可做

但愿我是干草一束——

这首诗的立意部分地来自《圣经》,或者说与《圣经》里的意思相呼应,正像歌里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它的出色,不仅在于末尾那句“但愿我是干草一束”,更在于倒数第二节:“甚至当它死去,死去时/发出的气味也这样神圣/像卑微的香料”。无论其表述的意思,还是表述方式,还是表述的语气,都富有诗意,令人信赖,更给人以启发和内心的升华。最难能可贵的是,中译文在表述上,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原诗的意思,也很好地体现了诗所表达的气息和氛围,给人以合度的、随着阅读和领会不断增强的神圣之感。

令人不解的是,倒数第二节末行的“像五加”原文为or Spikenards,直译为“或者像甘松”,不知译者为何将甘松[也作甘松香,一种植物]称为“五加”?

无论如何,诗的大致意思还是清楚的,诗行所传达的基本气氛也易于感受。相比《小草很少有事可做》,像《已经两次,夏季给了原野》这样的诗,已经不是单纯在写夏日和自然之趣,而是通过自然,写出了更多的意味:

已经两次,夏季给了原野

她美丽的翠绿——

已经两次,冬季在河面留下

银色的裂隙——

为松鼠,你准备了整整两个

丰盛的秋季——

自然啊,就不能给你漂泊的小鸟

一粒,草莓?

类似的还有:

要造就一片草原……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

一株苜蓿,一只蜂,

再加上白日梦。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

如果找不到蜂。

这样的诗,写得简短有力,洁净巧妙,充满睿智和曲折的意味,一口气读来,诗中的词语仿佛一颗颗小石子,滚落而下,极具顿挫感和音乐性。同时,也充满思想的张力,意味之深长,让人吟味再三。不断让步、实则以退为进的言说方式,让看似最微末的事物,承载最大的诗意,这种写作方式,堪称经典。

另一首《幼苗枯萎》,以自然来观照人生,读来同样让人一惊:

自然,有时会使一株幼苗枯萎——

有时,剥掉一棵大树的头皮——

他绿色的子民都记得

当他们还没有死去——

叶片逐渐黯淡,默默地证实——

季节与季节交替——

而我们,有灵魂的族类——

常常死得,不像这样富有生气——

如此口吻与气度,真让人觉得,是出自一个男子之口。从外表看,狄金森虽然只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其内心之丰富,思想之强大,何尝不是一个伟丈夫。

以上所呈现的,只是狄金森诗歌写作的一部分面向。这些从自然的微小事物开始写起的诗,并没有因为所写的东西小而显得微不足道。相反,诗的笔触虽小,诗意却具有某种永恒性,一如小小的金刚石所具有的坚实和纯粹的光亮。它们或者记录了具有永恒性质的诗意瞬间,或者以微小之物为支点,升华,飞跃,开放出令人惊异的诗性光芒,吸引人长久地为之流连、沉思。

同类推荐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满月梦

    满月梦

    半个月亮凌空高悬,半个月亮沉梦池塘。高空月觉得高空好,蓝天,白云,星斗,轻风,多么优美的环境,云伴月,星随月,风抚月,生活多么自在。你池塘月可算是自寻苦恼,沉落池塘做什么满月梦,说什么半月浸入池塘泡一泡,会泡成一轮满月。你池塘月真的能圆满月梦吗﹖高空月百思不得其解。池塘月却另有一番苦衷,她曾几次邀请高空月沉落池塘,两个半月合成一轮满月,那是轻而易举的美事。可是高空月一脸高傲的神态,说什么池塘是污水的集结地,月亮一旦沉落池塘、染一身淤泥,失去了高洁,还有什么满月可言。就这样,高空月独立高空,池塘月拥抱池塘,互不理睬,双方僵持着。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医心帖

    医心帖

    刘希彦所著的《医心帖》所收散文,提倡快乐生活。作者写理想的生活、事业、快乐,还写了应该爱自己、养生的误区、读《红楼梦》的心得,并用诗意笔触写了菊花、梅花、蔷薇、海棠等等大自然的美好景物。作者从生活中的快乐与误区,大自然的奇妙和多姿多彩领悟人生的道理。作者秉承简单即快乐的观点,提倡亲近自然,让生命慢下来,随时随地享受触手可及的快乐。
热门推荐
  • 全世界请吃柠檬

    全世界请吃柠檬

    叶淼淼何许人也?首席厨神,大勺一挥,美食让人垂涎三尺;铁血律师,维护正义,口才让人闻风丧胆;当然……她的直接身份是纪先生妻子,把一个修罗醋厂王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女人。初见,她是女魔头,坐在墙角痞笑:“喂,我瞧你很像我的意中人,不如从了姑奶奶。”再见,她是弱女子,瑟缩在角落:“纪少爷,您饶了我吧,求放过。”男人面容冷峻,薄唇轻启:“可以饶了你,但给你两个选择,第一嫁给我,第二我娶你。”啊?叶淼淼微愣,他不是来寻仇的吗?怎么成了逼婚?【男女主1vs1,爽文,快入坑(淼姐不仅仅会做饭,还很会吵架,怼天怼地怼空气)】
  • 魔法师的降级日记

    魔法师的降级日记

    凝聚了数千年魔法师智慧的神秘法师塔,直至今日终于制造出了一个全系全能的魔法师。塔内的法师都那么称呼他——最完美的瑕疵品,没有魔力核心,不能自主产生魔力的最强傀儡法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现实Online

    现实Online

    一颗名为Fancy的彩色彗星突然毫无预兆的开始出现在地球大气层外,在围绕地球转动的第二天,整个世界开始了蜕变,各种异能仿佛做梦般的出现在了人类的身上,当喜悦还没褪尽的时候,Fancy给了人类一个更大的礼物。
  • 我的电脑不一般

    我的电脑不一般

    我的电脑不一般,它居然能翻墙。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墙。翻越了时间还翻越了空间。
  •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爽文,不虐,微甜】对于陆三通来说,重生后的生活很自在:神官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睡得香,还偏偏得到了不死之身!说她杀人不眨眼?她甘愿做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说她是祸国殃民?任性君王愿意为她与世界为敌,与她无关;说她是救世主?她动动手指头,秒秒钟灭了一个家族!命运宿敌?明争暗斗?通通与自己无关!万能“奶妈”伴身侧,自己只要舒舒服服晒太阳就好。
  • 做青春的麻婆

    做青春的麻婆

    青春之笔,臣之草笔。大学时,写下的生活随笔。
  • The Ruling Passion

    The Ruling Pas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子明探案(第二辑)

    子明探案(第二辑)

    中学生余寒竹惊闻父亲被自家豢养的藏獒铁虎咬死,悲痛之余,她内心疑窦丛生。那铁虎平时温顺忠诚,怎么会突然攻击主人?她本能地将怀疑重点集中在继母白吟春及其姘夫身上。在男友诸葛勇的帮助下,她终于发现了一系列蛛丝马迹,但仍缺乏直接证据。于是,诸葛勇找到了临渝警察学院的资深教官陈子明。由于铁虎失踪,证据缺如,陈子明亦感此案十分棘手;他经过慎重思考、巧设计谋,大胆采用钓鱼执法的手段,将白吟春与其姘夫的关系分化瓦解,终于成功找到关键证据,将那一对奸人绳之以法。
  • 续孟子

    续孟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