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33400000001

第1章 “蛟龙”科考开门红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6年第03期

栏目:时代广场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航行,“向九”船乘风破浪向前进发,7月15日凌晨到达预定海域:北纬15度32.627`N,东经155度18.852`E,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附近。现场指挥部之前召开例会,听取了气象预报员向勇的天气、海况和各部门准备情况汇报,综合分析,决定16日早7点各就各位,实施“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也就是从走出水池试验之后,历年来的总第75潜次。

现场总指挥刘峰说:“成绩已经过去,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蛟龙’号今年第一潜,一定要发扬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力争首战必胜。”

精心筹备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终于可以下潜了,全体科考队员十分兴奋,绷紧了战斗的弦。全天各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检查、备料,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负责潜器本体的工作人员安装压载铁,是一场精细严谨的工作。“蛟龙”号设计为无动力下潜上浮。为了适应不同深度不同海域,将根据潜航员体重和潜器自重,精确计算安装压载体的配重。

晚饭后,我来到后甲板上,看到灯火通明,许多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配重。只见他们将“蛟龙”号沿轨道车后移,来到装载的位置,用专用铲车把一块块紫红色的铸铁块推过来,按照指挥者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升高,推进,慢慢地把压载铁装进“蛟龙”号的下腹两侧。

首次任务是工程下潜,即检验、试验潜器性能、状况等等。这是通常做法――每年的首次下潜,都是以检验熟悉性能为主,而后才是科学下潜,即海洋科考工作。此次下潜人员由叶聪、傅文韬、何震组成。小傅为主驾驶,叶聪总负责,何震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新近研制的一台小型ROV,也就是无人潜水器,取名“龙珠”,搭载“蛟龙”号坐底后施放出去,探测狭窄空间,也可对“蛟龙”号拍照,等于延长的机械手。这还是为日后开发利用海洋提供的深海装备。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6日早晨7点钟,总指挥一声令下:准备下潜的人员各就各位。我也连忙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拿着相机来到后甲板上。按照布放程序和指挥部简洁而清晰的命令: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蛟龙”号身旁忙碌着。

傅文韬、叶聪、何震沿着扶梯走到舱口旁,笑着向大家挥挥手,依次走下小梯子,进入“蛟龙”号舱内。两名助手赶紧撤通风管、撤小梯,盖好舱口盖。同时,另有人按动控制器开关,“蛟龙”号从轨道车上缓缓向后移去,在高大门状的橘黄色A形架下停住,挂主吊缆,四个类似吸盘样的止荡器紧紧扣住。而后,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起,A型架向船艉外面摆去。整个场面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左舷一侧的“蛙人”小分队整装待发。其实他们是帮助科考实验的水手,因需下水工作,俗称“蛙人”,与某国用于水下作战的蛙人部队是两回事。他们早早穿好橘黄色的救生衣——这种颜色在蓝海上十分显眼,便于发现,放下一只同样颜色的橡皮摩托艇,四个人沿着晃晃悠悠的软梯下到小艇上,发动了机器,轰一声,摩托艇箭一样驶离母船,绕了一个圈子,在船艉数十米远处停下待命。今天海上浪高近两米,约是四级海况,属于“蛟龙”号布放下水的上限了。小艇在波浪中忽上忽下,像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随着A形架摆动到位,约有45度角的样子,“蛟龙”号上的止荡器脱离,只留一根吊在腰部的主缆,绞车开动,慢慢地将其布放入海。这时,等候一旁的“蛙人”小艇立即靠了上去,一人操作机器稳住小艇,两人伸手抓住“蛟龙”号上方的把手,另一人巧妙地利用涌浪一跃,爬到蛟龙身上,敏捷地摘去主吊缆和前面两根龙头缆(即拖曳缆),迅速回到艇上,远远驰去。此时母船与“蛟龙”号完全脱离了,在船长指挥下迅速移开,避免碰撞。我们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到现场去,站在二层甲板上观看整个下潜过程。

此时,只见一片碧蓝碧蓝的海面上,上红下白两色的“蛟龙”号在沉沉浮浮,风浪打来,溅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如同鲸鱼下水时不断喷出的水柱。在水面上对它做最后的检查,建立水声通讯。“蛙人”小艇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按规定必须等待蛟龙顺利下潜后才回归母船。终于,一切就绪:“蛟龙”号2014—2015年航次的首次下潜开始了。它最后“喷吐”出一丝白浪,隐隐约约,转眼不见了,蓝色海水又覆盖了一切……

这个潜次从布放到回收十个小时,指挥部里大屏幕在随时监控着。“蛟龙”号在水下的状态——包括下潜速度、深度、方位以及母船围绕着“蛟龙”号行进的航迹、速度、航向等信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一切来自后甲板上的工作室,里边安装着两台柜式计算机,担任着收集和发送信息的任务,大家习惯地称其为“炮楼”。我觉得十分形象:整个海试和科考不就是如同打仗一样嘛!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而指挥部会议室则是大本营司令部。

整整一天,我一会儿待在指挥部里观看,一会儿跑去“炮楼”里感受,就如同自己下到深海一样,祈祷着“蛟龙”号好好表现,可别出一丁点儿问题。刘峰总指挥看出我想了解又不愿打扰大家的心态,便主动邀我来到“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大屏幕前,指点着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数据和图表,向我细致而全面地介绍“蛟龙”号下潜情况。总之一句话,目前一切正常,“蛟龙”号按计划潜到了2500多米的海底在工作,而后沿着“采薇”海山斜坡向上升。搭载的小型ROV也进行了三次试验,放出去又平安收回了,还拍了视频。

这样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蛟龙”号按部就班地在水下作业……

下午两点来钟,我又来到“炮楼”里与值班的技术人员攀谈。沈自所的副研究员、项目组长祝普强是个热情聪慧的年轻人,也是跟随着“蛟龙”号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受到过国家的表彰。这套“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就是以他为主研发成功的,给指挥部和各个研发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许多有关“蛟龙”号的知识,使我如获至宝。

蓦然,我注意到隔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机器里的噪音,可值班员似乎习以为常,都不去管它,便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不要紧吧?”

小祝笑了:“没事,许老师,要是不响,我们可就顾不上说话了。”

原来,这是水声通讯机传来的数据声,大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深度和舱内氧气、温度等等信息都是在“嗡嗡”声中传来的。每隔64秒钟响一次,说明潜器正常工作。“这么说,它是幸福的噪音了。”

“呵呵,差不离吧。我们听到它就感到幸福、踏实。”

时间刚过了三点钟,分管潜航联络的唐嘉陵用对讲机与水下通话:“‘蛟龙蛟龙’,我是‘向九’,请注意时间,按时抛载上浮。”对了,按计划,“蛟龙”号要在三点四十五分结束工作,返回海面。

不一会儿,传来了海水下叶聪的声音:“蛟龙收到,蛟龙收到。”我看看表,说马上到甲板去迎接蛟龙回家。

一位值班员说:“来得及,现在开始抛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上浮到海面。”是啊,我这才沉下心来,继续观察“蛟龙”号在海里的动静。

五点半左右,在海底奋战一天的“蛟龙”号首潜成功,安全上浮了!如同早晨出征时的回放一样——海面上露出它那红色的头背部,早已等候的“蛙人”小艇驶过去,力压涌浪,依次挂上龙头缆、主吊缆,由A形架平安地回收到甲板上,安放轨道车移动就位。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先用淡水冲洗一下潜器,再细心地帮助打开舱盖,放下小梯子。外边,等候欢迎的人们和随船记者摆开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凯旋的潜航员们。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出了四大桶海水——按照国际深潜界的传统,第一次从海底回来的人要接受泼海水的迎接。此次的叶聪、傅文韬都是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老“深潜”了,也早就品尝过海水的滋味,唯一的目标就是初次下海的何震。

哈!或许是为了让他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俩特意让何震第一个出舱。当他笑着挥手面向大家,兴奋地走下扶梯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桶桶欢笑的海水。刹那间,小何的全身都湿透了,只得不停地抹着满脸水珠儿,企图抽身而逃。年轻的同事们不依不饶地追着他浇,如同过了一个快乐的泼水节。

时间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指挥部成员都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召开潜次汇报总结会。各部门依次汇报,尤其是听取三位下潜人员在水下的情况。我与几位记者也列席了会议。总体上看,总指挥刘峰、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几位副总指挥们对首潜是满意的,“蛟龙”号经过一年的休整,稳定可靠,首战必胜的目标达到了,打了一个开门红!尤其对小ROV的表现,大家给予了鼓励和期待。虽说它初次深潜有些不足,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蛟龙”号相辅相成,征战深海。就像大导演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载人潜器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施放无人潜水器进去完成。

很快,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相继发来贺电:欣闻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圆满成功,特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航次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你们克服恶劣天气海况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达到了首战必胜的既定目标,为第一航段和全航次奠定了坚实基础。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再接再厉,确保安全,不断取得佳绩。

刘峰总指挥在会议室宣读完贺电,一片欢呼。虽说“蛟龙”号已经多次成功下潜了,但每年的第一次还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如今我是作为一名科考队员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过去看电视新闻和听事迹介绍大不一样。“蛟龙”号在海底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响,都令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看到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和工作人员们坦然自若、沉着镇定的面容,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

我知道:正是他们付出无数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从海试50米起步,直至今天,为“蛟龙”号的茁壮成长、走向成功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同类推荐
  • 城市·大演奏厅(上)

    城市·大演奏厅(上)

    让时间回到三年前吧,也是秋天。我从东莞来到深圳罗湖。不等车停稳。车门就“哗”地散开。没有熄火的车尾管还在喷吐热气,杂乱人流车流往来穿梭。谁也不肯相让。太阳明晃晃高悬,往哪里瞅都刺眼。城市最乱的地方当数火车站,尤其深圳的罗湖。汽车站、火车站、罗湖口岸三位一体,纵横交错,如陷迷宫。人流不知从哪里咕噜噜往外冒。长途客运站设在最底层。底层的简陋粗鄙还有嘈杂无序,将城市弱点暴露无遗。只有踏上滚梯,才会解脱。大理石地面光泽可人。有着浮游的幻觉。
  •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本书是小说家叶兆言最新散文自选集,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写人记事描物,体悟五味杂陈的人生。近年来,小说家叶兆言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受到读者喜爱。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小说家,散文只是玩票!”但其散文的精彩,可与小说媲美。也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小说家叶兆言的散文表达了浓厚的文人情调,无论是漫谈陈年旧事、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师友,都显得学识丰富、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他的文笔简洁平实,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自有一种韵味,反映了一个作家的深厚学养及其浓厚的现实与人文情怀。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热门推荐
  • 我有万能大宝镜

    我有万能大宝镜

    我有万能大宝镜,随心随意大宝镜,无所不能大宝镜!
  • 两个人的圣诞

    两个人的圣诞

    “不行,你得给我说清楚,你昨晚到底跟谁在一起?”她从下午一走进门就在追问不休。每次进门她都要先脱下她那件白色的羊绒大衣,挂在衣架上,然后才坐到沙发上的。冬天里她就这么一件喜欢的大衣,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一年我给她买的。今天她却连大衣也顾不上脱掉,一进门就扑塌一声坐在沙发上盯着我追问。“你说话呀?”她惺忪的眼睛继续盯着我,眼袋很突出,看样子一副没有睡好的样子。看我依然没有回答她的意思,她这才抬起屁股脱大衣,脱完了又坐下去,把大衣一卷扔到沙发拐角的地方。
  • 一分钟纳税与节税

    一分钟纳税与节税

    本丛书是一套财务知识的培训教材我们想把它做成一套可实际运用的实用教程,在1上月,也就是30天之内可以完成的教程。这套书的安排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简单实用,通俗易懂,既能体现出职业训练的实际感,又具备培训教程的整体感觉。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行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技巧完全容纳进去。本丛书适用于财务工作者、在校大学生、企业管理层、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机构以及对财务知识感兴趣的读者。
  • 清珠集

    清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微玄枢奏告仪

    清微玄枢奏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乖乖妻

    重生之乖乖妻

    不谙世事的少女,被他老婆撞的没了命,成为了他老婆体内的一缕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还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玩玩游戏,无所事事,三心二意,像个废物一样的我已不配
  • 老公别再惩罚我

    老公别再惩罚我

    龚渺二十八岁之前相信她会穿越,也不会相信她会嫁一个比她小六岁的男人!鸡腿!好肥好大的鸡腿!“啪!”的一声梦醒了,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渺渺,你爸爸在枕头下面放了把刀,他想半夜杀死我!”六岁的渺渺,并不明白,妈妈眼里的紧张害怕是什么,死对于一个还纯洁的生命来说是陌生的!她看了一下那个让妈妈害怕的东西,是一个工地上专用的弹簧刀,锈……
  • 大姐

    大姐

    那年大姐刚满20岁,父亲说:“丫头大了,留不住了,戴上大红花嫁了吧。”大姐便嫁了。待添箱客那天,院子里摆了好多桌子,父亲杀了一口猪两只羊,说把事情要过得光彩体面些。大伙一高兴,有几个家伙就操起了两把二胡和一面小鼓又拉又捶起来。开始拉的是“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接着又拉“我们走在大路上”。后来提壶传酒的人往那几位跟前跑得勤,那几个头一喝大,胆子一正,拉上了“干妹子走路水上漂,不要闪了哥哥的腰……”人群中就有人扯开嗓子吼上了,把小曲子、眉户放开了唱。
  • 霸道老公惹不得

    霸道老公惹不得

    惨被妹妹陷害,慌乱中冲进他的房间,和他来了一局“交易”。事后,她扔下十万块当作他的辛苦费。破坏劈腿前男友订婚场景时反被羞辱,下不来台之际挽着他的手,趴在他胸口向众人宣告:“他是我的老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女人,利用了我两次,第一次砸钱,这一次,你打算用什么还?”他将她逼至墙角,颀长如身影笼罩着她。这就是传说中的壁咚?“那个……嘿嘿,你大人有大量,就当刚才的事是一阵风,吹过就行,什么也没发生。”“可风明明吹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