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200000002

第2章 诠释落实的真谛所在

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落实,顾名思义,就是落到实处。把什么落到实处?其落实的对象非常广泛,既有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又有党章党规党纪;既有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又有国家制定的政策计划规划;既有上级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也有本单位本部门确立的工作目标;既有领导的书面指导,也有领导的口头要求。

尽管这里罗列了一系列的落实对象,但仍然概括不了全部,不仅如此,仅仅这样理解“落实”也还是不够,因为“落实”这一概念,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一、落实是一种观念

落实,首先是一种观念。为什么说“落实”是一种观念?因为观念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个人如果没有“落实”的观念,他怎么会有落实的行为?而没有落实的行为,又哪来落实的结果?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为“观念支配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种观点作了较为形象的解读:

两个农民外出打工。一个准备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听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厚道,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就麻烦了;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买了上海的车票,去上海的换了北京的车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真的不错。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致富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甚至弄一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

于是,到上海的第二天,他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在郊区的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然后以“花盆土”的名义,向搞不到泥土但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就在城郊间往返了6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房。

在长年的奔波中,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干净而招牌黑。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清洗公司只负责清洗楼面而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

不久,他的公司就有了150多名职工,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随后的一天,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的情况。在北京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

就在递啤酒瓶的时候,两个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经在退票处相遇。

这个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无法考证;这个故事谁是原创,我也无法求证。但是,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观念对结果的作用,所以本书冒昧引用,我在此向原作者致意并感谢。

事实上,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任何一项制度的遵守,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是落实或抓落实的结果。

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创新的思路、任何重要的会议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

如果缺少落实的观念,忽视了落实,不抓落实,不去真正落实,那么,任何辉煌的前景、任何宏伟的蓝图、任何理想的目标,都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不会最终成为现实。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

邓小平讲过:“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在于落实”。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观念,一种是剑,但观念最终总是战胜剑。”观念能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认识,能左右人们的行为和方式,并最终能左右目标和结果的差异。

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有效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要有效地完成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地确立落实的观念。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要有效地执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将企业搞强做大,实现企业所预定的利润目标,必须牢固地确立落实的观念。

“落实”观念的确立,是落实的逻辑起点和落实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我们才能转变认识,转变行为,时时刻刻想到落实,时时刻刻注意落实;才能不打折、不走样地去抓落实。

有人说,21世纪是观念的世纪。谁转变了观念,谁就是赢家。如果我们在观念上还忽视落实,还轻视落实,那么,我们就要尽快转变这种观念,将不重视落实的观念转变到重视落实的观念上来。

确立了重视落实的观念,我们就等于迈出了落实的步伐,甚至可以说是在落实的道路上行走了一半。

二、落实是一种责任

落实,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生活如契约,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莎士比亚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要为国家尽责;“一人做事,一人当”,是要为自己负责。

任何一位组织成员,都应该把组织所提出的辉煌的前景、理想的目标,当做自己的前景、目标来追求;都应该把组织所描绘的蓝图,当做自己的蓝图来描绘;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计划、措施,当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来实施;都应该把组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当做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遵守。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了这种责任意识,我们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组织所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才能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做好组织所分配的每一项工作。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诞生,就与聂荣臻元帅的这种责任意识分不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船舶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技术也很落后。我国海岸线漫长,没有先进的舰艇是不行的。当时,主管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在得知核潜艇的重要作用后,决心为新中国建造自己的核潜艇。

1958年6月,聂荣臻元帅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这份报告很快得到了几位重要领导人的批示,毛泽东同志下决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2年,苏联撤走了所有的原子能专家,给研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当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没有力量同时支撑原子弹与核潜艇两个项目,于是,有关方面决定先搞原子弹,让核潜艇研制工作下马。

聂荣臻元帅当时表示,核潜艇工作必须坚持下去,不能下马。在他的坚持下,这项工作终于得到了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保留下来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核动力研究室,继续研究。

1967年6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蔓延开来,聂荣臻元帅和一大批老同志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了林彪、江青一伙人的迫害。为了保证研究工作不被中断,聂荣臻元帅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了由主要工程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他在会上说:“核潜艇工程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中央集体研究决定的一项关系着国防建设的重要工程。任何人也没有资格,没有理由让它半途夭折!”在得知那些造反派对核潜艇研制工作横加干涉和阻挠后,他愤怒地大声说:“不要理他们!抓国防建设,何罪之有?就是戴手铐,核潜艇工程我也抓定了!”

尽管如此,在造反派的干扰下,核潜艇研制工作还是未能很好地开展。这时,为了能够使工作继续下去,不受影响,核潜艇工程办公室的同志们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了一个“特别公函”,说明了核潜艇工程的重要意义,并作出了几条任何人不得违反的规定,并把研制任务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落实下去。

当最后报请聂荣臻元帅审批的时候,尽管他被诬为“二月逆流”而正遭受压制和打击,可是,他没有顾忌,毫不犹豫地签发了这份“特别公函”。

有了这份“特别公函”,等于研制核潜艇成为了最高统帅部的指示,从而保证了核潜艇研制工作一直下去,没有再中断过。在聂荣臻元帅的带领下,我国终于在1970年将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2]

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聂荣臻元帅的责任意识。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意识,使得他能够不畏干扰,顶住压力,来落实核潜艇研制的工作任务。

明朝惨遭严嵩杀害的著名谏臣杨继盛,在临刑前写下自挽绝笔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套用杨继盛的话讲,聂荣臻元帅是“铁肩担责任,无畏敢担当”。

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具有铁一般的肩膀,来担负起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任,来担负起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重任。

“落实”虽然仅仅是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是字字重千钧。因为它一端连着党和政府,一端连着人民群众;一端连着组织的命运,一端连着组织成员的成败;一端连着企业的兴衰,一端连着企业员工的生活。因此,不管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每个人对此都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只要我们在岗位上工作,落实就是我们的责任。有责任就要有担当。

三、落实是一种意志

落实,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施计划,达成目标,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需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一天,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上课的时候,对他的学生们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求你们每天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总共甩300下。”

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遍示范动作。然后问:“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笑着回答道,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有多少同学每天坚持甩手300下?”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回,有80%的同学自豪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一年之前,我要求你们每人每天坚持甩手300下,请做到的举手?”结果,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落实是一种意志”这一判断。正像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言:“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世上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任何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坚持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坚持,是一种意志的较量。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简单的事情千百万次地重复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把决策真正地实践好,最终达到设定的目标和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是不行的;没有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也是无济于事的。请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段故事:

1935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开展新局面的战略任务的指示》。该指示指出:“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芦山、宝兴之线守敌,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

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关键,是要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

夹金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人迹罕至。此时,指战员衣衫单薄,还有许多战士身带重伤。但坚强的红军战士,忍受着严寒,迈开双腿向雪山前进。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身穿夹衣夹裤,手持木棍,带头走在队伍的前面。

攀登到半山时,气候突变,狂风挟着冰雹劈头盖脸打来。指战员们手拉着手,同狂风冰雹搏斗着。

快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指挥员们一个劲儿地告诉战士们,无论如何不能停下休息,停下休息非常危险。大家搀扶着,终于胜利翻过了大雪山。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于6月14日在懋功县胜利会师。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红军指战员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落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的,也是无法实现“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奇取懋功,控制小金流域于我手中”的战略目标的。

四、落实是一种文化

提出落实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并不是思辨的结果,而是实践的需要。由此来解读“落实”,是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在落实问题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便探寻落实的有效对策。

落实为什么是一种文化?因为当所有的组织成员在头脑中都确立了落实的观念,对组织的任何一项制度、措施、政策、任务等,都能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并且形成了一种落实的习惯时,落实也就成了一种文化。

落实作为一种文化,对组织成员起着内驱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这个组织就不会有落实的文化氛围,而任何制度、措施、政策、任务在这里,都不会得到有效地落实。相反,如果一个组织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以落实为荣,以不落实为耻,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形成落实的文化氛围,而任何制度、措施、政策在这里,都会得到有效地落实。

有人说,如果告诉一个日本人,让他把碗洗六遍,他一定会不折不扣地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可能洗五遍,甚至洗两遍。

这种说法,实质上折射出的是:日本具有落实的文化,而中国缺少这种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一个缺少落实文化氛围的国度。对此,胡适先生早有洞察。在20世纪初,胡适先生就为此写过一篇很著名的“差不多先生传”。文章写道: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声名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走进了21世纪,但胡适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差不多先生”,还依然有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现如今,随处可见的差不多和不到位;无处不在的浅尝辄止和虎头蛇尾。满足于一般号召,缺乏具体指导;遇事推诿扯皮,办事不讲效率,等等,不一而足。

“差不多先生”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且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

在当今的时代,这种忽视落实、轻视落实的文化氛围必须加以改变。因为我们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任何拖沓,任何缺位,任何延误,都将使我们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并最终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种人人讲落实,人人重落实的文化氛围。否则,就会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这种忧患意识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的头脑中。

我们每一位组织成员都不要忘记:现在落实工作任务不努力,将来就要努力去找工作任务。

同类推荐
  •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他们需要具有执行力,需要具有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中层管理者需要理解、领会高层管理者的经营战略,将其在自己的团队中贯彻执行。本书针对中层管理者的职位特点和要求,从认识中层管理者角色、自控、执行、管理、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创新、超越等10个方面阐述了中层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怎样锻炼出这些能力。
  • 管人用人要有“手腕”

    管人用人要有“手腕”

    手腕,是一种本领,一种能耐。如何管人用人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在社会这个大的组织系统当中,除了最基层的群众,其他所有处于管理层次的人,都有自己的属下,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与属下关系的问题。这个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于每一个管理者影响极大。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管人,用人需要有本领、有能耐,即要有手腕。
  • 精明者这样管人

    精明者这样管人

    精明的领导者从坐上领导位置的那一天开始就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与下属有了很大差别。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时候在思考同一问题时,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下属差异很大。但不管怎么样,领导者在演好“上司”角色的同时,还要从下属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体会他们的感受。就是说,要用员工的心态去看问题,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心。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毛泽东的革命思想里学营销。“一切为了群众”与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人民服务”与服务创造价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品牌营销;“农村包围城市”与市场推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与营销调研;“集中优势兵力”与重点市场突破;“统一战线”与关系营销,与人斗其乐无穷!
热门推荐
  •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系统傍身的竹子

    系统傍身的竹子

    来到异界,成为竹海中的一棵紫竹,有一群大熊猫生活在竹海中,很多竹子都被吃了,我会不会被吃?幸好有一条小青蛇生活在我身上,大熊猫想吃我时被它赶走。小青蛇受伤昏迷了!怎么办?系统出现!天赋神通激活!“大熊猫,你在华夏是国宝,在这个世界可不是,想吃我?哼!让你吃点苦头!”“小青蛇,有我在,别怕!”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败家之救世曙光

    败家之救世曙光

    一个想要成为网文大神的神棍,获得从天空中裂缝里掉落的金元宝。最终得到,只要败家就能兑换各种小说、影视、游戏之中的宝物和能力。在危难之际,一边败家忽悠天下拯救世界,成为救世主的故事
  • 超神学院之破晓星黎

    超神学院之破晓星黎

    葛小伦因为救一小女孩而发生车祸觉醒了超级基因,观测到未来会发生变数的基兰找到了葛小伦,让他早点成为至高神,但基兰不知道的是一切都开始偏离......
  • 竹屋痴语

    竹屋痴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宠物小精灵之虚拟世界

    新宠物小精灵之虚拟世界

    “传奇训练家”白漓因家人出事,导致世界比赛于冠军失之交臂,在痛苦与悲哀之时,又一件事情给白漓遭到了打击。战队工作室用条款将白漓的所有宠物全部收回,并要白漓宣布退伍。在条款和高额违约金面前,白漓只能同意,退伍后,白漓的朋友问他为什么退伍?白漓只能摆摆手说到没什么。来到十年未归的家中,白漓发现第二天他从回了2018年的立夏,在惊喜和疑惑中,他发誓一定要好好保护家人和,自己朝夕相伴的精灵……
  • 弹药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江湖侠缘

    江湖侠缘

    一个浑浑噩噩,名叫无欢的年轻人,偶然的原因踏入一个被叫做江湖的圈子,偶然的原因经历了许多故事,偶然之间他不经意的成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