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700000019

第19章 二〇〇〇年

新中国最早畅谈人物塑造的文学大师

——关于茅盾给我的一封信

自“四人帮”垮台后,一些茅盾研究专家或朋友,往往称拙著《茅盾小说讲话》不仅是新中国研究茅盾的第一本专著,即使包括解放前几十年新文学运动史在内,也是第一本专著。在受宠若惊之余,我含着苦笑回答他们善意的奖饰:我研究茅公虽历有年所,却也挨过骂、受过罪。挨过骂是有的论者指控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有抄袭嫌疑;受过罪是指这本书是上海泥土社出版的,泥土社与胡风先生有牵连,我也就被划为胡风集团的嫌疑分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错划的右派被纠正,“胡风反革命集团”也平反了,而我作为胡风集团的嫌疑分子却一直到九十年代初,由于我自己申诉,才从人事档案口袋中把受胡风思想影响的“罪证”销毁。在今天看来,这一些话,只是回答文朋诗友的含泪的微笑。

《茅盾小说讲话》其所以能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再版,应该感谢与茅公同时代的前辈文学大师叶圣陶先生赐题封面。叶老当年也很风趣,他把题赠的封面交给我,还念了一首宋诗: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我边听边记,知道他在改革开放的大治之年,借宋人之诗鼓舞我的写作情绪。叶老是我大学时代的恩师、语言文法学大师黎劭西(锦熙)先生的老朋友,我一向以对师辈之礼尊敬他,每到北京开会都要去看望他。我的几本习作,如《鲁迅诗话》、《鲁迅旧诗新探》、《钱玄同研究》,都是叶老赐题的封面。叶老晚年题写封面已不如题写《茅盾小说讲话》时那么顺手,题一次封面,往往要写多遍,有时一个字要费两个小时左右,最后才拼在一起。

《茅盾小说讲话》中附录有茅公和我讨论《林家铺子》问题的一封信,据我所知,这是茅盾一生自述其作品较为详尽的第一封信,一时之间,颇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当是由于茅盾对《林家铺子》的几个人物作了学术性的解剖和分析,对从事语文教学和小说创作的教师与作家,乃至文艺评论工作者,都有深远的启迪意义。可能正是因此,便有不少同志写信给我说:茅公的这封信,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之久,公开出版的茅盾书信选,未曾收入;再版的《茅盾小说讲话》也未将原信手迹附印。他们认为这封信是茅盾一生向研究者谈小说人物塑造最早的一封信,其手迹有公开发表的价值。我不怀疑这些建议含有我对原信有篡改的意思,只因信较长,要占用较大的篇幅刊登。我回想当年向茅公请教,茅公复信很快,可能与解放后我较早和他重逢,并当面请教过他有关。那是一九五〇年三月五日,在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追悼会上,艾青照顾来宾,徐迟照管签到簿,我与老舍先生同坐一个条凳,茅公到会由艾青引向主祭台,顺便与西侧的熟人握手。当时我在北京市文教局任编审,为北京市职工业余学校编过两套语言课本,曾邀请老舍先生作过两次辅导报告,其中选了茅公的作品。追悼会结束,我曾向茅公提起,我计划撰写一部最能代表他的独特风格与成就的《茅盾小说讲话》。茅公连连点头,说我编的语文课本,他也见过,觉得尚合时宜,但茅公很谦虚地强调说,如果专门选讲他的小说,最好多和他人商量。俗话说:当局者迷,仅仅由他个人说些意见是很不够的。我也连连点首,表示奉命唯谨。

一九五二年春天,苏南行署向北京市人民政府借调我到江苏参加院系调整工作,以半年为期,将苏南几所高等院校合并为江苏师范学院,我是筹委之一,为首届院务委员,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当时学习苏联,为了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提倡课堂讨论(即俄语的“习密纳尔”)。我曾指导学生对茅公的代表作《林家铺子》举行多次课堂讨论,并把讨论稿寄请茅公指教。他在百忙中很快回了信,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林家铺子》的几个人物的关系和合乎逻辑的安排。最后,还对油印小结表示同意,尤其使青年学子受到莫大的鼓舞。我收到茅公的信,除了衷心地函谢外,还寄给上海泥土社,说我写了一部《茅盾小说讲话》可与许杰的《鲁迅小说讲话》配套,逐渐出版一套一流作家的小说讲话。该社负责人许史华同志立即接受拙著,于一九五四年三月便出版了,连印了两次。但曾几何时,胡风先生和他有关的友好竟被揭发成反革命集团。上海的《文学月报》还“及时”发表批判胡风的专号,我也在被迫中写了所谓批判文章,耿耿于怀达二十年之久。直到胡风先生病逝,我才以江苏省鲁迅研究会会长的名义,唁慰其夫人与子女。

近年来,我的健康水平,也如王小二过年,深恐一旦不起,茅公的信将不知下落,特发表茅公来信手迹,答谢朋友们和研究者的期待。

附茅盾致吴奔星函:

奔星同志:

三月三日来信收到。关于《林家铺子》中间几个人物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这样的:

一、寿生是店员,因而他是属于工人阶级的。但把寿生的劝林老板出走解释为工人阶级的远见(如来信所述贵校同学们的意见),那又未免有点牵强附会;这,只能解释为寿生对于当时的反动统治集团已经没有任何幻想,故劝林以后出走表示其微弱的“反抗”。至于出走后怎么办,寿生那时并无“远见”。——也就是说,他并无远长的计画。在当时,一个小镇上的店员,他的认识水平只不过如此,这是由于客观环境及其本人生活的限制。

二、来信又说“有些人说林大娘将女儿许配给寿生,是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结合的表现”;我以为这是更加牵强附会的说法。林大娘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女人,她憎恶卜局长那样的人,所以坚决不肯把女儿送给卜局长当三姨太,以求免目前的灾祸(当然她也很明白,把女儿给了卜,就是葬送了女儿),可是,当时的形势是,林老板不得不出走避祸,则此女儿必须有个安排,林大娘的计画是安排好了丈夫与女儿以后,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跟那些敌人“拼命”,所以必须先使女儿有托,于是就决定了把女儿嫁给寿生。(在林家那样小铺子里,一个店员成为老板的知心人,那是常见的。)林大娘的这一个行动正表现了旧社会中妇女的“宁愿粗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锦衣玉食作人妾”的高贵的传统心理。林大娘比她丈夫刚强,有决断。

三、林老板是一个比较懦弱的人,他的出走是没有积极计画的,但他不肯去乞怜,任凭人家来宰割,而终于采纳了寿生的这一计,这“出走”的行动就成为对于那伙坏蛋的反抗。

四、林小姐,虽然有点娇惯,但本质是好的;她对于黑麻子之类就有一种几乎可说是发于本能的憎恶。

以上所说,不知您觉得如何?至于您那个油印的“学习小结”,大体上我都同意。恕我无暇细谈。匆复,并颂

健康

茅盾 三月十日

怀念香港作家梁之盘先生

梁之盘先生是三十年代的作家,他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工作,我在日本军国主义威胁下的北平读书。我知道香港有个梁之盘先生,是以诗为媒的。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我和诗人李章伯创办的《小雅》诗刊创刊号出版,诗人阵容有路易士(即今之纪弦)、戴望舒、柳无忌、李白凤、李长之、韩北屏、陈残云、陈芦荻、蒋锡金、李金髪、施蛰存、陈亦门等(随想随记,不分先后),在当时说,可谓极一时之盛!代销点分布在平、津、沪、汉、穗、港等大城市。创刊不久,就得到香港梁之盘先生的信,并把他主编的《红豆》文艺月刊寄给我,以示交流。接着,我和李章伯的诗也在《红豆》上发表。梁之盘先生给我较深刻的印象,是他的书法,写得非常潇洒。他的地址,可惜忘了,只记得他的信是从一家印染公司发出的。但不知他是经理,还是打工。我和他的书信来往,杂志交流,到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一声炮响,便中断了。到现在已超过了半个多世纪。要是他还健在,当与我的年纪不相上下,都已在望九之年了。近十年来,我每读刘以鬯先生主编的《香港文学》,想从中找出一点有关梁之盘的蛛丝马迹来,或者已在某些文章透露,而由于我的粗心滑过去了。我这篇寻人短文,标题是怀念,实际是查访在记忆中失踪的友好。假如梁之盘先生的亲属,能发现有人查找,请直接寄信给《香港文学》的主编刘以鬯先生转交,是万无一失的。在此,请我预先感谢刘老。

(原载二〇〇〇年《香港文学》第三期)

同类推荐
  •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江中月:长江流域中秋文化研究

    本书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长江流域中秋节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存续状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团圆安康是中国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这种愿望在中秋节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们将许多的感情与希冀积聚在这一节日中,它的意义被人们不断丰富。中秋节最初是个祭祀月神的日子,其后演变成玩乐赏月的节日,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因素,如诗歌、戏剧、传说以及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北大五明国学课

    北大五明国学课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他的爱是暖阳

    他的爱是暖阳

    她是家族联姻的工具,只为了换取利益。他是花名远播的纨绔子弟,随便娶个女人应付长辈。她逆来顺受,但不代表她没有脾气!“萧云扬,我告诉你,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 神经刀的篮球日常

    神经刀的篮球日常

    神经刀神经刀,日常神经,偶尔带刀,神经的时候超鬼,带刀的时候超神,每天变着法坑宿主的篮球系统,这谁顶得住啊
  • 红颜泪倾国

    红颜泪倾国

    我穿过千山万水而来,只为与你携手共谱一曲太平盛世。谁料造化弄人,你的天下终是清平昌盛,你身侧那人,却不是我。马踏天阙,千军万马,簇拥着你的意气风发。万劫不复,身心俱灭,映衬着我的痴心错付。若此生不能得你相随,纵有天下亦枉然。这是你曾亲口说出的誓言。唯愿你我此生相伴,一世长安。那是我自欺欺人的奢望。
  • 冷魅公主复仇葬心恋

    冷魅公主复仇葬心恋

    她们是闻风丧胆的王!她冷漠无情;她可爱无良;她抚媚多情!令人心痛的背叛使她们走在一起,也是这背叛造就了今天的杀手至尊。冷是他的代名词,花心是他的代名词,温柔是他的代名词。三位绝美的MM和三位帅到极点的GG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爱情到最后到底是喜是悲?是爱还是恨?
  • 圣人不逍遥

    圣人不逍遥

    赵瑶是出身末世的生态学研究员,一朝到了修仙界,代替七岁小女孩活了下来,不料自己却是一本书中的配角。穆铃也不幸穿越,作为《女仙逍遥》的铁杆粉丝,她早已将剧情熟稔于心。“作为书中第一女配,赵瑶大大可谓是顶配出道,全文女修中颜值第一,气质第一,实力一流,双商一流,身份高贵。有书友评价她‘冷如冰雪,淡漠到不近人情,外表羸弱,实力强大,聪慧而明理,有一颗济世之心’”刚刚揍完男主之一的赵瑶擦擦手:“谢邀,过奖了。”“作为对女主无动于衷的反派男配,陆一乐则是平平无奇、沉默寡言,形象相当扁平化。”陆一乐从面前的演算纸上移开视线:“谢邀,人在灵元,刚下飞船。”“而我,慕容铃儿,作为一个富婆美少女,书中种种都不要太在意,总之大家记住,我要让金钱的力量支配整个大陆!”赵瑶&陆一乐:“……圈内人太多,不好多说,匿了。”容貌、实力、寿元、财富、地位?都只作过眼云烟。剧情、天道?无畏亦无悔。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只愿历经风云后,初心如故,归来仍是那个追梦少年。ps:《女仙逍遥》这书为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陆一乐不是赵瑶cp。
  • 农门春色:丑颜魅惑俏狼君

    农门春色:丑颜魅惑俏狼君

    穿成全村最丑胖的女人,穆瑶瑶觉得没关系,丑可以改胖可以减。爹娘早挂,未婚夫厌弃,后妈一脚踹出门,哼,等她白手起家,亮瞎了他们的眼睛。意外撞见某帅哥的秘密,不是要打就是要杀,为活命琼瑶大剧也得来,扮作花痴女。古医穿乱世,神眼看三生,且看小女子如何在乱世带着弟妹,携带夫郎寻逍遥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手下留情,文笔之类,宝宝努力在努力……
  • 我能随机选择

    我能随机选择

    【新书:摊牌从填海建岛开局已发表,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就可以找到啦】叮!“穿越者,请选择你的人生出发点!”1、励志崛起,用自己的一双铁拳,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奖励:随机抽选,融合兵王神魂!或,融合魔王、剑仙、明星、古武者、富商神魂!2、当上门女婿,无忧无虑,过完一生!奖励:超级白富美老婆一枚!宁洛穿越了,还获得了神级选择系统,能够选择人生,这就厉害了!
  • 奢侈

    奢侈

    暖爱言情作家折火一夏代表作,首度修订新增万字甜蜜番外。奢侈是怎样一种体验?偌大世界,当你还不够好时,有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笑着接受了你的所有。聂染青一直以为,她割舍了年少时爱恋的人后就不会再体验到爱的滋味。直到后来她才发现,原来那个肯在她狼狈不堪时笑着接受她所有的男人,竟是今后再也无法戒掉的温暖。她不清楚习进南为何要娶她,于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他求婚的时候戳着桌子直视他,很认真地提醒他:“你要想清楚,我不够好。”但习进南只是平平淡淡一笑,依旧托着那枚闪闪发亮的钻戒道:“没关系,够用就好。”她只是沉默了十秒,就点头答应。
  • 键盘帝君

    键盘帝君

    天元大陆。有人以剑入道,飞天遁地。有人以体入道,金刚不灭。林易,一个穿越的程序员,却以键盘入道,弹指间杀神灭魔,重造天地。“这把不是普通的键盘,它是蓝牙无线双模机械键盘。”
  • 网球无限外挂

    网球无限外挂

    穿越到不打网球要完的无限世界范重表示要淡定因为最强的外挂已经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