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6600000003

第3章 好风凭借力,借力使力

在生意场上,有的人苦苦寻觅也找不到财富的大门,而有的人却可以轻易地找到自己上升的梯子,这是因为后者懂得借力、乘势。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名人,只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善用资源,成为红顶商人

做生意,寻求官场上的保护才是上上之策。

——胡雪岩

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多;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借助外界力量的重要性。胡雪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因而非常注重在为自己经营靠山上下功夫。

对于商人来说,胡雪岩生活的时代是特殊的。胡雪岩时代的特殊,就特殊在旧制受到冲击,洋人叩打大门,社会发生改变。

胡雪岩时代的旧制,非常影响商人的发展。因为在封建社会制约中,商人在社会中处于最末流,士农工商的次序十分明显。这样,这种体制就与商人的活动相互矛盾。所以官吏对商人的危害极大,一个极小的守门吏都能以其职务特权随便影响一个小商贩的生意。较大的官吏,情况更为严重,他可以以各种貌似合理的理由强行征税,或者宣布该贸易不合法。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商人要想把其经营进行下去,一定得做出合适的策略。一般来说,商人会设法避开官吏,但这是一种消极的谋略。所以就有商人另想策略,设法与官吏阶层沟通,以争取他们的保护。很显然,所争取的官吏职位越高,能给商人提供的活动范围就越大。

这就是胡雪岩所采取的策略。中国封建官僚制度发育周期很长,内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升迁制度与习惯。特别是在不成文的习惯部分,托庇大官僚而使自己升迁顺利,已经是一件世人皆知的事情。所谓“官官相护”,或者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就是讲的这一习惯。胡雪岩长期做跑街,与一帮挖空心思捐班升官的人打交道,渐渐熟悉了这一套习惯。他很清楚,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少的风险。

长期与这些人打交道,胡雪岩逐渐变得八面玲珑。当他遇到王有龄时,听说他是捐班盐大使,便觉得到机会来了。他利用收款的机会,为王有龄筹集了五百两银子,资助他进京拜官。

王有龄因为胡雪岩这一帮助,取得了机会补了实缺。知恩报恩,胡雪岩方借机有了自己的钱庄。之后,因为有了王有龄这个官运很好、升迁很快的后台,胡雪岩发现自己面前突然铺开了一个新世界。粮食的购办与转运,地方团练经费与军火费用,地方厘捐,丝业,各个方面的钱全往胡雪岩所办的钱庄流来。

胡雪岩有了这一经验,回头反思,于是很快明白了在那个特殊时代商业要想大发展的因应之道:寻找官场的保护。

要寻找保护的办法有很多,首先是继续帮助有希望有前途的人。在这一点上,对于王有龄绝对适用。家中用度、个人是寒是暖、上司如何打点,都是胡雪岩的“帮助”行列。随后是何桂清。由于有了王有龄的例子,胡雪岩对何桂清更是不惜血本。为了他的升迁,胡雪岩一次可以放出一万五千两银子;为了他的欢心,也为了日后自己的商业,胡雪岩忍痛把自己的爱妾转赠于他。

其次是要替这些有前途之人出谋划策。胡雪岩清楚,办团练,漕米改海运,征厘捐、购军火,借师助剿,所有这些应时之策,固然是绕了一道弯,是在代他人操劳。然而到了最后,无不是帮助这些人得到朝廷赏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有了这些人的稳固,自己的商业势力也就有增无减了。

何桂清在苏浙之日,为朝廷出力很多,所以在这一带的影响日盛。因为这个缘故,胡雪岩的点子也有了市场,他的商业经营也找到了依托。他个人在经营中渐渐冲破了起初对钱庄的经营观念,开始在官府为后盾的前提下向外扩张。这一扩张预告了胡雪岩在商业上必将称霸东南半壁江山。此时的胡雪岩,由于尝到了在官僚阶层中扩充势力的甜头,他是再也不会回到旧有的经营观念中去了。

何王集团土崩瓦解之时,胡雪岩已经开始在为自己找寻新的商业保护人。这一次的寻找是有意识的,只是也不得不迁就时局,左宗棠这样一位世纪人物就在这时适时地出现了。

左宗棠在位之时,胡雪岩为他筹粮筹饷、购置枪枝弹药,购买西式大炮,购运机器,兴办船务,筹借洋款。这些事耗去了胡雪岩大部分精力,然而他乐此不疲。第一是因为这些事本身就是商事,可以从中获利;第二是因为左宗棠必须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安心平捻剿乱,兴办洋务,造就功名大业。左宗棠是个英才人物,其事业日隆,声名日响,在朝廷中的地位日渐巩固,胡雪岩才能愈加踏实。他原来之所以仰赖官府,就是为了减少风险,增加安全。现在有了左宗棠这样一个官府大员作靠山,有了朝廷赏戴的红顶,赏穿的黄褂,天下人莫不视胡雪岩为天下一等一的商人,莫不视胡雪岩的阜康招牌为一等一的金字招牌。胡雪岩因而也敢放心地一次吸存上百万两的巨款,也可以非常硬气地与洋人抗衡。任何一个以本业为主,不能上传下达的商人都不敢像他这么做。只有这么一个胡雪岩,把握住这个时期的特点了,而且做到了。

为此,在胡雪岩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官场是胡雪岩“公关”的首选目标。只要与官沾边,无论是候补的,还是在任的,胡雪岩都毫不含糊地去下功夫。汪康年《庄谐选录》记载:“胡氏为某钱店司会计,有李中丞者,时以某官候补于浙,落拓不得志,一日诣其店,众慢不为礼,胡独殷勤备至,且假以私财,某感之,誓有以报。迨后场历封疆,开府浙江,甫到任,即下檄各县曰:‘凡解粮饷者均由胡某汇兑,否则不纳。’众微知其由,于是钱粮上兑,无不托诸胡,胡遂以是致富。”书中所载情形倒像胡资助王有龄的事,在众人对王投以势利之眼光时,胡雪岩独报以殷勤礼节,并冒着丢饭碗的风险,擅作主张,动用东家的大笔银两给予资助,表现出其非同一般的政治远见。在王有龄这边,遇胡雪岩如大旱逢甘雨,他对胡的“慧眼识俊杰”自然念念不忘,后来,王有龄以粮台积功报知府,旋补杭州,不出几年,升浙江巡抚,胡雪岩先前的人情投资便得到难以计数的回报,还博得了“东南大侠”的美誉。

除了巴结王有龄、左宗棠,胡雪岩还通过钱庄业务与京中大官奕沂、文煜等人接上了关系,当然,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对于官阶和名气小的胥吏僚属辈以及士大夫文人,胡雪岩也极力拉拢。

事实证明,胡雪岩为结交官府所做的努力是绝对值得的投资。他后来所得的巨大财富,绝大多数是倚靠官府而来的。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利用官场为药店筹集资本。

首先,胡雪岩向杭州城里那些贪官墨吏们筹集资金。回到杭州,胡雪岩先说服了杭州抚台黄宗汉出资做股本开药店。黄宗汉出股了,他手下的大小官吏们也纷纷效仿,出资向胡雪岩的药店入股。

接着,胡雪岩又让官府出钱来为自己开药店。

胡雪岩先将自己的高效名药以成本价或免费给军队,让军队接受他的药。然后再与军队管后勤供给的“粮台”打交道,让他一方面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向胡雪岩以预支的形式订购大宗军队药品业务。领下定购药品的款子,正好可以用来发展药店生意,这一步一走通,胡雪岩的药店就像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了。

借助官场的势力使原本还无处可寻的十万两银子的本钱现在有眉目了。胡雪岩依靠这个方法办起了胡庆余堂,不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还给自己带来了“济世善举”的名声。但是,若非背靠官场,这些恐怕都难以实现。

在官本位的晚清社会,有了官员做靠山,胡雪岩转粮购枪、借款拨饷无一不可放大胆子、堂而皇之地去做,即以十一之利计之,因此而聚敛的财富也是一般商贾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当然,官、商合流违背政治原则及社会道德,而且倚官为势终究不稳定,肥缺人人想占,这就构成官场上的钩心斗角。政治动荡,靠山就难保,胡雪岩后来失败,来自官场的因素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胡雪岩在人们心目中,其最大特征就是“官商”,也就是人们说的“红顶商人”。这“红顶”具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因为它是朝廷赏发的。戴上它,意味着胡雪岩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另外,它还意味着皇帝肯定了胡雪岩所从事的商业活动的合法性。既然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所保护的人自然也不应受到掣阻。换句话来讲,皇帝的至高无上也保证了被保护人的信誉。所以王公大臣才能很放心地把大把银子存入阜康钱庄。

胡雪岩就是凭着这“红顶”,积累了万贯家资,红极一时,富甲一方。然而客观地说,胡雪岩背后有着强大的官场力量,这才是其财富的真正来源。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发现了当时“做生意不能没有靠山”的现实情况,进而一生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官场靠山,踩着官场的阶梯,攀上财富的高峰。

借助别人为自己造势

做市面也就是为自己“做”名气,就是造势。店铺开张之初,主要的任务不是挣钱,而是造势,“势”面大了,利益也就多了。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先不要求利,要取势。

——胡雪岩

胡雪岩曾经说过:“做市面也就是为自己‘做’名气,就是造势。店铺开张之初,主要的任务不是挣钱,而是造势,‘势’面大了,利益也就多了。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先不要求利,要取势。”胡雪岩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阜康钱庄开张之初,他就是通过自己的精心策划“送折子”,很快通过官太太们的碎嘴,将钱庄的声势造得很大,自然利益也就不小。

胡雪岩在把阜康的招牌挂出去之后,又使出了一招别出心裁的“哄”市面手法。阜康开张当天,送走客人之后,胡雪岩找来档手刘庆生,要求他按照自己列出的名单,开出12个存折,每个折子存银20两,先由钱庄垫付。

这些折子的户头,除一个是浙江巡抚黄宗汉的门房主管刘二外,其余的都是浙江抚台、藩台也就是一省大员们的太太、姨太太甚至小姐,胡雪岩要把这些折子送给她们。

钱庄挡手刘庆生对此举感到非常费解。他自认为只是一个伙计,不方便细问东家的决定,只能照着去做,但心里仍想弄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等刘庆生把12个存折的手续办好,送过来之后,看着刘庆生充满疑惑的目光,胡雪岩给刘庆生讲解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他说:“世上有两种有钱人,一种是大家都知道的有钱人;一种是有钱不露富的人,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从外表上看起来与穷人没什么两样。如今第一种人大都把钱存进了钱庄,这笔生意自然竞争十分激烈,一定不容易做。因此阜康只好锁定第二种人。”

刘庆生听了感到十分茫然,问:“胡大先生,你的话十分有道理。可是,这种人既然财不露富,一定有他的顾忌,或许是偷来的,或许是骗来的,或许是受贿来的……”

“正是如此。”胡雪岩赞许地说,“你想想,这些人的钱来路不正,心中有些顾忌不敢露富。平素一定不敢把大笔银子存入钱庄,只好挖地三尺,藏在家中。”刘庆生更加迷惑地问道:“东家,你越说我越糊涂了,既然你知道他们顾忌,那你还想让他们把银子存过来?”

胡雪岩进一步地分析说:“你想想,大笔的银子、金锭放在家中,埋在土里,成天提心吊胆,怕小偷来偷,怕下人发现,怕强盗来抢,怕官府来查,这样的话,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胡雪岩说,“依我看,这种人一种是官老爷,他们刮地皮、收取贿赂,得了银子怕别人说他贪赃枉法,自然不敢让人知道。还有一种便是江湖强盗,钱是他们打家劫舍、杀人掳掠得来的,总之,不是通过正路取来的,自然也不敢轻易外露。”

刘庆生纳闷道:“当然啦,这些人绝对不敢把银子拿出来。”

胡雪岩微微一笑,说:“因此现在我要做的便是主动出击。”

刘庆生已觉得这个想法的确很独特,也颇感兴趣,继续问道:“怎么个出击法?”胡雪岩说:“我们钱庄刚刚开业,和一些江湖人物自然沾不上边。我们就先从官老爷那儿着手,我刚才让你开的这批存折,都是给府台和藩台的眷属们立的户头,并替她们垫付了底金,再把折子送过去,他们自然会念及情面,当然就好往来了。”

刘庆生还有点不太明白,疑惑地问道:“给她们有什么用呢?”胡雪岩哈哈一笑说:“庆生啊,这你还不懂啊?俗话说:男人当官,女人理财。官老爷有权势,而这些夫人、太太又管着官老爷。这些官太太、姨太太每天都在官老爷耳边吹枕头风,那些想求官老爷办事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通官太太、姨太太。她们手里拥有的银子肯定不会少!但是这些官太太、姨太太平常很少出门,这些私房钱只好日日放在闺房中。咱们这次把折子亲自送到她们手中,钱庄对于官府眷属们存款一律上门服务,不怕她们不动心。”

过了一会儿,胡雪岩觉得意犹未尽,进一步对刘庆生解释自己的策略,说:“再说,咱们给她们免费开了户头,垫付了底金,再把折子送过去,她们肯定很高兴,她们的碎嘴就会在官府的亲戚中四处宣传。这样,和这些官太太、姨太太往来的达官贵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别人对阜康的市面就会立即高看一眼。咱们阜康钱庄的名声就顺利地打出去了,以后还怕揽不到生意吗?”

“原来如此!”刘庆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打心里佩服胡雪岩的生意头脑,敬佩胡雪岩利用官太太扩大自己市面的锦囊妙计。当刘庆生依照胡雪岩的吩咐,将折子送到刘二手里时,刘二这位老于世故的门房主管也十分佩服,认为胡雪岩想出来这花样,“真正别出心裁、独一无二”。而且当即就拿出两张共一万两的银票,存入了阜康开给自己的户头。

给抚台黄宗汉的姨太太玉菡送存折时,胡雪岩特意挑了一个长相英俊的小伙计谢青,并嘱咐务必见到姨太太讨个回讯。谢青来到府台府邸,见了姨太太玉菡,下跪请安后,从怀里掏出折子递过去说:“禀报夫人,小的把折子送过府来了。”

玉菡一头雾水地打开折子,见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20两存折,惊讶道:“我从未存过你家钱庄,别是弄错了吧?”

“没有错,”谢青说,“我们东家吩咐,这20两银子是敬赠夫人的薄礼,夫人若体恤我们钱庄,有不急用的银钱可存入我们钱庄里,利息优厚,取用方便。”

玉菡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你们东家真是鬼精灵,生意做到人家闺房里来了。可怜他一片苦心,我这里正好有一笔钱不急用,索性就存入你们钱庄里吧。”说完,拿出一张500两的银票交给谢青。谢青回到钱庄,回复胡雪岩后,胡雪岩得意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胡雪岩吩咐伙计们分头去送折子。

没过两天,果然抛砖引玉,各家官眷纷纷投桃报李,把各种私房钱都存入阜康钱庄,少则几百两,多则几千上万两。就这样,在短时间里,阜康钱庄的“势”面就被轰轰烈烈地抬了起来。随着阜康钱庄知名度的提高,效益也在直线上升,不仅解决了钱庄银根不足的问题,而且还为阜康钱庄在同行当中挣足了面子。

借梯登天,善用他人力量

要想成功办事,就必须学会借用他人的力量,并把这种外力融入自己的人生奋斗中,这才会使自己的能力成倍增长,使自己要办的事事半功倍地完成,使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成功人生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因此,是否善于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织满各种关系网的现实社会中,要想成功办事,就必须学会借用他人的力量,并把这种外力融入自己的人生奋斗中,这才会使自己的能力成倍增长,使自己要办的事事半功倍地完成,使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名人,只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才是人生的大赢家。

胡雪岩在开办钱庄之初,就想到让钱庄代为打理府库银两。但这只是一个想法,要真正地做到钱庄代理官银,还要过一关,那就是要打通钱谷师爷(注: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的关节。旧时的州县衙门,都聘请了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注: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师爷名义上虽只是州县的幕僚,但由于他们精通朝廷的许多律例规制,所管的事务专业化较强,通常一州一县的司法、财政事务完全为师爷们牢牢地掌握着。而且这些人都师承有序,见多识广,就算是州县官们也要让他们三分。师爷向来独立办事,不受东家干涉,性格温和的还与州县老爷敷衍一下,有些态度傲慢的甚至可以对州县老爷置之不理。所以,胡雪岩的钱庄要代理湖州府库,也就必须结交拉拢钱谷师爷。

为了笼络好师爷,胡雪岩也算是下了一番工夫。王有龄署理湖州恰恰赶上端午期间,这个时间给胡雪岩提供了一个十分好的机会。他打听好已经到湖州上任的刑名、钱谷两位师爷在杭州的家庭住址,送去节下正需要的钱粮作为礼物。当然胡雪岩是以王有龄的名义送的。这两位师爷收下礼物自然要感激王有龄的好意,但等到他们上门去拜谢王有龄时,王有龄却借口说这原是胡雪岩的一片敬意。

这样一来,师爷不仅领了胡雪岩的情,自然也就明白了大老爷话中的用意。好事做了一件,交情却落了两处。于是,当胡雪岩找到湖州钱谷师爷杨用之,提出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和乌程县库的官银时,杨用之不禁十分痛快地满口答应,“东翁(注:旧时塾师、幕友对主人的敬称)关照过了,湖州府跟乌程县库,都托阜康代理,一句话!”甚至连承揽代理公库的“禀帖”都为胡雪岩办好了,“我都替老兄预备好了,填上名字,敲一个保,做个样子,就行了。”

为了胡雪岩以后生意中办事“方便”,杨用之还给胡雪岩引见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湖州征纳钱粮绝对需要的、因此也绝对不能得罪的“户书”郁四。

书办的官称为“书吏”,当时大小衙门基层的公务,只有书办才熟悉,熟悉公务就是他们的“本钱”。其中许多细节、运作技巧以及关键、诀窍,为不传之秘,所以书办在当时虽无“世袭”的明文,却慢慢地成了父子相传的职务。

清政府的府、县衙门都有“三班六房”,六房皆有书办,当时以刑房的书办最神气,户房的书办最阔绰。户房书办简称“户书”,他之所以手面上比较阔绰,完全是因为当时政府征收钱粮地丁,户部只问总数,不问细节。地方政府谁有多少田、多少地,坐落何方等细则如何,只有“户书”才一清二楚。他们凭借的就是代代相传的一本被称为“鱼鳞册”的秘册。没有这本册子,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征不起钱粮。

有了这本册子,不但公事可以办得顺顺当当,户书本人也可以从中大发其财。地方政府多少年来钱粮地丁的征收,就是一盘糊涂账,纳了钱粮的并不一定就能收到“粮串”,不纳粮的却有可能握有纳粮的凭证,反正“上头”只要征额够成数,地方如何张冠李戴,是不必管也没法管的。

因此,钱谷师爷必须得跟户书打交道,手段高明的户书可以完全地控制钱谷师爷。但通常情况下,两者总是和睦相处,情如家人,杨用之跟这个名叫郁四的户书关系就十分密切。为了报答胡雪岩的“情”,他热情地把胡雪岩推荐给郁四说:“老四!这位是王大老爷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胡老爷。你请胡老爷去吃碗茶,他有点小事要拜托你。”

有了王大老爷和杨师爷的双重面子,办起事情来自然无比顺畅,郁四十分痛快地对胡雪岩说:“你把禀帖给我,余下的事我来做。明天我把回批送到你那里!”

这样痛快,就连胡雪岩都觉得十分出乎意料,拱拱手致谢说:“承情不尽。”

然后又说道:“杨师爷原有句话交代,叫我备一份礼物,意思意思。现在我不敢拿出来了,拿出来,倒显得我是半吊子。”

久在江湖厮混的郁四深深点头,马上对胡雪岩热情有加。原来敬重胡雪岩,主要是因为他是王大老爷和杨师爷的上宾,现在通过交往才发觉胡雪岩是做事极漂亮的外场人物,真是难得。此后,郁四也成了胡雪岩“销洋庄”生意中最牢固的合作伙伴和得力帮手。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要想成就大事,在某些时候借助“梯子”还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成大事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处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力能对你有用处。一般人除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崇拜感和信任感之外,对熟识的人同样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要成大事就要时刻留心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贵人”,一旦发现就抓住时机想方设法去接近他。

借左宗棠更上一层楼

做生意不能没有靠山。

——胡雪岩

胡雪岩结交官府自有一套或以财取人,或以色取人,或以情取人的手法,而左宗棠之所以器重他并引为知己是因为胡雪岩有过人的才学,能助他一臂之力,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

胡雪岩日后能飞黄腾达,是以投靠左宗棠为转折点的。这是胡雪岩之所以赢得商道成功的关键。

胡雪岩依靠王有龄的势力生意越做越大,一片坦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围攻杭州,王有龄守土有责,被围两月弹尽粮绝。胡雪岩受托冲出城外买粮,然而却无法运进城内。王有龄眼见回天乏术,上吊自杀。胡雪岩闻讯,悲不自禁,胡雪岩的生意,得力于王有龄,尤其是这种乱世,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依靠,凭什么成事呢?如今王有龄一去,大树倒矣,又岂能不悲伤。

此时的胡雪岩,已踏上“官商”之路,王有龄既去,但他不能一日无靠山。开始他将目光投向了杭州藩司蒋益澧。但他逐渐在交往中发现,蒋益澧谨慎有余,远见不足,对官场中事也是不甚了了,不能成为强有力的靠山。他不得不寻找更有价值的人物,这时,他将目光投向了闽浙总督左宗棠。

此时左宗棠正忧心忡忡。杭州连年战争,饿死百姓无数,无人耕作,许多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自己带领数万人马同太平军征战,几万人的吃饭成了个大问题。

正在焦虑之时,手下人报,浙江大贾胡雪岩求见。左宗棠乃传统的官僚,有“无商不奸”的思想在脑中作怪,而且他又风闻胡氏在王有龄危困之时,居然假冒去上海买粮之名,侵吞巨款而逃。对此等无耻的奸商,本不欲见他,无奈有蒋益澧的面子,只得待了半天,才懒洋洋地宣胡雪岩进见。

胡雪岩一进去,就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随即告诫自己小心谨慎。胡雪岩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地向左宗棠说道:“浙江候补道台胡雪岩参见大人!”左宗棠视而不见,怒目圆睁。一会儿,左宗棠那双眼睛开始转动,射出凉飕飕的光芒,将胡雪岩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遍。胡雪岩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脸颊丰满滋润,一副大绅士派头。端详之后,左宗棠面无表情地说道:“我闻名已久了。”这句话谁听都觉得刺耳,谁都懂得它的讽刺意味。胡雪岩以商人特有的耐性,压住心中的不满,他觉得自己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挑剔的顾客,而挑剔的顾客才是真正的买主。胡雪岩没有直接回答左宗棠,而是再次以礼拜见左宗棠。他知道左宗棠素来是个吃捧的人,抓住这一弱点,恭贺左宗棠收复杭州,功劳盖世。又向左宗棠道谢,使杭州黎民百姓过上安定日子。胡雪岩一边恭维一边注视着左宗棠,他见左宗棠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让人觉察的微笑。捕捉到这一信息,胡雪岩又急忙施礼。这一次左宗棠虽然仍旧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但先前阴沉的脸绽开了笑容。也许面子过不去,他装着恍然的样子说:“哎呀,胡大人,请坐!”胡雪岩在左宗棠右侧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摆脱了尴尬的窘境。

胡雪岩坐定之后,左宗棠直截了当问起当年杭州购粮之事,脸上现出肃杀之气。胡雪岩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个清清楚楚,说到王有龄以身殉国,自己又无力相救之处,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左宗棠这才明白自己误听了谣言,险些杀了忠义之士,不禁羞愧不已,反倒软语相劝胡雪岩。

胡雪岩见左宗棠态度已有松动,急忙摸出2万两藩库银票,说明这银票是当年购粮的余款,现在把它归还国家。他解释说,这巨款本应属于国家,现在他想请求左帅为王有龄报仇雪恨,并申奏朝廷惩罚见死不救又弃城逃跑的薛焕。这符合常情的恳求,左宗棠欣然答应,并叫管财政的军官收下了这笔巨款。

2万两银票对于每月军费开支10余万两的左军来说,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毕竟可解燃眉之急。胡雪岩清楚地知道左宗棠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失时机地掏出银子,为自己挣得了左宗棠的好感。

收下胡雪岩的银票后,胡雪岩对王有龄的忠心使左宗棠非常佩服。立即叫人上茶,和胡雪岩闲聊。胡雪岩大赞左帅治军有方,孤军作战,劳苦功高。胡雪岩说话有分有寸,当夸则夸,要言不烦,让人听起来既不觉得言过其实,又没有谄媚讨好的嫌疑。左宗棠听得眉飞色舞,满脸堆笑。胡雪岩见左宗棠已被自己的话吸引,他想,只要实事求是地奉承恭维,左帅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拉他做靠山,往后的生意更会如日中天。主意拿定后,他抛砖引玉,话锋一转,指责曾国藩只顾为自己打算,抢夺地盘,卑鄙无义;气愤地谴责李鸿章不去乘胜追击占领唾手可得的常州,而把立功的肥缺让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做人情。胡雪岩有根有据的指斥引起了左宗棠的共鸣,左宗棠在心中对胡雪岩更有好感了。

过后,左宗棠亲自将胡雪岩送出去,他认为胡雪岩不仅会做生意,而且还对官场非常熟悉,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能人。难怪杭州留守王有龄对他如此器重。然而粮食问题仍像幽灵一样萦绕脑际,缠得左宗棠心急如焚,愁眉不展,一连几天都没有想出个好办法。

其实胡雪岩上次别后,就筹划着如何帮助左宗棠解决粮食问题,以解燃眉之急。他迅速到上海筹集了上万石大米运回杭州,一部分救济城里的灾民,另一部分送到了军营。

这万石大米真是雪中送炭,不仅救了杭州,而且对左宗棠肃清境内的太平军也助了一臂之力。左宗棠捋着花白的胡须,连日紧皱的双眉舒展了,他高兴不已,内心总觉得过意不去。他说:“胡先生此举功德无量,有什么要求不妨直说,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奏。”胡雪岩大不以为然。他说:“我此举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我本是一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只会做事,不会做官”这一句话可当真说到了左宗棠的心坎上了。

左宗棠出身世家,以战功谋略闻名,在与太平军的浴血奋战中,更是功绩彪炳。所以平素不喜欢与那些巧言簧舌、见风使舵之人为伍,对这些人向来鄙夷不屑。此时一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真是让左宗棠感觉遇到了知己。对胡雪岩顿时更觉亲近,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军饷还没有着落。军饷像重担似的压在左宗棠的心上。由于连年战争,国库早已空虚。两次鸦片战争的巨额赔偿犹如雪上加霜,使征战的清军军费自筹更为困难。左宗棠见胡雪岩如此机灵,于是请胡雪岩为他想办法筹集军费。胡雪岩一听每月筹集20万两的军费,感到非常棘手,但他认为如果能够顺利筹集,左帅对自己会加倍信任。胡雪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左宗棠。

原来,太平天国起义十年来,不少太平军将士都积累了很多钱财,如今太平军败局已定,他们聚敛的钱财不能带走,应该想法收缴。但由于这些太平军不敢公开活动,惟恐遭到逮捕杀头,常常躲藏起来。胡雪岩认为左帅可以闽浙总督的身份张贴告示:原太平军将士只要投诚,愿打愿罚各由其便,以后不予追究。

左宗棠认为,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既收集钱财,又能笼络人心,一箭双雕。但如此做法还没有先例,如果处理不周,后果不堪设想。左宗棠将心中的顾虑和盘托出,胡雪岩忙出妙策。他的理由是:太平军失败后,很多人都要治罪。但人数太多株连过众,又会激起民愤,扰得社会又不安宁,这与战后休养生息的方针背道而驰。最好的处置就是网开一面,给予出路。实行罚款,略施薄刑,这些躲藏的太平军,受罚后就能够光明正大地谋生,当然愿罚,何乐不为。

左宗棠对胡雪岩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当即命胡雪岩着手办理。回去后,胡雪岩立即着手张贴布告,晓之以义。不多久,逃匿的太平军便纷纷归抚,一时四方闻动,朝廷惊喜。借助这一机会,阜康钱庄也得利不少,胡雪岩更是四品红顶高戴,成了真正的“红顶商人”。通过这件事,左宗棠既了解了胡雪岩的为人,也了解到胡氏办事的手段,知道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倾心接纳,倚之为股肱,两人很快成为知己。

由于有了左宗棠,胡雪岩衰败的生意很快有了生机,而且比以前发展更快。十数年间,周转运输,购置弹药,筹借洋款,拨饷运粮,无一不经其手。以这种大势,胡雪岩的事业亦如日中天,财富也从数十万两银转而至数百万两进而至数千万两。

当年杭州收复,全赖左宗棠之功。而胡雪岩献出大米、筹集军饷,极有成效地处理杭州战后事宜,这一系列事情收到的一个直接的功效,就是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和信任。左宗棠亦随之成为胡雪岩继死守杭州的浙江抚台王有龄之后的又一棵更大的大树。凭着左宗棠这座官场靠山,胡雪岩的生意不仅在战乱之后得以迅速全面地恢复,而且也越做越顺,越做越大。到左宗棠西征新疆前后,他以“红顶商人”的身份,为左宗棠创办轮船制造局,筹办粮饷,代表朝廷借“洋债”,开始了与洋人的金融交易。到这时,胡雪岩才真正是官商两界如履坦途,事业也终至如日中天,盛极一时了。左宗棠饮水思源,光绪四年春,他会同陕西巡抚谭仲麟联衔出奏,请“破格奖叙道员胡雪岩”,历举他的功劳,计九款之多。

胡雪岩的母亲七十大寿,不仅李鸿章、左宗棠这些红极一时的封疆大吏送礼致贺,就连慈禧老佛爷也特为颁旨加封。从此,胡雪岩走上事业的巅峰。

借刀吓人,再留人以据为己有

胡雪岩在与米行谭柏年的较量中,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不仅为钱庄挽回了损失,而且得到了谭柏年这个不可多得的经营人才。

许多人认为成大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就习惯于支出架子准备进行持久的拉锯战。对此,胡雪岩主张以出其不意的方法,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一策略的要点包括,在给人以一贯按常规出牌的印象后改变态度,来个突然袭击,使对手在毫无准备之时束手无策,不知所以。但又不能借刀杀人,那样做得太绝,损人不利己,不如借刀吓人,再高喊刀下留人,将人才据为己有。

胡雪岩在与米行谭柏年的较量中,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不仅为钱庄挽回了损失,而且得到了谭柏年这个不可多得的经营人才。

在米行中,谭柏年不是老板,胜似老板,真正的老板石三官,远在苏州乡下,是个纨绔子弟。父亲死后遗下一大笔财产,又继承了年代颇久的一家老米行。石三官喜欢斗鸡走马玩蟋蟀,疏于生意买卖,便把米行的一切事务交给舅舅谭柏年,委托他全权处理一切,连账本也不过目,每年只需对方按时交付赚来的银子,便不过问。

谭柏年干米行生意,屈指算来已三十余载,精通业务自不必说,做米生意的各种奥秘亦了如指掌。

论谭柏年的资历和才干,本可以开一家米行,做真正的老板,但命运偏偏与他作对,家道本届小康,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使房屋财产付之一炬,沦落到给人帮工的地步,慢慢爬到米行档手,所靠的几位老板相继破产,谭柏年惶惶如丧家之犬,不断寻找新的避难地。幸而上苍有眼,外甥石三官聘用他做“隆昌”档手,无比信任。谭柏年蛰伏多年的念头又萌动起来。尽管在隆昌,大小事情他说了算,但每当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必得如数交给石三官时,他心里就发痛。外甥待他不薄,年俸可观,外加不少红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米行。谭柏年打起“小九九”,要做老板,得靠自己的手段,账目上做手脚,略施小计,石三官看不出来,这里头揩的油,抵得上两三个挡手的折薪。但雕虫小技,难成大器,真正大把捞进的机会在于存米销出的方式之中。

谭柏年一直在寻找这种机会。

正好,机会就来了。某日,山东米商潘家祥抵达上海,谭柏年闻讯前去码头相迎。他俩是老相识,言谈之间,谭柏年得知对方有意要在上海收购大批谷米,运往北方。此前,潘家祥见到《申报》刊登快讯,知道齐鲁适遇大旱,庄稼歉收,急需赈米救灾。两相印证,潘家祥肯定要做一笔大生意。上海米行林立,各家竞争激烈,这块肥肉到底落入谁家之口,尚难料定。谭柏年决意拼力一争,做成这笔生意。

凭经验,谭柏年知道潘家祥本钱雄厚,不屑于做零碎买卖。能看得上眼的大米行,在上海不过三五家。谭柏年把几家米行加以排列,估量实力,隆昌属前三名,可以力争。谭柏年同样喜欢做大买卖,报损率高,回扣可观,一笔生意下来,除了应付石三官,自己还能落下一笔银子。

谭柏年与潘家祥一见面,两人寒暄一阵,便转入正题。

谭柏年告诉潘家祥,隆昌米行存米充裕,质量上乘,只要价格合适,完全可以独家供给,满足对方需求。潘家祥颔首表示赞同,他与谭柏年已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对方所言不虚,可以作为合作伙伴。末了,谭柏年提出可否草签协约,确定具体价码,并且希望能沿袭去年旧例成交。潘家祥却没有过去那样爽快,他眯着双眼,沉吟不答,挪挪身子,靠近谭柏年,做出亲密状,道:

“柏年兄,贵行的实力,我当然清楚,亦愿成交,只是货比三家,今年米价下跌,已有人愿以每石少5钱银子的价码,大量抛售新米,柏年兄似已迟了一步,实在抱歉得很。”

而这个人正是胡雪岩,这多少有点令谭柏年吃惊。他万没料到胡雪岩会在上海米行中抢生意,所以事先排定的上海各家米行名单中,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胡雪岩。这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令谭柏年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按他的筹算,隆昌米行的存米全部出手,他至少可得2万两银子的外快,而今却打了水漂儿,怎不叫谭柏年锥心般刺痛。

谭柏年怀恨在心,故向潘家祥进谗言,说胡雪岩之所以敢如此低价抛售,多半售出的是陈米。潘家祥也听信了谭柏年的话,单方面与胡雪岩毁了约。

胡雪岩得知潘家祥毁约的消息后,他不因为对方愿付一笔罚金而高兴,反而陷入莫名的烦恼之中。但此事事关大体,他很快振作起来,思考应对方案。

胡雪岩很快了解到是谭柏年在从中作梗。其实他对谭柏年并不陌生。有一年,浙江谷米歉收,朝廷严令浙江海运局限期运送谷米,以解北方燃眉之急。紧迫之际,胡雪岩曾向“隆昌”购买一批谷米运送至北方,彼此有了交往。此刻,胡雪岩努力回忆同谭柏年的交往,试图从中寻找可资利用的蛛丝马迹。

胡雪岩搜索枯肠,细细回想那笔交易的每一个情节。如果换成其他人,早已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但胡雪岩毕竟是胡雪岩,他记忆力惊人,忽然记起一个情节:当时同谭柏年讨价还价时,谭柏年并不在意谷米的价码,只是要求按一厘二的回扣,把钱存到“裕和”钱庄户头上。胡雪岩敏感地觉察到这笔钱存得蹊跷,若是替主人赚的钱,必然随大笔米款同存入一个户头。分开来的目的说明谭柏年是私吞这笔回提银,而石三官毫无察觉。生意场上,档手欺骗东家,“账房吃饱、老板跌倒”,这现象比比皆是,胡雪岩见惯不惊。以此观之,谭柏年单是从售米私吞的回扣,当不是少数。可以推测,此次潘家祥毁约与隆昌成交,谭柏年必然竭尽诋毁诽谤之能事,而为一大笔回扣力争,似获得成功。

胡雪岩有些兴奋,他自知抓住对方的狐狸尾巴,只需用力拖拽出洞,使其真面目大白于天下,则可战而胜之,挽回败局。

后来,胡雪岩利用与“裕和”钱庄挡手谷真豪的关系,轻松获得了谭柏年私吞回扣的证据。

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当然就是不露声色地让隆昌真正的老板石三官知道这件事。事情果如胡雪岩所料。石三官知道后愤慨不已,仿佛聪明了许多,他决意立刻启程到上海,开除了谭柏年,自己掌管隆昌米行。

除掉谭柏年,并不是胡雪岩的本意。无论谭柏年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同胡雪岩的荷包毫无关系。相反,他得设法利用谭柏年的经营才干,为自己挽回损失。

所以当他得知石三官打算启程到上海时,义利相诱,决定自己入股隆昌米行,股本占三成,代行老板之职。

后来,当石三官和胡雪岩一起站在谭柏年面前时,谭柏年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及至石三官宣布胡雪岩入股隆昌,负责米行事务,谭柏年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昏过去。生意上的对头顷刻竟成上司,事情来得如此突然,谭柏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幸而胡雪岩立刻宣布,米行一切依旧不变,各司其职,只因入股需要盘点查账,亦在情理当中。

第二天,胡雪岩叫谭柏年到内室谈话,客套话也未多说,只告诉他“裕和”那档子事自己早已知道,并把谷真豪开列的内容一五一十地报给他听。这下可真要了他的命,谭柏年急得嘴唇直打哆嗦,语无伦次:“你怎么,知道的?”

“要是报了官,你一文也取不出来,还要依律治罪。”

谭柏年宛如受了重重一击,双膝一软,跪了下来,求道:“胡先生饶了小人。”

“我做事宽宏大量,不会把你逼上绝路,”胡雪岩扶他起来,“只要你照我的吩咐,办事漂亮,非但既往不咎,裕和里的私款,分文不少属于你,档手照样做,啥事也不会发生。”

谭柏年完全折服了,感激道:“胡先生叫我做的事,拼了老命也要办到。”

“不消拼命,举手之劳而已。”胡雪岩告诉他,虽然入股隆昌,但海运局和米行到底是两家,那笔生意,解铃还需系铃人,劳烦他去告知潘家祥,隆昌打算毁约,请他信守前约,和胡雪岩成交。

至此,谭柏年才明白胡雪岩的真正用意,暗暗佩服他的老成练达,自己绝不是他的对手。若依了他,隆昌算彻底栽了,不单付出一笔违约金,而且存米无处销售,石三官要关门大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己这个档手还做得成吗?

胡雪岩看出他的顾虑,许诺道:“事成之后,你到海运局做事,强过替石三官卖命,说话算数,绝不食言!”

谭柏年无路可走,只好打定主意,死心塌地替胡雪岩效力。

借财融资,站稳脚跟

胡雪岩就是以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运作方式,筹措出急需的大量资金,做成大生意。所以他最终成功了。

一个人筹措资金的能力大小,往往决定了他的生意成功与否,以及他在商业中成就的大小。胡雪岩之所以是一个大商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融资能力。任何一个商人都知道,企业创立之初,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没有资金,生意场中必将寸步难行;天大的本事,再好的机会,都将会使你无功而返。胡雪岩就是以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运作方式,筹措出急需的大量资金,做成大生意。所以他最终成功了。

在湖州的生丝生意顺利交割之后,胡雪岩又将眼光投向药店、典当两个崭新的生意。此时的胡雪岩并没有财大气粗,甚至还举债度日。湖州的生丝生意虽然赚了18万两银子,但是该分的分了之后,留给胡雪岩的不是利润,而是1万多两的亏空。

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又要上两个大“项目”,让人根本无法理解。就连十分佩服他的尤五、古应春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认为胡雪岩现有的钱庄、生丝就是两桩急需大本钱的生意,根本没有资金去开药店、典当铺。

在胡雪岩眼里,资金问题向来不是一个问题,他脑子一转,便转到了为药店筹集资本的两个主意:

第一个主意:向官老爷融资。

杭州城里不乏一些为官不廉、中饱私囊已经被“喂”得脑满肠肥的官儿们,在他们身上,必定有自己所需要的资金。胡雪岩计划着一回到杭州,就先做通杭州抚台黄宗汉的思想工作。在这兵荒马乱、人员伤残较多、疾病流行之际,开药店本来就是一项极稳妥的生意,又有济世活人的好名声。胡雪岩断定黄宗汉等人一定会贪慕济世活人的虚名,从他极饱的宦囊中拿出一笔钱来为药店作股本,黄宗汉的工作做通了,另外再找有钱的官儿们来凑数,也就容易多了。果然不出胡雪岩所料,第一步大获成功,黄宗汉十分爽快地投资入股。

第二个主意:利用军队的订货款做资金。

这一点看起来有点难,其实对于胡雪岩来说,也不是很难。

胡雪岩收服了中医刘不才,刘不才“诸葛行军散”的家传秘方,配料与众不同,其效如神,专治当时军队中的流行病。胡雪岩计划着做通专管军队后勤保障的“粮台”的思想工作。先采取只收成本的方式给军营送“诸葛行军散”,或者有社会豪绅捐饷的,也可以让他们以“诸葛行军散”代捐,指明数量多少,折合银子多少。只要军营的兵将们一经使用,效果证明这药很好,就可以和粮台进行协商,争取承接为粮台供药的业务。粮台负责部队总后勤工作,头疼的就是一仗下来料理伤亡,胡雪岩的药店可以把药卖给他们,很便宜,还可以欠账,让粮台本人公事上好交代。

双方建立了信任关系,而既然部队可以欠账,药店也就可以预支。除“诸葛行军散”之外,药店事先准备一些能够一服见效、与众不同的好方子,譬如刀伤药、避瘟丹之类,让各路部队中管后勤的粮台来订购,领下订购药品的银两,正好就可以用来发展药店生意。这一步一走通,药店就可以利用军队的订货款做资金,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药店的本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胡雪岩的“两头借”的融资下,药店和典当行很快站稳了脚跟,并且迅速发展。

要想开辟新的项目,就不得不涉及融资的问题,即如何将别人手里的钱拿来为自己所用,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企业主来说,难于上青天;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易如反掌。所以,前者的企业在发展之时总是遭遇瓶颈,而后者则能轻易地上马各种各样的新项目,迅速站稳脚跟,并且获得迅速发展。毫无疑问,胡雪岩属于后者。

借助洪帮,打击洋商

胡雪岩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现在事情明白了,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收服洪帮,为自己所用。

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是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地下团体。胡雪岩明白,自己要想在湖州做好生丝生意,就不能不考虑到“洪帮”的利益。于是胡雪岩采用了一贯的作风,利用自己的真诚将洪帮纳入自己的势力之内。从此,胡雪岩的势力如虎添翼,开始迅猛发展。

在送王有龄到湖州上任知府的时候,胡雪岩发现湖州境内桑树很多,凭着商业的敏感性,胡雪岩认定要是在湖州做一些生丝生意应该挺赚钱。

想到就做。当夜,胡雪岩同王有龄在舱里促膝长谈,提出自己的设想。王有龄不懂经营生意,但会用人,他相信胡雪岩具有经商天赋,只要放手去干,必会大发利市。自然言听计从,支持他在湖州开办丝行。

当王有龄在湖州府衙大堂坐定时,胡雪岩的丝行也在湖州城开张了。他原以为凭借知府大人的权势,湖州百姓自会源源不断将生丝送到丝行来。但开张后,门可罗雀,眼见同业丝行生意兴隆,自己却无丝可收。胡雪岩猜测其中必定有蹊跷,派了一个贴心伙计四处打听,到底是谁从中作祟?没几日,小伙计满载而归,把打探所得告诉胡雪岩:湖州的丝行,统归“顺生堂”调遣。

“顺生堂”是何方神圣?小伙计将“顺生堂”的来历对胡雪岩作了如下解释:

明朝崇祯四年,燕人洪盛英中进士,官拜翰林,他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好义,豪侠之士纷纷慕名而来,投拜在他门下,时人称他“小孟尝”。后来清军入主中原,洪盛英联合明朝遗民进行反清活动,后战败阵亡。其徒众撤至台湾,在郑成功指挥下,创立“运论堂”,此为江湖“洪门”最早的秘密会社。

雍正九年,清兵火烧少林寺,洪门子孙四散逃跑。翰林学士陈近南力谏朝廷停止摧残少林寺,未能如愿。陈近南回湖北故乡,收罗洪门弟兄,以“洪”字为结盟之姓,创“三合会”组织,各地纷纷响应,借洪门为招牌,创立“天地会”、“哥老会”、“义兴党”等洪门团体。从此,“洪帮”在江湖上形成浩大声势。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以“洪门”为正宗,信奉五字真言:明、大、复、兴、一。

本来洪帮与清朝对峙,屡遭围剿取缔,处于地下状态。但洪帮人多势众,深受百姓拥戴,清兵剿而不灭,甚至越剿越多,反而有燎原之势。同时,从洪帮分出的青帮也与洪帮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朝廷对洪帮的态度也只有渐渐改变,改剿为抚,收买笼络为上。

湖州顺生堂打出“安清顺民”旗号,保境安民,排解纠纷,官府对它并不反感,时时还要借重它安抚民心,防止变乱。顺生堂在湖州的主要财源,乃是垄断生丝收购。湖州盛产生丝,每到收丝季节,顺生堂派出人员,保护商道安全,维护丝行秩序。丝行同业按一定比例缴纳保护费,大家相安无事,各不侵犯。

现在,胡雪岩明白了,自己当初没有考虑周到,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现在事情明白了,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收服洪帮,为自己所用。

第二天,胡雪岩备下厚礼,去“顺生堂”见堂主尹大麻子。据那个小伙计介绍,尹大麻子其实本身并不是真正的麻子,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子,在官府的逼迫下,自行用刀尖从两颊剜起,一共剜下十五块蚕豆般的大肉块儿,以保被押的十五个弟子无罪释放。从此,尹大麻子脸上布满十五个疤痕,名副其实成了“麻子”。

虽然先前知道了尹大麻子的一些故事,但是真正见到尹大麻子的时候,胡雪岩还是吓了一跳:尹大麻子身材魁梧,满脸黑肉,那十五块疤痕星罗棋布,触目可见。在胡雪岩满脸堆笑,上前拱手为礼之时,尹大麻子却冷若冰霜,无动于衷。在逼视胡雪岩良久之后,便和胡雪岩开始对堂规。

原来,洪门为了防止官兵偷袭制定了见面的许多暗号,局外人浑然不知。来客若是对答有误,必怀异心那么兵刃相见,一场恶斗不可避免。胡雪岩庆幸预先请教了洪门弟子,才顺利通过盘查。

随后,胡雪岩和尹大麻子开始讨论正事:湖州生丝生意。

尹大麻子指责胡雪岩在湖州开设丝行是“虎口夺食,欺人太甚”,而胡雪岩则回答他:“兄弟同行,有福同享。”随后,胡雪岩将一张银票压在三个杯子下,说明以票致歉,多有得罪;并且表示,自己来湖州开设丝行,并不是要对付洪帮,而是要和洪帮合作,来对付洋人。尹大麻子眼睛一亮,起身向胡雪岩拱手道:“幸得先生指点,几乎坏了大事。”至此,胡雪岩和顺生堂之间的误会才算解开。

那么胡雪岩怎么知道,洪帮也对对付洋人感兴趣呢?原来,胡雪岩精于买卖行情,刚到湖州,便把当地收丝行情打听得一清二楚。按时价,当地每担上好生丝不过二两银子,而据他掌握的情况,上海洋商出口到英伦三岛的生丝启运价达每担11两银子,两地相差五倍之多。胡雪岩为洋商利润之高而咋舌。洋商在湖州压价收丝,固然因为湖州百姓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洋人钻了空子;更因为顺生堂为维护当地秩序,获得稳定的财源而听任洋人压价,为“洋”作伥的结果。

胡雪岩打算同尹大麻子携手合作,垄断生丝收购,把洋人挤出湖州地段,便可同洋人讨价还价,提高生丝价码。尹大麻子并不傻,他明知洋人收丝压价,但苦于无好搭档合作来垄断生丝市场。所以当胡雪岩主动提出团结一致、对付外洋时,尹大麻子如遇知音,脑中一亮,立刻放下架子,向胡雪岩致歉认输。以胡雪岩的财力,加上知府为后台,顺生堂若和他携手,该是多么理想。一旦垄断可行,顺生堂的财源将如滚滚巨流,前景极是诱人。

最后,胡雪岩和尹大麻子约定,合伙做蚕丝生意,垄断湖州市场,把洋人挤出湖州。在以后许多年里,湖州洪帮为胡雪岩所用,成为打击洋商、垄断丝行的得力助手。

让有实力的人做自己的靠山

为官与经商的道理一样,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只有这样生意才做得好,官才做得顺。

——胡雪岩

胡雪岩在他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借助官场势力、江湖势力之外,又借助了富豪势力来发展自己。因为胡雪岩知道,官场势力能给自己以政治靠山,而江湖势力能给自己帮派支持;要想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富商的资金支持才行。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胡雪岩就不惜一切代价地拉拢富商,为己所用,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

胡雪岩刚开始经手生丝生意的时候还只是个新手,无论实力、经验都达不到独立运作的程度,可是雄心勃勃的胡雪岩却想要销洋庄,并且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胡雪岩必须找一个有实力的人充当自己的商场靠山。

几经物色,胡雪岩将目光锁定在了富商庞二的身上。

庞二,南浔有名的丝行世家,几代积蓄,实力雄厚。从道光末年中外通商开始,庞家就做起了销洋庄的生意,在上海洋庄同行中是数一数二的大户,而且在丝生意上也是专业大户。胡雪岩要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就非拉拢像庞二这样的商界巨子不可。

不过,庞二是个老江湖,一般人难以接近他。要拉拢庞二,让他“借”出自己的势力,并不容易。一方面,庞二本来就是一个富家公子,送钱送礼他都不稀罕;另一方面,这庞二还是一个捐班的道台,虽然没有多少实职,但是有身份。庞二虽平时并不穿官服,但如果哪位州县官儿在他面前摆谱玩“派”,那他摆出来的谱,玩出来的“派”,比那些官儿还要足。因此,也没法借助王有龄这样的真正的官员去促动他。

碰到这样的人该怎么办?胡雪岩自然有他的办法。胡雪岩采用的办法就是让人把他“伺候舒服了”。根据庞二的兴趣爱好,这个“光荣任务”又是刘不才发挥他的特技来完成的。

原来这庞二虽是一个丝商行里的头牌人物,却也是一个“一等一”的纨绔少爷,尤其好赌。有人陪他赌得痛快、赌得开心且赌出水平,他也就会将对方高看一截,那也就等于将他收服了。换句话说,只要把他伺候舒服了,也就什么话都好说了。

胡雪岩让刘不才去伺候他。刘不才在赌场上技术全面,打麻将、推牌九、摇场摊……所有赌桌上的名堂无所不通也无所不会。刘不才受胡雪岩的指派,去陪着庞二连赌两天两夜,赌桌上使出全身解数,红黑青白无所不用,明帮暗助不落痕迹,使庞二连连大赢也大出风头,真正把庞二伺候得舒舒服服。庞二也由此把刘不才看作玩乐场上不可多得的朋友,爽快地给刘不才一个“无论是在一起玩,还是干啥正经事,都有你一份”的许诺。

当刘不才告诉庞二胡雪岩希望和他联合,一起控制上海洋庄市场的时候,虽然与胡雪岩接触不多,没有真正领教胡雪岩的为人和本事,只是认为胡雪岩不过是一个穷小子闯出了水面,实力毕竟有限,担心他在弄什么玄虚,心理还存有几分戒心,但看在刘不才的面子上还是答应与胡雪岩联合。特别是在胡雪岩借助湖州官场势力帮助他解决家族争端之后,他甚至将自己在上海的生意也全权委托胡雪岩打理,最终与胡雪岩结成了一对牢不可破的生意伙伴。

俗话说同行如冤家,两个同行见面不争斗就已经不错了,凭什么还能互相联合呢?胡雪岩凭的就是“刘不才将庞二伺候舒服了”,即通过庞二的力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此时的庞二不仅开始信任胡雪岩,也开始愿意让胡雪岩插手自己的事情,甚至还将上海的生意全权交给胡雪岩打理。从胡雪岩和庞二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要想和别人强强联合,首先必须赢得别人的信任。

同类推荐
  • 读博:成为你理想自己的蜕变之旅

    读博:成为你理想自己的蜕变之旅

    读博可能是人生中最艰难,回报却也最丰盛的一场旅程。书店中关于读博的书籍比比皆是,许多大学也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而市面上缺少的,正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能帮助学生修完博士课程的书。本书中提到的心理素质,不仅造就了优秀的博士生,也是许多业内优秀的学术研究人员所必备的素质。你可能想要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自己是否能完成博士学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如果你正在犹豫是否要开始,或者正在挣扎是否要放弃,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
  • 八分满的幸福学

    八分满的幸福学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时刻紧绷着神经,所以变得忙碌和疲惫,这就需要修炼一种悠然、弹性、适度的人生态度。能给每一个接触的人留下应该有的空间,回旋的余地;能给自己在每一个疲惫后养足精神的休憩,而这些将是再次起步的本钱。本书从多角度分析幸福人生的“八分”生活哲学,更重要的它并不只是单一的说理,而是结合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进行分析和探讨,让更多的人把握现代社会中幸福的生活方式。另外,本书中还列举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详尽而透彻的解决方法,以便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 鱼向反方向游

    鱼向反方向游

    个人品牌就是“反方向游”! 本书的诸多案例表明,不管是明星、CEO,还是“草根”阶层、职场人士,个人品牌变得越发重要。现在,在“世界是平的”环境下,打造个人品牌更意味着如何使自己与众不同。
  •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抛弃萌动的大烦恼(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各种各类的烦恼。这些烦恼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和生活。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大可不必惧怕这些烦恼,当它们还在萌动期时,你完全可以扑灭它们生长的势头。《抛弃萌动的大烦恼》主要有以下精彩看点:人为什么会做恶梦、剖析嫉妒心理、怎样保持心理健康、恋爱与心理健康、增进心理耐力……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这是一本告诉你人生如何才能变得快乐的生活哲学书,它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的美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萧条和民众情绪低落,戴尔·卡耐基为了重新让人树立信心、重新充满力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于是进行了一系列励志演讲,这本书就是这一系列演讲的文集。本书通过平凡而积极的众多励志故事探索人生法则,告诉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应该具有的积极心态和正确做事方法,其中提到的众多信念和思想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在迷途

    在迷途

    当美丽的少年时光匆匆的划过指尖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有莫名的伤感。岁月将那一段生动的现实化成幽暗模糊的阴影,留给我们的仅仅是淡淡的忧伤。那是一场洗礼,无论是否惊心动魄,当回忆的时候总萦绕着一种刻骨铭心。
  •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前世她用尽心思跳出继母的算计出嫁,却遭夫君厌恶,侧夫人欺侮陷害,最终因红杏出墙的丑闻轰动京师,被夫家扫地出门含恨自尽!再次睁眸,另换异魂,恶奴叫嚣,渣男挑衅,继母阴狠,更有阴谋诡计一波接一波?秦牧歌双手环胸冷冷一笑:“渣渣们,放马过来呀!”什么,渣男想复合?对不起,本小姐暂时没有这个闲情逸致!片段一:轩辕澈冷眼居高临下看着秦牧歌,薄唇轻启道:“你以为在本将军面前你算是美的么?”秦牧歌淡淡一笑:“从前,有个家伙说我不美,后来,他疯了;不久前又有个家伙我说不美,现在,他死了……”某人俊脸立刻僵硬起来。女强、男强,温馨的大宠小虐,宫斗、宅斗男女斗,男主深情,不能接受一点点小虐的亲要小心!有波折才会更珍惜所有!最好的时光便是,我正打开心窗,而你恰好从窗前走过!推荐初晴旧文《狂女休夫,狼性邪王的毒妃》
  • 黑夜城传说

    黑夜城传说

    一段古老的传说,一座神秘的古城,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账号莫名消失后,江夜再次面临崩溃,前排坦克怂成老狗,先锋战士划船不靠浆,后排输出独狼一个,团队指挥迷恋美色,唯一的奶妈却剑走偏锋沉迷输出,……这都是什么猪队友?偏偏自己还是个非酋,抽的都是什么角色……末路逐雄站,一千个人,一百个队伍,只能有一个赢家!全员低配,到底还让不让人好好玩游戏了!
  •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那些无法拒绝的名篇

    《每天读一点英文》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内文篇目取自美国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导读、单词注解、诵读名句,学习英语的同时提升演讲能力。
  • 凤兮凤兮

    凤兮凤兮

    卫玠总角乘羊车入市,风神秀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魏晋,是个风姿飘摇的年代。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思想,风流的年代里盛行着风流的衣着,风流的年代里甚至盛行着风流的药物——当然,风流的年代里最不应当缺少的,就是风流的灵魂。这许许多多的灵魂中,有一个,非常安静。他活了二十七岁,长眠了一千八百年。他活着的时候,名满天下,游洛阳、到南京,造成万人空巷的盛况,自己却“终生喜愠不行于色”,成为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谜语;后来他死了,谜底也就破了。人们忘记了他的身世、思想、经历、才华,只记得他传奇般的容貌。卫玠的名字,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象征美男子的符号。关于他的那些曾经生动真实过的东西,只能在文字里复活——因此,有了这篇野史乱弹的传记。
  • 寻常百姓

    寻常百姓

    余福里是条毫不起眼的小巷,所居自然都是寻常百姓。寻常百姓虽然少有惊天撼地之伟业,可那日复一日看似无波无澜的寡淡生活其实也颇多咀嚼。笔者惭愧尚无如椽之笔,献给读者的便只是这如同扇面般的帧帧白描了。何太婆何太婆是余福里的居委会老主任,按官本位的行政编制排序,该是我们余福里第一号人物。何太婆是正称。何太婆的别称是“何书记”。何太婆一直没有正式参加过工作,从年轻时就干居委会,是四十年一贯制的老主任了。
  • 无限之绝不替代

    无限之绝不替代

    楚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丢失了自我,她穿梭在各个世界,每次都以一个陌生的身份开始逃亡。可是她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绝不会成为别人,也不会去替代别人完成别人的遗憾。
  • 桃之夭夭,爱如蜜糖

    桃之夭夭,爱如蜜糖

    只因那一双眼眸她陷入万丈深渊,泪好像早已流干,她怨,她恨,为何一生所爱终成反目,一生苦恋终化灰烬,苍天终是负了她……重生一世,自桃花树下初次相遇,到最后的生死与共,她才知晓有一个人在她的身后默默地守护她两世,他把所有的幸运都给了她,“没想到我这辈子栽到了你的手里”“怎么,你想逃走,晚了”世子爷微微一笑,捻下她头上的花瓣,“娘子,为夫不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悲之光

    绝悲之光

    无双盛世的到来,封印的解开,生物食物链之间的顺序重新决定!域外生灵的降临!打开了远古历史的遗迹,九圣为何消失,竟是.....如此,除吾等所在的宇宙之外,竟还有另一面..吾等能守护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