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6500000003

第3章 治学持家:治学严谨,持家有道

曾国藩事业人生的成功,无不来源于他为人处事的智慧和安身立命的宗旨,而人生观和世界观无不是由早年所受的教育所决定的。曾国藩最后以少有的志向和坚定不移的恒心毅力,一生不断学习,在古文、理学和书法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被誉为晚清著名的理学家之一。

同时,曾国藩在持家治家方面也体现了一代奇人的智慧与处事原则,正是体现了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治家的楷模,曾国藩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专心潜读,明道经世

读书需潜心,人对于自己想拥有的,想坚持的事一定不能放弃。世间最珍费的东西就存在于不放弃的精神之中。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父亲曾竹字长期苦学,但四十三岁时才补为县学牛员。他的祖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壮年悔过,因此对曾国藩的父亲督责最严。至于他的父亲,他的才能既然得不到施展,就发愤教育儿子们。

曾国藩曾回忆说:“先父……平生苦学,他教授学生,有二十多年。国藩愚笨,从八岁起跟父亲在家中私塾学习,早晚讲授,十分精心,不懂就再讲一遭,还不行再讲一遍。有时带我在路上,有时把我从床上唤起,反复问我平常不懂之处,一定要我搞通为止。他对待其他的学童也是这样,后来他教我的弟弟们也是这样。”

在这样的家庭里,曾围藩几岁时已经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受教读了《史记》和《文选》,这些恐怕就是曾国藩一牛的学问基础。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都可以没有,但是就不能没有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曾国藩会试落第后,自知功力欠深,便立即收拾行装,怅然赋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下。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

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知县易作梅。他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曾围藩的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儿,有心帮助曾国藩。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作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

经过金陵时,他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留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忍释,自己太需要这么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使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但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钱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即使回程要省吃少用点也要把书买回来。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此时,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财物,就是这本书籍。此一举动,足见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曾国藩的一生,不爱钱,不聚财,但却爱书,爱聚书。书成为他终身的知己,为他的胸襟和眼界打下基础。

同家以后,父亲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你借钱买书我不会怪你,只希望你能细心研读,这样就不会辜负我了。父亲的话对曾国藩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每日读上页绝不间断。

曾国藩发愤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读完,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看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这样,自京师会试以来,就使曾国藩养成了对古文和历史的爱好,为以后更为广泛地研究学术问题,总结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打下了基础。

当曾国藩供职京师的时候,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曾国藩所关心的,在外有“英夷”,在内有太平天国。所以,他读书更侧重经世致用之学。在闲暇的时候,曾国藩对于军政大计,以及各种庶务,通过大量的并有所选择性地阅读古代史籍,尽量把现实的问题考究详尽。所以一旦当权,便能把平时读书得来的学问,拿出来应用。后来太平天国声势大盛,曾国藩以一书生带兵,终能镇灭洪、杨,一般人都引以为异。纸上谈兵实不可取,但对于善研致用之学的曾国藩而言,他需要的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做学问对实践指导的意义。

曾国藩在任五部侍郎期间还专心潜读《通典》和《资治通鉴》,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利弊、民生疾苦和军备不足。曾国藩由内阁学士升为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遍阅清代道光以上历朝文献,目睹时局危急而政风颓败,遂因皇帝之下诏求言而先后参照史籍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体现了他明道经世的抱负。

在曾国藩读书榜样的示范下,湘军将帅们则是把孔、孟、周、张、程、朱,直到船山的“圣贤学脉”、“儒家道统”作为自己的思想信仰,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广搜博取,以求治国用兵之道,使曾国藩旗下的将领少有莽夫。大批湘军将领多是从“一介书生”、“布衣寒士”而投笔从戎,从文书、幕僚或中级军官,一跃而成为统兵作战、独当一面的高级将帅,不少人成为巡抚、总督一类的封疆大吏,有的甚至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

这说明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只要不断学习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学习对于人生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把它作为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相伴终生。

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仍旧坚持阅读。理学修养甚深的他,在一月十七日写了几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这几句话语是:“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他认为生老病死,世事变迁是谁都改变不了的,而读书则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出乐趣。因此,在二月十七日,他自己感到病甚不支,多睡则略愈,夜间偶探得右肾浮肿,大如鸩卵,这确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却置之一旁,晚上照旧读书不废。疾病缠身,这已是难以摆脱的困扰,“前以目疾,用心则愈蒙;近以疝气,用心则愈疼,遂全不敢用心,竟成一废人矣”。但药疗不如读书,他离开了书的话就是一个废人了。这时,书对他而言已经不是有形的物体而是无形的精神依靠。

曾国藩治学绝学

对曾国藩来说,美服可以没有,佳肴可以没有,华宅乃至女人都可以没有,但是就不能没有书。读书成了他生命中的最重要部分。

不靠天分,勤能补拙

人们常说业精于勤。勤是发展事业的唯一途径。孔子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孟子将四体不勤之人视为不孝之辈。历代家训中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内容,便是“勤训”。

为商者只有勤于生意才能财源广进;为官者只有勤于政事才能造福于民。懒惰懈怠,必然使民受其弊。

同治四年(1865年)十一月十三日,曾国藩夜读汪辉祖《学治臆说》等书,深为叹服。他在日记中写道:“阅汪龙庄先生辉祖所为《佐治药言》、《学治臆说》、《梦痕录》等书,直至二更。其《庸训》则教子孙之言也,语语切实,可为师法。吾近月诸事废弛,每日除下棋看书之外,一味懒散,于公事多所延搁,读汪公书,不觉悚然!”曾国藩同意汪氏的观点,认为为官应以勤为首。

曾国藩对“勤”字的认识也很有深度。在他看来,“勤”字是人生第一要义,是修身、齐家、为官、治国乃至平天下的前提。他认为,千古以来,圣贤豪杰之士,立身于世能功成名就,无一不是因为勤。人如果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反之就会一事无成,还可能招致灾祸。

曾国藩曾把治学为人之道概括为八个字,即“八德”,列于首位的就是“勤”,他认为勤字最为重要。所以他每当同时谈论几个字时,总是将“勤”字放于首位,如“勤廉”、“勤慎”等。后来他写居官三箴,为“勤”字写了四句注脚:“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

曾国藩不是天资绝顶聪明的人。他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功勋,可以说全是“勤”字所致。这与其勤俭家风有密切关系,但同时也是曾国藩自身修养的结果。

在所有能促人成功的要素中,“勤”字是必备的,同时又是可以不受先天条件制约的。人们常说的“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曾国藩说,居官应以“动廉明恕”四字为本,其中“明”字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而其余三字则可由学习而至。“勤”字是实践所有事业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尤为重要。

曾国藩治学,认为除“勤”之外别无他途,勤奋方能有恒,才能点点滴滴,坚持不懈。他从青年起便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即使从军之后仍旧不改。他教导手下将士说:“勤”字之义,在于平日勤加训练,勤于治事,稍有余暇,则读书不辍。

曾国藩一生最辉煌的成就虽是军事,但他的爱好读书也是为时人传诵的。从曾国藩一生读书的经历来看,他在道光十五年入京参加会试前,读的是“子曰诗云”,习的是帖括制艺,眼界不广,学识不宽。会试报罢,暂留京师,开始涉猎诗、古文,尤好韩愈的文章。第二年会试又报罢,他买回一套二十三史,孜孜细读,将近一年。这才使他的学识逐渐开拓。道光十八年入翰苑后,清闲少事,他更励志学习,广泛阅览,且勤作笔记,分“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抄、诗文草”等5门,手抄笔摘;加上他在京都有不少良师益友,切磋扶持,不间时日,因而学识大进。可以说,京宦12年,是曾国藩后来成为一代大儒的坚实的奠基期。

12年中,曾国藩博览经、史、子、集。道光二十二年,他“定刚日读经,柔日读电”,所订“日课”十二条中,也有“读史”一项。他读得最细的,是《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和《易知录》等。

曾国藩统领湘淮两军,如此繁重的职务下,他每天仍能利用闲暇读书写字。奏牍、书信、家书、批文、日记,几乎都是他亲手所写或删定,仅现在留传下来的就达数千万字。他写家书,恐怕也是古往今来最多的。他自从向倭仁学习写日记后,几乎从未中断。他的日记也有几种,《过隙影》、《茶余偶记》、《求阙斋日记》等,仅留传下来的就有百万字之多。他所写的奏章、批牍更加不可胜数。这种好学习惯,至老弥笃。在去世前的一年中,他作诗数首,文章十多篇。其中《湖南文征序》、《重刻茗柯文编序》,述古今以来文章源流,见解精辟,是传世不朽的佳作。

曾国藩的晚年也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是曾国藩在世的最后一个年头,当时,他患病已多年。这年正月二卜三日,他右足麻木,中医称为“肝风”。病愈后,他对二女纪曜说:“吾适以大限将至,不自意又能复常也。”二十六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路过金陵,他出城迎接,在轿中还背诵《四书》。忽然间,颤抖的手指着旁过的戈什哈,似欲说点什么,却口噤不能出声,“似将动风抽掣者”,只得急回署中。延医服药,医者均谓他“心血过亏”随后,病情旋发旋止,旋止旋发。但他依然不辍公事,不废阅读,《理学宗传》数本,日不释手。

二月初三日,他还阅看了《理学宗传》中的《张子》一卷,写了日记。而这天的日记,竟是他从道光十九年以来极少间断的日记册中的最后一页,他在上面留下了他生平写的最后一个字。第二天午后,他由长子曾纪泽陪同,在总督府后的西花园散步时,屡向前蹴,忽喊足麻,却已抽搐,儿子急扶他至花厅,他已不能言语。于是更衣端坐,家人环集左右。三刻钟后,即目瞑气息。

这位16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又温文尔雅的曾国藩,只活到62岁,就带着“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所许”的自艾自责而过早地谢世了。但从中亦可看出,曾国藩确实可以称得上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

曾国藩治学绝学

曾国藩曾把治学为人之道概括为八个字,即“八德”,列于首位的就是“勤”,他认为勤字最为重要。所以他每当同时谈论几个字时,总是将“勤”字放于首位,如“勤廉”、“勤慎”等。后来他写居官三箴,为“勤”字写了四句注脚:“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

学有所择,才有所得

书与文化、与知识总是相连的,书是学习的媒介。这一点并没有错。然而,书分几类几种,有的书能学习文化、能学到知识,但有的书却能误人子弟、贻害终生,所以学知识、学文化与一味地读书并不是一回事。

读书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他日日读书,日日写作。因此,曾国藩对读书应有所择有所得的认识也比较深刻,他认为:

盖自西汉至今,识字之儒约有三途:日义理之学,日考据之学,日词章之学。各执一途,互相诋毁。兄之私意,以为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明则躬行有要而经济有本。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考据之学,吾无取焉矣。此三途者,皆从事经史,各有门径。吾以为欲读经史,但当研究义理,则心一而不纷。是故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经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

在曾国藩看来,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清楚则身体力行有原则,待人处世有根基。辞章之学,亦是用以发挥义理的工具。欲读经书史学,就应当研究义理,那样专心一致才不会心绪杂乱。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这都是有志者万不可改变的。就是圣人再生,也一定不可能更改。因为这些都有裨于躬行和经济,正所谓“读书所以明理,明理所以做人”。

人生天地间,大约总想明白些事理的。如果想生活得更好,更有质量,更符合自己的理想,那就一定要明白些事理。当然,有人终其一生也不见得就明白多少事理,这种人,生得糊涂,死得也糊涂,所以他的生命不会留下痕迹。顾炎武曾说:世间有两种读书人:一日“通儒”,一日“俗儒”。曾国藩便是中国标准的“通儒”。先从学问上下工夫,融会贯通了,便身体力行,扩充而及于立身、处世、为政、治家、整军各方面,完成了他的全部人格。

曾国藩在京师做官、做学问十二年,书友书师颇多,这对他一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他也就更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和目的。他在给兄弟的信中谈得十分诚恳:“乡间苦于无书,然尔生今日,吾家之书,业已百倍于道光中年矣。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书不都是为念的,有的是浏览翻阅的,有的是参考备查的,有的是应熟读背诵的。有些书只能浅尝,有些只能吞咽,只有少数一部分书才值得细嚼慢消化。我们在读书前首先得先问自己:我为什么读这部作品?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我想从中学到什么新的信息?然后再开始阅读,这样,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或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会被选取、吸收。

读书的技巧在于有选择地读。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我们想知道的。有目的,有选择,阅读效率、能力必然会提高。要记住,阅读是最重要、最需要的严肃工作之一,不是“随便的事”,不是“消闲”;所读书中至少精读一本,并要全力以赴,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要同思维和想象的懒惰作斗争;每一个地方都完整清楚地搞懂;什么地方也不要放过不读;不要半途而废;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地”想象;要拿着笔读,写摘要、批语和摘录;要学会使用目录;不要只是“从左往右”读,还要常常“从右往左”回读;先很好理解,然后再评论;读完原文后才读别人的评论;搞清它的实质并把扼要记下。

曾国藩善于做札记。曾国藩说:“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之者,即有一人摘抄之法。”

做好札记的笔、纸要准备好,读书不动笔,等于白读,读书不作记,读也白读。《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对曾国藩的影响很大,他认识到了读书有为人与为己两种目的。正是由于曾国藩深知做学问与明义理之道,读书修业也便成为了他终生的为己之分。

曾国藩在学习古人诗词方面不敢贪多求全,而是挑选出对自己最为适合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四位大家,作为自己专心学习效仿的对象。《庄子》的“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对曾国藩来说是至理名言。只要翻看曾国藩的诗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庄子的许多感叹和敬佩。例如在《圣哲画像记》中,曾国藩将庄子与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并称,说“左、庄、马、班之才,诚不可以一方体论矣”。

当然,在古今文章大家中,曾国藩最佩服韩愈。入仕以前,曾国藩作文主要宗法桐城派方苞、姚鼐等人,考中进士后,他发现桐城派的源泉在韩愈,于是改奉韩愈为楷模。这就是他后来所说的“中年以后别有所宗”。并且,他在《送梅伯言归金陵》诗中写道:“文笔昌黎百世师,桐城诸老实宗之。”意思是说桐城派各大家宗法韩愈,只有韩愈的文章才可称为“百世之师”。道光二十四年(1843年)三月,他在给诸弟的信中说:“我近来读书不多,只有古文自觉有进境,将来此事当有成就,恨当世无韩愈、王安石一流人与我相质证耳。”刚学韩文就想和韩愈相抗衡,未免言大,但也表明了曾国藩心中高远的志趣。所以,他在任京官期间,给自己订立了必修课程,除了作为儒家知识分子必通必精的十三经外,还有四门课必读,那就是《史记》、《汉书》、《庄子》和韩愈的文章。

曾国藩教育子弟读书,主要是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例相训导。他认为,读书不在多,而在精。他曾告诫曾纪泽说:“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有所择。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在选择经典读本上,也以韩愈为参照。接着他又自述道:“余于《四书》、《五经》之外,最好《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种,好之十余年,惜不能熟读精考。”

《史记》是曾国藩一生中非常重视的历史和文学著作,他自己对《史记》“嗜之成癖”,认为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熟读这本著作,如果能够读懂《史记》,那么对于以后的读书和治学就会有不可限量的促进和帮助作用。而对于司马迁的豪侠与任气精神,曾国藩也十分欣赏,他自己就经常以豪侠自任。尽管曾国藩认为司马迁也有不足之处,与圣贤的“自得之乐”稍有差距,但是可以说从治学与做人等方面来看,曾国藩受司马迁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曾国藩治学绝学

曾国藩在京师做官、做学问十二年,书友书师颇多,这对他一生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他也就更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和目的。他在给兄弟的信中谈得十分诚恳:“乡间苦于无书,然尔生今日,吾家之书,业已百倍于道光中年矣。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读书有志、有识、恒久

中国人向来推崇那种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的精神。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籍《孟子》中便有“一曝十寒”的典故,意在告诫人们做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国先秦时期的杰出思想家荀子也在其著名的《劝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说,只要有恒心,平凡之才也可以创造出骄人的成绩,缺乏恒心,即使是天纵英才也将一事无成。而且,古今中外无数鲜活的事例都证明了“恒”心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

曾国藩强调: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曾国藩认为,人不应因困苦变故而废学,读书贵在坚持,并在读书中体味乐趣。

曾国藩在读书时曾为自己立下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云中展翅翱翔的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起九州震动,如同深山中的巨木一样,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他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说: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然而,古往今来,总是立志者芸芸,遂志者寥寥,原因便由于许多人立志不坚,立志不真,正所谓:“无志之人常立志。”因此,曾国藩一再告诫子弟们必须真立志,立长志。他担任京官期间给在家乡诸弟的信中写道:

“倘能发奋自立,则日不可不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放泵,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亦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的志愿,是和他的治学目的论紧密相关的,正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个人治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

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但他对钳制心智、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曾国藩为了激励自己树立远大志向,曾在湖南涟滨书院时改号为涤生,取涤其旧染之习,焕然新生之意,可以看出曾国藩希图长进的志向和决心。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叫做进德与修业。

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

由此可见,曾国藩进德修业的目的,在于自淑和淑世,也可以说是成己成物。曾国藩认为读书对于国家,对于自身都是有益的,大可以报国为民,所谓“有民胞物兴之理”;小可以修身养性,卫身谋食立足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当然,这里的读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冲动,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上的行为控制,是治学意义上的读书了。

在京城,曾国藩先后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两位前辈为师,请教进德修业之术。在两位师长的教诲下,曾国藩自立课程十二条,悉力以赴: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这个课程表,曾国藩终生行之不辍。他的读书方法,学术见解,道德修养,都取得了很大的效益。

曾国藩严于律己,除自立课程十二条以外,还为自己编订了一个自修的课程:凡是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本身的修养、诗文创作,莫不分别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

有心得,能自觉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必有收获。曾国藩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始做诗文钞,并且开始写日记。后来基本没有间断过。从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起,更是不曾中断过一天。行军、生病的时候,也仍然照记不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为止。就此一端,便可以看出曾国藩持之以恒的毅力。

曾国藩虽然在科举上已达到巅峰状态,并且做了高官,却还在读书治学上按对一个学生的要求,严格规定自己的功课,毫不苟且,按日施行。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在今日很少见到,即在古人中,也很难得。坚持不懈是事业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同治十年(1871年),曾国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作为理学修养甚深的曾国藩,在元月十七日的日记中写下一句慨言,以警示和鞭策自己读书不要放松。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三月五日这天,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还要阅读《二程全书》,而且在迎接途中的马车上还在背诵《四书》,然而这时的他只能用手在空中比画了,欲有所言,口嗓已不能出声。身体差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坚持每日阅读《二程全书》,可见其读书的恒心。他后来的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溢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谏何极!”

在晚清“同光中兴”诸将帅中,曾国藩个人的天资禀赋即使不如某些人所说的鲁钝,起码也不是最突出的,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几乎无一不是天分极高的人中龙凤,曾国藩既非天纵英才,也无父祖的权势荫庇,他之所以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出将人相的“中兴第一名臣”和“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对后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他那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有志向的人一般都不会甘于平庸,有见识的人则知道学海无边,不会满足于现状,井底之蛙这种人都是一些没有见识的人。所以,那些有恒心的人,肯定也没有办不成的事。所有读书人都应记住曾国藩的这句: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曾国藩治学绝学

在晚清“同光中兴”诸将帅中,曾国藩个人的天资禀赋即使不如某些人所说的鲁钝,起码也不是最突出的,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几乎无一不是天分极高的人中龙凤,曾国藩既非天纵英才,也无父祖的权势荫庇,他之所以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出将人相的“中兴第一名臣”和“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对后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与他那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切己体察,贵专有恒

凡有所成者,无一是三心二意,轻言放弃之辈。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专注与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曾国藩学问上之所以有如此大之成就,与其善于总结的治学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有的史书中这样记载曾国藩生命的最后时光:

同治十一(1871年)年正月,曾氏已如风中残烛。二十三日这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二十六日,出城迎候前河道总督苏廷魁,途中在车上“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而口噤不能出声”。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紧生命的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那十几天中他每天都读修身养性的《二程全书》,希望在身心修养上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月初二,曾又发病,“因告二子,丧事宜遵古礼,勿用僧与道”。是夜仍读《二程全书》。

二月初三,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晚饭后阅书中《张子》一卷。《理学宗传》是曾氏所读的最后一部书。次日即逝世。

就凭最后这一点,我们就足以明了曾有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了。“坚持”二字笔画不多,说起来也不难,但能切实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不专注的喜爱不能称之为喜爱,半途而废的志向也不能称之为志向。

曾氏治学,强调有志、有识、有恒。他认为只要是读书人,首先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的人就不甘于人后而发愤图强;有见识的人就会学到很多的知识,不会自以为是地像一只井底之蛙;有恒心的人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关于具体的读书方法,曾国藩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家书中这样说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传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镇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迟钝,吃亏不少。尔须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至于作渚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作四书文,作试帖诗,作律赋,作古今体诗,作古文,作骈体文,数者不可不一一讲求,一一试为之。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过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除看、读、写、作之外,曾氏又说求业之精在于专,其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九月十八日的家书中提及,大意为:求业在于精学,除此之外再无他法,每日专心致志就可以了。谚语里有句话:“艺多不养身”说的就是不专一的坏处;多面挖井也没有泉水可以喝,说的就是不专一的后果。各位弟弟都应该努力专一地做学问。如果九弟志在练字也不用荒废其他,但每天练字的时候要专注而有神。不知四弟六弟是否专心,如果志在经义就专守一尽经;志在制义就专看一家之言;志在做古文就专看一家的文集,作诗和试帖也是如此,千万不能多管齐下,这样只会一无所获。以后写信来,各位弟弟要把自己的专业写明白,并且谈谈心得,使我一看信就能知道志向见解。凡是专一的人必有心得也必有疑问,弟弟们的心得可以与我分享,疑问我们也可以共同分析。详细写信的内容,就好比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面对面地交流,不也还是一件乐事吗?

而在另外的一封家书中,曾国藩介绍了读经和读史的具体方法:强调不但要专一还要有恒心。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恒”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恒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问。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除此之外,曾国藩提出了一个内在的要求: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曾国藩认为读书应该有心得体会,如果没有就说明没有虚心去体会,没有联系自己所思考的问题。这种状态下做学问,即使只研究一种学问并坚持到底,收效也是微弱的。在读书之前先要摆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同时能把学到的内容与自身联系解说文意,深刻地反省自己,尽力弥补不足之处。

古人之治学业就是今天人们所常讲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可以使人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常言道:学乎其上,得乎其中,学乎其中;得乎其下。曾国藩总结的这一套学习方法,无论是学习态度,精神还是具体方法都对于今天的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曾国藩治学绝学

凡有所成者,无一是三心二意,轻言放弃之辈。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专注与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曾国藩学问上之所以有如此大之成就,与其善于总结的治学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

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改变命运的方法有许多种,以学习改变命运并非捷径,但一定会有效用。

曾国藩生逢封建社会末世,长在湖南山乡一个普通的农家。在那样的一个历史环境中,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别无他途,只有走学而优则仕的路子。曾国藩少年时代便经历了这样的阶段。自然,此时他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但通过顽强刻苦的学习,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和心智的不断开发,曾国藩的人生志向也逐渐得以树立并不断提高,正是这种顽强的志向推动曾国藩跳过了科举考试的龙门,成为成千上万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少年时期的曾国藩资质一般,但他读书舍得下功夫,又在父亲的训导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自8岁读《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9岁时居然把五经读完了。父亲曾麟书继续指导他念《诗经》,同时开始教习他做八股文。14岁那年,父亲的好友欧阳凝祉来家中看望曾麟书,见了曾国藩的八股文章和诗作,大加赞赏并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他。曾国藩因为才学得剑了夫人,而他成功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此后,曾国藩除继续苦学八股文之外,父亲还教他读《史记》、《文选》等其他书籍。

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去参加长沙府的童子试,名列第七。祖父曾玉屏与父亲曾麟书认为曾国藩的确有培养前途,继续跟曾麟书学习,恐怕会贻误这孩子的前程,遂决定将曾国藩送往衡阳,后义将他送到本县的涟滨书院,接受名家的指点。曾国藩从较为沉闷、呆板、狭隘的私塾学习环境进入比较正规、活跃的书院读书,心情十分振奋。为了立志向上学有所成,曾国藩在涟滨书院改号,以此激励自勉。

经过刻苦的攻读与名师的指点,曾国藩的学业果然大有长进。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国藩年23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考中了秀才,而他的父亲曾麟书苦苦拼搏了20多年,才于前一年考取了这份功名。第二年,曾国藩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准备参加这年的乡试。

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名闻天下,在宋代便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出了许多位在学术思想上有影响的人物,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长期在岳麓书院讲学。岳麓书院具有务实的学风,十分注重对学子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湖湘学派的中心基地。进入岳麓书院后,这里浓厚的理学气氛,对曾国藩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他的长进创造了条件。虽然学习的内容不外乎是应乡试、中举人,以应会试所需,但在书院期间,曾国藩读书之刻苦是有名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入学岳麓不到一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二十四岁的曾国藩在湖南乡试得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在科举之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人京会试未中,他只得怏怏返乡。

转年,偏偏又是闰年。闰年有恩科,可发联袂会试。为了能让曾国藩不错过这次机会,二次进京赶考,祖父星冈公卖了三次地还差十几两的缺口,父亲曾麟书也急得连着几夜不能入睡。此时的曾麟书已近知天命之年,知道自己天生是秀才的气数,不要说进士,就是举人也无望了。但是他要在儿子身上补上这缺憾。为了儿子,他不惜想尽办法。最后终于从亲戚家借了些银子,这才使得曾国藩有了进京城的路费。

曾国藩临进京时就已下定了决心,这进士考不中便罢,若中了,就一定十几二十几倍地报答家人。他明白自己的命运终究要靠自己去改变,再多的艰难都不应该觉得难。到京后,曾国藩找到在京的长沙会馆住下,便不顾一个多月长途跋涉的旅途劳累,静下心来认真读书。

几经周折之后曾国藩才正式走上了官道。从一个农家青年到治军大吏,这种飞跃性的命运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和造诣,更得益于他的求学之旅。

不仅如此,在曾国藩以后的从政经历中,更是显示了他超前的智慧与远见,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式,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主动地向先进的西方人学习,并把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自己治学、治军的实际中。

当疯狂的西方列强迈着侵略的铁蹄踏上中国这片沉睡的大地时,曾国藩显得很冷静,他知道考验的时候到来了,他更知道之前所读的圣贤书在洋人那里是丝毫不起作用的。要变强就要先学习。因此,他开启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之风,给闭塞的清王朝带来了一缕“自强”的曙光。

在同治元年(1862年)十二月,曾国藩对现代科学有了初步认识,光学、重学,流学、电气学、磁石学、动物学等。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习,但他已经知道这些就是帮助西方人变强的知识,他认为只有先弄懂这些才能找到救国的根本办法。

曾国藩认为,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通过其他方法很难改变人的本性,但是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通过学习就可以改变一切。因此,曾国藩首先提出了以学习求变的方法。

曾国藩把学习新知识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读书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他的一生从来没有间断过读书。虽然他明白起步太晚了,但只要不停下脚步就有变强的机会。爱国心和身为中国人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放任列强的凌辱和掠夺。对他来说,读书不是为了消磨时光,是为了不断地汲取新的养分和智慧,以及增加求变的积累,救国于危难。

他认为要强国就要先自救,你要变强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他先从自身开始做起,由朱理学到法家再到庄家,现在又是现代科学,多次求变只为救国救己。

在我国近代史上,除曾国藩之外还有一些开明的有识之士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推行洋务。在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是中国人在思想意识领域的一大进步。

曾国藩之所以有如此先进的思想与远见,主要是因为他对学习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知识的热忱渴求。他的府中聚集了一大批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例如精擅边境史地学的张穆、何秋涛,还有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徐寿、华衡芳,以及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

这些杰出的人才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观念,也引导了当时中国科学研究的浪潮,充实了曾国藩的思想与观念,使他对局势的发展有了更为直观和真切的了解,也使自己的责任感更加强烈了。

曾国藩求知若渴,他不仅精心拜读过上述几位的著作,而且还对《溯方备乘》、《校那庐抗议》《几何原本》等书有过专门的评价,不仅如此,他还让自己精通数学的儿子曾纪鸿为饥何原本》译本作序。

曾国藩治学绝学

知识是促使社会不断走向进步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源泉。古人信奉“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若不能为人谋福为国解忧,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既然学了,就要学有所用,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加快自己日益落后的步伐,这一信条才是救国之道。曾国藩正是深知这个道理,不断地自我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

遵守孝道,提携弟辈

从一个人对待父母兄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与人品,通过修养与人品,就可判断他是否出类拔萃,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凡父母、祖父母之一言一行都会认真遵守,并且用文字记录,以待日后警醒自己,教导子弟,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晚辈首先要想到尽孝,在父母有生之年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言行,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所以心中无论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但总要有一处空间是留给父母的,并且时刻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赡养父母、孝顺父母是儿女的福分,也是儿女的本分。

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年轻时就很仗义,他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对那些老成端庄的人,星冈公总是很恭敬地对待他们,也从不懈怠其他各种人,譬如乞讨的、借宿的。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们,他都很热情地给予接待。街坊邻居、亲戚好友有好事,他就去祝贺,有丧事他就去探访,有人生病就去看望。乡亲们出现了纠纷,他常常在中间调解,主持公道。他从不畏惧强势,对那些做事特别不讲道理的人,常常不给他们情面,对其严加斥责。他还主动帮助整修乡里坏掉的道路,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年幼儿童。由于星冈公为人正直,慷慨大方,在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

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父传子,子传孙,好的家训代代相传,良好的家风永不衰落。星冈公上了岁数身患重病,行动很不方便,说话也不清楚了,生活不能自己料理。儿子曾麟书孝顺至极,日夜侍奉在前,星冈公要东西,用眼睛示意,不舒服时就皱皱眉,曾麟书心思细腻,常常在父亲想问题之前就想到了。星冈公每晚小便六七次,又非常要面子,不愿仆人帮忙,曾麟书衣不解带侍奉在一旁,一看见父亲要起来,赶快将器皿放好,待一会儿功夫再走过去,从不让父亲感到难堪。冬天大便,让别人帮忙挪动父亲的身体,曾麟书就在旁边挡住,父亲身上弄脏一点马上就换洗。父亲病了三年,曾麟书没睡一夜安稳觉,这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星冈公的长期生病更显示出曾麟书对父亲的孝道。

从以上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曾国藩为人恪守孝道,与他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教育向来就有言传身教之说,星冈公讲话向来条理性强,分析问题精辟、透彻,很多话都成了家规,这大概就是言传;“麟书公对父亲孝顺,时间虽长却更加用心,没有任何怨言”这大概就是身教。星冈公与麟书公与后世的教育方法虽然不同,但对于教育儿孙,成为乡人的榜样却起到了相同作用。

曾国藩官职在身,长年在外奔波,在家时间较短,但从来不忘惦记双亲。他经常通过书信告诉父亲自己的现状,让父母不必担忧。每次写信给父母,开头总是:“男国藩跪临父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寿金安”,末则写上“男谨禀”或“男谨呈”。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即使远在千里,对父母也是非常关心的。

由于在外做官,不能对卧病在床的祖父尽孝道,在家书中他说:“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剧。父叔率众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须央之懈,独男一人远离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责甚深。”他除了自己常写信回家向父母问安,也常要求兄弟、子侄写信汇报父母的身体情况。

有一次,曾国藩从弟弟的信中知悉父亲因过多地为家中之事劳累,以致累坏了身体时,马上写信给父亲,在信中他说道:“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萌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恭窃卿赢,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他又写信给弟弟,让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父母,一片孝心不表自明。

曾国藩要做什么事时,总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有时两位老人不同意或想不开时,他便很耐心地给父母解释、开导。老人实在想不通而不答应时,曾国藩便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去做。

曾国藩虽然位居高官,但对父母的孝心未曾有半点改变。他时时牵挂着家中父母,渴望回归故里亲自侍奉双亲,但是官场事务繁多抽不开身,只好把这种惦念和关切通过书信的问候向父母传递。

曾国藩的孝顺不仅只对双亲,他一直主张“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并努力去实现它,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曾国藩的三叔曾骥云一直在家务农,生活比较艰苦,曾国藩时常惦记他,并在生活上尽力给予帮助,待他如同父亲。他在曾国藩兄弟的帮助下,生活慢慢好了起来。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孝顺长辈的子女,更是提携兄弟、照顾小辈的长辈,他更是弟兄、小辈的榜样。

作为兄长,曾国藩对兄弟的爱是多方面的,爱之以德,对德的苛求,这是曾国藩的突出之处。他自知出身贫贱,得志之时切不可忘乎所以,更应在品德修养上齐头并进。宦海生涯,曾国藩看透了无德之人为人诟骂的本质,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无愧天地,无愧于心的崇高境界。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军事上颇有才华,在曾国藩的提携下加入湘军,很快成长为一名得力干将,并立下了许多战功。但他性情有些骄傲,曾国藩常常苦口婆心给予教导,耐心帮其分析身上的弱点,指出正确的行为方法。

曾国荃攻下天京后,起居奢华,言语傲慢,行为放纵。曾国藩写书直言相告,劝其顿去恃功享乐之心,重修德业反省之课。他的严词责备是不加掩饰的,甚至是尖刻的。他始终认为: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文钱。只有德和业都增进,那才算真正的成功,而成功亦不足悖……

曾国藩在兄弟们的眼里是令人敬畏的。他代父教弟,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更以德行服人。一次,曾国藩和友人小珊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虽过错在于小珊,然而曾国藩事后仍内疚不已。兄弟几人劝曾国藩勿以为怀,曾国藩却说道:“一朝之愤,不近人情。我德有缺损,可想可见。”他不顾兄弟们的劝阳,坚持要去登门谢罪。

在生活中,曾国藩对兄弟们也倍加关照。有一次,曾国荃左臂疼痛不能伸缩,曾国藩特别担心,后来专门派人给弟弟送去三幅膏药。曾国藩得到一个“一品”的名额,不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却给了弟弟的儿子曾纪瑞,事先并没有告诉弟弟。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在家中是一个孝顺父母、关爱兄弟、舍己为人、眼光长远的人。他是长辈眼中的才俊,是兄弟眼中的榜样,也是众人眼中的楷模。

曾国藩持家绝学

曾国藩治家有方,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携老扶幼,子孝妻贤,因此也被世世代代广为流传。

严教子女,规以治家

“璞玉等人琢,良木要人培。”家是温室还是锻炼场所全看持家人的教育方针。家教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甚至国家的发展。曾国藩一生深得儒学之精义,受益匪浅。他在成名之后,对家教非常重视。

在治家上,曾国藩奉行“治家贵严”的准则,提倡“进德修业”、“俭朴持家”。曾国藩认为“进德修业”,就是在积累无形的财富,完全是由自己做主。因此,在曾国藩去世时,清政府上谕称赞他为“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他的德业修行之深由此可见。

他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学问博深,见识广远,阅历丰富,位高权重,要求严格,他把所有的经验、智慧、理想、兴趣、已成之志、未竟之业全部压过来。做曾国藩幸运,做曾国藩的儿子更幸运。他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他为儿子提供了远比一般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他为儿子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困难和失败的机会,他把儿子看做他的躯体和心灵的新的延续。

曾氏家族的治家传统是以“严”著称的。据曾国藩说,他的祖父星冈公对父亲曾麟书督促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其大声呵斥。有时别人惹得他不高兴,他却以斥责儿子的方式发泄。每当此时,曾麟书总是屏住气,靠着墙,快走慢行,面色和悦如初。家风如此,曾国藩自然深受熏陶。他提倡以严治家,教导子弟律己戒骄,一生从不怠慢。

曾国藩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他强调:“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于不可胜言矣。”

传统儒家对子女的爱不仅体现在养,还体现在育。吃饭、穿衣是重要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更重要。儒家强调在家教过程中要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存技能,只有学会了这些才能于将来在社会上立足,从更长远更高的方面来说,才能踏上仕途,成为人上人。

教育子女的方法,古今相同之处很多。首先强调长辈的威严,但又强调循循善诱的重要性。爱的方式也崇尚理性化,溺爱是害而非真爱。这些观点都是一致的。

子女们长大后做出非法之事,多是由于做父母的在其小时候过于溺爱、宽容的结果。在子女的品德教育、功课学习上,曾国藩也是倾注了很大心血。他经常写信回家,指导孩子们的学习,从科目的选择,到课程表的制订,都详加叮嘱。有时候,曾国藩还让孩子们把作业寄过来,自己亲自批阅。有时候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老师,曾国藩也要下不少功夫去考察。正是由于如此细心的全面教导,他的子女都走上了成材之路,他的心血没有白费。长子曾纪泽担任过驻外大使,在办理中外交涉方面发挥过很大作用;另一个儿子曾纪鸿精研数学,有著作流传后世。孙辈中有诗人,曾孙辈中有教育家和学者,可谓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曾国藩提倡治家严谨,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但又不是一味督责,其深知“其身正,不令亦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重言传更重身教。

以严治家,曾国藩首先率先示范,并把自己的经验归纳总结以教导子弟:“自己儆戒的方法是什么呢?不外清、慎、勤三字。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改为谦字,勤改为劳字,尤为浅显易懂,也确有可以实行的方法。”后来,他又把自己恪守的“廉、谦、劳”作为一种功夫在家书中用以提醒弟弟们,使之成为曾家人人遵守的家风。这就是曾国藩与弟弟们说的廉字功。

曾国藩说:“我因为名气太盛,官位太高,常恐祖宗积阴德留下的福气由我一人享尽,所以时时用劳、谦、廉三字自我戒惧,也希望两位贤弟用此自戒。”同治五年(1866年),曾国藩家人离开金陵返回家乡,他立即写信给两个儿子,对家人在家的具体事项做出周密安排,并告诫儿子,一个家庭要严树家风,大房须带个好头。

除了对子女的善教之外,曾国藩在事业成功后,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尽管自己不能亲自回家照料父母,但经常写信回家问候。同时,经常给家中寄去银两,以资接济,把父母放在心上。

多数人都想为后代留下些好的东西。虽然这样想,但假若没有能力实现,也就罢了。麻烦的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当官人,他们如果不能给儿孙留下可观的遗产,即使子孙不说什么,自己也感觉对不住后代。这遗产若为金钱等物质财富,终究是有穷尽的;若是精神财富则可以代代相传。所以说不留下大笔的遗产还好,你留下的遗产越多,害他们就越深。曾国藩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曾国藩不是一个拥有大笔财产的人,但也绝不是一位没有财产的人,还远远没有到临终前,他就在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

曾家先祖星冈公在世时,他认为积攒私财是败家之兆。对此,曾国藩十分信服。他以为,与其给子孙留下大笔遗产,不如教子孙走入正道。他说,如果子孙误入歧途,性情必有变化,将来必定计较锱铢,到那时就难以挽回了。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强才会有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请弟弟曾国潢将自己在家乡的五马冲的田产都不留给子女。俗话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所有的获得都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只要自己肯努力,不靠家产,也不用担心没饭吃。

曾国藩在外做官,始终不忘对子女殷殷教诲。从咸丰二年到同治十年这二十年中,他写给两个儿子的信近两百封,教子如何读书、作文、做人。如何做到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他教导儿子读圣人之书,并能身体力行,学有所用。

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人的严格,不但大到品德的修养、与邻里族亲的友善、不干涉公事等,还涉及一些细节,如对男子要规定做收粪、锄草、扫屋、抹凳,女子要做鞋、纺布、下厨、做调料、酿酒。他事无巨细,都要严格要求,没有怠慢轻懈过。他常教育家人要“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记此二语也”。他认为,要树立好的家风,治家更应居安思危、精打细算、目光长远。

曾国藩持家绝学

在治家上,曾国藩奉行“治家贵严”的准则,提倡“进德修业”、“俭朴持家”。曾国藩认为“进德修业”,就是在积累无形的财富,完全是由自己做主。因此,在曾国藩去世时,清政府上谕称赞他为“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他的德业修行之深由此可见。

和气治家,家和事兴

中国人讲求家和万事兴。曾国藩作为士大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者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大家庭真要做到“和”的境界并不容易,这需要一种气度、一种责任心,更需要一种无私心的信念。

曾国藩共有兄弟姊妹九人,一姊、三妹、四个弟弟。曾国藩在兄弟五人中排行居长,二弟曾国潢比曾国藩小九岁,虽然一直潜心钻研《四书》、《五经》,但没有太大的成就。后来以监生候选县丞,这也是曾国藩出钱替他捐的。当时,父亲曾麟书还健在,曾家的大事也全由父亲一人决断,后来父亲去世,家里的事情主要也就由曾国潢一手操持了。或许是仰仗曾国藩的权势,在曾国藩治军期问他在家乡办团练,常常借势杀人,为患乡里。县官对他也毫无办法。曾国藩回去后,知其所为,遂用锥刺其股。曾国潢大声唤痛。曾国藩回敬遭:“你杀人就不痛吗?”这次的教训,他铭记在心,在其后未见有滥杀无辜的记载。

曾国藩在京为官十年,后又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剿”捻等,一直很难回家,对家庭的关心常常体现在家书上。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六日给父母的家书中,曾国藩写道:

六弟(曾国华)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心志。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即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毕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什两,至金竺虔家。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之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弟,可喜也!

曾国华,字温甫,比曾国藩小十一岁,是曾国藩的三弟,由于在族中兄弟问排行第六,所以曾国藩称其为六弟,从小过继给其叔父曾骥云。曾国藩一直认为三弟资质较聪,但读书期问并未有过人的表现。曾国藩为其“纳贡入监”,乡试也未中。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坐困江西,随时有被石达开生擒的可能。曾国华与其父曾麟书赶至武昌,向胡林翼讨救兵。胡林翼拨五千人由其带领,前往营救。此后,曾国华跟随李续宾转战于皖北,三河镇一战,与李续宾同时殉难。

四弟曾国荃,字沅甫,小曾国藩十三岁。他十六岁就跟随曾国藩在京读书。曾国藩对其极为疼爱,对其管教极严。因此,曾国荃一直对曾国藩非常敬畏。由于在族中兄弟中排行第九,所以曾国藩称其为九弟,军中多称其为九帅。曾国荃十八岁回湖南家乡,兄弟二人依依惜别。曾国藩一直将其送过卢沟桥,并赋诗一首,以示鼓励。曾国荃虽天资很高,但无恒劲,在长沙岳麓书院毕业两年,跟随罗泽南攻文,但一直没有长进。曾国藩时常在家书中,告诫其“有恒”的道理,但无论其兄对曾国荃期望有多高,他在科举上却一直不甚得意。二十四岁人县学、二十五岁补廪、二十九岁选为优贡。

曾国荃虽然科举不甚得志,但在军旅上却颇有建树。自随曾国藩治军以后,便不负期望,围攻安庆,荣获首功,一时间名声大噪。随后又顺江东下,驻军雨花台,包围天京,两年中披肝沥胆,终于独获首功。然而,曾国藩却害怕兄弟功名太盛,以免出现功高盖主的局面,所以极力压抑曾国荃,保升诸将,后以曾国荃受谤返家。在家他极力劝导曾国荃持盈保泰,以免曾国荃及家族受到迫害。曾国藩一片苦心,最终使兄弟化干戈为玉帛。

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字季洪,后改名贞干,字事恒,比曾国藩小十七岁,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幼年就有些超人的见解,二十三岁人县学后,即不肯做举子业。最初随曾国藩练湘军,始僚佐杨载福、彭玉麟,以为非常器,己愿下之,后杨、彭果成名将。他避居紫田山,谢绝人事。及曾国华战殁,才出来带兵,投效胡林翼,与曾国荃会师安庆、南京,因功晋升为知府。后来,为疫病所染,病死于军中。曾国藩说他“智足以安危乱,而名誉不并于时贤”。

曾国藩共有四个弟弟,在生活和从军也避免不了互相支持和帮助。当曾国藩坐困江西,一筹莫展之时,他又常常想自己的身边要是有几个亲兄弟帮助,一定比现在的这帮人可靠。他的苦处,曾国华等在湘乡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曾国藩几个月不通家信,便使他们心中极为不安。特别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更是思儿心切,一连数日,饭茶不香,明显消瘦,脸上的颊骨又突了出来。几个儿子成天围着他,不知如何是好。曾府的气氛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曾国荃和曾国华终于憋不住了,去找父亲和其他的兄弟商议办法。大家计议,总觉得不能在家中干等着,应该找人帮助曾国藩一把。去找谁最合适呢?无非就是在长沙的左宗棠和在武昌的胡林翼。左宗棠虽与曾国藩有些矛盾,但毕竟是仗义之人,到了这种危急的时候,想他也不会撒手不管。至于胡林翼,曾家对他历来不错,这个人也最懂得讲究大局,自然会想方设法帮助曾国藩。他们最后商定,分两头进行联系,而将重点放在胡林翼的身上。于是,曾府给骆秉璋和左宗棠各发去一封信。请求他们组织援军以解救曾国藩和他的湘军部队。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组成三支救援的队伍开到江西,于是曾国藩深深感到亲族血缘的关键与珍贵。因而他也赶紧给兄弟送去温情回报,再也不反对其弟弟进入军营。

曾国藩很快就对他们都寄以厚望。他不断给曾国华和曾国荃写信,介绍带勇、扎营和打仗的方法。还告诫他们,湘军的特色之一在于它大量地招揽书生办理军务,因而必须设法处理好与这些绅士的关系。他强调,军营之中用绅士不比用官,绅士本无任事之责,又多有避嫌之念,谁肯挺身而出以急公事?所以,对于绅士,最好的办法是奖之以好言,优之以薪银。如果发现有一个好的,就要大加吹捧。如果发现有不好的地方。则要深藏不露。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为你所用。

从此后,曾国华和曾国荃一直随营军中,而且很快各当一面,曾国藩有兄弟相助,自然底气也足了许多。

曾国藩是国荃的兄长兼老师,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修身、处世、治军、治家等各方面给予教导,其关系之厚,可谓兄弟间的典范。因此,当曾国藩死于两江总督上任时,其弟国荃竟丢箸大哭,是毫不奇怪的。

弟有成则贺,弟有隙则谏:容弟误解己之为,但不容己纵容弟之错,曾国藩在诸兄弟之间始终是一位如严父一般的“好大哥”。

治家是儒学理想的一部分,在宗法观念下,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和,在理论上是一种修养、一种信念;在实践上往往体现为一种策略。“和”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曾国藩在治家方面颇有心得。他说“家和则福自生”,“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兄言弟从,弟请兄允,一家人融洽相处肯定会发达,相反兄弟反目,婆媳扯皮、夫妻计较,这样的家没有不败落的,要守得住‘和’字才好”。

曾国藩持家绝学

曾国藩在治家方面颇有心得。他说“家和则福自生”,“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兄言弟从,弟请兄允,一家人融洽相处肯定会发达,相反兄弟反目,婆媳扯皮、夫妻计较,这样的家没有不败落的,要守得住‘和’字才好”。

言传身教,皆而有之

只有自己先做好,才有资格说别人。率先垂范,身体办行,才能给别人做示范。

曾国藩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自己获得的地位、财富有多么地耀眼,也只是一代。如果子女不成器,他们的境遇并不被看好。越是富人、官家的孩子,越应该谦虚慎行,加强自身的修养。一个人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历观往代,他总结出居家中的四败:奢淫、骄怠、不和、侮师慢客。因此不管他多么繁忙都不忘教育子女成败兴衰的道理。他是典型的主张言传与身教兼而并重的人物,他写了上千封家书,主要是针对子弟们的教育。同时,他又言行必一,以身作则,是率先垂范的典型。他明白只有自己先做好,才有资格说别人,说的话也才更有说服力。他的示范主要涉及生活、工作、读书、修养、教友、清廉六个方面。

在生活上,曾国藩告诫家人以勤俭自持。他常常痛自惩责,他对曾家寄予了厚望,希望家人力行节俭。

他教导儿子,要成大器必须谨守简朴。他认为凡世家子弟,若能在衣食起居上与一般人家相同,就能有出息。若沾染上富人的奢侈习气就难有作为了。自己身为将相,但所有衣服加起来还不足三百金。孩子们若也能坚持这种简朴作风就是一种福气了。

他告诫弟弟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在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四日《致澄弟》中,他提及了对“俭”的理解,大意是说:对于节俭弟弟也狠下功夫,我为此感到欣慰。只是这个“俭”字做到并不容易,由奢入俭比登天还难。就好比家里雇轿夫去县城,往年只有轿夫二名,挑夫一人,而今已经是十名有余。别说减到三西名,就是七八名也很难做到了。曾国藩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事实,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曾国藩统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几乎隔几天就要给弟弟曾国潢写一封信,反复告诫他,持家要以俭为本。

在工作上,曾国藩一直非常投入,他每日从早到晚,很少休息。对于一些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晚年时,虽然他的右目失明,但是仍然坚持阅读公文,写作诗文日记。在任直隶总督时,他一意清理积压起来的狱讼。对于一些重大案件,他均亲自鞠讯,半年之间,竟然了结了四万一千余件,多年的陈牍均清理完毕,由此可见他工作时的勤奋与执著。

在读书上,曾国藩重视读书做人的教育,可他却不高高在上、夸夸其谈。他以商量的口吻,中肯的态度,教育子女认识自己在学习与进步中的不足。他指出,学习贵在恒心,读书贵在有常。他严于律己,自订十二种功课,并且力行不懈。为了使自己每天都可以遵守十二“常课”,他专门找人刻印了一些簿子,在上面列出了详细的表格,他每天都要在表格中填写“常课”的相应内容。这十二种功课分别为:

1.主敬:整齐严肃。做事专心不二,日求精进。

2.静坐:每日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此为一天内“勤”的开始。

4.读书:一书未看完,断不看他书,且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细研圈点,每日十页,从不问断。

6.谨言:刻刻留心,不讲废话。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欲节食,善待于己。

9.日记:每日一则,体味生活。

10.陶冶情操:每月作诗文数首,培灵感养盛气不丧心志。

11.习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以此为课不做拖延。

12.夜休:劳心疲神之事,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的实用性自然不用多言,按照此规条管理,必有成效。

在修养上,曾国藩有极大的成功,因此被称之为“圣相”。他时刻检点自己,力求心安理得,努力上进。他所作的五箴,不仅可以律身,亦兼可教诫子弟,垂范后世。

在孝亲上,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他告诫兄弟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要谨守毋违,且为文纪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曾国藩把兄弟和睦、贵体孝道、实行勤俭作为家运之兴的根本。

他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十六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教育弟弟,大概意思说:我细细思考,发现天下官宦人家,多只福泽一代,子孙多奢骄毫无作为,到第二代还优秀的都很少。商人的家庭,勤俭的能延长到三四代,耕读为生的人家,能延长到五六代,其中孝敬老人,亲友互相爱护的就可以福泽十代八代。现今我们乘祖上的福泽,少年得志,就担心一辈子就用完,所以希望各位弟弟和孩子们,努力做耕读孝友似的人家,不做官宦的人家。曾国藩反复强调家势兴衰与个人的修养、立志有很大的关系,孝友会使家庭兴旺发达,长久延绵而不致衰败。

在清廉上,曾国藩做了几十年的官,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立誓不靠做官来发财。他认为收取不明之财是一种最可耻的事情。他告诫家人应当自谋生计。在京做官十年,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后来勉强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寄回家中,还一再吩咐需以四百两分赠予戚族的贫穷者。以后带兵多年,担任总督时,也从来没有占有公家一丝一毫钱财。

由此不难看出,人一生的学习有很多的内容,想做一个优秀出众的人才,不完善自己,不努力管束自己是不行的。不管是思想品德还是外在条件,都应该有所长进才是。

曾国藩持家绝学

曾国藩是典型的主张言传与身教兼而并重的人物,他写了上千封家书,主要是针对子弟们的教育。同时,他又言行必一,以身作则,是率先垂范的典型。他明白只有自己先做好,才有资格说别人,说的话也才更有说服力。

以谦为怀,不仗势欺人

在封建社会里,一家中出了个有权有势的,家里的人不免要仗势欺人。曾国藩在这方面非常注意,尤其是家里与其他人发生纠纷的时候,更是让家里以谦退为怀。

曾国藩力戒子弟不要习染官宦之气。他教导说: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填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荼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佚矣。至要至要,千嘱万嘱!

有一次曾家相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准备将先人改葬在这里。不想另一家也看中了这块地,两家于是就争了起来。曾家的人便写信给曾国藩,让他出面摆平这件事。然而曾国藩却写信劝家里人放弃这块地。他说,不是我不想要这块地,如果这块地经过争执之后才到了我们家里,就没有什么吉祥可言了。改葬先人是求得福气,这样与人争执,哪里有什么福气可言?先人改葬在那里,也不会心安的。在他的坚持下,曾家主动让出了那块地。

还有一次,曾家建了一座新宅,为了地界的事情与邻居家发生了争执,官司打到了湘乡县。曾国潢将此事写信告诉了曾国藩,曾国藩收到此信之后,立即写了一封信,并附了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大学士作的。曾国藩将这首诗转送给家里人,就是要教给家人以宽容为怀。他的家人于是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也感动了邻居,邻居见自家的地方确实方便曾家,便也让它三尺又何妨,将地方转让给了曾家。

尽管曾国藩家教很严,但他的家人中不免还是有一些不听教导的。尤其是他的二弟曾国潢,更是在家乡里依仗权势飞扬跋扈。

湘乡有一座桥叫定胜桥,这座桥是嘉庆年间一位名叫王佐的人独自出资修的,到了咸丰年间,因为时间太长,桥已经塌了,王佐的后人王友交出面,由王氏家族出资,将这座桥进行了重修。桥修了两年,最后终于修成了。修成之后举行试桥庆典,也就是由一个人先走过去。原来计划请曾国潢,结果议论之声四起,有人说“将相之家,不一定会屈身来试桥的”,有的说“姓王的修桥,为什么却要姓曾的来试呢”?王友交便决定自己试桥,结果刚一试完,曾国潢就来了,他见王友交已经试了桥,十分愤怒,顿时怀恨在心。

不久,太平军打了过来,县令让县里的人组织团练,并推王友交为首,王友交因为重病在身,不能应命。曾国潢就趁机发泄宿怨,诬告王友交“通匪”。他命人用绳索将王友交捆在马尾上,然后策马狂奔,王友交被拖得血肉模糊,惨死在曾国潢的手下。

曾国潢报复王友交的事情传开后,乡民十分愤怒,大家集资推动王姓上京告状。曾国藩闻讯后也十分恼火,于是寄了一根绳子,一把剃刀回家,让他自杀。只是后来有人从中斡旋,王姓放弃了告状,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同治年间,湖南的民间会党组织哥老会势力很大,特别是在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原来参加湘军的人很多,这些人退伍之后,无事可干,就纷纷参加哥老会。曾国潢在家乡里便以剿杀哥老会为名,凡是地方上有他憎恶的人,他就捆到县府里,说是哥老会,要求杀掉。

曾家势力很大,凡是他送去的人,县里不敢不从,有时曾国潢送去五六十人,也很难有几个可以生还的。当时的湘乡县令是个信佛的人,佛教讲究不杀生,每当曾国潢送人来的时候,不答应吧,害怕曾家的权势;答应吧,又要受良心的折磨,所以每当接受曾国潢送来的人,都要号啕大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哭,他回答说:“曾四爷又要借我的手杀人了。”

曾国潢在家乡为人所恨,曾国藩都听说了,他多次警告曾国潢不要作恶,但收效甚微。后来曾国藩回家的时候,听说曾国潢还是这样,很生气,趁曾国潢睡午觉的时候,用锥子猛刺曾国潢的大腿,曾国潢大喊:“疼死我了!”曾国藩质问他:“我只用锥子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此后曾国潢果然大为收敛,在待人接物的态度上也好了很多。

曾国藩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观《汉书·霍光传》,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他的外孙女儿被立为皇后,霍光以皇后外祖父的身份专制朝政,权力非常大,甚至谁当天子都由他说了算。霍氏家族在朝廷中势力也很大。霍光的儿子霍禹和他哥哥的孙子霍云是中郎将,他哥哥的另一个孙子霍山掌握着兵权,他的两个女婿分别是东宫、西宫的卫尉,霍氏家族的其他子弟、女婿之类也都有相当的职务。霍光死了以后,霍禹成了右将军,霍山掌握了代理尚书的职务。然而,霍氏一门奢侈无度,最终盛极而衰,霍云、霍山自杀,霍禹等人则被处以腰斩之刑,因为受霍氏家庭牵连而被灭族的也有几十家。

曾国藩从历史上大家族尤其是官宦之家兴衰的历史中,得出了“不旋踵而败”的结论。这个结论也许是很残酷的。大凡创业者都经历过一个艰苦的过程,所以深知家业来之不易,但下一代自幼生活于富贵之中,见惯了大排场,没有了吃苦的意识,而骄,而奢,而淫,而逸,而无恶不作,于是到了这一步,也就离败家不远了。这几乎成了官宦之家的规律。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月满则亏,日中则昃。”齐家之道,同样也是如此。如何对待权位和富贵,也就成了一个为官者家族命运的关键。曾国藩在曾氏家族最兴盛的时候,就提出了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提出不要干涉地方的公事,提出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这无疑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也是非常明智的持家之道。曾氏家族后来长盛不衰,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才出现,像曾纪泽成了杰出的外交家,曾纪鸿在数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广钧是著名的诗人,这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曾国藩的这些家训。

曾国藩持家绝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月满则亏,日中则昃。”齐家之道,同样也是如此。如何对待权位和富贵,也就成了一个为官者家族命运的关键。曾国藩在曾氏家族最兴盛的时候,就提出了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提出不要干涉地方的公事,提出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这无疑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也是非常明智的持家之道。

同类推荐
  • 处世的艺术全集

    处世的艺术全集

    爱比克泰德: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生活的艺术》是其追求一种朴实、自然的人生的体现。昂苏尔·玛阿里:波斯王子、著名文学家,其《教诲录》被誉为“伊斯兰百科全书”式的散文作品。巴尔塔萨·格拉西安:西班牙著名伦理学家,《处世的智慧》被誉为“最别具一格的10本书之一”。拉罗什福科:法国著名的伦理作家,流传于世的《箴言录》曾被视为“渎神”之作而被禁销。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与思想家,《生活之路》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查斯特菲尔德:英国著名外交家与政治家,其著名家书《一生的忠告》成为一本世世代代的家教范本。
  •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一个宴请,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桌筵席,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商务宴请作为商务人士重要的社交方式,不单单只是为了吃个饭,其中还隐含着许多目的,包藏着太多的内涵。商务宴请看似简单,简单到只是吃顿饭的事儿,却又是无比复杂,复杂到这顿饭该怎么请、位置该怎么排、菜该怎么点、酒要怎么喝、话要如何说,都需要考虑周详。所以要把商务宴请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关活动,需要精心做好准备,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宾客的级别、风俗、喜好等。合理策划,可以令宴请锦上添花。
  • 中国人的炼金术

    中国人的炼金术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赚钱智慧,只有读懂它,你才能掌握事业成功的有力武器。不管中国人赚钱的手段如何千变万化,但是其赚钱的本质从来不曾有任何的改变。你只要用心体会、正确运用,就一定能窥见“炼”金的秘密,掘取人生的宝藏!本书从传统文化角度剖析中国人的赚钱智慧,以及中国富商巨贾都心照不宣的赚钱潜规则。深度透析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赚钱文化,告诉你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的赚钱手腕。
  • 能成大事的七种男人

    能成大事的七种男人

    本书阐述了七种成功男人成功必备的素质。成大事的男人从不为失败找借口,成大事的男人也从不为失败找理由,这就是成大事者为什么能成大事的原因之一。一个人要想成大事,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自己是否立志于成大事。我相信,生活在这个世纪的青年人,成大事才是人生奋斗目标!这是一本让你如何成大事的书,《能成大事的七种男人》将是你人生奋斗的目标中一盏永不熄灭的导航灯。
  • 成功者之书

    成功者之书

    一个人能办事和会办事是社会对这个人的肯定性评价。要想得到这样的评价很难,因为能办事和会办事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不仅包括个人的语言能力、思想品位、情感商数、性格取向,也包括涉世的城府深浅、经验的积累厚薄、内在心理素质的高低以及外在形象的设计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等。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综合形象,这个综合形象对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不能办成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办事要有一个好形象,起码有两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外在形象设计,二是内在形象设计。
热门推荐
  • 大叔别吻我

    大叔别吻我

    “要结婚可以,你只能嫁给我!”婚礼前夕,那个曾说过绝对不会结婚的男人拿着求婚戒站在了她面前。肖洛洛觉得,她跟这个男人有N多的不适合、不可能:他大她十几岁!他的家人很难缠!他的旧情人可以装满一辆火车……可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她却义务反顾的冲进了大火里,只为救他出来。他说:“只要我爱你,我们就很适合!”
  • 一千零一个国王

    一千零一个国王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蹬地。天每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虽然盘古已经不在了,但听说他还有一个弟弟,就藏在天地间的某处。他的大名叫盘瓜,不过他更喜欢人们叫他,盘小瓜。
  • 一路向医

    一路向医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那,医学的尽头是什么?王铮,一步步的向着医学的尽头,艰难前行。686864088,群号。
  • 丧尸能力者

    丧尸能力者

    末日来临,超能力者的救赎,在危难面前毫不退宿的超能力者将世界拯救。
  • 邪魅皇帝的专宠:绝世丑妃

    邪魅皇帝的专宠:绝世丑妃

    她穿越而来,是皇宫中的丑妃,面貌惊人,却封为贵妃。“皇帝叔叔,要不然随便扔一个皇后的宝座给我坐一坐?”月媚儿邪邪一笑,惹得当朝天子恼怒万分。“随便扔一个?你还以为这个世界上朕有几个皇后?月媚儿就你这倾城丑容,你这一生终究只能为妃!只能为妾!”尹赫夜冷笑一声,拂袖而去。撕心裂肺后,她不再相信这所谓的爱情,一心复仇的她,路途中又会遇到一些什么呢?
  • 焚天封魔记

    焚天封魔记

    久被封印的魔神,怀揣梦想的少年,奇异的命运将他们联系到一起。亦正亦邪,孰是孰非?魔之称谓究竟是来自于毁天灭地的力量,还是斑驳复杂的欲望?
  •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兽世:兽夫,太霸道

    穿越兽世:兽夫,太霸道

    我只不过是睡了一觉,就被一个自称为兽神的白胡子老头拐来这蛮荒兽世之中,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 开局签到极品男神系统

    开局签到极品男神系统

    穿越到为渣女几乎败光身家的老舔狗身上,开局就是修罗场,然后我签到了极品男神系统,【叮!检测到宿主被王雪羞辱后的悲情指数100,已自动收集,是否确认签到?】【签到成功!获得玛莎拉蒂——总裁使用权七天!宿主可通过成就点在商场兑换永久拥有!】【叮!检测到来自宿主被黎希月拒绝后的悲情指数2000,已自动收集,是否确认签到?】【签到成功!宿主获得超一线男星颜值和身材身高!】
  • 独家专宠:萌宝找上门

    独家专宠:萌宝找上门

    七年前,她未婚先孕,倔强出国,生下孩子。七年后,他新婚典礼,萌宝抢婚,纠缠再起。曾经命运的交集,注定了今生的纠缠不休。“小小,该回家了。”宋子骞轻叹。“我自己有家。”黎小小扭捏。“小昕也是我儿子。”宋子骞挑眉。“那是我生的儿子。”黎小小瞪眼。“哦~那也得靠我,我不介意亲自教教你。”宋子骞低语,语气轻佻。“宋~子~骞!!”黎小小狂怒。PS:纯宠文,女主傻白甜,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