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67800000002

第2章 女人就是这么奇怪:消费中的趣味心理学

就像大多数男人都喜欢看足球一样,大多数女人都喜欢逛街,这是天性使然。而正因为女人爱逛街,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商家会对女性的消费心理加以研究,变着法子赚女人的钱。比如会想方设法让她们去购买她们不一定想要的东西。对此,商家会在商场的设计、价格的让位、推销的话语等各方面来吸引女性。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商家的这些手段,以免陷入消费的陷阱。

为什么多数女人爱逛街?

女人可以说是天生爱逛街。逛街的女人,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贫富贵贱,不讲文化层次,开心也要逛,伤心也要逛,或三五成群,或男伴作陪,或单枪匹马,有时满载而归,有时空手而回,无论怎样,她们都逛得欢天喜地、不亦乐乎,大有二万里长征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

女人逛街,关键在于一个“逛”。所谓“逛”,汉语中的意思为:闲游、游览,外出散步等。“逛”字里有“狂”,女人对于逛街的热爱已接近疯狂,几乎像打了鸡血一样,与男人对于DOTA、世界杯的热爱有的一拼。

为什么女人如此热衷于逛街?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一下。

一、女人爱逛街这个问题,可以从原始社会男女分工问题开始说起。在远古时代,男人主要负责狩猎,女人主要负责采集野果。男人狩猎,通常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杀死猎物,然后赶回家中交给亲爱的妻子,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短时间无法杀死猎物,那是一种耻辱,也因为猎物是家中必备的吃食,他们必须那样做。男人从远古时代走来,到了今日的购物,他们也采取同样的方式,总是会以最快的速度选择好、付款、拿回家,稍有迟疑,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而女人则恰好相反。在古代,女人采摘野果时,总是一群女人结伴而行,大家有说有笑,走走停停,玩玩闹闹,她们从不在意今天是否采到了新鲜的野果,也并不在意是否能够准时回家,因为这原本也是无关生死的事情,没必要那么在意。所以,直到今天,女人依旧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购物,能不能买到东西,和买到什么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自己享受了这个过程就是好的。

而即使到了现在高度文明的社会,男女的社会角色分工仍然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在生活日用品消费方面的大部分责任都是由女性承担,所以女性自然要在逛街上投注比男性更多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已婚女性更喜欢逛街的原因。

二、女人天性爱美,女人的衣服永远不够穿,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除了衣服,还有鞋子、饰品、化妆品、包包、私人用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美丽的附属品和消耗品。女人的服装很重要,妆容很重要,女人外出的时候,要根据天气、季节、潮流、肤色、要去的场合、要见的人、见人的目的以及她的心情来决定穿什么衣服,精心打扮。所以女人的衣服、饰品等一定要精致、丰富,于是,女人要逛街要精心挑选。

男人喜欢看女人,是因为欣赏异性之美,而女人却也喜欢看女人,并不是女人不懂欣赏异性之美,而是因为女人天性爱美,也爱比较,所以看到其他女人都是要比较一下,是自己穿着打扮更美一些,还是对方更出众一些。

三、女人逛街能够愉悦自己。对大多数女人来说,逛街能让她们释放压力,在不停地走动和谈话、不停地试衣服、看喜欢的东西、讨价还价这个过程中,她们愉悦了自己。女人天生喜欢一切好玩好看的事物,不管它们有用没用。

正像《蜗居》里海萍说过的一句话:“逛街对于女人来说,是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不只是对物质的追求。”一语道破天机。女人逛街不单是为了购物,满足物质生活,她们在逛街的过程中更注重精神享受。女人逛街,乐趣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还能享受生活,品味艺术,街头的风景是靓丽流动的,行走在人流如织、风景靓丽的街头,如同观赏人世众生相,浏览人间万象图。

女人逛街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逛街重在一个“逛”字,浏览着新上市的衣服鞋帽,讨论着今年流行的颜色和款式,这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只有在这个“逛”的过程中,女人才能把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会比较自己穿什么衣服好看,会注重自己今年需要什么款式来跟上潮流。女人从逛街中获得愉悦,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四、女人逛街还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对很多女性来说,她们逛街的目的就是为了陪死党、闺蜜、朋友玩。尤其是周末,反正没什么事情,就陪朋友一起出来玩玩,正好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总之,女人爱逛街是很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女人逛街有很多好处,可以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释放压力,可以陪朋友,还可以拉动内需。爱逛街的女人都是热爱生活的,逛街的女人比总是宅在家里更健康、更阳光。总之,女人逛街,好处多多,值得推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因为女人爱逛街,商家都知道女人的钱好挣,经常会想方设法设计一些“陷阱”让女人跳下去,所以,女人在逛街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花冤枉钱,不上商家的当。

为什么你会留下“试用”的产品?

无论是走出门去逛街,还是足不出户在网上淘宝,都会经常遇到“免费试用”这样的“好事”,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但只要是掉馅饼,就一定会有陷阱,这是百试不爽的规律。那些免费“试用”的产品,最后往往都被我们留下,不管对我们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都为它们买单了。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圣诞节与室友去逛街,两个人刚进一个商场,就被一帅哥拦下,帅哥面带微笑,巧舌如簧,说他们公司在搞活动,回馈客户,可以免费试用他们的化妆品,还可以免费做一个面部美容。于是乎,在免费的诱惑下,两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单纯学生妹就这样走进了圈套。

进入他们的店内后,有两个姐姐来给我们做面部美容,两个姐姐时尚漂亮,亲切热情,一边夸奖我们漂亮、皮肤好,一边指出我们皮肤存在的一些问题,留下好感的同时激发起我们想改善皮肤问题的兴趣,而后自然而然开始推荐给我们试用的这些产品,说一些效果好、无副作用物美价廉之类的话,最后,我们两个人都对产品很心动,觉得这就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必须买下来。于是,那天,我们两个人满心欢喜满载而归,各自买了一大包的化妆品,花光身上的所有钱。

结果是,买来的这些化妆品效果都很一般,价格却不菲,而且有的根本不适合当时的我们使用,于是大呼上当。要知道,这浪费的可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

其实,冷静下来看,商家的手段主要就在“免费”这两个字上,在“免费”这个面具的掩盖下,消费者会失去原有的理性。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曝光效应”,即熟悉能导致好感,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见面越多,好感也就越多。人对自我是会维护、提高的,对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也会比较积极地关注,而商家推行免费试用品,使得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熟悉的心理,由此激发购买欲,最终导致冲动消费。“免费试用”就是利用了“曙光效应”这一原理,突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而且,经常试用某一厂商的产品后,消费者对这一品牌会变得越来越熟悉、也会随之越看越顺眼。

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斥着“免费试用”,上面所说的对于化妆品的试用只是冰山一角。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杀毒软件金山、卡巴斯基等等,最初都是让用户免费试用,走一种“零付费”的模式,等用户习惯使用这些软件后,企业就开始收费,用户自然而然就留下了这些软件接着使用。还比如现在的大型超市时,一些食品柜台前常能看到“免费品尝”的场景。

商家除了有效利用了曙光效应外,还设下了其他一些陷阱。比如,移动联通也经常推出这样的活动,什么手机报,彩铃免费试用两个月,等你习惯试用后,就开始收费了。这些做法真的是屡试不爽,化妆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化妆品DHC,其进入中国的“王牌”法则就是让女孩们蜂拥上网注册,获得其免费小样。

随着电商的强劲发展,网上的“免费试用”营销模式更是随处而见,目前已经有很多网站为网民提供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免费试用商品,比如,淘宝就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与国内知名厂商等合作,从而迅速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厂商推广“试客”服务的主要基地,为“试客”提供涵盖吃、穿、用、玩等各个方面数十个品牌的商品。一些网友对享用这种“免费大餐”乐此不疲,成为了“试客达人”。

纵观网上的“免费试用”模式,试用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免费免邮试用,但需要提交试用报告;第二种是免费不免费邮,可不提供试用报告。

所谓无利不起早,商家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那这些“免费使用”中又有什么猫腻呢?

对于第一种方式,一般很难申请到,试客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资料和一份试用报告。商家的目的就是试客们的资料和试用报告,有的试客申请了免费试用产品后,手机上就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和电话。这可能是其个人资料被网站给出售了。应验了那句话“凡事都有代价的。”

对于第二种方法,一些免费不免邮的试用产品,不要求你提供试用报告,但是邮费相比正常快递和物流要稍高。但胜在免费试用,于是觉得邮费稍微贵点也可以接受。但这些试用中心很可能是以假冒伪劣产品冒称名牌,以赚取运费为目的。例如,一件试用产品他们花了5元,冒称市场价100的名牌小号装,然后运费用了10元,寄到你手里,而他们却收了你20元的运费,这样一个试用品发出去,他们就可以赚5元。

还有一些情况,有些试客没能申请拿到免费商品,他们反而会到商家的网站上去订购一件。于是商家还是赚了。

这两年,家电厂商促销战也打得火热,各种电器的“免费试用”促销活动也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家电连锁店承诺某洗衣机购买后可以“试用30天,不满意退款”,并签订协议。这种促销模式也暗藏种种风险,有些是试用协议陷阱,协议中约定了严苛的退货条件。有些是法律风险陷阱,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商品在免费试用期间发生了毁损或灭失,其风险要由买受人即消费者承担。还有些是增值服务陷阱,比如商品虽免费试用,也可退货,但安装、拆卸费用均需消费者承担。

总之,“免费试用”大多都是一个幌子,商家是逐利而生的,实际上任何的“免费试用”都是利用消费者心理的一种营销手段,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小便宜,按需消费,保持理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为什么我们会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

同样的商品,质量有好有坏,价钱有高有低。可是,我们却常常在质量差的商品上花上更多的钱。当你听到这些可能有些不服气,但是你仔细盘点一下家里的物品就会发现,上个月打折促销买的洗洁精,1.5L一大桶,结果买回来不好用,一直堆在柜子里占着地方;上星期去商场购物正碰上打折促销,明知道那些衣服质量不好,可禁不住价钱的诱惑,心想着就几十块的东西买回来穿着玩,结果花了几百块买了好几件,至今还从未穿过;前两天下班路上看到旁边的洗护用品店,进去一看花十几块就可以买一大瓶洗发水,一口气买了三瓶,回到家一试,洗发水连沫都没有,洗完还头痒……

难道这不是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的钱吗?买1.5L一大桶洗洁精的钱,若是买名牌产品可能只能买一小瓶,可最起码这一小瓶是真正可以用一阵子的;花了几百块买的那好几件打折衣服,自己根本不穿,还不如买一件时尚流行的名牌裙子呢,最起码自己的钱不会白花;买三瓶廉价洗发水的价钱,完全可以买一瓶质量上乘的洗发水,虽然是小瓶的,可最起码不会出现洗完头痒的状况……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些价格低的离谱的东西可能会有质量问题,却无法禁受住价钱的诱惑,而不惜花费大价钱买回许多。其实,这是因为人的求廉心理所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明明可以花费一百块就可以搞定的东西,我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块呢?大家都觉得有便宜不占,那就是傻的表现。所以,在这种求廉心理的促使下,人们往往就会花更多的钱把这些差的物品带回家。

但需要提醒广大女性的是,那些廉价的商品真的是你需要的吗?如果买回家不能用,还不是白白花了钱,还让这些商品占着地方。买东西不要图便宜,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花了一大笔钱买回来一堆不能用的东西,难道不是便宜没捞到,还吃了大亏吗?

除了人的求廉心理能够让人在差的物品上花更多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会让人愿意为差的物品买单,那就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准备两个盛放冰激凌的漂亮杯子,一个杯子只能装下280ml的冰激凌,而另一个杯子能装下320ml的冰激凌。我们给280ml的杯子里装300ml的冰激凌,杯子里的冰激凌都快要溢出来了。给350ml的杯子装320ml的冰激凌,尽管冰激凌很多,可杯子大,看上去冰激凌的量并不大。

当我们理性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果喜欢漂亮的杯子,是350ml的大杯子更让人喜欢;如果喜欢可口的冰激凌,是320ml的冰激凌更多一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350ml杯子装320ml冰激凌更占优势。可是,当把这两杯冰激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更愿意购买280ml杯子装着的300ml的冰激凌。

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却是如此。这十分符合心理学家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当人们在做出一个购买决定的时候,可能并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计算物品的价值,他们很难用精确的数字去计量,而是采取更为简单和直白的方法判定,那就是比较。280ml的杯子是满的快要溢出来的冰激凌,而350ml的杯子是不满的冰激凌,所以,人们更愿意选择一个满的快要溢出来的冰激凌,而不会选择实际上量更大的冰激凌。

人们在购买物品时,常常相信自己的眼睛,用目测来获得购买的答案,可是实际上目测是最靠不住的。聪明的商家正是看中了人的这些心理,才会制造出一些看上去很好,可实际上并不好的物品。

近几年来,为了促进营业额的增长,许多商家在产品包装上动起了脑筋,将承装物品的瓶子、桶、袋子等设计得五花八门、奇形怪状,而把净重量和容量等标示在很不显眼的地方,其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造成错觉,让消费者从视觉上认定他们的商品是最实惠的,从而购买他们的商品。如果你仔细在超市里观察就会发现,超市里经常会把一些容易比较的物品放在一起,让消费者通过目测进行比较,从而花更多的钱买了差的物品。

所以,当我们在购买物品时,不要凭借自己的直观感觉,而是要通过精确地计算之后再进行购买的决定,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为差的物品花更多的钱了,比如说500ml的饮料售价10块钱,而750ml的饮料售价6块钱,尽管500ml的饮料放在小杯子里显着很多,可经过计算得知,750ml的饮料价钱更便宜。

虽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不花冤枉钱,还是要保持自己的理性,通过数字、通过质量来判定商品的价值吧。

为什么不直接给钱而要费心思选购礼品?

前段时间一个表妹拉我到她家里,我问她要做什么,她说她的班主任结婚,她作为班长要替全班选礼物送给班主任,让我帮忙给提建议。我问她班主任最缺的是什么,她想了想告诉我说,房子刚装修完,什么都置办齐了,应该是什么都不缺的。不过,她转头又说,他缺钱!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结婚买房子装修又花掉了一大笔钱,最缺的就是钱了。

我便告诉表妹,班里合伙凑点钱给班主任算了。可表妹连声拒绝,送钱多俗啊,哪有送钱的啊!表妹的话倒是提醒了我,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少有送钱的,大部分人还是会费心思的选择礼品。之后我问表妹最后他们班送给班主任什么结婚礼物,表妹告诉我说买了一对情侣娃娃,还有一套双人太空枕头。可是说到这些的时候,表妹有些沮丧,班主任一共收到了三对情侣娃娃,送的太空枕头虽说是实用的,可是班主任的朋友也有不少送枕头的,他们送的枕头也只能被放到柜子里了。

我们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人的社交中,“礼”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结婚生子要送礼,乔迁新居要送礼,求人办事要送礼,生病住院要送礼,探亲访友要送礼,到处都可以见到“礼”的身影。要送礼就要思考送什么礼,送什么礼成为了人们时常会思索的问题,可是,即便是这个问题费时费力,人们也不愿意直接送钱。

从心理学上分析,人们为什么不送钱呢?

首先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钱是什么?钱是购买商品的货币。而送礼是为什么呢?为了维护情感,很显然,钱作为一种购买商品的货币是不能维护情感的,我们用钱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却买不到感情。所以,人们宁愿想破脑袋购买礼品,也不要直接送钱。

其次,送钱显得俗气,市场上有那么多礼品可以选择,你却偏偏选择了俗不可耐的钱,在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思想中,送钱是十分俗气的事情。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模糊价值概念。如果真的送钱,送多少钱合适呢?一百两百?还是一千两千?抑或是更多?人们很容易用钱去估量物品的价值。人们也习惯性地认为,送的东西价值越高就代表两个人的关系越好,感情越深。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选择无法正确估量价值的礼品,可是送钱就不一样了,很直观地就可以看到这到底是多少钱。一百块的钱只有一张票子,而用一百块钱却可以买许多水果,当一个病人看到一百块钱的票子和一百块钱的水果时,自然而然觉得用一百块钱买来的水果更好,更值钱。因此,市场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包装高档的礼品,越是能显得高档,越是不能令人估算出它的价钱,它的销量也就越好。

当你是一个要给别人送礼品的人时,你会猜想别人收到钱时会如何猜测自己,你的猜想常常有这样两种:

一、交情不深。只有交情浅的人才会送钱,这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一个想法。如果是朋友的孩子过满月,交情深的人必定会给孩子买衣服、买鞋子、买奶粉,而只有那些交情浅的人才会直接给钱。

二、不愿意用心思,懒惰。市场上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礼品,你却偏偏送钱,根本就是不愿意在我身上花心思,未免太懒了,或许,是我根本不配你花心思去准备礼品吧。

因此,哪怕是绞尽脑汁的去想送些什么礼品好,也绝对不会给别人送钱的。可是,如果要问你自己最想收到的礼品是什么,大部分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钱。为什么乐意收钱呢?首先礼品是不实用的,很多礼品包装精美,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根本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其次,就算是实用的,也不一定是适合我的;再次,就算是适合我的,我也不一定需要。所以,收钱最好,自己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直接拿钱买,方便又实际。

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选择礼品的心理,经常在礼品上动脑筋,这些礼品大多有这样的特点:1、外观精美,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让人觉得十分阔气,十分豪爽;2、无法估计价格,如此精美的礼品自然无法估计价格,有的商场卖到几千块,有的地摊几十块就能买到,这种东西又不是苹果一斤多少钱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法估计价格的礼品是最好卖的;3、没有实际价值,这些礼品卖的就是包装,里面的东西基本上毫无价值所言,对于收礼的人来说根本也就是个摆设,不久之后可能会扔掉,或者借花献佛又送给了别人;4、包装大,东西小。这个特点在中秋节时最为明显,漂亮大气的中秋节月饼盒里面仅仅有三块小月饼,还不一定好吃。

当我们真的有必要送礼时,请理性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购买那些包装好却不实用的礼品呢?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费尽心思去购买一些礼品呢?如果关系不错,你只是需要维护这些情感,那么,还是不要顾及面子,放下身段,买一些经济实惠,有真正价值的物品吧!你也可以直接送钱,相信你的朋友不但不会责怪你,还会觉得你是一个十分贴心的人。试想一下,换做是你,你肯定也希望收到一些不做摆设的礼品,能够真正用得到的礼品吧。

为什么最后你买的还是第一眼看到的?

昨天陪一个朋友去逛街,她要过生日了,想要买一条时髦的呢子大衣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现在这个季节,买一件呢子大衣可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商场里各个展柜,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呢子大衣都有。刚一进商场,还没逛多久,朋友的目光就被一件桃红色的呢子大衣吸引住了,左看右看很喜欢,穿在身上也觉得无论大小还是款式,都很符合自己的气质。朋友想买下来了,又害怕后面还有更好的,再加上感觉这件呢子大衣的颜色淡了些,太爱脏了。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寻找类似款式颜色稍深的呢子大衣之路。

在商场里兜兜转转,来来回回看了十几件呢子大衣,她也试了差不多十件大衣,可是始终找不到她满意的衣服。她怎么看都觉得还是那件桃红色的好。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那家店里,买下了那件最开始看中的桃红色呢子大衣。朋友嘟着嘴感叹:要知道最后还是买这件,刚才就直接买下了,何必转这么大一圈呢。

“这个不好,还是买刚才那个吧。”

“还是第一次看上的那个好。”

“算了吧,还是回原来的店买刚才看上的那个吧。”

很多女性在购买商品时,左挑挑,右看看,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买下了最开始自己看中的商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最后我们总是会购买自己第一眼看中的物品呢?这是因为首因效应在作祟。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是指人们在第一次与某种物品或者某人接触时,在自己心理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个印象会对以后的社会认知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购买物品时,第一眼看中了这个物品,那么这个物品就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即便是再有类似的物品,甚至是更好地物品也很难打破最初这个物品在自己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象。

打一个比方,两个学生的试卷,每份试卷有三十道题,第一个学生的试卷答对了前十五道题,而第二个学生的试卷答对了后十五道题,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这份试卷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第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比第二个学生的成绩好,自然而然也就对第一个学生的印象要好一些。同样是答对了十五道题,当人们看到第一个学生的试卷时,首先看到的是他答对的题目,印象自然要好,而看到第二个学生的试卷时前十五道题都是错误的,第一印象已经很差,即便是他后十五道题都答对了,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不会改变太多。

在购买商品时也是如此。你第一眼看到了一个自己心仪的商品,心里十分喜欢,即便是它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你也不会在意,当你再看到类似的商品时,也很难改变第一眼看见的那个商品给自己留下的好印象,所以,你最后买来的商品还是自己第一眼看到的那一个。

可是,我们为什么在看到第一眼十分中意的商品时,不直接买下,而是继续看其他的商品呢?这就归结于人追求十全十美的心理,可能这个商品是不错,可是再仔细看的时候,因为追求十全十美的心理,人们总能挑出让自己稍微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商品本身的问题,也许是价钱的问题,所以,人们总要继续寻找能够让自己更满意的商品。

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就像是小熊掰玉米,总想找到一个最大的,却发现自己掰下来的玉米越来越小,总是不如之前那个大。其实,未必是后面掰到的玉米不如之前的大,而是自己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定位,有了一个期待值,认为下一个会比现在的大,于是下一个玉米和现在手上的差不多大,抑或是稍微大一点儿,只要是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值,就会认定这个玉米没有之前那个玉米大。人也是如此,人们不断相信后面还有更好的,不断害怕自己会错过更好的,于是也就不断寻找那“更好的”,在这种“更好”地期待下,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之后看到的商品也就更难让自己满意了。

聪明的商家总能从人的心理上去寻找销售的答案,许多商品从外观上做足了功夫,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之后再怎么看,也觉得不满意,最后还是买下了它。

当你逛街买东西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第一感觉迷惑住,要理性购物。尽管克服心理这种状态很难,可是如果不想办法克制,就会造成自己买回来的东西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最重要的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在这里交给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带上自己好友去买东西吧,而且这个好友一定是单纯地陪你买东西,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她必定会给你重要的参考意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自己逛街很难买到合适的商品,或者买回来之后通常都会后悔,而和自己的好友去逛街,买回来的商品总是越看越爱的。

为什么商品越乱,越能聚集人群?

还记得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资金短缺,又想买到高品质的衣服,就会去大商场里转转,许多店铺的外面经常会摆出一个展架或是一个展柜,如果是展柜,上面的衣服则是重重叠叠地放着,有时候衣服都搅和在一起,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抽出来;如果是一个展架,上面的衣服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通常都不会分门别类地放好,有几件就挂上几件,乱七八糟的,通常都需要人们从第一件摆弄到最后一件。这些衣服大多都是断码或是过季的衣服,虽然摆放地很乱,可经常会看到好多人过来挑选,在里面挑挑拣拣,这些衣服当中有的还真是货真价值、物美价廉的高档货,因此深受资金不足又喜欢高品质衣服的大学生的喜爱。当年在这些展架或是展柜前,还真是如淘宝一般,淘到了不少自己心爱的衣服。

可是,如果是摆放整齐的话,不是更易于人们挑选衣服吗?这些衣服如果摆放整齐的话,会不会卖的更好一些,甚至可以提高一些价格呢?其实,商家打得就是一个“乱”的旗号,这也是他们销售的战略之一,商品越乱,反而能聚集更多的人,让商品卖得更快。

细心的你肯定会发现,即便是专卖店也时常会推出这样“乱”的展柜来,鞋子、衣服全都堆放在一起,让顾客自己在里面挑挑拣拣,可能半天的功夫这些衣服和鞋子就售罄了。据说天津还有这样一条商品街,卖的都是一些外贸的鞋子、衣服、包包等,这条街所有的店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乱。摆在外面的小摊杂乱不堪,有店铺的也不会整齐到哪里去,你想要买衣服,就需要一件一件的“刨”,一件一件的“找”。虽然乱,可这条商品街从早上十点开始到下午五点结束都是人来人往,即便不是周末,也会有大批人来到这里“淘宝”。

究竟是为什么,让乱的商品聚集了这么多的人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概有这样几点原因。

一、顾客的“淘宝”心态。大部分女性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这和女性喜欢逛淘宝网的心态差不多。大家为什么喜欢逛淘宝网?因为网上的商品琳琅满目、鱼龙混杂,输入一个商品名称可能就有一百页以上的商品出现。女性们都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是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如果哪个女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说自己用几十块淘到了一件超漂亮的蕾丝裙,那必定会有不少朋友点赞的。乱的摊位也是如此,很多女性看到这样乱的摊位都在想,这里或许会有很漂亮的衣服压在最底下,不如找一找,没准真能用较少的钱买到心仪的衣服呢,正是抱着这种心理,所以,不断有人走到了乱的摊位前。

二、求廉心理。凡是有些购物经验的女性都知道,但凡是装潢高档、衣服摆放整齐的服装店,都是价值不菲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而反言之,那些只靠一个展柜就可以搞定的摊位,再加上杂乱不堪的商品,这些都是一些断码的商品,或是快要换季的一些库存货,它们是价格十分低廉的。在人们的求廉心理下,必定会奔向这些摊位。曾经有一个饭店的故事,就是说老板总觉得生意不好,便请人过来给分析一下,人家便说装潢太高档了,一些人感觉自己消费不起,肯定是不会进去的,可你的菜价又不高,有钱人进来又觉得跌面子,自然也就不来光顾了。于是,老板把店面弄得简单一些、大众一些,生意立马就好了起来。

三、从众心理。不仅是女性有这种心理,中国人的一个共性就是喜欢从众,什么是从众呢?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喜欢随大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要干什么。当有一两个人在杂乱的摊位前挑挑拣拣时,有人看到之后立马就会想,她们在找什么?这里面肯定有价钱实惠又漂亮的好衣服,自己也去凑凑热闹,慢慢地,杂乱的摊位前也就聚集了许多的人。这就好像是当年的淘金热,起初只有一个人觉得这个地方有金矿,慢慢地许多人都觉得这里有金矿,于是很多人都抱着这种凑热闹的心理,一起去挖金矿了。

所以,现在很多商家正是利用女性的心理特点,故意把摊位弄得很乱,给人造成价钱低廉的错觉,当很多人聚集过去,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时,老板的报价并不低,可自己挑挑拣拣这么久,要是不买可就白费功夫了,所以,大部分人碍于面子,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于是就把东西买下来了。不过,有些商品真的是因为商品已经断码不好卖了,或是过季了需要清仓上新货了,如果确实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乱的摊位的确值得淘一淘。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的是,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为什么商品的价格提高反而卖得更好?

北方有个小伙子从南方的服装批发市场购进了一批十分便宜的衣服,租了一家店面便开始出售,衣服的售价大多在30-50块,这个价钱已经十分便宜了,他本以为自己会大发一笔,可没想到就开业的时候有那么几个人来光顾,之后就没什么人再走进店铺了。他十分懊恼,请教了自己的一个朋友,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店铺重新装饰一下,装饰得漂亮一些、优雅一些,然后把所有的衣服都提高到200-300块,小伙子心想便宜的衣服都没有人要,价钱翻了好几倍,更不会有人要了,可禁不住朋友的劝说,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店铺做了重新装修,搞出一副港范儿十足的样子,还给衣服贴上了提高好几倍的价钱标签。如此一来这家店的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奇迹真的发生了,同样的衣服,卖几十块的时候没人要,而价钱涨到几百块的时候,一下子便生意兴隆了。可是,回头想想看,这些衣服不还是那些卖不出的便宜货吗?价钱提高了,竟然会卖得这么好。于是我们都十分疑惑,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将价钱提高之后,反而会卖得更好了呢?

商品价格提高,反而卖得更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但是无一不是和人的心理有关系的。

首先,商品在提高价格之后,本应需求量是下降的,可是有一些商品在价格提高之后,需求量也得到了提高,这一类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做出的定义,他对爱尔兰的土豆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爱尔兰的土豆提高价钱之后,反而卖得更好了。经过分析他得出,土豆原本是十分廉价的蔬菜,是人们在不富裕时才会选择的蔬菜,当土豆的价格一成不变了,很少有人问津,而当土豆涨价时,人们潜意识觉得土豆的价格还会涨,于是早点儿下手,便抢先买下了涨价的土豆。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认为这个东西涨价了,之后还会再涨,现在不买更待何时呢?这才会买下提高价钱之后的商品。说白了,这还是人的求廉心理在作祟,生怕自己之后花多了钱。

很多商家抓住这个特点,人为地制造了一些“吉芬商品”,绿豆的涨价,食盐的涨价,大米的涨价等。很多都是商家人为制造出来的,为了制造出还要涨价的假象,让消费者们纷纷囤货,买了大量的商品堆积在家里。作为消费者,一定要谨防商家的这些阴谋,这是他们的营销策略之一,很多商品在滞销一段时间,或者销售量一直上不去的时候,商家便会提高一些价钱,让消费者提起注意,从而提高销售量。

其次,人们认为价钱代表价值。为什么小伙子把衣服卖到几十块的时候没人买,而当价钱提高到几百块,反而生意好了呢?几十块的衣服在女人们的定义中那就是地摊货,而只有在店铺中卖到几百块、几千块的衣服,那才叫高档货。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价钱高的衣服自然是品质好得多。再加上女人们扎堆在一起,总是会攀比,我这个衣服几百块,那个衣服一千多块,女人们就喜欢比来比去以彰显自己的价值和品位。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即便是这个衣服真的和地摊货衣服一模一样,价钱摆在那里,也不会有人质疑这个衣服的品质和档次。同样一件衣服,放在地摊上几十块,放在高档的商场里就上百块,这件衣服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衣服的本身,而是取决于它所在的位置和它的价格。在女性的定义中就是如此,它们自然想要价值高的衣服,以便让自己有面子。

商家自然不会放过女性的这些特殊心理。如果是一个爱逛街的女人必定能够觉察到,大商场里卖得许多衣服和那些小摊贩、小店中卖得衣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价钱却差了好几倍,但仍旧有人放弃小摊贩、小店,而选择商场里所谓的“高档货”。即便是自己从心理上认为小摊贩的衣服和自己从商场买的衣服一模一样,自己嘴上也不会承认的,必定会为高价商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或许是品牌的原因,也或许是制作工艺上的问题吧。

价钱真的代表价值吗?这可是不一定的事情。如果是一个百万富翁送给自己心爱女人的礼物,就算是花了几十万,它的价值也不过是讨心爱女人一笑。而一个穷小子花光自己一个月的薪水,为自己心爱的女人买了一件裙子,价钱虽然不高,可价值却是无限的。

女人真应该好好警醒自己,买一件衣服或是一双鞋子,究竟是为了自己舒服好看,还是为了价钱贵,令人高看一眼呢?当你自认为买了一件价钱昂贵的商品,会为自己脸上贴金时,殊不知有些人正在嘲笑你的愚蠢,花多了好几倍的价钱,却只是买了一件小摊贩上的商品罢了。所以,当我们购物时,不要过多在意商品的价钱,而应该多在意一下商品的价值。这件衣服,做工精细,自己又喜欢,即便它是小摊货,也值得你拥有,而如果一件衣服,做工一般,自己又不是特别喜爱,即便是大商场里的“高档货”,也不值得你购买。

为什么广告恶俗,销售依然火爆?

走在步行街上经常会遇到发传单的,那天接到一张广告传单,立马被上面的内容逗笑了,这是一家新开的拉面馆宣传单。一般来说,面馆的宣传单都会印一些大的碗,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美味的面,而这家店的宣传单上,你猜印的是什么?一个硕大的碗里,有一坨大便,宣传语是:吃的是面,拉的是便。店的名字是便面馆。除了一个地址和电话外,再也没有其他内容。这样一张宣传单,真是够简单和恶心的。

吃的东西和大便扯上关系,多少会令人感到恶心,吃饭的时候提到大便,也是中国人十分忌讳的。可是,在步行街上遇到这家面馆的时候,却发现这家面馆十分火爆,需要排队等候才能吃上一碗他们家的面。好奇之下,我也进去试了试,这才了解到他们这广告还真是打得很不错,首先讲的是方便的“便”,这家店十分快捷,即便是人很多的时候,等上十分钟,你的面也就做好了。再有就是做面的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优质杂粮,搭配的蔬菜也很新鲜,汤料也是十分讲究,吃上这样一碗面,不仅不会便秘,还会疏通肠道,第二天的排泄会十分顺畅。如此一来,可以看出他们的广告语和广告设计确实做得很不错,很贴切实际。

很多人都是看到了他们家的宣传广告才来光顾的。这样的恶俗广告竟然能产生这么大的魅力,让人不禁愕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恶俗广告带来的产品销售火爆现象比比皆是,最成功的莫过于脑白金的广告了,可是,外界再怎么评价脑白金的广告恶俗,脑白金依旧销售领先。还有斯达舒胶囊,“斯达舒”和“四大叔”的交替出现,哪怕是街上的小朋友都能喊出“胃痛、胃酸、胃胀,交给斯达舒胶囊”。

那么,什么是恶俗广告呢?恶俗广告一般来说都紧扣住“恶”和“俗”两个字,别的广告总是想要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恶俗广告却偏偏要把“丑”和“恶”的一面表现出来,且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和表现方式来表达,通常只有一两句台词,却能让人记忆深刻。再者就是恶俗广告的播出率十分高,观众越是不想看见这些广告的时候,这些广告偏偏就要反复出现,令人十分厌烦。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恶俗广告大获成功呢?

首先,这是一种用红花衬托绿叶的艺术。电视机里播出的广告多的数不胜数,大家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广告更美观更充满艺术感,如果是一个有艺术气息、有审美感的广告出现,观众会记得住吗?答案是不会,这就好像是把一个美女放在了许多美女中间,根本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恶俗的广告,就会令人眼前一亮,甚至让人能够一眼就记住。把一个丑女放在一堆美女中间,自然就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商家如此打广告,正是利用了红花衬托绿叶的艺术,让所有具有艺术气息的广告来衬托自己的恶俗广告,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像一些很恶俗的歌曲那样,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令人十分厌烦,可是过不了多久,人人都会唱了,不少歌手都是通过这些歌曲红遍大江南北的。

其次,用通俗的广告语。很多广告追求美观,追求艺术,广告语太多,让人无法记住,有些则是十分拗口,令人很难理解,更别提记住了。而恶俗广告的广告语通常只有一两句话,且都选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就像是一句顺口溜一样,让人读来朗朗上口,甚至听一遍就记住了。在文学中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下里巴人的艺术,因为阳光白雪太高雅,太难理解,还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更通俗一些。

再者,就是因为坏的事物更容易令人记忆。美国有一位名叫普利布拉姆的心理学家,他通过研究发现坏的记忆更容易让人产生购买的意愿。这是因为对于人来说,遗忘功能要比记忆功能更重要。恶俗广告的不断重复就会让人的心理产生不适。对于好的东西,人们很有可能很快就忘记了,可对于这些心理不适,人们可就很难忘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而开心的事情却很少能够记得。

不得不说,现在恶俗广告、恶俗歌曲越来越流行。其实,只要是观众喜欢,只要是能带动销售,这就足够了,何必那么较真呢?

为什么商家不多设收银台解决排队难题?

前些天和自己的一个女闺蜜去逛超市,女人逛超市总是一边聊一边逛,逛着逛着就快到中午了,我们便推着手推车准备结账,正讨论着中午去哪儿吃饭,发现收银台的队伍已经排到了货架的地方了。今天是周末,逛超市的人原本就很多,正巧现在又快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都想着买完东西去吃饭,所以这个时间结账的人特别多。

我和闺蜜还好,觉得两个人还可以聊聊天,不至于等得不耐烦,可是人实在是太多了,闺蜜便说过了这个高峰期,人估计就少了,再到超市里面转转吧,一会儿再回来。于是,我们又折回超市里,这样又溜达了一圈才回来结账。结账的时候发现超市里明明还有一些收银台是空着的,在高峰期竟然也不开放,闺蜜生气地说:明明就需要更多的收银台,超市偏偏不开,太气人了。

不仅仅是超市,还有一些大型商场都有这个问题,收银台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结账的顾客数量,他们却从不会多开设一些收银台来解决排队的难题。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是因为超市或者商场太抠门了,多设置收银台,那就会多增加收银人员,多增加收银人员,那可就要多增加一份工资支出啊。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之所以不多设收银台,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首先商家这是利用了消费者不愿意等待的心理。谁愿意在超市的收银台处排队等待呢?即便是每天无所事事的大妈们也会等得不耐烦的。于是,就会产生我和闺蜜那样的现象,因为不愿意等待,便又回到超市里转一转。很多人都知道在超市里购物,并不是这个东西需要才会购买的,很多东西明明不急着用,都被装进了购物车里,这些东西包括一些打折促销的实惠装,一些刚上市的新产品,一些没见过的新奇产品,只要看见了,拿起来,就有可能被装进购物车。

就拿我和闺蜜来说,就因为闺蜜不愿意等待结账,我们再次回到超市的那段时间里,她就又将一瓶新上市的面膜、两包正在促销的卫生巾、一袋刚出炉的全麦面包等商品装进了购物车里,算下价钱,差不多四十块。倘若每天两百个顾客中有三十个顾客不愿意等待而折回超市,又分别多购买了三、四十块的商品,那这些顾客又会多给超市带来将近一千块的收入了。所以,超市、商场的商家都明白,销售量和顾客在超市停留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销售量越高,所以,他们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将顾客留在超市里。很多新产品的上市,都配有促销员,很多顾客正是急匆匆地走,并不会听他们的讲解,可有了时间,他们就愿意听讲解,只要听,那就有可能买了。

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在收银台的地方也排列着许多商品,比如说口香糖、巧克力、纸巾、避孕套等,有的超市还会在收银台的地方摆放小型冰柜,里面放一些可乐、雪碧、冰红茶等饮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超市为了方便顾客,特别设立的,但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无所事事,必定会东看西看,很有可能拿瓶水,或是装几块巧克力在购物车里。倘若结账无障碍,谁还会看收银台的地方摆放着哪些商品呢?

另外的原因也就是大家想到的,节省开支。的确,想要增加收益,就要开源节流,让顾客多买是开源,减少工资支出就是节流。各大超市和商场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排队等候的,可能每天只有一两个时间段是需要排队的,如果超市多设置收银台,那大部分时间这些收银台就是空着的,收银员没活干,还要给他们发工资,超市和商场可不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

虽然商家很聪明,充分利用消费者不愿意等待的心理,增加营业额。但是,现在的商家似乎有些过了头,消费者排队等候的时间越来越长,让消费者怨声四起,许多超市和商场都接到过消费者的投诉。消费者也开始对商家进行选择,哪家超市不需要排队,或是哪家商场需要排队的时间更短,他们就会选择哪家。

作为消费者,尤其是女性,逛超市和逛商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你可以仔细盘点一下,自己在超市或者商场因为不愿意等候结账,又折回超市或者商场购物,多花的钱有多少,所以,尽可能避开消费高峰期,避免排队,让自己的钱包少一分支出吧。为什么意外之财会使人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购买彩票的经历,每当看到新闻上说谁谁谁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张彩票,竟然中了五百万大奖。于是,你也会跃跃欲试,想要试试运气,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中上几百万。我们为什么会不停地买彩票呢?很多人为了买彩票甚至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却依然无法停止购买彩票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侥幸心理。

尽管大家都知道中彩票的概率很低,但还是依然抱着侥幸心理去购买彩票,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运气要比别人好,因此自己肯定能中奖,这种行为又被称为“迷恋小概率事件”。很多人对比较大的数字抑或是比较小的数字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比如说一千万和一亿给人的感觉都很敏感,但敏感程度相差不大,而0.0001%和0.00000001%给人的感觉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即便是当他们知道中奖率只有0.000000001%,他们也还是会买彩票。尤其是新闻报纸还不断报道一些人花了两块钱中了五百万的新闻,这其实是在无形中给人暗示,那就是只要买就有可能中奖。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开始迷恋购买彩票。

人们热衷于买彩票,也有人确实因为买彩票中了大奖的。无论是电视新闻还是报纸杂志,都经常报道一些中彩票的新闻,很多人中彩票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可思议的行为,有的人会将这部分钱捐给希望工程,有的人会拿出很大一部分钱来给自己的亲属,还有的人甚至会花费很大一笔钱外出旅行,甚至有人会干脆发疯。

试想,如果这些中彩票得来的钱,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生意或是打工得来的,还会捐给希望工程吗?还会拿出一大部分来赠送亲友吗?还会花费一大笔钱外出旅游吗?还会发疯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自己辛苦工作而来的钱,任谁都不会发生以上这些状况。

意外之财不光是买彩票得来的,还有可能来自一场官司的胜诉,得到了一大笔的赔偿金,还有可能来自一笔遗产,或者是你被辞退得到的一笔赔偿。这些意外之财的到来,都有可能让你产生不可思议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补偿心理,也就是人们在内疚的情况下产生的“补偿心理”。人在这种补偿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任何举动都是正常的。

为了避免自己在得到意外之财之后,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

首先,不要急着做决定。当你听到自己获得了这样一笔意外之财之后,不要急着做出处理这笔意外之财的决定。因为在刚开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人会因为兴奋和意外,内心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心跳加速,心理失衡,这个时候容易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所以,当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首先不要慌张,先把这笔钱存在银行里,等过几个星期,自己的心绪平静了,再来想如何处理这笔钱。很多人在兴奋之余,许诺给自己的亲友,给你一百万,给他一百万的,可最终没有兑现,搞得关系十分紧张。为了一张彩票让自己尽失人心,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将这笔钱仔细清点一下,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想要处理这笔钱,你首先要得知这笔钱到底有多少,中了500万,但还要缴纳各种税费。所以,首先搞清楚自己拿到手里的钱到底有多少,然后再进行这笔钱的规划。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的钱有多少,就已经开始消费了,结果到手的钱并没有那么多,而自己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一大半,可就傻眼了。报纸上就曾经说有一个人中了彩票,钱还没拿到手,就开始处理自己家里的家当,家具家电全都送了人,可结果缴税之后,剩下的钱并没有很多,这让中彩票的人十分郁闷,送出去的东西总不能再要回来吧?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处理大额的钱财,还是以低风险为主,比如说可以还房贷、车贷等,最好有一部分钱存起来作为自己的“家底”,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做一些基金投资之类的。另外,你还需要做一些善事,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运气获得如此大的意外之财,正因为如此,你才更应该感谢自己的运气,做一些好事来回报社会。

除了中彩票可以获得意外之财之外,还有一些意外之财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商场购物意外中大奖,突如其来的一笔大额遗产,打官司获得的巨额赔偿等等,这些意外之财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惊喜,恐怕还有一些“惊恐”吧。所以,无论是什么意外之财,都应当保持理智,正确处理大额财产,以免因为处理不当,从而乐极生悲。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因为一笔钱的到来,而让整个家庭鸡犬不宁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这样的话,这笔钱还不如没有,最起码一家人其乐融融,也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意外之财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是“天降横祸”。不少人都因为意外之财的到来而心理失衡,最终导致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意外之财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其实根本在于你是不是能正确对待这笔大额数字,切不可因为一时兴奋,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

为什么试衣镜都是斜着放的?

“昨天在商场买的牛仔裤,当时试穿的时候看上去特别显瘦,可今天早上一穿,显着大腿特别粗,根本没法出门。”

“上星期在专卖店里买的裙子,试穿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显苗条,还显得自己的腿特别长,可回到家再一穿,怎么看都不好看。”

很多女性在商场购物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明明在商场试穿时,衣服非常合身,可以明显遮挡住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优点放大,可把衣服买回家之后,却怎么看都不顺眼。同事小李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自己在商场看中了一条休闲裤,当时在商场试穿时怎么看都好看,加上店员的一番忽悠,马上就花了300多买下了这条休闲裤,可第二天她穿到公司里,同事们都纷纷表示这条休闲裤不但不修身,还显得下半身十分臃肿,小李就纳闷了,当时难道店员给自己下了迷魂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答案就在服装店的试衣镜上,家里的镜子不会撒谎,可并不代表服装店里的镜子不会撒谎。

一般的服装店里,试衣镜都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试衣镜都偏细偏长。这就好像女性穿竖条纹的衣服显瘦、穿横条纹的衣服显胖一样,又细又长的镜子,能够让人感觉自己是被纵向拉长了一样,又瘦又高。而又瘦又高恰恰是女性们追求的,所以在服装店的时候也就不计较价钱,直接拿下了。

二、试衣镜和地面呈一定的角度。试衣镜倾斜着放,向后倾斜,就会表现出身体拉长的效果。脚和镜子离的很近,而头和镜子离的最远,这就会让人显得十分高挑。在摄影中,摄影师在为女性拍摄写真时,由下向上拍,也会把人拍的修长和苗条,这个和倾斜的试衣镜是一个道理。

三、试衣镜的上方有灯。许多服装店都会在试衣镜上方放置灯,顾客通常会以为店家真是太贴心了,能够让自己看清镜子,实际上这是店家利用光的折射原理,使镜子在撒谎。上方的灯垂直照射下来,会将人的轮廓勾勒清楚,脸部、手臂和大腿处的肉都会形成暗影,让人感觉自己似乎真的变瘦了,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下,女性自然也就无法抑制自己购买的冲动了。

有人对服装店的试衣镜做过调查,发现这些店家的试衣镜无一不符合这些特点。它们都是长方形,甚至有一些为了夸大效果,选取了锥形的细长形,长宽比例在4:1-7:1之间,所有的试衣镜都是斜放在店里的角落里的。

正是这些试衣镜的谎言,让广大女性高高兴兴把衣服买回家,而后又失望地大呼上当。那么,店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究其根本,还是女性的心理在作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下就连男性也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在了,更何况天性爱美的女性?女性的外貌从生下来已经基本成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出众,更漂亮,那就只能从衣服和化妆品上着手,化妆品只能让自己的脸漂亮,却不能让自己的身材有改变,于是,选择什么样的衣服,成为女性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模特身材,可是,一百个女生里可能只有一个人才会拥有模特般的身材,怎么办?当然是利用穿衣服的视觉效果来展示。谁不想让自己看上去纤瘦、苗条呢?尽管杨贵妃当年十分受宠,但想必也不希望自己穿上一件十分流行的衣服后,显得臃肿和丰硕。哪件衣服能够遮盖自己的“蝴蝶袖”,哪件衣服能够掩饰自己的“大象腿”,哪件衣服能够收缩自己的“水桶腰”,女性们当然就要选择哪件衣服了。

或许当你知道真相之后,会责怪无良的商家,可你回头想想看,如果你不过分追求自己身材的视觉效果,商家干吗还要费尽心思和你打这场“视觉战”呢?

总之一句话,试衣镜的斜放是为了造成美的视觉效果,吸引顾客购买商品。商家会利用一切它能利用的女性心理,来促使女性购买商品。所以,当你去商场购物的时候,还是带上自己的一两个好友吧,不要依赖试衣镜,好朋友不会撒谎,可试衣镜就不一定了。

为什么商业负面消息传播的更快更广?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上看到一些商业消息,某某品牌的食品有安全问题,某某品牌的商品发生爆炸事件,某某品牌的产品有假冒伪劣现象等等。却很少会出现某某品牌食品真正做到的纯天然无公害,某某品牌的商品是货真价实的,某某品牌的产品真是太好了。这是为什么呢?从这些消息中,我们不难看出,出现的消息都是一些负面的消息,为什么这些负面消息这么多?

许多产品都是因为一个负面消息的传播,从此一蹶不振的。当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让人们全部抵制三鹿奶粉,导致现在的三鹿奶粉已经销声匿迹了;之后出现的给牛羊猪肉注水事件,很快便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纷纷选择食素,最起码要等到注水事件过去之后,才重新开荤;前段时间出现的白羽鸡注射药物事件,让很多人都告别了肯德基、麦当劳以及一切快餐中含有鸡肉的食物。这些都证明了人们存在一种偏好负面消息的心理。

为什么人们会对负面消息如此偏爱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负面消息的出现虽然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当人们看到这些负面消息,觉得这些负面消息对别人不利,从而知道自己要比别人好得多,心理上立即得到了一些安慰,这首先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祟,让人们似乎患上了一种“坏消息综合征”。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经过探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坏事的影响远远大于好事。负面消息总是比正面消息传播的快、传播的广、受关注高就是这个原因。通过研究,科学家们甚至发现大脑对于坏刺激的反应要比得到好消息刺激的反应强烈得多,而且留下的印象也会深得多。于是,我们才会对负面消息产生更多的注意力,才会把更多的经历花费在负面消息的传播上。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可能做一件好事,我们会提出表扬,但过不久就会忘记,而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件坏事,他就终身带着这个坏事的名号,恐怕一辈子也很难为自己洗净污点了。

抓住人的这些心理,商业上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负面消息炒作,为了让自己的商品走近大众,让消费者熟知,商家甚至不惜做出一些负面新闻来。比如某商场开业前,先制造一起打架事件,让商场的名字印在消费者的心理,随后开业,人来人往混个脸熟,商场的销售额必定空前增长;某新产品上市,先出现一起因沟通不利,明星代言错乱的事件,这也让商品还未上市,名字已经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里;某商品一直滞销,商家特意安排一次人群哄抢该商品事件,这必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该商品的销售。还有,在市场上,为了能够比别人获得更多销售额,常常会不正当竞争,为别的商家制造负面新闻,肆意抹黑,从而导致与自己竞争的商家销售额下降的目的。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商家将某某商家告上法庭,某某电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将某某电商的恶意抹黑贴出公告等等。

现在这个年代,为了销售,商家已经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仔细甄别,别上了商家的当。

首先,自己知道就好,不做一个负面消息传播者。在人们的好奇心驱使下,人们会打探一切负面消息的详细过程,当知道这些过程之后,便开始了传播消息的过程。传播过程中,加上自己的猜测和臆想,以及一些夸张的语言,就让这些负面消息传播的越来越坏了。可是,真正的事实是这样的吗?也不见得。许多负面消息远远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严重,只是在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人们添加了太多太多自己的想法,才致使这些负面消息到达了一个令人恐慌的地步。所以,一些负面消息,自己知道就好了,没必要传播出去。

其次,对于负面消息,不全信,也不要完全不信。负面消息是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所制作出来的,有的是为了捧红自己的商品,有的是为了给其他商品抹黑。所以,当负面消息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完全相信,但是也不能完全不信,要学会仔细甄别,不能听之任之,没有自己的主见。

最后,多多吸收正能量。这个社会上负面消息实在是太多了,负面消息实际上是在制造负能量,让人们渐渐觉得生活中不存在好的一面。其实,无论在哪儿,好的一面还是有的,而且绝对比坏的一面多。我们应该学会消化负能量,多多吸收正能量,才能保证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生活。

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正面消息吧,别总让负面消息迷乱了自己的双眼,让正面消息带给我们正能量吧!

为什么套装礼物卖得好?

前段时间陪好友去逛街,她想要为自己的妹妹买一瓶晚霜作为生日礼物。路过一家护肤品店,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好友原本只想花一百块左右的价钱买一瓶晚霜,在选择一番之后,导购员小姐直接推荐说,与其花一百块买一瓶晚霜,不如买一个套装,价钱合适,性价比高。好友看了看那些套装,只需在一百块的基础上加上五六十块钱,就可以买一瓶晚霜、一个夜间面膜和一瓶爽肤水。好友想到上次妹妹过生日,自己好像也送过类似的护肤品,而上次逛街的时候,妹妹好像说过自己并不怎么喜欢晚霜。加上对妹妹的猜测,害怕妹妹不喜欢,又加上价钱上的诱惑,好友二话不说,直接掏钱便购买下来。

仔细观察一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套装,各种水果拼凑在一起构成了果篮,各种护肤品搭配在一起构成了护肤套装,各种化妆品搭配在一起构成了化妆礼品套装,等等。而市场上的买家,在购买礼物时,如果有套装,基本上就不会购买单独的礼物了。

为什么套装礼物卖得这么好呢?

以送果篮为例子。我们在慰问病人,或者看望老人时,很少有人选择单一的水果,大部分都会选择水果篮。大家认为,果篮中的水果种类丰富,看上去十分好看,而且也好吃,可是,当我们为自己买水果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为自己买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篮。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在为别人买礼物时,会比为自己买礼物时倾向于多样性。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倘若反复赠送同样的礼物,别人必定会出现“厌倦心理”。很多人觉得如果是自己反复收到同一样礼物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厌倦,但是,如果自己送人同样的礼物,别人则会厌倦。

我们将未来的一段时间称为“未来时间”,在“未来时间”中,我们会对这段时间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预测,当我们为自己预测的时候,将会排除掉很多的因素,选择性会变得越来越窄。而为别人预测的时候,往往无法排除这些因素,选择性就会变得很广。就好像买水果的时候,如果是为自己挑选水果,必定知道自己现在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将自己不喜欢、不想吃的水果排除掉,也就得到了自己应该买的水果。而为别人挑选水果时,不知道别人的身体状况,也就无法预测别人现在适合吃什么水果,更不知道别人的口味,无法预测别人喜欢吃什么水果,于是,可以选择的水果大大增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选择果篮的原因,反正这么多的水果总有一个会是适合的吧。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挑选什么礼物的怪圈,在多样性的诱惑下,自然而然也就选择了所谓的“套装”。购买套装,不仅省去自己猜测和思索的麻烦,对于要接受礼物的人来说,也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这么多种,总有一种是适合的。

可是,这就好比是撒大网捞大鱼,人们认为把网撒得大一点儿,不管大鱼小鱼,总是会有鱼钻进网里来的。可是,网里捞上来的可不一定是鱼,有可能是水草,还有可能是一些垃圾。当你自认为买了很多种,终究有一种是被接受礼物者喜欢的东西时,往往这些礼物对于被接受礼物者来说,即不喜欢也不能用。

收到过果篮的人肯定知道果篮看上去好看,可是里面的水果经常是以次充好,一般的果篮都将好的水果放在外面,而把一些已经不新鲜的水果藏在了里面,因为已经包装好,也就没办法检查里面的水果是不是新鲜的。所以,当你想要慰问病人或者老人时,最好不要图方便美观而选择果篮。

而一些护肤品套装中,有许多根本是你现在不需要的,比如一些快要过期,或者因质量问题,严重滞销的产品也会被加入到这些套装中来。很多女性在价钱和外观的诱惑下,将这些所谓物美价廉的礼品套装买回家,结果就是这些东西堆放在自己的梳妆台上始终没碰过。

所以,在挑选礼物时,还是多花些脑筋来想想吧!那些所谓的实惠装真的是实惠的吗?那些所谓的超值大礼包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吗?那些所谓的套装礼盒真的是你需要的吗?不要被商家设下的陷阱所蒙蔽。你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要盲目购买套装、礼包等,选择自己需要的,要知道贪小便宜吃大亏。

同类推荐
  • 别输在情绪掌控上

    别输在情绪掌控上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首歌,生活是一场游戏,生活是一壶陈年老酒……每个人都应学会享受生活,轻松而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去享受生活,而不是每天单纯地为生活奔波。
  • 哈佛凌晨四点半(白金珍藏版)

    哈佛凌晨四点半(白金珍藏版)

    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制胜法宝!哈佛大学培养了8位总统,4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数以万计的企业精英!哈佛究竟靠什么打造这些精英的呢?哈佛的教育究竟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哈佛凌晨四点半》将为你揭开这埋藏数百年的秘密!让每个少年从平庸走向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
  •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这25个话题里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压垮我们,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才能得到一个稍许满意的回答。海漂这些年,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存在着。我看见在求职公寓里,每天有人住进来又有人离开,在异乡永远没有落脚。我看见无数人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在坚持和放弃间不断徘徊。我看见了真正“道明寺”级别的富二代的生活,我明白世间并不存在真正公平。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乐天派好朋友璐璐,却看见她闪婚闪离背后的无奈。我目睹了凤凰男刘志刚从矿工到程序员角色的转换,在重重压力下克服困买房安家。还有,同事偷拿公款被抓,我倾听他离开上海前对欲望的解读。
  •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以小故事的形式,深入透彻地阐述了人生中的梦想、成长中的坚强、情感中的美好、品质的优秀、心态的平和等各个方面,为你的人生增添欢乐和智慧,让你的人生更加充实和丰盈,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世界越来越喧嚣。有些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些人哭得泪雨滂沱,有些人发得金玉满堂,有些人栽得焦头烂额?离奇的剧目日复一日地在身边上演,尘土飞扬的嘈杂时常遮掩了我们的视听。假如笑声落在酒杯里,溅起的也许是醉人的欢乐;但是,两行热泪落进去呢?你是否还能以明媚的心情去对待生命与生活
  • 向上的青春,终将长成最好的模样

    向上的青春,终将长成最好的模样

    治愈亿万心灵的暖心读物,写给当下所有正在青春路上迷茫的人。在成长的途中,我们一路成长,一路受伤。一路绽放,一路埋藏。就是这样,哭笑着看年华流逝。我们措手不及,我们无言以对。我们,终将向上。
热门推荐
  • 寒门宠后

    寒门宠后

    深宫似海,女人如花,摇曳生姿地绽放在寂寞的深宫;尔虞我诈,刀光剑影,都敌不过你倾城一笑的风华!——这脸皮堪比城墙的贱人居然是传说中英明神武的皇上,老天啊,还能不能让人愉快地玩耍了?——这小娘子真是美呆了,美绝了,反正救命之恩,朕无以为报,要不,以身相许?——皇上,臣妾还小,十三虚岁,葵水都没来,您将近而立,三公主都跟臣妾一样大,您真的下得了这个嘴?——啊哈哈,爱妃真是太美了,太坏了,太招人稀罕了,就算装了一肚子坏水阴了这个整那个,朕还是好喜欢好喜欢啊,怎么办?秦瑄:昭昭,我怎么觉得你对朕一直不冷不热的呢?你不爱朕了?容昭:恭喜陛下,您终于认清现实了!秦瑄:容昭你个白眼狼,枉我对你这么好,世上还有比朕更出色的男人吗?你不喜欢朕,还能喜欢谁?容昭:麻烦陛下让一下,臣妾想去吐一吐。秦瑄:啊,怎么了,昭昭,你又有啦?容昭:不是,臣妾是被恶心的。秦瑄:……容昭:陛下,别这么看臣妾行么?请您正视您那高大上的八尺男儿身,您还记得您不是深宫怨妇吗?秦瑄:昭昭你个白眼狼!容昭:乖!——看寒门嫡女从小主登上后宫巅峰的传奇!
  • 有你的阳光很灿烂

    有你的阳光很灿烂

    他一眼订新娘,她一瞬间决定老公。他是标准的花花公子,她是一个的来路不明的小女人。两个完全不把婚姻当回事的陌生男女,玩起了一场荒唐的婚姻游戏!接下来是否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PS:小小幽默,微微感动,深情演绎,平凡中的浪漫。闲时消遣的作品!~)
  • 公孙龙子注

    公孙龙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剑中仙

    网游之剑中仙

    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云君邪,再次踏入了,虚拟现实世界,但是,是命中注定孤独,还是在次拥抱她!看他如何抉择!是化身修罗?还是……一切尽在书中,请自行探索!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
  • Lord of the Flies
  •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一代巨人:明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故事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 、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待你看尽繁华

    待你看尽繁华

    墨言晤,大佬一枚,有点小迷糊,有点小可爱。痴情是代名词…白靖寒,是那高岭上的一只花,却又…只会有她出现的时候才放下自己,傲娇的代名词…“全京城最美的崽”撤回了一条信息“撤回了什么?”“没什么呀”“撤了啥!”“就不告诉你”…隔天,“一缕阳光”撤回了一条信息“你撤了啥”“一缕阳光”撤回了一条信息“???”“一缕阳光”撤回了一条信息“你再撤回就别跟我讲话了”“哼,也不知道谁撤回的”“……”
  • 重建黄泉

    重建黄泉

    三十年前,邪道黄泉被佛与道联手覆灭,三十年后看似风平浪静的洪荒大陆,突然出现了传说中的神器—噬魂珠。传说只要拥有十三枚噬魂珠就可以生死人,肉白骨!于是乎无数人加入了这场无尽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