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9200000002

第2章 总导读

(一)了解中国,从孔子开始

在一些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有学者说,他关于中国最初的概念,至多是曾在茶杯或花瓶上见过的几幅图画,他想象着,这里有“神情呆板的长辫子的小个子男人”、“有弓形桥的富于艺术性的花园”以及“挂着铃铛的小塔”……

看得出,他对中国的了解是有限的。可是,最近几十年来,外界对中国的有限了解正慢慢成为过去。历史上,这个国家就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上有最高统治者“天子”,下有各级地方统治机构。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人们使用着“共同的文字”。

英国作家贡布里希(Ernst H.Gombrich,1909年—2001年)十分看重这种“共同的文字”。他认为,庞大的中国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维系,与拥有汉字这种“共同的东西”密不可分。

可是,他更看重的,似乎还是孔子,在他看来,由于有了孔子的学说,这个有着众多省份的大国最终也没有瓦解。他认识到,孔子不是凭空创造了他的思想,而是遵循在他以前已传承了数千年的美好传统,试图用自己的学说使人幸福。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

是的,他说得对,孔子的影响正是如此!

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孔子承先启后。孔子以前,中国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孔子以后,中国历史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有人说:“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在孔子以来的漫长岁月中,人们尊崇他、膜拜他,按照他的思想为人处事;也有人反对他,攻击他。但不论世事怎样变迁,人们却一直有着大体相同的基本需要,或者说,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价值观念,一直是人们的立足点。

看来,了解中国,应当从孔子开始。

(二)在“贫且贱”中长大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中国山东的曲阜。这里当时属于周朝的鲁国,据说,孔子的母亲曾经到鲁城东南的尼丘山祈祷求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泰山之南的这座山丘也因此名扬天下。

孔子的先祖曾经有显赫的地位。孔子是商代开国君主商汤的苗裔,这一特殊而久远的血缘关系完全可以令他骄傲。那时,人们十分推崇“三代明王”,尧、舜、禹处在夏朝前夕,商汤为商朝开国之君,文王、武王奠定了周朝基业。他们治理天下十分成功,他们都是极其了不得的“圣王”!

周朝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度,齐国、鲁国、晋国、燕国、宋国、卫国等众多的诸侯国家就是在这时建立起来的。周朝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那就是特别注重对于祖先的祭祀,对于以前的“先圣王”,也都立其后人进行奉祀。因此,殷商灭亡后,周朝分封建立宋国以奉祀商汤。

宋国的前几代国君都是孔子的先人。本来,孔子的第十世祖完全可以继承君位,但他谦让,只做了大臣,以后几代,便都是卿大夫,以辅佐国君。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是主管领军打仗的大司马,此时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被杀,其后代出奔到鲁。从此,他们家族在鲁国居住下来。

到孔子父亲的时候,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不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体强健,作战勇猛,是鲁国一位有名的武士,曾在一次战役中立有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有妻妾,但唯一的儿子有足病,不适合做继承人。于是,叔梁纥年迈之时又娶了年轻的女子颜徵在为妻,后来生了孔子。

孔子的诞生,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只可惜,孔子三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也许,任何杰出人物都会有不平凡的经历,曾经的困苦与磨难也许就是一笔财富。这时的孔子或许还不知道,他后来十分崇敬的圣王舜,就曾作为普通百姓久居民间。孔子也是如此,父亲的离去使他与母亲过起了孤儿寡母的艰苦生活,这使孔子更深切地了解了社会,认识了人生。

父亲去世后,他随从母亲来到鲁国都城居住。母子相依为命,直到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他们都过着贫贱的生活。单亲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母亲给了孩子更多的关爱,给了他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生活的艰辛,命运的不公,反而磨炼了孔子的意志。

成年后,孔子曾做过委吏与乘田。委吏是管理粮仓的小吏,乘田则是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即使对这样的低微平凡职位,孔子同样兢兢业业,认真做好。他负责管理粮仓,结果出纳账目没有差错;他负责管理牛羊畜牧,结果牛羊长得肥壮。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他一贯的为人处事风格。

尽管父亲曾是鲁国贵族,但毕竟已经地位衰落。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后不久,鲁国的执政大臣季孙氏在家里设宴招待鲁国士人。孔子闻讯赶去,却被季孙氏的总管挡在门外,他还讥讽孔子!可以想象,孔子受到这一打击,一定促使他更加奋发努力,从而依靠广博的学识赢得尊重。

(三)“好学”与“博学”

孔子自幼表现出不同流俗的特异之处。鲁国是重视礼乐的东方诸侯国,浓郁的礼乐文化氛围影响了幼小的孔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他甚至在玩游戏时也经常摆放各种祭器,模仿祭祀的各种礼仪。

孔子小时候就很好学,十五岁时,他已经树立了经国济世的志向。青少年时代,他已经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那时,“六艺”是贵族以及平民子弟学校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年龄稍大,孔子对历史文化典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博览群书,尤为喜好诗、书、礼、乐等等。

五十岁以前,孔子不断寻求从政机会,但他勤奋好学的习惯从未改变。只要能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他一定及时把握。有知识广博的人来访,他听说后便随即前往求教,他曾前往周朝都城向老子学习。孔子敬重那个时代各国的贤人,对他们非常了解,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学习内容广泛,仅音乐来说,他曾学乐于苌弘,问琴于师襄。有一次,他在齐国听到《韶》乐,非常入迷,他领会了乐曲的内在精神,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博学多识,不仅鲁人皆知,还享誉于其他各国。大臣孟僖子出使楚国,因为不懂得以礼处理外交事务,深感羞耻,因此发奋学礼。临终前,他命儿子向孔子学礼。孔子招收卿大夫的儿子为弟子,这使他声名鹊起,慕名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

孔子为人谦卑,他对学术的追求却十分严谨。他认为自己博学,是因为对历史文化的喜好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曾说,要找到比自己更加忠信的人也许不难,但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喜欢学问的人却不容易。他善于将思考与学习结合起来。他虚怀若谷,主张应该向所有的人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孔子好学,使他以“博学”著称,世人有不解的问题,往往向他请教。孔子在陈国时,国君庭院中飞落了一只隼,这只隼被一支箭射中。这支箭是楛木做的,有一尺多长,箭头是石头做的。国君派人咨询孔子,孔子说:“这只隼是从很远的肃慎氏飞来的。武王克商时,国势强大,周边部落都来纳贡。肃慎氏进贡了楛矢石砮。周王把肃慎氏献来的楛矢石砮赐给分封在陈国的女婿,如果让人到府库里去找,应该可以找到。”国君让人去找,果然找到了。

季桓子挖井时,获得一个腹大口小的陶器,里面有一个似羊的东西。季桓子不太地道,求教于人还说谎话,故意试探孔子,说在挖井时得到一条狗。孔子说:“以我所知,如果是挖井的话,得到的应该是羊。因为山林中的怪物叫夔、魍魉,水中的怪物是龙、罔象,而泥土中的怪物则是坟羊。”

孔子熟悉自然与历史,精通古代典籍。他评人论事时,常娴熟地引用《诗》《书》中的语句,这使得他声名远播,身边聚集了很多弟子。

(四)从政的成功与失败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的乱世,他为此深为忧虑。他立志改变这一切,于是希望入仕从政。这种为政治国的志向,很早就在他心中坚定起来。

然而,直到50多岁时,孔子才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鲁国主政的季孙氏家臣篡权叛乱,并且鲁国外部还有强邻虎视眈眈。此时,孔子被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境内)宰,即鲁国西北部一个城邑的地方长官。虽然职位不高,但孔子仅用一年时间便治理得井井有条,其他国家都派人前来观摩学习。

由于政绩突出,孔子在第二年便被提拔为司空,这是一个掌管土木建筑的职官。孔子上任后,同样尽职尽责,成绩显著,不久又被提升为大司寇。大司寇是掌管国家司法、刑狱及社会治安的最高长官,在鲁国公室政权中,与执政的“三卿”并列,地位很高。

孔子刚刚上任,便立场鲜明地贬抑了乱政大夫少正卯。早期典籍中都记载了孔子“诛少正卯”,后世的人们多认为是杀掉了他,其实不然!这个“诛”有“惩罚,讨伐”之意,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也说:“诛,讨也。”少正卯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人物,但他利口善辩,粉饰邪恶,行为邪僻,思想凶险,很容易迷惑众人,危害社会。于是,孔子在宫门前的望楼下,从思想上公开批驳少正卯的言行,以正视听,教育民众。

孔子的非凡才能突出体现在夹谷之会中。齐景公与鲁定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境内)会盟,孔子任鲁君相礼,主持会盟。他预见到齐国必以强凌弱,便劝告鲁君做好军事准备。果然,齐国欲阴谋加害鲁君,但被孔子及时识破并揭穿。夹谷之会的胜利,显示了孔子卓越的政治外交才能。

由于鲁国公室衰微,国君失权,为牵制鲁国执政的三个大贵族,孔子又提出了拆除三大贵族封邑城堡的主张。开始时,这一措施比较顺利,但这一措施毕竟对执政大夫不利,结果最终失败,也加深了他与执政大夫之间的矛盾。

孔子励精图治,令邻国的齐人感到不安。他们阴谋离间鲁国君臣关系,向鲁定公与季桓子赠送美女80名,骏马120匹。鲁国君臣果然迷于声色,怠于政事,疏远了孔子。孔子因安邦定国的愿望不能实现,遂忍痛离开鲁国,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的生涯。

离开鲁国后,孔子在卫、宋、曹、郑、陈、蔡等诸侯国之间进行游历,希望能够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孔子师徒四处碰壁,落落寡合,难以找到能够赞同自己主张的国君。此间,他们迭遭困厄,备尝艰辛,曾经被围困,又曾被蓄意威胁,还曾绝粮七日,饥馁不堪……但孔子依然勉励学生要坚定理想,不因挫折而动摇,不因“无道”现实而更张。

十四年后,孔子结束了漫长的流浪生涯,回到鲁国,孔子此时已是68岁的老人。在最后的几年里,孔子全身心地整理典籍,教授学生。73岁那年,孔子在无奈中离开了人世。

(五)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大概在30岁以前,孔子已经开始收徒授学。随着他名声的扩大,孔门弟子越来越多。他将私学的大门向社会敞开,不分贵贱、无论贫富,人人都可以跟从他学习,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

孔子弟子来自各国,分布很广;他们出身各异,品性不齐,年龄也相差很大。孔子长期兴办教育,开门办学,方法灵活,方式多样,弟子来去自由。据称,孔子有弟子3000人,学有所成的就有70多人。

社会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要改造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转变人心。孔子显然意识到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他招收弟子,目的是以礼乐、仁义型塑一大批“成人”,通过文化熏染和提升,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素养、德性涵养的道德君子。这些君子之才通过入仕,管理社会,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改造社会,实现“天下有道”。

虽然学生成分复杂,孔子却能够成功地教之成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相近,但后天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更为关键。教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盛同样十分重要,人口繁盛后要使百姓富裕,同时还要施以教化。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各有差异,兴趣互有不同,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孔子对弟子的个性特征了然于心,能对不同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诲,循循善诱。孔子讲学,形式自由灵活。他所培养的学生,更不是“皓首穷经”的书生,而是知行合一的君子。他注重实践行动,鼓励弟子参与政治。

孔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身教。孔子深深明白以身作则在教学和从政中的作用。孔子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勤奋好学及为实现理想而孜孜追求的精神,形成了巨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们。弟子们崇拜和敬仰老师,对老师心悦诚服,从而培养出既严肃又融洽的师生关系。

私学的出现使“学而优则仕”成为可能,也因之打破了贵族世袭制传统,推进了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促进了士人作为一个阶层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孔子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在中国教育史乃至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正因为这种特殊贡献,后世尊奉孔子为“万世师表”。

(六)弟子记录孔子言论

孔子远去了。但是,他留下了许多言论,我们可以去追寻孔子,了解他的思想,认识他的学说。

孔子推崇古代的文化,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思索。孔子整理了许多典籍文献,修订了鲁国史书《春秋》。在他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与弟子之间以及和当时人物间的许多对话被记录下来,其中的一些言论被选出来编成了《论语》。

孔子的这些“谈话记录”主要由孔子的弟子们整理。《论语》中记载的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行”的问题,他希望到哪里都能通达,于是向孔子请教该怎样做。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无论在哪里都能顺畅通达,否则,即使在邻里乡党间也行不通,最关键的是要切实做到、做好。听到孔子的精彩论说,子张连忙“书诸绅”。所谓“书诸绅”,即写在自己宽大的衣带上。不难推知,在与孔子相处问学时,孔子弟子有随时记录孔子重要言论的习惯。

与《论语》价值不相上下的还有一本书,名曰《孔子家语》,其中有更多类似的记载。从中发现,在很多时候,弟子们在听了老师的教诲后“退而记之”;也有时候,孔子在讲完之后命学生记录下来。《孔子家语》还提供了一条重要材料,那就是在孔子晚年教学时,往往由更年轻的弟子轮流来记录。

现存孔子的言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片段,没有具体的言语情景,字数不多,属于语录体,很像《论语》;第二类为成篇的论述,记述事情较为完整,有一定论说情景的交代,与《孔子家语》相类,篇幅相对较长。当然,这样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概述孔子遗说的材料。

人们推测,《论语》的结集可能在孔子去世后不久,因为以常情而论,孔子去世,“微言”将绝,弟子中也有不同学派,他们在聚会治夫子之丧时,很有可能会考虑今后大家离去,“微言”分散,不利于传承夫子之道。此时倡议纂辑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应该时机最为成熟,最为方便。

但是,此时所汇聚起来的可能是弟子们各自记录整理的孔子言语,它应该就是《孔子家语》的雏形,因为《孔子家语》很像是不同弟子“听课笔记”的整理汇编。而《论语》中记载了曾子临终时的言论,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那么《论语》的编辑不会太早。

如果细致研究,还会发现《论语》材料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表达了编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与把握。西汉时期孔子后裔孔安国说《论语》具有“正实而切事”的特征,很有道理!古时候,“论语”的“论”与“抡”相通,意思是挑选、选择。“论语”其实就是选择出来的孔子言语。

《论语》显然不是匆忙的“集体汇编”,而是经过了细心的选择与排比。《孔子家语》之称为“家”,并记录孔子身世、生平,又有《本姓》叙述其家世源流,说明它属于“孔氏家学”的范畴。孔安国说《家语》与《论语》“并时”,种种迹象表明,二者的最后整理与编订者很可能都是孔子的裔孙子思。

(七)孔子言论远不止《论语》

如果你是刚接触孔子,很可能会被告知应该先读《论语》,因为那是一本最为可靠的关于孔子言行的文献。

但是,《论语》之外,还有大量的孔子言论被保存下来。除了《孔子家语》以外,还有不少,如《礼记》《大戴礼记》《易传》《左传》《孟子》《荀子》《孔丛子》及其他诸子文献,乃至在出土文献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孔子遗说。

以往,人们认为典籍中的孔子遗说未必可信。随着大量地下新文献的不断问世,人们发现以前的许多怀疑都“过了头”。这种过头的怀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给人的感觉甚至是几乎“无书不伪”。因此,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学习和了解孔子时只习惯于使用《论语》,更有甚者,许多人连《论语》也进行怀疑,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陆续添加的结果。

实际上,先秦两汉典籍中凡单纯以“子曰”形式出现的记载,其中的“子”都是指孔子,至今发现的材料无一例外。以“子曰”为“孔子曰”,这是那时典籍记述的通例,也说明孔子在那时的巨大影响。当然,个别诸子著述假托孔子,所引述、介绍的孔子言行未必完全可靠,也不会一定是出于孔子弟子的记述。除此之外,绝大多数都应当是孔子弟子传述下来的孔子遗说。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孔子家语》的价值不可小觑。《孔子家语》在字数上远远超过了《论语》,这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孔子言论集,内涵十分丰富。此书命运多舛,经过了弟子和后学的润色和加工,这种“润色”是古籍传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与所谓“造假作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事实上,后人对孔子言论进行辑录整理、润色加工,情况各有不同。例如,有人怀疑子思所记录的孔子言论可能属于子思本人,子思说,自己所记述的孔子之言,有的是亲身听说,有的是从他人那里听来,虽然不会一字不差,但决不会背离孔子,失去孔子之“意”。同样,孔安国想方设法找到并排比孔子言论,编辑《孔子家语》,也是担心“先人之典辞将遂泯没”。他看不惯“各以意增损其言”的做法,他本人又怎么会去“造假”或者“作伪”呢?

(八)慢慢“品”才有味道

面对大量的孔子言论,我们怎样知道孔子主要在讲什么?可以想见,孔子言论零散分布在不同文献中,即使相对系统的《论语》,其二十篇的结构也较为松散,这会让习惯阅读完整文本的现代人很不习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孔子的言论多以对话的形式保存下来,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言论也是以对话的形式流传下来。这种文体似乎也有其妙处,它们经过了选择,犹如浓缩的精华,蕴藏着睿智之思。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其中的思想与智慧灵光,才会沁入心脾,荡胸生云。这就如同中国人喝功夫茶那样,将茶叶泡在热水中,慢慢品味,方觉美妙。

但是,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孔子的话不过是一些“老练的道德说教”,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不过,如果真正读懂《易传》《中庸》等孔子的论述,就会感到孔子的思想学说可不这么简单!

孔子没有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他思考“人道”时,也思考“人情”;他把“人道”放在天、地之间一起思索。就像他常提到的“礼”,他在思考礼的天然合理性问题。在他看来,“礼”就是“理”,它只要有“理万物”的功能,就必须符合天时,配合地利,顺应鬼神,切合人心。

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不管你是否喜欢孔子这些言论,但其中肯定蕴含着比我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比如,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那么,培养爱心就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了。于是,孔子教导说:爱心培养就从孝敬父母开始!之所以如此,简直简单得不需要再加以论证。

说起来,儒学博大精深,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但它真的又十分简单。孔子不止一次地对弟子说:不要以为我博学而强记,其实我的学问“一以贯之”。曾子认为,这个“一贯”的学问就是“忠恕”,就是“修己以安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这是人们都应当学会的“君子之道”。

但是,“推己及人”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一个切切实实的“修养”功夫。孔子言论所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无一不是围绕这样的中心。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孔子,我们按照不同论题对孔子遗说大体分类。将精选出的孔子言论,按照“理想”“管理”“礼乐”“学习”“家庭”“交友”“人生”“自然”等篇章进行了编排。其中有编者在传统诠解和学者著述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理解和看法。在每篇之前,都有“导读”予以总体介绍、解说。而对所选的孔子语录,除了原文,还有注释、译文和解读,各有侧重,层层深入。

希望你能耐心去读、去品,并能读到妙处、品出味道!

同类推荐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大家都是上帝

    大家都是上帝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真的发现,尼采的观点与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吻合。这些犀利深刻的观点,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片。阅读尼采著作的过程,就像是抚摸锋利刀刃的过程,而且是要用你的神经、你的情感、你的灵魂去抚摸。那些锋利的刀片,会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内心,戳得是那么痛,那么透彻,那么畅快淋漓。那被戳伤的心灵,流出的鲜红的血,就是破除笼罩在你心头的无边黑暗的最有力武器。此外,正如尼采自己所说,读完他的著作,会令你的内心世界为之一变,可以带领你抵达世界的另一端。
  • 儒学小史

    儒学小史

    北大儒学研究院干春松教授,“制度儒学”的倡导者,精到绘出儒家精神演化的简明路线图。儒之为儒——王官、司徒、术士……儒家思想起源何处?先秦时期——克己复礼为仁,影响国人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得以确立。两汉魏晋——儒学为适应现实日益全能化,与政治权力适当“交易”,进入扩大期。宋元明清——天道性命,内圣外王,儒学完成内在转向,朱子成为正统。现代与未来——大变局之下,激烈的批评与温情的辩护,儒学可否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资源?
  •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存在”之链上的美学:形而上美学的演进史

    本书是以西方美学的历史进程为中心,研究形而上学的发展变化如何决定着存在论的变化,而存在论的变化又如何影响着美学的形态、方法与主要问题。本书的核心线索是描述“存在”范畴的历史变化如何改变着美学的基本问题与形态,把形而上学史与美学史进行比较研究,从形而上学发展的角度研究美学的发展进程,进而分析一个时代的形而上学如何影响着时代的审美追求,是对美学之存在沦基础的探究,也是对审美的形而上学性的探索。本书所给出的是一种彻底哲学化的美学,是一种“形而上美学”。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冷王爷的迷糊王妃

    霸道冷王爷的迷糊王妃

    她是来自现代的一缕魂魄,被自己的姐姐害死穿越过来的,他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皇子,是所有女人都想爬上他的床的高冷王爷,她是做事有脑,心如火花,平时迷迷糊糊,他是精明能干,冷的像冰块,不喜欢管任何人的事,当他们遇到一起,火花和冰块,他们会发生什么………………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南怀子衿

    南怀子衿

    三年前,在叶子衿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因为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离她而去,沈南淮再次遇见她,她身边却有了另一个男人……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 冷面王爷之跪宠医妃

    冷面王爷之跪宠医妃

    21世纪的天子娇女初来大周国乍到,美貌无双,文武双全,本来是被父亲养来要送给当今皇帝的女人。却被她的好妹妹与继母使计被迫与传说的变态王爷结为连理。她计划了n久逃之夭夭,次次被王爷截胡。某男说,“本王没有分房睡的打算,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她手握银针说,“不要逼我下狠手。”“死丫头,你又对本王下手。”男人抽出银针扔在地上,栖身向下告诉怀中的人说,“做本王的女人,不会让你吃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关于我转生到剑与魔法的世界

    关于我转生到剑与魔法的世界

    《SwordandMagic》是一款以异世界为背景的角色扮演类的线上游戏而男主是这款游戏rank榜和战力榜上的King今天,他照常坐在网吧里登录他的账号,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意识醒来时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三维的空间上在他的面前若隐若现的出现了一本巨大的书---「禁忌目录」在回答完「禁忌目录」提问的问题后他就由此开始了他的异世界之旅
  • 异界轮回店

    异界轮回店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在经过时间洗礼后,由于某些不可抗因素去到了公司最基层的单位,带着六个奇葩的新人做着简单却忙碌的工作。
  • 地狱续命师

    地狱续命师

    黄泉路开,黑白无常现世。三魂七魄一锁,来世是人、是妖、是牲畜,皆无定数。如果你今世还没有过够,可求十九层地狱的续命师为你续命。只要你供出一缕青丝,一滴鲜血,一口精气。十九层地狱内的黑铃蜕金,金丝绕腕,鬼火点灯,冥阳簿开,续命师便会现身为你续命。这本是黑暗、恐怖的故事,却因地府里的阎魔贪财、总判贪财、孟婆贪财……而拥有金山银山的十九层地狱,自从曝富后,总有鬼想趁续命师不在,去偷点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