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21200000017

第17章 神秘的黄金国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做黄金梦。一想起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宝藏,就好像见到黄金闪闪发光似的。据说中古时代流经非洲普勒斯特·约翰王国的河里,黄金俯拾即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谈到在一所大如城市、饰满黄金的宫殿里晋谒元世祖。黄金的屋顶在宽阔如海的河流旁闪闪生辉,古代的西方人认为黄金国就是日本和中国。

但在这一类的传说中,最使人向往的宝藏传说并不是来自亚洲,而是来自新大陆,那就是“爱多拉都”黄金国。许多人为了寻找那些金光灿烂的宝物,把财产、名誉,甚至性命也丢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在追寻虚无的东西。那个黄金国不仅是一个传闻,而且还是对一个传闻的误解。

第一个房间长7米,宽6米,印加皇帝遵守诺言,用金器堆叠到他举手所及的高度。皮萨罗把金银熔了,但因自己身在敌国孤立无援,不敢释放印加皇帝。他终于听从了部下的要求,把印加皇帝绞死。在秘鲁境内的寻金故事,就在惨酷而背信弃义中开始了,以后也一直离不开奸诈凶残。

西班牙人找到的黄金越多,也越相信只要穿过嚣蚕丛鸟道,渡过蛮荒河流,攀过崇山峻岭,必定还有更大的宝藏。他们制作木乃伊时取出的内脏,分别保存在一心想找到那个遍地黄金如卵石的地方。四个壶饰有神灵和死者的脸。他们俘虏的印第安人,更是或南或北或东或西乱指一通,告诉他们只须再向前少许,便能发现他们梦寐以求的宝藏,这更增加了他们更多的幻想。

这些故事在轻信传说的探险队之间辗转传述,添枝加叶就在所难免,有些更是无中生有的诳言。一个倒运的西班牙探险队,全队人员中,只有一个名叫胡安·马丁·德·阿武哈的队员生还。他说出怎样被囚禁在印加的秘密首都里,随后印加人又怎样赠他大量黄金把他释放,但不幸在归途中把黄金遗失了。

1535年,远征印加的老手、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城的创建人塞瓦斯蒂安·德·贝拉卡萨遇到一个印第安人,那人对他说,远方某部落的国王,在一个山地圣湖浴水前,先用金粉撒遍全身。他听到这故事后,给这位国王编造了一个名字,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名字一直印在冒险家的脑海里。他称这位神秘国王为“多拉都”——黄金国。

早期陷入爱多拉都魔障的人,其中有一位名叫贡萨洛·希门尼斯·德·奎萨达。1536年,他率领900人从哥伦比亚北岸的圣马尔塔向内地进发。奎萨达为人老成持重,是一位深受信赖的官员。圣马尔塔省总督派给他的任务是沿马格达伦纳河南下勘探。

奎萨达探险队在密不透风的森林里前进,每前进一步都必须用弯刀劈斩开路,惊险重重。队员涉越沼泽,水深及腰。蛇和短吻鳄又出没无常,在热病、疟疾、敌对土著的侵袭下,队员相继死亡。就在他们筋疲力竭的时候,突然柳暗花明,大地景色突然改变:他们来到一处肥沃的山谷,这里遍植玉蜀黍、豆类和各种水果。原来奎萨达等一队人来到了齐布查部落境内。

这时全队人数已减到不足200人。他们进入散布在哥伦比亚昆地纳玛邈高原上的齐布查村庄,见到了盐,还听说印第安人用盐来交换爱多拉都的黄金。“找到盐便找到黄金”成为探险队激励士气的口号。

齐布查部落有三位统治者。西班牙人击溃最南部国王的军队后,发现若干黄金和少量绿宝石。但是一名印第安人告诉他们,若想找黄金和绿宝石,应该向北去,那里盛产这两种东西。于是奎萨达率队转北,迅即征服第二位齐布查国王,并且找到很多那名印第安人说过的“小绿石”。奎萨达终于凑集了几千颗宝石。

这队西班牙人在齐布查族的索加奠索村内,看到一座祭祀太阳神的庙宇。庙里存放许多齐布查国王的木乃伊。所有木乃伊的眼窝里都塞着绿宝石,干燥的遗体上覆有黄金饰物。齐布查人自称黄金是以盐块向另一个印第安部落换来的,这个说法正如他们沿途听说过的一样。印第安人还告诉西班牙人,距该地数日行程的地方有个湖名叫瓜地维塔。又说,湖上每年举行一次奇怪的仪式,那就是黄金人庆祝大典。

印第安人说,该区的国王全身撒满金粉,戴上黄金饰物,乘上木造的木筏,从湖岸出发。齐布查人还描述湖畔周围族人烧起野火,轻烟环绕全湖的景色。群集的族人奏起各种乐器,国王便滑入湖水中,身上的金粉一洗而净。祭师和显贵也同时齐向湖中投下贵重的饰物,献给太阳神。那些西班牙人听得目瞪口呆,心驰神往。

西班牙人立即带着一名印第安向导向该湖进发。他们看见的是幽深黑暗的一片水,位于海拔近9000英尺的死火山口中。那里有几间小房子,却无黄金人及其族人的踪影。若是真有宝藏的话,怕也是沉在湖底。

奎萨达不仅是个寻金者,而且志在扩展疆域。再次动身出征前,他在海拔2500米的地方建筑一座波哥大城——那就是今天哥伦比亚的首都。那一带使他想起祖国西班牙的格拉那达平原,于是就把该地命名为新格拉那达。

新格拉那达的另一些白人,由德国人尼可拉斯·费德曼率领。他是应德国伟尔塞银行之聘在专湾的科罗建立了殖民地。费德曼率领约400人,自科罗出发,深入伟尔塞殖民区的腹地进行勘探。他们在阿浦来河两岸的山里和邻近的平原上,流浪了三年半,一无所获。

三个探险队在各地寻宝,流浪数年后,于1539年同一个月份,先后抵达昆地纳玛迦高原,不期而遇。更奇妙的是,这个探险队最初组成时规模虽然不同,而且遭遇各异——奎萨达和费德曼吃过大苦头,贝拉卡萨则过得较为顺利——但这时三队人数都各剩下166名,不多不少。

三个领队都小心谨慎,彼此派人互相致意后,各自保持相当距离设营以示尊重,最后协议在波哥大会面。他们在会谈中达成君子协定。奎萨达送给费德曼约40磅黄金和绿宝石(贝拉卡萨不索补偿),三人同意返回西班牙,听从“西印度委员会”分派他们担任总督和管地多少。然而他们三人没有一个得到令人完全满意的结局。费德曼默默无闻而死;贝拉卡萨返回征服的地方,死时声名狼藉;奎萨达在黄金国的悲剧中,还有另一幕要扮演。

两年后,即1541年,由菲立·冯·胡顿率领另一个德国探险队从科罗出发。后来抵达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马卡托。在那里获悉附近的奥玛瓜部落甚为富庶。胡顿进入他们的领土,对方箭如雨下,胡顿被阻,停止了前进。他虽铩羽而回,心中却充满乐观。他凭在该地见到的一些景象——富庶的城镇、华丽的房屋,自信找到了黄金国。人算不如天算,那次竟成为他最后一次探险。

查理五世曾把拉未拉岬与库马那之间的全部委内瑞拉领地赠与伟尔塞银行。胡顿在内陆探险时,由于特许权问题,引起了争执。当双方律师在西班牙法庭上就伟尔塞银行提出的诉讼案件进行辩论时,一名西班牙冒险家胡安·德·卡瓦哈尔夺取了殖民地的控制权。1545年胡顿在前往科罗途中,卡瓦哈尔便下令把他逮捕斩首。十年后,这项军事占领行动在法律上获得承认,伟尔塞银行败诉,失掉了其殖民领地。

基多是黄金国种种谣传的总汇,也是出发搜寻黄金国的好地点。1541年,即贝拉卡萨探险队自该地出发后五年,秘鲁征服者皮萨罗之弟贡萨洛·皮萨罗率领350名西班牙人和4000名印第安人,自基多启程。他不仅想寻觅黄金,也想寻觅肉桂。据说爱多拉都也盛产肉桂。这个探险队翻山越岭,进入东面的热带森林。不久,又有一位寻宝英雄弗郎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前来会合,一同来到一条叫可卡的河边,这时探险队补给奇缺,于是再分为两队。奥雷利亚纳率领的一队乘两艘独木舟和一艘赶造出来的双桅帆船,顺流而下;贡萨洛则在河岸设营,等候他归来。

其后数星期内,贡萨洛的队员曾分批打猎和寻找野果,但未能缓解探险队的饥苦。暖雨下个不停,在饥饿与热病侵袭下,队员相继死亡。贡萨洛最后返回基多,队员之中有四分之三不是饿死就是病死。

另一方面,奥雷利亚纳顺流驶至一条更大的河,又循河直抵大西洋。在浩瀚无涯的大西洋海面,奥雷利亚纳继续他那惊险的航程,最后到达加勒比海。继续航至西班牙,晋谒查理五世,讲述自己的英勇事迹。

查理五世听了这位冒险家所述的实情,反应颇为冷淡,因为他担心所越经的地区是属于葡萄牙的。不过还是封了奥雷利亚纳为南美新安达露西亚省总督。奥雷利亚纳为拓殖该省筹募经费,遇到重重困难,未及再去探查原地,便去世了,既没有发现黄金国,也没有发现肉桂。

奥雷利亚纳沿着大河航行时,曾遇到一个部落,那里的长发女人射箭技术胜过任何男人。这次巧遇实实在在把神话带到现实地域中来。奥雷利亚纳替那条大河命名为亚马逊纳斯(后改为亚马逊),因为这些善射的女人使他想起希腊神话里的亚马逊族女战士。

探险队由佩德罗·德·乌尔苏亚率领,自秘鲁的利马城启程。他们采用奥雷利亚纳走过的部分路线:沿支流航行,到达亚马逊河后,便踏上漫长的旅程。不久,这队西班牙人发生内讧,一名野心勃勃、生性鲁莽的队员洛佩·德·阿吉雷阴谋推倒乌尔苏亚,唆使同谋分子把乌尔苏亚刺杀。叛变中约有80名队员死亡,都由阿吉雷直接或间接唆使所造成。该队最后经奥里诺可河进入委内瑞拉。

我们暂且放下这支探险队不表。在哥伦比亚,搜寻黄金国的前辈奎萨达仍念念不忘那个他以为必有珍宝深藏水底的湖。1568年,垂垂老矣的奎萨达奉西班牙国王御准,再次率队探险。旧日伙伴几乎全部去世,但奎萨达对黄金国的狂热丝毫未减。他率领2800人离开波哥大。三年追寻,毫无收获,奎萨达才颓然放弃。

返抵波哥大时,出发的1300名西班牙人仅64人生还,1500名印第安搬夫仅余4人,1100匹马仅剩18匹。财力损失惊人,达20万金披索。

40余年来各探险队纵横南美北部——从安第斯高地,即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起,到委内瑞拉及巴西森林。每次探险费时两年到五年不等,人财损耗庞大,但是谁也没有发现宝藏。

16世纪末期,爱多拉都黄金国的诱惑力从南美的西部转移到东部,即从哥伦比亚转到圭亚那。

1584年,亚马逊河与奥里诺可河之间广大地区(当时人们相信这一带就是黄金国所在地)的总督安东尼奥·德·贝里奥,从哥伦比亚中部的通哈出发,深入圭亚那腹地探险。他深信在群山环绕的湖里,才能找到黄金人。贝里奥进入圭亚那东部,到达奥里诺可河,造了一艘船,率领部下及牲畜渡河,朝远方的山区进发。

他相信这就是当年印加人躲避皮萨罗的劫掠,携带部分财宝而逃往的地区。据当时谣传说,逃难的印加人建造了一座黄金城名叫孟诺。那就是贝里奥要寻找的城市。贝里奥那次探险毫无成就,1585至1588年的第二次探险也失败了。第一次探险时,印第安人告诉他,在美塔河与奥里诺可河汇合处的西面,有一个山湖。

1591年,贝里奥作第三次探险,沿奥里诺可河下行。这段旅程相当艰险,印第安人时不时来袭击须加倍防范。贝里奥终于自西而东横过了圭亚那,然后驶向千里达岛,在岛上建立了殖民地,作为以后探寻爱多拉都黄金国的基地。

1595年,贝里奥在千里达遇到勇猛的英国探险家雷里爵士。雷里正替伊丽莎白一世寻觅财富新来源。雷里跟这些西班牙人一起豪饮几次后,已尽量取得贝里奥探险圭亚那、奥里诺可河及前往黄金城孟诺的资料。此后贝里奥下落不明,很可能给雷里俘禁了,因为这样雷里便可以循着他闯过的旧路自行出发探险。不过,贝里奥后来再度出现,大概是雷里把他释放了。

雷里根据从西班牙人那里得来的资料,进入了圭亚那。探险的地域,包括今天的委内瑞拉东南部、圭亚那及苏利南。他虽然兴高采烈地描述建有无数宫殿的黄金王都孟潜以及浩瀚如里海的内陆湖帕里玛,其实自己从没亲眼见过——他的著作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贝里奥看见过,或者说他认识一些自称看见过的人,由此可见他们的狂热有极大感染力。从那时起,人们常常谈论帕里玛湖,就好像过去的人谈论黄金人兴行庆典的瓜地维塔湖一样。

雷里在这次探险后,出版了他的《圭亚那帝国之发现》日志。从内容看出,雷里对自己寻找的那个地方所知是多么贫乏。

圭亚那帝国位于秘鲁正东,靠海,在赤道以南。黄金产量丰富,秘鲁没有一个地区比得上。拥有的大城市,比秘鲁最繁盛时期有过之无不及。圭亚那与秘鲁施行同一法律,皇帝及人民均信同一宗教,政府组织与政策,亦与秘鲁全无差别。看见过圭亚那王都孟诺的西班牙人向我保证(西班牙人称此都城为多拉都),该城之伟大、富庶及其地点之优美,世界任何都市,至少是西班牙人所知道的世界中各大都市都远不能及。该城建在一个咸水湖旁,湖长200里格,阔如里海。如果拿秘鲁相比,并参阅洛佩斯及其他人的报告,便更加信而有证……洛佩斯在他的《西印度通史》中,描述圭亚那皇帝祖先盖那卡帕的宫廷如何富丽堂皇……宫中全部器皿、桌子和厨房用具,都以金银制成,用来增加金属强度与硬度的最下等的东西也是银和铜。保管库里藏有空心的金雕像,形如巨人,还有王国领域内陆地上所有野兽、雀鸟、树木花草和河海里所有鱼类的形象,都依比例或原物大小制成。他还拥有许多用绳捆好的、用皮包装好的、用箱盛载的和一盆盆的金银;一堆看似木柴的小金棒,标明送出去烧掉。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詹姆斯一世继位,雷里被人诬告犯叛逆罪,定罪后判处了死刑。执刑期则延缓,从1603年至1616年间,他一直囚禁于伦敦塔内。雷里其后获得释放,但没有赦罪。他奉命率领第二个探险队再去寻觅黄金国。这次他自称找到了金矿,但是实际上一如过去所有探险工作那样,毫无成就。雷里返回英国后,执行延缓的死刑,于1618年斩首伏刑。

人们还是忘不了黄金国王。1601年,曾在西班牙属西鳊从军的诗人胡安·德·加斯特利亚诺斯,有以下描述黄金国王的文字:“这位国王不穿衣服,坐在水池里的一排木筏上,浑身涂满松节油,从头到脚洒上大量金粉,整个人如同太阳般金光闪烁……晚间,他洗湖水浴,身上的金粉都消失在水中。”

17世纪初叶,到黄金国去的路途上,不知死了多少领队、士兵和印第安人。除几块黄金、数量可观的绿宝石和一些肉桂外,历时近100年的探险工作并无显著成就。谁也没找到黄金人或寻到其他的财宝;谁也没见过帕里玛湖。即使如此,地图上还是煞有介事地把这个湖画出来。

雷里的《圭亚那帝国之发现》出版后,地理学家通常都根据他的描述,把帕里玛湖放在赤道以南。湖的形状有时曲曲折折,有时是长方形。法国制图家威尔·达白维尔则把帕里玛湖标在横跨赤道的地方。湖西标上爱多拉都和孟诺,湖北标上圭亚那。18世纪间,地图绘编人常称帕里玛湖为黄金海,但此后便没再在地图上出现过了。

直到18世纪末,搜寻该湖的工作仍在继续。和以前所有的情形一样,探险人要找的东西似乎老是远在另一列山脉或森林的那一边。

后期的西班牙探险队之中,有一队是由迭斯·德·拉·富恩特率领的。他进入委内瑞拉东南部的卡罗尼河地区后,把探险队分成三组,其中一组由贡萨洛·苏亚雷斯·龙顿率领,他们相信必定能到达目的地,因为据印第安人说,从该地乘船到帕里玛湖仅需20日,步行仅需两天!

这批西班牙人虽然已快要抵达目的地了,但是遭遇到印第安人的突袭,被迫只好折返原地。龙顿的事后解释很含糊,人们至此才怀疑是否真有个帕里玛湖。西班牙人放弃了搜寻黄金国的工作,同时也放弃了圭亚那的大部分土地,让给英国、荷兰和法国瓜分了。三国分别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一种厌倦的心理,使探险家暂时远离阴暗恐怖的森林。但是,神话总是深入民心的。有时候,传说好像比真事还真实。记录瓜地维塔湖故事的人说(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数以百计的奴隶使用粗陋的工具,开凿那个位于海拔9000英尺的锥形庞大火山口的一旁,让里面的水流出湖外。湖底终于露出来了,见到宝石在污泥里闪烁发光。一个西班牙人伸手拾起一块鸡卵大小的绿宝石。

这只是许多故事中的一则,但这则故事至少有部分是真的。1580年,波哥大西班牙富商安东尼诺·塞普尔维达请求西班牙宫廷准许他疏浚该湖,并答应把所获财物的五分之一交给国库。塞普尔维达组织了一队印第安工人,在湖壁上凿了一个缺口。湖水涌出,水平面降了15英尺。他们找到一块大如鸡卵的绿宝石和几件金器,缺口随即崩毁。塞普尔维达返回波哥大,未能再作冒险便逝世了。

19世纪初叶,又有一批新的冒险家开始探寻黄金国。这些人都是科学家或大企业的代表。后期的探险家之中,第一位是普鲁士著名大学士韩波德。他对亚马逊盆地的兴趣,纯粹是在科学方面。他原先打算偕同法国植物学家艾梅·布波浪去尼罗河流域游历,结果在1799年乘船前往美洲。他们勘查了南美的西班牙属地,全程约6000公里,多是徒步或骑骡子。

韩波德与布波浪最后到达昆地纳玛迦,这块哥伦比亚高地与许许多多有关黄金人的传说连在一起。他们在瓜地维塔湖畔扎营。这是一个在火山口蓄满水的真湖,而帕里玛湖则是虚构的。韩波德在绕行火山口一周时,看到塞普尔维达探险队于1580年在火山口壁所凿开的那个缺口,但是这位普鲁士科学家没有设法排干湖水。

多拉都黄金人和爱多拉都黄金国,对人们的诱惑力已经彻底丧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近代新发现的事物。人类学家在1948年至1950年间,发现了住在帕里玛山脉的玛克里塔部落及瓜哈里波部落。近代探矿者在哥伦比亚发现了铂、银及绿宝石,在圭亚那发现了黄金、铁矾土及锰。而最重要的是,在委内瑞拉西北部的玛拉开波湖盆地发现了石油——20世纪的黑色黄金。这似乎也可以说南美大陆毕竟有了一个黄金国。

让我们再次回到16世纪。那时,西班牙冒险家以征服者身份大肆蹂躏印加人的山区帝国,杀人放火,抢劫掠夺,无所不为。他们熔掉印加人的金银财宝,杀死印加人的首领,奴役印加的族人。但是印加的末代皇帝逃到安第斯山脉深处,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城市,绝不比西班牙人所征服的各城逊色。这位避往深山的皇帝死去时,把避难所的秘密也带进坟墓里去了。避难所究竟在何处,至今还无法查出来。

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水的大房子,掷出快如闪电、声如雷霆的火团,渐渐靠近来了。正如预言所说,肤色白皙、蓄着胡子的古代神祗回来了。消息马上传遍安第斯山区的印加帝国。

这一批被误认为神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和他率领的180名士兵。他们到达秘鲁的时候,一度极为强大的印加帝国刚经历了一次权力斗争,国力已大为减弱。公元1527年前后,一种可能是由征服者从欧洲带到美洲来的疫病流行全秘鲁,印加皇帝瓦依纳·卡帕克和他的可能继承人宁南·库亚奇先后染病去世。在接着而来的混乱中,瓦依纳·卡帕克的儿子瓦斯卡尔在京城库斯科即位,但另一个儿子阿塔瓦尔帕则仍在北面基多城掌握着帝国的军权。

几年来,表面上相安无事,但暗地里兄弟间各展奇谋,设法夺取绝对的权力,终于爆发了内战,结果阿塔瓦尔帕得胜。可是好景不长,1532年秋,皮萨罗领军从海岸侵入内陆,11月16日采取了一次大胆行动,在卡哈马卡的印加大军中,生擒了阿塔瓦尔帕。当地土人为西班牙人的马匹和火力所慑服,不敢抵抗。

阿塔瓦尔帕但求获得释放,愿付给皮萨罗一笔有史以来最惊人的赎金。他指着内室墙壁约3米高的地方,答应用各种黄金制品——饰物、瓶罐、金砖和金牌等,堆满囚室的那个高度。还保证用白银来塞满另一个更大一倍的房间。

皮萨罗把收到的这批无价之宝都拿去熔了。除留下一部分给西班牙国王外,其余的就分发给属下。随后又指责阿塔瓦尔帕心存不轨,密谋造反,把这位倒霉的印加皇帝绞死了。皮萨罗看准了当地的人仍旧支持瓦斯卡尔,对阿塔瓦尔帕遇害之事,即使不以为然,也不会激烈反对。接着又任命瓦斯卡尔的弟弟曼科继承帝位。

以后的两年中,曼科与西班牙征服者之间的关系日趋恶化,到1535年冬,这个傀儡皇帝对西班牙人的所作所为,已达到近乎忍无可忍的地步。这些白种人绝不是古代传说中所预言的救世主。事实证明,他们是一班暴虐无行的凶徒,一心只想追寻新大陆的黄金宝藏,无恶不作。西班牙人得到曼科许多敌对者的支持,胆子就更大了,不单拆光皇宫各处的黄金装饰,还洗劫皇室陵墓内饰以黄金的木乃伊。然后又亵渎库斯科的神庙,把圣殿内的金器和祭坛上的金像拿去熔了。

曼科开始还有一点点君权,很快就被剥夺过半,每天还要受侮辱和折磨。皮萨罗两个弟弟胡安和贡萨洛在长兄暂离职守时,名义上就成为库斯科的统治者。他们逼迫曼科透露新宝藏的地点。曼科感到惊慌,企图逃离首都,结果却被抓回囚禁起来。

曼科了解公然反抗西班牙人和他们的许多印第安盟友,只会徒劳无功,于是假意接受新体制,一面密谋报仇。1536年4月,他请求皮萨罗的第三个弟弟埃尔南多,让他到尤卡谷参拜古代的神祗,并答应把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瓦依纳·卡帕克金像带回来。这时,埃尔南多显然是财迷心窍,丧失了判断力,竟然不顾手下将领和印第安盟友的强烈反对,准许曼科离去。

由于印加境内各地都有人纷纷离乡背井跟曼科一起去拜神,他在数日内,就纠集了一支10万人的强大军队。这样就开展了反抗西班牙人的长期斗争。从1536年起至1572年止,由曼科和他的几个儿子领导作战,先后历时36年之久。

曼科从考尔卡的大本营出发,围攻西班牙人占领的首都库斯科。他放火烧毁了这个城内的大部分地区,但是无法收复失地。到了1536年夏天,这位气馁的印加皇帝率领军队,已撤退到乌鲁巴姆巴河谷的奥兰泰丹保,那里是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盆地的交界处。过了不久,印加军队击退了侵袭奥兰泰丹保的西班牙人,但这场战役使曼科立下决心,要找个真正攻不破和外人进不去的避难所。因此再次迁移作战基地,移到维尔卡班巴河谷中的维科斯去。

由精明强干又有野心的青年军人罗德里戈·奥贡内斯率领的一支西班牙军队,尾追而至,曼科被迫再次逃亡。西班牙人停了下来搜掠维科斯,但错过了生擒这位反叛皇帝的机会,因为他们劫掠该城时,曼科军队已溃不成军,仓皇逃到维尔卡班巴河谷上游去。

曼科在维尔卡班巴河上游那个偏僻据点,指挥反抗侵略者,准备打一场漂亮的仗。后来有一天,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那时是1541年,印加皇帝已经返回维科斯了。几名探子从西班牙人建的新都利马回来,到曼科的隐避居所向他报告,说西班牙人由于追寻黄金和新领土,贪得无厌,竟然自相残杀,印加帝国的大敌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也遭人暗杀了。一群不满的西班牙士兵,在一个星期天早晨,冲进皮萨罗的宫殿中,用刀把他砍死。

部分叛兵已被囚禁起来,予以处死,还有七个人却逃脱了,跑入山中。这批亡命者,受到曼科的欢迎。留在那里的几年间,协助曼科训练士兵,传授西班牙人的作战技术。曼科本人也学会了骑马和放火绳枪。

不过山中那种极度沉静的生活,使这些西班牙人感到度日如年。他们在山寨里听到西班牙已派出了一位总督,而这位总督又与皮萨罗几兄弟的支持者发生冲突。他们认为机会来了:如果把曼科杀死,谋杀皮萨罗的罪名就可能获得赦免,那就可以回到库斯科,重返文明世界。掷环套椿游戏是曼科爱玩的消遣,他们邀请曼科前来一起玩,趁曼科掷环时用短剑把他刺死。

1544年,曼科逝世后,反抗西班牙的运动,由他的儿子赛里。图帕克领导。多年后,图帕克接受西班牙国王的宽赦,离开维尔卡班巴,前往利马。1558年初,印加皇族与随行人员,进入利马城,这是土王首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涉足西班牙人建立的秘鲁首都。图帕克后来前往库斯科,在那里举行一次基督教婚礼,正式与胞妹库西·华姬结婚。这种乱伦的结合,在皇族家庭中已成惯例,绝不稀奇。但这次婚礼是由库斯科的主教在该城的大教堂中主持,事先必须获得教宗的特许。

两年后,图帕克在尤卡谷的家中死去,由于死得突然而神秘,回到维尔卡班巴,曼科次子蒂图·库西就继承了帝位。11年后病逝,由曼科的另一个儿子图帕克·阿马鲁继位。这位印加末代皇帝,坚决进行他父亲30年前发起的反抗西班牙人的斗争。

1572年3月,秘鲁新总督弗朗西斯科·达托莱多上任不久,派了一位密使带信到维尔卡班巴去给阿马鲁。可惜达托莱多的使者命运不济,印加士兵在途中把他截获后处死。此举令西班牙总督非常愤怒,激使他对印加人的要塞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根据一位西班牙教士的描述,那个要塞是名副其实的“偶像崇拜的小天地”。男巫和占卜者——“可厌的大师”——在那里主持祭祀仪式,而向着大金盘膜拜的“日神贞女”也参加了他们的秘密宗教仪式。

1572年6月24日早上,西班牙人闯进维尔卡班巴,但见城里空无一人,到处是冒烟的颓垣断壁。阿马鲁带着最后一批随从,已逃进亚马逊河的茂盛丛林中。可是由于一些印第安人通风报信,他因此被俘,成了阶下囚。当时他已筋疲力尽,被人用金链套在脖子上带回库斯科,在一群匍匐着的印第安人面前处斩。印第安人恸哭数天向他致哀。

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地图,没有一张标示出维科斯和维尔卡班巴的位置。后来,渐渐就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正确方位了。自此以后,搜寻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便吸引了不少的学者和冒险家。尤其是当地还有个谣传,说那位末代皇帝曾经把财富埋在那里。还是在不久以前,渡过阿普里马克河是单靠一条用藤本植物造成的脆弱吊桥,像在大峡谷两边挂着一张吊床。该桥通往有“黄金摇篮”之称的神秘城市朔克基劳。有人认为它就是失落了的印加古城。这个避难所就更使人神往了。

早在1768年,有人提出一种假设,认为印加人最后的匿藏地点,传说的维尔卡班巴城,其实就是阿普里马克河附近陡峭山岭中的朔克基劳废墟。印加帝国宝藏的诱惑力,的确历久不衰。因此1909年,美国青年学者丙海姆路经阿普里马克一带时,该省省长怂恿他前往朔克基劳,声称那里的遗迹,就是失落了的印加之都。

丙海姆一行人,踏上危险的旅程,沿着紧临深渊的山坡上的羊肠小径,深入阿普里马克河的峡谷。他们通过一条横跨湍急山溪的小桥,桥身只用藤本植物造成,过桥时摇摇晃晃令人晕眩。过了小桥,莽丛包围的朔克基劳遗迹就出现在眼前了。

悬崖峭壁上有几座宫殿、一个举行典礼的广场和早已被洗劫一空的庙宇。许多研究秘鲁古迹的专家,都认同朔克基劳就是曼科的维尔卡班巴城。但著名的历史学家卡洛斯·罗梅罗独持异议,最后,丙海姆也否定了这种说法。

况且,根据丙海姆的推断,朔克基劳的位置,与16世纪作家对维尔卡班巴的零星描述并不吻合。丙海姆回到美国后,一直念念不忘要探索山背后的地区,因为他相信印加人最后的抵抗基地应在那里。他重读那个时代的文献,以及较近期探险家的记录。由于他很热心,容易说服别人,所以很顺利地组成一个科学考察队,在1911年再次来到秘鲁。

丙海姆从库斯科出发,沿着当年曼科逃避皮萨罗的路线前进。他这次行程便利很多,因为乌鲁巴姆巴河大峡谷有巨大的花岗岩障壁,以前无路可通,现在已用炸药开出一条山路来了。

考察队沿着山路慢慢前进。一天晚上,他们离开山路在河边扎营。一个住在河边小屋里的男人,名叫梅尔乔·阿特亚加,看见这群人感到奇怪。就走近营地去看个究竟。队员向他查询,只花几个铜钱,就从他口中获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拼命要保守的乌鲁巴姆巴圣谷中之秘密。他自愿带领丙海姆到一个盆地中的废墟去。盆地位于高出河面2000多英尺的山峰之间。

第二天早上,阿特亚加带着丙海姆渡河出发,穿过森林,来到一处山崖脚下。丙海姆几经辛苦,爬上山崖之后,看到“一大段建造优美的石面阶台,约有100多处,每处有数百英尺长,10英尺高”。丙海姆从前见过类似的阶台,所以觉得平淡无奇,直到向导带他沿着最宽敞的阶台之一进入森林时,才改变态度。他这样记述:“忽然间,我发觉自己面对着破屋的残壁,都是印加最上乘的石工。几个世界以来,部分被树木和苔藓掩盖,几乎难以看出原形来。但在竹椿和交错的蔓藤背后,那片阴暗的隐蔽地到处都是白包花岗岩方石造的墙壁,全部经过细工琢磨,精巧地砌在一起。”

丙海姆找到的地方叫作玛殊彼殊。考察队在那里终于有了新发现。首先是一个洞穴,两边排着雕凿极工整的石块,丙海姆估计那是皇族的陵墓。陵墓上是一座半圆形建筑物,外墙“顺着岩石的天然形势建造,揳合功夫是我生平所见最佳的石工杰作。此外,它又连上另一幅精美的墙壁。这幅墙特别选用纹理精细的纯白花岗岩方石砌成,极见匠心,显然是艺术大师的杰作。”

对丙海姆来说,他这次的发现,似乎是个难以置信的美梦:“朦胧中,我渐渐领会,这幅墙和毗连在洞穴顶上的半圆形庙宇,足以媲美世上最佳的石造建筑物……简直看得我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地方呢?”

丙海姆继续发现的,不仅是几座建筑物,而是整个城市,保存得相当完整,只要把芦苇和稻草造的屋顶换掉,整个地方就会恢复华丽壮观的原貌。但是一个恼人的疑问老是缠着他——是真的发现了维尔卡班巴,还是又一个印加人的要塞?

丙海姆推测,玛殊彼殊可能是在15世纪头50年帕查库蒂在位期间建立的。有人认为“他是美洲土著人种中最伟大的人物”。在帕查库蒂时代,玛殊彼殊可能是个军事要塞,保护库斯科的北翼,防御住在亚马逊盆地北部的敌对印第安人入侵。又可能是在16世纪时“日神贞女”的避难所,使其免遭西班牙侵略者凌辱。山上墓穴里的骸骨,女性占绝大多数,而贵重的器具也表明她们是重要的人。

他再度出发勘探整个地区,一直走到热带森林的边缘,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证实他的推论。但到了“幽灵草原”,勘探过部分地区后,他就放弃了原定计划。

假如丙海姆知道而又完全信赖早期西班牙人征服秘鲁时留下的大事记,就可能认出何处是维尔卡班巴了。原因是这些早期记载(有些只在丙海姆初有发现后才面世),说在1572年时,总督达托莱多派往维尔卡班巴的西班牙军队,没有可能会到达玛殊彼殊。达托莱多的军队从丘基查卡那座桥越过了乌鲁巴姆巴河,进入支流维尔卡班巴河的峡谷,循着一条绕过了玛殊彼殊而且越走离玛殊彼殊越远的路线前进。

再说,现今还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证明异族军队到过丙海姆所发现那个惹人注目的要塞,但西班牙军队就确曾占领过维尔卡班巴城。这一切间接地表明西班牙人从未到过玛殊彼殊,因此不可能是印加帝国那个失落了的古城。

1964年,在安第斯山中有了前所未见的考古发现后,印加王朝最后的神秘避难所这个问题忽然又提出来了。一批农民到秘鲁北部去寻找可耕种的土地,途中发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废墟,就取名为大帕哈顿。

这座新发现的失落的城市,位于海拔约9500英尺的新月形峭壁上,俯瞰瀑声如雷的几处深渊。城中建筑物结构特殊,庙宇和宫殿都是圆形的,好像巨形的圆鼓。一条条铺平的小径,一层层短石阶,和一些中央竖有一块石头的小广场,都互相贯通。

蒂图·库西说,他父亲曼科曾一度离开维科斯,原因是察察波雅地区几名酋长告诉他,说拉班图有座上好的堡垒,可以抵御敌人的侵袭。拉班图是强悍的察察波雅人的首府。印加人从来无法征服察察波雅人,又不得不忐忑不安地把他们当作盟友看待。

自20世纪初,丙海姆恢复找寻那失落的印加古城以来,另有几个探险队分别由平民或军人组织起来参加找寻工作。1964至1965年间,另一位美国人吉恩·萨沃则继续丙海姆未完的工作。

萨沃根据几项证据推断,丙海姆在幽灵草原发现的遗迹,就是维尔卡班巴。首先,他考察过附近树林中的一些遗迹,包括按照印加人风格放置的石块。那里还有水泉装置,由很精巧的来水管和去水沟系统供水,尽头处有出水的滴水嘴,与库斯科的相似。

其次,他注意到幽灵草原的大石建筑物墙上都涂上“像红色陶器似的灰墁或赤土”。他还发掘出不少屋瓦(很多是一种以前在美洲没见过的样式),依欧洲的样式制造,但是表面有一层印加陶器特有的黏土,上面还有印加特有的蛇、鸟等纹饰。

这些发现和西班牙修道土巴丁·达穆鲁亚的一项报告相符合。报告中说“曼科在维尔卡班巴建造了一所两层高的房子,顶上铺了瓦。门都用香味浓郁的雪松木造成,整座巨邸用各式各样的图画装饰,大有可观”。

最后,萨沃见到了一块马蹄铁,和西班牙征服者用的一样。要不是马奇纶加斯印第安人掠夺过幽灵草原,萨沃大概会找到更多那个时代的遗物。丙海姆也是受到这一族印第安人的阻挡而无法深入勘探。萨沃在马奇纶加斯族的小屋中,见到金造的大玉米,据他们说在废墟中发现很多这种金玉米,还有绣上金秃鹰的斗篷、青铜工具和陶器等。

萨沃就此鉴定幽灵草原为维尔卡班巴,是否太草率呢?其后的发现使很多研究人士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

举例来说,萨沃的一名向导最近发现另一座失落了的小城,面积是一平方公里多一点。小城的门口是从一整块大石凿出来的。形状竟像个半月形,而不是印加传统的梯形。很可能原来本想造个拱门,由此可见当时是受了西班牙的影响。这个山谷里的印第安人管这些废墟叫哈顿维尔卡班巴,意即伟大或者崇高的维尔卡班巴。

有一回,一队秘鲁陆军在横过阿普里马克河和乌鲁巴姆巴河之间的地带,遇到一件不寻常的事,又有人认为另一批废墟才可能是维尔卡班巴的真正所在。当时满怀敌意的保卡普里斯族人把守着各水陆通路的进口,不准他们走近许多宏伟庄严的古迹。这些印第安人自称是印加的合法继承人,自从印加帝国覆灭后,就守护着维尔卡班巴。据他们说,印加的珍宝藏在湖底,只有他们才可以去。

朗克基劳、玛殊彼殊、大帕哈顿、幽灵草原……这些地方都可能是失落了的古城维尔卡班巴。然而秘鲁的考古学家仍未作出定论。他们这样慎重,理由很明显,因为还有六七个遗址有待研究。如果有人真知道印加人最后避难所的秘密,也会像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一样,保守秘密,守口如瓶。

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南段群山环抱的库斯科盆地中,有一座气候宜人的高原城市库斯科,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之前,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统治中心。

库斯科,印第安语的意思是“离太阳最近的城市”,海拔3400米。有关库斯科的起源,印第安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神话传说:很久以前,至高无上的创造神比拉科查在的的喀喀湖心太阳岛上创造了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曼科·卡帕克,女的叫玛玛·沃利奥,两情依依,终成眷属。创造神传授给他们各种技艺,赐给他们神奇的金杖,暗谕他们寻找金杖沉没之地并在那儿定居,这对年轻夫妇,遵照神的旨意,带着金杖,浪迹天涯。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库斯坦盆地,像往常一样,将金杖插入地里,顷刻之间,金杖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异常兴奋,终于找到了神灵指引的地方,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建立起库斯科城。此后,历代印加帝王不断兴建,至第九代帝王帕查库提(公元1438年—1471年在位)时代,库斯科规模空前,名扬天下,被印第安人视为神圣之地。

随着南美考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揭开了古老印加文明的神秘面纱。这个曾辉煌一时的文明中心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长期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晶和升华。

公元6世纪时,安第斯山区和沿海地带大约共生活着100多个部落,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艾马拉、莫契卡、普基那和克丘亚。普基那和艾马拉部落活跃在的的喀喀湖周围地区,莫契卡部落则占据了秘鲁沿海北部地区。与它们相比,居住在库斯科谷地的克丘亚部落无疑是十分原始的,然而这个不甘落后的部族很快就吸收了其他文化中心所取得的成就,从而迅速发展起来,萌生了印加文化之源。

到了13世纪,克丘亚部落群中的印加部落开始崛起,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印加国家由大酋长统治,它与周围的部落和国家进行着和平的产品互换和社会交往。随着国势日益强大,印加国家开始谱写自己的征服史。

据传说,印加王国大酋长曼科·卡帕克带领军队,穿过利利奥高原,征服了科利亚人,最先占有了库斯科谷地。迈塔·卡帕克率军渡过阿普里马克河,到达了今天秘鲁的莫克瓜和阿雷帕。此后的卡帕克·尤潘基是个英勇的武士,他率众到达了今天的玻利维亚,控制了沿海的纳斯卡人。

印加部落经过近百年的征战,征服了整个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的各个部落,建立了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帝国。16世纪初的印加帝国以秘鲁为中心,向北包括厄瓜多尔的大部分、玻利维亚的大部分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向南到达智利中部的毛莱河,东达亚马逊河丛林地区,西濒太平洋,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万以上。由于印加帝国是美洲空前强大的帝国,被后人称之为“新世界的罗马”。因此,印加人也就成了“新世界的罗马人”。

印加帝国的社会制度是早期奴隶制,国王是统治全国的专制君主,不仅立法、行政大权独揽,还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和首都库斯科太阳神的祭司长。除了国王的姐妹和妻子外,没有人敢直视他。臣民在觐见时,必须背负木柴、脚不着鞋,行走时两眼注视地面以示恭顺。印加王的高贵和特权有两个标志:短发和象牙权杖。他出外时必须乘坐华丽的轿子,穿最精美的衣服,佩戴象征特权的头饰。驾崩之后,要以妻妾和奴仆献祭或殉葬,有时多达好几百人。在决定王位继承人时,国王要听取贵族理事会的意见,合法继承人必须“血统”纯洁,即只能是印加王与王后所生的儿子。王后称为“科利亚”,是印加王从自己的姐妹们中挑选出来的最漂亮、最丰满的一位。除王后外,后宫粉黛很多,可谓妻妾成群。

印加帝国分为四个行政区(苏尤):北部是钦查苏尤,包括今天的秘鲁中部、北部和厄瓜多尔;西南部是最大的科利亚苏尤,包括今天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南部是孔德苏尤,地处秘鲁南部;东北部是安蒂苏尤,占据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带。这四个行政区合称“塔万蒂苏尤”,即“大地的四方”。行政区最高长官叫“苏尤约克阿普”,由贵族世袭充任。同时组成贵族理事院,附属于国王之下,负责王位继承人的挑选。苏尤以下统辖四万户的军区,长官叫“马志尼”。军区以下是“村社”,这种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约有100户左右的人家,共同住在一个村庄内,或者散居在许多邻近的小村落里。村长叫“帕查卡·卡马约克”,村社成员都属同一血统亲属,受同一族神的保护。

印加奴隶制文明是南美各玉米文明的集大成者,这个美洲古代最发达的文明,不仅有比较发达的农艺,而且在建筑、道路、冶金、纺织、制陶、医学、天文历法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印加文明深远地影响了南美近现代文明的发展。

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同欧洲、亚洲古代奴隶制文明不同。旧大陆文明的主要农作物是麦类和水稻,而印加文明的主要农作物则是玉米。印加玉米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它独特的生态环境、耕作方法和技术装备。玉米生产对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学者甚至认为“秘鲁”一词在克丘亚语里就是“玉米之仓”或“大玉米穗”的意思。

印加农业文明是在极为艰难的自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从今天秘鲁沿海中部安第斯山麓延伸到智利北部,主要是沙漠地带。这里的气候十分干燥,只有乌鲁巴姆巴河、阿普里马克河、卢林河、马腊尼翁河、里马克河和其他几条河的河谷地带。

印加人发展农业的地区主要是安第斯山脉的各个谷地,特别是库斯科谷地,这是印加农业文明不同于旧大陆各个古代文明的生态环境特征。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母亲”;苏美尔文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些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而安第斯山的山谷深而狭窄,山坡较陡,土层贫瘠。到了雨季,山水顺坡而下,冲刷土层,旱季则干旱缺水。然而正是在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印加人继承了前人修筑梯田的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农业耕作技术。他们栽培了大约40多种农作物,比如根菜类的芋、珍珠树、番薯、木薯、马铃薯,瓜果类的南瓜、木瓜、胡瓜,还有番茄、花生、菜豆、可可、菠萝、草莓、辣椒,此外还有玉米、滨藜稻、栗棒、胭脂、龙舌兰等植物。这些植物在当时都是其他大陆没有的,可见,印加人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印加人广泛利用秘鲁南部和玻利维亚山区的草原,发展畜牧业,饲养骆马、羊驼和豚鼠。骆马的饲养是畜牧业上的重大成就,这对解决印加人衣和食的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骆马的肉是很好的食品,皮可以制成垫子和斗篷,骨头可以做成各种器具,筋腱可以代替绳索,毛可以制成线和做成衣服。甚至骆马的粪便也是上好的燃料。

印加帝国对外扩建过程也正是玉米农业文化的移植过程。印加统治者实行一种迁移制,即“米特马埃斯”制。按此制度,印加人在征服一地之后,就把那里的居民,甚至整个部落从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另外地区,给他们建立居民点和村社行政单位,并命令他们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印加帝国时期,海拔4000米的玻利维亚高原的广大草原地区早已被人们开拓、种植,玉米的变种多达700多种,这真是人类农作物栽培史上的奇迹。

印加玉米农业文化以梯田为主要特征。印加人在小山岗和山坡上建成层层梯田,扩大生产面积,付出了艰巨的劳动。他们先用石块在山坡上砌成几堵围墙,然后分别将泥土铲平和填满。第一块梯田建成后,再建第二块、第三块……这样就在整个山坡上建成层层平平展展的梯田,使全部土地都得到利用,成为能够灌溉的可耕地。对于多岩石的坡地,他们先搬掉石头,然后从其他地方运来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泥土修筑梯田。一般看来,第一块梯田面积较大,第二块梯田面积较小些。直到最后一块梯田只能种两三行玉米。这些梯田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扩大耕种面积,这不能不说是印加文明在世界农业史上的杰作。

印加玉米农业文化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印加人懂得,要想在贫瘠的旱地上获得良好的收成,就需要人工修建灌溉系统。因而,印加人根据需要灌溉的土地面积的多少,建造相应的水渠。水渠是用石板砌成的。通过水渠把水从山溪引入梯田。印加人建成的最长水渠达100多公里。水渠建成后,人们把土地平整为水平方形梯田,以利灌溉,灌溉系统保证了农作物的收成。

印加玉米农业文化建立在一种低水平的生产技术基础之上。印加人没有耕畜,用人工翻地。主要的工具是一种叫做“塔克利亚”的木橛,至今,在秘鲁一些极为闭塞的山区仍在使用它。这种工具是在一根长约1.8米的木棍上装上一个青铜金属或硬木弯曲的尖头,在尖头以上约30厘米处,与木棍成直角装一横突作为踏脚装置。翻地时用脚踩着它,将尖头插入地里,旋转一下拔出来,就可以深翻耕地,这是印加人一大发明。

妇女使用名叫“马卡纳”的锤子和“拉乌卡纳”的锄头。马卡纳就是在粗木棍上装上平滑的石头,用来打碎土地。拉乌卡纳是在一个像凿子或切削刀形状的青铜宽锄板上面安装一根硬木的短把。与其说它像现在的锄,毋宁说更像手斧。它用于掘孔、培土等等工作。此外,他们还使用青铜齿镰和链枷。

印加玉米农业文化有独特的施肥技术。在库斯科谷地和附近高地,印加村民将人粪施到玉米地里。印加人平时十分注意堆积人粪,并把它晒干打成粉末,在播种季节将肥下到地里作底肥。在其他地区,印加人还用骆马和羊驼的粪便作底肥。在南美洲沿海地带,印加人以鸟粪作肥料,如在秘鲁、智利的沿海地带有一些无人居住的小岛,岛上由于有鸟栖息和繁殖,积下了大量的粪便,从远处望去,岛上长年积累的鸟粪堆,酷似一座座小山峰。那些鸟粪是一种肥力很强的自然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如氮、磷、钾等。为此,印加人十分注意保护鸟粪,在海鸟繁殖的季节,禁止人们到岛上去,以防海鸟受惊而飞走,违者要受到惩处。无论何时,在岛上或其他地方,杀死海鸟者要被处死。按照印加国王的命令,将每个岛上鸟粪划给指定的地区使用。如果一个岛很大,就由几个地区分享。每个地区在划定的区域竖立标记,禁止他人盗肥。地区内对鸟粪再作更细的分配,鸟粪的份额由村社按每个村民的需要,来进行分配。如果某一村民侵占了别人的一份,就等于犯了偷窃罪行,会遭杀身之祸。不过,一般印加人都会自觉遵守有关规定。

印加玉米农业文化的繁荣,靠独特有效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作保障。印加帝国的土地在名义上都属于国王所有,而实际上是由各个村社支配。每个村社把可灌溉耕地划分为三部分:太阳田、印加田和村社田。太阳田属于最高大祭司、祭司、庙宇管理人,印加田属于印加国王和王室所有,村社田属于村社所有,并在村民中进行再分配。关于村社田再分配的情况是这样的,村社酋长“库拉卡”负责每年分配土地工作,每对村社夫妇享有一份土地,大约1图普,约合4000平方米。如果这对夫妇家增添一个男孩,就给这家增加1图普;如果这对夫妇家增添一个女孩,就给这家增加半图普。村社田的使用都是暂时的,每年必须重新分配。

印加帝国土地耕作生产者主要是村社男性社员。他们年龄为25岁到50岁,被称为“普里克斯”。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日子里,首先耕种太阳田,接着耕种印加田,最后耕种村社田。太阳田上的收获归祭司所有,印加田的收获归王室有,以作贡赋,村社田的收获一小部分作为全村的公共储备,保障村社的各种需要,并用以救济困难的村民,大部分用以村社社员各家的家庭生活。

如果说玉米文化是印加村社社员的创造,那么以手工业工艺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便是奴隶、奴仆、杂工和手工业者的创造。印加帝国的世袭奴隶叫“雅纳科纳”。据传说,雅纳科纳起源于印加王对某一个地区反叛部落的惩罚。有一次,数千名反抗印加统治的起义者及其同情者在起义失败后,被强制性地赶到雅纳科纳城准备处死。后来,由于印加王后的讲情而改为服劳役和做杂工,这些人就以该城名字而得名为雅纳科纳,成为终身奴隶,他们为主人所有,完全受主人支配,没有任何自由。印加奴隶和手工艺人不仅继承了古代安第斯山地区人民的农艺、冶金、建筑、纺织及制陶方面的生产传统,而且在手工艺技术上有新的发展与创新,并在医药学、天文学和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每年夏天,印加统治者驱使大批“雅纳科纳”开采矿石,主要有铜、锡、银、铅等,但是,他们还不会炼铁的工艺。

印加人的冶金工艺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他们一方面受安第斯山地区人民金属加工技艺的影响,进行黄金加工;另一方面同时受到被征服地区,特别是北部沿海奇穆工艺的影响,主要进行青铜合金工艺加工。据历史史献记载,印加国王曾把奇穆的冶金工匠迁到首都库斯科来发展冶金业。

印加人冶金技术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装饰艺术的发展。他们用金银制成男女人像和骆马塑像。库斯科太阳神庙的太阳神金像和金银装饰品,更显示了印加人在装饰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其技巧已接近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制品。金属装饰艺术也体现在贵族们的生活之中,根据考古发展的材料,在一个贵族的坟墓中,往往藏有几十镑到几百镑用金、银制成的各种装饰品。

印加人的创造才能还集中表现在纺织技艺上,他们的某些织物至今仍没有人可与之相媲美。与此前相比,印加帝国时期织出的布更加精细。如1000年前留下来的一幅地毡,每英寸含纱线达500根,而欧洲中世纪的地毡每英寸只有100根。在今天秘鲁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作是“世界纺织品奇迹之一”。

印加人纺织物分毛织品和棉织品两大类,其织物品种之多,足以使现代的观赏者惊叹不已,陶醉其中。在印加人的织品中,既有简单结实的单层布,也有精致美观的双层布和多层布。布面上的花边色彩多样和谐,主要颜色有红、黄、橙黄、深褐、蓝、紫红、绿、白和黑色,每种基本颜色又有深浅不同的区别。这样,印加人可以染出90种色调不同的线。

纺织技术的发展刺激了装饰画的发展。印加人喜欢在衣服、毛毡、布匹等织物上面绘制装饰画,题材主要取之于自然界,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有人类的活动和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呈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也很讲究对称性。在这些装饰图案中,印加人还夹杂使用金光闪闪的金线和色彩鲜艳的羽毛,这使印加纺织品更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印加时期有原始的竖式织布工具和横式织布工具,这两种工具都有两根平行的横档。用这种工具织布时,上面一横档固定在树干上,下面一根用一条长带子系在织工的腰带上,织工坐着或跪着工作。

同纺织业相比,印加帝国时期的制陶业进步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发展。陶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引人注目的磨光技术,雅致的装饰、优美的几何图案和绮丽的色彩都令人赞叹不已。陶器的几何图案精美小巧,具有平衡和对称的特征。与纺织品一样,陶器上饰有菱形,还经常绘有印加国家的自然景色、历史情况以及花鸟等画面。这些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表现了印加人的审美意识。

印加陶器制品以瓦罐和钵头最为闻名,瓦罐大小不一,它的外形是肚大而圆,上部有两个竖提手,罐口边成喇叭口形,有的还有两个较小的提手。有些瓦罐特别富于表现力,形似人体,在器皿的颈部雕出眼睛、嘴巴和鼻子。在这种瓦罐艺术品的正面,罐体与上部的衔接处雕出一个动物的小头,它不仅作为装饰,而且可以用来穿绳,把器皿背在背上。圆锥形的底部便于装水,也便于保持平衡,避免用力时倒翻,大瓦罐是一种很实用的器皿。

印加人的建筑用料主要是玄武岩、中长石、闪绿石,有些石料重达几十吨至百吨。石块经过加工,方方正正,有的石块因形就势,位居其所。各种石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石块和石块的接合处,非常严实,甚至连最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有的专家据此推测,印加人已经会应用模型或以建筑平面图进行工作。印加人建筑所使用的工具是石制工具和少量金属工具,石块和石块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而又结合得那么坚实,天衣无缝,真是天下一绝。

印加人的建筑主要是宗教建筑、军事建筑和世俗建筑,它们结构简单,朴实无华,强调人工建筑和大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世俗建筑由于空间、时间不同,有不同的风格,但却着重同自然协调,沿海地区以砖坯结构为主,山区以石料结构为主,森林地区以木质结构为主。大型的军事建筑也注意建筑结构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印加人常把人工凿成的建筑石料移植在巨大的天然岩石上,使得建筑物与地形浑然一体。印加人更喜欢用石块建成水渠使断断续续的泉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兼有小瀑布和水池的小溪。

宗教在印加帝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印加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力,更崇拜太阳神。印加帝国的统治者把印加部落的主神——太阳神——强加给安第斯山地区的各族人民,要他们信仰和崇拜,同时又允许保留和继承各部落与村社或者家族的各种宗教信仰。

图腾崇拜的残余是最为古老的。印加人崇拜一些被认为是神圣的草、木和动物。动物主要有美洲豹,还有南美兀鹫、大鹰和猿。某些村社地区以动物命名。植物的宗教化身,首先是玉米神和马铃薯神,因为这两种农作物在印加人的生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瓦卡崇拜也是最为普遍和较原始的宗教。瓦卡崇拜同祖先崇拜联系极为密切,它把氏族祖先神演化成公社土地神和一般地方的保护神。瓦卡就是崇拜圣地和圣物,或者说是崇拜能引起人们崇敬之心以及能使人联想起传说中的历史事件的地点。如山岳岩石、河流、湖泊、泉水和山洞等等。有的地方被看作是一个部落或村社的起源地,因此,人们经过此地时,都要唱哀歌进行祈祷。有些瓦卡崇拜已成为一种习俗而保持至今。如一条道路上的某一处被认为是地方神的所在地点,行人经过该地时就把一块石头加在多年堆起的石头堆上,以求地方神保佑行人一路平安。还有些地方,如桥梁、河流、岩石,或传说中英雄首领的墓地,也成为瓦卡崇拜的对象。譬如,库斯科附近山上的一些石头,被认为是曾变成人来帮助帕查库蒂打败昌卡人的圣物,所以,这些石头就成为受崇拜的神。库斯科的瓦纳考里小山上有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人们认为它是传说中印加始祖的兄弟卡奇变的。这块石头也就成了印加青年们举行成年仪式的圣地标志。库斯科附近的帕卡里一垣普岩洞也被当作瓦卡崇拜,因为,它是传说中印加首领曼科·卡帕克的出生地。

印加人崇拜木乃伊之风也很盛行,这与崇拜祖先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常把木乃伊埋葬在用岩石凿成的坟墓里,木乃伊穿着盛装,戴着首饰,旁边放有日常用品以及食物和劳动工具。印加人对统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为虔诚。所有印加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细地保存着。它们在庙宇里受到崇拜,在盛大节日时,祭司抬着它们去游行,以示神圣。印加人认为国王的木乃伊具有超自然的威力,所以,人们出征时常常把这些木乃伊抬到战场上,以示祖先之威,相信战争定会因此取得胜利。

大地母亲崇拜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大地母亲叫帕查·玛玛。在奇楚亚语中,帕查就是土地,在今厄瓜多尔境内的印第安部落叫做“侬圭”。大地母亲崇拜是地方性的,在每个地方,人们都把大地母亲当作自然界的女主人,无论土地的收成、骆马的繁殖和经济的繁荣,都取决于她。在专门的节庆时,人们用玉米和马铃薯做成类似妇女的形状,来作为他们的保护神。

无论是图腾崇拜、瓦卡崇拜,还是木乃伊崇拜、大地母亲崇拜,它们都有共同的属性,都是地方性的原始宗教,是地方部落意识的体现,也是安第斯山各地区人民的潜在意识。它们在印加向统一帝国的转变过程中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太阳神本是印加部落之神,后上升成为全国的主神。它在印加语中有几个不同的名字:因蒂、维拉科查和帕查马克。太阳神的形象一般是人形,面部如金盘,光芒四射。太阳神的三个名字反映了人们对它崇拜的不断政治化的过程。印加人传说中的祖先曼科·卡帕克是太阳神在太阳岛上创造出来的,是“太阳之子”,神的使者。他享有印加的称号,拥有最高权力。这是太阳神崇拜向王权神圣化方向发展的开端。

帕查库蒂增设新神的运动也可能是王权同地方贵族妥协的结果。相传,他征服了秘鲁卢林河谷的部落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部落神祗,它是人们朝拜的圣地。他懂得要巩固王权,特别是“萨帕”的大王之权,必须把这个圣地的神包括在自己的国教之中。因而,他给这个神取了一个克丘亚语的名字,并供养在宫廷神庙中。

印加人的太阳神崇拜与祖先崇拜有关。印加人广为流传的印加起源神话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印加起源神话认为印加人的祖先是神,印加王朝是“太阳之子”阿亚尔四兄弟和玛玛四姊妹开创的。这四男四女是从库斯科东南35公里处帕卡坦普里地方(起源之地)出来的。他们决定寻找一块肥沃的土地,来建立代表他们的父亲和保护人的太阳王国。这四兄弟的名字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阿亚尔·曼科是首领之意,阿亚尔·乌丘象征生长胡椒的国土,阿亚尔·奥卡是反叛和抗拒权威的人,阿亚尔·卡奇则象征有盐滩的海岸。四姊妹的名字也有不同意思:玛玛·沃利奥是生殖力旺盛的母亲和照料家庭的主妇,玛玛·瓦科代表有男子气概勇于承担责任的妇女,玛玛·科拉是生长在东部森林中一种野草的名称,玛玛·拉瓦代表安第斯山区种植最多的农作物玉米。兄弟姐妹八人都将去瓦纳考里,在那里播种太阳赐予的玉米。神话传说认为,阿亚尔·卡奇是力气最大的人,他一路上用单刀开山劈岭,他的兄弟们因妒嫉他的巨大力量,设计陷害他。起初,卡奇中计被引进一个山洞里,接着一块巨石滚落下来,封住洞口。卡奇痛斥他兄弟对他的陷害,并祈求创造天地之神来援救他。后来,创造天地之神把他变成神鹰,让他从山洞中逃出,飞往瓦纳考里山顶上,还把他变成岩石。这岩石就是印加青年崇拜的最神圣的瓦卡之一。另一个兄弟阿亚尔·乌丘由于亵渎圣物而被变成石头。这样,只剩下曼科和奥卡去库斯科了。他们有一根太阳神赐给的金杖,是开辟通向库斯科之路的圣物。在去库斯科途中,曼科多次试图把金杖插进地里,但毫无成效,并引起奥卡对曼科的蔑视和反叛。曼科耐着性子,任其弟嘲弄,直到这根金杖插进了地里,这就是适于人们生活和植物生长的湿润之地——库斯科。后来,曼科从地里拔出金杖,打破了奥卡的头颅,迫使他服从太阳神和曼科的意志。最后,阿亚尔·曼科同他妹妹玛玛·沃利奥结为夫妻,曼科成为库斯科的祖先和印加王朝的统治者,沃利奥则成为印加王朝的女祖先。印加起源神话通过库斯科的发现过程,展现了太阳神崇拜同祖先崇拜的密切关系。

印加人的太阳神崇拜与自然力崇拜也是紧密相连的。对于生活在安第斯山地区的人们来说,初升的旭日会创造出无比美丽的晴空,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会发出无限的光和热。给人们送上光明和温暖,这正是印加人祈求的赐予,他们多么希望大地永久处在璀璨的阳光照耀之下。黄昏时,太阳的余晖往往沉入浩瀚的大海,这十分自然地引起印加人依依惜别的心情。所以,印加人崇拜太阳是十分自然的选择。

库斯科中心广场和太阳神庙是举行宗教仪式和节日的狂欢之地。传说认为,库斯科是太阳神的儿子曼科·卡帕克的金杖插入的地方,是神和人的接触点,是吉祥之地。太阳神庙,名叫“科里坎查”,或叫“金宫”,堪称印加人建筑智慧的象征。据记载,这座太阳神庙是由一个大殿和周围几个小殿组成的。大殿占地400多平方米。西班牙史学家对这座大殿做了夸张但又是细致的描写:

太阳神庙是在朝东的一块圣地上建造起来的,整个庙宇是经过精心修整和用平坦而巨大的石板砌成的。为了让空气流通,屋顶造得很高,用茅草盖成。还有一个很优美的祭台,大殿的四周墙壁从上到下全部镶上较厚的纯金片。所以,神庙得名为“金宫”。在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偶像,它是个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圆片。它面朝东方,受太阳光照射时,放出万道金光。在太阳神偶像的左右两侧,按照古代习俗,在金御椅上供奉着历代印加王的木乃伊,远远望去,它们就像真人。大殿中央置有一个华丽的御椅,举行典礼时,印加王便坐在御椅上。

大殿的外围有五个正方形小殿,第一个小殿用来供奉月神——太阳神的姐妹和妻子。小殿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用纯银制成的,月亮神偶像是个绘有女子面容的银制图片。第二小殿供奉金星和七颗启明星,以及天国其他星星,故名为星房,像月亮神殿一样,里面的东西都是银制的。第三个小殿供奉雷神和闪电神。第四个小殿供奉彩虹,墙壁上绘有一个横跨的宽阔弓形,名为“马伊五”,它像神一样受到崇敬,有七种不同的颜色,绚丽多彩、光艳照人。第五个小殿是供祭司们使用的秘室。据说它的墙壁是用金银宝石装饰起来的,有很多是用黄金制作的偶像,后来被西班牙殖民者洗劫一空。

关于太阳神庙和“黄金花园”的描述有很大的夸张,但有一点是真的,这就是印加统治者驱使劳动人民建造金碧辉煌的太阳神庙,不仅是为了供奉他们的主神太阳神,而且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印加王把太阳神庙作为全国的宗教中心,并以太阳神的化身自居而号令全国。

同类推荐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本书主要涵盖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与控制、水体污染与污染物、食物污染与人体健康、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事件等内容。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海中为何会有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动物的千年不死,植物的食人之谜,恐龙的突然灭绝,麦田圈的奇迹……大自然玄幻莫测,到处充满扑朔迷离的秘密。残缺的古垣,神秘的遗址:吴哥城、巴别塔、空中花园、玛雅文明……也许仍有失落的文明,在等待找寻。
  •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除解答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外,还汇集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科普知识: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第一只碳丝白炽灯的寿命是多长?“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行时间是多少?……答案尽在书中。
  • 浩瀚无垠的宇宙

    浩瀚无垠的宇宙

    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人类已不满足于地球上不同人种间的交流,人类对地外的文明充满了渴望,甚至已然接收到了来自外星的神秘信号。人类甚至不满足于现有的宇宙,我们还猜想宇宙之外还有宇宙。让我们通过本书详细为你解开宇宙之谜,让你尽览宇宙的神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赚钱其实没那么难

    赚钱其实没那么难

    本书精选作家迩半坡先生在各个名刊上发表的文章40余篇,其中多篇被大量转载和入选进各种书籍,篇篇文章以当下国内外的创业明星为榜样,以时尚前沿的商业模式为蓝本,截取最新锐热点事件和现象,通过系统化研究,揭示创意创业、实现梦想和改造世界等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囊括富有鲜活动力的人物精神和创新意识,揭秘创意创业的商业智慧,带给你全新的启迪借鉴意义和实战经验价值。
  • Sh*tty Mom
  • bug之神

    bug之神

    新马甲,新书,写书多年,扑街多年,耳火的号终于还是决定舍弃了,然后新书游戏乐园里的Cosplay,准备从这一本新的开始,不管成绩如何都完本,虽然说我把同期百分之九十九的作者都熬没了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但是我至少还没有放弃,还能继续开新书,各个地方断断续续了二十几本新书证明太监后继续没用,所以我还有兴趣还有动力,想再试试,在还能写的时候,安下心每本都力求写到完本而不是烂尾。
  • 从终点到起点

    从终点到起点

    一个人平平淡淡,无喜无悲的人生。直至生命终结,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大起大落,大苦大悲的人生。在人生苦难中遇到了意外的人,往往就是苦尽甘来,经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爱情已到来

    爱情已到来

    十八岁之前的叶翩翩从来没想过她也会遇到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新婚没有洞房,蜜月不见踪影,这个郎君还真的特别……欠教训!她一路风尘,追至军营,不想探夫之旅意外变成了探秘之行!原来亲爱的夫君另有所爱,而她这个明媚正娶的夫人,眨眼间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个人!好吧,感情勉强不来,咱也是明理之人,主动让出将军夫人头衔,还积极帮忙寻找那只鸳鸯,他不领情也罢,竟污蔑她害死那只鸳鸯并掘了人家的坟!拜托,欺人不要太甚!公主不发飙,你真当我是任人搓扁捏圆的软面疙瘩?!
  • 兔子坡

    兔子坡

    兔子坡上要来新邻居了!小动物们既兴奋又不安,他们一边期待着崭新的好日子,一边又很担心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