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11

第11章 蓝色战略:是龙,就要东归大海(1)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现实就是,占总量75%的资源是被占人类总数25%的发达国家人口所消耗的,而这“75%”中的最大头,又是被发达国家中的“1%”即全球总人口的0.25%所消耗的。在一些人不断强调要遵守国际游戏规则,让世界“接纳”中国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现有国际规则中的绝大部分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分配极度不公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归根到底是要看其国民在世界范围内能获得多少资源配额。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能成为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合适的。中国人口数量总和接近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但显然中国不可能再从全球资源中拿走又一个“75%”。

中国发展的“正义性”必然要体现在是否能打破眼下这种国际间分配不公的现状。中国的发展空间只能是发达国家手中的那“75%”,而不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手中剩下的那“25%”,否则中国将同时得罪这个世界上最富的一群人和数量最多的一群人——在发达国家眼中,中国无论如何发展,都是有原罪的。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中国怎样小心翼翼,到最后还是会触碰到这些国家的利益。

中国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尽可能和平崛起的过程,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的终点应该是一个资源分配更加公平的国际社会。而中国的海洋战略,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进取型的战略,它的直接目的是要在海上为国家扩展战略空间,最终目的正是要打破现今国际间并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促使资源与财富在国家之间实现更公平的分配。这也将可能是中国人民对全人类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是龙,就要东归大海

第一节 中国需要进取型的海洋战略

《辞海》中“战略”一词有三种解释:1.根据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自然和军事上的客观实际引出的对战争的筹划和指导;2.是各种战争策略或使用战争策略的事例;3.国家、政党和企业集团等在一定时期决定全局的谋略。这里我们所谈及的“海洋战略”更接近第三种(但也不完全是第三种,因为在海洋战略之上还有一个国家总体发展的考虑,简单说就是首先决定要有什么样的国家,才能决定有什么样的战略),即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如何拓展和经营海上战略空间的全局性策略。

海洋战略的意义包含两个层次:第一是控制,即运用政治、经济及其他强力手段(直白地说就是战争或者武力威慑)取得关系国家利益的海域的事实控制权;第二是经营,即对该海域海洋资源及航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担负起维持秩序、打击海盗、救援遇险船只等责任。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陆权大国。在古代,东部海洋对于中原王朝而言与西北方的草原、大漠其实有些相似,是外敌(陆上有匈奴,海上也曾有倭寇)袭扰及对外贸易(丝绸之路)的通道,对于一个以农业而非贸易为经济基础的国家而言,无论是草原还是海洋,终归不是立国之本,只能是在国力允许的前提下,才能做一定的扩展,以保障国土安全或是开拓贸易通道。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中国的海洋战略的主要任务还处于第一层次,即扩展海上战略空间。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资源的问题——世界资源总量是刚性的,你方多拿一块就必然意味着我方要少拿一块,这是靠任何冠冕堂皇的说辞以及游戏规则都无法调和的。况且,现实情况是,占人口总量25%的发达国家人口消耗了全球资源的75%,占人口总量6%的美国人口消耗了全球资源的35%。[55]在这样一个绝对不平等的国际大环境之下,无论一个国家如何控制本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以及人口数量以期降低资源消耗,最终的结果都只能是给别人腾出用来奢侈的空间。所谓资源的问题,首当其冲是全球范围内分配不公的问题。让超过13亿的中国人更为公平地获得资源的分配权,本身就具有最大的普世价值。

中国的海洋战略,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扩展国家在海上的战略空间,使中国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海洋资源和海运通道加以开发和利用。读者往往会更关注财富存量分配的问题,而海洋战略要解决的则是一个财富增量的问题——只有具备充足的增量,才可能真正为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个增量,那么任何关于存量的分配方案都只能是纸面上的空谈。

对于在此之前已经支配世界数百年并通过这种支配得到了超额利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二战”后开始左右世界资源分配的美国而言,由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全球资源重新分配自然是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所不愿看到的。[56]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美国总体上对中国采取的就是一种敌对政策。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为集中力量应对苏联,美国对中国采取相对温和态度的那一时期,其在意识形态、情报等领域的渗透也从未停止过。之所以会这样,与信仰何种主义、采用何种体制都没有根本性的关系,只要13亿中国人试图过得更好一点,就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而这恰恰就是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最大的“原罪”——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时曾直截了当地说:“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显然,在“奥巴马”们眼里,中国人是不在他们的“人类”范围之内的。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以及遏制显然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到实际当中,美国在中国周边的战略布局就是重中之重,这其实就包括前文所说的“岛链”——北起朝鲜半岛的韩国,南至马六甲海峡。随着美军开始驻军墨尔本,这一“链条”还将进一步延伸到澳大利亚。除了图们江[57]这个小小的“通气口”以外,中国进入大洋的所有通道都在“岛链”的封锁与监视之下。

在和平时期,“岛链”对中国的影响更多的在于“势”。平时商船自然可以畅通无阻地往来于大洋之上,但是一旦爆发某种危机,中国的对手就可以立刻通过在“岛链”上所部署的军事力量截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摧毁海上钻井平台,甚至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军事打击,而中国海军在“岛链”封锁下将难以进入大洋保护我海上运输船队。即使海军舰队侥幸突围,也极为可能是揣着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总而言之,就是由于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使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众多实际的经济效益缺乏有效的保障,如果这样,我们在各种谈判中的主动权始终就不会在自己手里。1993年“银河号”事件[58]中,中国商船被美国以子虚乌有的理由在海上拦截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虽然从“理”上讲,“有理”的是中国,“理亏”的是美国,可是通过这件事美国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全世界,任何国家要和中国做生意,美国都可以轻轻松松让他的货物在海外漂上几个月都上不了岸。

目前,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的企业和投资早已遍布海外,中国的贸易伙伴早已遍及全球,但这些经济利益始终是缺乏可靠保障的。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中国陆上国土范围内资源日益紧张,但中国却始终在拓展海外资源方面存在顾虑。

国家利益有时可以看作是一个人身体的骨骼——凡是骨骼可以长到的地方,皮肉才能生长。这个“骨骼”,就是一个国家以军事力量为核心的控制力量。中国的海洋战略,从根本上说应该是一种进取型的战略,它的直接目的在于在海上为国家扩展战略空间,最终目的在于打破现今国际间并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促使资源与财富在国家之间实现更公平的分配。

第二节 东西兼顾与海陆并举——新丝绸之路与积蓄远洋力量

所谓战略,说到底是为实现一个长期目标而服务的。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对外战略,根本上说要取决于其内部特质。仅从中国未来发展的需求而言,必须要拓展海洋上的战略空间,但仅仅进军海洋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成就毋庸置疑,问题也难以回避。除了常常被人提及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以外,我们的经济还存在一个不平衡,那就是区域间的不平衡——东部比西部经济状况好,南部则比北部好。绕着中国跑一圈,东南沿海和大西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1979年之后,中国东南部的经济腾飞和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机遇上说,当时恰逢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时期,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发达国家把众多中低端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从地缘上说,沿海地区是最便于吸纳外来低端产业的。除此之外,东南部地区还有香港这个对外通道可以依托。几个因素相互叠加,中国东南部自然发展得也就快一些,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就要滞后不少。区域不平衡带来下一步的问题就是重化工业的发展较之GDP增长的不平衡。

中国工业基础最佳的地区是东北,其次是华北,而各类矿产资源储量最雄厚的是西北和西南地区。由此可见,重化工业底子最差的恰恰是东南地区。由此导致的问题则是,最近的三十多年以来,依靠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东南地区的经济较之其他地区要繁荣。但是,由于前面说到的区域错位的问题,导致地区性的经济繁荣带动国家重化工业发展的效率并不是很高。GDP上去了,但是增值之后的资本缺乏重化工业来吸纳,这就导致大量外溢的资本开始流向各类“炒作”当中,由此导致如房价持续上涨、虚拟经济早熟等问题。而与之对应的,重化工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又导致了就业岗位特别是中端就业岗位数量的不足——一个大型加工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往往是要以百、千来计数的,而做期货、做创意策划等,一般十来个或者最多几十个“白领”就可以做得像模像样。这就是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差距。如今,众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恰恰是由于中端就业岗位不足。

当然,无论是房价攀升、重化工业发展落后于GDP增长,还是就业岗位不足,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同时存在有多种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仅仅是要强调一下,地缘不仅仅是一个在战时才有意义的话题,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运行地缘因素同样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可见,发展中西部经济对中国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也绝不仅仅是把那里的资源挖出来卖到东部那么简单,而是要借助这里的工业基础及资源优势来成体系地发展重化工业,从根本上去通盘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最终的目标,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套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59]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一模式可以称之为“东西兼顾”。

目前,与“东西兼顾”相对应的,美国的对华遏制采取的则是一套东西夹击的策略。

这里的“东”,我们并不陌生。美国今天炒作出“台湾问题”,明天又冒出“东海问题”,后天开始炒“斯普拉特力群岛问题”[60],总之要把中国拖入无休止的“问题魔方”之中。

事实上,目前美中在东部地区是处于一种战略相持状态,短期内双方谁也无法打破这一局面。就美国而言,虽然六十多年以来它的“岛链”布局基本还算稳定,但也无法再进一步压缩中国在这一线的战略空间,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而这个后果是美国人不好承受的。

美国近期轰轰烈烈地推动所谓“重返亚太”战略,有强化围堵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一种战略讹诈。

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中国东部周边从南海到东海爆发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去观察,这些事件对于动摇中国周边领土主权而言,分量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在东南亚及东北亚地区的经济整合中,所做的努力,很大一部分成了无用功。而整合周边经济,形成一个局部的经济自循环圈则是在中美博弈中,中方取得主动的关键。更何况,如果中国的注意力被这些事件打乱,对外行动就变成一种被动的应对,始终跟着美国制造的热点走,就会打乱中国自己的节奏,从而无暇西顾。

在西线,新闻报道相对要少一些,但不等于说这里就很平静。长期以来,中国西藏和新疆的分裂势力背后都有美国政府的影子,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从地缘上来讲,这两个民族自治区就如同中国面向西部方向的两扇大门。和平时期,这里是面向中亚、西亚以及南亚开放的陆上门户;战时,这里的高原和山脉则是陆地上最好的战略屏护[61]。

美国政府一再支持中国的分裂势力,是因为一旦西藏或新疆出现了问题,所殃及的不仅仅是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内陆省份也必然要被波及。如此一来,中国发展中西部重化工业的战略布局就无法实现,由西部通往海外的陆路通道也将受阻。这样一来,中国产业重心就只有东南部的出口加工业,而其最终市场则是欧美;同样,如果以铁路为纽带的陆路物流通道没有打通,那么海运就成了中国唯一的选择,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的几个海运咽喉如波斯湾、马六甲海峡等都在美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市场、物流两块被抓在美国手里,那么在和美国人的种种博弈中,主动权就始终在对方手里,这样一来,“产业转型”“提振内需”等也就会成为画饼——说到底,事情要想真正推动经济层面的并非是靠中央政府出台几个政策就可以了,必须要有基于战时最坏情况考虑的战略部署作为保障,这些政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同类推荐
  • 未竟的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竟的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极端化的左派或者右派的声音,都只能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经济改革行进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听到了林林总总的经济学家的声音,现在,是到了该认真倾听政治学家声音的时候了!
  •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

    本书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结的理论支撑点,旨在展开以人为本的新实践与科学发展观的新体系及其有机统一。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与思考之作,具有把握时代精华、突出体系完整、富于理论创新等显著特点,适合专业理论工作者阅读。本书文字简洁、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也适合广大干部群众阅读。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输出战略与应对(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输出战略与应对(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旨在呈现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对外输出的历史与规律,为我国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背景下应对美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外攻略提供智力支持。本书认为政治意识形态在美国国家政治秩序和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具有重要地位,从而着力对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美国互联网政治意识形态输出的历史阶段、大数据时代美国政治意识形态输出的新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群众工作、舆论引导、理论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搜集整理了近30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40余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术取向,归纳为“寻根、记忆、认同”三个主题,从而揭示了学术研究背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迁,折射出30年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魔武霸世

    魔武霸世

    肖刚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神的玩弄,肖刚开始了他在轩辕大陆的艰辛修炼,在现实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东西,原来科幻并不是虚假,传说中的种族也并非虚幻传说···
  • 逍魂记

    逍魂记

    一个小酒馆的小伙计意外得到了古魂殿的传承,从此踏上了强者之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波折之后成为亿万人敬仰的天帝。拨开重重遮掩的迷雾,一个惊人的谜团被揭开......
  •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孟婆大人,来碗汤!

    孟婆大人,来碗汤!

    成为孟婆第一天,孟思思往孟婆汤里多加了些水,导致冥界等着投胎的数百鬼魂带着记忆转世。冥王大怒,罚她将投胎的轮回者找到,再灌下孟婆汤,否则永远不能回冥界。“小子,我是孟婆,赶紧把汤喝了。““神经病。”“小子,我真是孟婆,赶紧喝孟婆汤。”“神经病。”若干年后,忘川河畔,奈何桥前……他问,“孟婆,这汤卖吗?”“一碗三千,忘记前尘往事。““佛前一叩三千年,我不愿忘你,是否可以跳下这忘川?”
  • 无限万界系统

    无限万界系统

    张玉在梦中被九个金手指砸中,最终选择了【万界系统】!拥有了可以在梦里穿越无数电影、小说、动漫世界的机会。“任务失败,系统卸载?卸载后大脑瘫痪?”…………在僵尸先生中用辟邪三宝,打的它只想躺回棺材。刀剑神域捕获本子娜一只。在霍版笑傲江湖中练武修道,开启武林新时代。在鲁路修世界帮助鲁路修开启争霸之路!还有无尽的世界等着他去穿越……PS:新书惨遭和谐,新书有缘再见。书友交流群:661925597欢迎喜欢本书的书友,一起来群讨论交流!
  • 你是我如愿的星光

    你是我如愿的星光

    新书已发,古言双洁独宠(穿越来的气运锦鲤褒姒娘娘×绞尽脑汁博得美人一笑的暴躁皇帝。)他是潼城新上任的城主,在会上以雷霆手段换下潼城百年不变的城市名,改“潼”为“新”。众人都猜这个城名是城主想将这座城市焕然更新的意思,可谁又能猜到那焕然一新的城名下掩盖的是谁的情深?新城新城,此新非彼新她是画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画展上以一幅《星辰》震惊四座。众人只看到画上的一人一城一星空,可谁又能看到那漫天的星辰后隐藏的是谁的深情?星辰星辰,此辰非彼辰唐忆城:愿用一城的忆年换繁星铺满天许星愿:愿许一生的心愿换一城共终老【本文校园加都市,短篇,是含着糖的玻璃渣子,喜欢的亲可以入坑了~】
  • 转世之永生世界

    转世之永生世界

    我来自未来,我振兴家族!永生世界!我来了,嗷呜~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