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0400000002

第2章 没有盘缠怎么敢走天下

还是那一轮月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知道?

这月亮,照过《诗》里的陈国女子,她太过娇美,惹了谁的愁肠;这月亮,照过汉时的思妇,她整夜不眠,空空的床帏罗帐;这月亮,是李太白幼时呼作白玉盘的,酒醉时举杯邀过的;这月亮,是袁简斋杏花枝头约过的,把他的窗子照了一天雪的。

而此刻他们都去了哪里,谁知道?

这月亮不声不响,它总是那样。一张白胖脸儿从来不生皱纹,也不必吃饭喝茶,也不会饥饿困乏,又有本事挂得那样高,搭了多少层云梯也攀不着,也就没有人能捉它回家,自然不必趁夜出逃。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灯笼都不用提,床前、松间、西楼、湖光、海上,白银色的月光,它四处都能去得到,又那么轻易,也不用骑马,也不用乘轿,更不用发足狂奔,唉,它本来就是没有脚的。

望月的小女孩叹了口气,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足尖,隔着软软的绣花布鞋,细趾一一,很安然的样子。身边的妹妹睡熟了,倚靠更重,小女孩腾出一只手臂,爱惜地护着妹妹的肩膀。

夜深露重,河里升起一片薄雾,烟乳般,好像要一直涨到利涉桥上来。隔着栏杆,两岸的河房画舫仿佛很远,那煌煌的灯火,那高低的管弦,都仿佛很远。谁家的漆板船,吱呀吱呀地摇着桨过去,吱呀吱呀,仿佛这桥也和着韵摇起来。

小女孩不禁打了个呵欠,五更还早呢,可不能犯了瞌睡,她揉揉眼睛,清警地坐直身子。虽是动作轻微,却还是惊醒了妹妹,这个更小的女孩醒来,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哭。

“二姐,好冷。”

“穿我这件背褡。”姐姐脱下贴身的绲边水绿长背褡,围住妹妹。

更小的女孩努着花骨朵般的嘴,缩着脖子,极力想把自己缩起来,好暖暖地藏在这棉布衣里:“嗯,这是娘的香。”

“真是奇怪,明明是我的背褡,怎么会有娘的香?”

“娘房里的熏笼就是这个清桂香,娘天天就是这个香味,我知道你们每个人的香味。”

“那大姐呢?”

“大姐是早上开的素馨香,好香好香,咱们家最香的就是大姐。”

“那我呢?”

“你的是有一点点淡淡的蕙兰香。”

“爹呢?”

“爹浑身都是墨汁味,一点儿都不香。”

“你这鼻子真奇怪,我们怎么就闻不出?”

“吴妈说我是小狗鼻子呢。”

“小狗鼻子还得配个小狗嘴,难怪你天天就馋好吃的。”

“那你去娘房里找好吃的吗?”

“什么好吃的,我去寻些碎银做盘缠,这一路坐船打尖,没有盘缠怎么敢走天下?”

“二姐,天下是哪个地方呀?”

“你等等。”姐姐解开小包袱,借着月光取出一本书,“海遥西北极,有国号英伦。这本《东西洋考》丁酉年二月刊有篇《侄外奉姑书》,你听着,‘英妇幸产一子添丁,弄瓦弄璋不异,男女无别,父母一起眷爱之,盖贵女儿当英物,莫不留心养之成人,及设女学馆教之以乐、唱、画、写、作文,识地理,认文理……教女世事举止行藏,竟以成一个女学士’。”

妹妹似懂非懂,略有些心不在焉。

“还有。”姐姐又抽出一本,“这是《大英国统志》,你再听啊,‘英吉利男女品级相等,男尊女,女尊男,裁制长短,裒多益寡……及女儿不独学针黹而已,乃博览经典’。”

“英吉利——有香吗?”妹妹问。

“自然是有,《西域番国志》都说值蔷薇盛开,蒸出花汁,滴下成水以洒衣服,香气经久不散。”

“嗯,还有什么香?”

“咱们一路坐船,途经那些个宋卡国、丁咖罗国,沉香、速香、伽南香,多的是。”

“书上有讲吗?”

“有。”姐姐又去找小包袱,这小包袱并无多余的物品,除了两件衣裳、一个装碎银的荷包,鼓鼓的竟都是书。

“这本谢清高的《海录》,讲到好多香,待我有空慢慢讲与你听,有趣得很。”说完又想起一句,“书上说那大西洋国,‘男女俱穿皮鞋’。”

“又怎么样?”

“女子穿的也是皮鞋,不是莲鞋!你知道吗,到了那里,再也不必怕什么缠足了。”

“那是不是好远?”

“《海录》中写道,在佛朗机西南对海,由散爹哩向北西行,经西洋吕宋、佛朗机各境,约二月方到,掐指算算,正好是过年的时候。”

“呵?!”妹妹叫了起来,她最爱过年,穿新衣,吃欢喜团,看龙灯,本以为出走不过是出新鲜的游戏,就像平常跟着姐姐在河边玩,逛了一会儿就该回家去,哪想到要跑这么远,远到娘和吴妈做欢喜团的年节,她竟可能赶不上吃第一只。

“明日一早,渡口就有运粮的漕船,咱们先到苏州府,经双塔到松江府,从松江府出海到广州府,那里有好多去英吉利的大船。”

“那船公都是人贩子,吴妈讲的!”

“吴妈的话你也信,吴妈还说麻胡子晚上出来吃小儿肉,你曾被他吃掉过吗?”

“要是卖了我们怎么好?”妹妹忧心忡忡。

“光天化日之下,大清国没有律例吗?我们是人又不是货,哪个就敢平白买卖?再说我们有银子给他,又不是白坐他的船,白吃他的饭。你别害怕,姐姐自然会护着你。”

“走不掉的,娘会捉我们回去!”

“娘今晚在外婆家陪护,等她明天回来,船都到松江府了。”

“吴妈一定会发现的!”

“你就放心好了,我在被子里做了两个假人形,吴妈这阵子早睡死了。”

妹妹无话可说,只闷声咬着脸畔的衣服边儿。夜已入静,河上的乐声笑语也渐渐散去,十六满月的光,洁白清朗,照着姐姐秀美的脸。她把书本放好,稳稳地扎好包袱,长嘘一口气,转脸看过来一眼,她的眼神没有一点儿玩笑的意思。

“二姐,我好饿。”过了一会儿,妹妹又说。

“你不是带了吃的吗?”姐姐见妹妹不动,便解开妹妹的小包袱,见里面放了五六只绣花香囊,一枝有些开谢的木芙蓉,并两块酥皮月饼,油渍渍的,用纸包着。“吃月饼吧。”

“我不要吃月饼,我要吃赤豆糍团!”妹妹任性起来。

“没有。”姐姐脸色一变。

“娘说过几日就做,吴妈今天都买了糯米赤豆……”

“没心肝的东西,想糍团吃,等你缠脚的时候吃个够去!”姐姐生气了。江南风俗,中秋过后,煮糯米和赤豆做团祀社,谓之糍团,家里的小女孩,便择此时日缠足,所谓食糍缠脚,能令胫软。

“我才不怕,到时候、到时候爹爹会回来救我。”妹妹有些无趣,却还嘴硬。

姐姐冷笑一声:“爹爹已经两年没回家了,你就等吧。”

二人不再说话,只怔怔地望月。

道光十九年(1839)的这个八月十六夜,月光晴满,龚自珍辞官南归,正在昆山羽琌山馆写作第211首《己亥杂诗》;林则徐继续禁烟,正在虎门的沙角炮台与关天培筹议海防;而在这里,这“灯船歌吹酒船迟,脂粉香销六代愁”的秦淮河畔,江宁傅家的两个小女孩,善祥八岁,菀祥六岁,正预谋出走,逃脱一场肢体的酷刑。

对于傅善祥来说,缠足本来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夫子庙前,秦淮河南,她的家就在这条钞库街上。她曾想象这条街安静的样子,烟雨微茫的黄昏,青砖灰瓦的人家,落花隔窗里传来一两点枯涩的琴声,燕子落下又擦着马头墙飞走,沿着湿黑的石板小街,前方就是乌衣巷。

然而,那是条永远都不会寂寞的街,卖香粉的,卖膏药的,卖纸扇的,春风起的时候,整条街都弥散着一股暖熏熏的味道,风来无向,那味道也如烛火般摇曳不定,难以捉摸。独有三妹菀祥,辨得出最细微的气息,她说那大块的香是玉兰水粉,大得像娘房里的“漫天帐”,那些茉莉头油香、敷面桃花末都比不过它,只好一小块一小块地压在帐子里。她最爱的熏衣笑兰香更是小,小得只剩一丝毫毛细,她要跳一跳,深深地吸口气,才能闻得到,菀祥的鼻子就是这么神奇。善祥分不清这么多种香,统统归之为脂粉气,但有时她也闻得出那忽而清淡寒苦的香味,是来自葛天成堂小火熬炼的药汤,而那突然丰厚起来的油盐香,必是何二奶奶刚出炉的鲜肉烧饼。

钞库街最热闹的时候,是大比之年的秋天。一觉醒来,雪白的帆船就停满了河岸,站在街上踮着脚望,船帆像连缀起的片片白云。踌躇满志的书生们成群结队地在街上走,背上竹笈里的书页哗啦啦地翻响。他们身上蓝色、白色、天青色的长袍,都被风稍稍地掀起了边角。大姐鸾祥看得津津有味的,却是人家的鞋子,哪双是方口,哪双是圆口,哪双是双梁,哪双是云头,哪双的鞋底厚,该有多少层,哪双鞋帮的刺花精致,哪双鞋的颜色稀奇,曾有个竹竿般的书生,穿了双大红云头镶鞋,鸾祥惊得掩了口,忙不迭地跑回家告诉娘。

鸾祥看鞋,原是帮娘看的。爹爹每次参加乡试,娘定会做一双新鞋给他。娘平日俭省,却舍得用江宁最好的缎,亲手做成簇新的靴,素玄色,滚黑缎镶边,金银线一针一线勾成云纹,取青云直上、步步高升之意。她这双靴,可做得隆重,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不出房门,洗漱吃喝都是吴妈送进房里。她把全部心血都缝进去,暗地里是想做一双江南最好的鞋,在秋闱考生的鞋子中至少先夺个解元。她相信这双解元鞋定会有助于爹爹的考运,让他科场一举夺魁。

可惜,每次都没有。

爹爹在二十岁那年的院试里考了个第一名的廪生,此后十二年参加乡试,壮心不已,可屡战屡败,就像娘立志要生个儿子,吃斋念佛、求观音,也是壮心不已,却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娘常长吁短叹,为爹的功名和她自己的肚皮,平白在人前短了许多志气,爹爹却浑不在意,照旧读天下书,游名山大川,对酒当歌,谈笑风生,每天都乐呵呵的,善祥真是喜欢他。

也只有爹爹,肯在这样热闹有趣的时节,带着善祥四处游逛。东牌楼沿秦淮河东岸,北抵学宫贡院,南达下江考棚,有多少好东西卖啊。歙州的砚、宣城的纸、宜兴的竹刻、金陵的刻瓷、常州的梳篦、苏州的糖食,更有各式版本的新书古书,好像整个江南省的商贩都来了,就连吴妈的兄弟阿福叔也担了藕饼来卖。阿福叔在城南种菜,人长得短胖短胖的,家里四季吃的荠菜、芹菜、萝卜、雪里蕻,都是他送来厨房里。阿福叔的小儿子吴六常常也跟着来,吴六和大姐鸾祥同年,只比善祥年长两岁,他很机灵,又讲义气,得了好蚂蚱自己不留,尽数分给她们三姐妹。他随阿福叔来卖藕饼,手里摇着一只铜鼓,自会懂得招揽客人,卖得的青铜钱,收在胸前的布口袋里,跑起来叮咚作响。着短衫草鞋的阿福叔,却躲在茶社,盘上一壶香茶、一碟酱汁干丝,悠悠徜徉半日。爹常说“江南卖菜佣,亦有六朝烟水气也”,这说的就是阿福叔。

爹爹最喜欢看戏,这时节庆余班天天都上新戏,唱净面的王老虎,七十多岁,声音如洪钟,震得耳朵嗡嗡响,满堂的叫好声更要把屋顶都掀了去。善祥独爱唱文丑的潘二聋子,他一出场,就算动一动脚指头,都能把她逗得嘎嘎笑。戏园门前有人斗促织,赶考的书生们围了个圆,各人出钱下了注,都想赢一把,赚个好彩头。瓦盆里的小黑虫哪里管你什么彩,它有时不想打架,草根怎么逗弄都不动。

也是这时节,丛霄道院的桂花开了,爹爹和他的文士友人就在花下执一壶酒,轮流猜灯谜。古林庵的秋海棠也开了,看花回来的路上,正遇薄暮,鹭鸶也自城外归宿山后,上下翱翔,一望如雪,人人都看痴了,便一路无言。

看花了眼,走痛了脚板,善祥要强,步步都自己走,从不要爹爹背。回到城来,到武定桥吃一碗虾爆鳝面,鲜到舌苔都麻了。爹的朋友却不肯回家,还要到河上画舫去听曲喝酒。也真是奇怪,大考当前,本该秉烛夜读才是,为何他们却抛开书卷,最快意地冶游玩乐?爹爹不答,只吸干碗里的最后一口汤,打了个嗝儿道:“放开肚皮吃面,打起精神应考。”

到家的时候,正是掌灯时分。菀祥在吴妈背上睡了,娘和鸾祥在灯下描鞋样,暖暖的光线照着娘腕上的两只金镯子,闪着黄澄澄的光。娘和爹说话的时候,恭敬里却总带着一股端严的神气。“老爷,以后还是少些带善祥出去,一是给你添烦,二是女儿家玩野了,就不免忘形,忘了形还怎么守规矩呢?”又拉过善祥,上下望了一望,拈下头上的桂花碎屑,淡淡说道,“你也不小了,总该上点儿心,学着些女儿的样子。”爹爹待要分辩两句,娘已经在吩咐吴妈:“看看书房的灯油添够了没有,就大考了,老爷今晚少不了要通宵念书,点心茶水你也早准备着。”言罢,这才抬头对爹爹一笑。

外面的天地有多少新鲜景致,大姐鸾祥却从来不好奇。善祥叽叽喳喳,说了这样说那样,鸾祥只是笑着听。她是娘最赞赏的女儿,温柔敦厚又文静,最崇拜爱慕娘的人也是鸾祥,一口一句“娘绣的鸳鸯真美”“娘描的鞋样真好”“娘穿的莲鞋真好看”,善祥有些不以为然:“莲鞋能有什么好看?”

“娘的莲鞋多好看啊,鞋底镂着的那朵梅花就像活的,今天周婶婶、张二娘她们也说,不单娘的莲鞋做得第一美,就连娘的莲足也缠得第一好!”鸾祥认认真真地说。

“我可觉得莲足不好看,简直就是羊蹄子。”

“快低声些,当心娘听见了。”

“本来就是,走一步摇三摇,走三步喘一喘,哪里也去不了。”

“娘说女儿家,女儿家,女儿的本分就是守在家。”

“哼!”

“娘说身为女儿家,就得要缠脚,脚缠得好才是真正的美人,女子缠得一双好小脚,就像男子中了举,人人夸奖、光耀门楣不算,自己也好有面子。今天周婶婶讲给我听,娘当年嫁给爹爹,下花轿的时候突然遇了桩事故,你知道吗?”

“怎么啦?”

“女客里有个促狭鬼,冷不防伸手出来拉娘的红裙子,其实是想看娘的莲足缠得好不好,娘反应快,急急把双脚一缩。那些眼尖的却早看在眼里,好一双玲珑娇小的金莲!周婶婶说在场的宾客没有一人不赞赏的,个个都说咱爹爹有福气。也就是娘进门那一年,咱爹爹院试考了第一名。”

“然后再也没考中过。”善祥小声嘀咕。

鸾祥轻轻拍了一下妹妹,又含喜道:“对了,娘说过了年就给我做莲鞋,料子都有了,桃红色的缎。娘还给我看鞋样,香樟底,鞋头缀粉蝶,鞋帮是金鱼戏荷叶的刺绣,底是莲花底。”

“哦。”善祥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你知道莲花底有多难镂吗?比梅花底还要难呢。可娘说好给我做,真想早些过完八岁生日,过完生日就可以缠脚了。”鸾祥眼里满是期待。

善祥打了个呵欠:“我才不想过八岁生日呢。”

道光十七年(1837),傅家有两件大事:一是开春的时候,爹爹选上了乙酉科岁贡生,赴京城国子监读书;二是中秋过后,大姐鸾祥正式开始缠足。

善祥记得那天的情景,大清早人人都忙碌着,烧水、蒸糍、奉神牌、上香,那是种让人莫名兴奋的过节气氛,厨房里白茫茫的烟气,赤豆糍团将熟漫溢的甜香,娘一脸肃然地张罗着,手上两只金镯子碰击时发出细碎的响,吴妈跑来跑去,菀祥也跟在后面跑,忽然摔了一跤,大哭,吴妈又停下来给她揉揉。鸾祥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身旁的长凳上早已依次摆了蓝布、剪刀、针线、明矾、棉花,鸾祥垂着细嫩的光脚,等得久了,一只脚有些无聊地蹭蹭另一只。

那时两个妹妹都有点儿羡慕她。缠足是这样意义重大的事,娘好像有意让它荣耀起来。鸾祥有了自己的闺房,床、被褥、枕头、帐子和桌椅都是新的,新衣服也做了两套,袜子、布鞋、睡鞋也置了三四套。尤其是娘亲手做的那双莲鞋,精美绝伦,仿佛不是穿的,该在架上摆供,就连善祥也忍不住偷偷试了一次,她虽不喜小脚,可这鞋实在太美了。菀祥最眼馋的,却是赤豆糍团和芝麻汤团。缠脚前的这几天,娘要吴妈天天做,却只准鸾祥独享,糍团和汤团黏软,说是吃了就能骨软,好缠。鸾祥每次端起碗来,菀祥就噙着拇指眼巴巴地看,鸾祥不忍,总偷偷剩些与妹妹吃,吴妈见了就吓菀祥:“正好把你一起缠了。”

开始了,木桶里的香汤烟气袅袅。娘那天特别温柔慈爱,亲手给鸾祥洗脚,剪脚指甲,两手轻轻揉搓着鸾祥的脚掌,想必那是很舒服的,鸾祥一直在笑。

“鸾祥,今天娘为你缠足,有些话要说在前头。”娘的动作还是轻轻的,“凡事有始有终,无论这之中遇到什么,你都要咬紧牙关忍耐,不能有丝毫懈怠。”

鸾祥点头。

“有些时候,你也莫怪为娘心狠无情,娇儿不娇学,娇女不娇脚,娘全是为了你好。”娘轻轻地在鸾祥趾间抹上一层明矾,“你但凡忍得过这关,缠得一双好莲足,将来嫁到好人家,终生可以无忧。”

鸾祥点头。

吴妈在一边递过蓝色的缠布条,娘握着鸾祥的右脚,又挨个儿细细地摸了摸脚趾,小脚趾洁白肥圆,憨憨的样子,鸾祥嫌痒,还在那儿笑。娘也笑:“我家鸾祥是肉脚,肉脚难成啊,尤其要花工夫。”

吴妈插嘴道:“那琵琶巷里的白秀才家,当年娶的第一房就是肉脚,缠得又粗又胖,两只脚面露出来,就是一对黄松糕。”

众人笑,独菀祥追问:“黄松糕在哪里?”

吴妈继续道:“那白秀才嫌丢脸,甩甩袖子就走。晚上家人到处找新郎,谁知他躲到正觉寺里,哭得眼睛红肿,直吵着出家做和尚,也不要这大脚婆。”

说说笑笑间,蓝色的缠布一道道从脚跟绕上来,至脚趾处,娘停了停,拨开大脚趾,突然将其余四趾用力地扳向脚心。

同类推荐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平原烈火(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平原烈火(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一九四二年五月,冀中抗日根据地整个地翻了一个个儿。冈村宁茨坐上飞机,在天上指挥着五万鬼子兵进行大“扫荡”,残酷的战斗,到处是一片红火。日本鬼子的汽车把遍地黄金的麦子轧烂在地上,骑兵包围了村庄,村庄烧起来,熊熊的火苗儿把黑烟卷上天去。
  • 泅渡

    泅渡

    灰黑灰黑从秋风里站起来。她的腹部高高隆起,她即将第四次成为母亲。她在这个世上活了整整十年,然而,十年对于她来说,已是人生的晚秋。今天的清晨,灰黑感觉到自己即将临盆。几次做母亲,产前阵痛的经验,她烂熟于心。然而这一次,她有些心慌。她知道自己和人类高龄产妇一样,身体机能因岁月的流逝而衰老,因衰老而使妊娠险恶重重。因此,在很早之前,她便比往年更隐蔽地选好了孩子们的出生地。天色将暮,灰黑忍着腹痛,朝着通向城区的那条宽阔的沥青马路走去。她要等一个人,是个十岁的孩子,叫小新。
  • 猫扑脸

    猫扑脸

    他是晚上九点钟的飞机要飞离上海,他们最后把晚饭的地点定在静安寺背后的一家比萨店——开在一座巨大商城的北侧。他们坐在中间环状的沙发座那儿。小姐来点单,她说随你点吧。他晚上飞机要走,跟她十五年来的第一次见面就要匆匆结束。他很想点些好吃的,但拿着菜单不知道点什么好。比萨饼,是意大利一家名牌店在上海开设的,装修很有格调,气氛非常西化,菜单也精致至极。他点单时有些后悔,没有带她到隔壁的店里给她挑件衣服或者买一盒化妆品。总之,他是有愧疚的,似乎只有买一点东西拴在她身上,才能缓和这样的分手。除了比萨,他还点了法国蜗牛,这是一种用油浸出来的做法,有特殊的酱沫和油。
  • 地狱变

    地狱变

    《地狱变》收录了日本文学巨擘芥川龙之介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七篇。其中,以《地狱变》《鼻子》为代表,从独特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出发,冷峻地观照了“他人即地狱”的彼时日本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此外,以《地狱变》为代表的作品则表现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孤独者的人生悲歌。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成“艺术至上”的理想,这沉痛代价的背后是孤独灵魂的痛苦咆哮。总而言之,芥川的小说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好以古观今,尤擅从禅宗哲学来解构故事,鞭笞人性。实属佳作,深刻而冷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汉阳造

    汉阳造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的角度描写汉阳兵工厂的建立、发展,顶峰乃至衰落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汉阳兵工厂及其制造的武器装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作者亦通过这部小说揭示了那些为国为民的有识之士的精神存在及其内核,那就是以汉阳兵工厂厂长与总工程师裴元基为代表的兵工厂人为了国家不受外国欺凌,本着扎好篱笆防恶狼的信念,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克复重重困难,制造中国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用来武装中国军队的汉阳兵工厂精神。
  • 谁动了中国经济

    谁动了中国经济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民营经济的发展、GDP的质量与数量之关系、农村市场经济的前景、个税改革等方面,透视换届之年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反思中国模式,探寻变革途径,为广大民众的权益代言,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寻求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 异世独宠妖孽相公是只猫

    异世独宠妖孽相公是只猫

    别人穿越遇到的都是皇上王爷。而风沁雨遇到的居然是猫!还是一群猫……对了,还有一颗神蛋!就是那个长了毛的鸡蛋……作为人类的她,觉得好辛苦,又有一种特别的幸福……
  • 愿他知我意

    愿他知我意

    “阿念,等我。”等我变得更好,好到能够配得上你。可是,宫涟最后还是负了那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孩。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鬼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鬼

    都是短篇鬼故事,里面穿插着一个厌世的鬼差。各种脑洞,各种不堪。因为人有执念,活着艰难,死了也不能安生。倒不如放下。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作品,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讲述的是美国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演绎了一场黑暗、迷乱的伦理剧。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书中多视角、意识流手法的经典运用。本书名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句台词:“生活就像傻子讲的故事,满是聒噪和狂怒(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的主题也在被这句台词说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穿越之医妃倾城

    穿越之医妃倾城

    一时穿越,搅入混乱局面。步步为营,只为谋得生路。原以为遇见他是这不幸中的万幸,可幡然醒悟,历史车轮滚滚,天命难违,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至此一生,曾是万里长风,可终究抵不过,一句天命难违,历史难逆。你可以掌握天下人,却独独掌握不了你我之命。我可以医万病,却独独治不好自己的相思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